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危险度评价方法LEC
- 格式:doc
- 大小:49.73 KB
- 文档页数: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及举例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
LEC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员工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方法。
它是由美国格雷厄姆(K.J.Graham)和金尼(G.F.Kinney)提出的。
他们认为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主要包括:
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iable)
E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quency)
C ——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consequence)
D=L*E*C ——危险性
以现场作业条件(或类比作业条件)为基础,由熟悉作业条件的人员组成专家组,按规定标准给L、E、C分别打分,取三组分值的平均值作为L、E、C的计算分值,用计算的危险性分值(D)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等级。
1、取值标准
2、危险等级划分标准
举例说明
高处焊接作业辨识结果。
lec法评价某种危险风险等级的计算公式LEC法评价某种危险风险等级的计算公式LEC(Loss-of-Containment)法是一种常用于工业领域的危险风险评估方法,用于评估某种危险过程的潜在危害。
以下是LEC法评价某种危险风险等级的计算公式:风险等级(Risk Level)= C ×E ×L其中,C表示潜在的后果严重性(Consequence)E表示事故事件发生的频率(Event Frequency)L表示事故发生的概率(Likelihood)每个因素都有相应的分级,可以使用一个打分体系,如1至5或A 至E。
1. 潜在的后果严重性(Consequence,C)根据可能的事故后果,分级如下:- 1:无人员伤亡或环境影响,低经济损失。
- 2:轻微人员伤亡或有限环境影响,中等经济损失。
- 3:重大人员伤亡或显著环境影响,高经济损失。
- 4:严重人员伤亡或严重环境影响,非常高经济损失。
- 5:灾难性人员伤亡或毁灭性环境影响,极高经济损失。
2. 事故事件发生的频率(Event Frequency,E)根据可能发生事故的频率进行评级,分级如下:- 1:非常低频率(每10,000年一次)- 2:低频率(每1,000年一次)- 3:中等频率(每100年一次)- 4:高频率(每10年一次)- 5:非常高频率(每一年一次)3. 事故发生的概率(Likelihood,L)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行评级,分级如下:- 1:极低概率(小于百万分之一)- 2:低概率(大于百万分之一但小于千分之一)- 3:中等概率(大于千分之一但小于百分之一)- 4:高概率(大于百分之一但小于十分之一)- 5:极高概率(大于十分之一)通过计算风险等级,可以定量评估某种危险风险的严重性。
较高的风险等级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防护和管理措施来降低风险。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参考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指南,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请注意,LEC法只是评估风险的一种方法,具体的评估过程可能因不同的行业和应用领域而有所差异。
三、根据D值不同确定危险源风险等级,建立《危险源清单》。
风险评价方法LEC评价法
根据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采用D=LEC计算方法确定危险源风险等级。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风险分值D=L×E×C
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风险分值D。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LEC)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简称LEC)。
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
D值越大,说明该作业活动危险性大、风险大。
表1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判断准则
表3 发生事故事件偏差产生的后果严重性(C)判别准则
表4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D)。
危险度评价方法(LSR)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
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
这3种方面分别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风险分值D=LEC。
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量化分值标准对这3种方面分别进行客观的科学计算,得到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繁琐的过程。
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
即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3方面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
具体如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106310.5 0.2 0.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完全可以预料相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很不可能,可以设想极不可能实际不可能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106321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每月一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暴露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1004015731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人以上死亡3~9人死亡1~2人死亡严重重大,伤残引人注意风险分析根据公式:风险D=LEC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并判断评价危险性的大小。
其中的关键还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以及对乘积值的分析、评价和利用。
D值>320 160-320 70-160 20-70 <20危险程度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显著危险,需要整改一般危险,需要注意稍有危险,可以接受根据经验,总分在20以下是被认为低危险的,这样的危险比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去上班还要安全些;如果危险分值到达70~160之间,那就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如果危险分值在160~320之间,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险环境;分值在320以上的高分值表示环境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为止。
危险源(危害因素)危险性评价法(LEC法)说明:
(1)作业条件危险性评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之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是: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其赋分标准见下表:
(2)由评价小组共同确定每一危险源的LEC各项分值,然后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
D=LEC
(3)将D值与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中的分值相比较,
进行风险等级划分,若D值大于70分,则应定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源评价情况填入《危险源(LEC法)评价表》内。
