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体的内能 教案 (3)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物体的内能
⑵压缩气体做功:
体验实验:
快速在桌面摩擦图钉
演示实验-5
快速向下压活塞
演示实验-6
向可乐瓶内打气
结论:____改变物体内能
联系与应用:
一根粗铁丝的内能增加了,是通过做功方式实现的呢?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方式不同,但改变内能的结果是相同的。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的上是等效的。
课堂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总结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思索:
1、课堂有较大思维容量,需学生全力集中参与,因此,在师生互动的引导上需更多思考。
2、教学实验的合理利用有效化解了难点和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
3、在现代技术和课程的整合上还应进一步做精细设计。
专家点评。
《物体的内能》教案教学目的:1、知道分子无规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的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3、知道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随之改变。
教具:烧杯,墨汁等。
教学过程:1、复习复习机械能的知识。
通过事例说明物体怎样才能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要特别强调由于地球和地面上的物体相互吸引,才使地面上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2、引入新课分子动理论告诉我们,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
那么公司也同一切运动物体具有动能一样,也具有动能。
分子动理论还告诉我们: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这又使分子具有势能。
3、进行新课(1)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物体内部的每一个分子都在运动,都受分子作用力,但每单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体的内能。
内能是指物体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内能也不同于机械能。
物体的动能跟物体的速度有关,物体的重力势能跟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一个钢球是否运动,是否被举高,这只能影响钢球的机械能,并不是能改变钢球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
那么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呢?(2)内能的变化:物体内能既然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那么当分子运动加剧时,物体的内能也就增大。
上节课我们曾进过: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
科学的论断,必须要有证据,在物理学中,通常是用实验来证实论断的。
今天我们同样用实验来证实上面的论断。
实验演示:取三只烧杯,分别倒入冷水、温水和热水,然后分别向三只杯内缓慢地滴入几滴墨汁,观察比较三只杯内墨扩散的快慢。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
扩散得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大,即分子无规则运动激烈。
因此: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
温度升高时,物体的内能增加。
温度降低时,物体的内能减小。
正是由于内能跟温度有关,人们常常把物体的内能叫做热能,把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第五节物体的内能(2课时)教学目标:1.描述克服摩擦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2.知道内能改变的两种途径,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用热量来亮度热能的变化;3.举例说明化学能与内能的转化,4.认识燃料的热值,说明生物体能量的转化。
教材分析:本节在学习“机械能”的基础上,把对能量的研究拓展到内能。
引导学生得出内能的概念并进一步探究内能的改变。
并从内能的改变引入热量概念,从热量联系到燃料,又引出了燃料的热值概念。
教学过程:一、内能1、引入:(1)滚摆在没有空气阻力的理想情况下运动,机械能如何变化;有阻力情况(现实情况下)下的机械能如何转化?(2)自行车刹车时,原来的动能是消失了呢?还是转化成了其他的能,它称为什么能?2、红墨水扩散实验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表明分子运动越剧烈。
由此可以推知,温度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可以从温度的高低来间接反映。
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跟温度直接相关,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
同时,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叫做内能。
我们以前所说的“热能”是内能的俗称。
教学中要提示注意“大量”两字,指出热现象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对单个分子谈热能、温度等是没有意义的。
学生讨论:物体的温度高低只反映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无论是高温、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过渡:内能与机械能能相互转化吗?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先从能的转化角度分析实例:为什么搓掌可以保温?为什么钻木可以取火?为什么滑梯而下会发烫?2、演示克服摩擦做功实验:把薄壁金属筒固定在桌子上之后,注入约1/4容积的乙醚,立刻塞上塞子。
用稍宽一点的布带,绕在金属管外,然后迅速地来回拉布带,一会儿塞子就被冲起。
现象解释:迅速来回拉绳子,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气体膨胀,橡皮塞被弹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物体的内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课《物体的内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并能解释一些实际问题;了解热量和热值的概念;知道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知道做功过程中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用较为直观的实验来反映或解释深层次的规律,培养观察和记录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热传递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并据此来解释一些现象。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重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难点: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4教学过程
4.1第二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物体的内能
复习旧知:(学生回答)
1、什么是内能?
2、同一物体内能大小跟什么有关?
