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生矿床

内生矿床

内生矿床
内生矿床

内生矿床

由内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内生矿床既可由岩浆作用形成,也可由气化热液作用形成。除了与火山、热泉等有关的内生矿床产于地壳表层外,其他的都产在地下一定深度,是在较高温度和较大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内生矿床的控制成矿因素包括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成矿物质来源、岩浆岩类型、气化热液的性质与成因、控矿构造类型、温度、压力、深度和围岩性质等。内生矿床的种类多,分布广,经济价值大。内生矿床主要包括三大类:①岩浆矿床。由岩浆中存在的矿质经结晶分异或熔离作用富集而成,这类矿床大多产在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岩石中,主要矿产有铬、铂、钛、铁、铜、镍及金刚石等。②伟晶岩矿床。由富含挥发组分和稀有金属的岩浆经过结晶分异作用、交代作用而使矿质富集形成。这类矿床主要产在花岗岩类岩石中,矿产有锂、铍、铌、钽、长石、云母、水晶、稀土元素等。③气化热液矿床。含矿的热气、热液在岩石中运动时,以充填作用、交代作用等方式沉淀出矿质并富集而成。按来源不同,气化热液有岩浆水、变质水、大气降水(渗入地下)等多种类型。成矿的地层、岩石和构造条件也复杂多样。因此,这类矿床分布很广,矿种也很多,主要有钨、锡、钼、金、银、铜、铅、锌、铁、汞、锑、砷、铀、稀土元素、萤石、重晶石、水晶等。

热液矿床:又称水热矿床。由饱含矿物质的热水(热水溶液)析出固态物质而生成的矿体。热水溶液可能由于地下深部的环流水被岩浆加热形成,也可能由于放射性元素衰变或断层作用释放出的热能所致。

这种热水可在岩石的空穴中沉淀出其中所溶解的矿物,而将空穴充填或以其溶液与岩石交代形成所谓交代矿床(交代矿床:岩石中原先的矿物质经化学作用后全部或部分耗去而于同一处形成的矿体或矿物),这两种作用也可同时发生,即在沉淀作用充填空穴的同时,伴随发生空穴岩壁的交代作用。生成热液矿床的必要条件包括:1、存在有溶解和运送矿物的热水;2、岩石中存有允许溶液流动的互相联通的空穴;3、具有矿床沉淀的场所;4、导致矿床沉淀的化学作用。沉淀作用受温度与压力的变化影响最大,当温度与压力下降时,溶解度减低,因此产生沉淀作用。虽然热液矿床可在任何基岩中形成,但某些种类的岩石会对沉淀作用产生影响或使它局限在某处。

上图是在上述情况下生成的紫晶的图片

(完整版)金属矿地下开采的步骤

金属矿地下开采的步骤 矿床进行地下开采时,一般都按照矿床开采四步骤,即按照开拓、采准、切割、回采的步骤进行,才能保证矿井正常生产。 开拓:从地表开掘一系列的巷道到达矿体,以形成矿井生产所必不可少的行人、通风、提升、运输、排水、供电、供风、供水等系统,以便将矿石、废石、污风、污水运(排)到地面,并将设备、材料、人员、动力及新鲜空气输送到井下,这一工作称为开拓。矿床开拓是矿山的地下基本建设工程。为进行矿床开拓而开掘的巷道,称为开拓巷道,例如竖井、斜井、平硐、风井、主溜井、充堵井、石门、井底车场及硐室、阶段运输平巷等。这些开拓巷道都是为全矿或整个阶段开采服务的。 采准:采准是在已完成开拓工作的矿体中掘进巷道,将阶段划分为矿块(采区),并在矿块中形成回采所必需的行人、凿岩、通风、出矿等条件。掘进的巷道称为采准巷道。D般主要的采准巷道有阶段运输平巷、穿脉巷道、通风行人天井、电耙巷道、漏斗颈、斗穿、放矿溜井、凿岩巷道、凿岩天井、凿岩硐室等。 切割:切割工作是指在完成采准工作的矿块内,为大规模回采矿石开辟自由面和补偿空间,矿块回采前,必须先切割出自由面和补偿空间。凡是为形成自由面和补偿空间而开掘的巷道,称为切割巷道,例如切割天井、切割上山、拉底巷道、斗颈等。 不同的采矿方法有不同的切割巷道。但切割工作的任务就是辟漏、拉底、形成切割槽。采准切割工作基本是掘进巷道,其掘进速度和掘进效率比回采工作低,掘进费用也高。因此,采准切割巷道工程量的大小,就成为衡量采矿方法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进行对比,通常用采切比来表示,即从矿块内每采出一千吨(或一万吨)矿石所需掘进的采准切割巷道的长度。利用采切比,可以根据矿山的年产量估算矿山全年所需开掘的采准切割巷道总量。 回采:在矿块中做好采准切割工程后,进行大量采矿的工作,称为回采。回采工作开始前,与根据采矿方法的不同,一般还要扩漏(将漏斗颈上部扩大成喇叭口),或者开掘堑沟;有的要将拉底巷道扩大成拉底空间,有的要把切割天井或切割上山扩大成切割槽。这类将切割巷道扩大成自由空间的工作,称为切割采矿(简称切采)或称补充切割。切割采矿工作是在两个自由面的情况下以回采的方式(不是掘进巷道的方式)进行的,其效率比掘进切割巷道高得多,甚至接近采矿效率。这部分矿量常计入回采工作中。 回采工作一般包括落矿、采场运搬、地压管理三项主要作业。如果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进行两步骤开采时,回采工作还应包括矿柱回采。同样,矿柱回采时所需开掘的巷道,也应计入采准切割巷道中。

