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详述(doc 64页)
- 格式:doc
- 大小:2.54 MB
- 文档页数:67
道路工程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基层素土夯实→水泥稳定砂(砾)石→水泥砂浆→面铺人行道花岗岩地砖。
2.安装侧、平石(1)测放出道路中线和高程后,引出侧石后边桩,桩距为10~15m,路口转弯处为5m ,并在边桩顶上测放出高程,令边桩顶即为侧石顶标高。
(2)挂线,然后在基层座上水泥砂浆,铺上侧石,经校核边线及高程无误后施工侧石后座,固定侧石,然后向前铺砌。
(3)缝宽为0.5cm,用1:3水泥砂浆勾缝。
现浇平石。
3.水泥稳定层见路面基层施工方法。
4.人行道砖1)工艺流程:测量放线→粗砂卧层→铺人行道花岗岩地砖2)主要施工方法(1)水泥石屑稳定层施工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放出人行道外边线,并约隔5米左右测放水平桩,以控制方向及高程。
(2)用粗砂垫底湿砌人行道预制块。
(3)人行道铺砌不勾缝,但要求板块之间紧凑,纵横缝整洁、通直。
(4)一般先铺设人行道中间的彩色盲人导向砖,进而铺设盲人导向5.人行道花岗岩地砖铺面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沉陷开裂①现象:花岗岩地砖铺面,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有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陷、开裂。
现浇人行道铺面,也会产生局部沉陷,开裂,但比预制板数量为少。
②原因分析:花岗岩地砖铺面基础强度不足是产生沉陷,开裂的主要原因。
在土基上设置5~10cm黄砂、石屑或煤渣,作为承重层,强度明显不足。
由于人行道上各种管线的敷设和人行道狭小,使土基和基层难以有效压实,导致日后发生沉陷。
预制板间接缝无水功能,雨水下渗和冲刷,使垫层流失,铺面沉陷、开裂。
人行道上违停车是造成人行道损坏的外在重要原因。
③预防措施:加强基础,提高基础材料的强度和水稳定性。
可用10~15cm石灰粉煤灰粒作基础,再以砂、或干水泥砂、砂浆作垫层,在其上铺设人行道预制板。
严格遵循先管线、后土校友会、基础、再作铺面的顺序施工。
对土基及基础进行曲有效压实,必须满面足设计压实要求,在碾压困难的地段可采用混凝土奉层。
人行道铺面的施工必须严格要求要求,认直执行技术规程。
公路路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一、前言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公路路面工程作为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为了确保公路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路面使用性能,本文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总结了一套公路路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二、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开工前,设计单位应向施工及监理单位进行设计图纸及文件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应审查图纸、设计文件和熟悉施工技术规范,编制路面施工组织设计。
2. 机具准备:根据施工需求,准备相应的施工机具和设备,包括强制式搅拌机、自行式砼摊铺机、自卸汽车、泵送车、砼搅拌运输罐车、切缝机、压纹机、垂直振动器、平板振动器、切割机、园盘锯、平刨机、焊机、发电机、潜水泵、洒水车等。
三、施工工序流程1. 基层处理:对路面基层进行清理、平整,确保基层质量。
2. 混凝土搅拌:按照设计配合比将水泥、砂、石子、水等材料进行搅拌,确保混凝土拌和均匀。
3. 混凝土摊铺: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均匀摊铺在基层上,采用自行式砼摊铺机进行施工。
4. 振捣压实:在混凝土摊铺后,采用垂直振动器和平板振动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压实,确保混凝土密实。
5. 切缝:在混凝土浇筑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切缝,防止混凝土收缩裂缝。
6. 压纹:在混凝土初凝后,采用压纹机进行压纹处理,增加路面抗滑性能。
7. 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发展。
8. 清理:施工完成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环境卫生。
四、质量控制1. 基层处理:基层应平整、干净,无杂物、油污等,满足施工要求。
2. 混凝土搅拌:确保混凝土拌和均匀,满足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3. 混凝土摊铺:摊铺厚度、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振捣压实:确保混凝土密实,无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5. 切缝:切缝位置、深度、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压纹:压纹应均匀、清晰,满足抗滑性能要求。
7. 养护:确保混凝土养护充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道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道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道路啊,就好比咱人体的血管,那可是至关重要的呀!要是这道路修得不好,那可就像血管堵住了一样,麻烦可就大啦!那怎么才能修好路呢?这可就有讲究啦!
首先说这路基吧,就像房子的根基,得稳稳当当的。
你想想,要是根基不牢,那房子还不得摇摇晃晃的呀!路基也是一样,得把土压实了,不能有松软的地方。
不然,以后车子在上面跑着跑着,路就陷下去啦,那不就成了大坑啦!
再说说这路面材料吧,那可得精挑细选。
就跟咱挑衣服似的,得选质量好的、合适的。
要是选了质量差的材料,那用不了多久,路面就坑坑洼洼的啦,这不是给大家添堵嘛!而且不同的地方要用不同的材料,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还有施工的时候,那工人师傅们可得认真仔细咯!不能马虎大意呀!就像咱做饭一样,调料放多了放少了都不行,得恰到好处。
他们得严格按照工艺标准来操作,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一点儿都不能含糊。
你说要是不注意这些,那路修出来能好吗?那肯定不行啊!到时候大家走在路上,颠颠簸簸的,多难受呀!所以啊,这道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可太重要啦,绝对不能小瞧!