LECD风险评价法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D=LEC式中: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D—危险性三个主要因数的评价方法如表1、2、3、4所示表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 完全可以预料6 相当可能3 可能,但不经常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 极不可能0.1 实际不可能表2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 连续暴露(包括四班三运转)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 每月一次暴露1 每年几次暴露5 非常罕见地暴露表3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40 灾难,数人死亡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 严重,重伤3 重大,致残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2009-07-07 18:42危险源辨识、管理及申报范围危险源管理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现场破坏或其他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从本质上讲,危险源就是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导致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这两方面因素。
危险源风险辨识工作步骤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险源——评价风险——确定是否可承受风险制定风险控制计划——评审控制计划的充分性——实施情况验证危险源辨识3.1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a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b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c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
对单位所有的场所、物品、材料、工艺流程、设备和人员进行分析,识别危险源,风险识别从各种能量入手,如电能、机械能、化学能、热能、势能等。
风险评价方法:LECD法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完全可能相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很不可能,可以设想极不可能实际不可能分数值106310.50.20.1危险源管理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现场破坏或其他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LEC风险评价法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危害性。
该方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风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其简化公式为:D=L×E×C风险分值D=LEC。
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
具体如下表:L分值的选择确定E分值的选择确定C分值的选择确定风险分值D的选择确定定性等级可承受风险(一级):安全的,不需要采取措施;一般风险(二级):临界的,有可能千百万较轻的伤害和损坏,应采取措施;主要风险(三级):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破坏,要立即采取措施;重大风险(四级):破坏性的,会造成灾难性事故,必须立即排除。
重大风险判定:(1)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3)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未采取有效防范或控制措施的;(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
应用举例某涤纶化纤厂在生产短丝过程中有一道组件清洗工序,为了评价这一操作条件的危险度,确定每种因素的分数值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组件清洗所使用的三甘醇,属四级可燃液体,如加热至沸点时,其蒸气爆炸极限范围为0.9~9.2%,属一级可燃蒸气。
而组件清洗时,需将三甘醇加热后使用,致使三甘醇蒸气容易扩散的空间,如室内通风设备不良,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属“可能,但不经常”,其分数值L=3。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清洗人员每天在此环境中工作,取E=6。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如果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取C=15。
LEC法风险评价
LEC法是一种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可采取计算每一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
其风险值D由三个主要因素L、E、C 的指标值的乘积表示,即D=LEC
三种主要因素的评价方法为: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发生的大小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因此人为的将发生事故可能极小的分数定为0.1,必然要发生事故的分数可定为10,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情况定为若干中间值,如下表:
E——暴露于危险环境中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发生危险性越大。
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为10,而非常罕见的出现在危险环境中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各中间值,如下表:
C——事故产生的后果。
事故造成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所以规定分数值在1—100之间。
轻微伤害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类规定为1,造成人员伤亡较大的可能性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在1—100之间,如下表:
D——风险值。
D=L×E×C,确定D值后关键是如何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而这个界限值并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在不同时期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以确定持续改进的措施。
如下表:。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法)
危险源的危险度通过此法来计算,即把危险源诱发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三种因素的量化值之乘积,作为该危险源的危险度,即:危险度D= L×E×C(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L、E、C赋值标准
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
例子:
某工厂冲床无红外光电等保护装置,而未设计使用安全模,也无钩、夹等辅助工具,因此操作时可能发生冲手事故,发生事故的危险度计算方法:
1、确定分值:
L值:属于相当可能,6
E值:属于每天作业,6
C值:致残、严重伤害,3,7
D值:108,252。
危险性(LEC)评估法
1)LEC法,主要是以系统危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
三种因素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值定为0.1—10,如表1
E——人体暴露于危险的频繁程度,E值定为0.5—10,如表2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值定为1—100,如表3
评价公式是:D=LEC
其中:D—危险性分值,根据经验,总分在40分以下为可承受风险,总分在320分以上是
高危险分值,1—2级需要严格监控,并制定方案或目标进行控制,3—4级需要加强监控,
对运行进行控制。
分级如附表4所示
表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表 3
表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
表4危险分值(D )