中国造山带内生金属矿床类型_特点和成矿过程探讨_毛景文

注:本文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G 1999043211和G 1999043216),地质调查项目(编号K 1.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434011)资助的成果。 收稿日期:2004-06-10;改回日期:2004-11-16;责任编辑:章雨旭。 作者简介:毛景文,男,1956年生。1982年和1988年于中国地质科学院获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主要从事金属矿床和地球化学研究。通讯地址:100037,北京阜外百万庄路26号;Email:jin gw enmao@https://www.doczj.com/doc/3818080811.html, 。 中国造山带内生金属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探讨 毛景文 1,2) ,李晓峰2),李厚民 1,2,3) ,曲晓明2),张长青1),薛春纪3) , 王志良2) ,余金杰2) ,张作衡2) ,丰成友2) ,王瑞廷 1) 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3)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西安,710054 内容提要:中国是造山带最为发育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分布广泛。本文从成矿地球动力学演化角度对中国造山带中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综合研究,将造山带矿床分为碰撞造山型和俯冲造山型两种。前者进一步可分为同碰撞造山过程成矿和后碰撞造山成矿。以青藏高原为例,又将同碰撞造山过程成矿分为碰撞造山期成矿、松弛期(伸展)成矿、走滑拉分盆地成矿和剪切带扩容成矿。以西秦岭和东天山为例,剖析了后碰撞成矿特点、过程和成矿规律。在扬子克拉通西南缘发育有中国颇具特色的低温成矿域,包括广泛分布的卡林型金矿、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和玄武岩型铜矿,本文研究提出这些矿床形成于中生代大陆边缘造山带弧后伸展盆地。 关键词:造山带矿床;低温成矿域;同碰撞;后碰撞;造山带弧后盆地;青藏高原;西秦岭;东天山 从成矿动力学角度考虑,中国大陆中新生代成矿主要特点表现为东部伸展和西部造山。最近几年通过对诸多大型—超大型以及典型矿床进行放射性同位素年龄精确测定,促使对中国东部大规模成矿的峰期(pulses )和相应的以伸展为主旋律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毛景文等,2003a,d;2004a;2004b)。本文就中国造山带中内生金属矿床类型、特点和成矿过程提出初步的思考。 1 造山带矿床分类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矿床学研究主要是对矿床本身的描述和探讨与其有关的岩石和控矿构造,同时按照成矿元素组合、与之有关的岩石类型和形成温度进行矿床分类。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越来越注意到矿产组合的区域分布规律与构造演化的关系。例如,在地槽开裂早期有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并伴随着铬铁矿矿床和含黄铁矿型铜矿床的形成;而在地槽褶皱回返的晚期有大量花岗岩的活动,伴随有与花岗岩有关的稀有金属和钨锡矿床(Smirnov ,1977)。板块构造理论的诞生和广泛应用,对矿床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全球 诸多成矿带地质学者在积极地探索不同组合矿产形成的构造背景。20世纪80年代初,两部专著《矿床与全球构造环境》(M itchell et al.,1981)和《矿床与 板块构造》(Saw kins ,1984)先后问世,基于Wilson (1968)板块构造演化旋回,全面总结了不同构造环境(包括大陆热点、裂谷和坳拉槽、被动大陆边缘和内部盆地、海洋环境、俯冲环境、碰撞造山环境、转换断层和大陆地壳线形断裂)中的矿产产出特征和分布规律。尽管只是一个初步的轮廓,但是奠定了现代地球动力学演化与成矿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对于同生矿床研究达到空前的高潮,深刻认识了全球在地质历史中同生矿床的形成环境和过程,以及现代成矿与古代的类比,比较准确和快速地厘定了大多数同生矿床的形成环境。与此同时,环太平洋成矿带——全球最大的跨洲际巨型成矿带吸引着地质学家思考在这种会聚大陆边缘中如此多的斑岩铜矿、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和其它与花岗岩活动有关的矿床是如何形成的?其成矿环境和控矿主导因素是什么?Sillitoe (1972)首先提出斑岩铜矿形成于板块俯冲边缘,Mitchell 等(1981)提出大洋板块俯冲的角度对于斑岩铜矿的 第79卷 第3期 2005年6月 地  质 学 报 ACT A GEOLOGICA SINICA V ol.79 N o.3 June 2005

昆明理工大学805金属矿床地下开采2020年考研真题

昆明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考试科目代码: 805 考试科目名称:金属矿床地下开采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填空题(总分40分,每空1分) 1、根据岩体的稳定性,通常将岩体分为()、()、()、()和()。 2、根据矿体的形状,可将金属矿床分为()、()和()。 3、根据矿床地下开采的特点,矿床开采步骤一般分为()、()、()和()。 4、井田中阶段的开采顺序分为()和();阶段中矿块的开采顺序又分为()、()和()。 5、金属矿床地下开拓方法可概括为()和()两大类。 6、根据竖井井底车场中矿车运行系统的特点,井底车场可分为()、( )和()井底车场。 7、主要开拓巷道包括(),()和()。 8、矿井排水系统可分为()、()和()。 9、自行设备运输矿石,有以下几种()、()、()和()。 10、矿床开采三级储量是指()、()和()。 11、空场采矿法的分类包括()、()、()、()、()。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阶段 2、采准系数 3、崩落角 4、地压管理 5、球状药包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深孔落矿有哪些典型的布孔方式?各布孔方式的优点、缺点? 2、放出体的基本性质?

