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操作规程完整
- 格式:docx
- 大小:19.19 KB
- 文档页数:7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完整一、临床输血的适应证1.急性大出血2.贫血并有输血指征3.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4.维持术后排液平衡5.休克6.严重肝功能衰竭7.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8.血友病及其他凝血障碍性疾病9.其他需要输血的情况二、临床输血的步骤1.确认输血指征:根据病情及检验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输血。
2.选择血液产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输血产品,包括红细胞悬液、血小板悬液、新鲜冰冻血浆等。
3.核对输血血液:在输血前,医生和护士应当核对输血血液的编号、供者和受者信息,确保输血安全。
4.准备输血设备:包括输血袋、输血管道、输血针等,确保设备无菌,管道畅通。
5.准备受血者:鼓励受血者排尿,协助受血者就位。
6.术前护理:对受血者进行静脉穿刺、皮肤消毒等,确保输血通路的无菌。
7.输血过程中的监测:包括受血者的体征、皮肤黏膜的颜色、尿量的监测,以及输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观察。
8.输血结束后的处理:包括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血袋的处理,以及受血者的相关护理。
三、输血进程中的注意事项1.勿将输血血液与其他液体混合。
2.须密切监测输血患者的体征,如血压、心率、体温、呼吸等,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3.每15分钟至少观察一次输血患者的状况。
4.输血时应注意输血速度,一般情况下每小时≤20滴/分,有特殊需要时可适当提高输血速度,但一般不超过30滴/分。
5.输血时要注意输血的数量,一般按照体重、病情、贫血程度等因素合理决定。
6.输血结束后应立即拆除输血通路,查看输血管道有无出血。
并观察受血者的症状是否有改善。
7.输血后要及时记录输血观察结果,包括输血量、输血起止时间、输血速度、观察结果等。
四、输血并发症的处理1.输血反应:若出现寒战、发热、恶心呕吐、皮疹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留取相应的样本用于进一步检查,给予必要的急救措施。
2.输血后感染:若出现输血后感染的症状,应立即停止输血,抽血进行相应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治疗。
3.输血反应后低血压:若出现输血反应后低血压,应根据情况及时予以扩容、升压等治疗。
临床输血操作规范本规范参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年)》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2006年11月)》,结合本院实际而制定,作为上述规范和规程的补充,以保证输血安全。
一、临床输血申请、血样采集与送检(一)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南规定,科学、合理地掌握输血适应症。
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二)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三)《输血治疗同意书》上输血前九项检查应在输血前完成,逐项填写。
如果患者拒绝做,必须在《输血治疗同意书》备注后写明“不愿意做输血前检查。
”并签名。
二、输血前检查(一)ABO血型和Rh血型,抽血2ml于紫色盖真空采血管中,送检验科窗口部位,同时配血至少抽血3ml于蓝色盖真空采血管中;(二)Hb、HCT和PLT项目包含在血细胞分析检验中,抽血2ml 于紫色盖真空采血管中,送检验科窗口部位;(三)ALT包括在肝功能检验中,抽血不少于3ml于绿色盖真空管中,送检验科窗口部位;(四)乙肝两对半、Anti-HCV、Anti-H I V1/2和梅毒抽血不少于3ml于绿色盖真空管中,送检验科窗口部位;三、必须遵守《临床用血申请、审核和登记制度》。
输血申请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
四、检验科血库应将《临床输血申请单》按月编号登记,妥善保存。
每月由质控办组织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和临床专家,会同检验科血库工作人员,对上月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症掌握情况作检查、评估和总结。
五、《临床输血申请单》填写内容中:(一)血型: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
首次入院输血患者可不填写此项(但需注明标本已送检字样)。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一、临床输血操作规程(一)临床输血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坚持合理用血、科学用血、安全用血的原则,节约用血。
(二)临床输血申请1、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生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2、输血申请单一式两份,由经治医师填写。
申请血型、品种、数量、申请日期、医生签名。
一份交采供血机构,另一份交输血科(血库)备案。
3、确定输血后,由经治医师填写输血申请单,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采供血机构,做血型鉴定、交叉配合试验等。
紧急输血时,可先报告,后补送输血申请单。
(三)取血1、取血与发血的取送工作由医护人员担任。
为了防止差错,取血时必须由医师本人亲自到场,以防给错而造成医疗事故。
取血时,应有两名医护人员在场,以防发生问题时互相证明。
如一人取血时,必须请他人来取。
2、取血时,取血人员和送血人员都需仔细核对血液制品标签上的各项内容,包括品名、规格、数量、有效期,应与输血申请单相符。
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4、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5、输用前先轻轻倒掉一些,以检查有无明显凝块。
