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9
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创新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评价城市的创新能力,需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其要素和指标。
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该由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主体能力三个方面组成。
技术创新能力是指城市在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科研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和创新资源利用能力。
科研能力反映城市科研机构的创新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质量与数量,可以通过科研经费投入、科研人员数量和科研成果产出等指标进行评估。
技术转化能力反映城市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可以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技术合作项目数量等指标进行评估。
创新资源利用能力反映城市对科技创新资源的利用能力,可以通过知识产权申请数量和技术引进合作项目数量等指标进行评估。
创新环境是指城市的创新生态环境,主要包括政策支持、创新网络和创新文化。
政策支持是指政府对创新活动的支持程度,可以通过财政支出和创新政策数量等指标进行评估。
创新网络是指城市创新活动的网络结构和组织方式,可以通过创新联盟数量和创新人才流动指数等指标进行评估。
创新文化是指城市对创新的认可和推崇程度,可以通过创新企业数量和创新教育资源等指标进行评估。
创新主体能力是指城市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企业创新能力、高校创新能力和人才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能力反映了城市企业的创新水平和创新活动的质量与数量,可以通过企业创新投入、企业科研合作项目数量和企业创新成果转化率等指标进行评估。
高校创新能力反映了城市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活动的质量与数量,可以通过高校创新经费投入、高校科研成果数量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指数等指标进行评估。
人才创新能力反映了城市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动的质量与数量,可以通过人才培养水平和人才流动指数等指标进行评估。
综上所述,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主体能力三个方面,涵盖了城市创新的各个要素。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摘要】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目前国内外对“创新型城市” 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估体系。
文章从“创新型城市”的科学内涵出发,旨在建立一套具有客观性和实践性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一、引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
我国“十一五”的战略重点是自主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明确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未来发展目标。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目前国内外对“创新型城市” 并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
把握“创新型城市”的科学内涵,建立一套具有客观比对性和实践操作性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科学反映城市目前的创新能力、资源条件和创新效果,把握城市创新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创新型城市”的内涵自20世纪初约瑟夫·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创新的思想与内涵不断发展,创新理论的内容和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等诸多方面的创新理论。
创新并不是一个单纯由技术推动的线性过程,有效的创新模式应该是多种创新主体之间的系统集成。
从一项新思想的产生,到形成新技术,并进行商业应用,其间会受到知识积累、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政策法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同样,城市发展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某一方面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各方面创新,如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等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有效促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对于“创新型城市”均无统一的表述。
笔者认为,“创新型城市”就是依靠人才、知识、技术、环境、资本、管理、文化等创新要素的有效聚集,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推动新知识的孕育和运用、新技术的突破及其产业化,实现经济社会更大的进步,进而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显著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并且通过新观念的传播和新制度的建设,维持和促进创新在更高的层次持续进行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体。
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随着城市发展的进步,创新已成为推动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估和监测的一种工具,旨在评估城市的创新水平及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可以用于评价创新型城市的指标体系的几个主要方面:1.科技创新指标:(1)研发投入:评估城市在研发活动上的投入,包括研发经费支出、研发人员数量和研究设施数量等因素。
(2)高新技术产出:评估城市的高新技术产出,包括专利数量、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出等因素。
(3)创新主体数量:评估城市创新主体的数量,即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孵化器等创新机构的数量和质量。
2.创新环境指标:(1)政策环境:评估城市政府对创新活动的政策支持和创新资源的分配情况。
(2)人力资源:评估城市的人才储备和吸引力,包括高素质人才数量、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流动性等因素。
(3)科技基础设施:评估城市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如研发平台、科技园区和创新中心等。
3.创新产业指标:(1)产业结构:评估城市的产业结构,是否以创新型产业为主导,如信息技术、新能源和生物技术等。
(2)创新企业数量:评估创新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如初创企业的数量、成长性和创新能力等。
(3)创新产出效益:评估城市通过创新活动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创新产业的增加值、创新就业机会和社会创新能力等。
4.可持续发展指标:(1)生态环境:评估城市在创新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净化和废弃物处理等。