我国金属矿藏分布

我国金属矿藏分布 一、铁 我国铁矿具有储量丰、类型多、分布广而相对集中的特点。 1.成矿类型:截至1985年底,我国铁矿探明储量近500亿吨,位居世界前列,矿床类型复杂多样。在内生铁矿中,有与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型铁矿床,在冀北山地,豫西山地,昆仑山地,喜马拉雅山地和台湾东部山地以及滇中、川西地区南北向构造带,都有这类矿床发现,其中以川西安宁河断带的攀(枝花)西(昌)铁矿最为突出。这类铁矿多属钒、钛磁铁矿,含铁品位虽然不高。一般26—41%,属中、贫品位,但富含矾、钛,TiO2的含量常达4—16%,V2O5亦可达0.2—0.4%,还伴生有铬、锰、镓、钴、镍等多种有用矿物组分,是一种综合性矿床;有与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接触交代一热液铁矿床,它是目前我国分布最广的一种富铁矿类型。晋、冀、鲁、皖、苏、闽、粤、鄂以及滇、黔、藏、新等省区都是远景区;有与中性钠质或偏钠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床,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云南中部大红山铁、铜矿,长江中下游产于郯庐深大断裂系统控制的一系列侏罗纪-白圣纪火山沉积盆地之中的铁矿床,铁、铜共生,品位较高,是我国重要的铁矿基地之一。 我国外生铁矿也很多,有形成于晚元古界震旦系下部的宣龙式铁矿,主要产于河北宣化龙关地区;有产出于中泥盆系或上泥盆系的宁乡式铁矿,广布于湘、赣边境(如莲花、萍乡、井岗山、茶陵、攸县、永新等地)、鄂西(如郧县,郧西、竹山、竹溪等地)及川(如凉山、巫山、江油等地)、黔(如赫章、水城)、滇(如昆明)等地,桂、陕(商洛、汉中)、甘等省区亦有此类铁矿产出。此类铁矿以赤铁矿为主,菱铁矿次之,品位中等,在有利的条件下亦可形成富矿。此外,我国还有湖相沉积铁矿,常与同期的煤系相间分布,以菱铁矿为主,赤铁矿为次。在南方有下、中侏罗煤系中的聂江式和威远式铁矿,淮南石炭-二叠煤系中的菱铁矿,广西右江以及北方辽宁抚顺一带的第三纪煤系的菱铁矿等属这种类型,矿床规模不大,但分布较广,品位较高,而且又与煤炭配合紧密,对发展地方中、小型钢铁工业十分有利。 我国存在的各类铁矿中,前寒武纪沉积变质类型约占全国总储量的50%以上,虽然品位较低,一般25—40%,平均30—35%,但它分布广,储量大,开采条件较好,近年也发现不少富铁矿,除了鞍(山)本(溪)地区以外,冀东、晋北、豫、皖、苏等地均有所发现,矿石品位都达50—60%左右。 2.地区分布:1985年底的统计,全国铁矿产地已达1942处,广布于27个省区,其中矿石储量达10亿吨以上矿区有6个,它们是: (1)鞍本地区,铁矿石储量占全国探明总储量的21.4%; (2)攀西地区,铁矿石储量占全国探明总储量的14.6%; (3)冀东-北京地区,铁矿石储量占全国总量5.11%; (4)五台-岚县地区,铁矿石储量占全国5.7%; (5)宁芜-庐枞地区,矿石储量占全国4.6%; (6)包头-白云鄂博地区,矿石储量占全国2%。 以省区计,则全国52%的铁矿石储量分布于辽、川、冀三省。 二、锰、铬、钒、钛、镍 1.锰:我国锰矿的保有储量为4.8亿吨。绝大部分属海相沉积矿床,以碳酸盐锰为主,平均品位22%。矿床分布广,全国17个省区均有分布,但90%的储量集中于桂、湘、黔、滇、

常见金属矿物

三、常见金属矿物特征金属矿物结晶特征 1.黄铁矿(Pyrite)Fe[S 2 【形态】常见完好晶形,呈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或八面体}。在立方体晶面上常能见到3组相互垂直的晶面条纹,集合体常成致密块状、分散粒状及结核状等 【物理性质】浅铜黄色,表面带有黄褐的锖色;条痕绿黑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断口参差状。硬度6~6.5。相对密度4.9~5.2 2.黄铜矿(Chalcopyrite) CuFeS 2 【形态】通常为致密块状或分散粒状集合体(图L-7)。偶而出现隐晶质肾状形态。晶体常见单形有四方四面体、四方双锥,但单晶较少见。 【物理性质】颜色为铜黄色,但往往带有暗黄或斑状锖色,条痕绿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不发育,硬度3~4,相对密度4.1~4.3,性脆,能导电。 3.方铅矿(Galena)PbS 【形态】最常呈立方体,还可出现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并有时以八面体与立方体聚形出现。也常见成粒状、致密块状集合体。 【物理性质】铅灰色;条痕灰黑色,强金属光泽,解理平行完全,硬度2~3,相对密度74~76。具弱导电性。 【鉴定特征】铅灰色,强金属光泽,立方体完全解理,相对密度大,硬度小(比辉钼矿硬度大,晶形好,不染手)。 4.闪锌矿(Sphalerite)ZnS 【晶体结构】等轴晶系; 【形态】通常呈粒状集合体,有时呈肾状、葡萄状,反映出胶体成因的特征。单晶体常呈四面体(图L-5),正形和负形的晶面上常见聚形纹。有时呈菱形十二面体(通常为低温下形成)。偶见以{111}为接合面成双晶,双晶轴平行[111],

