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5
小学数学教研计划(15篇)小学数学教研计划1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新学期,我校各项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据中心校的工作计划为指针,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认真落实《小学管理规程》,《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为主线,以科研课题为引领,以深入课堂改革实验工作和夯实小学毕业班教育教学绩效为切入点,以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为平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措施及做法:1、组织好教师集中学习(1)学校教研及业务学习工作制度要落实,要有教研活动安排,每次教研活动要有主题、有教研活动计划、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有讨论、有记录。
(2)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组织老师收看优质的教学课堂。
2、指导好教师的个人学习(1)学习内容:即读教育理论专著、读教育教学期刊、各科课程标准。
(2)读书笔记要摘抄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并有自己的学习心得,字数每学期不少于5000字。
每人每学期有一篇经验总结。
(3)组织45周岁以下的教师参加小学“教坛新秀”的初选活动。
3、以教研组活动为重心,严格教学过程管理加强教学管理组织建设,严格遵守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工作常规,规范过程管理资料,深入教研组参与集体备课,注重典型案例的积累和介绍,当好规范过程管理的促进者。
严格课程计划管理,确保课程开齐,课时上足,坚决做到:学生、教师、教室、教导处的课表一致;不随意调课;有特殊事情需要调课要事先与教导处说明,得到同意后方可进行。
4、立足于课堂,提高全组教师的数学学科教学水平,深入课堂教学实践,转变课堂教学行为。
每位教师都要用新课标的理念改进教法,树立只有统一的教学理念,没有统一的教法模式,要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实验方案梅州市梅县教育局教研室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去年,我国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并明确要求我们要全面加强学习培训,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各地要引导广大教师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控制好课业负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要围绕课程标准实施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特别是加强农村地区学校的跟踪指导和专业支持。
作为教研员,我们担负重任。
我们经常深入我县山区学校,对新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广泛调研,发现有部分教师尤其是山区年龄较大的教师(近十年来我县没招录年轻数学科教师,年老教师占的比例比较大)很难融入到学习课改的氛围中,跟不上课改的步伐,成了课改的旁观者,他们仍然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上存在:照本宣科多,创新活动少;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记忆操练多,智慧启迪少;求同思维多,求异思维少;千人一面多,发展个性少;智商关注多,情商关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实然学习多,应然学习少;提倡苦学多,创造乐学少(“十多十少”)等等,与时代教育的主题旋律格格不入。
另一方面,目前我县小学教学现状,教育发展不均街,城乡学校教学质量存在一定差距(见附表数据说明),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师的教学能力仍然比较低下。
近三年梅县小学抽检年级数学教学成绩分析表基于这种现状,在全县小学范围内开展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尽早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县教学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这也正是我们确定课题内容的原因之所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下,以自己的背景经验和知识结构为基础,主动地探索、发现、总结、实践的反复过程,是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学习技术,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处理,从而获得自己所需知识的过程。
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在《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让课程改革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和研究,从而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工作目标:1、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观,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指导平常的教学工作。
2、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从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3、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使教师的自我反思行为纵深发展。
三、具体工作措施:1、开学初组织教师研究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及教研组工作计划,组织教师研究XXX颁发的新课标、材,集中备课,写好计划。
2、按照学校要求,每学期进行两次教学常规检查(期中及期末各一次),检查的内容包括计划、总结、备课、批改、上课、辅导、考核、听课、评课等内容。
各项的要求有:(1)备课要求教师做到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积极改进课堂的教学方法,开展创新研究的研究,突出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的落实,同时在每一堂课后写上这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2)教师每周至少听一节课,做到记录详细完整,并有评媾和建议。
(3)作业布置,每授完一课时布置一次作业。
作业请求教师做到全班统一格式,排版合理,誊写工整,作业封面填写规范。
教师批改要及时、详细当真,批语规范工整,打分准确,必要时还要做到有批注。
(4)当真抓好辅导,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辅导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发展学生的特长,课外辅导要做到抓两头,促中间,达到全面提高。
(5)按黉舍请求抓好单元查核及期中期末、特长生比赛的考试。
单元考试要及时统计好三率一分送交教导处。
及时查漏补缺,力争三率一分达标。
3、抓好毕业班的辅导工作,培养尖子生,迎接水平检测考试。
小学数学教研教学计划7篇转变教研理念,改善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用心探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坚持“以研促教强质量,培训培养促成长”的宗旨,围绕本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把课题研究、网络教研作为数学教研的两大特色。
采用多种措施,多种教研形式,致力于课堂教学的研究,致力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老师的专业成长,力求教研工作做到“实、广、活、新”,得以有效落实。
为此,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教学科研工作:(一)扎实推动教学教研常规工作,增加教研工作的实效性教学科研是学校的生命线,把科研工作与老师的教学实际紧密联系,在数学教学教研中严格执行《老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校本教研考核制度》等,努力做到以制度为保障,扎实推动教学科研工作,增加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教研工作真正地做到为老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
1、连续坚持每周三一个小时的业务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群众备课研讨、专题辅导、课题活动、校本研究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对老师参与业务活动进行量化考核,并记于老师个人教研积分。
2、连续坚持群众备课、周前备课。
