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儒道

  • 格式:ppt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4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的自然主义传统
道家反对天命论、天意论和目的论,也排斥人的意志、欲求和情感, 排除任何加诸于一切现象的刻意有为,力主用自然性质、自然原因、自然 原理来观照、解释人生、社会和宇宙,力求人的一切作为都要合乎自然的 本来面貌和变化规律。 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源,而构成万物具体形 态的原始物质则是“气”。万物都是禀赋了“道”而成“德”(自然本 性),又禀赋了“气”而成“形”(形态,形体)。老子又说:“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所谓“道法自 然”,就是道以自然为法,作为宇宙的根本原则、最高原则的道,所遵循 的就是自然无为。 在道家看来,万物无一例外地都同样根源于“道”的流转与“气”的 聚散,由此它们也就没有本质的差异,没有价值的优劣。《庄子·秋水》 云:“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 在己。”认为一个人站在“道”的高度观照万物,认识到万物并无贵贱高 下之别,就能平等地看待一切,包容一切。这里讲的“以道观之”,也就 是以“自然”的角度来审视一切。
佛儒道
叶东琛、张健雄
儒家思想是传递一种人与社会的道德观,“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仁,以仁德为治”。“仁”为核心。是一种人道主义 立场。 道家是一种社会抗议思想,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宇宙的运 行之道。使人拥有精神力量来面对现在的生活。“”追求“天 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的境界。 佛教,是讲因果,讲慈悲,教你修善。为人描绘了栩栩如生的 未来。 简而言之,儒家思想是教你入世。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 感的人;道家思想是提供给你一种哲学思维,认识论、方法论, 获得一种出世的精神;而佛教直指人性善恶,通过福祸相依, 用前世今生、来世的轮回,来教育你一定要做一个人品好(为 区别儒家思想,这里旨在强调善良,有爱心)的人。 儒教针对可见的现实,道教针对不可见的现在,而佛教则 针对的是不可见的未来。
佛家的解脱主义传统
佛家从“解脱”坐标观照人生,为中华文化增添了解脱 主义传统——基于对人生“无常故苦”的价值判断,怀着对 人的迷惑、烦恼、痛苦、死亡的真诚关切,指出解脱的方法 和途径,从而为人提供了一种宗教的精神依托。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寻求解脱的修证中,总结出“四 谛”即四种真理。“四谛”以论定人生的价值是苦和分析苦 的成因为出发点,以指示解脱诸苦的途径为中心,以解脱境 界“涅槃”为归宿,构成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早期佛教强 调依“八正道”而行,即得解脱。“八正道”是八项修行实 践的德目,包括正确的见解、思维、言说、行为等。后来又 提出佛教修行者的实践总纲“三学”,即戒学、定学和慧学。
佛教初传时的三教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三教关系,应以三教皆具而形成关系为标志,所以 完整意义上的三教关系,理应从佛教初传开始算起。 佛教:佛教的传入,现在学界已大体确定为东汉初年(汉明帝永平年 中)。在汉代佛教刚传入时,大家都看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这与当时社 会上流传的神仙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理解佛教, 便把它当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具体表现,则是把佛陀看作神仙,可以飞 行变化,把佛教追求的最终境界“涅盘”,等同于老子的“无为”,而对 “轮回”转生,则理解为灵魂不死。灵魂不死,这原本不是佛教的思想, 可在当时,人们就是这样去理解轮回,认为只有灵魂不死,才有轮回转世。 这反映了佛教初传时的真实状况,同时也牵涉到与儒家、道家、以及中国 传统观念的融合与贯通,在佛教初传之时,这层关系已经表现了出来。 这还可从《弁子理惑论》中见其端倪,此文是现留存下来最早反映佛 教在中士初传状况的一篇文章,作者回述自己从学习儒道而最终转而锐志 于佛法,并遭到世人的种种责难,于是他根据自己对佛教的理解,一一作 了回答。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则是儒家、道家、尤其是道教对佛教的不 同看法,以及佛教对中土予其的不同评价所做出的回应。日本人撰写有关 三教的书,都把《弁子理惑论》定为中国三教关系的开端。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爱”,这也被视为人的生 命的独特而崇高的意义与价值之所在。儒家一方面肯定人具有 内在的善性,一方面也主张强化外在的“纲常之礼”,强调两 者的结合为人生之道:遵循纲常之礼以开显人的本然德性,进 而达臻人的完善境界,成为圣人。张载说:“为天地立志,为 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语录》中) 这也就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哲学。 儒家以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人为本位,肯定人的生命意义和 人性价值,强调在现实世界中提升道德品格,达臻理想境界, 这种思想特质可以概括为人本主义。儒家人本主义传
