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表格式打印版)
- 格式:docx
- 大小:96.36 KB
- 文档页数:50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一等奖创新教案(共2个课时)《语文园地四》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能交流、总结“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
2.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例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并能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
【教学过程】交流平台1.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
我们看到了手术台前担忧病人的沃克医生,手术台上毅力惊人的刘伯承,感受到了毛主席老来丧子的无限悲痛,更体会到了方志敏作为共产党员清廉的美德。
这节课我们来交流一下这种方法。
(板书:语文园地四)2.学生阅读“交流平台”,梳理方法。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
(2)引导:读读“交流平台”,你从中得到了什么信息?画出关键语句并作批注。
(3)学生自读交流平台并作批注,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关键词。
(板书:动作语言神态)预设1: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预设2:从《军神》刘伯承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他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预设3:从沃克医生的神态变化中能够体会他内心的变化。
(板书:关注动作、语言、神态的变化)3.练一练,学运用。
(1)学过的课文中,你还从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和同学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
教师相机出示课件: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
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你过奖了。
”(4)教师引导:这段话中不仅有语言描写,还有神态描写,如“脸色苍白、勉力一笑”,“脸色苍白”说明刘伯承忍受着手术中的剧烈疼痛,“勉力一笑”表现了刘伯承无所畏惧、坚强如钢的品质。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教学设计+预习单+检测(全套4份打包)第一部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诗歌《春晓》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情。
2.能够朗读、背诵诗歌《春晓》。
3.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写作和表现。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感情。
2.朗读、背诵诗歌《春晓》。
三、教学难点1.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诗歌《春晓》的意境。
2.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感情。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1.准备诗歌《春晓》的课件或挂图。
2.准备相关教学实物,如花朵、果实等。
3.准备学生阅读本单元课文的笔记。
二、课堂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1.谈论春天的美好。
2.出示诗歌《春晓》的内容,让学生看图、猜题意。
第二节:学习诗歌1.听诵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
2.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3.逐句讲解诗歌,《春晓》的意境。
4.学生跟读、朗读。
第三节:理解诗歌1.讨论诗歌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
2.开展小组讨论,分析诗歌表达的意境。
三、课后作业1.背诵诗歌《春晓》。
2.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第三部分:预习单一、预习内容1.预习《春晓》的诗歌内容,了解其意境。
2.预习课文中生词的意思。
二、预习要求1.用自己的话解释《春晓》的意境。
2.预习相关课文,准备好问题和思考。
第四部分:检测一、考试内容1.朗读《春晓》,表达诗歌的感情。
2.简答题:解释《春晓》的意境和情感。
二、考试要求1.清晰流畅的朗读。
2.提供准确的答案,表达自己的理解。
以上是针对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的教案、教学设计、预习单和检测的全套内容。
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和综合的教学辅助,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
9.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默写《从军行》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边塞诗歌中意象的运用。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课题1.简介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理解“从军”。
(板书:从军)2.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想去唐朝的边塞,领略一下当时的边塞风光,看看将士们作战的情况吗?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
(板书:行)二、解诗题,知诗人1.《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
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2.说说你对王昌龄的了解。
(指名说,师补充)三、品诗句,明诗意1.请学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再读,整体感知(1)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2)通过这几遍读,你们能不能感受到诗人在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3.研读,读懂诗意(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初步感知,把诗读懂。
(2)指名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四、想意境,悟诗情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指名读,教师随手将“暗”“孤”加上点,再请学生读。
(2)透过这两句诗,透过这“暗”“孤”两个字,你的脑海中有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样的画面让你的脑海中又涌现了哪些词?(3)请你走进这个画面,假如你是遥望玉门关的战士,你心中会想些什么?(4)将你的体会融入诗句,读这两句诗。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你从这两句中又读出了什么?为什么?(引导学生抓出“黄沙”“百战”“穿”等重点词语去体会环境的艰苦,边地的荒凉,战争的残酷,时间的漫长。
抓住“终不还”去体会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2)教师用语言去渲染情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诠释,用自己的朗读去表达。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
2.能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3.能说一说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
4.学会书写硬笔书法作品,积累记背古诗《凉州词》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难点1.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