教案的备写要规范化,教学资料,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方法,教具预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九大要素要齐全。
教案的设计要在群众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和老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易教易学的教案。
要从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看出老师是如何教的、学生是如何学的、学问是怎样生成的、基础学问是怎样训练的、潜力是怎样培养的、学生的用心性是怎样调动的等等。
并坚持群众备课研讨制度,真正体现出每节备课都是大家研讨的结晶。
学期结束对老师的备课量化打分、评比嘉奖。
3、作好课堂教学指导,强化质量意识。
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精选5篇)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篇1一、教学内容:比和比例、圆柱和圆锥、统计初步知识、总复习二、教学要求:(一)授内容的教学要求1、知识要求:(1)理解比的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根据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意答简单的应用题。
(2)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填写统计表,会制作比较简单或局部的统计表,会依据统计表进行初步的分析,提出一些问题;会制作比较简单或局部的统计图,会依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回答或提出一些问题。
2、能力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要求:让学生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国情教育,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康情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作用。
(二)总复习单元的教学要求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会依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为学生升入初中,顺利的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科的学习任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措施:1、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口算做到算得对算得快,笔算做到计算仔细,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2、把教学应用题做为本册的一个教学重点来抓,特别是圆柱、圆锥和比、比例方面的应用题,着重教学生理解题意,通过题目会自己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3、重视学生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抓好针对优等生的“奥数”教学,提高解“奥数”难题的能力。
对于潜能生,我将加大个别辅导时间,让他们也能进步。
5、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画图,发展学生动手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研究》——数学课题实施方案两城镇普车沟小学课题组2012、2《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研究》——数学课题实施方案两城镇普车沟小学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进入了误区,使情境创设“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出现了为创设而创设,只图表面热闹、牵强的情境;出现了创设对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出现了不少问题和偏差的情境;出现了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情境等等。
为使情境创设更好地发挥对数学教学的服务作用,因此选此课题进行研究。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探索出一条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教学之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学生对未来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能力。
促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能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不同的情境使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能力得到提高,也使老师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专家,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本课题的提出:1、是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是学生自身学习与发展的需要。
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
小学数学教案分析研讨
一、教案分析
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小学三年级数学《加法口诀表》。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加法口诀表,能够快速准确地做加法计算。
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加法口诀表的背诵和运用,难点是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口诀表进行计算。
4.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二、教学步骤
1. 导入:老师和学生一起唱一首有关加法口诀表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加法口诀表:老师引导学生一起背诵加法口诀表,帮助学生掌握。
3. 练习计算:老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加法计算题,让学生根据口诀表来计算。
4. 拓展练习:老师出示一些有趣的加法问题,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来解决并演示给同学。
5. 课堂小结: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6.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继续复习加法口诀表,并解决几道作业题。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都很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加法口诀表并能够熟练运用。
同时,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精选6篇)一、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二、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精选6篇)为了确保活动有序地进行,常常需要提前进行细致的活动方案准备工作,活动方案是为某一次活动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你知道什么样的活动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1随着校本研究逐渐深入,针对我校的实际,结合上学期末质量监控所反馈的情况,部分学校和教师反映新教材教学内容和练习题型的呈现方式上存在着困惑,本学期我们把以解决课堂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为切入口,新教材的使用为研究取向,确立“算法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策略”两个专题的研究。
提高对多媒体设备运用的意识,以提高我校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基本情况全校共六个班。
全校只有24个老师,多媒体设备接触比较少的情况下,制定以下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二、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工作要求,结合学科实际,努力适应新形势,开拓新思路,求得新发展。
以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工作。
紧密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着眼于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造就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术全面、具有一定教育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需要的教师队伍。