3、内能可以改变吗?(展示热水冷却图片,引入内能的改变)
探究发现:
冬天双手很冷,你通常用什么办法使它变暖?(学生回答,教师展示图片)
教师小结:
1、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2、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展示图片:采用冷敷降低体温。
提问体和毛巾的内能有改变吗?。
3.5物体的内能教案【教材分析】关于“热能”,学生已经接触到多次,但是概念模糊。
在学习机械能后,有必要来了解这种常见的能量。
本节以“内能”为主题,从热能和内能的关系入手,从生活中常见的事例着手,从微观的角度(微粒运动)和宏观的表现(温度)给学生一个科学的概念,易于接受。
本节的重点在于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然后再学会热量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验和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
并在此基础上,引出热量和燃料热值的概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⒈了解内能的概念。
⒉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知道这两种方法中能量变化的实质和方法的等效性。
⒊知道热量的概念,知道功和热量都可以量度内能的变化。
4 、学会热量的计算5知道燃料的热值。
技能目标:⒈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全面了解事物。
⒉培养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⒊培养概括和对比分析的能力。
⒋学会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变化。
情感目标:⒈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和实验现象分析科学规律的探索科学的精神。
⒉通过从能量变化的角度讨论问题,为建立能量守恒定律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及其方法的实质和等效性。
【教学难点】⒈内能的概念。
⒉应用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分析实例:热量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对外做功等演示实验。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引人: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1、运动中的物体2、飞流直下的瀑布3、杯中静止的水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另一种能量的形式:内能。
新课学习:一、内能【回忆实验】将红墨水滴到温度不同的水中,观察现象。
提问1:这是什么现象?(扩散现象)提问2:产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物质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粒子构成,构成物质的粒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隙)1、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粒子的无规则运动提问3:微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相应的能叫什么能?(内能)2、内能:物体内部大量粒子做热运动(微观运动)所具有的能叫内能。
3.5 物体的内能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分析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实验,知道热机的概念,初步了解其工作原理。
2.借助于模型、挂图和动画视频,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3.了解热值的概念以及燃料燃烧的热量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利用对比的方法来认识这两种内燃机的异同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内能的利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图片等教学过程播放蒸汽机工作原理视频。
介绍热机的种类以及播放播放蒸汽机车,涡轮发动机,火箭的内部构造图●热机的共同特点: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车用的比较多的是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由图片学习汽油机的构造:火花塞、进气门、排气门、活塞、气缸、连杆、曲轴。
●阅读课本上有关汽油机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四冲程汽油机包括哪些主要部件?2.什么是冲程?修正策略教学过程 展示汽油机各冲程的图。
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这四个冲程中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发生在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
出示汽油机模型,对照模型介绍各部件的名称,演示各冲程,可以直观地看到各冲程活塞运动的方向、两个气门的开闭情况。
观察模型,总结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几次?曲轴转几圈?对外做功几次?柴油机柴油机是另外一种常见的内燃机,它与汽油机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请阅读课本柴油机的相关内容,与汽油机进行对比,说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
给出柴油机的结构示意图和实物模型。
用动画演示柴油机的工作过程。
柴油机对空气的压缩程度比汽油机更高,因此在做功冲程中气体的压强也大于汽油机,因而可以输出更大的功率。
柴油机较笨重、工作噪声大,多用于大型机械,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体积、噪声和污染等方面缺点逐步得到改善,柴油机也开始小型化了,得到更多的应用。
完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表格。
第五节物体的内能(2课时)教学目标:1.描述克服摩擦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2.知道内能改变的两种途径,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用热量来亮度热能的变化;3.举例说明化学能与内能的转化,4.认识燃料的热值,说明生物体能量的转化。
教材分析:本节在学习“机械能”的基础上,把对能量的研究拓展到内能。
引导学生得出内能的概念并进一步探究内能的改变。
并从内能的改变引入热量概念,从热量联系到燃料,又引出了燃料的热值概念。
教学过程:一、内能1、引入:(1)滚摆在没有空气阻力的理想情况下运动,机械能如何变化;有阻力情况(现实情况下)下的机械能如何转化?(2)自行车刹车时,原来的动能是消失了呢?还是转化成了其他的能,它称为什么能?2、红墨水扩散实验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表明分子运动越剧烈。
由此可以推知,温度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可以从温度的高低来间接反映。
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跟温度直接相关,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
同时,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具有的能叫做内能。
我们以前所说的“热能”是内能的俗称。
教学中要提示注意“大量”两字,指出热现象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对单个分子谈热能、温度等是没有意义的。
学生讨论:物体的温度高低只反映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无论是高温、低温物体都具有内能。
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
3、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过渡:内能与机械能能相互转化吗?二、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先从能的转化角度分析实例:为什么搓掌可以保温?为什么钻木可以取火?为什么滑梯而下会发烫?2、演示克服摩擦做功实验:把薄壁金属筒固定在桌子上之后,注入约1/4容积的乙醚,立刻塞上塞子。
