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科激励机制
- 格式:docx
- 大小:32.96 KB
- 文档页数:1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和《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有关文件,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阶段“治未病”科室建设现状,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建设和管理,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工作评价指标的依据。
第三条“治未病”科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目的的科室,在现阶段以“未病先防、瘥后防复”作为主要功能定位。
第四条“治未病”科的服务特点以人的健康状态的辨识、评估和干预为主,而非着眼于疾病治疗;突出非药物方法的运用,注重整体调节,求得整体效果;重视连续、动态、全程的管理,并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求得长远效果。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指导和管理。
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治未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供与其医院规模、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等,以保证“治未病”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治未病”服务质量。
二、科室名称第六条原则上以“治未病科”(“治未病中心”)作为科室名称。
由于历史沿革产生的“中医预防保健科”命名可保留;因整合健康管理资源产生的“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等命名可采用。
不得以“国医堂”、“名医工作室”、“保健中心”、“体检部”、“预防保健科”等或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作为本科科室名称。
不同的科室名称涵盖的服务内容应有所不同:治未病科——提供健康信息采集与数据管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健康咨询、中医调养等治未病相关服务。
构建医院科室绩效激励机制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科室的绩效直接关系到医院整体的经营状况和服务质量。
构建科室绩效激励机制是提高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探讨构建医院科室绩效激励机制的必要性、目标设定、激励方式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
一、构建医院科室绩效激励机制的背景和必要性医院是以治疗病患为目标的组织,科室是医院运行的基本单位。
科室绩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和盈利能力。
因此,构建科室绩效激励机制不仅是提高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需要,也是保障医生专业素养和激发医护人员积极性的必要手段。
二、医院科室绩效激励机制的目标设定1.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科室绩效激励机制应当注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包括病人满意度、手术成功率、医疗差错率等指标的改善。
2. 提高科研和学术水平:为了促进科研和学术建设,科室绩效激励机制应当对科室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贡献进行评价,并给予适当的激励。
3. 提高医改效果:科室绩效激励机制应当与医院的医改目标相一致,引导科室积极参与医改工作,提高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
三、医院科室绩效激励机制的激励方式1. 绩效考评和奖励制度:医院可以通过制定科室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对科室进行全面的绩效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如绩效奖金、晋升机会等。
2. 薪酬激励:医院可以根据绩效考评结果调整医生和护士的薪酬。
将绩效作为薪酬调整和晋升的重要依据,既能体现个体贡献,也能激发积极性。
3. 职称评定和晋升机制:医院可以制定科室绩效与职称评定、晋升机制相结合的政策,通过科室绩效的考核来影响医生的职称评定和晋升机会,从而提高科室整体业绩。
四、医院科室绩效激励机制的实施策略1. 制定科室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医院应根据科室的性质和业务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科室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专业技术水平、学术成果、病患满意度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2. 完善考核和奖励制度:医院应加强科室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的设计和实施,确保科室绩效评估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并及时给予奖励,激发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治未病科工作制度模版1.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法规和上级指示,在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对治未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予以指导。
按上级党委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准确、及时有效的完成各项任务,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使治未病的各项工作有效进行。
2.负责制定并保持“治未病”科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有效具体落实,深入开展。
3.制定“治未病”科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规划,定期做好总结工作,并向上级部门做好汇报工作。
4.定期深入门诊及其他工作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负责开展组织、检查临床教学工作,培训科室人员业务学习。
5.定期检查治未病医学科学研究工作计划和贯彻执行情况,采取措施,促进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运用、引进新技术,新方案,提高医疗、教学及科研水平。
6.检查教育本科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和工作作风,改善服务质量。