三、工作目标:1、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的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更新教师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适应当代教育的形式。
2、通过计划、有目的的校本教研活动,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机智和教育教学的应变能力。
3、通过探讨解决“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两大教学问题。
4、认识和提高对多媒体在当代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一、教研目标本学年数学教研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二、教研内容1.课程实施方案本学年课程实施方案的核心是贯彻落实国家数学课程标准,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思维能力。
2.教案研究教案研究是教师教学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我们将组织教师进行教案的研究和评析,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
同时,鼓励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制作,提高教学效果。
3.学科竞赛准备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和竞技能力。
同时,通过学科竞赛的准备和参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研活动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科教研活动,共同研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材选用等问题。
同时,邀请专家进行教学讲座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教研方法1.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教研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研究理论,更重要的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2.小组研讨与集体备课相结合通过小组研讨和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导师指导与自主探究相结合教研工作不仅依靠导师的指导,也要鼓励教师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教研成果的评估1.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通过定期的测评和考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教师提供反馈和督促。
2.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通过教学观摩和评课等方式,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指导。
3.教材编写和教学资源的开发通过教材编写和教学资源的开发,评估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开发能力,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使用。
五、教研工作的推进机制1.班主任的领导和引导班主任是教研工作的核心派,他们要及时了解教研动态,组织教师进行教研工作,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导向者。
2.学校的支持和保障学校要给予足够的资源支持和政策保障,为教师的教研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名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二、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课题研究的背景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教学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同时,我们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
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数学学习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2、数学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我校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研究”等课题研究。
在客观上已具备了一定的研究条件。
为本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实际数学教学中还经常存在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节的现象,主要体现在:(1)目标上更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达成,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2)内容上过分拘泥于课本,忽视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3)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忽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忽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意识和兴趣,忽视让学生活泼、主动地学习。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分类研究及案例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郑州市二七区幸福路小学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物时,结果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恰好分完的情况,这时没有剩余(即余数为 0),表内除法涉及的就是这样的内容;一种是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余数不为 0),这是有余数的除法要研究的内容。
鉴于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的密切关系,以及考虑到通过操作和对照更有利于学生对这部份内容的理解,修订后的教材将本单元从三年级上册调整到了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今后继续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等除法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主要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与计算和解决问题两部份内容,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一方面可以为以后学习除法的运算打下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拓展除法的应用范围,解决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剩余的实际问题。
在课程实施中,要通过操作直观来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要通过观察对照匡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和计算,要通过加强试商例题的教学,匡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
在教材内容的具体编排上,教材体现了如下的编排特点,从而使得知识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也体现了更科学的数学知识的结构。
1、注重操作直观等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与表内除法单元借助动手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理解除法的编排一致,本单元教材的编排继续借助操作等直观,匡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建立操作过程、语言表达和符号表征之间的关系,实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
如,例 1 中对余数概念的理解、对有余数的除法含义的理解,都是借助操作来进行的,由直观操作到符号表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
