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内涵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的感悟作者:毛名煜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年第20期一、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文化意识的内涵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知识的传授,二是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文化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导入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内容;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要求学生对所学语言的话语意向、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话语动机等文化要素做到理解、认同和有效交际,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敏感度和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
跨文化交际就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
跨文化交际对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实际上我们经常在从事跨文化交际的活动。
譬如:从大的方面讲,我国领导人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进行会晤时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我国和其他国家进行对外贸易时也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
从小的方面讲,我们个人和外宾、外教、外国留学生等的交往也属于跨文化交际活动。
此外,跨文化交际还表现在我们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欣赏外国电影,看电视节目,听外国歌曲时,这是我们与处在不同背景下的作者、导演等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有效途径及策略1.在阅读方面必修一第一单元《Friendship》该单元话题就是友谊,该单元的主阅读材料《安妮日记》里所涉及的跨文化知识也很新颖,该文章的写作背景:二战时期的欧洲大部分地区受德国纳粹统治,德国纳粹政策之一是对犹太人进行残酷迫害,包括杀害、送到集中营强迫劳动、驱逐出欧洲等。
如果学生不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就无法体会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也就无法理解主人公安妮当时的心境和为什么将日记视为自己的朋友。
教师在授课时应给学生讲清楚当时的社会背景,扫除学生阅读中跨文化障碍,增加一定的文化知识的积累,从而更深刻地领悟安妮日记的内涵。
2.在听说方面必修一第二单元《English Around the World》学生用书的听力部分选取了美国南部得克萨斯州男孩Buford的自述,他带有浓浓南方口音吗,而他的老师Jane是英国人,他用地道的英语将Buford的话重复了一遍,这两段独白给学生听觉上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了同样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之家也存在着语言文化差异。
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浙江省奉化中学吴碧芳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
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居住环境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其文化也存在着差异。
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化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语言的学习和进行跨文化交际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随着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新英语课程标准增加了“文化意识”一项目标要求以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量明显增加。
为此,在日常英语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语法知识以外,还得加强英语国家的文化教育,只有熟悉英语使用的文化背景,才能真正地理解并运用英语这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
一、文化渗透的内容和目标《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所以教师要在课内外着重上述文化内容的渗透。
《标准》也列出了在高中英语学习阶段要达到的七、八级目标,其中七级为必须达到的目标,八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中学生设计的目标。
以下是七级目标描述:1、理解英语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极其文化内涵;2、理解英语交际中的常用典故和传说;3、了解英语国家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成就、贡献等。
4、初步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5、了解英语国家中主要大众传播媒体的情况;6、了解主要英语国家人们与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异同;7、了解英语国家人们在行为举止和待人接物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8、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宗教传统;9、通过学习英语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10、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二、文化渗透的途径和方法1、充分挖掘教材,在课堂单元教学中适时地渗透文化因素。
2003年秋季开始推广使用的人教社新SEFC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该教材涉及的话题众多,对文化内涵的覆盖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其中包括道德教育、行为规范、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语言学习、兴趣爱好、文体活动、名人传记、名胜古迹等等。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文化品格素养探析一、引言二、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概述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主动探究的学习形式、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全面发展的学习目标、自主成长的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自信心和能力等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创造力。
三、文化品格素养的内涵文化品格素养是指在特定文化环境下,个体形成的对文化的认知、理解和态度,以及在文化交往中所表现出的行为特点。
文化品格素养不仅包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继承,更要求学生具备开放包容、多元交融、尊重差异、维护和谐的品格。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文化品格素养有着密切的联系。
英语教学是对外语言文化的传承和继承,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外国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从而拓展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也是对本土文化的再次认识和传承,在英语教学中体现本土文化的精髓和特色,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英语教学还会促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形成包容、开放的文化品格。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和文化品格素养是紧密相连的,相辅相成的。
五、文化品格素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1. 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文化品格素养要求学生对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思考,在英语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历史和社会环境来提高对文化的认同感和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通过英语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培养自己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2.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素质。