有凝块血液绝对不能输入人体内。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6、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制品时,前一袋输完后再接下一袋血液制品继续输注。
输注血小板时例外。
7、输血完毕后,由医师填写输血记录单(即输血卡),包括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供血者姓名、血型、品种、采血日期、有效期、实际采血时间、开始输注时间、结束输注时间、用量等;由医师记录输注开始和结束时间;将血液制品取回后放入冰箱保存24小时备查。
8、凡发生过敏反应的,应做好记录;过敏反应严重者应及时通知送血站或医院领导;如系血液质量问题应向领导及时汇报情况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输血申请标准操作规程1. 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2. 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3. 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4.亲友互相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 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定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和监护。
6. 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7. 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8. 临床医务人员有义务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献血法》有关规定。
9. 确定输血的申请医师交代患者家属到输血科缴纳互助金。
互助金为血液成本费的2倍(420.00元)。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标准操作规程1.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输血申请单上必须注明标本采集时间及采集人。
特急输血用血常规管(盖紫色)采集,非急输血用普通管采集(盖红色)。
2. 用药者注明用药情况。
3.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其他人员禁止送血)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并签字。
临床输血诊疗操作规程一、临床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输血前需充分了解患者的输血指征和相关病史,包括血型、抗体筛查、传染性疾病筛查等。
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输血血液制品,并准备好所需的输血设备和材料。
3.在输血操作前,必须进行患者的身份确认,并核对患者的相关信息,以确保输血安全。
二、输血设备和材料的准备1.输血设备和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和清洗,并确保无损和良好的质量。
2.输血设备包括输血输液器、输血管道、输血针等。
三、输血前的患者评估和监测1.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2.输血前还需对患者进行血样采集,以确保输血血液和患者的血型相符合。
四、进行输血操作2.输血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包括插入输血针、连接输血管道、开启输血血袋等。
3.在输血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反应。
五、输血后的患者观察和处理1.输血结束后,一定要确保输血血袋内没有残留的血液,并将输血器材进行废弃处理。
2.输血后,要对患者进行观察和评估,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3.如发现输血后出现过敏反应、感染等并发症,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医师。
六、输血血液制品的质控1.输血血液制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要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确保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2.输血血液制品的储存条件需符合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3.输血血液制品的有效期限需严格控制,不得超过规定的有效期。
七、记录和报告1.输血操作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关的记录,包括患者的输血信息、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监测结果。
2.发生并发症或不良事件时,需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按规定对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
以上是一份基本的临床输血诊疗操作规程,通过严格遵循这些规程,可以提高输血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和临床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同时,医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输血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完整一、引言临床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注入患者体内以治疗疾病或补充血液成分的方法。
输血操作规程的制定旨在规范医务人员输血操作的步骤和要求,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二、术前准备1.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指征,判断是否需要输血,并正确选择输血血型和血液制品。