文化观: 儒家文化——进取文化 道家文化——规律文化 佛家文化——奉献文化
人生观: 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儒:社会之道 道:自然之道 佛:宇宙之道
儒道佛三家不同的文化传统
历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 道家隐世,佛家出世之评论,这大体上反映了儒、道、佛三 家的基本特质和彼此差异。儒、道、佛三家虽各有所重而相 径庭,然仍能融合会通,相济相补,构成彼此共存共荣的文 化格局,长期以来支配和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共撑中华传统文化大 厦的三大支柱,当为儒、道、佛三家。深入研究此三家的文 化传统,进一步发掘中华文化优秀、健康的精神遗产,并加 以创造性的现代转化,进而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大业,是有积 极意义的。
从文化形成根据的角度来考察,儒、道、佛三家鼎足之 势的出现决非偶然。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三家文化旨 趣的共似性。三家思想的中心关怀和根本宗旨,都在于教人 如何做人,如何实现理想人格,可以说都是生命哲学学说。 二是三家文化内涵的差异性。三家文化体系的基点、架构、 内涵、思维方式等均不相同,这又不仅适应于不同人群的文 化精神需求,而且也有利于彼此互补融会。尤其是从印度传 入的佛教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哲学、 伦理学、宗教学、历史学、文献学、文学艺术、天文学,乃 至医学和民俗学等内容,弥补了儒、道文化的局限。正是从 这层意义上说,中华文化体现了古代东方哲学和文化的主体 性格与最高成就。
戒学是抑止邪恶,积习善行;定学是安定身心,集中精神; 慧学是如理思维,彻悟实相。随着小乘佛教发展为大乘佛教, 佛教的解脱之道也发生变化,这就是在理论上力图超越小乘 佛教对人生过于负面和悲观的看法,在修行上突出强调智慧 的关键作用,重在以观照真理和证取真理为解脱。为此,大 乘佛教还要求在修行上不脱离世间,积极参与世间的各种善 举,以利于众生的普度、解脱。 中国佛教继承和发展了印度佛教的解脱主义学说,特别 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更着重转向内心 的探索、转换和提升,以求得人生的解脱。如禅宗宣扬心即 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求得心,即成佛。 这实质上是把心性修养看作人生解脱的必由之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儒道佛三家鼎足之势的形成
公元前六、五世纪,在东亚大陆的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形成了儒家和 道家等学说。儒家思想以“人”为本,侧重于从“人”的角度来观照人生、 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宣扬以道德为人生的最高价值。 道家则以“自然”为本位,侧重于从“自然”出发来观照人生、社会和宇 宙,强调自然是人生的根本,主张顺应自然,回归自然。儒家的“人”本 位和道家的“自然”本位两种核心思想,奠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基础,决 定了中华古代文化的走向。 约在公元一世纪,诞生于南亚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内地。佛教以“解脱” 为本位,宣扬众生要通过修持,以求从迷惑、烦恼、痛苦和生死轮回中解 脱出来,进入大自由大自在的“涅槃”理想境界。佛教作为外来的、与儒、 道异质的文化,在经过彼此冲突、相互融合后,约在公元四、五世纪的东 晋时代,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此后,中华文化形成儒、道、佛三大 脉络,三家(传统说法称为三教)共同构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道家以“自然”观照人,肯定生命的价值,反对人为地延 续或损害自己的生命,宣扬自然主义生命观。道家认为,一个 人若能超脱于生死的执著,其心灵也就可以超脱形体的局限, 直觉体认自我的自然本性,而与“道”契合为一,进入“万物 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天地》)的境界,在心灵上获得 极大的自由,成为精神上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圣人”,或神 妙至真的“神人”。