7.落实社会监督,及时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
8.开展实际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
推动工作室的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9.指导担任本辖区的多发病、慢性病的预防工作,做好慢性病健康教育及访视工作,使未病、欲病人群与慢性病管理既有效区分又能良好对接,实现健康全程管理。
10.通过适宜的预防保健服务及中医适宜技术,提高疾病的预防,满足民众偶的健康需求,使民众不生病、少生病、延年益寿,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长寿,从而提高医疗行业对社会的影响力。
“治未病”科职工工作制度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严格执行“治未病”科统一的考勤制度。
请事假要按规定事先亲自向科主任提交请假报告,特殊情况可电话或托人请假,但不能超过一天,事后需补办手续。
病假要有符合要求的病假条。
3.工作期间要坚守岗位,不要窜岗闲聊,工作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入工作间。
工作间要保持清洁。
4.“治未病”科假日值班人员除负责调配处方外,要负责处理与本科室有关的事物,并在值班记事本上登记,必要时向科领导或院总值班人员汇报。
治未病科规章制度一、治未病科规章制度的制定目的1.规范科室管理:明确科室职责、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医疗质量。
2.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科室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3.保障患者健康:科学合理开展各项预防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二、治未病科规章制度的内容1.科室设置治未病科应当设立在医院内,具备相应的设备、人员和技术条件。
科室应当明确科室名称、业务范围、业务类别、开展服务的对象等信息,并将其作为科室管理的基础。
2.医护人员配备治未病科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中医医师、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根据科室工作需要制定相应的人员配置标准。
医护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和专业技能,定期接受进修培训。
3.工作流程治未病科应当制定科室工作流程,明确患者就诊流程、检查检验流程、治疗方案制定流程、随访回访流程等内容,保障医护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作。
4.预防控制治未病科应当建立和健全各项预防控制制度,包括传染病防控、环境卫生管理、职业暴露防护等内容,确保医疗环境安全、患者健康。
5.医疗质量管理治未病科应当重视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和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医疗过程监督,规范诊疗行为,整改医疗安全风险。
6.诊疗规范治未病科应当遵守中医临床诊疗规范,明确诊疗行为的要求和标准,减少误诊误治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7.信息管理治未病科应当建立和健全信息管理制度,保障患者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做好信息的采集、整理、归档和传输工作。
8.科研与教育治未病科应当重视科研与教育工作,鼓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9.其他事项治未病科应当定期组织开展科室例会或学术讨论会,加强内部沟通、协作,推动科室工作不断发展。
三、治未病科规章制度的执行1.治未病科相关规章制度应当由科室主任牵头负责,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共同执行。
2.科室应当定期召开例会,对规章制度进行评估和完善,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
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和能力,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平台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和《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等有关文件,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阶段“治未病”科室建设现状,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建设和管理,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工作评价指标的依据。
第三条“治未病”科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目的的科室,在现阶段以“未病先防、瘥后防复”作为主要功能定位。
第四条“治未病”科的服务特点以人的健康状态的辨识、评估和干预为主,而非着眼于疾病治疗;突出非药物方法的运用,注重整体调节,求得整体效果;重视连续、动态、全程的管理,并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求得长远效果。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指导和管理。
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治未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供与其医院规模、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等,以保证“治未病”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治未病”服务质量。
二、科室名称第六条原则上以“治未病科”(“治未病中心”)作为科室名称。
由于历史沿革产生的“中医预防保健科”命名可保留;因整合健康管理资源产生的“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等命名可采用。
不得以“国医堂”、“名医工作室”、“保健中心”、“体检部”、“预防保健科”等或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作为本科科室名称。
不同的科室名称涵盖的服务内容应有所不同:治未病科——提供健康信息采集与数据管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健康咨询、中医调养等治未病相关服务。
治未病科绩效分配方案治未病科是一门独特的学科,致力于预防疾病的发生,提升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为了更好地推动治未病科的发展,实现科室内部的协调与合作,科室领导决定制定一套科学的绩效分配方案。
绩效分配方案应当公平公正,体现科室成员的工作贡献,同时也要激励科室成员积极投入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基于此,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治未病科绩效分配方案:一、工作贡献评估1.临床工作贡献评估:根据科室成员在临床工作中的表现,包括病历书写质量、临床诊疗效果、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估。