2.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充分解释输血的目的、过程和风险,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医务人员应向患者进行详细询问,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输血史,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输血相关的风险。
4.医务人员应检查患者的血型和血常规,以便确定输血计划。
三、操作步骤1.医务人员应确保血液制品的贮存温度符合要求,防止血液变质。
3.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将血液制品连接到输血管路,并设置输血泵调整输血速率。
4.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例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皮肤情况等。
5.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液学指标,例如血红蛋白水平和凝血功能等。
6.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输血的关键信息,包括输血计划、输血量、输血速率和输血反应等。
7.输血结束后,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决定是否需要继续输血,并及时通知患者和家属输血的结果和后续的处理措施。
四、输血相关事件的处理1.如果患者出现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按照院内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包括紧急处理和报告。
2.如果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后需要进一步治疗,医务人员应全力配合,并向患者和家属做出全面的解释和安抚。
3.如果患者因输血相关事件导致严重并发症,医务人员应立即调查事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五、操作风险与安全措施1.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以避免感染或受到血液飞溅。
2.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输血操作培训,并保持相关操作技能的熟练。
3.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输血操作的规程,不得违反安全操作要求,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院护士临床输血操作规程一、输血申请1、在确定输血后护士应持《输血知情同意书》、《医疗用血申请单》、到血库申请输血。
所有输血的病人应同时送血标本。
2、送《输血知情同意书》时应注意医生及病人是否签字,是否已抽取输血前四项,如果不是,护士应提醒医生补全手续。
3、《医疗用血申请单》及其中各项应填全,尤其是血型、血常规、肝功、肾功、丙肝抗体、乙肝五项、梅毒、艾滋(如急诊用血时无法填写完全,请事后提醒开单医生补齐)、申请输血时间等应填全。
二、病人血样采集1、确定输血后,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到病人床前,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和诊断,然后采集血样。
2、标签上的号码(条码)、病区、病室、姓名、应与申请单一致。
3、配血试验用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4、必须由护士送申请单及血标本。
三、取血1、护士凭病历、血型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取血。
执行不了2、取血时应与检验科工作人员共同核对:(1)发血单内容与血袋标签内容是否一致,包括病区、床号、患者姓名、血型、病案号、血袋血型、条码号、保存期等。
(2)保存血液外观正常,是否有破损、溶血。
(3)配血试验结果无误。
3、在发血单及相应登记本上签字。
4、第一次取血的新护士应在其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取血。
四、输血1.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发血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2.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床号、血型等,确认与发血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3.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存。
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须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4.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中间应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病人有无输血不良反应。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临床输血操作规程是指医疗机构在进行血液治疗时,按照一定的操作流程和规范进行输血操作的具体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基本原则1.明确输血指征,经医生评估确有输血必要性,且经患者或患者家属同意;2.严格执行血液管理制度,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核对患者的身份及输血相关信息,确保输血物与患者信息一致;4.遵循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5.遵守临床输血操作标准和操作规程,正确处理和妥善管理输血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二、操作步骤1.核对患者身份和输血申请单、治疗医嘱等相关资料,确保输血信息准确无误;2.由两名操作人员共同核对患者身份,包括姓名、住院号、年龄等信息;3.核对输血物的标签和相关信息,包括血液型、Rh因子、血袋号码等,与患者信息一致;4.核对输血物的过期时间和存储条件,确保输血物的质量;5.选择合适的输血针头和输血管路,进行消毒和穿刺;6.设立静脉通路,使用3%氯化钠或生理盐水预冲管路;7.将输血物连接至输血管路,确保连接牢固,无渗漏;8.设置输血速度,根据患者的输血需要和身体状况确定输血速度,通常为滴速15-20滴/分钟;9.输血过程中,持续观察患者病情和输血情况,注意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10.输血完成后,停止输血,先关闭输血管路再拔除针头,消毒穿刺部位,并进行观察;11.记录输血相关信息,包括输血物的型号、数量、输血开始和结束时间、输血速度、患者的病情观察等。
