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一览表
- 格式:xls
- 大小:937.50 KB
- 文档页数:5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科研用试剂核心单元物质及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制与开发》课题申报指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二○○六年十月目录第一部分申报须知 ---------------------------------- 1 第二部分课题目标与内容---------------------------- 5 第三部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申报书(试行)------------------------------------------------------ 1 4第四部分国家科技计划课题预算申报书------------------------------------------------------ 2 3第一部分申报须知一、总则(一)宗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升我国科研用试剂的自主创新、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能力,为国产科研用试剂行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广泛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地方对科研用试剂需求以及项目建议的基础上,科学技术部决定启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科研用试剂核心单元物质及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制与开发》,并委托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为本项目的组织部门。
为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公平、公开、公正地选择课题承担单位,国家质检总局对本项目的课题采取公开申报的方式选择课题承担单位,特制定本指南。
(二)申报管理1. 科技部条件财务司对本项目实施的总体效果负责;国家质检总局为该项目的组织部门,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2. 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组建评审委员会,负责课题的评审工作。
3. 评审工作遵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
评审工作分为初审和现场答辩两个阶段,通过初审的申报课题单位进入现场答辩程序,现场答辩拟定于11月4-5日进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牧草育种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课题申请指南农业部二〇〇八年四月前言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切实提高牧草良种生产能力、质量水平,提高良种覆盖率和自给率,推动我国草业生产水平及其产业化进程,科技部决定启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牧草育种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重点项目。
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的集成创新,发掘优质、高产、高抗、多抗等基因资源、评价相关新基因资源的育种价值,创造有重大应用前景的重要牧草特色种质材料,强化优质、高产与抗逆等性状的聚合与协调改良,选育适于全国主要生态区利用的当家牧草新品种(系),建立完善的规范化良种繁育和产业化体系。
为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课题承担单位,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依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章申请须知一、项目总体目标本项目针对我国牧草育种技术基础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牧草新品种缺乏、牧草新品种覆盖和利用率低、牧草新品种选育与利用严重滞后于草业发展需求、区域发展不平衡、牧草良种的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从育种技术研究和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两个层面,以主要栽培牧草为对象,在牧草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远缘杂交、倍性育种、多因素诱变及聚合选育等育种关键技术研究方面获得突破,提升我国牧草育种整体技术水平,加快牧草新品种选育进程,根据全国主要生态区域的牧草生产特点和需求,开展重要牧草新品种选育,创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于我国不同生态类型区域的牧草新品种、新品系和优异种质材料,提高我国牧草良种的自给率和覆盖率,开展良种繁育、种子与牧草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推动我国牧草良种的产业化生产进程,促进我国草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二、申请内容本项目按两个层面设计10个课题,其中牧草高效育种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设4个课题,区域性牧草新品种创制与产业化示范设6个课题。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课题申请指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二〇〇七年十一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课题申请指南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优先主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已经通过专家可行性论证,科技部决定予以启动。
项目研究适合截割高度2.8~5.5m、采放高度14~20m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制适合大断面煤巷的快速掘进与支护技术及装备;研制适应大采高综放工作面快速搬家倒面和工作面3.3kV供电系统设计和关键装备;研究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工作面特殊开采条件下的安全保障技术,形成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标准体系,将所研制的设备与技术在一个千万吨级的矿井进行工业性试验,完成技术集成与示范。
旨在提高我国特厚煤层条件下的高效、安全、高回收率开采技术与装备水平,推动煤炭工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项目分解为十二个课题,各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如下:课题一、大采高综放开采工艺技术研究1.课题研究目标通过理论研究与现场试验,确定大采高综放开采适用煤层条件、大采高综放开采工作面设备选型与配套方法,研究大采高综放开采顶煤顶板破坏运移规律,提出岩层控制理论及措施,提高大采高综放工作面资源回收率,实现大采高综放开采的安全高效、高回收率。