咱再想想,要是每条路都修得漂漂亮亮、平平整整的,那咱们开车、走路得多舒服呀!就像在平地上滑行一样,那感觉多棒啊!而且路好了,交通也顺畅了,大家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啦,是不是?
所以说呀,大家都要重视这道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从设计到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这可不只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大家,为了整个社会呀!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咱们的道路修得越来越好,让大家的出行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安全!这难道不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吗?。
XX建设集团施工工艺标准化XX建设集团施工工艺标准化市政分册2013- - 发布 2013- - 实施XX建设集团发布第二章——城镇道路工程施工第一节--基层1.石灰土基层1.1一般规定1.1.1适用于城镇道路工程石灰土稳定土类基层施工。
1.1.2石灰稳定土类材料宜在冬期开始前30~45d完成施工,水泥稳定土类材料宜在冬期开始前15~30d 完成施工。
1.1.3高填土路基与软土路基,应在沉降值符合设计规定且沉降稳定后,方可施工道路基层。
1.1.4 稳定土类道路路基材料配合比中,石灰、水泥等稳定剂计量应以稳定剂质量占全部土(粒料)的干质量百分率表示。
1.1.5 基层材料的摊铺宽度应为设计宽度两侧加施工必要附加宽度。
1.1.6 基层施工中严禁用贴薄层方法整平修补表面。
1.2施工准备1.2.1材料要求(1)土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采用塑性指数10~15的亚粘土、黏土。
2)土中有机物含量宜小于10%。
3)使用旧路的级配碎石、砂石或杂填土等应先进行试验,级配碎石、砂石等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分层厚度的60%,且不应大于10cm.土中欲掺入碎砖等粒料时,粒料掺入含量应经试验确定。
(2)石灰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用1~3级新灰,石灰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2.1规定。
表1.2.1石灰的技术指标注:1.硅、铝、镁氧化物含量之和大于5%的生石灰,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指标,Ⅰ等≥75%,Ⅱ等≥70%,Ⅲ等≥60%;未消化残渣含量指标与镁质生石灰指标相同。
2.本表摘自CJJ1-200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表7.2.1。
2)磨细生石灰,可不经消解直接使用;块灰应在使用前2~3d完成消解,未能消解的应筛除,消解石灰的粒径不得大于10mm。
3)对于贮存较久(超过3个月)或经雨期的消解石灰应先经过试验,根据活性氧化物的含量决定能否使用和使用方法(小于30%的不宜使用)。
(3)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
公路路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一、前期准备工作在实施公路路面工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主要包括:1. 环境评估:在选择工程施工地点之前,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评估,包括地形、地质、气候等情况,以确定最适合的施工方案。
2. 勘察设计:进行详细的勘察设计工作,确定工程施工的具体方案,包括工程量、施工方法、施工技术等。
3. 材料准备:准备施工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包括路面材料、辅助材料、施工设备等。
4. 人员配备:确定施工项目所需人员的数量和专业,包括工程师、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
5. 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确定施工的时间安排、进度要求等。
6. 安全防护:制定施工安全管理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7. 环保措施:制定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二、施工工艺1. 路面修复:在进行新建路面施工之前,需要对原有路面进行修复,包括填补裂缝、修复坑洼等工作。
2. 基础处理:对路面基础进行处理,包括夯实、压实、破碎等工作,以确保路面稳定。
3. 铺设路基层:在路基基础处理完成之后,进行路基层的铺设,主要包括碎石、碎石混凝土等材料。
4. 铺设面层:在路基层完成之后,进行路面面层的铺设,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材料。
5. 表面处理:对路面进行表面处理,包括油石、沥青封层等工作,以增加路面的耐久性和平整度。
6. 标线标志:对路面进行标线标志的施工,包括道路中心线、车道分隔线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路面使用效率。
7. 完工验收:完成施工工作后,进行路面的完工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三、施工质量控制1. 施工监控: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施工质量。
2. 质量检测: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质量检测,包括路基、路面、标线等。
3. 质量评估: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评估,及时纠正问题,保证施工质量达标。
四、施工后期工作1. 保养养护:对新建路面进行保养养护工作,包括定期清洗、维护、修复等,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道路整治工程施工工艺标准是一系列规范道路整治工程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
道路整治工程的目的在于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安全性和服务水平,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确保行车和行人安全。
本文将从道路整治工程施工前的准备、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阐述道路整治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一、施工前的准备1. 设计交底: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人员进行设计交底,明确工程目标、施工内容、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等。
2. 施工现场调查: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了解现场地形、地貌、地质、水文、交通、管线等情况,为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3.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内容、施工工艺等因素,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人员配置、材料供应等。