有时成聚片双晶。闪锌矿的形态具有标型意义:一般地,高温条件下形成的闪锌矿主要是呈正负四面体,并见立方体,中低温下则以菱形十二面体为主 【物理性质】Fe 的含量直接影响闪锌矿的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当含Fe 量增多时,颜色为浅黄、棕褐直至黑色(铁闪锌矿);条痕由白色至褐色;光泽由树脂光泽至半金属光泽;透明至半透明。解理平行{110}完全。硬度3.5~4。相对密度3.9~4.1,随含Fe 量的增加而降低。不导电。 【鉴定特征】以其具多组完全解理、粒状晶形、硬度小、金刚光泽以及 5.斑铜矿(Bornite) Cu 5FeS 4 【物理性质】新鲜断面呈暗铜红色,风化表面常呈暗蓝紫斑状锖色,因此得名;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硬度3。相对密度4.9~5。性脆。 斑铜矿在表氧化环境中易遭受分解而形成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褐铁矿 【鉴定特征】特有的暗铜红色和不新鲜的表面的蓝紫斑杂的锖色;低硬度。 6.辉铜矿(Chalcocite)Cu 2S 【晶体结构】斜方晶系; 【形态】单晶极少见。晶形呈假六方形的短柱状或厚板状。通常呈致密块状、粉末状(烟灰状) 【物理性质】新鲜面铅灰色,风化表面黑色;条痕暗灰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硬度2~3。相对密度5.5~5.8。略具延展性。电的良导体。 【鉴定特征】暗铅灰色,低硬度,弱延展性小刀刻之出现光亮沟痕。 7.辉钼矿(Molybdenite) MoS 2 【晶体结构】六方晶系;

矿床地下开采(复习资料)-2014.6.16

一、选择题 1、与采场运搬方式密切相关的因素有(A) A.矿体倾角; B.采矿方法; C.采场运搬设备; D.采场生产能力 2、对金属矿床开采影响较大的地质条件因素有(A B C D E) A.矿床赋存条件不稳定; B.矿石品味变化大; C.地质构造复杂; D.矿岩坚固性大; E.金属矿床大量含水 3、矿田与井田的关系(C) A.矿田大于井田; B.井田大于矿田; C.矿田有时包括数个井田,有时等于井田; D.二者没有必然的关系 4、衡量采准工程量大小常用的指标是(A D)。 A.采准系数; B. 矿块采切巷道总长度; C.日掘进采准巷道米数; D. 采准工作比重。 5、选择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的基本准则(A、B、C、D) A.基建与生产费用应最小; B.尽可能不留保安矿柱; C.有方便和足够的工业场地; D.掘进条件良好等。 6、金属矿山开采时,下面不属于回采工作主要作业的是(D) A. 落矿 B. 矿石运搬 C. 地压管理 D. 二次破碎 7、下面对浅孔落矿描述正确的是(B) A. 中型或重型凿岩机凿岩; B. 孔深小于3~5m; C. 钻凿孔径50~70mm; D. YG-80凿岩机凿岩 8、大多数金属矿床矿石坚硬,通常情况下,适合于金属矿床开采的落矿方法是(A) A. 凿岩爆破方法落矿; B. 机械方法落矿; C. 水力落矿; D. 溶解落矿。 9、影响崩矿指标的主要因素有多种,以下不属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是(C) A. 矿体厚度; B. 自由面数; C. 矿体倾角; D. 矿石坚固性。

10、矿石运搬时,采用从落矿地点到运输巷道全程靠自重溜放矿石的方法为重力运搬,下列选项适合重力运搬的是(A) A. 开采急倾斜薄或极薄矿脉; B. 开采倾角为45°的薄矿脉; C. 开采厚度小于10m的水平矿体; D. 矿床开采过程中,所有矿体均适合采用重力运搬。 11、对重力运搬叙述不正确的是(C) A.应用空场法采矿时,矿体倾角大于50°~55°,方能考虑应用重力运搬; B.应用崩落采矿法时,矿石能沿65°~80°倾斜面借重力向下滚动; C.采场矿石重力运搬时受矿体倾角影响很大,因此水平矿体不能采用重力运搬方式; D. 溜井中重力运搬,其倾角一般不小于55°~60°。 12、采场中矿石借自重经漏斗式受矿巷道放出时,下列对漏斗式受矿巷道描述不正确的是(B) A. 为减少漏斗堵塞,漏斗劲和斗穿的规格可适当加大,例如可从1.8×1.8m2或2×2 m2加大到2.5×2 m2或2.5×2.5 m2; B. 漏斗形状(有方形和圆形)对于受矿条件有着本质上的影响; C. 为利于电耙道出矿,漏斗劲与电耙道的关系,应使溜下的矿石自然堆积的斜面所占耙道宽度的1/2~2/3; D. 当漏斗布置在电耙道两侧时,可对称布置漏斗也可交错布置漏斗。 13、下面不属于空场采矿法的是(D) A. 全面采矿法; B. 房柱采矿法; C. 阶段矿房法; D. 分层崩落采矿法 14、下面对房柱采矿法描述正确的是(C) A. 房柱采矿法适用于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开采缓倾斜和倾斜矿体; B. 房柱采矿法回采过程中,将矿体中的夹石或贫矿留下,呈不规则的矿柱以维护采矿区; C. 房柱采矿法适用于矿石和围岩均稳固的水平和缓倾斜矿体; D. 房柱采矿法采准切割工程量大,工作组织复杂,且所留设矿柱一般不进行回采。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复习资料题及标准答案

