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4
2020年8月第8期Aug.2020No.8 LIFE EDUCATION应用型发展视角下师范类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姜珊(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15123)摘要:师范类新建本科院校具有新本科、应用型、地方性、师范性的基本特征。
首批师范类本科院校具有专升本的建校基础,在办学定位上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为发展目标,分层分类培养应用型人才,学科专业设置规模和结构日趋完善,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翼的办学特色。
师范类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转型发展定位中应推进多元化发展方向,注重发展规模与发展质量并行,以本科教育为建设重点,走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非师范教育为两翼的特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师范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学校治理截止2019年初,我国普通本科院校1243所,其中新建本科院校702所,占56.48%。
w新建本科院校已占了我国高校的半壁江山,在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人才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与扎实推进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201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新建本科院校要进行应用型转型已是共识,怎么转型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高校顶层设计是为达成学校建设和发展目标的重要环节,包括办学定位、学校章程、学校发展规划等内容。
办学定位是学校根据学校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环境,依据本校的传统优势、师资力量、办学实际等内部环境,对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办学类型、发展方向、服务面向、办学规模、人才培养规格、建设重点、办学特色等方面的统筹规划,对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具有战略性和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关乎着要办成什么样的大学以及如何办的重要议题。
切因此在转型发展中,把握高校的办学定位至关重要,师范类新建本科院校存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应用转型发展过程中也应顺应其共性与特性。
一、师范类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特征1.首先是新本科。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对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摘要本文从高校办学定位的角度出发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及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从而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辅导员提出三点要求:第一,正确把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第二,贯彻学习与实践并重的思想;第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辅导员此篇论文系09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辅导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思考》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09sjd880116。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高等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负有培养高级人才的责任,因此,如何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确立好自己的办学定位是一所学校能否实现自我发展以及完成高等教育三大职能即“培养人才、发展科研、服务社会”的重中之重。
所谓办学定位是高校的顶层设计,指办学者根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及学校所处的环境,从办学条件与办学现状出发,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奋斗目标、建设的重点与办学的特色。
办学定位细化可包含办学规模和层次的定位、办学类型的定位、社会服务面向的定位、发展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校的办学定位是一个包含系列定位的体系。
一所高校的办学定位,不是简单的位置选择和角色确定,而是将创新办学理念同创新办学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简单而言,定位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让自己能够“与众不同”,区别于其他的特征。
比如我们熟知的清华、上海交大都在结合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很好地提出自己的办学定位。
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剧,伴随而来的是大学扩招的逐步加剧。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提法近年来也逐渐兴盛起来。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由专科升级或合并而来,在与研究型大学的空间竞争挤压下,纷纷提出“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思想。
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提法已经明确了办学的层次,即本科层次。
除此外,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将我国高校分为不同的办学类型,最常用的分法即按照学术水平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及专科学校。
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下面将从办学定位、招生要求、教学质量保障和培养目标等方面,对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进行探讨。
首先,办学定位方面,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要求这类院校应以应用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型文科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类院校的办学定位要与其所处的地域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注重与企业和社会的紧密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并倾向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其次,招生要求方面,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要求这类院校的招生对象主要为普通高中毕业生,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好的学习能力。
同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兴趣也有一定考察,希望能够选拔适合从事应用型专业的学生。
再次,教学质量保障方面,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强调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教师队伍稳定、教学水平高的机制。
要求教
师具备一定的行业工作经验,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培养目标方面,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要求这类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能够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社会服务的需求。
要求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同时,要求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综上所述,国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可以从办学定位、招生要求、教学质量保障和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考虑。
这些要求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同时,这些要求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保障。
试谈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作者:王靖晶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17期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大批应用型本科院校随之产生。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仍有很多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不够清晰,进而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7-0026-01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内涵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的应用为导向进行办学,为社会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学校”。