同时,也要考虑到科室成员在临床工作中的特殊贡献,如参与重大疫情防控、医疗技术创新等。
2.科研工作贡献评估:评估科室成员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包括科研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成果等。
同时,也要考虑到科室成员在科研团队建设中的作用,如指导学生、培养新人等。
3.教学工作贡献评估:评估科室成员在教学工作中的贡献,包括指导学生的临床实习、开展学术讲座、参与教学管理等。
特别是对于科室成员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带头作用,应给予更高的评价。
二、绩效分配具体方案1.绩效分配比例:根据工作贡献评估结果,确定绩效分配比例。
绩效分配比例应根据不同工作贡献的权重来确定,以确保公平公正。
2.基础绩效:每位科室成员都有一个基础绩效,作为其工作的基本保障。
基础绩效的金额应根据科室成员的职称、工作年限等因素来确定。
3.绩效奖励:根据绩效分配比例,对于工作表现突出的科室成员给予绩效奖励。
绩效奖励的金额应与绩效分配比例成正比,以激励科室成员积极投入工作。
4.绩效考核周期:绩效考核周期一般为一年,每年对科室成员的工作贡献进行评估,并进行绩效分配。
三、绩效分配的实施1.透明公正:绩效分配方案应向科室成员公开,确保透明公正。
科室成员可以通过申诉机制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确保绩效分配的公平性。
2.激励机制:绩效分配方案应该激励科室成员积极投入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治未病科的激励机制治未病科(Health Preservation Department)是指以中国传统医学为基础,强调“治未病”理念,关注人的整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为了促使治未病科的医务人员积极投入工作,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建立激励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探讨几种可能的激励机制。
首先,对治未病科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机制。
通过提供专业培训和考核,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不断提高技术能力,并且深入了解和掌握治未病理念和相关知识。
这样可以使医务人员对治未病科的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且提高其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回报。
其次,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激励医务人员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治未病科医务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全面、客观和公平的评估,不仅可以准确反映他们的工作质量和效果,还可以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荣誉和奖励,如职称晋升、薪酬增长、学术交流机会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
此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机制。
治未病科医务人员通常需要长时间坐诊,因此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包括明亮的诊室、舒适的工作座椅和良好的通风等,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同时,改善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如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健康保险等,可以增强医务人员对工作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动力和忠诚度。
另外,建立医务人员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合作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机制。
通过定期召开团队会议、组织讨论和交流活动,可以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经验传递,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综合能力和工作效率。
此外,鼓励医务人员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如组织奖励机制,如最佳团队奖、杰出合作奖等,可以增强医务人员之间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激励他们共同努力,提高整体工作表现。
最后,设立个人发展和职业晋升的机会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机制。
治未病科工作制度范本治未病科指的是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针对个体人健康状态,运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和方法,结合现代健康管理手段和方法,系统维护和提升个体人整体功能状态,管理个体人健康状态风险,实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复发”的健康目标,达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目的的科室。
什么是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语出《黄帝内经》的“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通俗的来说,治未病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
在中医中,治未病的主要思想在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治未病科的功能定位及服务特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门对治未病科颁布的《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其中就明确指出,现阶段治未病科的主要功能定位在于“未病先防、瘥后防复”。
治未病科的服务特点应以人的健康状态的辨识、评估和干预为主,而非着眼于疾病治疗;突出非药物方法的运用,注重整体调节,求得整体效果;重视连续、动态、全程的管理,并充分发挥服务对象的参与意识与能力,以求得长远效果。
治未病科目前的工作内容1.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借鉴并结合健康管理经验和方法,开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健康状态辨识、检测∕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等“治未病”服务各环节的、全程连贯的“治未病”服务。