《庄子》又有《养生主》篇,宣扬养生之 道,以求保命全生,不受损害。这种养生理论称为“全生”说, 以后经黄老道家的养生论,进而影响道教,形成了长生论和神 仙论。 道家还主张“天人合一”说。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万物和我们同 生于“道”,天地万物的气和我们的气相通,人的生命要与天 地万物的生命合一 ,相应, 协调,并与天地同长终 。《庄 子·在宥》论天人关系说:“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 者,人道也。”提倡无为,崇拜自然;贬斥有为,鄙视人为。 道家所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构成了自然主义传统的重要 内容。
儒家: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儒家对佛教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以攻击与 排斥为主。这也可以看作是上千年三教关系中,正统儒家对佛教的基本态 度。哪怕是到宋明理学,正统的儒家对佛教的思想大加吸收,但在其表面 上,居儒学中主导地位的,仍是对佛教的拒绝与排斥。当然,这也不排除 另有一些儒家学者,因受佛教较深的影响,会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提出三 教融合、三教一体的思想。但在儒家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多总是对佛教加 以排斥与批评。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对佛教出家、修行方式的批评, 因为这与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君孝亲的伦理精神相互违背,所以一开始 就被儒家认为违理背德。佛教的出家人,作为方外之人,抛家舍亲,看上 去即不忠又不孝。 在后来的发展中,儒家又与道家、道教站在捍卫中国文化传统的立场 上来反对与排斥佛教。从《弁子理惑论》中也可以看到不少相关的资料。 儒家一向以华厦正统自居,自先秦始,儒学中就有所谓的华夷之辨,其中 涉及中原文化与狄夷文化之间的关系。到佛教传入之后,这华夷之辨的问 题就更加突显了出来。 道教:在佛教初传时期,道教对佛教的态度看起来并不明显,这方面 的资料也比较少。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形成,在学界,过去认为两者时间 差不多,都大约在东汉末年。
现在学界认为佛教的初传入可以提前到东汉初年,也有 人认为道教的形成,若以《太平经》为标志,当形成于两汉 之际。《太平经》中,包含有对“不孝父母,不娶妻无后、 乞食”的批评。但这是否就是对佛教的批评?实难轻下定论。 从现有的资料上看,佛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宗教,而道教在 初创阶段,是很需要向佛教学习借鉴的。至于外来的佛教, 想在中华大地上生根,也有一种需要寻求同道的愿望。洪老 师认为,尽管《老子化胡经》是佛道之争的产物,但它所利 用的“老子化胡说”,其说初起时,却可能有调和佛道的意 味。这一论点是有说服力的,因为佛道相争,至少得到佛道 的发展都具有相当规模、并为其宗教利益不得不争时才可能 发生,而它们初起时,是不太可能争得起来的。
儒家的人本主义传统
儒家重视人的生命,称“死生有命”(《论语·颜渊》),“生生之 谓易”(《易传·系辞》),认为人应当感恩自然的造化而使自己拥有生命, 并得以展开人生,演绎人生。 儒家重“生”,更重“德”,把人格价值、道德价值置于生命价值之上。 孔子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强调人 应当有独立的意志和人格。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原 则,维护人格尊严。这就是说,在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发生冲突的严酷时刻, 宁可“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舍生取义”(《孟子·告 子》),以成就道德价值。与重“德”价值取向相一致,儒家在物质生活与 精神生活、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价值对比中,也认为精神高于物质,高度 赞扬精神不朽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大(太)上有立德,其次 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不朽”说强调,成就 道德典范,建立盖世功业,阐发精深言论,都必将长远地影响于后世,也即 其所蕴含的精神意义是永不消失的,这也就是说三立者的精神远远超越于死 亡而臻于不朽。 统以其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而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