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三农问题
内容摘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三农”工作也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心工作。农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70%左右,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
关键字贫富差距新农合农村改建
一三农与三农问题
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关于“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学者们争论不已,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观点,因为,每种观点都既有说服力又有其难以应答的“死穴”。但是学者们却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上完全一致,即,所谓的“三农问题”的其实就是农民问题,而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9亿,农业人口达7亿人,占产业总人口的50.1%。“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考虑农业自身的体系化发展,还必须考虑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重大,不仅是农民兄弟的切盼,也是党和政府的大事。
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国民经济全局,要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解决“三农”问题的许多措施都与资金的投入密切相关,但是金融体制改革所存在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相对不足。农业产业本身的体制问题也影响金融资本向其流动,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民的待遇
解决“三农”问题关系国民经济全局,要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解决“三农”问题的许多措施都与资金的投入密切相关,但是近几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所存在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对县域经济,特别是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相对不足。农业产业
本身的体制问题也影响金融资本向其流动,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农民的待遇正在不断地上升,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从2004年以后的免除农业税开始,到现在的粮食补贴,从以前的看病大抽血,到现在的新农合,农民的待遇正在不断变好。但是贫富差距正在逐渐变大。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近30个年头。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顾30年来的历程,总结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探讨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进一步指导实践。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正如那句口号一样,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也变得大起来了,人均GDP连年增加,但是一部分人是富有了,可还有广大的农民还是生活不好,特别使一些偏远山区,仍有很多人仅达到温饱,中国的贫富差距变得越来越大,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而根据北师大经济学教授钟伟统计,大陆50个富豪的资产即相当于5000万农民年纯收入,300万个百万富翁的资产,相当于九亿农民两年的纯收入。此外,人民银行统计发现,中国银行体系总计8940亿元存款中的80%,集中由20%存户持有。
三农村和农业问题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本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当然农村问题还有很多方面,它遍及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养老医疗问题和幼儿教育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四改善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是长期形成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也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持之以恒地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尤其要注重抓好“三农”工作。当前要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五个方面起好步、开好局。第一,切实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进步和耕地保护的投入力度,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特别是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第二,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在继续挖掘农业增收潜力的同时,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发展的步伐,并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逐步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第三,切实打破城乡隔阂。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推动劳动力和资金在城乡间的流动和优化组合,为城乡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第四,切实加快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第五,切实保护农民权益。深化各项改革,从体制和法律上维护农民权益,激发广大农民的创造力。让农民生活变得更好,让中国变得更加强大。
参考文献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6年1月18日
《我向总理说实话》2000
金光农业《论述我国三农问题》2004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