三、注意事项1.遵守无菌操作,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穿刺器具等;2.确保输血物质量,核对血液型、Rh因子等,注意血液的保存条件和过期时间;3.遵守输血速度和输血量的限制,避免输血过快或过多导致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4.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和输血过程中的异常反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5.注重输血后的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处理;6.认真记录输血相关信息并及时上报。
实施临床输血操作规程,能够确保输血安全有效,减少输血相关风险,提高临床血液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XXX医院临床输血操作规程一、临床护士的输血操作规程1、当班护士应协助当班临床医生做好患者输血前的解释工作,检查首次输血患者是否已做输血前“九项”(ALT、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CV、抗-HIV1/2、梅毒)和是否已签《输血治疗同意》,否则有权拒绝临床医生的输血申请。
2、临床医生下达医嘱后,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到病人床边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和住院号等内容,然后再由当班护士采集患者血标本2~3ml。
3、患者血标本采集后,由当班护士将《输血申请单》及患者血标本立即送到输血科,并与输血科人员共同核对无误后双签名进行交接;值班时间输血时,由当班护士电话通知输血科人员到病房与当班护士共同核对无误后双签名交接。
4、接到输血科交叉配血完成的通知后,由一名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取血时,应要求输血科人员与之共同核对《交叉配血记录单》、《交叉配血登记本》和血袋标签上的所有内容,并检查血液包装是否完好、血液外观是否正常,核对和检查均无误并双签名后取回血液;值班时间输血时,由输血科人员将交叉配血完成后的血液等送到病房与当班护士共同核对和检查,均无误后双签名交接。
5、临床取血人员或输血科送血人员应保证血液在医院内的转运质量安全。
6、准备输注血液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到患者床边再次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血型、配血结果,并再次检查血液包装是否完好、血液外观是否正常,核对和检查均无误并双签名后方能执行下一步操作。
7、核对和检查完毕后,由当班护士轻轻摇匀血液,并用0.9%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管道;输血器管道冲洗完毕后就可以开始给患者输注血液;输注前15分钟,将速度控制在5ml/min,并向病人或家属交待输血注意事项;6、由当班护士填写护理记录单(内容包括:输血时间、血型、与谁核对等)并签名;7、由当班护士观察约10min后根据病情调整滴数;8、由当班护士随时观察输血反应及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当班医师处理,并做好记录;9、输血完毕,当班护士再查对无误后,将血袋置入双层黄色污物袋内,并填写《护理记录单》(内容包括:输血完成时间、有无输血反应、病人有无不适等)及《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签名;10、由当班护士将贮存血袋的污物袋和《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一同送到输血科(夜班护士次日下班后将血袋送到输血科),经核对后双签名交接;11、血袋在输血科封存1天后,临床未反馈输血异常情况时,由输血科进行高压消毒并清点后交给医院医疗垃圾专业回收人员,由后者清点后再交给黄山市医疗垃圾处置机构专业回收人员,两次交接均必须双签名。
输血申请标准操作规程1. 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2. 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3. 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4.亲友互相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 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定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和监护。
6. 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7. 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8. 临床医务人员有义务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献血法》有关规定。
9. 确定输血的申请医师交代患者家属到输血科缴纳互助金。
互助金为血液成本费的2倍(420.00元)。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标准操作规程1.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输血申请单上必须注明标本采集时间及采集人。
