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
- 格式:doc
- 大小:279.50 KB
- 文档页数:15
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医疗器械检测技术方向)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医卫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9月20日
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医疗器械检测技术方向)
一、专业名称
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医疗器械检测技术方向)
二、专业代码
620807
三、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职高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
三年制大专,专科
五、就业面向
表1 就业面向分析表
六、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有责任和创新意识,面向医疗器械的制造与应用行业,根据该行业相关岗位(群)需求而设置,培养从事医疗器械产品的性能检测、质量检测、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等工作,掌握医疗器械质量检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主要职业岗位与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表2 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群表
2、人才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吃苦耐劳,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细致严谨、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素质;
③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
④达到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身心素质。
(2)知识要求
①掌握一定的英语和计算机应用知识;
②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医学、生物学、化学、材料学、机械、电气、电子等相关基础知识;
③掌握医疗器械的质量检测、质量控制、监管的相关知识及国家相关法律规;
④掌握常用医疗器械的组成结构、临床应用、使用与维护等相关知识;
⑤掌握常见医疗器械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环境控制要求的基本知
识和方法。掌握相应工种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和技术安全操作规程;
⑥掌握医疗器械产品市场营销、医疗器械的物流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⑦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书面表达、学习方法等人文社科通识知识;
⑧了解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
(3)能力要求(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
1)专业能力
①具备按照质量标准独立完成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检测,出具相关检测报告的能力;
②具备根据医疗器械的生产工艺要求制定相关质量检测与评测标准的能力;
③具备医疗器械产品申报注册与质量认定评审能力,并能撰写注册申报书和质量评估报告的能力;
④具备根据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医疗器械生产、品质管理与物流管理的能力;
⑤具备运用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和营销技巧,搜集信息,制定计划,完成推广、销售医疗器械产品的能力;
⑥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⑦能够阅读英文版医疗器械产品说明书、专业论文及编写相关专业文
件的能力。
2)社会能力
①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敬业与团队精神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具有宽容心,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参与意识强,有自信心、成功欲;
②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知识,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高尚的生活情操与美的心灵;
③具有从事专业工作安全生产、环保、职业道德等意识,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3)方法能力
①具备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②具备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以及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
力。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
③具备全局思维与系统思维、整体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能力;
④具备决策、迁移能力;能记录、收集、处理、保存各类专业技术的
信息资料。
七、职业证书
表3 职业证书分析表
八、毕业标准
1、课程要求
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与顶岗实习,才能取得毕业证书。
2、考证要求
必须考取医疗器械检验工预备技师等专业核心技能证书,其他证书为选考。
九、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简介
(一)课程体系构建分析
1.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2、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分析
表5 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分析表
(二)教学进程安排及说明
1、教学进程安排表
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医疗器械检测技术方向)专业课程设置表
2.课时与学分分配
(1)课程设置与学时和学分比例
表7 课程设置与学时和学分比例表
注:类别指必修和选修
(2)必修课、选修课课时与学分比例
表8 必修课、选修课课时与学分比例表
(3)理论与实践课时与学分比例
表9 理论与实践课时与学分比例表
3、核心课程教学实施要求
表10 核心课程教学实施要求表
注:
1、教学场所:公共教室(多媒体教室、普通教室)、校、外实训基地、专业教室(一体化教学室)等;
2、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做一体化(讲练结合)、案例、项目、任务驱动等;
3、主要考核方法:操作考核、目标考核(成果、产品、理论考试)、过程性考核、课程论文及答辩、综合评价等
十、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1. 专业教学团队建议。
“双本专业的专任专业理论教师学历本科达标率100%,高级职称人数达50%,
师型”教师比例达100%。专业教学团队建议如下:
一是采取有力措施,通过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
二是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育工作,通过传帮带、集体备课、观摩教学、集体评教等活动增强教师的敬业意识、教学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师素质和工作水平。
三是加大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引进实践能力强且教学水平高的校外兼职教师。重视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的聘任,以引进新技术,同时为专业建设带来活力。
2. 教学设施建议。
(1)校实验室
①专业的专训室应配备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专业制作工具及专业电脑,能够满足学生上课及课实训的要求。
②学院拥有医学仿真实验室、医学基础实训中心、医疗设备专业实训中心、影像设备实训中心、B超诊断实训室、电工实验室、PLC实验室等现代化实验实训室及附属医院一个校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大部门专业课程课实训的要求。
③尽可能争取建立省医用电子仪器维修工考证基地。
(2)校外实训基地
与相关的医疗软件公司、医院联系办学,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要求,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3. 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建议。
(1)支持专业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并优先选用
(2)建议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库,努力实现跨学校的资源共享,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课程、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