(2)社会影响:评估城市创新活动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包括社会包容性、公平性和质量生活等。
(3)城市治理:评估城市政府的创新能力和治理效能,包括政府创新能力、政策执行力和政府公信力等。
总结起来,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综合考虑科技创新、创新环境、创新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指标,以便准确评估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这将有助于城市决策者制定创新政策、改善创新环境,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绪论
创新型城市是指在尊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就改善城市状况和经济发展的问题,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提高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城市的创新能力的综合提升以及达到良好的生活环境的一种城市经济演进模式。
由于技术、经济、资源等发展的离散性,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除了要求其有效性,还要求此系统能够综合考虑到各种不同的因素,反映出城市创新能力的规模和深度,这也是评价城市创新能力的必要要求。
随着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我国在评价城市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根据城市创新理论的分析,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属性指标:主要体现城市创新能力的资源属性指标,主要是指城市资源的分布、素质及其在创新活动中的应用效果。
2、运作机制指标:主要指市场、政府、企业等各方面在城市创新活动中形成的关系的明确性,以及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机构对城市创新活动的支持和促进。
3、创新因子指标:主要是指城市创新活动的发起者、参与者、参与方式及其对城市创新活动的贡献程度等指标。
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深化,新型城镇化作为城市化的新型形态正在受到广泛关注。
而对于新型城镇化的评价,一个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居民生活质量四个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是影响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与否牵动着城市化进程的成败。
城市空间结构的指标包括城市用地水平、交通状况、城市布局等。
城市用地水平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城市用地规划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建设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状况包括交通密度、交通设施等,良好的交通状况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
城市布局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绿化带等,优化城市布局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空间利用效率。
二、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发展是评价城市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城市经济发展的指标包括城市GDP、城市产值占比、城市就业人口等。
城市GDP是评价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城市GDP的增长可以有效拉动城市就业、提升城市收入水平。
城市产值占比是评价城市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合理的城市产业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促进城市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城市就业人口是展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城市就业人口的增长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是评价城市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城市生态环境的指标包括环境质量、城市垃圾处理、水资源利用等。
环境质量表述城市周边景观、自然生态、天空质量、工业排污等的好坏程度,环境质量的提高可以有效增强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水平。
城市垃圾处理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处理城市垃圾可以有效减少城市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合理利用城市水资源可以有效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居民生活质量居民生活质量是评价城市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一、总体说明《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础条件、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创新环境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
(一)基础条件城市基础条件状况是城市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撑,是创新产生的必备条件。
从全球来看,公认的创新型城市往往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较大人口规模。
城市基础条件指标包括人均GDP、每万人拥有的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数和城市环境三个二级指标。
(二)创新投入创新资源的投入是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
创新投入主要包括创新人员的投入和创新资金的投入。
创新投入指标由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科学技术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和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等四个具体指标构成。
(三)创新绩效创新绩效用来反映创新的成果。
创新绩效指标由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高技术产业当年价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万元GDP综合能耗、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占GDP 的比重和每万名R&D人员国际科技论文数五个二级指标构成。
(四)创新环境创新环境包括创新的文化环境和制度环境。
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有利于开展创新活动,为创新活动提供文化上的支撑。
良好的制度环境是保障企业创新、产业创新、服务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的重要条件。
创新环境指标由创新政策制定和落实、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基地、科学技术普及、科技管理机构建立和健全,以及组织实施及考核评价实施情况等六个方面构成。