特急输血用血常规管(盖紫色)采集,非急输血用普通管采集(盖红色)。
2. 用药者注明用药情况。
3.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其他人员禁止送血)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并签字。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一、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输血指征:在患者存在明确的输血适应证的情况下方可进行输血。
2.获取输血同意:在进行红细胞输血时,应该获取患者或患者家属的书面同意。
3.检查输血史:了解患者的输血史,特别是对于反应阴性或疑似输血相关疾病的患者。
4.获取输血所需血液及血管通道: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血型要求,选择适当的血液进行输血。
核实患者和血液的血型,并决定采用何种输血方式(静脉输血或动脉输血)。
5.输血设备准备:准备好输血所需的输血器具,包括输血管、输血针、输血袋、输血管路装置等。
6.输血前检查:在进行输血前应该进行一系列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二、输血操作步骤1.核对身份:在进行输血前,核对输血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输血给予正确的人。
2.定位穿刺点: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输血穿刺点,常常选择在手背或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
3.穿刺准备:使用无菌器械进行穿刺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穿刺点消毒,穿刺点局麻等。
4.连接输血装置:将输血管连接到输血针上,并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5.缓慢开始输血:逐渐打开输血管的流量,以避免患者出现输血反应。
开始输血后,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
6.注意观察患者症状:在输血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特别是过敏反应、输血相关疾病等。
7.输血结束:当输血袋内没有血液时,应该立即停止输血,并拆除输血装置。
在拆除输血设备之前,应注意血管通路是否畅通,如有血块应及时取出。
8.深静脉输血护理:若需进行深静脉输血,应注意保持深静脉输血通路的清洁和畅通,并定期更换输血器具,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输血后的处理1.维护输血通路:输血结束后,应注意维护输血通路的清洁和畅通。
2.随访观察:输血结束后,应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变化,特别是输血相关疾病和输血反应等。
3.输血相关疾病的处理:若患者出现输血相关疾病,应及时处理。
根据不同的输血相关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是指在临床上进行输血时,医护人员必须遵守的一系列操作规程,以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下面是一般情况下的临床输血操作规程:
1. 审查医嘱:医生在病历中开具输血医嘱后,输血前必须由护士进行医嘱审查,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 确认患者身份:在输血前,护士必须与患者进行身份确认,包括确认患者的姓名、年龄、住院号码等,以避免输血错误。
3. 提供血液安全教育:护士必须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输血的安全教育,包括输血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等,以充分了解患者的知情同意。
4. 检查血液质量和有效期:护士必须检查输血的血液单位的血型、交叉配对结果以及血液有效期,确保血液质量符合要求。
5. 准备输血装置:护士必须准备好输血所需的输血装置,包括输血袋、输血管路和输血针等。
6. 检查输血装置完整性:护士必须检查输血装置的完整性,包括检查输血袋是否密封完好,输血管路是否畅通无阻等。
7. 核对血液信息:在输血前,护士必须与临床输血记录和血液单位的标签进行核对,确保血液信息一致。
8. 开始输血:将输血装置与患者的静脉通道连接并固定,开始按照医生指示进行输血。
9. 监测输血过程:护士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和循环情况,包括心率、血压和
体温等,及时处理输血反应和不良反应。
10. 输血后处理:输血结束后,护士必须妥善处理输血装置和废弃物,并及时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以便进一步的跟踪和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医疗机构可能会有具体的临床输血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在进行输
血时应严格遵守所在单位的规定和操作流程。
人民医院临床输血操作规程1、输血申请1.1 下输血医嘱,打印《临床输血知情同意书》;1.2 与患者或家属谈话,告知其输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和传播疾病的风险以及不输血的病情风险;患者或家属同意输血治疗方案后,签《临床输血知情同意书》。
1.3 “同意书”签完后,逐项填写并打印《临床输血申请单》。
1.4 按需要量开血型鉴定及配血电子医嘱。
1.5 作谈话记录,并将《临床输血知情同意》书贴于病历上。
2、受血者标本采集与送检2.1 护士打印标本条码,由护士或医护人员两人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含EDTA-K2的真空采血管,于患者床前当面唱读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无误后采集血样。
采集完成后,再次核对血样标识与申请单信息,血样量、有无溶血,无误后,采血者与患者或家属共同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字确认,并进行护理记录。
