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解答和案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4.80 KB
- 文档页数:7
四、简答题(10个里面考2个)
1. 家长制管理方式有哪些特点?
第一,组织内部的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里。领导者的权力既没有划分,也不受限制,组织的一切活动均由领导者一人决定。第二,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第三,任人唯亲,因人设位。第四,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第五,终身制。领导者及其成员的职位都是建立在初级关系基础上,成员利益处于相互制约之中。
2. 如何理解“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又常直接被称之为NGO或“第三部门”,有时候也用NPO,在管理上我国称之为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在我国比较典型的有希望工程、残疾人基金会、各类帮困基金中心、残疾人联合会等。所具有的相同特征是:非政府的、非营利的、自治性的、非党派性质的,并且具有一定志愿性质的、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的社会组织。
1)NGO是一种组织,是在有限政府、市场经济、公民社会的三元社会结构框架中的一种社会组织形态。2)NGO是通过公民自组织、多元、参与性地管理共同事务,实现社会公益的机制。3)NGO是一种体现了多元社会自治的治理理念。
3.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二、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三、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族集体主义文化
四、尊君重民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
五、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六、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4.如何全面理解越轨的含义?
一般认为,那些为某一个社会群体成员判定为违反其规范、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感受或行动是越轨行为。对越轨进行全面的理解,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越轨行为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第二、越轨行为未必是坏的和不可接受的行为;第三、越轨行为未必总是自愿的;第四、越轨行为未必是犯罪行为;第五、越轨行为可以是个人干的,也可以是群体和组织所为。此外,越轨行为的后果并不一定仅仅是
对他人或社会产生危害,有的越轨行为也会自己产生很大的危害。
5. 社会控制有哪些特点?
第一、社会控制的非个人性;它体现的是超越个人利益之上的社会集团或社会的一般要求和利益。第二、社会控制的约束性;其目的是为了使社会成员按照社会所认可的方式规范自己的行为。第三、社会控制的多向性;无论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内容、还是实施主体都具有多向性特征。第四、社会控制的规范性。社会控制的目的是要求社会成员能够遵守社会规范。
6.城市社区有哪些特点?
所谓城市社区是指大量异质居民居住、规模大且人口密度高、以非农职业为主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居民从事职业以非农业为主,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比较发展,各种设施齐全;第二、人口素质较高,具有高流动性和异质性;第三、社会关系以业缘关系为主,出现匿名性、非个性化、宽容等特点;第四、社会组织机构齐全,类型结构复杂化,组织功能专业化,组织体制科层化。第五、城市社区文化具有多元性倾向。
7.举例说明如何确定社会角色?
在社会舞台上,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扮演任何角色,首先需要对所担当的角色有一个确定的过程,即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确定社会角色的过程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定自己到底承担着哪些角色,即回答“我是谁”的问题;二是确定自己在某一条件下适宜的行为方式,即回答“我该怎么做”的问题。
例如,要扮演好教师这一角色,往往需要站在学生的位置上反观其身,体验作为学生最想知道什么,最想学习什么。
8.举例说明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角色扮演不仅表现在上述静态上的几个方面,还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角色的扮演通常要经过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1)角色期待,是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待和要求。了解社会对角色的要求和期望,是角色扮演的第一阶
段。“养不教,父之过”这是我国传统社会对为人父母的角色要求和行为期待。2)角色领悟,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例如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对自己的新的社会角色的认识。3)角色实践,它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或活动。例如传统社会的父母亲具有很大的权威性,90%以上的父母都有打骂孩子现象,对孩子的要求强调服从、孝顺。
9.家庭的功能有哪些?
(1)经济功能,包括组织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的功能。(2)人口再生产功能。(3)婚姻生活功能。(4)社会化的功能。(5)感情交流功能。(6)抚养与赡养的功能。
10.我国人口问题的表现有哪些?
人口问题,是指人口在数量上或质量上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影响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一般说来,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三个方面。
1)人口数量庞大,育龄人群比重高以及在此基础上人口数量过速增长。
2)人口总体质量不高,体现为受教育水平不高,残疾人比例过高3)人口结构不甚合理,体现为人口老龄化,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五、案例分析题(四个案例里面考一个)
题目:1、我国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整个社会要从一个以农村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以城市为主的社会,农民工进城反映了这一现象。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大量农民走出土地、走出农村,如汹涌的大潮涌入城市。据统计,2006年我国有流动人口1.5亿,其中以农民工为主体。也就是说占全国人口总数十分之一的人口,在中国各大中城市流动。根据这一事实分析说明,这样大规模社会流动现象产生的原因。(提示:1、以所学基本原理为思考问题的基本思路;2、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上述现象)答案:社会流动指的是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分层结构中位置的变化。社会流动的产生需要相应的社会前提条件:
第一、社会的开放程度。一般来说,社会流动的发生于一个社会的
开放程度成正相关系。社会越开放,社会流动就越频繁。社会越自由,社会流动的规模也就越大。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因为深灰控制非常严格,所以很好看到社会成员的正常流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
第二、文化价值观念的开放。人事一个文化的存在,人的行动主要受制于文化的引导,传统中国文化强调“父母在,不远游”,“叶落归根”等等,而且保守主义的色彩太浓厚,人们过于内敛,不愿意直面竞争,因此社会流动就比较弱小。当今,在全球化的洗礼中,竞争、自由、进去的意识不断强化,所以社会流动明显加剧。
第三、社会不平等的存在。所有的社会流动都是力图向上流动,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本。因此如果一个社会存在社会资源的不平均分配,必然会导致社会成员想社会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转移。
第四、个人因素的影响。社会流动最终需要落脚到社会成员个体。
在同样的环境中,有的社会成语乐意流动,而另外一些社会成员不愿意流动。
在本案例中,2006年我国有流动人口1.5亿,其中以农民工为主体。
也就是说占全国人口总数十分之一的人口,在中国各大中城市流动。
这个现象很好的说明了上述问题。由于农村里面资源相对缺乏,农民在农村的劳动收入相对较低,又由于国家的开放政策,所以导致了农民工的频繁流动。
题目:2、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但是人的这一本质属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当婴儿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时,除去本能的条件反射以外,不具备任何技能,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在家人的照顾和抚养下,婴儿逐渐学会说话、走路等一系列的生活技能以及与人交往的技能。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他又逐渐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技能和谋生的技能等,为社会所接受。社会化实际上就是社会把一个“自然人”或者“生物人”逐渐转化为被社会所接受的社会人的过程。请分析说明, 每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学习哪些内容?(提示:1、以所学基本原理为思考问题的基本思路;
2、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上述现象)
答案:社会化实际上就是社会把一个“自然人”或者“生物人”逐渐转化为被社会所接受的社会人的过程。无论对于格式还是对于社会,社会化都非常重要。它有助于个人更好的发展以适应社会,也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和正常运作。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