用稍宽一点的布带,绕在金属管外,然后迅速地来回拉布带,一会儿塞子就被冲起。
现象解释:迅速来回拉绳子,克服摩擦做功,内能增加,气体膨胀,橡皮塞被弹起,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5节物体的内能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2.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3.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
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温度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正确使用各种温度计。
温度计等。
导课:(实用、新颖、简洁)热现象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生活中都用哪些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
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一)温度1.引出温度的概念;2.提出自学要求,看第一框题,在课本上划出温度的概念,常用单位及单位符号;3.梳理总结,能说出生活中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并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
(二)研讨、交流(求助、互助5分钟左右)1.回忆生活,气温高了觉得热,气温低了觉得冷,得出温度的概念。
2.按要求看书自学,对温度的概念、单位等形成进一步的认识。
(三)教师重点讲、讲重点,提问设疑(补助15分钟左右)二、温度计1.我们对于温度高低的判断往往用皮肤的感觉。
现在请同学们来做个实验探究。
三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现请一位同学将左手食指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中。
2.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3.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4.温度有哪些种类?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正确的予以肯定。
6.巡视学生测出半杯冷水的温度,并不断向冷水中加热水后分别测出其温度的情况。
7.强调使用温度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8.说明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符合“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T=273+t。
物体的内能【学习目标】1.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2.理解做功和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质。
3.了解燃料的热值并学会有关热值的简单计算【学习重难点】重点: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热值计算难点: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实质。
【学习过程】一、课前复习:判断下列说法对错1.物体不对外界做功,外界也不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不变。
()2.一个物体不吸热也不放热,它的温度一定不变。
()3.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4.只有一个物体不能发生热传递。
()5.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传递。
()二、新课教学水的比热:4.2×103焦/(千克。
℃)表示:1.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30℃-20℃=10℃时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
上式计算可以写成一个算式:水吸收的热量= 4.2×103焦/(千克℃)×2千克×(30℃-20℃) = 8.4×104焦公式:Q吸=cm(t-t0)单位:Q—焦c—焦/千克℃m-千克例题:一块质量为5千克,温度为10℃的铁块加热到200℃,铁块吸收了多少热量?(铁的比热为0.46×103焦/(千克℃)思考: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会有什么不同?问:烧开水时,水壶里的热量从哪里来?常见的燃料有哪些?燃料燃烧时能量如何转化?思考:为什么火箭用的燃料是氢而不是汽油?热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1.单位:焦耳/千克(J/kg)。
2.热值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热值一般不同3.意义:q汽油=4.6×107J/kg例:已知酒精的热值是3.0×107焦/千克,则完全燃烧50克酒精放出的热量是多少?【达标检测】1.水的比热为_________________,其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2千克酒精倒掉1.5千克,剩下的0.5千克酒精的比热将( )A.变为原来的1/4 B.不变C.变为原来的3/4 D.无法判断3.水壶中4千克的水,当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70℃时,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4.一杯煤油倒掉一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比热和热值均不变B.比热和热值均减少一半C.比热减少一半,热值不变D.热值不变,比热减少一半5.完全燃烧2千克烟煤放出的热量可以使质量为多少千克的水温度从20℃升高到100℃(不计热损失)?(热值为3×107J/kg)6.现有5千克汽油,完全燃烧了3千克,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多少千克的水温度从15℃升高到100℃,这时剩下的汽油的热值为多少?(热值为4.6×107J/kg)7.完全燃烧15克燃烧值是3.36×107焦耳/千克的木炭,求:(1)能产生多少热量?(2)若产生的热量有30%被5千克的金属块吸收后,使它的温度升高了36℃,求这种金属的比热值。
课题第5节物体的内能(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2、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知道做功和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质3、知道热量的概念,知道功和热量都可以用来量度内能的变化4、知道燃料的热值重点难点分析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教学器材烧杯、酒精灯、铁架台、试管、机械能转化内能演示器、压缩空气引火仪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1课时一、引入新课提问:我们都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高处的物体具有势能,能够燃烧的物体具有化学能…这些宏观的物体都具有一定形式的能。
那么,微观的粒子是否也有能量呢?二、新课教学(一)内能(热能)演示:红墨水扩散(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实验结果:说明温度越高,粒子的无规则运动(热运动)越剧烈内能:物体内部大量做热运动的粒子所具有的能举例说明物体的内能,并强调它的特点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内能越大,0℃以下的冰也具有内能。
(二)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学生思考学生观察学生听讲引入:生活体会――冬天时手很冷,经常通过搓手以取暖;用锯条锯木板时,用手摸一下锯条,会觉得很烫;野外生存中取火的一种方法是钻木取火,等等。
演示实验: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1)克服摩擦做功:(如课本图3-52所示)(2)压缩气体做功:实验时看到棉花燃烧起来解释:(1)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了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2)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摩擦和压缩气体都可以说是对物体做了功)结论: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演示实验:气体对外做功实验(1)如课本112页的图3-54实验(2)生活例子:开啤酒瓶,观察瓶口发生的现象。