201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引导一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2015年,教育部出台文件《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强调各高校应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加强对高校转型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应用型本科是既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又不同于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以本科教育为主,注重基础教育,强调应用型和技能型,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主要培养技师、工程师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在学科设置方面,以市场为依据,注重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情况,根据所需的技术岗位,设置学科和专业;在学科内容方面,注重实用性,培养学生掌握相关技术应用和实践能力。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1.办学目标办学目标决定了一所高校的发展方向。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制定办学目标时,应综合考虑国家政策,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以及自身的办学优势、实际资源等方面的因素,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积极参与当地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建设,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方面,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防止因长期专科办学,对自身定位过低;另一方面,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追求办学规模等数量上的增长和扩大,忽略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础培养。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高等教育在中国变得越来越重要。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许多发展的基本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14个基本问题。
1. 办学定位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通过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来确定自己的办学定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 专业设置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设置专业。
要注重保持与经济发展的同步,紧跟技术变革的步伐,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3. 师资队伍问题。
师资队伍是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关键所在。
应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学术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4. 教育资源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优化实验室设施,提供更好的教学设备和材料,创造优质的教育环境。
5. 学科建设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注重学科建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
6. 实践教学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7. 学风建设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注重学风建设,加强学风建设的引导和管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 教育评价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评价应该注重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
要发展全面评价体系,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
9. 就业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引导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服务,提高就业率。
10. 科研创新问题。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加强科研创新,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高院校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论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问题高晶(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01)摘要:本文从新建本科院校定位的重要,}生入手.明确目标定位要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确定新建本科院校的目标定位为教学型本科院校,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努力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的多样化.加强和扶持科研创新。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目标定位应用型人才引言“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近年由专科学校升格而来的本科院校。
包括由单科性或职业性高等专科、师范类高等专科升格而来的本科院校.以及多种不同层次类型的学校合并后升格而来的本科院校。
这类学校的建设在中国高教系统中一直属于较为薄弱的环节。
至2005年句Z底.在全国70l所本科院校当中,新建的本科院校有198所。
占本科院校总数的三分之一。
这个庞大的群体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专科教育过渡到本科教育,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各方面都要进行全方位的变革。
与老牌的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在综合办学实力上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
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实力。
对于学校本身乃至我国整个高等教育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必要性2004f f-8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剑桥大学的校长艾莉森-F理查德反复强调说:“每一所大学都应有自已的特色,不是所有大学都该变成一流大学。
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功能,一个国家需要一些世界知名大学,绝不需要所有大学都变成有名的大学。
”当今围外大学同样也受到资源竞争的严峻挑战。
它们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各校的办学目标定位明确,着力强化自己的特色,结果都拥有自己应有的位置和发展空间。
国外高校办学定位注意务实性。
这很值得我们借鉴。
目前我国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在定位时往往贪大求全。
千校一面。
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和学科设置上盲目追求“高、大、全”,大学定位模式形式逐渐单一化。
“学院变大学.大学追硕博”现象十分明显。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深入推进,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问题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
特别是在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如何准确选择办学定位,不仅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更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服务的效能。
本文旨在探讨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大学视域下的办学定位选择,分析当前高等教育环境对新建本科院校提出的新要求,以及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案例分析,本文旨在构建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选择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以期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应用型大学的内涵与特征应用型大学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形态,其内涵和特征鲜明。
应用型大学强调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其教育目标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种教育理念体现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需求,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应用型大学在学科设置上注重交叉融合,强调学科的实用性和综合性。