英语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外国文化、扩展视野的平台,通过学习英语,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增强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强化学生的包容心态和开放思维文化品格素养要求学生具有包容、开放的品质,在英语教学中,学生需要接触来自不同文化的思想、价值观和文化传统,从而培养一种能够包容和接纳不同文化的宽容心态,开放的思维方式。
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导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成为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
1. 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中华传统文化凝聚了丰富的价值观念,包括孝道、忠诚、礼貌、谦逊等。
这些价值观念贯穿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对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2. 文化底蕴的深厚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括诗词、典故、传统节日等,这些文化底蕴的深厚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3. 国际视野的开拓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了解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1. 语言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成语、谚语等方式,来进行语言运用的教学。
通过教授中国古诗词,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还能了解诗词背后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2. 作品赏析在英语课堂中,可以选取一些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英文作品进行赏析。
通过分析英文小说中的中国元素,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3. 文化交流通过举办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可以让学生与外国学生互相了解彼此的文化,这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
4. 历史探究通过历史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从而树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5. 艺术表演在英语课堂中,可以邀请文艺团体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表演,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了更好地渗透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可组织中外文化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和讲座,提升教师的文化水平和国际视野,从而更好地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本文探讨了文化教学的意义和内容,并指出了应通过预习铺垫、情景交际、讲解法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文化教学交际方法一、引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并提出“文化意识”的教学目标,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结合外语文化教学的目标等问题及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就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及如何进行文化教学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文化教学的意义(一)文化导入是学生参加高考的需要。
传统考试主要考查语法知识及词汇的用法,这是造就“高分低能”的主要原因。
随着英语高考的发展,它强调语言与文化的一体性,真正地道的英语应当在表述内容的同时体现英语的文化色彩。
这一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有明显的体现。
考生在作答此类题时,不仅要了解题目的意思,还要联系到意思所渗透的文化背景[1]。
(二)文化导入是语言交际本身的需要。
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交际是运用语言的主要手段,包括书面和口头交际两个方面。
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即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而离开文化背景的交际英语是行不通的[2]。
三、文化教学的内容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具体可概括为两个方面:词汇中的文化和语篇中的文化。
(一)词汇中的文化。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文化负载量最大的成分。
单词的发音,拼写并不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如何得体运用才是其根本原因。
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学习过程中,若不了解词汇中蕴含的文化含义,就容易出现chinglish的情况,进而产生交际障碍。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核心内涵: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一般把“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里文化三方面。
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相互关系等。
而外语教育语言学所研究的文化也就是它的狭义文化。
语言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并进行听,说,读,写“四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最终使学生具有语言运用能力。
而文化是指目的语所在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
文化对学生学习英语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重视文化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文化修养。
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操纵课堂,不仅是一个老师驾驭能力的体现,更是一个老师综合素质的挑战。
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了解外国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深知内外两种文化的迥然各异,在这种“外来文化意识”挑战“本国文化意识”的过程中,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和教育,达到一种兴趣带动主动学习的景象。
二.文化意识的重要意义: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丰富的内涵,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并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这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带动下,学生的敏感性和鉴别力能充分发挥出来。
通过这种文化意识的渗透,可以达到一箭双雕。
在英语教学中注意文化素养的提高,可使学生从深层去理解和把握语言,减轻机械记忆的负担,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逻辑性,这大大有利于其他各项教学目的的实现。
如果我们一味地只重视语言形式,而忽略了语言的社会意义,单纯地把英语看作是一种符号系统而脱离文化孤立地来教学的话,就会给语言教学带来诸多困难。
学生在运用语言时,也就常常会以“中文思维+英文方式”来套用所学词汇,从而出现许多不得体的句子,产生尴尬的局面,甚至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误会。
注重高中英语的词汇文化内涵教学一、提出问题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脱离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就不可能准确地掌握和运用该民族的语言。
在当前的课堂中,教师往往对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导入不深,使得学生对英美等国家的文化底蕴了解很少,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往往是一知半解,领会不透彻,一旦运用起来,就是生搬硬套,出现遗漏。
英语词汇的学习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方面它与语音、语法、句型、课文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它还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体现。
词汇教学中提倡的是综合性教学,可当前不少教师却长期坚持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模式,即先拼单词的发音,然后解释词的构成和使用的语法范畴,再罗列词义和用法,最后用单词进行造句练习,形成了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讲台下没完没了地记的情景。
这种方法的弊端是大部分的时间被教师的讲解占用,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收效甚微。