解释:瓶内的气体推动瓶塞做功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凝成小水滴。
结论: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就会减少。
小结:从能的转化看,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上是其他形式的能与物体内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的动能,分子的平均动能,知道物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2〕知道分子的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知道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而变化的定性规律。
〔3〕知道什么是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与哪个宏观量有关,能区别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
(4) 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知道两者的区别,了解热功当量的意义。
(5)培养学生综合宏观量来分析微观量的方法和能力(6)通过分子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类比来培养学生用类比方法来分析问题。
2学情分析〔1〕学生在七年级〔下〕课程中已经学习分子动理论的根本观点,包括物体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间存在很大的间隙空间;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混乱运动。
〔2〕学生在九年级〔上〕课程中已经学习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根本概念及影响其大小因素。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三个概念〔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势能、物体内能〕,掌握三个物理规律〔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关系、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距离关系、热传递与功的关系〕。
2、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知道两者的区别,了解热功当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1、区分温度、内能两个物理量;2、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势能曲线。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我们知道做机械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那么热现象发生过程中,也有相应的能量变化。
另一方面,我们又知道热现象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律热运动产生的。
那么热运动的能量与大量的无规律运动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今天学习的问题。
活动2【讲授】学习新课1.分子的动能、温度物体内大量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热运动,对于每个分子来说都有无规那么运动的动能。
由于物体内各个分子的速率大小不同,因此,各个分子的动能大小不同。
由于热现象是大量分子无规那么运动的结果,所以研究个别分子运动的动能是没有意义的。
而研究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动能,需要将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求出来,这个平均值叫做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学习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时,我们知道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与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扩散也加快。
物体的内能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本节课位于浙教版科学九上第3章第5节,在第2节《机械能》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重力势能,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弹性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在七上第4章第1节《物质的构成》的学习中,学生知道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且温度越高,无规那么运动越剧烈,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这些已有的知识对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都是有利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2.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3.知道这两种方法中能量变化的实质和方法的等效性。
(二)技能目标1.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了解事物。
2.培养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学会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变化。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和实验现象分析科学规律的探索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理解内能的概念;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二)难点:理解内能的概念;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引出内能概念运动着的汽车具有动能,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有动能吗?形变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相互作用的分子(引力、斥力)之间有势能吗?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二)知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矿泉水放入冰箱冷藏/冷冻后拿出来,内能消失了吗?为什么?(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放冰箱前后内能改变了吗?为什么?(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三)理解改变内能的方法机械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也可以改变。
我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矿泉水的温度?我们把这些改变内能的方法分成两类,一类热传递,一类做功。
1.热传递: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条件(温度差)结果(等温)方向(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局部传递到低温局部)2.做功:(1)活动一: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筒内放一小团棉花,快速压下活塞,观察现象并解释。
第6节电能的利用(3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器额定功率的含义2、理解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知道电功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3、知道电能表是计算消耗通电的仪表,学会家用电能表的读数和计算电器消耗电能的方法重点难点: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法教学器材:教学过程:第1课时引入:电能是人类最常用的一种能量,现代人类生活对电的依赖性非常强。