这种设置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助于推动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科研创新。
再次,应用型大学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应用型大学在服务面向上强调与地方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这种服务面向不仅有助于提升大学的社会影响力,也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应用型大学的内涵与特征主要体现在注重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强调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实用性、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这些特征使得应用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独树一帜,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现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到来,新建本科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大多由专科院校升格而来,或是在合并、转型的基础上形成的。
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定位新建本科院校的良好发展以准确定位为基础,准确定位以科学分类为前提。
本文以办学类型的划分作为研究起点,从职业类和学科类本科教育的维度,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定位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就此提出相关建议。
[标签]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类型定位然而,2005年10月,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规定“2010年以前,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本科院校”,限制了专科层次职业院校的继续升格,因为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道路,影响了院校自身的发展和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协调发展,其办学定位亟需研究。
办学定位包括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办学特色、服务面向等方面的定位,其中办学类型定位是最基本的因素,另外,我国新建的本科院校多由职业类专科院校升格而来,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由职业类专科院校升格而来的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定位。
一、办学类型定位(一)办学类型的划分对高等院校进行科学分类是研究办学类型定位的前提。
分类思想的提出是为了能全面地分析问题,避免在实际办学中忽视某些方面。
在同一分类维度,类型的划分是相对的,是指高校该类型的办学比重较大,而不是仅具有该类型的办学。
一个分类维度上不只具有两种类型。
类型的划分是连续的,可以根据不同比重确定中间类型。
对高等院校进行分类的依据很多,有与行政部门的隶属关系、国家建设重点、办学经费来源、知识等。
知识是高等院校的加工对象,是高等院校区别于其他机构的一个显著特点,以知识为依据划分高等院校类型最能体现高等教育的内涵。
从知识出发,划分的维度有(见图1):知识覆盖面和有机结合度,即院校所覆盖的学科数及学科融合程度,相对应的办学类型是专门型一综合型;对知识的作用,即院校的功能主要是传播知识还是创造新知识,相对应的办学类型是教学型一研究型;知识的组织形式,即以学科发展还是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组织知识,相对应的办学类型是学科类一职业类。
以上三个维度互不矛盾,彼此共存,每所院校都可以从这三个维度划分类型,图工中a类高校就是以教学为主、具有职业类教育倾向、学科门类较为单一的高校。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浅析摘要: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准确合理的办学定位不仅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新建应用型建本科院校只有在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学科专业建设、办学规模、办学特色等方面准确定位,才能顺利转型,实现学校“内涵升本”。
关键词: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20世纪后半叶,世界高等教育出现了持续扩张的全球化浪潮。
社会生产的工业化促使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又导致了教育类型的分化。
应用型本科教育正是适应形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
如何科学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仅事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和学校结构层次的优化。
本文试就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学科专业建设、办学规模、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定位作一具体分析。
一、办学目标定位办学目标是高校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一所高质量的大学必定有一个明确而且生机勃勃的办学目标。
办学目标定位是指在某个较长的时期或某一阶段内,对学校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的科学决策和创新性思考。
总体上就是确定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或将要处于的位置,它对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办学结构、办学特色、办学层次起规定性作用。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尚处于转型之中,积极的、具有前瞻性的办学目标能够起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作用,对于学校发展具有战略上的指导意义。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为地方高校,在制定办学目标时应遵循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了解和把握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长远的眼光审视学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坚持实事求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找准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结合点,把办学目标建立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之上,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己任,积极主动地参与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建设,努力使学校的目标定位既体现前瞻性,又体现出可行性。
既不能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盲目追求高起点、高目标,片面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长,也要防止因受长期专科办学的影响,定位过低,以免给学校今后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办学类型定位办学类型是社会赋予学校的历史使命,办学类型定位是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位置的选择,它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实际上是对高校自身的“身份”确认。
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都是国民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只有各安其位、各司其职,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对于高校的类型有多种划分标准,从行政隶属的角度,可以分为教育部所属院校、其他部委所属院校和地方政府所属院校;从办学主体的角度,可以分为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从高校职能发挥的不同,可以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院校;从学科属性上,可以分为综合性大学、多学科性大学以及单科性大学;从高等教育的内容性质角度,可以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等。
新建本科院校是划分为教学型还是划分为应用型?我们认为,采用应用型的说法更合适,因为这有利于新建本科院校走出传统的“精英办学”理念、“研究型”办学模式和“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事实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由教学型院校培养的,教学型院校的实质就是应用型院校。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从概念表述上就直接明确了其办学类型。
三、办学层次定位办学层次主要指人才培养的层次,办学层次的定位是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办学类型定位相对应的。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层次主要分为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高专)三个层次。
不同层次的高校反映的是学术贡献、人才培养层次、对社会服务的方式,以及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发挥的功能与作用。
即使是同一办学层次的高校,其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区别。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既然定位为本科院校,就应该立足于“本科”层次办学,迅速扩大本科生的比例,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的过渡。