4. 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编制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施工步骤、质量控制措施等。
5. 施工现场准备:施工单位应确保施工现场道路畅通、施工场地平整、临时设施完善,为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二、施工工艺流程1. 路面病害处理:对路面出现的病害进行处理,包括破损、龟裂、车辙等,处理方法应根据病害类型和程度确定。
2. 路面基层处理:对路面基层进行处理,包括加固、平整、排水等,确保基层稳定、坚实、平整。
3. 路面铺设:根据设计要求,铺设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粒料等路面材料,注意控制铺设厚度和质量。
4. 路面附属设施施工:施工内容包括路面标线、标志、护栏、排水设施等,确保附属设施符合规范要求。
5. 道路绿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道路绿化,包括栽植树木、铺设草坪、安装绿化设施等。
6. 道路照明: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道路照明设备,包括路灯、信号灯、警示灯等。
7. 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施工内容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护栏、交通信号灯等,确保交通安全设施符合规范要求。
三、质量控制1. 材料检验:对施工所用材料进行检验,包括路面材料、附属设施材料、交通安全设施材料等,确保材料符合规范要求。
道路工程施工工艺一、整理路基及级配碎石垫层(一)、管道施工完毕后,立即开始进行回填工作。
回填土中应无建筑垃圾等杂物。
(二)、碾压:机械挖好路槽,并经人工整平后,要立即碾压,碾压时,以达到最大压实度,碾压要由轻到重,先用12~15T的压路机初压几遍后,再用30T振动压路机压实.。
纵坡的路段,自坡低处压向高处,由慢到快,碾压前后行间,必须重迭压路机轮宽一半,使路槽全宽范围内碾压均匀密实。
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要用电动夯夯实,打夯时,前后左右均应重迭一半。
(三)、压好的路槽,断面要同路拱一致,表面平整,没有波状起伏以及显著轮迹。
(四)、检验压实度达到要求后,报检工地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进行铺填30㎝厚塘渣(20㎝厚级配碎石)垫层,再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夯实。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根据施工规范要求,基层采用机拌机铺施工,在拌和场设置1台300t/h的水泥稳定碎石拌和站进行拌和,用二台摊铺机全幅一次性进行摊铺,以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
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原材料质量要求,选定料源,由工地实验室严格控制进料,进行混合料的组成设计,通过实验,确定具体的施工配合比,施工方案及松铺系数,施工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精确控制高程、厚度和平整度等技术指标,确保工程质量,为铺筑沥青砼路面打好基础。
(一)、施工准备恢复中线,测量边桩,每20m设一中心桩,并在两侧路肩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侧边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稳定土层边的设计高度及虚铺高度。
调试水泥稳定碎石拌合站,保证各种原料的计量准确,确保水泥剂量,混合料的颗粒组成、最大粒径和含水最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二)、拌和拌和时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进行拌合,各种材料的添加通过拌合机的衡重动态称精确控制,加水量由试验得出的最佳含水量、现场温度综合确定。
对厂拌的混合料按频率取样,检验其水泥剂量、含水量、级配组成、强度等指标,并随时检查拌和的均匀性。
(三)、运输施工时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运至现场,运输全部采用重型自卸汽车,并注意装载均匀,当气温较高、运程较远时,应覆盖以防止水分蒸发。
道路施工工艺道路的施工工艺是保证道路建设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道路施工的一般工艺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工作、路基处理、路面施工等,以帮助读者对道路施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 前期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设计评审、场地勘测、地质勘察等。
这些工作的目的是确定道路的设计参数,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2. 路基处理路基处理是指对道路路基进行加固和压实的工作。
首先需要清理路基上的杂物,然后进行土方开挖和挖土运输。
在土方开挖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边坡处理,以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挖土运输完毕后,需要进行填土和压实作业,使用压路机等设备对土壤进行反复压实,以达到设计要求。
3. 路面施工路面施工是道路建设的最后一步,也是最能直接影响道路使用体验的环节。
道路路面通常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进行铺设。
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底基处理,包括路面层与基层之间的连接,以提高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接下来,将砂石层和沥青或水泥材料铺设到路基上,并使用压实机械进行压实。
最后,进行的是路面标线和标牌的安装,以提供交通指引和安全保障。
4. 后期维护道路建设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巡查和维护工作,以确保道路的平整度和安全性。
维护包括路面修补、排水设施清理等。
只有做好后期维护工作,才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高道路的交通效能。
综上所述,道路施工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道路的质量和安全。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精细的施工技术和专业的设备来完成。
同时,后期的维护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做好维护,才能保证道路的长久使用和交通的顺畅。
道路工程中的施工工艺规范要求道路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着行车安全和交通效能,还关系到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为确保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有效推进,制定和遵守施工工艺规范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路基施工、路面施工和交通安全三个方面探讨道路工程中的施工工艺规范要求。