又如,对于除法竖式的理解,也是借助操作,使学生清晰地看到竖式中的每一个数所对应的操作中的具体对象,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此外,在解决问题的例 6 中,同样借助画图这向来观手段,匡助学生分析题意,理解其中余数所代表的事物,进而匡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2023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10篇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1一、活动主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二、活动目的1、为了让教学回归到教学的基本元素中来,让更多地教师关注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步实现“有效课堂长能力”。
2、通过活动,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与主动性,关注学生与人合作的愿望、态度和积极性,关注学生在相应的活动中获得的发展与成功的体验。
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真正实现“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三、活动内容1、研究课陈三海、楼宽两位老师分别执教《可能性》2、议课评课通过执教教师与听课教师的互动交流,谈谈对“数学课堂有效性”的认识、实践与思考。
四、活动说明1、活动时间:11月26日下午2、活动地点:兰亭小学3、参加对象:全镇五年级数学教师4、请各位听课教师于12:30前到兰亭小学报到兰亭镇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11月24日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方案2教研组是学校办学理念与教师思想行为之间相互转化的关键的中层组织。
教研组的打造将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沟通,促进个体智慧、团队文化、学校文化的相互支撑和滋养。
教研组是名师成长的摇篮,教育科研的阵地,学科质量的保证,更是一种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教研组,就是利用相应的机制和手段,以促进和保障全员学习和终身学习,以学习和生活的有机结合,以尊重为前提,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以达到对个体和集体均发展的双赢性的教研组织.为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教研组建设的新内涵、新思路,全面提升教研组的工作水平,使小学数学教研组在基础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特拟定本方案。
一、实施背景:1.课改实验,在思想观念、操作实践、实验队伍、管理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层面和范围的经验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如师资队伍建设、教研机制健全等亟待加强和提高的问题。
对此,我们必须做出新的思考,开始新的探求。
只有让数学教师全员学习,系统思考,追求创新,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得到发展,朝着“为学生造就高水平教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双高目标迈进。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方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1.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提出的背景在经过几年新课程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有了全新的变化。
近三年的改革实践,显现出大量不同风格、多员元化的教学处理方式,包括观念的碰撞、思想的磨砺、各种方法的尝试和丰富实践的体验。
可是,在这期间也涌现出多个让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现象与问题。
面对新的矛盾、冲突和困惑,有针对性地展开相对应的教学策略研究是必要且亟需的工作。
其中,重新认识数学课教育的价值、认清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创立促使学生全面、终身发展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教学策略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是我们本课题主要关注并要解决的问题。
2.小学数学课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教学策略”一词与“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概念相继在80年代后出现在中国教育文献中。
国内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多见于“教育心理学”,在现有的“教学论”专著中,很难发现有关教学策略的研究。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多是对一些具体策略的研究,理论研究较少,从而造成概念含义过多,术语使用混乱等现象,这给制定和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带来困难,影响了教学策略在实践上的应用,也阻碍了理论上的发展。
当前在小学数学课教学策略研究中,多是围绕一个主题,如:培养学生兴趣,促进自主探究等,按照教学的环节顺序提出相应的策略。
二、研究目标、现实意义《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目标就是以树立全面正确的高效课堂教学的理念为先导,立足于我校课堂教学的实际及学生学习的现状,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经过对评价策略的分析、改进和应用,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和落实人教版教材编排意图的最佳教学途径,全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促进教师教学业务的专业化成长,造就一个新型的小学教师群体。
现实意义:1.本课题选题的意义在于吸收和借鉴全国各实验区已取得的优秀成果,克服已体现出来的不足,更好地开展好我区于今年秋季开始的课改实验,解决好新老两套教材并行的问题。
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以《整理和复习》为例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持续创新,小学数学教学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实践性。
结构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清晰的教学内容、合理的教学步骤和恰当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并以《整理和复习》课程为例,分析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
本文将首先阐述结构化教学的基本理念和特点,明确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接着,以《整理和复习》课程为例,详细介绍如何根据结构化教学的原则和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步骤的安排以及评价方式的设计等。
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和实践经验,展示结构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还将对结构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挑战与前景进行展望,以期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二、结构化教学理论概述结构化教学理论是一种强调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系统化和连贯性的教学理论。
它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结构,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结构化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模式。
它首先从整体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学科知识的整体框架和基本概念;然后逐步深入到各个部分,详细讲解各部分的具体内容和知识点;最后再将各部分内容整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构化教学理论的应用尤为重要。
数学作为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其知识点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联系。
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数学知识的内在结构,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小学数学学科教研活动教案方案一、活动背景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数学教学已经成为小学阶段的重点科目之一。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应用到实际中去,已经成为当前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难点之一。