二、指标体系框架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3.城市环境(%)创新投入1.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2.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3.科学技术财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4.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人)创新绩效1.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件)2.高技术产业当年价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3.万元GDP综合能耗(吨标准煤/万元)4.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占GDP的比重(%)5.每万名R&D人员国际科技论文数(篇)创新环境1.创新政策制定和落实2.科技人才队伍建设3.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基地4.科学技术普及5.科技管理机构建立和健全6.组织实施及考核评价实施三、数据来源创新型城市评价数据来源于三个渠道:一是从公开渠道获得的数据,包括《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各试点城市(区)的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等;二是各试点城市(区)上报的数据;三是从其它渠道获得的相关统计数据。
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不同城市进行创新能力评估的一套标准和方法,旨在帮助城市了解自身创新能力的强弱,并制定相应的创新发展策略。
本文将介绍一个基本的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论述其重要性和作用。
首先,城市创新环境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衡量城市创新环境可以从政策环境、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科技创新平台等方面入手。
政策环境包括政府支持政策和行政管理效能。
教育环境包括高等院校数量和质量、科研机构等。
社会环境包括科研人员待遇、创新创业氛围等。
科技创新平台包括创新产业园区和科技孵化基地等。
其次,创新主体是创新能力的主体。
创新主体可以分为政府机构、企业和科研机构。
政府机构包括相关政府部门和创新引领机构。
企业包括大中小型企业以及创新创业企业。
科研机构包括高等院校、国家实验室和研究机构等。
评价创新主体可以从创新投入、创新活动等维度考察。
第三,创新支撑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保障。
创新支撑可以考察城市的创新人才、科技资源和创新投入。
创新人才包括科学家、工程师等高素质人才,以及创新创业人才。
科技资源包括科研设施、科研经费和科技产权保护等。
创新投入包括研发经费、专利申请和科技成果转化投资等。
第四,创新成果转化是评价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创新成果转化包括科技成果转化率、技术合同和专利申请等。
科技成果转化率反映了科研成果实际应用的效果。
技术合同反映了科技服务和技术储备的能力。
专利申请反映了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产出。
最后,创新绩效是评价创新能力的最终指标。
创新绩效可以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来考察。
经济效益包括创新创业企业的创新收入和税收贡献等。
社会效益包括科技成果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创新产业对就业的促进等。
环境效益包括创新活动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和创新产业的绿色发展等。
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在于提供了一套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标准,帮助城市了解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提供发展指导和政策支持。
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彭顺昌李波(厦门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市科技局发展计划处处长:厦门)一、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要素国际公认的创新型城市度量标准为:技术对外依存度不超过3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部专利申请量的比例超过7O%,企业专利申请量占全社会专利申请量的比例超过70%,R&D投入占GDP总量的比例超过3%,企业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4%。
除了上述硬性标准外,科技创新型城市还应该有良好的创新制度和政策,具有较强的科技实力和一流的公共服务平台,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创新型企业,产生良好的产业集聚,能够有效配置城市的创新资源,倡导先进的创新文化,重视区域与国际合作。
可见,创新型城市是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推动、促进整个城市在新技术突破及其产业化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更大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在区域经济中具有引领作用的中心城市。
构成科技创新型城市的一般要素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制度、创新文化二、厦门科技创新型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厦门科技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是在投入产出的基础上,引入环境因素。
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有深圳的自主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三大部分组成。
这种设计能够比较贴切地反映政府、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关系,反映社会和经济综合因素,反映环境支撑下的投入产出变动效果,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厦门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的实际,因此,厦门科技创新型指标体系的主体设计学习采纳深圳、济南做法,由三大指标群组成,包括创新主体指标群、创新环境指标群和创新绩效指标群。
关系详见下图所示。
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绩效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假定接近,分别赋予其相似的权重,创新主体为0.33,创新环境为0.34,创新绩效为0.33。
权重可根据重要性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三、评价指标选择与权重的确定(一)创新主体群评价指标与权重(权重0.33)所谓创新主体即开展整个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是创新型城市中最重要的能动要素,是提升整体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创新型城市是指在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的城市。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用来评估城市创新水平和能力的一套指标体系,能够全面衡量城市在创新方面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本文将提出一种评价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解释其重要性。
一、创新投入方面的指标1.研发投入:衡量城市创新能力和动力的重要指标,包括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企业研发投入、高校科技经费等。
2.人力资源:衡量城市创新人才的集聚程度和质量,包括研究人员数量、高学历人才比重、知识产权人才等。