一、路基施工路基施工是道路工程建设的基础环节,对路基质量的要求直接关系到道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在路基施工中,施工人员应遵守以下工艺规范要求:1. 路基开挖:路基开挖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路基的准确度和平整度,避免出现高低起伏或坑洼等问题。
2. 路基填筑:填筑路基时应使用符合规范的土石方材料,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合理的填筑厚度和层次,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路基夯实:夯实路基时应采取适当的夯实设备,并按照要求进行夯实次数、夯实压力和夯实速度的控制,确保路基夯实质量。
4. 路基排水:路基排水是保证道路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施工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设置排水设施,并确保排水设施的畅通性和密封性。
二、路面施工路面施工是道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对路面的平整度、耐久性和舒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路面施工中,施工人员应遵守以下工艺规范要求:1. 路面基层施工:基层施工时应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确保基层的均匀密实和承载能力;同时,应控制基层的含水率,防止基层松软和下沉现象。
2. 路面面层施工:面层施工时应选择合适的沥青或水泥混凝土材料,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平整、压实和养护,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3. 路缘石施工:在需要设置路缘石的路段,应按照规范进行规整的砌筑,确保路缘石的高度、宽度和平整度,同时保证路缘石与路面之间的紧密连接。
4. 路面标线施工:标线施工时应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标线材料,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准确的标线绘制,确保标线的清晰度和持久性。
三、交通安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交通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施工人员应遵守以下工艺规范要求:1. 交通管制:在施工期间,应设置明显的交通管制标志和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施工区域的封闭,同时保持交通的通畅。
道路施工工艺(一)、清理场地1.1清理本工程范围内的杂草、杂物(必须与有关部门及居民协商),以达到施工路基所要求的场地为标准;1.2做好沿线地下管线(道)的探测和保护工作,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保证。
2、测量放样2.1复测沿线的控制点、水准点,对被破坏的点位进行修复,以保证施工的精度;2.2进行高程复测和中线、边线放样。
(二)、路基开挖1、土方开挖按设计要求自上而下进行,不乱挖或超挖,对沿线各道口及居民区范围内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当地居民及施工人员的安全。
2、路基挖方施工方案1)路基开挖采用分段纵挖法为主,分层纵挖法为辅的方法施工,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平地机配合平整。
开挖中如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及时修改施工方案,并及时报请工程师批准。
2)、对图纸未标出的地下管线、缆线、文物古迹和其他结构物进行保护,一旦发现立即报告工程师,且停止作业,保护现场并听候处理。
3)、为保证居民区居民及施工人员的安全,首先修建临时便道,并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开挖工作的顺利进行。
4)、因气候条件使挖出的材料无法按照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要求用于填筑路基和压实时,停止开挖直至气候条件好转。
(三)路基碾压1、碾压前采用平路机进行平整,并用6〜8t两轮光轮压路机预压整平。
2、用10〜18t振动式压路机碾压,分层填土虚铺厚度为30cm。
3、压路机碾压路基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3.1碾压前应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
3.2每层碾压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回填土土质及压路机压实功能等因素,在现场试压取得数据后确定不能少于4〜8遍,要求轮迹重叠1/3〜1/2轮宽,碾压无明显轮迹,同时土壤密实度要达到质量标准方可进行上一层土的摊铺。
如果未达到质量标准,则增加碾压遍数直至合乎标准为止。
3.3路基填土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
使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应不振动而静压,宜先慢后快,由弱至强振动。
道路工程施工工艺一、道路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道路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整个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其中包括以下内容:1. 地质勘察:在进行道路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工作,以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地基土质情况、地下水情况等,为后续的施工工艺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2. 设计方案论证:对道路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包括路基结构、路面材料、路基处理方法、排水设计等方面,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符合工程实际要求。
3. 材料准备:准备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如路基材料、路面材料、排水材料、硬化材料等,确保施工材料的供应及时充足。
4. 施工设备准备:准备各种施工设备,如挖掘机、压路机、铣刨机、摊铺机等,确保施工设备的完好性能和正常运转。
5. 劳动力组织:组织施工人员,制定工作计划和施工流程,并进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和操作能力。
6. 施工方案制定: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工程量清单、施工工序、施工要求等,为施工作业提供操作指导。
二、道路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工艺1. 土方工程:土方工程是道路工程施工的第一道工序,主要包括路基土方和路基处理两个方面。
(1)路基土方: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路基填方或挖方,保持路基平整、均匀,确保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2)路基处理:对路基进行加固和改良,包括填料夯实、石灰土法硬化、水泥土方硬化等,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抗沉降性能。