为此,我们特别组织了一次小学数学学科教研活动,旨在探索更加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解决当前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二、活动目的1. 通过教学案例分享,让教师们深入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应用情况,提高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通过交流与研讨,让教师们能够吸取他人的教学经验,开拓自身的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3. 通过教学案例分析,让教师们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提高教学效果。
三、活动内容1. 活动地点:学校教研室。
2. 活动时间:暑期假期期间。
3. 活动形式:讲座+研讨。
4. 活动议程:(1)讲座环节:1)主题一: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之道。
2)主题二: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享及分析。
(2)研讨环节:1)以小学数学乘法口诀为例,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探讨更加简明易懂的口诀教学方法。
2)以小学数学长方形面积为例,探讨如何用生动的实例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3)通过教案编写与授课演示,让教师们了解如何把握教学重点,注意教学细节,提高教学效果。
四、活动成果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使得参与的教师们深入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特点,开拓教学思路,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教学水平。
同时,互相交流与研讨,让他们认识到了教学中的不足和难点,在解决问题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
最终,该活动的成功举办将帮助小学数学教师们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教学挑战,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计划8篇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计划1一、指导思想: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紧紧围绕学校“教研训一体化”工作目标,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充分发挥教研组“小、活、新、实”的活动特点,将“走进课堂做科研”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加强数学教学的研究,提高本组数学教师群体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二、具体工作(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教学理论水平组织老师认真学习各类教育刊物中有关数学教学的新做法、新思路,数学教学实践的论文和报刊上有关的__,深入领会其精神,重视学习数学教学新理念。
(二)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本学期本教研组狠抓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补差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战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备课:做到“三备”,即备三维目标,备教材,备学生。
加强集体备课意识,注重资源共同分享。
努力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教材所蕴含的思维方法,为优化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2、上课: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做到求实、求真、求活、求新,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时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作业:认真实施“四精四必”,作业设计力求“精”,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每两周做一次拓展提高练习。
5、辅导:做好自己对学生补缺补差的工作。
要因材施教,经常分析学生,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做好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三)加强教研组自身建设教研组活动定时、定点、定主题内容。
保证活动时间,充实活动内容,教研组活动应以课改的精神为指导,加强集体备课,正确把握三维目标,突出重点,专题鲜明,备课教案要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见进行适当修改,课后及时进行反思。
小学数学校本教研计划2一、基本情况:数学教研组1-6年级有10个教学班,由6位数学教师组成。
教研感悟小学数学教案
教案范本:
课题:认识小数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小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组合,能够用分数和小数相互转换;
2. 能够掌握小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包括加减乘除;
3.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小数进行实际计算。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水果和蔬菜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这组食物的重量比例,引入小数的概念。
2. 讲解:通过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小数是分数的一种形式,讲解小数与分数的转换方法和运算规则。
3. 练习:设计一些小数的加减法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解决,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计算结果。
4. 拓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如购物结算、烘焙食谱等,让学生运用小数进行实际计算,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勇敢运用小数进行实际计算。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也发现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活泼生动地引导学生学习,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案研究》课程教案设计方案
一、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
1.本课程的性质和教案目的
《小学数学教案研究》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类“专升本”)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为4学分、72学时。
这门课是建立在数学和教育学的基础上,并综合运用心理学、认知科学、思维科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于数学教育的实践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系统地获得小学数学教育教案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懂得数学教育的特殊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小学数学教案实践。
通过各个教案环节,使学生获得数学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逐步培养学生的教材分析能力、数学教案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能力,为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打下坚实基础。
2.本课程的编制思路和特点
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依据小学数学教案研究的任务和教案目的为编制思路,考虑到学员在专科阶段已经学过《小学数学教育学》等课程,因此,本课程从素质教育出发,结合当前中外数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和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案中的应用,就当前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材和教案的改革进行较深层次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