金属矿地下开采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矿石:凡是地壳里面在现代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能以工业规模从中提取国民经济所必需的金属或矿物产品的矿物集合体。 (2)废石:在矿体周围或夹在矿体中的不含有用成分或含量较少,当前不宜作为矿石开采的岩石。 (3)稳固性:是指矿石或岩石在空间允许暴露面积的大小和暴露时间长短的性能。 (4)碎胀性:是指矿岩在破碎后,碎块之间孔隙变化而使其体积比原矿岩体积增大的性质。 (5)松散系数(碎胀系数):是指矿岩破碎后的体积与原矿岩体积之比。(6)阶段:在开采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矿床时,在井田中每隔一定的垂直距离,掘进一条或几条与走向一致的主要运输巷道,将井田在垂直方向上划分的矿段。 (7)矿块:在阶段中沿走向每隔一定距离,掘进天井连通上下两个相邻阶段运输巷道,将阶段再划分为独立的回采单元。 (8)矿床开拓:是指从地面掘进一系列巷道通达矿体,以便把地下将要采出的矿石运至地面,同时把新鲜空气送入地下并把地下污浊空气排出地表,把矿坑水排出地表,把人员、材料和设备等送入地下和运出地面,形成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以及动力供应等完整系统。或:为了开采地下矿床,需从地面掘进一系列巷道通达矿体,使之形成完整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和动力供应等系统。

(9)采准:是指在已开拓完毕的矿床里,掘进采准巷道,将阶段划分成矿块作为回采的独立单元,并在矿块内创造行人、凿岩、放矿、通风等条件。(10)切割:是指在已采准完毕的矿块里,为大规模回采矿石开辟自由面和自由空间(拉底或切割槽),有的还要把漏斗颈扩大成漏斗形状(称为辟漏),为以后大规模采矿创造良好的爆破和放矿条件。 (11)矿石损失率:在开采过程中损失的工业储量与工业储量之比率。 (12)矿石回采率:是矿体(矿块)工业储量减去开采过程中损失的工业储量对工业储量之比率。 (13)废石混入率:即混入采出矿石中的废石量与采出矿石量之比率。 (14)矿石贫化率:即因混入废石量和个别情况下高品位粉矿的流失而造成矿石品位降低的百分率。 (15)金属回收率:是指采出矿石中的金属量对工业储量中所含金属量之比率。(16)崩落带:地下采矿形成采空区以后,由于采空区周围岩层失去平衡,引起采空区周围岩层的变形和破坏,在地表出现裂缝的范围内的区域。 (17)移动带:由崩落带边界起至出现变形的地点止的区域。 (18)崩落角:从地表崩落带的边界至开采最低边界的联线和水平面所构成的倾角。 (19)移动角:从地表移动带边界至开采最低边界的联线和水平面所构成的倾角。 (20)先进天井:是指在矿块回采之前就已经掘出的天井。 (21)顺路天井:是指在矿块回采时边采边用岩块垒出的天井。 (22)平场:为了便于工人在留矿堆上进行凿岩爆破作业,局部放矿后将留矿