2.2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立即将受血者血样与《临床输血申请单》一并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符合要求后双方在《临床输血申请单》签字。
3、血型鉴定3.1 对符合要求的标本方可进行血型鉴定。
3.2 对病人红细胞ABO 血型鉴定必须包括正定型和反定型以及Rh(D)血型鉴定。
出生3 个月内的婴儿红细胞ABO 血型鉴定只做正定型,可不做反定型。
3.3 血型鉴定结果必须由输血科两人核对,节假日或夜间一人值班时,血型鉴定后自己复核全名签字。
3.4 血型鉴定结果须记录在登记本上并保存十年。
4、交叉配血4.1 受血者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 天之内的。
4.2 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应ABO 血型同型输注,并作交叉配血。
4.3 输血科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常规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 血型,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配血实验必须采用能检测出完全抗体和不全抗体的交叉配血试验方法(卡式、凝聚胺、抗人球蛋白试验等)。
安全输血操作规程一、概述安全输血是指将血液和血液制品输输注给患者时,遵守一系列操作规程,保证输血的安全性,防止传染病的传播以及输血反应的发生。
二、操作流程1.审核根据患者的输血指征,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输血,并开具相应的输血申请单。
护士根据申请单审核患者的个人信息、血型、交叉配血结果以及输血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2.采集标本护士在执行无菌操作并佩戴好个人防护措施后,采集患者的静脉全血标本,在标本瓶上正确标记患者的姓名、年龄、病区、病床号、采血时间等信息。
3.交叉配血将采集的标本送到血库进行交叉配血。
在交叉配血过程中,护士需注意确定患者的血型与所需输血血液的血型匹配,以防止输血反应的发生。
4.获取血液5.核对6.准备输血将取得的血液悬挂在输血架上,打开滴速器,调整输血的速度,通畅输液管路,并在输血的同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输血记录单上,包括输血时间、输血速度、输血反应等信息。
7.输血观察在输血过程中,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以及血压等指标的变化。
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输血反应,如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感染等。
8.完成输血输血结束后,将输血管路与患者解开,并予以处理。
记录输血结束的时间、输血量以及输血反应的情况等。
将输血记录单整理完善,并存档。
9.输血评估输血后,护士需对患者进行输血后的评估,包括观察是否出现输血反应的症状、血常规等相关检查结果的变化等。
三、操作注意事项1.个人防护护士在进行输血操作前,必须进行手卫生并佩戴好口罩、帽子、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无菌操作在进行采血、取血液以及开启输血包装等操作时,护士必须进行无菌操作,以防止交叉感染。
3.双人制度在核对输血信息、取血液和输血的过程中,护士应尽量采取双人制度,互相协助核对、避免疏漏。
4.注射速度控制护士要控制输血的速度,遵循医嘱中的要求。
过快的输血速度可能导致患者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5.输血观察护士需密切观察患者输血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输血操作规程5篇【第1篇】a医院平安输血操作规程医院平安输血操作规程1、临床医师按照患者病情需要,仔细填写输血申请单,与患者或近亲属讲清利害关系后,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由护士核对患者资料、原始血型、rh血型后采集防凝血样送输血科备血。
血样要保证精确无误并符合配血要求。
如患者为第一次输血,备血时应检查血型鉴定、抗体筛检和输血前检查;本来输过血的患者,血型鉴定可以不检查,但上次输血超过7天者,应检查抗体筛检,如为其次次入院,应检查所有项目。
2、护士到输血科取血时,应与输血科人员仔细核对输血资料。
患者姓名、科室、病房、床号、血型;献血者姓名、血液编号、血型;血液容量、采集日期、有效期;血液外观检查:标签完整性、供血单位、条形码、血袋完整性、有无显然凝块、血液色彩有无异样、有无溶血等。
交错配血实验结果;以上核对完成后,发配血人员及取血人员共同签字后取血。
3、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送过程中勿强烈震惊,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
库存血不得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形,按照状况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放置时光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4、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对以上其次条核对内容再次核对无误后备输。
5、至患者床边输血时,再次核对前述内容,召唤患者姓名以确认受血者。
假如患者处于昏迷、意识含糊或语言障碍时,输血报告单不能确认患者,就需要与其近亲属共同举行确认,或确认患者手腕上的标识。
6、核对及检查无误后,两名护士签字,遵照医嘱,将血液轻轻混匀后,严格根据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输给患者。
7、输血通道应为自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
如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应用生理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在输注另外一袋血液。
8、输血时应遵从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的前15分钟要慢,每分钟约20滴,并严密观看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按照需要调节速度。