2.课题主要研究内容(1)大采高综放开采适应性评价体系研究确定应用大采高综放开采可行性评价指标,开发大采高综放开采适应性评价体系软件。
(2)顶煤顶板运移轨迹跟踪仪研制研制顶煤顶板运移轨迹跟踪仪,实时地对顶煤顶板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进行跟踪,研究顶煤冒落放出规律。
(3)工作面采场覆岩破裂动态监测定位系统研究探索覆岩破裂的内在动因和前兆规律,建立采场覆岩破裂监测、预测模型,实现采场覆岩断裂的预测预报。
附件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新疆大型矿集区预测与勘查关键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课题申报指南“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新疆大型矿集区预测与勘查关键技术研究》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任务要求设置。
总体目标任务是:以国家紧缺的铜、镍、金、铅锌、铁、钾盐大型矿集区和大型矿床为目标,以阿尔泰南缘、西天山、西准噶尔、东天山东准噶尔、西南天山等重要成矿带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重点矿带整体研究与矿集区预测、靶区优选与评价技术方法集成、新疆与邻区大型矿集区成矿对比以及新疆成矿体系研究,有效指导和支撑新疆重点成矿带的矿产勘查,圈定一批大型矿集区和找矿靶区,提交一批具大型远景的矿产勘查评价基地和资源量,为把新疆建设成21世纪国家矿产资源重要接替基地提供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撑。
项目各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如下:课题一大型斑岩型铜(钼、金)矿床预测和靶区评价主要研究内容:以寻找大型、超大型铜(钼、金)矿床为目标,以西天山莱历斯高尔—达巴特、准噶尔索尔库都克-哈腊苏、琼河坝-乌伦布拉克和包古图等重要成矿带为主要研究对象,与全球主要斑岩铜矿带(特别是与新疆邻区的斑岩铜矿带)进行对比研究,揭示研究区形成大型斑岩铜矿集区或大型铜矿床的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通过典型矿床解剖,研究控矿要素配置和示矿信息,建立大型矿集区或大型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等成矿预测体系;基于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地、物、化、遥等综合找矿信息,开展找矿靶区评价和大型矿床定位预测,扩大已知矿床资源储量;应用高光谱和多光谱遥感,高精度、大测深物探和化探等方法技术,建立不同景观区大型斑岩矿集区或大型斑岩矿床预测和勘查评价方法技术体系。
主要考核指标:(1)查明各成矿带区域成矿背景、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提交基于的成矿信息数据库、地质矿产图、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图;(2)建立斑岩型铜(钼、金)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等成矿预测体系;(3)建立不同自然景观区斑岩型矿床勘查方法技术组合体系;(4)圈定大型斑岩铜(钼、金)矿集区1~2处;提交找矿靶区4~5处、大中型矿床勘查评价基地1~3处;提交资源量铜50万吨、金20吨。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计划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计划资助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China(863 Program)“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原科技攻关计划):Supported by the Supporting Program of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for Sci & Tech Research of China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973 Program)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及专项——星火计划:China Spark Program,科技兴农项目——火炬计划:Chinatorch Program,高新技术企业项目——技术创新引导工程:企业创新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The National New Products Program——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The National Soft Science Research Program其他——国际科技合作计划:International S&T Cooperation Program of China——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Program——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Chinese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Innovation Fund for Technology Based Firms国家教育部资助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Supported b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Author of National Excell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China ( )国家卫生部资助项目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我刊格式:面上项目: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研究人员结合国家需求, 把握世界科学前沿, 在一些重要研究领域和新学科生长点开展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特别支持研究人员在科学前沿和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领域做研究, 在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应用前景和意义、能够充分发挥我国资源或自然条件特色的领域做研究。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亚洲巨灾综合风险评估技术及应用研究》课题申请指南民政部二〇〇八年四月第一章申请须知一、项目总体目标针对亚洲区域巨大自然灾害频发及其所造成的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在系统整理亚洲区域1900年以来历史巨灾案例事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适用于亚洲区域各国的巨灾标准体系;以地震、台风-暴雨巨灾为例,开展亚洲巨灾综合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着重从风险评估模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致灾因子风险性、承灾体脆弱性、损失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区域综合减灾能力对抵御巨大自然灾害的影响,进行亚洲未来10年尺度的地震及台风-暴雨巨灾高风险区识别研究,分别编制亚洲未来10年尺度的地震及台风-暴雨巨灾单灾类高风险区图和综合高风险区图,并编写制图说明书;对亚洲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技术进行研究、在分析亚洲区域主要致灾因子风险和主要承灾体类型的基础上,结合收集到的历史巨灾案例数据,建设亚洲区域巨灾综合风险数据库;集成亚洲地震、台风-暴雨风险评估技术、亚洲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技术,开发亚洲巨灾综合风险评估示范系统。