2.能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3.能说一说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自己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自己发现本单元课文的表达方法,自己感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读例句,感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3.书写提示引导学生观察硬笔书法作品《帆》,让学生自己发现写硬笔书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指导学生写一幅硬笔书法作品,并展示作品成果。
4.日积月累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学古诗,老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在朗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达到积累记背古诗的目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
2.能选择一种情景对人物进行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
3.能说一说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
▶教学过程板块一讨论交流,回顾方法1.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的方法。
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这种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66页“交流平台”的内容)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还从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学生自由讨论)3.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自由交流课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1)教师相机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
他勉强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月日(星期)总第课时课题古诗三首课型讲读课文教学知识目标 1.会认“喑、擞”等 6 个生字,会写“祭、乃”等 8 个生字。
理解古诗意思。
能力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理解这三首诗的意思。
目标情感目标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与课件教学方法引探教学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三、弄懂诗意,理解内容四、把握重点五、创设情境,读写结合1.陆游是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著名的一篇。
2.作者简介及背景3.揭示诗题①“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
②质疑:看了诗题,你又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3.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1.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2.理解古诗的内容。
①默读古诗,找出不懂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和同学交流。
②试着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③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感受到诗人的什么情感?自由读诗歌。
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小组交流。
生思考,并回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理解诗句打下良好基础。
培养学生独立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探索诗中深刻内涵的能力。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从对诗意的理解走向对诗人情怀的感受,感受到诗人的忧国忧民。
板书设计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教学叙事月日(星期)总第课时课题古诗三首课型讲读课文教学知识目标会写“熏、杭”2个生字。
理解古诗意思。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目标情感目标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以及对统治者醉生梦死的讽刺,激发爱国意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一等奖创新教案(共2个课时)五下《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能交流、总结“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
2.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例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并能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
3.能体会“描写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这一表达方式的效果,并能仿说句子。
4.了解篇章书写的格式要求,书写时能做到标题和作者位置醒目、段落分明。
5.朗读、背诵《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点:1.能交流、总结“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
2.朗读、背诵《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难点:1.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例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并能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
2.能体会“描写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这一表达方式的效果,并能仿说句子。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己默读“交流平台”内容。
思考:从中得到了什么信息?2.交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军神》一课从刘伯承的语言中感受到刘伯承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从沃克医生神态的变化体会他内心的变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边阅读边思考,从阅读中汲取知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举例交流本单元的学习体会。
4.拓展交流:课外阅读中哪些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让你感受到人物的内心。
5.小结: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今后的阅读中要运用这样的方法。
(设计意图:结合课内外阅读实例,充分感受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这种阅读方法,并学会运用到阅读中。
)二、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部分1.学生自读题目,思考:此板块学习任务是什么?2.学生自由朗读例句并思考:句中人物当时心里在想什么?体会到人物怎样的感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阅读中了解信息,学习积累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相应的词汇,为下面的仿写做铺垫。
部编五年级语⽂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含单元计划及作业设计(表格式打印版)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内容总述1.本组教材以“家国情怀”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以及习作、语⽂园地等教学内容。
四篇课⽂有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三⾸》;有介绍⽑泽东主席痛失爱⼦时的坚强精神的《青⼭处处埋忠⾻》;有介绍⾰命前辈刘伯承事迹的《军神》;还有介绍⾰命前辈⽅志敏事迹的《清贫》。