二、创新产出方面的指标1.科技成果转化:衡量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能力,包括专利申请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科技成果转化率等。
2.创新型企业数量:衡量城市中创新型企业的数量和比重,包括初创企业数量、高成长企业数量、独角兽企业数量等。
三、创新环境方面的指标1.产业链完整度:衡量城市产业链的辐射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包括产业链完整度指数、重点产业发展水平等。
2.政策环境:衡量城市创新政策的支持力度和科技创新环境的友好程度,包括投资政策、科技创新引导政策等。
3.创新交流平台:衡量城市创新社群的活跃度和合作程度,包括创新孵化器数量、科技园区数量、创新大会举办次数等。
四、创新能力方面的指标1.科技创新能力:衡量城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高校科研水平、科技创新产出质量等。
2.创新驱动能力:衡量城市推动创新发展的能力和动力,包括政府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等。
以上指标体系是基于创新型城市的核心特征,全面衡量城市在创新方面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全面了解城市创新水平和能力,为制定政策、投资和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引导城市朝着创新型城市方向发展,优化城市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城市创新发展能力。
同时,对于各级政府和市场主体来说,能够提供科学、客观的判断标准,为决策提供参考,推动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刘玲玲1刘洁2刘晓静3(北京城市学院北京 100083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廊坊 065000)(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 050016)摘要:本文在分析创新型城市内涵基础上,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研究成果展开综述,并对目前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指出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缺点。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述评[中图分类号] F299. 22 [文献标识码] AStudy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novative CitiesLiu ling-ling, Liu jie Liu xiaojing(Beijing Cit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Langfang,065000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61刘玲玲(1977-),女,河北,汉,北京城市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城市问题,电话:E-mail:,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教三楼A302,邮编:1000832刘洁(1979-),女,河北,汉,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城市发展3刘晓静(1977-)女,河北,汉,河北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城市经济、社会保障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innovative city. Representative of domestic innovat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city main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novative city is reviewed, pointing out that the curr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h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Key words:innovative city; Innovation 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review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关于创新型城市,毫无疑问来源于约瑟夫·熊彼得的“创新”理论,继而开创了对相关“创新”问题的研究。
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研究评述研究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应该在对国内外创新型区域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行。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套综合的真正意义上的测度指标体系;才能探讨测度指标构建原则、结构框架、功能定位;才能对相关的创新型区域建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研究应该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的构成,包含社会、经济、人文、空间、资源、生态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并伴生着复杂性、互动性、随机性。
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评述一、引言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成功的区域经济可以发现,资源主导的经济向创新主导的经济转变,基于市场的区域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主要角色的不再是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创新能力、智力资源、区域环境和生产经营优势等成为了决定性的因素。
建设创新型区域是区域崛起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创新型区域建设正成为一个新的经济政策工具,知识和创新在区域经济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应该将区域经济理论与创新理论相结合,研究特定时空范围内经济的创新问题,通过创新求得区域内经济的协调与快速发展。
创新型区域的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应用,具体包括创新活动的执行、创新资源的配置、创新制度的建立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
大力促进和广泛进行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培育和形成能够支撑区域内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创新能力是创新型区域建设的基本任务。
创新型区域建设以创新型国家创建的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为目标,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以及区域内的条件和能力来确定创新体系的具体构架和建设重点。
在资源和环境面临巨大压力的背景下,各地政府陆续开始了区域创新工程的建设,创新型区域建设方兴未艾。
但由于不同地区资源禀赋与知识技术基础都不尽相同,实施区域创新需要突破的重点和选择的战略都应有所不同。
