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41.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汉教育2011年事业单位培训

《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一)

考试说明:

1、本试卷共有135道题,第1~120题每题1分,第121~135题每题2分,共150分。考试时

间为120分钟。

1.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的源泉,并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

律之中的规律是( )。

A.斗争规律B.矛盾规律C联系规律D.运动规律

2.以下选项中,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错误的是( )。

A.哲学的基本问题中,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B.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决定性方面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其他所有哲学问题都是从哲学的基本问题中派生出来的

3.否定之否定规律说明( )。

A.事物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B.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C.事物不会受到外在的否定D.事物的发展就是重复自己

4.对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理解正确的是( )。

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和运动观是可分割的

B.只有承认绝对的运动,才能认识和改造不同的事物

C.人们不能创造物质运动的规律D.物质运动是无规律的

5.以下不属于因果联系的现象有(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失败是成功之母C.电闪雷鸣D.摩擦生热

6.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A.人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B.能否付诸实施

C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D.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7.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的基本条件是( )。

A.感性材料要真实全面,概括加工的方法要正确

B.要把理性认识同实践相结合,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要让广大群众掌握理论、计划、方案,并转化为其自觉行动

D.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方法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主要的创造者是( )。

A.毛泽东B.刘少奇C.邓小平 D .江泽民

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

B.使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C.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0.“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段话所反的思想观点是( )。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1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是( )。

A.坚持与时俱进B.集体主义思想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走群众路线

12.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 )。

A.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B.深刻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C鲜明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D.系统概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

A.坚持党的先进性B.坚持与时俱进C坚持走群众路线D.坚持执政为民

14.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三个有利于”标准

1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 )。

A.坚持党的先进性B.坚持与时俱进C.坚持执政为民C。坚持走群众路线

16.经济基础是指( )。

A.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B.一定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

C.一定社会生产和分配关系的总和D.一定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17.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 )。

A.坚持以人为本B.统筹兼顾C.指导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D.适当控制发展速度

1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C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D.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1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D.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20.洛伦兹曲线代表( )。

A.税收体制的透明度B.收入的不平等程度C.贫困程度D。税收体制的效率21.影响商品需求量的最重要因素是( )。

A.消费者偏好B.商品价格C.消费者收入D。消费者预期

22.“看不见的手”说明了( )。·

A.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缺陷性B.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有效性

C.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先性,D.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个别性

23.抑制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应( )。

A.降低工资水平B.控制货币供应量C.解除托拉斯组织D.减税

24.目前最为主流的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是( )。

A.资本存量调整理论B.消费不足论C.投资过度论D.货币信用过度论

25.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凯恩斯的( )。:

A.赤字弥补政策B.赤字财政政策C.平衡预算政策D.财政支出政策

26.流动偏好指( )。

A.人们对持有货币的偏好B.人们对购物消费的偏好C.人们对进行储蓄的偏好D.人们对兑换货币的偏好

27.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 )。

A.直接税B.折旧C.所得税D.间接税

28.货币的本质是( )。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商品的等价物C.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

29.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

A.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3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分配制度的改革B.所有制度的改革C.国有企业改革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1.反映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活动总体水平的最为重要的经济指标是( ),

A.GNP B.GDP C.NNP D.NFP

3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