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第一讲
- 格式:pdf
- 大小:203.72 KB
- 文档页数:6
《地球概述》讲义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宇宙中目前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
它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既充满了神秘,又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地球的形状并非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这是由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造成的。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0075 千米。
如果我们把地球比作一个巨大的苹果,那么这个“苹果”表面就不是绝对光滑的,而是有着高低起伏的“果皮”,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陆地和海洋。
地球的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29%,而海洋面积约占 71%。
陆地被划分为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和大洋洲。
亚洲是最大的洲,而大洋洲是最小的洲。
这些大洲上有着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有高耸入云的山脉,比如喜马拉雅山脉,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有广袤无垠的平原,像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还有辽阔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有着“世界屋脊”之称。
海洋则被分为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太平洋是最大最深的大洋,其面积几乎占据了地球海洋总面积的一半。
海洋不仅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调节着全球的气候。
地球的内部结构如同一个巨大的“夹心蛋糕”,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薄壳,平均厚度约为 17 千米。
地幔则是地球体积最大的部分,厚度约为 2865 千米。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的,地核的温度非常高。
地球的大气层就像一层“保护罩”,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
大气层由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组成。
对流层是最接近地面的一层,这里天气现象频繁发生,比如刮风、下雨、降雪等。
平流层则相对稳定,适合飞机飞行。
地球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这主要是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从赤道到两极,气候逐渐变得寒冷。
沿海地区的气候通常比内陆地区更加湿润和温和。
第三章 地球的运动教学目的 1、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规律。
2、掌握地球自转、公转的后果。
3、了解地球运动的证据。
教学重点:地球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1、极移和进动。
2、周年运动和光行差。
课 时:8课时。
教学过程: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作为一颗行星,地球在宇宙中不停的运动。
第三章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包括地球本身的自转运动,在太阳系中绕太阳的公转运动,随太阳绕银心的转动,在地月系中的绕转运动等。
在所有的运动中,与地理学关系最大,对人类影响最深刻的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因此本章及下一章内容主要是地球自转及公转运动的特点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地理意义。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地球的运动。
但地球既然在宇宙中运动,它与其他天体的位置关系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在运动的地球上可以看到其他天体在天球上位置的改变。
由于这种变动是由地球运动而引起的视觉上的运动,故称为天体的视运动。
由于地球自转而引起的天体视运动叫天体的周日视运动;由于地球公转而引起的天体视运动叫天体的周年视运动。
人们正是从这些天体的视运动中来分析地球的运动的。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即地球本身的绕轴旋转,这种运动是不以另一天体的存在和吸引为条件的,因此叫自转。
一.自转的发现及证明(一)地球自转的发现人类无法直接感到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发现是从观测天体的周日运动开始的。
1.概念:日月星辰以日为周期在天球上绕地球自东向西运动的现象。
z太阳的周日运动:每天清晨从东方升起,自东向西逐渐升高,正午时h⊙最大,此为上中天。
然后开始下落,傍晚沉入西方地平线。
第二天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z月亮的周日运动z恒星的周日运动2.周日圈:天体在天球上做周日运动的路线。
(1)周日圈//天赤道;(上、下中天)(2)周日圈大小随与天极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天赤道处最大;(3)天极不参与周日运动。
在历史上,天体的周日运动曾经长期被当作真正的运动,古代天文学也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地静天动。
地球概论资料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第一节地理坐标概念: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
地极:地轴通过地心,它同地面相交的两个断点,是地球的两极,分别叫北极和南极。
经线: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经圈,它们在南北两极相交,并被等分为两个半圆,这样的半圆叫经线。
纬线:一切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纬线。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被公认为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纬度(线面角):本地法线同赤道面的交角就是所在地的纬度。
一地的纬度,就是这个地点相对于赤道面的南北方向和角距离。
经度(两面角):一个是本地子午线平面,另一个是本初子午线平面,两个平面的夹角,即为本地经度。
地理坐标系:度量全球各地的地理坐标的统一的制度。
(赤道是横轴、本初子午线是纵轴、他们的交点为坐标系的原点。
)注意:大地是一个球体,称为地球。
纬线垂直于地轴,经线通过地轴。
地球环绕中心天体太阳运动,同时绕轴自转。
方向都是自东向西。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南顺北逆)。