2. 路面工程:路面工程是道路工程施工的核心工序,主要包括路面基层、路面面层和路基底层三个部分。
(1)路面基层:进行路面基层的铺设和夯实,确保路基平整、强固,为后续的路面面层提供良好的支撑。
(2)路面面层:进行路面面层的铺设和压实,采用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材料,确保路面平整、耐磨、耐压。
(3)路基底层:进行路基底层的处理和加固,包括路基填料、分层夯实等工序,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排水工程:排水工程是道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路肩排水、路基排水和路面排水三个方面。
路面铺设施工工艺标准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厂区、庭院道路及停车场等,铺设预制混凝土板块和水泥方格砖面层。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预制混凝土板块:强度不应小于20MPa,规格为49.5cm×49.5cm,路面块材厚度为10cm以上,人行道及庭院块材厚度为5cm以上。
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混凝土强度试压记录。
并对混凝土板块进行外观检查,表面要求密实,无麻面、裂纹和脱皮,边角方正,无扭曲、缺角、掉边。
板块允许偏差:长、宽±2.5mm.,厚度±2.5mm,长度≥400mm 平整度为lmm,长度≥800mm,平整度为2mm. 2.1.2 水泥方格砖:尺寸为25cm×25cm×5cm,抗压、抗折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其规格、品种按设计要求选配,外观边角整齐方正,表面光滑、平整,无扭曲、缺角、掉边现象,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
2.1.3 砂:粗砂、中砂。
2.1.4 水泥:325号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有出厂合格证。
2.1.5 磨细生石灰粉:提前48h熟化后再用。
2.1.6 预制混凝土与路牙子,按图纸尺寸及强度等级提前预制加工。
2.1.7 主要机具:小水桶、半截桶、扫帚、平铁锹、铁抹子、大木杠、小木杠、筛子、窗纱筛子、喷壶、锤子、橡皮锤、錾子、溜子、板块夹具、扁担、手推车等。
2.2 作业条件:2.2.1 庭院或小区的地下各种管道,如污水、雨水、电缆、煤气等均施工完,并经检查验收。
2.2.2 庭院或小区的场地已进行基本平整,障碍物已清除出场。
2.2.3 庭院或小区道路已放线且已抄平,标高、尺寸已按设计要求确定好。
路基基土已碾压密实,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并已经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灰土垫层→找标高、拉线→马路牙子→ 铺砌路面砖→灌缝3.2 灰土垫层:在已夯实的基土上进行灰土垫层的分项操作,按设计要求的厚度分层进行,厚度不应小于100mm.灰土垫层应采用熟化石灰与粘土的拌合料铺设,拌合料的体积比宜为3∶7(熟化石灰∶粘土),粘土不得含有机杂质,使用前应予过筛,其粒径不得大于15mm.熟化石灰可采用磨细石灰,并按体积比与粘土拌合洒水堆放8h后使用。
道路工程施工工艺一、级配碎石垫层(一)工艺流程验收合格底层→施工放样→栽道牙和浇筑路肩砼→摊铺碎石→检测、整形、调平→稳压→找补整形→碾压→道牙弹线防护→养护。
(二)施工准备1、材料碎石:采用质地坚、耐磨、轧碎花岗石或石灰石,碎石应呈多棱角块体,清洁无土,不含石粉及风化杂质,软硬不同的石料不能掺用。
2、机具:翻斗车、汽车、装载机、铁锹、铁叉子及其他运输车辆,按计划直接卸入道路基层上,然后采用人工进行摊铺。
3、作业条件基层已全部完成(含配合工程、地下各种管线已竣工),经验收合格,道牙已安砌、路肩砼已浇筑。
(三)施工操作工艺1、摊铺(1)摊铺前对基层设计高程及路中线,路边线进行复核测量并符合规定偏差,表面清洁无杂物。
(2)按设计密实度×压实系数的松铺厚度,反复检测虚厚高程及中跨面横断使之符合设计要求边线整齐,(碎石基层与路面同宽)全幅分段进行摊铺。
(3)压实系数:人工1.3~1.4(4)摊铺时必须检查石料堆底子土,须即时清理干净。
2、稳压(1)稳压用25t轮胎压路机自两侧向中部慢速稳压两遍,使碎石各就其位,空插紧密,初步形成平面。
(2)稳压两遍后即洒水,用水量约2~2.5kg/m²,次后随压随洒水花,用量约1kg/m²,保持石料湿润,减少摩阻力。
3、碾压(1)用25t压路机碾压,后二轮每次重叠轮宽的1/2。
(2)稳压两侧向路中碾压,先压路边二三遍后逐渐移向中心。
弯道超高和纵坡较大的段落,应由低处向高处碾压,随即检测测横断、纵断高程。
(3)从稳压过程从稳压至碾压成活要完全中断交通。
严禁机动车等在上面掉头、转弯、刹车以防表面松动。
(4)从稳压到碾压全过程都应随压洒水花效果较好,总水量约12~14 kg/m ²。
(5)碾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压实密度≥设计要求。
(6)碾压中局部有“弹软”现象,应立即停止碾压,待翻松晾干或处理后再压,若出现扒移应适量洒水,整平、压实如发现碎石呈圆形和形成石屑过多,即表明“过碾”应将过碾部分碎石挖出,筛细小石料,添加带有棱角的新料,再行碾压。
道路工程施工工艺讲解一、道路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道路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后期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在开始实际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1.方案设计:首先需要经过道路工程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道路的使用要求、流量、地形地貌等因素,确保道路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2.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为了了解工程所在区域地质情况,包括土层性质、地下水情况等,为后期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3.施工图纸的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路基、路面、排水、绿化等各个分部位的图纸,明确施工细节和要求。
4.材料准备: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需准备所需的各种道路工程施工材料,确保质量合格、数量充足。
5.人员配备:确定施工所需人员及其分工,包括施工队伍、技术人员、监理人员等。
6.机械设备准备: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包括挖掘机、压路机、摊铺机等。
7.施工现场的布置:确定施工现场,包括施工道路的交通组织、办公生活区的设置等。
以上准备工作是道路工程施工的基础,只有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施工工作才能有序进行。
二、路基施工路基施工是道路工程的第一道工序,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路基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艺讲解:1.路基开挖:首先是对原有路基进行挖掘,去除表层土方、石方及其它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挖掘到设计要求的标高、坡度和线型。
2.路基填筑:在路基开挖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逐层填筑路基土方,压实道路基础,形成符合标高和线型的路基。
3.排水工程:在路基填筑过程中要进行排水工程施工,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的设置,确保道路在降雨后能够迅速排水,保持干燥。