国内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综述内容摘要:本文在探讨创新型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年来国内有关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简要述评,以期对创新型城市的评价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评价标准根据Porter(1990)关于国家竞争优势驱动阶段与城市发展阶段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将城市发展驱动阶段划分为:初级要素驱动型、投资驱动型、创新驱动型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
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主要源于投资驱动,同时显现进入财富驱动阶段的趋势,因此我国城市发展长期面临的一大课题是推进经济增长由投资驱动进入创新驱动而避免陷入财富驱动阶段。
国内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从2006年起逐渐活跃起来,涉及到创新型城市的内涵、构成要素、评价体系、评价标准等方面,为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本文梳理近年来国内有关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与评价标准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简要述评。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20世纪70年代以来,创新理论逐渐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创新型城市”理论开始发展起来。
国外关于创新型城市英文表述有两种“the creative city”和“the innovative city”,二者提法均强调变革和革新,倡导新的城市发展观,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前者更多地强调理念、创意和文化;而后者强调包含技术、人才和制度的综合变革。
国内学者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总体而言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界定为:在城市政府的引导组织下,整个城市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倡导竞争、包容梦想的文化氛围,城市居民具有崇尚创新、向往创新的强烈精神追求,各个社会实践领域普遍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以各行各业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走上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狭义创新型城市是指一个城市在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下,确立并推进以企业为主体要素的自主创新模式,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名牌企业、产品,以技术创新或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研究评述引言创新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成为了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对于区域而言,创新的发展能力和水平也是衡量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为了准确评估和比较不同地区的创新水平,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
本文旨在对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进行评述,以期更好地理解其应用和发展。
1. 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的概述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是一个衡量区域创新能力和水平的综合性指标系统。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创新相关的数据,以定量的方式来描述和比较不同地区的创新绩效。
一个完善的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多个方面的指标,如科研投入、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以全面反映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
2. 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的基本原理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依赖于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
首先,基于经济学和创新理论的知识体系,指标体系需要选择能够准确反映创新水平和效果的关键指标。
其次,需要明确不同指标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效应,以避免冗余和重复的指标。
最后,需要采用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如多元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以综合评估区域创新能力。
3. 目前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层次分析法(AHP)、主成分分析法(PCA)和灰色关联分析法(GRA)。
层次分析法通过构建判断矩阵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主成分分析法通过降维处理来提取潜在的创新能力指标,而灰色关联分析法则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测量指标间的相关程度。
4. 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的应用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首先,政府可以利用指标体系来评估和比较不同地区的创新绩效,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其次,企业可以利用指标体系来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地区,以获取更好的创新环境和资源。
此外,指标体系还可以用于学术研究,以促进创新理论和方法的进一步发展。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及其实践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也不断向着创新型的方向前进。
创新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城市的创新能力除了对城市人文素质提升有促进作用之外,也能更好地配合高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及人才培养,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城市未来。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1、人才方面人才是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城市的创新能力和人才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越强,其吸引和保留人才的能力也越强。
所以,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中,人才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人才的构成方面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口总量中高素质人才的比例;二是人才流动的规模和质量。
这些都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科技创新方面科技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且这一方面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各种公共政策的支持。