人类广泛利用电能,不但是因为电容易传输,也是因为容易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举例)。
一、电功简介:提问:电能是通过怎样的过程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呢?――电流通过对电器做功来转化电能。
电功――电流所做的功。
反映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二、电功率以迷你小风扇与吊扇为例,比较它们做功的快慢,从而引出电功率的概念。
电功率――电流单位时间所做的功。
描述电流做功的快慢。
单位:瓦特或千瓦展示:出示一个电灯泡、一台收音机。
说明电器所标注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值。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消耗的功率。
提问:灯泡的额定功率60瓦表示什么意义?――表示电流通过白炽灯1秒内做的功为60焦。
读图:如图所示的铭牌,你能读懂哪些内容?介绍以下名称输入功率――用电器消耗的总电功率。
输出功率――电动机(或发电机)输出的有用功率。
探究:出示两个不同额定功率的灯泡,提问学生,灯泡的亮度与电功率有关吗?1、作出假设:功率越大,灯泡越亮2、设计电路:因为所提供的是三盏额定电压相同的电灯,所以要进行比较,则需要设计成一个并联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3、进行实验,并填表4、交流并得出结论三、电功率的计算猜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所学的电学知识进行猜测。
1、研究电流与电功率的关系设计方案与电路。
组成并联电路。
结论:在电压相等的情况下,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越大。
2、研究电压与电功率的关系设计方案与电路。
组成并联电路。
结论:在电流相等的情况下,灯泡两端的电压越高,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越大。
九年级科学上册3.5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教案3 (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科学上册3.5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教案3 (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科学上册3.5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教案3 (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教材使用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第五节物体的内能教材分析本节有两部分,“燃料的热值”从生产和生活的一些现象出发,说明了现代社会中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内能,且由燃料燃烧得到.又提供了科学资料,列举了几种燃料的热值,并给出了热值的定义和单位,本处要求学生能做简单的计算.引入新课的方法,可以由学生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实际来举例分析,而知道在现代社会中,使用能量主要还是从燃料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的热值”,学生观察和分析教材的或教师提供的科技资料,学习热值的概念,并用简单的数学方法,会进行有关的热值计算.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知道水的比热的意义,了解物体吸、放热的计算,燃料热值的意义2.技能目标:掌握热量的计算,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3.情感目标:学会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燃料的热值,吸、放热的计算难点:燃料热值的理解和吸、放热的计算(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预设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温故知新课前的准备知识1。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用表示,热量的单位是。
2.下列事例是如何改变物体的内能的:a用水袋给手取暧 b放在火炉边的物体温度升高了c用嘴呵气给手取暖 d把手放在火炉边取暖3,探究:在热传递过程中,如何计算传递了多少热量呢?[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热量[1]自学课本97页,完成下面的填空检验你的自学能力1。
课题: 3.5物体的内能
学习目标:1、理解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2、理解做功和热传递过程中能量转化和转移的实质。
3、了解燃料的热值并学会有关热值的简单计算
重点: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热值计算
难点: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实质。
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判断下列说法对错
1、物体不对外界做功,外界也不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不变。
()
2、一个物体不吸热也不放热,它的温度一定不变。
()
3、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
4、只有一个物体不能发生热传递。
()
5、热量从热量多的物体向热量少的物体传递。
()
二、新课教学
水的比热: 4.2×103焦/(千克. ℃)表示:
1. 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 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升高30℃-20 ℃=10 ℃时所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式计算可以写成一个算式:水吸收的热量= 4.2×103焦/(千克. ℃) ×2千克×
(30℃-20 ℃) = 8.4×104焦
公式:Q吸=cm(t-t0 )
单位:Q—焦c—焦/千克℃m-千克
例题:一块质量为5千克,温度为10℃的铁块加热到200℃,铁块吸收了多少热量?(铁的比热为0.46 ×103焦/(千克. ℃)
思考: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会有什么不同?
问:烧开水时,水壶里的热量从哪里来?
常见的燃料有哪些?
燃料燃烧时能量如何转化?
思考:为什么火箭用的燃料是氢而不是汽油?
热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1、单位:焦耳/千克(J/kg)。
2、热值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热值一般不同
3、意义:q汽油=4.6×107J/kg
例:已知酒精的热值是3.0x107焦/千克,则完全燃烧50克酒精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练习:1、水的比热为_________________,其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2千克酒精倒掉1.5千克,剩下的0.5千克酒精的比热将------------------------( )
A 变为原来的1/4
B 不变
C 变为原来的3/4
D 无法判断
3、水壶中4千克的水,当水的温度从20 ℃升高到70 ℃时,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4、一杯煤油倒掉一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比热和热值均不变
B 比热和热值均减少一半
C 比热减少一半,热值不变
D 热值不变,比热减少一半
5、完全燃烧2千克烟煤放出的热量可以使质量为多少千克的水温度从20 ℃升高到
100 ℃(不计热损失) ?(热值为3×107J/kg)
6、现有5千克汽油,完全燃烧了3千克,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多少千克的水温度从15℃
升高到100℃,这时剩下的汽油的热值为多少?(热值为4.6×107J/kg)
7、完全燃烧15克燃烧值是3.36×107焦耳/千克的木炭,求:
⑴能产生多少热量?
⑵若产生的热量有30%被5 千克的金属块吸收后,使它的温度升高了36℃,求这
种金属的比热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