4.基层处理:路基填筑完成后还需进行基层处理,对路基进行整平、压实等处理,确保路基坚实,平整,符合设计要求。
5.路基试验:路基施工完成后,还需对路基进行试验,包括密实度测试、承载力检测等,确保路基的质量合格。
以上是路基施工的基本工序,通过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可以保证路基的质量,为后期的路面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公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
1.2 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进行认真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土质情况、水文地质等相关信息,确保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1.3 施工前应进行人员与设备的排查,确保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设备的完好性满足施工需求。
1.4 施工前应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1.5 施工前应做好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影响到其他施工单位或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1.6 施工前应制定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权限,确保施工过程中有序进行。
1.7 施工前应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因为材料设备的缺乏而影响工程进度。
二、路基施工工艺2.1 路基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确保路基的平整度和坡度符合标准要求。
2.2 路基施工应注意土质的选择和压实,确保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3 路基施工中应进行适量的排水处理,确保路基在雨水情况下不受影响。
2.4 路基施工中应注意与排水系统的衔接,确保路基排水畅通。
2.5 路基施工中应注意与其他工程的衔接,确保整体工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2.6 路基施工中应注意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2.7 路基施工完成后,应对路基进行验收和检测,确保路基的质量符合要求。
三、路面施工工艺3.1 路面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和铺设方法,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3.2 路面施工中应注意路面的融合处理,确保路面的整体性和平滑度。
3.3 路面施工中应进行适量的压实处理,确保路面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4 路面施工中应注意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5 路面施工完成后,应对路面进行验收和检测,确保路面的质量符合要求。
3.6 在路面施工中,应注意人员的安全和交通秩序的维护,避免因为施工而造成交通事故。
公路路面施工工艺砂垫层和砂石垫层施工工艺1材料要求1.1砂:应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
1.2砂石:应采用天然级配材料,用强度均匀、未风化的砂石,粒径一般为5~40mm,其中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厚度的2/3,且不易大于50mm,含泥量不大于3%。
1.3砂和砂石中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质。
2主要机具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机动翻斗车、蛙式打夯机、人力夯、推土机、压路机(6~10t)、手推车、靠尺、铁锹、铁耙、喷水用胶皮管、小线、钢尺、楔形尺、级配筛、振捣器等。
3作业条件3.1施工前,对砂和砂石进行材料进场检验,检查原材的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2 当地下水位高于垫层底面标高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和降水措施进行降水,达到垫层以下无积水。
3.3 与垫层有关的电气管线、设备管线及埋件等已安装完毕,位置准确,固定牢靠,并已办理各种验收手续。
3.4 根据设计要求,已经进行了必要的压实试验,已选定的砂或砂石料,确定了铺设厚度、夯实或碾压遍数等参数。
3.5 已经放好控制地面、标高水平线,在地面设标桩,找好标高、挂线,作控制铺填厚度的标准。
3.6 按照有关规定对操作者进行施工交底。
4 操作工艺4.1 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检查原材材质--分层铺设--洒水--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4.2 铺设砂或砂石垫层前先检验基土土质,清除松散土、积水、污泥、杂质,并打底夯两遍,使表土密实。
4.3 砂石垫层的厚度一般不宜小于100mm,铺时按线由一端向另一端分段铺设,摊铺均匀,不得有粗细颗粒分离现象。
表面空隙应以粒径为5~25mm的细砂石填补。
4.4 铺完一段,压实前应洒水使表面保持湿润。
小面积房间采用木夯或蛙式打夯机夯实,不少于三遍;大面积宜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其轮距搭接不少于500mm,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且碾压不少于四遍,夯实后的砂石垫层表面应平整密实且无松动石子。
4.5 砂垫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铺设同砂石垫层,亦应分层摊铺均匀,洒水湿润后,采用木夯或蛙式打夯机夯实,一夯压半夯。
道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第1章总则1.1 运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市政道路工程新建和改建的施工,其他道路工程可参照执行。
1.2 编制参考标准、规范及文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范》JTJ053-94《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范》JTJ054-9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建筑地基技术规范》JGJ79-2002道路工程施工图纸其他相关规范、规程及规定第2章术语2.1 控制测量为建立测量控制网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和三维控制测量。
2.2 公路GPS控制测量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公路各控制点坐标的测量。
2.3 施工测量工程开工前及施工中,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恢复道路中线、定出构造物位置等测量工作。
2.4 地基直接承受构造物荷载影响的地层。
2.5 加固地基用换土、夯实、有机或无机结合料等方法加固处理的地基。
2.6 天然地基未经加固处理或扰动的地基。
2.7 片石符合工程要求的岩石,经过开采选择所得的形状不规则的、边长一般不小于15cm的石块。