科技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各类研发机构的数量;二是发明专利数量和质量;三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这些因素能够反映出城市创新发展的整体水平,以及创新型城市对自身未来的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
3、创新生态方面创新生态是指城市实施创新,促进各行业共创、共享、共进的主流思想,培植创新文化,为创新之花创造最好的土壤环境。
这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二是创新型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三是创新型企业的成长环境;四是科技创新平台的数量和质量。
这些指标反映出了当地政府,社会各界和企业对创新的认识和投入程度,更为全面地看待城市创新生态,有助于城市创新环境的全方位加强。
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研究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案,实践经验是大有助益的。
以下是几个城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1、深圳作为一个全球科技创新重镇,深圳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深圳夯实科技创新的基础,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建设了一大批的技术创新平台,如深圳前海综合经济区和南山科技园等。
2、杭州杭州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应用,建设了"城市大脑",实现了"感知城市、理解城市、治理城市"的智慧城市体系,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和合理化。
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刘玲玲1刘洁2刘晓静3(北京城市学院北京 100083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廊坊 065000)(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 050016)摘要:本文在分析创新型城市内涵基础上,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研究成果展开综述,并对目前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指出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缺点。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述评[中图分类号] F299. 22 [文献标识码] AStudy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novative CitiesLiu ling-ling, Liu jie Liu xiaojing(Beijing Cit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Langfang, 065000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6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innovative city. Representative of domestic innovat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city main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novative city is reviewed, pointing out that the curr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ha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Key words:innovative city; Innovation 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review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关于创新型城市,毫无疑问来源于约瑟夫·熊彼得的“创新”理论,继而开创了对相关“创新”问题的研究。
杨冬梅、赵黎明[1]等人定义创新型城市(Innovative city)是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一般是由区域科技中心城市发展演变形成,是知识经济和城市经济融合的一种城市演变形态;完善的城市创新系统是创新型城市的主要特征;在集聚和配置创新资源、不断形成自我平衡调整和发展功能的基础上,推动建立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就目前国内较为普遍的定义,创新型城市概念的界定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创新型城市是指在城市政府的引导组织下,整个城市形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倡导竞1刘玲玲(1977-),女,河北,汉,北京城市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城市问题,电话:E-mail:,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教三楼A302,邮编:1000832刘洁(1979-),女,河北,汉,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城市发展3刘晓静(1977-)女,河北,汉,河北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城市经济、社会保障争、包容梦想的文化氛围,城市居民具有崇尚创新、向往创新的强烈精神追求,各个社会实践领域普遍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以各行各业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走上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狭义创新型城市是指一个城市在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下,确立并推进以企业为主体要素的自主创新模式,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名牌企业、产品,以技术创新或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
一般认为,创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来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对其它区域具有辐射与引领作用;是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一般体现在涵盖发展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等在内的全方位的创新体系。
从创新氛围来看,城市应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创新主体来看,城市应是人才、科研机构、新产品研发的聚集点;从创新条件来看,城市应拥有齐全的、标准的城市设施设备,完善的创新政策、法律法规和城市文化等,能够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优良的创新硬环境和软环境。
西方学者在对几十个创新城市进行考察和研究之后,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必须具备以下5个基本要素[8]。
(1)创新主体。
创新主体是指开展整个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主要包括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等。
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新活动主要由创新主体来完成,创新主体是创新型城市中最重要的能动要素,其它要素均作为环境要素服务于创新能动要素,它是位于最顶端,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2)创新资源。