2.治未病中心主要日常工作是根据服务对象需要的干预内容分别提供膏方、贴敷、针刺、灸法、火罐、推拿、熏蒸、刮痧、沐足、砭石等干预服务。
3.____院内中医专家,以轮流坐诊的形式,首先对就诊人群进行未病和已病的体质辨识,对体质分类进行进一步细化并制定具体的预防保健方案以及未病人群辨其体质平和与偏颇制定出改善体质的综合方案。
4.进行健康养生教育,采用体质辨识诊室“一对一”的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接受者信赖中医自然的养生保健功能,在心理上更加接近中医的自然和谐。
5.开展“夏病冬治”及“冬病夏治”的工作。
治未病中心在“三伏”“三九”之时,联合康复科开展了“夏病冬治”“冬病夏至”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采取中药帖敷、埋线等手段,减少病人疾病的复发。
治未病科工作制度范本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____执业医师法》《____药品管理法》。
2.严格执行“治未病”科统一的考勤制度。
请事假要按规定事先亲自向科主任提交请假报告,特殊情况可电话或托人请假,但不能超过一天,事后需补办手续。
病假要有符合要求的病假条。
3.工作期间要坚守岗位,不要窜岗闲聊,工作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入工作间。
工作间要保持清洁。
4.“治未病”科假日值班人员除负责调配处方外,要负责处理与本科室有关的事物,并在值班记事本上登记,必要时向科领导或院总值班人员汇报。
5.不得对患者和临床科室直接供给药品,需通过门诊或住院药房。
6.建立差错事故记事本,各组每月底统计上报科室,重大的差错事故应立即向科主任汇报,并采取积极抢救或挽回错失。
7.各个工作间要有防火设备,掌握防火常识及防火器材使用。
治未病科工作制度范本(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治未病科的管理,规范工作行为,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治未病科全体人员。
第三条治未病科是医疗机构的一部分,负责开展治未病工作,为患者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及健康教育等服务。
第四条治未病科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机构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职业道德,恪守岗位职责,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五条治未病科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开展健康体检工作,包括健康评估、生活方式建议、疾病风险评估等。
(二)开展慢性病管理工作,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和康复指导。
(三)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宣传健康知识、普及科学生活方式等,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四)参与公共卫生工作,包括疫苗接种、疾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
第六条治未病科人员应认真履行以下职责:(一)熟悉治未病科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与相关科室及管理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共同推进工作。
治未病科激励机制
是一家综合性中医预防保健科室,集门诊、中医体质辨识、健康评估和健康干预为一体,为医院一级临床科室。
为了激励治未病科员工作积极活跃,提高工作效率,特别建立了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挖掘员工的潜能,保证人员的积极性与稳定性,更好地开展治未病服务。
该激励机制秉承“公平公正”原则,旨在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其中,物质鼓励方法包括:1.对于从体检中心转介绍来
我科做体质辨识或中医体检的人员,给予每人次50元奖励;2.对于医院其他科室转介绍来我科做体质辨识和中医体检的人员,每人次予以50元奖励;3.对于在疾病稳定期的住院病人,想
在康复阶段继续接受中医健康管理的病人,来我科做健康干预服务,给予住院科室每次100元奖励;4.对于接纳来健康咨询
人员并开展体质辨识和健康干预方案的员工,每开展一次方案予以50元奖励;5.对于年度绩效考核达标的员工,给予每个
员工200元的奖励;6.每季度对XXX员工进行医疗质量考核,考核与奖金挂钩,考核优秀者予以每次增加500元奖金的鼓励。
此外,精神鼓励方法包括:1.对于积极参加院部及外院继续教育和业务研究,做到“学有所长”的员工,给予每年一次进修深造的机会;2.在每月中医理论知识及每季度进行的中医特色技术操作培训和考试中获得95分以上的员工,授予“先进员工”的称号;3.在年终考核中,达到95分以上的员工,授予“优秀员工”的称号。
为逐步完善奖励机制,治未病科还加大了资金投入。
在激励机制的运用中,必须适时适量,灵活运用各种激励方式。
医院科室主任的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在医院科室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医院科室的管理者,主任需要有效地管理和激励科室成员,以保障科室的顺利运行和提高医疗质量。
本文将探讨医院科室主任的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以期有效地推动科室的发展和迈向更好的未来。
一、绩效管理的重要性绩效管理是为了激励员工,使其在工作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并通过评估和奖励来推动科室的发展。
医院科室主任在绩效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需要具备有效的管理技巧和策略。
1.1 设定明确的目标要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首先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
主任应与科室成员沟通,制定具体且可衡量的目标,例如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等。
这样有助于为绩效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1.2 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主任应制定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确保能全面客观地评估科室成员的工作表现。
这些指标应与目标密切相关,并且能够量化。
例如,可以评估医疗技术水平、工作积极性、团队合作能力等。
1.3 定期沟通和反馈定期沟通和反馈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
主任应与科室成员进行定期沟通,及时反馈工作表现,并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沟通和反馈,科室成员能够清楚了解绩效评估的要求与标准。