一旦浮现异样状况应立刻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准时报告临床医师,用生理盐水维持通道。
临床输血操作规程(试行)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赣州市中转血库(医院血库、输血科)业务考核标准》(暂行)的有关规定。
制订我院操作规程。
一、输血原则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与输血指征,能不输就不输,能少输不多输,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合理利用血液资源。
二、临床输血前的准备与申请1、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
2 、输血前准备: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过敏、发热)和经血传播疾病(HIV、HBV梅毒、血液寄生虫等)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并做相关检查(ALT、乙肝两对半、HCV HiV1/2、RPR ABC血型、Rh血型、Hb HCT血小板、不规则抗体筛查)等。
患者或其家属在《石城县人民医院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医务科)或分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3、输血治疗的申请:《石城县人民医院临床输血申请单》为本院唯一有效的临床输血申请单,申请输血时由经治医师将《输血申请单》内容逐项填写完整,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凡资料不全的《输血申请单》特别是缺乏输血史、妊娠史和医师签名的《输血申请单》要退回临床科室补上,不得迁就。
一次用(备)血量超过2000ml 要履行报批手续,经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急诊除外,之后必须补办报批手续。
4 、亲友互助献血。
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赣州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Rh(D)阴性和稀有血型患者输血。
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6、血型鉴定:P89-92 。
(1 )、ABO血型鉴定:见《全国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2 )、Rh血型鉴定:见《全国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P93-95。
(3 )、A、B亚型及其他亚型鉴定:见《全国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第六章《血型血清学检查》。
(4 )、凝聚胺法ABO血型鉴定:①、取试管2支并标记为“ A”管(加A型血清,含抗B)、“ B”管(加B型血清、含抗A)。
加已知血清2滴,再加1滴待检者3%--5%血球(洗涤或不洗涤)。
②、各加LIM(低离子液)0.6mI ,混合均匀。
③、再各加2滴Polybrene Solution (凝聚胺液)混合。
3400rpm离心10秒或1000转/分离心1分钟。
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使壁管残留大约0.1mI 左右的液体。
④、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
如无凝集,必须重做。
⑤、最后加2滴Resuspending (复悬液),并轻轻混合,结果判断:如A管凝集散开,B 管凝集不散开,鉴定血型为“ A型”;如A t凝集不散开,B管凝集散开,鉴定血型为“ B型”;A管、B管均凝集不散开,鉴定血型为“ AB型” ; A管、B管均凝集散开,鉴定血型为“O型”。
说明:凝聚胺法ABO血型鉴定对于凝集管来说,不能排除免疫性抗体的存在。
(5)、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必须在显微镜下观察证实。
三、交叉配血(受血者)血样的采集与送检1、血样采集和《输血申请单》送验。
确定输血后,由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不能在输液通道或与输液同侧静脉取血)。
并由医护人员将受血者血样和《输血申请单》一同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送、验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2、血样和《输血申请单》的拒收。
受血者血样标签填写内容与《输血申请单》所填内容不相符;血样标签与《输血申请单》项目填写不完整、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含义不清等,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应要求临床医师重新核对补齐或重新填写“血样标签”和或《输血申请单》,不得在原“单”上涂改更正。
采集血样量不够要求重新采集。
四、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一)、交叉配血标本:用于交叉配血的血样必须是输血前3天以内的(含前次交叉配血留下的血标本),量不少于2毫升,若须多次配血,每增加一次血量也相应增加1毫升。
若是事先保存的血样应确定其未变质后方可使用,一般应重新采集。
右旋糖酐可干扰交叉配血,应在输注前采集交叉配血标本。
(二)、交叉配血前应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3个月内的婴儿可以不做反定型),常规检查患者Rh( D血型(紧急输血时可除外),正确无误后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三)、对交叉配血不合、有输血史、妊娠史、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必须做抗体筛选试验。
(四)、每次交叉配血完毕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都必须密封或将试管盖紧,在2-6 C 至少保存(放冰箱)7天。
(五)、交叉配血方法的选择。
1 、盐水介质配血法:适用初次受血或不规则抗体筛选“阴性”的患者。