2.8 路床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
具体指的是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80cm 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路床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30cm和下路床30cm~80cm。
2.9 压实度用来衡量路基填土压实程度的指标。
2.10 特殊土地基大部分带有地区特点,它包括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粘土和冻土等。
2.11 水泥搅拌桩地基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搅拌机械将其与地基土强制搅拌,硬化后构成地基。
2.12 堆载预压在建筑物建造之前进行加载预压,使地基的固结沉降基本完成并提高地基土强度的方法。
道路工程施工工艺在土石方工程中,挖土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进行挖土方之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勘查现场、清除障碍物、保护测量基准桩等。
清表也是必须的,需要清除表层的杂草、块石、杂物、腐殖土、树根等,并且清理厚度不得小于0.3m。
土方开挖需要施工准备和测量放样,包括审阅施工图纸、了解当地水文气象条件和地质条件、绘制平面图和横断面图等。
在进行土方开挖时,需要注意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土方开挖要求和操作工艺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采取质量和安全控制措施,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按照图纸要求仔细放样,土方开挖后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规定,以避免边坡过陡而造成塌陷。
为保证边坡质量,应紧贴坡线进行开挖,确保边坡平整度,并尽量避免欠挖及超挖的出现。
完成开挖并清理后,应及时恢复桩号、坐标、高程等,并做出醒目的标志。
在雨天开挖边坡顶时,应设置截水沟,开挖区内还需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做好排水工作,以防基坑积水。
开挖过程中,应始终保持设计边坡线逐层开挖,避免因临时边坡过陡造成塌方,同时加强边坡稳定性观察。
在开挖边坡顶时,严禁堆置重物,以避免塌方。
素土回填一、技术准备二、材料要求1.填料应优先利用基坑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机杂质。
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最大料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使用振动碾压时为3/4,含水率应符合规定要求。
2.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渣,可用做表层以下的填料;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用做各层填料;碎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做填料,但在软土或沼泽地区,经过处理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后,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
三、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基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碾压→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2.操作工艺:基底清理:填土前要清除基底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
道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详述(doc 64页)道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第1章总则1.1 运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市政道路工程新建和改建的施工,其他道路工程可参照执行。
1.2 编制参考标准、规范及文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范》JTJ053-94《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范》JTJ054-9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建筑地基技术规范》JGJ79-2002道路工程施工图纸其他相关规范、规程及规定第2章术语2.1 控制测量为建立测量控制网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和三维控制测量。
2.2 公路GPS控制测量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公路各控制点坐标的测量。
2.3 施工测量工程开工前及施工中,根据设计图纸在现场恢复道路中线、定出构造物位置等测量工作。
2.4 地基直接承受构造物荷载影响的地层。
2.5 加固地基用换土、夯实、有机或无机结合料等方法加固处理的地基。
2.6 天然地基未经加固处理或扰动的地基。
2.7 片石符合工程要求的岩石,经过开采选择所得的形状不规则的、边长一般不小于15cm的石块。
2.8 路床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
具体指的是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80cm 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路床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30cm和下路床30cm~80cm。
2.9 压实度用来衡量路基填土压实程度的指标。
2.10 特殊土地基大部分带有地区特点,它包括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红粘土和冻土等。
2.11 水泥搅拌桩地基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搅拌机械将其与地基土强制搅拌,硬化后构成地基。
2.12 堆载预压在建筑物建造之前进行加载预压,使地基的固结沉降基本完成并提高地基土强度的方法。
堆载预压根据土质情况分为单级加荷、多级加荷和超载预压。
2.132.14 材料设备管理(1)、根据施工计划要求,配备好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及时调度组织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进场(2)、定期进行机械设备的检查工作,督促维修人员及时进行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转。
(3)、根据施工计划要求,编制物资供应计划,分阶段及时组织材料进场。
(4)、执行进货验收制度,按规定对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提供合格的材料。
(5)、对所有已进场的材料做好各类标识和可追朔性控制。
2.15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项目工程质量监检部门负责选定工程质量记录表格和工程“质量控制一览表”,经业主或监理方可后下发至各分项施工分队或班组。