二、激励机制的建立激励机制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激励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推动科室的发展。
2.1 工资和福利激励通过给予合理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可以激励科室成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主任应合理地评估和调整科室成员的工资水平,并向其提供适当的福利,如加班津贴、带薪休假等。
2.2 职业发展机会为科室成员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动力。
主任应制定有计划的培训和晋升机制,帮助科室成员提升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
2.3 荣誉和表彰制度建立荣誉和表彰制度,可以激励科室成员争取卓越表现。
主任可以设立奖项,如最佳医生奖、优秀团队奖等,用以表彰科室成员在医疗质量、服务态度等方面的出色表现。
论科室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在科室管理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科室管理中的激励机制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以激励医务人员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品质。
在本文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科室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首先,激励机制应当根据医务人员的个体差异制定。
不同医务人员的需求和动机是不同的,对激励机制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科室管理者应当了解并尊重每个医务人员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
例如,有些医务人员对晋升和高薪感兴趣,那么可以通过提供晋升机会和适当的薪资激励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而有些医务人员对工作环境和团队合作比较看重,那么可以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加强团队建设来激励他们。
其次,激励机制应当有一定的竞争性。
竞争可以有效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意愿和积极性。
科室管理者可以通过设置绩效目标、竞赛和奖励制度来营造竞争的氛围。
例如,可以设立每月或每季度的绩效目标,根据医务人员的绩效评定绩效奖金或其他奖励。
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比较性的竞赛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竞争力。
此外,激励机制应当具备一定的长效性。
科室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不仅要解决当前的问题,还要对未来产生积极而持久的影响。
科室管理者可以通过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培训机会和学术交流机会来激励医务人员。
职业发展机会包括晋升和提升职务的机会,培训机会包括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研究项目的机会,学术交流机会包括在国内外学术机构和医院的交流访问机会等。
这样,医务人员就能够看到自己的工作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激励机制还应当具备公平性和透明性。
医务人员对激励机制的公平性和透明性有着很高的要求。
科室管理者在制定激励政策时,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医务人员,不偏袒、不歧视。
同时,激励机制要有明确的标准和透明的流程,让医务人员清楚地了解获得激励的机会和方式。
这样,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就能够更加放心和专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科室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治未病科工作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治未病科的管理,规范工作行为,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治未病科全体人员。
第三条治未病科是医疗机构的一部分,负责开展治未病工作,为患者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及健康教育等服务。
第四条治未病科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机构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职业道德,恪守岗位职责,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五条治未病科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开展健康体检工作,包括健康评估、生活方式建议、疾病风险评估等。
(二)开展慢性病管理工作,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和康复指导。
(三)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宣传健康知识、普及科学生活方式等,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四)参与公共卫生工作,包括疫苗接种、疾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
第六条治未病科人员应认真履行以下职责:(一)熟悉治未病科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与相关科室及管理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共同推进工作。
(三)按照相关规定和操作程序,开展各项工作,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及时反馈患者的情况,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
(五)定期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第三章工作机制第七条治未病科应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工作的高效运行。
第八条治未病科负责人应按照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组织工作,负责科室的整体运行和工作效果。
第九条治未病科负责人有权对科室的工作进行调整和安排,确保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第十条治未病科应建立科学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第十一条治未病科负责人应定期召开科室会议,及时传达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第十二条治未病科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保密患者信息,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可追溯性。