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
读取和书写地理坐标时:纬度在先,经度在后。
数字在先,符号在后。
第二节天球坐标概念:天穹:人们所能直接观测到的地平之上的半个球形的天空。
天穹呈球形。
天球:天球就是一地心为球心,以任意远为半径的一个假象球体。
天文学用作表示天体视运动的辅助工具。
日心天球:以太阳中心为球心的天球。
周日圈:天体周日运动行径的路线。
地平圈:地平圈是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当地铅垂线的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天赤道:天赤道是地球赤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黄道:黄道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白道:月球轨道在天球中的投影。
天顶、天底(Z、Z’):地平圈的两极是天顶和天底。
天南极、天北极(P、P’):天赤道的两极是天北极和天南极。
黄北极、黄南极(K、K’):黄道的两极是黄北极和黄南极。
《地球概述》讲义地球,这颗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也是无数生命形式的栖息地。
从外观上看,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它的平均半径约为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0075 千米。
地球表面约 71%被海洋所覆盖,而陆地面积仅占约 29%。
这种独特的海陆分布对地球的气候、生态和人类活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千层饼”。
从外向内依次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外层,也是我们人类活动和生命存在的直接区域。
地幔则是地球体积和质量最大的部分,其物质组成和物理性质都相当复杂。
而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主要由液态金属组成,内核则是固态的金属核心。
地球内部的这些结构和物质的运动,产生了地球的磁场,为我们抵御了来自太阳的有害带电粒子,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
地球的大气层就像是一层轻柔的“保护罩”。
它由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组成。
对流层是与我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层,天气现象几乎都发生在这一层。
平流层则相对稳定,其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大量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其伤害。
大气层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呼吸所需的气体,还调节着地球的温度,使地球的气候保持相对稳定。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丰富多样。
从炎热潮湿的热带雨林气候,到寒冷干燥的极地气候;从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到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
这些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地球的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貌、大气环流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气候的变化不仅影响着动植物的分布和生存,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地球的水循环系统是一个神奇而又重要的过程。
海洋中的水通过蒸发变成水汽,上升到大气中,随着大气环流被输送到陆地,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降水。
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一部分汇聚成河流、湖泊,最终又流回海洋。
这个循环过程不仅维持了地球上的水资源平衡,也为生命提供了必要的水分。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板块运动塑造了地球的地形地貌。
《地球概述》讲义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目前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
它的奥秘和魅力吸引着无数科学家不断探索,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了解地球也是认识我们自身存在的基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这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导致的。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0075 千米。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巨大的“洋葱”,从外到内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壳,平均厚度约为 17 千米。
大陆地壳相对较厚,平均约 39- 41 千米;而海洋地壳较薄,平均约 5-10 千米。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厚度约2865 千米。
它由上地幔和下地幔组成,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外核呈液态,内核呈固态,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
地球的板块构造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分割成若干个板块。
这些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有的相互挤压,有的相互拉伸,有的相互错动。
这种板块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活动的主要原因。
例如,当两个板块相互挤压时,会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而当两个板块相互分离时,会形成裂谷或海洋,东非大裂谷就是板块张裂的结果。
地球的大气层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它就像一个巨大的“保护罩”,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大气层从下往上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是最接近地面的一层,天气现象几乎都发生在这一层。
平流层中含有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地球的水圈水是生命之源,地球表面约 71%被水覆盖,这些水构成了地球的水圈。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冰川、地下水等。
海洋是水圈的主体,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左右。
海洋不仅孕育了无数的生命,还对全球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