矿物蚀变特征及找矿意义

矿物蚀变特征及找矿意义 围岩蚀变(wall-rock alteration),又称围岩交代蚀变,主岩交代蚀变,是指容矿围岩在流体(气相、汽相、液相)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从而引起围岩化学成分和结构构造的变化。 其实质是: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环境下,不同性质(酸碱度、氧逸度等)的成矿流体与围岩必然会处于不平衡状态。为了使两者之间趋向于达到化学与物理的平衡状态,必定要发生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这就会导致围岩中与流体不平衡的矿物要发生溶解,析出一些元素进入流体中,而另一些化学组分则沉淀下来,形成新的矿物。对于围岩而言,必然会涉及到物质的带入带出。 蚀变岩则是指围岩交代蚀变过程中,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矿物共生组合所构成的岩石。交代蚀变岩可以完全由新生矿物所组成,同一平衡矿物组合内各种新生矿物没有交代蚀变现象,几乎是同时形成的,它们具有变晶结构,如矽卡岩。如果原岩没有被完全交代,仍然有原生矿物残留,则具变余结构、残余结构,则可称为“化”,如矽卡岩化。 流体与围岩的交代蚀变方式有:扩散交代、渗滤交代和两者兼有的交代三种方式。 围岩蚀变可发生在成矿流体运移途中(头晕蚀变,通道蚀变,成矿前蚀变),也可发生在矿质沉淀期间(矿晕蚀变,成矿期蚀变),还可以发生在矿质卸载之后(尾晕蚀变,成矿后蚀变)。由于成矿物质淀积的温压条件不同,其伴随的围岩交代蚀变也不同。对特定的蚀变矿物而言,它既可以是高温成矿期蚀变,也可以是中温成矿期的矿前蚀变或通道蚀变,更可以是成矿后的蚀变。因此,就具体的蚀变矿物而言,对于不同的矿床类型和矿种,其找矿的指示意义可能截然不同。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围岩交代蚀变的强度与范围,既取决于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活度、逸度、pH、Eh、温度、压力等,也取决于围岩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孔隙度,渗透性、裂隙的发育程度,顺层还是切层,与流体的远近,与流体化学性质的差异。流体与围岩的化学性质差异越大,围岩交代蚀变越强烈。围岩蚀变可以呈面型、体型分布,也可为线型分布。其分布范围变化很大,有的在矿脉的两侧为毫米级、厘米级宽,有的围绕着矿体则可分布达数十米宽。不同温度压力条件形成的蚀变岩在空间上可以分离,形成不同的晕圈;也可以在时间的推移下,随流体性质的演变而出现共生叠加现象,即高温、中温、低温围岩交代蚀变岩混杂于一处,此时往往会形成多金属矿床。 绿泥石化(chloritization) 形成含绿泥石蚀变岩石的中、低温热液蚀变作用。在围岩蚀变过程中,产生绿泥石的方式有两种:①由铁、镁硅酸盐矿物直接分解而成;②由热液带人铁、镁组分发生交代蚀变而成。与绿泥石化有关的围岩,主要是中一基性火成岩和变质岩。此外,部分酸性岩和泥质岩也可发生。绿泥石化单独出现较少,常与黄铁矿化、绢云母化、青磐岩化、绿帘石化及碳酸盐化等相伴生。有关的矿产,主要是铜、铅、锌、金、银、铁、锡及黄铁矿等。

宜兴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宜兴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 宜兴市国土资源局 2017年2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一、目的 (1) 二、编制依据 (1) 三、规划适用范围 (2) 四、规划期 (2) 第二章现状与形势 (3) 一、矿产资源及矿业发展现状 (3) (一)矿产资源概况 (3) (二)地质矿产勘查进展 (3)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 (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成效 (4) 二、形势与要求 (5) 第三章指导原则与规划目标 (7) 一、指导思想 (7) 二、基本原则 (7) (一)保护生态,绿色发展 (7) (二)政府引导,市场配置 (7) (三)矿地统筹,协调发展 (8) (四)创新驱动,集约开发 (8) 三、规划目标 (8)

(一)近期目标 (8) (二)远期目标 (10) 第四章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 (11) 一、地质调查 (11) 二、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查 (11) 三、勘查准入 (12) (一)资格准入 (12) (二)空间准入 (12) (三)规模准入 (12) 第五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13) 一、开发利用布局 (13) 二、开采总量调控 (13) 三、开采分区管理 (14) (一)禁止开采区 (14) (二)限制开采区 (14) (三)重点矿区 (14) (四)集中开采区 (15) 四、开采准入 (16) (一)资格准入 (16) (二)空间准入 (16) (三)规模准入 (16)

(四)资源利用技术准入 (17) 五、矿业转型升级 (17) (一)进一步提升矿山规模结构 (17) (二)优化矿产品结构与资源综合利用 (17) 六、绿色矿山建设 (19) 第六章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20) 一、在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20) (一)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制度 (20) (二)推动在采矿山绿色开采 (20) 二、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21) (一)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21) (二)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 (21) (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项目 (22) 第七章勘查开采规划区块及监督管理 (24) 一、规划区块划定 (24) (一)勘查规划区块划定 (24) (二)开采规划区块划定 (24) 二、规划区块管理 (24) 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26) 一、简政放权健全机制 (26) 二、加强执法监管力度 (26)

采矿学习题选集地下开采

《采矿学》习题集选 第二篇地下开采 第六章矿床地下开采基本概念 一、思考题: 1.什么是矿石、废石?划分矿石与废石的原则有哪些? 2.试述确定井田划分的原则? 3.阶段高度确定的原则有哪些? 4.矿床地下开采中采准工作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衡量采准工作量的大小? 5.何谓矿石损失?在矿床地下开采中产生矿石损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6.在地下开采中什么是矿床开拓及开拓巷道? 7.矿床地下开采包括哪几个步骤? 8.何谓三级储量?三级储量计算的原则是什么? 第七章矿床开拓 一、思考题 1.简述平硐开拓法的适用条件? 2.平硐开拓法有哪几种?并分别阐述其适用条件? 3.竖井开拓主要应用于什么条件?竖井开拓有几种方案?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4.下盘竖井相对上盘竖井有哪些优点? 5.斜井开拓主要适用开拓何种矿体?它于竖井开拓相比有哪些缺