结果表明,这种孤立地教授词汇的方式很容易使学生疲劳乏味,更不用说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吸收和消化生词。
高中英语进入选修课本的学习,很多学生遭遇了单词学习的瓶颈。
这些学生发现用自己以往的一套学习词汇的方法,记忆单词十分困难,有些单词虽然勉强记住了,但在使用过程中却错漏百出。
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语言学习的文化素养不高,导致不能高效地记忆单词,更难以正确使用单词。
这样既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升学就业,又违背了新课标中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基础的原则。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语言,而且要教文化。
英语教师可以以词汇教学为切入点,既讲语言又讲文化。
二、英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的重要性语言是深深扎根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与该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
不同语言的民族,认识世界与思维的方法有很多不同之处,加之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的差异,由此产生了语言文字的差异,也就是说语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词汇作为语言的基石是受文化影响最为敏捷的一个层面。
如果想透彻理解词汇的含义,就必须学习有关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及社会风俗习惯。
新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摘要: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时代课题之一。
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教学1英语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人教社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文物遗迹、传统节日、书写系统、诗词绘画等,指向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文化、书法、艺术、文学等多个方面,呈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面向。
这些中国传统文化无论以何种形式为载体,都可以视为文化的“记忆场”,是建构和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在语篇内容上,《新课标》强调要选取能够“促进学生思维、体现文化差异”,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语篇。
教材中的中国文化语篇负载了优秀的价值观,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展思维品质,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
这些语篇主要涵盖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简称《体系》)中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责任担当、健康情感、劳动精神5个二级指标。
比如必修教材第二册PromotingCulturethroughDigitalImages一文讲述了科学家借助互联网对外介绍敦煌莫高窟的经历,传递了责任担当、民族文化自信等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具有引领作用,能有效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它引导教学和测评注重对核心价值的培育和考察,从而保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语篇指向多个核心价值指标,以这些语篇为依托培育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发展其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习得必备知识,能有效达成高中英语课程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目标以及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
2英语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呈现方式人教社英语教材以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文学性语篇、非连续性语篇为载体,将文本和“副文本”有机结合,以文字、符号、图片、音频、视频为媒介呈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试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和传承。
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教授英语时必须融入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培养出更加全面的人才。
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文化教育是促进各国人民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加普遍与频繁,文化教育尤为重要。
通过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可以缩小各国文化差异,加深相互了解。
此外,世界上不同地区所用的英语也有差异,教授文化可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用法和重点,增强英语学习的针对性和实际性。
文化教育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和视野,培养出更加全面的人才。
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背景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掌握语言规范。
同时,涵盖文化教育的英语课程不仅仅是语言的学习,更好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化素养等等。
二、文化教育的内容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教育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
主要包括人文、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
文化教育中应该坚持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阅读文本、文艺作品欣赏等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的知识。
1. 人文:人文方面的文化教育主要包括文学、音乐、艺术等等。
通过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学作品、音乐艺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语言的精髓。
2. 历史:历史方面的文化教育主要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与传统。
如英国历史、美国新旧文化传统等等。
通过学习历史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习惯。
3. 政治:政治方面的文化教育主要包括英语国家的政治制度、司法体系等等。
学生们通过了解和分析这些政治体系,可以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法律和习俗。
4. 经济:经济方面的文化教育主要涉及到英语国家的经济发展、商业机构与市场文化等等。
学生们通过此类教育可以了解贸易、市场和商业中的词汇和术语,并学会更好地理解商业交流。
5. 社会:社会方面的文化教育主要涉及到英语国家的社会生态、教育体系、宗教信仰等等。
高中英语中的文化教学之探究摘要:随着“文化教学”的观念逐步深入和人们对英语教学的认识提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列为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导入;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课堂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1-1297(2012)10-0133-02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的使用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脱离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是难以掌握其语言的,由于各个国家历史发展,居住环境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其文化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是学习语言所必须的。
近几年高考英语命题提供这样一个信息:高考试题所负载的文化信息量不断增加;着重考查学生运用语言能力而不只是语言知识。
如果我们忽略了文化背景知识,用大量时间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不仅费时费力效果不佳,而且会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
本文从文化导入的课堂教学策略这一角度,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以下分别从词汇、听说、阅读、语法教学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的成分。