2.阅读本组课⽂让学⽣通过课⽂中动作、语⾔、神态的描写,体会⼈物的内⼼。
通过学习真正感受⾰命前辈和⾰命军⼈“苟利国家⽣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伟⼤⼈格。
3.教学建议:(1)教学时,引导学⽣通过课⽂中动作、语⾔、神态的描写,体会⼈物的内⼼。
(2)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尝试运⽤动作、语⾔、神态描写来表现⼈物的内⼼。
(3)引导学⽣关注和阅读单元⾸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9.古诗三⾸2.再读古诗,注意压韵。
“裳、狂、乡、阳”3.齐读,读出节奏和韵味来。
三、再读,明诗意。
1.书读百遍,其义⾃见。
再读古诗,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遇到不懂的地⽅,可以讨论解决。
不能解决的问题,做上记号。
2.质疑问难。
说说古诗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
师⽣协同解决。
3.⽤⾃⼰的话,简要说说诗的意思。
教师适时点拨。
四、细读,悟诗情。
1.⼀⾸好诗,是⼀段历史,⼀个故事,也总是蕴含着⼀种⼼情!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诗⼈当时的⼼情?(喜欲狂)(板书)2.从哪⾥能体会到诗⼈这种喜欲狂的⼼情呢?请同学们读诗,细细地品味。
3.集体交流。
A、对⽐感悟“悲喜交集”。
(1)杜甫不是爱哭的⼈,但在写这⾸诗之前,他也曾流过泪,你看!【出⽰课件5:杜甫《春望》】请⽣朗读。
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烽⽕连三⽉,家书抵万⾦。
⽩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本是百花盛开的春天,杜甫却对着花⼉流泪,听到鸟的鸣叫也感到揪⼼,你们说,诗⼈的泪是怎样的泪?(国破家亡的泪;战⽕纷飞中流离失所的泪;是别离的⼈思乡的泪;深受战乱之苦痛苦的泪,仇恨的泪……)(3)在多年的⽣离死别、颠沛流离之后,诗⼈终于听到了胜利的喜讯,“初闻涕泪满⾐裳”⼜是怎样的泪呢?(这是喜悦的泪、激动的泪、感慨的泪……)B、想象感悟“欣喜若狂”。
语文园地四课题语文园地四课型练习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尝试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选择一种场景照样子写一写。
3.通过“书写提示”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落要分明,点号不顶格书写。
4.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会选择一种场景写一段话,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会选择一种场景写一段话,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18 )分钟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课件2】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小组交流:从这段话你感受到什么?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这段话中,既可以感受到刘伯承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出示课件3】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
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
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
……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小组交流: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什么?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课文着力刻画了沃克医生的一系列变化,从“冷冷地问”,到“目光柔和了”“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刘伯承从冷漠到赞许、钦佩的心理变化。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第四单元9.古诗三首【教学内容】教科书P54~55内容。
【教学目标】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了解古诗的类别及其特点。
3.反复诵读,了解古诗中的意象及表达方式。
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逐字逐句地理解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了解古诗中的意象;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今天,我们研究一首唐代大诗人XXX写的《从军行》。
二、解读诗题1.《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
标题后加上“歌”“引”“曲”“吟”“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2.说说你对唐朝的边塞有多少了解?(唐朝的首都是长安(西安),当时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三、整体通读1.自由读古诗,请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
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教师范读。
4.通过XXX的《从军行》,你看到唐朝的边塞有哪些景物?5.看图读前两句,你有何感受?带上感情读一读。
(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怀念家乡。
)6.齐读后两句。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7.“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将士们面对困难,报国壮志不但没有消磨,而且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四、体会意境同砚们,让我们一起从头回到唐朝的西北边陲,再一次将所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留在心中。
让我们牢记戍边的将士,进修他们弃家入塞、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主动进取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从军行青海孤城——怀念家乡黄沙不还——壮志报国第2课时【讲授过程】一、情境导入,知人论世1.播放黄河、西岳的图片,请同砚们谈谈看了图片之后的感受。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三首》《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清贫》4篇课文。
文章对人物的刻画细致入微,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人物崇高的品质。
《古诗三首》描绘了栩栩如生的边塞风光图、春日送别图和遗民思国图;《军神》叙写了刘伯承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72刀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吭,而被沃克医生称为“军神”的故事;《青山处处埋忠骨》叙写了毛泽东得知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牺牲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清贫》叙写了方志敏一生甘于清贫,被俘时身无分文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9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 会认“渭、仞、岳、蓟”等6个生字,会写“仞、岳、摩”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随文认识“仞、岳、蓟”等6个生字。
本文要求会正确书写6个字,关键是“仞”和“遗”这两个容易写错的字,应重点指导。
2.阅读理解课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入情、在品味意境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
3.语言运用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提高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从军行▶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从军行》,背诵《从军行》,默写《从军行》。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导入,解读题目1.教师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边塞诗。