点? 6.斜坡道主要适用什么条件?它比竖井开拓、斜井开拓有哪些优越性? 7.简述主要开拓巷道位置确定的原则? 8.简述中段运输平巷布置的主要影响因素? 9.中段运输平巷布置的形式有哪几种? 10.竖井井底车场有哪几种形式?分别画出各种形式的示意图? 第八章矿床开拓方案选择 一、思考题 1.选择地下开采矿床开拓方案的基本原则? 2.简述地下开采矿床开拓方案选择的因素? 3.试述地下开采矿床开拓方案选择的方法和步骤? 4.简述矿床开拓选择专家系统的结构? 二、开拓方法选择例题: 例 1.某铁矿设计年产量为150万吨,矿体走向长度为1700~3500米,矿体埋藏深度为300米,矿体平均厚度53米,矿体平均倾角46度,磁铁矿的坚固性系数f=10~12;上盘为闪长岩、大理岩,f=13;下盘为花岗岩、矽卡岩,f=14;试根据上述条件选择开拓方案? 该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阶段高度为70米,矿石平均品位为50~55%。开拓示意图如下: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考试重点总结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重点总结 1矿床:地表或地壳里由于地质作用形成的并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开采和利 用的矿物的集合体 2矿物: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3矿石:凡是地壳里面的矿物集合体,在现代技术经济水平条件下,能以 工业规模从中提取国民经济所必需的金属或矿物产品 4.围岩:矿体周围的岩石。 5.废石:不含有用成分或含量过少,当前不宜作为矿石开采的,称为废石。 6.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 7边界品位: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即圈定矿体时单个矿样中有 用组分的最低品位 8坚固性:抵抗外力的性能 9矿岩的稳固性:指矿石或岩石在空间允许暴露面积的大小和暴露时间长 短的性能 10贫化率:工业矿石品位与采出矿石品位之差与工业品位的比值以百分数 表示称贫化率 11品位:指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即圈定矿体时单个矿样中有用 组分的最低品位 12损失率:是指工业矿石丢失的程度,即损失矿石量或金属量占该采场或 采场区段内矿石储量或金属量的百分比。 13金属矿床分类

层状矿体——这种矿体是一层一层的。多源于沉积或变质沉积矿床。 特点:①层状矿床的品位,倾角和厚度变化不大,比较稳定选矿设备。 ②矿床规模比较大。 ③多见于黑色金属矿床。 脉状矿体 特点是:①矿脉与围岩接触处有蚀变现象 ②矿床赋存条件不稳定; ③有用成分含量不均匀; 块状矿床 特点:①形状很不规则。呈不规则的透镜状,矿株等形; ②矿体大小不一; ③矿体与围岩的界限不明显; (2)按矿体、厚度分类 ①极薄矿脉 ②薄矿脉 ③中厚矿体 ④厚矿体 ⑤极厚矿体

1)水平矿体 矿体倾角小于5°(包括微倾斜矿体)。2)缓倾斜矿体 矿体倾角在5°——30°之间。。 3)倾斜矿体 矿体倾角在30°——55°之间。 4)急倾斜矿体 14划分井田应考虑的问题 1照顾到自然赋存条件及地表地形条件 2照顾到生产管理上的方便 3要考虑到国民经济的需要 4考虑技术经济的合理性 15阶段——阶段就是在开采缓倾斜,倾斜和急倾斜矿床时,在井田中每隔一定的垂直距离,掘进与走向一致的主要运输巷道,将井田在垂直方向上划分为矿段,把这个矿段叫做阶段 16高度:阶段高度是指上下两个阶段运输平巷之间的垂直距离 17盘区——井田用盘区运输巷道划分为长方形的矿段。我们把这矿段称为盘区 18采区——在盘区中沿走向每隔一定距离,掘进回采巷道连通相邻两个盘区运输巷道,将盘区再划分为独立的回采单元,把这个独立的回采单元称为采区