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
英语中有许多词汇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或是与某些名著有关。
了解一些这方面的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对英语词语的理解。
如学习 peasant 农民一词,如果你用它去称呼一个英美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他会不高兴。
因为“农民”在汉语中是中性词,而 peasant 在英语中往往是贬义词,常表示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人”。
而真正的农民在西方称为 farmer。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引言高中阶段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前的最后一站,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最后一次机会。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英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能力等。
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方法。
一、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1. 英语语言能力英语语言能力是指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这包括对英语词汇、语法、句型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掌握。
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训练,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学生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一席之地。
2. 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学生不仅要掌握英语语言,还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社会背景,具备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重要。
高中英语课程要通过地道的英语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国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3. 英语思维能力英语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通过学习英语,学生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和思维方式去理解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4. 学习策略能力学习策略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采用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学生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学习策略,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培养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方法1. 提倡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进行教学。
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习俗,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
具体来说,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听力训练,提高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各种英语材料,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英语国家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了解和理解。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学、艺术作品,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培养并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归纳、演绎等方面。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写作等任务,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并能够进行语言的运用和创造。
四、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等方面。
学生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自学和合作学习,掌握有效地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培养兴趣和乐于学习的态度。
为了培养高中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需要针对以上内容进行具体的培养和训练。
具体的培养方法如下:一、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多媒体教学、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各种教学资源,如课本、参考书、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信息。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研究活动,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加工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注重复习和总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建立学生互相帮助和合作学习的机制,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文化意识是指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理解以及对优秀文化的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我们必须立足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
在课堂上,教师结合传统文化开展英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从而坚定文化自信。
一、借助文本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高中英语课本主题多元,内容丰富,教师可以借助课文主题充分挖掘其深层次的内涵,在教学中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把文本内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2020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2Reading“Understanding culture through music”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美国乡村音乐“take me home,country road”等,让他们欣赏并理解音乐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
学习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3Reading “The art of painting”这个单元Reading板块时,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并体验Monet的《睡莲》、Renoir的《煎饼磨坊的舞会》等印象派主义画作,它们与传统意义欧洲艺术界历史题材占主流的画作大相径庭。
在Extended Reading板块,学生又可以通过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写实性画作,对比中西方两大不同的艺术派别。
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包容的心态,进而了解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接纳不同的文化和风格。
又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2020版)必修第三册Unit4“Scientists who changed the world”这一单元时,Reading板块介绍了赢得2015年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她多年潜心研究,研制出了可以抗击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青蒿素。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列举屠呦呦团队所遇到的困难,并让他们找出科学家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于高中生来说,掌握英语不仅是为了应对高考,更是为了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
而英语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还能够拓宽视野,培养文化意识。
然而,在当前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往往被忽视,导致学生在阅读中对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足,影响了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
