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道德与法治九下第四课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梦

  • 格式:ppt
  • 大小:2.44 MB
  • 文档页数:2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的成立
筑 梦 —— 中 共 中 国 道 路
1945年4月中共七大 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 命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 重要的大会。为争取抗 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 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 件。毛泽东思想成为党 的指导思想。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的 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 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 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 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 ,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 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 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新中国的成立
筑 梦 中 共 中 国 道 路
——
旭日东升的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思想解放运动。它 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引导人民同封建专制和封建 思想展开坚决斗争,促使人们更加积极地去寻求救 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 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理论上创造了条件。
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
筑 梦 中 共 中 国 道 路
——
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走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 上了井冈山,创建了第一 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 的第一枪,是中国共 了革命根据地的星星之火 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 ,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 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 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开始。 的正确道路。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 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故选A。
新中国的成立
筑 梦 中 共 中 国 道 路
——
抗战胜利后,中国是否迎来了光明的前途? 没有。1946年6月国民党挑起内战,中国共产党 被迫面对一场不得不打的战争,1949年4月23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在中国大 陆22年的统治被宣告结束。
新中国的成立
圆 1949年中华人民 梦 共和Fra Baidu bibliotek的成立,实现 实 现 民 族 独 立 ——
—— 探 柳暗花明的辛亥革命 索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复 兴 ,是一次具有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 之 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 路 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使人民
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的结果分别是怎样的?它们为什么都失败了? 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 ,都没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也没能找到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辛亥革命的最终失 败,给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深刻的启迪,使他们逐渐认识到 :要救国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是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洋务运 动失败是因为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戊戌变法失败是没有依 靠群众,寄希望于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辛亥革命失败是 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使革命不彻底。
——
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近代中国的“寻梦”之旅
追 梦
——
探 索 昙花一现的戊戌变法 复 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是近代中国的 兴 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 之 路 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为后来的辛
亥革命准备了条件。
康有为
梁启超
光绪帝
近代中国的“寻梦”之旅
追 梦
近代中国的“寻梦”之旅
追 梦 探 索 复 兴 之 路
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 到辛亥革命,都没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 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也没能找到中 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辛亥革命的最终 失败,给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深刻的启迪, 使他们逐渐认识到:要救国必须寻找新的 出路。
——
新中国的成立
筑 梦 中 共 中 国 道 路
正当中国人民救国探索屡屡碰壁而又 重新奋起之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 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中国 共产党应运而生,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 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 河的壮丽史诗。
——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人民英勇斗争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 重大历史事件,你能列举一些吗?说一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 能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的胜利。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百色起义、第一次土地革命、伟大的长 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等等。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 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 大限度的孤立敌人;武装斗争,用最强有力的手段打碎旧的桎梏 摧毁旧有政权的统治;党的建设,一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 的,密切联系群众的,组织严密的领导团体。 三大法宝结合,通过立足农村,解放最广大的农民,走农村 包围城市的道路,这最终让革命走向了成功。
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 志士梦寐以求的民族 独立、人民解放、国 家统一、社会稳定, 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 的新纪元,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 “中国梦”奠定了基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础。
知识结构
典例精析
例1、(2018年湖北襄阳中考)“直挂云帆济沧海, 党为我们指方向。”党的十九大指出: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二)近代中国的“寻梦”之旅(追梦) 追 梦 探 索 复 兴 之 路 在绝境中猛醒,在苦难中奋起 。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华民 族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的艰辛 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 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
近代中国的“寻梦”之旅
追 梦 探 索 复 兴 之 路
梦碎——天朝梦的破灭 追梦——探索复兴之路 筑梦——中共中国道路 圆梦——实现民族独立
衰落和屈辱的近代中国
梦 碎 天 朝 梦 的 破 灭
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 清朝腐朽的封建统治,中国一步步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 ,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世界 上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列强都侵略过中国, 那时的中华民族被视为“东亚病夫”,任 人宰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单元 复兴之路
第四课我们的中国梦
华夏先祖谱写了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古代史,但鸦片 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探求救 国救民之路,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 年的封建帝制;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向现代化进军的号角;党的 十八大以后,一个拨动人心弦、振奋人心的词汇,开始在 亿万中国人心头回响,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最强音,它就 是“中国梦”!
例2、(2018年湖北咸宁中考)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D.中国共产党领导
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 质特征。这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与发展, 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新概括。坚持党 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是全 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迫切要求,是保持党 和国家事业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故选D。
一、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梦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中华民族曾长期处于领先地 位,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英国 学者安格斯·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估算,中 国从公元1000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占到世界的五 分之一以上。然而,这样的“中央帝国”却是以一种屈 辱的姿态走进近代的。
(一)衰落和屈辱的近代中国(梦碎 )
筑 梦 中 共 中 国 道 路
——
五四运动,使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历史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 上了历史舞台。正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中 国的先进分子最终纷纷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改 造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
新中国的成立
筑 梦 中 共 中 国 道 路
——
1921年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中 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 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反帝反 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斗争 方向,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 A.解决温饱问题 B.达到小康水平 C.现代化的完成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

课后训练 1.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中华民族( ) ①曾长期处于领先地位②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③从公元1000年开始,国内生 产总值占到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④一直领先世界 A. 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2.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义无反顾( ) ①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②团结 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③领导人民走向了 胜利④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A. 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