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相比,不能仅仅表现在名称的更改和规模的扩大等外延扩展上,更应体现在教学与管理上有更深一步的内涵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多为专升本院校,如何从专科教育的模式转换到本科教育的特点上来,做到既立足于本科又与传统的本科院校相区别,是其在办学层次的定位上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以本科教学为主,不应排斥其他办学层次的适度发展。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都由专科院校升格或合并组建而成,升本后通过资源整合优化,有条件的院校完全可以选取一些优势学科通过挂靠、合作等联合培养方式进行研究生层次教育,以提高科研水平,提升学校整体实力。
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内涵建设,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之后,举办研究生教育将成为学校发展的新的生长点。
四、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是高校首要和主要的职能。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就是高校对人才培养规格、方向等方面的定位。
高等学校不同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也各不相同。
一般而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学术型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除了需要一定数量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外,迫切需要大批具有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基础理论较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参与企业一线生产、技术创新,解决企业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新建本科院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定位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体现为:具有良好的人格,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组织管理和人际协调能力。
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相比,新建本科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更强调应用性。
与专科和高职教育的技术性或技能型人才相比,理论基础更为系统扎实,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更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更强,发展后劲更足。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既要区别于专科学校,又要避免重走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老路。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顺利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五、服务面向定位服务面向定位是指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空间范畴,即高校在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时所涵盖的地理区域或行业范围。
从服务面向维度来看,我国高等学校通常被分为全国性高校、区域性高校及地方高校三类。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绝大多数分布于省会之外的中等城市,是在地方政府的扶植支持下成长起来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特点。
作为地方院校,无论就其历史性、现实性或其未来性而言,它的生存与发展都与区域(行业)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立足地方、面向基层,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地方经济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努力为区域(行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使命,应该成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服务面向定位。
当前高等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潮流就是在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同时,地方化日益彰显。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高等教育服务面向走的就是一条“国际——国家——地方”的发展轨迹:中世纪的大学,其服务面向具有国际性;民族国家的兴起,使大学具有国民性;大众高等教育时代的到来,必然要求高等学校具有地方性。
美国高等教育从19世纪的州立大学到20世纪的社区学院,走的就是地方化的发展道路。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认清高等教育发展的地方化潮流,把自己的长远发展目标建立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础上,主动走出“象牙塔”,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在服务中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并不断发展壮大,彰显特色。
六、学科专业定位学科专业定位是指高校设立的学科、专业门类多少及其在整个学科专业体系中的地位和比例关系。
学科与专业建设水平是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标志,分别体现了高校的科学研究职能和人才培养职能,并决定了学校的学术水平、办学特色、社会地位及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反映办学水平的标志是学科建设水平,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则是专业建设水平。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多是由原来的专科或高职院校通过合并升格而建立的,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相对薄弱,有的甚至以专业建设代替学科建设。
因此,明确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不同内涵及其关系,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做好学科与专业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专业教育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特征,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相对悠久,经验相对丰富,不能盲目照搬传统本科教育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来引领专业和课程建设,而应依托专业建设去拉动学科建设,走学科与专业建设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为此,应紧扣学校办学和发展定位,做好顶层设计,以专业建设为龙头,通过科学研究不断完善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作为专业建设水平提高的支撑和保障,统筹规划学科专业建设。
一方面要充分发掘现有学科与专业优势,积极改善科研条件、加大学科建设力度,为传统优势学科与专业的改造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又要根据地方支柱产业和资源优势,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学科,优先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学科专业,不断增强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七、办学规模定位办学规模定位是学校对招生数量及配套设施做出的界定,是数量目标定位。
学校的规模与结构、质量、效益密切相关。
一个时期以来,在市场驱动和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高等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现实要求,也是我国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
但规模与效益应协调发展,一所学校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都有一个最佳办学规模,在这个规模才可以达到最佳办学效益。
超出这个规模,意味着人均占有资源的下降,势必降低人才培养质量,继而降低高校的社会声誉。
低于适当规模则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提高办学成本,导致办学效益低下,甚至会引起内部管理和教学系统的紊乱。
高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在于教学质量,不在于办学规模。
培养和造就一批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将由规模的迅速扩张转向为质量的提高。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确定办学规模时,应遵循办学质量与办学规模相统一、办学质量优先的原则,量力而为。
事实证明,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地扩大办学规模,最终只能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严重下滑,这对办学声誉和社会知名度不高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无疑是在其后续发展道路上设置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