板书并齐读诗的题目。
(板书:古诗三首)同学们听说过花木兰吧,花木兰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屡立战功。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国子监学记》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国子监学记》中的地理、历史、人物等内容。
3.学习运用表格总结文章内容。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国子监学记》的内容,学会运用表格进行文章总结。
2.:较长的古文阅读。
三、教学准备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多媒体设备,课堂白板。
3.:教学视频、阅读材料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通过课堂讨论引出《国子监学记》。
2.:学生阅读《国子监学记》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3.:带领学生分组讨论《国子监学记》中的地理、历史、人物等内容,用表格总结。
4.:对学生的表格进行展示和点评。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如何运用表格总结文章内容。
3.:学生分组完成其他文章的表格总结练习。
4.:学生分享自己的总结,相互学习。
5.: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第三课时1.:播放相关视频,进一步了解《国子监学记》的背景与作者。
2.:学生继续阅读《国子监学记》,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学生撰写读后感,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4.:部分学生将自己的读后感朗读给全班听。
5.:启发学生思考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互相交流。
第四课时1.:回顾前几节课的内容,进行知识点自测。
2.:进行一些综合训练题,检查学生对《国子监学记》的理解程度。
3.:对本单元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取得进步。
4.:布置练习题等相关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鼓励优秀,指导不足。
六、教学反思1.,省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
2.,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有效地进行教学。
语文园地1.通过习作,培养学生多角度描写人物的样子,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2.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并能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3.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
4.仿照课文“书写提示”,抄写一篇文章,注意书写规则。
5.读背并积累古诗。
1.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
2.能够独立完成一篇习作,把人物的样子写具体,并能表现出他的内心活动。
4课时课件第一课时习作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1.生活中,谁感动、生气、伤心、兴奋……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2.出示课文片段。
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嘴里不停地说:“太美了!真是太美了!”他根本没听见周围喧闹的声音,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好像都消失了。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痴痴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凝望着这座雕像……(1)小组讨论并交流:这段文字中是如何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2)我们还可以从多个角度写一个人当时的样子,如:①他面部的表情是怎样的?眼神与平时一样吗?②他有哪些不寻常的举动?③他说了哪些话?他说话时的语气是怎样的?④周围的人有什么反应?二、激发灵感,畅所欲言。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播放2019.7.1天安门升旗仪式视频资料。
(二)播放新闻并观看视频。
人民日报记者尹世昌消息,2月9日凌晨,有至少数百名暴徒在香港旺角,袭击执行公务的警务人员及新闻工作人员,毁坏警车及公物,纵火,并向被袭受伤倒地的警员近距离投掷砖头和杂物。
1.学生观看。
2.分组交流观看后的感受,并想一想谁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3.全班交流。
三、指导写法。
1.事情要突出完整性。
【提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把刚才小组内讲得故事进行梳理,查看是否有上面的“六要素”。
2.把人物写具体。
【提示】要细致的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把人物写具体,一定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这样才会生动、感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能交流、总结“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
【语文要素】2.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例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并能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
【语文要素】3.能体会“描写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这一表达方式的效果,并能仿说句子。
4.了解篇章书写的格式要求,书写时能做到标题和作者位置醒目、段落分明。
5.朗读、背诵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重难点]1.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例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并能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
2.能体会“描写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这一表达方式的效果,并能仿说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交流、总结“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
2.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例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并能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
(重点)一、学习“交流平台”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小组讨论,梳理方法。
(1)教师明确学习任务:读读“交流平台”,看看其中介绍了哪几种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画出关键语句并作批注。
(2)学生自读交流平台并作批注,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关键词。
(板书:动作/语言/神态)(4)教师小结:阅读文章时,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不仅能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还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2.结合课外阅读,拓展阅读方法。
启发学生思考:你读过的课外书和文章中,有哪些描写人物的片段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说说你是怎样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体会人物内心的?二、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一题1.让学生自读“词句段运用”第一题,明确要求。