说明:4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160—320:高度危险,立即整改 320以上: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LECD风险评价法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D=LEC式中: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D—危险性三个主要因数的评价方法如表1、2、3、4所示表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 完全可以预料6 相当可能3 可能,但不经常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 极不可能0.1 实际不可能表2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 连续暴露(包括四班三运转)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 每月一次暴露1 每年几次暴露5 非常罕见地暴露表3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40 灾难,数人死亡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 严重,重伤3 重大,致残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2009-07-07 18:42危险源辨识、管理及申报范围危险源管理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现场破坏或其他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从本质上讲,危险源就是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导致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这两方面因素。
危险源风险辨识工作步骤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险源——评价风险——确定是否可承受风险制定风险控制计划——评审控制计划的充分性——实施情况验证危险源辨识3.1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a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b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c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
对单位所有的场所、物品、材料、工艺流程、设备和人员进行分析,识别危险源,风险识别从各种能量入手,如电能、机械能、化学能、热能、势能等。
风险评价方法:LECD法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完全可能相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很不可能,可以设想极不可能实际不可能分数值106310.50.20.1危险源管理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现场破坏或其他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评价准则
基本原理是根据风险点辨识确定的危害及影响程度与危害及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乘积确定风险的大小。
定量计算每一种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可采用如下方法:
D=LEC。
式中: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当用概率来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L)时,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故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故概率为1。
从系统安全角度考虑,绝对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中间值。
当确定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时,人员出现在危险
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
关于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由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规定其分数值为1-100,把需要救护的轻微损伤或较小财产损失的分数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为1与100之间。
风险值(D)求出之后,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以符合持续改进的思想。
下表可作为确定风险级别界限值的参考。
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按照全省统一的色谱技术要求使用颜色。
安全风险等级四色标识RGB色谱标准。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
LEC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员工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方法。
它是由美国格雷厄姆(K。
J.Graham)和金尼(G。
F.Kinney)提出的。
他们认为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主要包括:
L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iable)
E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quency)
C ——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consequence)
D=L*E*C ——危险性
以现场作业条件(或类比作业条件)为基础,由熟悉作业条件的人员组成专家组,按规定标准给L、E、C分别打分,取三组分值的平均值作为L、E、C的计算分值,用计算的危险性分值(D)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等级。
1、取值标准
2、危险等级划分标准
举例说明
高处焊接作业辨识结果。
LECD风险评价法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D=LEC式中: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D—危险性三个主要因数的评价方法如表1、2、3、4所示表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 完全可以预料6 相当可能3 可能,但不经常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 极不可能0.1 实际不可能表2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 连续暴露(包括四班三运转)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 每月一次暴露1 每年几次暴露5 非常罕见地暴露表3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40 灾难,数人死亡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7 严重,重伤3 重大,致残1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2009-07-07 18:42危险源辨识、管理及申报范围危险源管理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现场破坏或其他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从本质上讲,危险源就是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而导致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这两方面因素。
危险源风险辨识工作步骤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险源——评价风险——确定是否可承受风险制定风险控制计划——评审控制计划的充分性——实施情况验证危险源辨识3.1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a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b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c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
对单位所有的场所、物品、材料、工艺流程、设备和人员进行分析,识别危险源,风险识别从各种能量入手,如电能、机械能、化学能、热能、势能等。
风险评价方法:LECD法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完全可能相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很不可能,可以设想极不可能实际不可能分数值106310.50.20.1危险源管理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现场破坏或其他破坏的根源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