2 、凝聚胺配血法:凡盐水介质交叉配血不合、有输血史、妊娠史、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均使用本配血法。
(六)、交叉配血操作方法①、盐水介质配血法:见《全国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P107-109。
②、凝聚胺配血法:1 、3%--5%(红)血球悬液配制:1毫升生理盐水中加30--50 微升压积红细胞,混匀(洗涤或不洗涤,盐水介质配血法最好洗涤3次)。
2 、取试管两支,标记主、次侧:主侧:病人血清(浆)2滴,加供血者3%--5%血球1滴。
次侧:献血者血清(浆)2滴,加病人3%--5%血球1滴。
3 、各加LIM0.6ml, 混合均匀. 室温静置1 分钟。
4 、再各加2滴Polbrene Solution 混合,静置15秒。
5 、3400rpm离心10秒或1000转/分,离心1分钟。
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使壁管残留大约0.1ml 左右的液体。
6 、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
如无凝集,必须重做。
7、最后加2滴Resuspending ,并轻轻混合,观察结果。
如凝集不散开,则为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为配血不相容;如凝集散开,则为Polybrene 引起的非特异性的凝集,为配血相容,进一步在显微镜观察有无凝集。
8、交叉配血报告方式:① 同型交叉配血:“主、次管交叉配血无凝集、无溶血反应”,② 异型交叉配血(不主张):“主管交叉配血无凝集、无溶血反应;次管交叉配血有凝集、无溶血反应”。
(七)、抗体筛选试验操作方法:1 、抗人球蛋白试验:见《全国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
2、凝聚胺抗体筛选法:(1)、取2支试管,各加病人血清(或血浆)2滴,分别加入3%--5%筛检血球(谱细胞)1 滴。
(2)、各加LIM0.6ml ,混合均匀。
(3)、各加2滴Polybrene Solution 混合。
(4)、3400rpm离心10秒,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使壁管残留约0.1ml左右的液体。
(5 )、轻轻摇动试管, 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
如无凝集,必须重做。
(6)、最后加2滴Resuspending,并轻轻混合,观察结果。
如凝集散开,则为Polybrene引起的非特异性的凝集,为抗体筛查阴性,如凝集不散开,则为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为抗体筛查阳性,进一步进行抗体鉴定(性质、效价)。
(八)、将交叉配血结果、ABC血型复定结果、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等内容逐项填入《石城县人民医院输血记录单》中,此“单”为“交叉配血报告单”,经认真核对无误后与全血或成分血一起发往临床(入病历)。
并将“交叉配血结果”登记在《石城县人民医院交叉配血结果记录本》上。
(九)、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患者,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应AB(同型输注。
五、血液入库、核对、储存1、全血、血液成份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
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供血机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型码编号和血型、血液品种、容量、采血日期、血液成分的制备日期及时间、血袋编号/ 条型码,储存条件)等。
及时进行入库登记。
2 、按A、B、Q AB血型将全血、成分血分别储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标识。
当贮血冰箱的温度自动控制记录和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时,要立即检查原因,及时解决,并记录。
全血质量(4C±2C保存)外观检查(见附表一)。
全血及其成分的储存条件和保存期(见附表二)3、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
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v 8C FU/10分钟或V 200C FU/m3不合格。
4、《石城县人民医院血库收、发血记录》填写要求。
(1)、按表中内容逐项填写完整,不得漏项。
(2)、“入库”栏中的“血袋号”根据储血袋下方的“血袋编号/条型码”中标明的号码填入其中,发血时将“血袋编号/条型码”易撕条撕下贴在“出库”栏的“血袋号”栏中(由配发血人员执行) ,另一张“血袋编号/ 条型码”由临床输血操作人员在输血前核对无误后将其撕下贴在《石城县人民医院输血记录单》中的“供血者血袋号”栏中。
“入库日期与时间”、“取血日期与时间”应按年、月、日、时、分钟格式填写完整;“入库”、“出库”栏中的“血型、品种、数量”应相符;“出库”栏中的“九项核查、取血日期与时间、取血者”由临床取血人员填写。
六、血液的出库(发血)1 、配血合格后由配发血者通知(电话等)用血科室医护人员到输血科(血库)取血。
禁止患者及其家属、亲友等取血。
用血科室工作人员由于患者急诊正在忙于处理时,配血者或本院非用血科室医护人员有责任将血液送至用血科室。
2、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3、血液及其成分血发出后不得退回,要求临床医师严格把握。
4 、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 1 、)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 2)、血袋有破损、漏血。
(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七、临床输注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检查无误方可进行输血。
并将另一张“血袋编号/条型码”撕下贴在《石城县人民医院输血记录单》中的“供血者血袋号”栏中,以备日后查核。
2、冰冻血浆的溶化。
①溶浆水浴箱。
水量充足(2/3 ),有温度计监测水温(3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