第四章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第十三条治未病科人员应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工作纪律,不得违反相关规章制度。
第十四条治未病科人员应尊重患者的权益和隐私,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治未病中心”工作制度》xx年xx月xx日•总则•组织架构与职责•工作内容与流程•工作时间与地点•培训与考核•奖惩制度•附则目录01总则1制度目的23提高治未病中心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规范治未病中心的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
推进治未病中心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和专业化。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治未病中心的工作人员和相关科室的医生。
对于特殊情况,如进修医生、实习医生等,需根据本制度的相关规定执行。
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始终把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以患者为中心预防为主科学规范团结协作注重预防医学,加强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遵循医学科学原理,执行规范化的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加强内部管理和协作,形成团队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02组织架构与职责03治未病中心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业务工作,参与中心各项活动,接受主任和副主任的领导和指导。
组织架构01治未病中心主任负责中心的全面工作,制定并监督实施中心工作计划,审核中心经费预算和报销,负责中心人员调配和管理。
02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协助主任完成中心工作,负责分管工作,制定分管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职责分工治未病中心主任职责制定和执行工作计划,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负责中心人员的管理,包括招聘、培训、考核和评价;负责审核和报销经费预算;定期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治未病中心副主任职责协助主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负责分管工作的计划、组织和实施;负责对分管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指导;参与中心重要决策和活动。
治未病中心工作人员职责负责具体业务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客户服务、诊疗服务、健康教育等;参与中心各项活动和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接受主任和副主任的领导和指导,完成交办的其他任务。
03工作内容与流程总结词全面、准确、及时详细描述治未病中心应建立完善的健康信息收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个人健康史、家族病史、生活习惯、体检结果等信息。
中医治未病·科研项目管理专家共识孟健,张哲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 110032摘要:《中医治未病·科研项目管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并在中医治未病标准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综合专家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
通过文献检索、专家问卷调查、专家论证会、专家征求意见、同行评议等步骤,最终形成专家共识意见。
本《共识》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科研项目的项目承担单位条件和职责、项目立项、实施管理、验收管理、成果管理、经费管理、绩效管理、档案管理、科研不端行为审查处理等方面的基本原则,供中医治未病项目相关管理部门参考使用。
关键词:科研项目管理;中医治未病;专家共识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21)06-0008-05DOI:10.19879/ki.1005-5304.20201144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Expert Consensus for TCM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s: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ManagementMENG Jian, ZHANG Zhe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110032, China Abstract: Expert Consensus for TCM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Management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onsensus”) was approved by 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TCM and organized by the 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t was implemented under the direction and supervision of the expert group of TCM standard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revision, as well as the expert guidance group. Through literature retrieval, expert questionnaire survey, expert demonstration meeting, expert advice seeking, and peer opinions, the expert consensus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consensus, condi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project undertaking unit, project approval, implementation management, acceptance management, results management, funds manage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rchives management, and review and handling of misconduc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were put forward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management departments of TCM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s.Key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management; TCM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s; expert consensus“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治未病科激励机制