本课程的设计着力于理论联系实际,将教材分为十三章。
第一章---小学数学学科性质及其任务。
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的结构与目标。
第三章---小学数学教案内容。
第四章---儿童的数学学习。
第五章--小学数学主要学习理论与教案模式。
第六章---小学数学学习的课堂分析。
第七章---小学数学教案组织及其方法;第八章---小学数学的概念学习。
第九章--- 小学数学的运算规则学习。
第十章---小学数学的几何学习。
第十一章---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学习。
第十二章---小学数学学习评价。
第十三章---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学习。
本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1)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独立性很强的跨学科课程,它需要应用有关学科的基本原理、特别是有关数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思想去思考并解决一系列教案上的问题。
(2)本课程是一门思想性、理论性很强的学科,特别需要唯物辩证法的指导。
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当前所遇到的一些教案实际问题。
(3)本课程是一门发展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不断充实新鲜的素材和原理。
所以要使学生学会利用资料,善于总结。
(4)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要加强数学教案的实践活动。
3.本课程的学习对象
本课程的学习对象主要是我国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的小学教师。
他们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理解能力较强。
他们具有一定的教育教案能力和实际经验,但基础理论普遍欠佳。
他们大多处于我国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由于师资力量不足,他们的工作任务一般较重。
他们缺少良好的工作环境,多数学员有家务负担,学习时间非常缺乏,只能利用零碎时间进
行学习,很难集中时间坐在课堂里学,因此只能以自学为主。
由于这些学员年龄普遍偏大,肩负工作和生活双重重担,造成他们记忆力相对减弱,给学员学习造成很大困难。
但是,他们的学习愿望非常强烈,学习目的、学习动机非常明确。
他们虽然地处偏远,但他们绝不愿意落后于时代,对小学数学教育领域知识的学习非常感兴趣。
这是他们学好本课程的最有力的内因条件。
在小学数学教案研究课程教案设计及具体实施中,学习对象的这些实际情况我们都应通盘考虑,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切合实际的学习服务。
二、本课程的教案要求
1.强调对学习过程中的指导
根据中央电大小学数学教案研究课程组所提供的各种指导性教案文件,联系实际制定本地的实施性教案大纲、课程教案实施方案;确定本课程的主持教师和辅导教师,教师应介入本课程学习过程的诸环节,指导学员作好学习计划、撰写读书笔记,展开自学、小组讨论,参加面授辅导以及运用远程教育的学习方法和多种教案支持服务手段。
2.强调对本课程内容的学习指导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先要认真阅读文字教材和相关的进一步学习材料,对本课程的知识框架,重点及难点内容要有深入地了解,适时地组织学习辅导。
在学习辅导中要教给学员学习本课程的思路和方法,突出重点、难点的解释和梳理,根据不同学员的具体情况,解答学生的问题,实施个别辅导。
同时要将小学数学教案研究与学员本身的日常教案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
3.强调对形成性考核的指导
加强形成性考核是保证教案质量的重要环节,依据考核说明(含形成性考核)的具体要求(详见考核说明)定期检查、批改学生的作业,帮助学生做好期末复习和考试准备工作。
对形成性考核要加强指导,除了完成作业练习外,要思考和研究一些小学数学教案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学习和分析要结合当地教案实际,选取和使用所提供的各种教案案例。
三、本课程的学习模式建议
1.自主学习
学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文字教材,要清楚文字教材的结构、思路和学习方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各种学习材料,认真作好学习笔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和自学能力的辅导时,应要求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文字教材,对文字教材应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学习,善于动脑筋,分析与概括教材的要点、重点,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要做到联系实际学会应用在教育教案工作中。
2.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必要补充,这一学习形式决不可少。
学员在自学的基础上必须参加小组学习,教师可根据教案要求和当地小学数学教案研究的一些实际情况制定小组讨论题目。
鼓励学员以各种形式提出问题,为每个学员提供发言和交流的机会。
通过研讨活跃学习气氛、扩展思维空间、提高学习效果。
3.利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
为减轻学习难度,一定要充分利用录像教材、综合练习册、网络辅导等助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果。
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在认真分析文字教材、录像教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学员进行启发,开展问题讨论,并进行工作坊和案例教案。
4.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利用中央电大提供的网络环境和一切现代化手段(如信函、电话答疑、网上辅导、网上答疑、网上讨论、电子信箱、IP课件、网络课程等)进行学习,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自学能力。
根据以上的主要学习模式,以个体为单位将每阶段的学习进程作如下描述:
四、本课程的学习支持服务策略
1.本课程的媒体资源
考虑到《小学数学教案研究》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及本课程教案设计的总体目标,在其资源建设上尽量提供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学习资源,使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本课程确定采用三种教案主媒体: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和IP课程。
三者密切结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是学员学习的主教材,是在教和学中贯穿始终的重要依据,是学习的尺度和标准。
文字教材是“合一型”的,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文字教材是基础教案媒体,它承载全部教案内容,是其它教案媒体的主要依据,该教材字数约在36万。
(2)录像教材: 讲解本课程的主要理论与基本知识;分析重点、难点;介绍学习方法;对小学数学教案研究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它将起到解疑释难、引导方法、指导复习的重要作用,利用它学员将能全面而有效地把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3)IP课件:与录像教材相结合,以网络形式进行辅导、讲解。
作为文字教材的补充,主要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对教案的重点内容及复习要点作系统精讲。
本课程除采用以上三种教案媒体外已申报建设网络课程,并准备采用其它教案辅助媒体。
如提供网上答疑和网上辅导。
提供小学数学教案研究课程形成性作业与评价,学期末提供考核说明、期末复习指导及综合练习。
最终目标是:各种教案媒体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共同构成小学数学教案研究课程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考”的体系,以便圆满完成小学数学教案研究课程的教案任务。
2.学习支持服务的内容
(1)提供本课程的各类指导性文件,包括教案大纲、教案计划和课程教案设计方案等。
(2)提供本课程的各类学习材料,主要是多种媒体教材。
文字教材(约36万字)是学习的主教材、是教和学的主要依据。
认真学习文字教材是学生获得知识,完成学业的重要途径。
本文字教材为方便学生自学,将教案和导学合一,设计了学习目标、导学、核心概念、重点知识目标、重点能力目标、练习与思考题、教案辅导(包括学习重点提示和工作坊)等。
(3)提供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指导性意见和交流性信息,如开课前、后及其中间运用电大在线、有关课程教师的业务培训会等形式对学习过程各个环节进行教案管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交流;
(4)本课程组对本课程的教案过程负责进行监督、检查、评估以及每周二、四必须上网交流。
五、网上辅导和教案活动时间
辅导教师:徐年方联系电话:8
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