(2)、班组或施工人员在施工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自检和互检,按质量要求和有关规程、规范进行检验、标识和记录。
(3)、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要足够重视,特别是隐蔽验收,先是各班组进行自检,然后是项目经理部组织人员进行验收,经自检合格后,才可通知监理公司的有关人员进行验收。
未进行隐蔽验收的,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加强技术管理,认真惯切各项技术管理制度,落实各项人员岗位责任制。
工地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开工前要作好各项各工种、班组的质量技术交底工作。
(5)、施工过程中认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定,作好各种交工资料的挡案管理工作。
对原材料严格进行检查,电焊条、钢材、水泥等必须要有质量证明书,并按规定进行检查,只有检验合格的产品才可使用。
第3章施工放线3.1 导线点和路线控制点的复测3.1.1导线点的复测导线点的复测主要是检查其坐标和高程是否正确。
检测的方法为:第一步:根据已知导线点的坐标反算转角(左角)和导线边长;第二步:实地观测各转角及导线边长。
角度观测可按一个测回平均值,边长测量可按连续观测3~4次的平均值;第三步:水准点高程的检测。
按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检测,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水准点闭合差按四等水准控制,二级以下公路水准点闭合差按五等水准控制。
3.1.2路线控制桩的复测路线控制桩的复测主要是检查路线平面位置是否正确。
检测的方法可根据放样原始资料进行,满足精度要求,则认为该控制桩位置是准确的。
3.2 路基施工测量路基施工测量包括中线测量、高程测量和横断面测量。
随着路基的开挖与填筑,施工测量要反复进行。
一般情况下,每挖填1米左右,便要重新进行路基施工放样。
3.2.1中线测量中线测量就是根据路线控制桩或在公路两旁布设的导线控制点将公路中线恢复过来。
中线放样最重要的一步工作是放样计算。
这步工作可以用具有编程功能的计算器先编制计算程序,到现场计算放样数据,又可以利用计算机的EXCEL进行编制计算,并输出计算结果用于现场放样。
测量的方法主要有:(1)、极坐标法利用中线点与导线点之间的极坐标关系放样中线点,如P 点为道路中线点,坐标为(XP,YP),A、B为导线点,坐标分别为(XA,YA)、(XB,YB),P点与A点的极坐标关系用A点到P点的距离SAP、坐标方位aAP表示,则:SAP=((XP - XA)2+(YP - YA)2)0.5aAP=TAN-1((YP - YA)/(XP - XA))操作步骤:第一:在A点设站,仪器整平对中;第二:照准B点,配置水平角到aAB;;第三:旋转仪器到aAP,测距SAP得P点。
此方法适用于用经纬仪带测距仪施测。
(2)、直角坐标法利用中线点与导线点之间的直角坐标关系放样中线点。
操作步骤:第一:在A点设站,仪器整平对中,输入A点坐标;第二:照准B点,输入B点坐标,并确认完成设站;第三:在放样界面上输入待放点的点号和直角坐标;第四:将仪器旋转到水平角为0的方向,指挥棱镜手移动棱镜,对准后测量距离,再指挥棱镜手移动棱镜到准确的位置,可能要反复移动棱镜才能放准一个点。
此方法适用于用全站仪施测。
为提高放样精度,避免发生错误,在操作中应注意以下事项:a、放样前应对导线点进行检查,一方面检查导线点的位置是否正确,另一方面检查导线点坐标资料是否正确。
将实测的导线点间距离和角度与计算值比较;b、仪器对中整平要细致、认真,整平误差以长水准管水泡偏离不超过1格为限差;c、后视点和放样点立棱镜要平、稳、正,尽量使用三角架立棱镜;d、距离测量应加气象等改正,计算值应加高斯投影改正,要保证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在正负5毫米以内;e、每一测站结束时,应检查后视方向归零差,归零差不得超过正负12秒;f、每一测站开始,应对上一测站所放的点进行检查,误差应满足横向偏差不大于正负3厘米的要求。
3.2.2高程测量与放样高程测量和放样是设计标高控制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通过高程测量,我们可以知道当前施工点的标高,与设计标高还相差多少;通过高程放样,则严密控制了施工点的施工标高。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测量和放样交替使用。
也就是说,高程测量指导施工过程,高程放样控制施工目标。
高程测量放样的依据就是沿线布设的水准点,这些水准点在使用前要复核。
为便于施工和控制精度,往往需要增加一些水准点,比如在人工结构物附近、高填深挖地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地段;随着路基的不断填筑与开挖,还需要调整水准点的位置,比如当路基接近或达到设计高度,桥涵构筑物的墩台基本落成时,可在这些桥涵构筑物的墩台上设立水准点,更有利于路基(其是路面和构筑物)的施工放样。
这些增设的水准点必须采用附合或闭合水准(或三角高程)路测量,精度要符合要求。
(1)、测点高程测量测量的方法为:如下图所示,水准仪安置在测站Z1,并将观测结果分别记入表-1的“后视”、“前视”栏内。
然后观测前后中间和各点高程(比如各中桩点的高程)。
观测时,将后视水准点BM1上的准尺依次立于0K+000、+020、+040………..+100等各中桩点上,将每一中桩点上的尺读数记入表1的“中视点”一栏中。
将水准仪搬至测站Z2再观测各中桩点。
观测时,后视点ZD1上的水准尺依次立于+120、+140、+180等各中桩点上,按上述方法继续向前测量,直至闭合于水准点BM2。
由于水准测量是从一个水准点测至另一个水准点进行附(闭)合,故只做单程观测即可。
在观测转点时,按基平测量的要求,读数应读至mm;观测某一点高程时,精度要求可低一些,读数可读至cm。
Z 1BM 1 ZD 1ZD 2Z 2测点(中平)高程测量计算格式 +020 +040 +060 +080 +100 +12+14+16+180K+00测点水准尺读数高差仪器高高程备注后视测点或中视前视+ -BM1 2.191 14.505 12.314 0K+000 1.62 0.571 12.88 +020 1.90 0.291 12.60 +040 0.62 1.571 13.88 +060 2.02 0.171 12.48 +080 0.91 1.281 13.60 0K+100 0.50 1.691 14.00 ZD1 3.162 1.006 1.185 16.661 13.499 +120 0.52 2.642 16.14 +140 0.83 2.332 15.83 +160 1.20 1.962 15.46 +180 1.01 2.152 15.65 ZD2 2.412 1.521 1.641 17.552 15.14 …….………………………………1K+240 2.32 23.06BM2 0.606 24.782 测点高程测量的程序,是由一个水准点开始,测至下一个水准点的单程水准测量。
因此,对于转点来说,水准点间测量附(付)合差不得大于±40L0.5(L为附(闭)合水准路线长度),满足要求后,可不做误差调整,继续往前测量;对测点高程,在检查成果和施工复测时,容许误差一般不要超过±5cm。
复核:fh=24.782-24.824(BM2已知高程)=-42mmfh容=±40*1.240.5=±45mm测点高程测量的注意事项:a、前后视转点视线应尺量相等,以消除地球曲率、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等原因造成的误差。
另外,视线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最好在50-150m之间。
b、在读取水准尺读数时,要切记使仪器的水准气泡居中;不要将十字丝的上、下丝误看为中丝。
记录要清晰,切勿将前、中、后视的读数填颠倒;计算高差和高程时,要弄清楚高程的传递关系。
c、选择有利观测时间(一般认为日出后工或日落前两小时为最好的观测时间),另外视线距地面高度应尽量大于±0.3m,以减少折光影响。
(2)、放样已知点高程所谓放样已知点的高程,就是在地面上钉出的桩具有已知的高程。
其放样方法是根据视线高和要放点的高程推算出理论读数进行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