2.引导学生通过例句体会人物内心。
(1)小组讨论:从这三个例句中,你分别体会到人物怎样的内心活动?是从哪里体会到的?(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相机板书。
预设1:从第一个例句中的“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等动作描写,能体会到毛主席的悲伤、心痛。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式)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3 年月日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3 年月日
第一课时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3 年月日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3 年月日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第二、三课时习作及评改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3 年月日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3 年月日
第一课时教学《牧童》
第二课时教学《舟过安仁》
第三课时教学《清平乐·村居》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3 年月日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3 年月日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3 年月日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
编写时间:2013 年月日。
习作他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5分)èhào yǔn nuòpáo xiào pēi tāi jǔjué二、请用“____”划出句中的错别字,并依次改正在括号里。
(4分)1.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钓上,闪硕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茫。
()2.那宠大的身躯,屈膝点头时竞然像一个杉杉有理的绅士。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4分)()紫嫣红杯水车()含情()()五彩()纷()山峻岭含辛()苦废()忘食负()请罪四、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____”。
(3分)才干.(ɡuànɡàn)调.度(tiáo diào)上当.(dānɡdànɡ)丞相.(xiànɡxiàn)挑.战(tiǎo tiáo)折.本(zhéshé)五、请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
(4分)如果……就……虽然……但是……只要……就……无论……都……1.()困难有多大,我们()会竭尽全力去克服。
2.()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蔺相如()把和氏壁交给他。
3.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还要注意节约。
4.()多读多练,()会提高作文水平。
六、判断下列句子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分)1.“我们应该先预习再听课,先做作业再复习。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2.习作的一般步骤是审题、选材、定中心、列提纲、起稿。
()3.我的作业全都做完了,还有一道应用题没做。
()4.我的作业基本上做完了,还有一道应用题没做。
()六、把句子补充完整。
(4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2.九曲黄河万里沙, 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天连碧水碧连天。
12*清贫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10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吓”。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流利、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清贫”的含义及作者高尚的精神内涵。
过程与方法1.安排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概括文章主旨。
2.引导学生从人物对话、动作、神态中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体会方志敏同志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清贫”的含义及作者高尚的精神内涵。
2.学习文中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体会清贫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当初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努力与牺牲。
他们在黑暗与混乱中摸索出了一条道路,靠着崇高的信念与一腔热血成就了祖国的新生。
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是坚定的探求者。
那么,无产阶级革命者们在生活中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我们就将为大家介绍一位无产阶级革命烈士,看看他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品质。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生字。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前鼻音“矜”,翘舌音“筹、镯”。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多音字。
吓⎩⎪⎨⎪⎧hè:恐吓 恫吓xià:吓唬 惊吓 为⎩⎪⎨⎪⎧wèi :为了 因为wéi :认为 大有作为 (2)重点词语释义。
朴素:(生活)节约,不奢侈。
筹集:筹措聚集。
矜持:庄重;严肃。
舍己为公:为了公共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
威吓:用威势来吓唬。
企望:希望。
齿冷:耻笑(笑则张口,时间长了,牙齿就会感觉到冷)。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明确:讲述了方志敏被捕时,国方士兵搜方志敏的身,企图发一笔大财,结果什么也没搜到的趣事。
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组教材以“家国情怀”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习作、语文园地等教学内容。
四篇课文有表达爱国情怀的《古诗三首》;有介绍毛泽东主席痛失爱子时的坚强精神的《青山处处埋忠骨》;有介绍革命前辈刘伯承事迹的《军神》;还有介绍革命前辈方志敏事迹的《清贫》。
2.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通过学习真正感受革命前辈和革命军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伟大人格。
3.教学建议:
(1)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2)在习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9.古诗三首
也感到揪心,你们说,诗人的泪是怎样的泪?(国破家亡的泪;战火纷飞中流离失所的泪;是别离的人思乡的泪;深受战乱之苦痛苦的泪,仇恨的泪……)
(3)在多年的生离死别、颠沛流离之后,诗人终于听到了胜利的喜讯,“初闻涕泪满衣裳”又是怎样的泪呢?(这是喜悦的泪、激动的泪、感慨的泪……)
B、想象感悟“欣喜若狂”。
看课文插图,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你见到的诗人一家欣喜若狂的样子描绘一番。
C、朗读感悟“放歌纵酒”。
(1)泪满衣襟,欣喜若狂,不足以表达诗人心中的喜悦,他还要做什么?【出示课件6】读五六句。
指名读。
(2)想到在阳春三月就要回到久别的故乡,回乡的路上有做伴,有做伴,还有做伴,此时,诗人喜到极致,忘乎所以。
让我们一起感受诗人的“喜欲狂”,与诗人一同放歌纵酒,一同颠狂。
(板书:放歌纵酒)全班读。
D、体验感悟“归心似箭”。
(1)杜甫的家乡在哪儿呢?(洛阳)
(2)洛阳美吗?想不想到洛阳走一趟?请生读最后一句(评:还在巴峡流连),小组读(评:到了巫峡),大组读(评:到了襄阳),全班读(评:洛阳到了!)
(3)这是一条怎样的归乡之路呢?【出示课件7】
师:大家看,从巴峡到巫峡,周围高山险峻,路途艰难。
而出巫峡到襄阳,从襄阳到洛阳又是何等的长途跋涉、千里迢迢。
在这里诗人却这样说,你怎么理解?