创新资源是指开展整个创新活动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总称,包括科技人才、科技投入、科技平台、资本要素和科技园区等要素。
一般来说,城市的创新资源越丰富,则创新实力越雄厚,优势越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越强,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3)创新机制。
创新机制是指推动创新体系有效运转的保障体系,包括科研经费筹集保障机制、科研创新组织与管理、创新激励与竞争、创新评价和监督机制等等。
其中知识产权保护、科研人员学术自由保障、建立健全良好的科研体制等是创新机制建构的关键。
(4)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城市维系和促进创新的基本保障。
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人文环境等等。
其中创新精神、科学思想、价值导向、伦理道德、爱国主义精神等是人文环境的核心内容。
建设良好的科研环境,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对于激励和培育创新思维、造就创新人才、多出创新成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推进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提高城市整体创新能力的有效保证。
(5)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是指城市创新活动所产生的业绩和效果。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来驱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创新绩效主要体现在科技成果、社会经济发展、结构优化、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等方面。
创新型城市这一概念的内涵,主要包括三层意思:(1)它是以自主创新为价值取向的城市发展模式。
它要求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造力推动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技、智力资源在城市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发挥好高新技术产业在推动自主创新方面的龙头作用,使城市经济增长与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力量。
(2)它强调城市创新要素、环节、成分的优化组合与生态化配置。
它要求遵循人类创新活动的规律,使各种城市创新要素、环节、成分合理匹配、有效协调,形成有序运行、良性互动的创新生态系统,使创新活力充分进发,大力提升城市创新势能。
(3)它追求城市创新的集成效应、系统效应、整体效应,而不满足于城市经济社会如科技、产业、文化、公共管理等某一方面的单一突破与创新。
因此,它以构筑城市创新链、培育创新网、营造创新集成效应为着力点,强调合理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形成聚合效应,以产生远远高于单一方面创新的社会效益和城市竞争力,大力提升和推进城市整体文明水平。
可见,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将会促成城市社会的整体转型与全方位变革。
二、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所谓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即评价的内容,也就是从哪些方面来横来能够一个城市是否进入创新型社会。
建立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一个城市创新能力最基本的前提。
关于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国内外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创建。
从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和理论研究看,人们倾向于从城市创新能力的角度来评价创新型城市,仅有少数学者从狭义的技术创新角度进行指标体系的创建。
美国华盛顿创新和科技指标体系是从技术创新角度进行评价的典型代表,该指标体系分为六个方面40个指标,这六个方面分别是创新、竞争力、成长、融资能力、人力资源潜力和生活质量。
国外学者在对几十个创新型城市进行考察和研究之后,提出了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可以分为硬件指标和软件指标。
硬件指标是激发城市创新能力的前提,城市中硬件设施的数量、质量以及多样性和可获得性对鼓励创新十分重要,主要体现在:大学、政府研究机构和私人企业研究部门的研发能力;信息和通信的可获得性,表现在城市的图书馆系统、信息和交通设施;城市的综合教育系统,包括从小学教育到技术型和人文性的各类大学,从大众文化到高雅艺术的各类文化设施。
创新型城市的软件指标表现在城市历史、城市危机感、城市的内在创新能力以及城市的组织能力、市民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以及市民的归属感等方面[3]。
国内对于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处于一个比较初始的阶段,大多借鉴国外的理论体系,但由于分析的角度不同,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的构建也各有侧重。
杜辉[4]从城市创新能力探究创新型城市指标,选取了6个基本指标来分析创新型的指标,包括:(1)区域技术对外依存度;(2)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发明专利占全社会专利申请量的比重;(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5)研发投入(R&D)经费占GDP的比重;(6)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潘艳平[5]提出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创新资源、创新载体、创新环境、创新成果、创新品牌五方面构成。
其中包含了创新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载体、宏观经济环境、技术创新成果、商标等10个二级指标,并进一步分解为科学家与工程师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内生产总值、发明专利授权量、驰名商标等17个三级指标。
李琬[6]等人通过分析国内外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在遵循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从知识技术的创新能力、教育投入与人才储备能力、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能力、创新的宜居环境、城市的创新文化五个领域展开研究、选择了科学家和工程师、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各类专业人员、每万人拥有金融网点数、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占全年消费比例等17个指标。
宋河发[7]等人提出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七个方面,(1)创新体系建设。
(2)创新基础条件。
(3)创新资源集聚。
(4)创新效率。
(5)创新效益。
(6)创新支撑引领功能。
(7)创新辐射示范作用。
其中包含了体制机制创新、创新主体建设、经济基础、政府倾斜、资金集聚、创新投入效率、技术效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等21个二级指标,进一步分解为政府建立相应的创新型城市组织领导机构、重点以上高校数量、本市国民生产总值、企业科技经费来自政府的比例、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GDP的比例、每亿元研究开发经费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技术贸易收入占技术贸易总额的比例、为外地培养本科及以上学生占总毕业生数量的比例等41个三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