因此,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一)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阅读材料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果学生缺乏对相关文化背景的了解,就很难准确理解文章的含义。
例如,在阅读关于西方节日的文章时,如果学生不了解圣诞节、感恩节等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和文化意义,就可能对文中的描述感到困惑。
相反,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化意识,能够理解文章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图,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和速度。
(二)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了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学会尊重和理解其他文化,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因文化误解而产生的冲突和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水平。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形成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一)教学目标侧重于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学目标往往侧重于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传授和阅读技巧的训练,而对文化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单词、句子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阅读题目的解答,忽略了引导学生去挖掘阅读材料背后的文化内涵。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内涵
【摘要】:从跨文化交际视域和语言运用的层面上诠释文化在英语语言运用中所蕴含的多样性﹑内在丰富性以及该语言与其所承
载的文化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世界多元文化的要求。
可为多元文化区域内如何学习吸纳异域语言,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个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新的理论研究空间。
【关键词】:文化教学内涵;多元化;英语学习;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承,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特殊载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的过程和效果。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可以表达客体的概念意义;此外,作为文化的载体,还蕴涵着该语言的民族文化含义和文化心理。
二、英语与英语文化
人们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主要通过阅读了解对象国的社会风貌,文化风俗,而阅读材料多出自一两个母语国。
于是有些人就认定”英语这种语言和某一两个使用英语的国家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这是一种错觉,因为这种理论不能充分解释英语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的作用。
因此,似乎可得出这样的推论--英国文化即英语文化。
但这种错觉是由于混淆文化离不开语言,与一定的文化离不开某一具体的语言之间的界限而产生的。
所以切不可在语种与文化之间划等号。
因为,今天的english culture(英语文化)一词包含甚广。
三、多元的英语文化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今天的english culture(广义的英语文化)具有多元性,其内容可以涵指:(1)英国文化;(2)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即狭义的英语文化,如美国文化,加拿大文化,新西兰文化,澳大利亚文化及加勒比海地区部分国家的文化;(3)以英语为传播媒介的非英语、非西方文化;(4)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文化内容。
毋庸置疑,英语运载着英美文化。
作为以英美为代表的母语国家的语言,英语承载主流社会的文化,同时也担当非主流的、非英语移民社团与主流社会的交际媒介。
如果英语不具备跨文化运载能力,身居于纽约市约25万的华人是无法同美国主流社会交流的。
由此看来,英语是英美文化的载体,推而广之英语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同时英语也是外来的、非英美的、非西方文化的载体。
另外,作为外语型国家的国际交流语言工具,它反映的是该国的政府的政治立场和人民的文化生活。
四、英语与各国的文化之间的关系
作为国际交流语言的英语与各国的文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可以用变化着的对抗融合关系来概括。
世界语言--英语正作为母语国家和第二语言型国家的内部语言而被使用,同时,还作为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非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的交流工具而被广泛使用。
在使用中,英语本身固载着的西方人的逻辑和传统与该地的使用者的母语逻辑和民族传统规范不断产生”碰撞”,即所谓的英语
与该国文化的对抗;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环境的适应,某些英语本身固载着的东西,甚至某些”碰撞”,竟然在该国文化环境下留存下来,即所谓的英语与该国文化的融合。
在世界上的多元文化区域内,时时都在进行着学习吸纳异域语言,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
五、英语语言文化内涵的多元化与英语教学
英语语言文化教育是外语教学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英语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关系,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又要充分重视文化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中揭示英语语言文化内涵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作为世界语言,英语的文化内涵是多元的,既包括西方文化要素,也包括东方文化要素;既有基督教的元素,也有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元素。
”由此可见,英语语言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英语语言文化的多元化对英语教学过程及效果的影响。
因此,教育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创设立体化教学环境,避免与当地文化对抗,真正实现语言和文化的协调
英语语言文化教学要创设立体化教学环境,是指把语言文化教学的三维即学习者、学习者将来使用语言的目的环境及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立体的课堂结构。
以中国的
英语教学为例,”英语基本是中国人教,中国人学,在中国用”。
在此环境中,”中国文化始终占支配地位,异域文化的输入只能起补充作用。
”也就是说为了用英语跟菲律宾人做生意,中国人并不需要学习欣赏英国的生活方式,也不需要发标准的英国音。
近年由于英语文化教学意识的加强,教师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一味的强调异域文化的某些规约,强调片面的语言和文化的协调。
殊不知他们忽视了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其结果是”语言似乎纯粹了,但协调被破坏了,因为犯了与当地文化对抗的错误。
”(二)正确理解学校课程的作用
对于少数将要从事与异域文化密切相关的工作的人来说,了解对象国的文化是必要的。
即使这样学校的课程也只能起到指导作用,正如我们在上面提到的教学中只顾遵循课本内容(英语的文化规约),不能正确做到因时因地制宜(指的是不能按照言语事件发生的现实环境即学习者当时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来决定材料的选择,来确定言语的适宜度),那么教学中的某些行为将导致文化误导现象的产生。
因此,要正确理解学校课程的作用,切不可片面夸大其作用。
”要了解异国文化的全貌并能在实践中适应它,非得深入其地住上一段时间不可”。
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相互接触交流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格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英语已成为多元文化的载体。
面对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英语语言文化教育成为高校英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明确英语是多元文化的载体这一事实,从跨文
化交际视野中研究英语语言与其所承载的文化之间的关系。
这无疑将对原有的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出挑战。
从而为多元文化区域如何学习吸纳异域语言,借鉴、融合异域文化进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个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新理论研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