二、项目课题设置本项目设以下四个课题:(1)亚洲巨灾调查分析技术及巨灾划分标准研究(2)亚洲地震巨灾风险评估技术及应用研究(3)亚洲台风-暴雨巨灾风险评估技术及应用研究(4)亚洲巨灾综合风险评估示范系统开发三、项目实施期限及经费来源本项目实施年限为3年(2008年—2010年)。
项目计划总投资2500万元,全部来源于国家拨款,主要用于亚洲巨灾综合风险评估技术及应用研究。
四、申请资格(一) 申报单位的条件和要求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
积极鼓励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以“产学研联盟”的方式联合申报课题,实现责任和风险共担、知识产权和利益共享。
每个课题的联合申请方原则上不超过5个法人单位。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林生物质工程”课题申请指南科学技术部二○○六年十月前言为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提升我国生物质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部决定启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林生物质工程”重大项目。
本项目旨在通过农林生物质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开发农林生物质产业化成套技术,提高我国农林生物质的创新能力,培育农林生物质新兴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了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择课题承担单位,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依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课题申请指南》。
第一章申请须知一、项目总体目标项目以提高我国农林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服务“三农”、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标,通过生物质转化关键技术的创新、集成与示范,初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林生物质增值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发展和建立一批适合我国农村条件的农林生物质产业化示范工程,为规模化生物质产业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申请内容项目以秸秆、林业剩余物、畜禽粪便等农林剩余物及专用新型能源植物为主要原料,以生物转化、化学转化以及热化学转化为主要手段,着重突破农林生物质综合利用过程中的共性关键技术,并开展重要农林生物质延伸加工产品的创制和产业化示范。
项目共设置农林生物质转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课题4项,生物基产品创制类课题5项,重要农林生物质转化产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及示范类课题5项。
具体包括:(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1、生物质高效降解专用微生物筛选与构建技术研究2、沼气规模化干法厌氧发酵技术与装备研究3、农林剩余物制备生物燃气关键技术研究4、生物质资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二)生物基产品创制课题5、生物质成型燃料产品及装备开发6、可生物降解地膜开发7、农林剩余物制造绿色建材新产品开发8、木质纤维素生产功能糖产品及其综合利用9、秸秆综合利用制备化学品中试示范(三)产业化示范课题10、大型养殖场沼气工程技术开发及综合利用示范11、新型能源作物综合利用产业化技术示范12、油脂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技术示范13、畜禽粪便生产商品有机肥料产业化示范14、村镇农林剩余物直燃发电技术开发与示范三、申请管理1、由科技部牵头联合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农业部,负责项目的组织。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信息化测绘技术服务体系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课题申请指南附件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信息化测绘技术服务体系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课题申报指南本项目针对信息社会对测绘服务的需求,建成基础地理信息动态变化监测系统、国家基础地理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分发服务系统和应用开发示范工程,形成基于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地图缩编更新等创新性技术成果,以及一批实用化的软件、行业标准。
项目成果能够促进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和有效应用,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测绘保障提供科技支撑。
项目总体目标:针对信息社会对测绘服务的需求,研究解决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更新、数据管理、分发服务等业务方面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初步形成一套信息化测绘服务技术,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测绘保障提供科技支撑。
具体内容包括:(1)研究基础地理信息变化发现、测定和更新技术方法,开发更新生产所需要的实用化软件系统,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2)基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GIS软件平台,研究建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集成管理系统,实现海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高效管理、分发和应用的业务化运行,提高我国GIS软件应用的整体技术水平。
(3)研究基础地理信息分发服务技术,建立分布式基础地理信息服务系统、网络化的海量影像数据快速浏览系统,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和方便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
本项目拟支持3个课题,课题实施年限为2007年-2009年共3年。
各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如下:课题一:建立基础地理信息动态变化监测系统研究研究目标:根据国家基础地理数据库更新生产的实际需求,研究基础地理信息变化发现、测定和更新技术方法及软件系统,包括影像的自动纠正与处理、目标识别、变化发现、综合判调、矢量数据缩编、数据库增量更新等,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