(5)诗人归心似箭,(板书:归心似箭)千里迢迢算什么,千山万水算什么,在诗人的眼里,洛阳就在眼前,故乡就在眼前。
让我们一同感受诗人轻快愉悦的心情。
齐读。
4.这是诗人杜甫的心声,更是唐朝千千万万苦难子民的共同心声。
让我们与欣喜若狂的诗人一同放歌,与千千万万欣喜若狂的人民一起放歌吧!齐读全诗。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毛主席接到这封电报后有什么感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对毛主席的动作描写中感受到毛主席失去爱子后的悲痛心情。
)
③谈话过渡:接到长子毛岸英牺牲的电报,作为父亲的毛主席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
④指导朗读,从毛主席的动作中感受泽东失去爱子后无比悲痛的心情。
(2)【出示课件5】
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①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毛主席回忆起毛岸英和自己的一次次分离及其原因。
)你从中了解到毛岸英什么?(从中了解到毛岸英的成长经历。
)感受到什么?(每想到这聚少离多的日子,作为父亲总有些心酸,但欣慰的是岸英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前三次的分离都平平安安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
②请把“这次怎么会……”省略的内容补起来?(a. 这次怎么会牺牲了呢?b. 这次怎么会回不来了呢?c. 这次怎么会不能回来了呢?……)
③从这里的省略号你又感受到什么?(毛主席感到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表现了毛主席的无比悲痛。
)
④指导朗读,从对毛主席的心里活动描写中感受毛主席失去爱子后的震惊和悲痛心情。
⑤简介毛岸英的成长经历。
【出示课件6】毛岸英的照片
⑥学生阅读有关毛岸英的资料,了解毛岸英是经历了许多磨难成长起来的。
(3)【出示课件7】
“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①指导朗读,从对毛主席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中体会毛岸英牺牲后,毛主席的悲痛心情。
②谈话过渡:彭总司令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这是对烈士毛岸英的尊重,对领袖毛主席的爱戴和体贴;而朝鲜方面说岸英同志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要求把毛岸英的遗体安葬在朝鲜,这是对中国优秀儿女的崇敬。
面对这两种抉择,毛主席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学生自由交流。
)
(4)【出示课件8】
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
①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是父亲对儿子很自然的一种感情,毛主席想到儿子奔赴朝鲜战场时, 自己因为工作繁忙未能去相送,作为父亲,谁又不想和死去的儿子见上最后一面呢?这个要求作为主席是能做到的,也是合情合理的。
至此,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板书:普通的父亲)
②这段话是通过对人物的什么描写,来表现毛主席的心情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
③引导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师生评议,学生齐读。
引导学生感受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心情。
(5)【出示课件9】
然而,这种想法很快被打消了。
……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
①“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
)
②毛主席做出了什么决定?(毛主席做出了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把毛岸英的遗体安葬在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
)③从毛主席的决定中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毛主席超人的胸怀。
)(板书:超人的胸怀)
④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毛主席超人的胸怀。
(6)【出示课件10】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示意秘书将记录稿放在上面。
①这段话中“踌躇”描写了毛主席的什么?(心理活动。
)从中感受到什么?(当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由毛主席签字时,他又迟疑了,毛主席在做艰难的抉择。
)
②毛主席在“踌躇”什么?(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
③从“黯然的目光”你感受到什么?(毛主席经历着巨大的悲痛。
)
④从毛主席“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能体会出什么?(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方面表现毛主席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
而一旦签字,就意味着毛主席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爱子了,毛岸英将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真是艰难的抉择啊!这一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毛主席是伟人,也是凡人。
)
⑤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毛主席矛盾的心理。
⑥最后,毛主席做出了怎样的抉择?(把毛岸英的遗体安葬在朝鲜。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出示下面课件)
(7)【出示课件11】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
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①“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透过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看到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听到了漫漫长夜,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
是啊,老来丧子谁不哀痛!我们读着这句话,心里忽地又一沉,此时此刻,千言万语,万言千语,都变得苍白无力,“被泪水打湿的枕巾”留给我们的是深深地震撼:毛主席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②谁来谈谈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两个诗句的理解?(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相机引导。
)
11.军神
12.清贫
语文园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