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务院,国家计生委关于全民实行中医药,中医特色治未病,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目标,达到广泛开展治未病的最终目的,塑造一个现代化的以中医保健为依托的治未病三甲中医院,把治未病工作纳入到医疗,护理的重要地位加以发扬光大,并纳入年终评先选优的激励机制考核的重要位置,治未病领导小组特决定:启动治未病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内容:
1、门诊工作量:门诊内科系统门诊量30人次/日、外科系统20人次/日、治未病门诊15人次/日。
2、收住院人数:内科系统每月每人30人,外科系统20人、治未病科15人。
3、中成药、西药药占比:内科系统≤30%。
外科系统≤30%。
治未病门诊≤40%
4、激励中药饮片:各科室使用院内协定方给与处方收入的10%给与激励,治未病科给与处方收入的12%给与激励
5、技术操作:技术操作总收入(除去成本)治未病科给与20%作为激励,其他科室给与15%作为激励。
治未病科专项激励
1、建立中医健康管理:每年≥5000人次,每增加500人次给与全科
2%的基本工资作为激励。
2、激励研发干预技术产品:每研发一种新的干预产品给与产品收入(除去成本)的10%给与科室激励。
3、每年给与治未病科专项进修名额1~2名。
4、每年给与治未病科专项宣传费用一万元。
北票市中医院
2018年1月20日。
治未病科激励机制治未病科是一个集门诊、中医体质辨识(中医体检)、健康评估和健康干预为体的综合性中医预防保健科室,为医院一级临床科室。
为激励我治未病科员工作积极活跃,提高工作效率,特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挖掘员工的潜能,保证人员的积极性与稳定性,更好地开展治未病服务。
一、激励的原则(一)公平处事原则公平处事是整个激励能否达到目的的关键因素。
在涉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必须要一视同仁,如果人为地出现不公,则对不公者会产生很强的消极影响,导致激励目的难以完全实现。
(二)自身价值原则“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这句至理名言告诉我们,人们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物质利益,还有一种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社会财富的深层含义,这方面在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人群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他们往往怀有崇高的理想及远大的抱负,一旦能够学有所用、发挥专长,就会产生一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与力量,在感到快乐的同时,会激发出更大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任何一种激励,如果脱离自身价值来设计,只能是短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三)奖罚结合原则奖是从正方向予以鼓励,罚是从反方向予以刺激,它们是激励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在实际工作,只有做到奖功罚过、奖优罚劣、奖勤罚懒,才能使先进受到奖励、后进没到鞭筑,真正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形成人人争光的竞争局面。
二、激励员工的手段(一)物质激励以调整物质分配的量和质作为激励手段,属于物质激励。
鉴于世界的本质是由物质构成的,任何精神的东西,都不可能绝对代替物质的东西,因此,当各类人才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时,我们就可以在激励工作中,将创造的财富中取出适当的部分用来奖励那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确保员工“支出”的超负荷工作量和“奉献”超出常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得到一定的补偿。
医院已充分考虑治未病科的实际情况为保证人员的积极性与稳定,治未病科与其他临床科室一样享有医院的激励机制,另外,在绩效分配中享有平均绩效。
治未病科激励机制
治未病科是一个集门诊、中医体质辨识(中医体检)、健康评估和健康干预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预防保健科室,为医院一级临床科室。
为激励我治未病科员工作积极活跃,提高工作效率,特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挖掘员工的潜能,保证人员的积极性与稳定性,更好地开展治未病服务。
一、秉承“公平公正”原则,使整个激励机制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二、物质鼓励方法:1.从治未病科所有接收来访的资源方面出发,凡我科接纳来
自体检中心体检体检后发现亚健康状态到我科做体质辨识或者继续做中医体检人员,给予体检中心同事予以每人次50元奖励。
2.医院其他科室转介绍来我科做体质辨识和中医体检人员每人次予以50元奖励。
3.凡我院慢性疾病住院病人在疾病稳定期,病人想在康复阶段继续接受中医健康管理,通过生活方式改变与自我保健,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的病人来我科做健康干预服务,给予住院科室每次100元奖励。
4.对我科室接纳来健康咨询人员,鼓励多开展体质辨识和弓敏主任的健康干预方案,每开展健康干预方案一人次予以50元奖励。
5.年度绩效考核达标后,给予每个员工以200元/人的奖励。
6.每季度对科内员工进行医疗质量考核,考核与奖金挂钩,考核优秀者予以
每次增加500元奖金的鼓励。
三、精神鼓励方法:1.凡我科员工积极参加院部及外院继续教育和业务学习,做
到“学有所长”者,给予每年一次进修深造的机会。
2.在每月中医理论知识及每季度进行的中医特色技术操作培训和考试中获得95分以上者,授予“先进员工”的称号。
3.在每年的年终考核中,达到95分以上者授予“优秀员工”的称号。
四、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完善奖励机制,在激励机制的运用中,一定要适时适量,
灵活用好各种激励方式。
治未病科
201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