矿产资源名词解释

矿产资源名词解释 【矿产】泛指一切埋藏于地壳(或分布于地表得),可供人类经济利用得,有开采价值得工业矿物、岩石、油、气、水等资源。矿产一般可分为:①可以从中提取元素得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如铁矿、铜矿、铅矿、锌矿,硫、氟、碘矿等;②可以作为非金属原料或直接利用其物理、化学与工艺特性得非金属矿产,如硫铁矿磷块岩、金刚石、石灰岩到;③可以作为能源得可燃性有机矿产,如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等。目前,已将地下水、地热(地热水)、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天然气水合物以及锰结核等资源,也包括在矿产资源得范畴内。 【矿产资源】赋存于地壳内部或地壳表面得、由地质作用形成得呈固态、液态或气态得具有现实与潜在经济意义得天然富集物。矿产资源就是人类生产与生活资料得基本源泉,就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得物质保证。当今社会92%以上得一次资源、80%得工业原材料、70%以上得农业生产资料取自矿产资源,30%得工农业生产用水与城乡生活用水取自地下水。中国将矿产资源按地质可靠程度分为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矿产资源。查明矿产资源又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分为、可行性评价与经济意义分为储量、基础储量与资源量三大类。中国按工业对矿产资源需求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与水气矿产四类,已发现得矿种有171种,查明资源储量得矿产159种。其中地下水具有矿产资源与水资源双重属性。矿产资源具有特殊得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 【能源矿产】又称燃料矿产、矿物能源。赋存于地表或地下得,由地质作用形成得,呈固态、气态与液态得,具有现实与潜在经济意义能源价值得天然富集物。中国已发现得能源矿产,固态得煤、泥炭、石煤、油页岩、铀、钍、天然沥青、天然气水合物等;液态得有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另有地热资源(可呈液态、气态),其中石油、天然气与煤等又就是重要得工业原料。能源矿产中人类通常使用且历史较为长久得就是煤、石油、天然气与油页岩;新开发得有煤层气、油砂、天然沥青等。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与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得提高,又开发出了核能与地热资源作为能源,这些矿产资源包括铀、钍、地热。中国利用核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地热得利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煤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绝对优势。随着石油、天然气、核能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比重得逐渐加大,煤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会则有所降低。 【金属矿产资源】能够从中提取金属原料得矿产资源。按工业用途及金属本身性质,可分为黑色金属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稀有金属矿产资源、贵金属矿产资源、稀土金属矿产资源、分散元素金属矿产资源。也有将放射性元素矿产资源归入其中得。 【非金属矿产资源】就是指可以作为非金属原料或利用其特有得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工艺特性来为人类得经济活动服务得矿产资源。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建筑、机械、农业、环保、医药等行业,并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国防、航天、通信等高科技领域。它在国民经济中所占得比重越来越大,产值得增长速度已超过了技术矿产。其开发利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得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已发现与开发利用得非金属矿产资源种类95种,加上亚类共计135种。依据工业用途可分为:冶金工业熔剂与耐火材料类、化工及化肥原料类(硫、磷、钾岩、硼、天然碱等);建筑材料用得玻璃、水泥、砖瓦、陶瓷原料、石材与轻质建材原料;制造工业得铸造、润滑、摩擦、磨削、电子、电气、光学材料;用于改进文字性能得各种填料原料;电力、石油、核能等工业得辅助材料;环境保护用材料;农牧业用得矿物材料;医药用得矿物原料;宇航与军工用得矿产;宝石、玉石与彩石材料等。 【矿床成因类型】根据形成矿床得地质作用而划分得矿床类型。如按成矿作用分为内生矿床、外生矿床与变质矿床,以及它们之间得叠加与再生矿床等。上述类型中又可按岩浆作用、汽化热液作用、风化作用与种沉积作用与变质作用等形成相应得矿床类型。矿床成因

成矿原理重点知识整理

成矿规律研究 地质年代表及记忆技巧解读: 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2.5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古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 岩浆岩主要代表岩石: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美国安第斯山脉最具代表性) 沉积岩主要代表岩石:石灰岩(卡斯特地貌)、砂岩、页岩等变质岩主要代表岩石:大理岩、破碎角砾岩、碎裂岩、糜棱岩、板岩、千枚岩、片麻岩 矿产品用途小结: 1)冶金辅助原料:如萤石、菱镁矿、耐火粘土、白云岩和石灰岩等。 2)化学工业(包括化肥工业)原料:如磷灰石、磷块岩、黄铁矿、钾盐、矾石、石灰岩等。 3)工业制造业原料:如石墨、金刚石,云母(铝硅酸盐矿产)、石棉、重晶石、刚玉等。 4)压电及光学原料:如压电石英、光学石英、冰洲石和萤石等。 5)陶瓷及玻璃工业原料:如长石、石英砂、高岭土和粘土等。 6)建筑及水泥原料:如砂岩,砾岩、浮石、白垩,石灰岩、石膏、和松脂岩等。 7)宝石及工艺美术材料;如硬玉,软玉、玛瑙、水晶、蔷薇辉石、绿松石、蛇纹石,孔雀石、电气石和绿柱石等。

地质年代及对应的代表性矿物: 70%的金矿、62%的镍和钴、60%以上的铁矿形成于前寒武纪;50%的钨矿形成于中生代;世界上的盐类矿产主要形成于二叠纪。 矿产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通常用划分成矿期的方式来表述:凡产生特定矿产组合的一段地质时期代就称之为成矿期。 海进层序底部会出现铁、锰、磷、铀等外生矿床(宣龙式铁矿、瓦房子锰矿、湘潭式锰矿、昆阳式和襄阳式磷矿等) 海浸时期会形成大量钙质沉积矿床:开云岩、灰岩 海退时期会形成泻湖相石膏矿和岩类矿床(祁连山、龙门山、南岭以地槽演化(长条状的场陷地带叫做地槽)为特点,矿产为内生的Cr、Ni、Fe、Cu、石棉,如镜铁山铁矿床,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床等) 海西成矿期: 我国东部处于地台阶段,以稳定的浅海相、泻湖相、海陆交互相及陆相沉积为主形成一系列重要的外生矿产(铁、锰、铝、煤、黏土);西北地区任然处于地槽发展阶段以内生金属矿为主。 印支运动结束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海浸状态形成了许多外生矿床(铜、石膏、盐、石油、油页岩),在褶皱系中也形成了一些列的内生矿床。 燕山成矿期: 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结束了地槽阶段,进入地台发展阶段。东部地区构造活动、岩浆活动相当强烈,造成了丰富的内生矿床。早期广泛分布的岩浆活动造就了Mo、Bi、Fe、Cu、Pb、Zn矿床;晚期广泛的小规模的岩浆热液活动造就了Fe、Pb、Zn、Hg、Sb、Au、稀有金属、萤石、胆矾石等矿床。此时喜马拉雅地区任然处在地槽发展阶段,有超基性、基性岩浆活动伴随有Cr、Ni、Cu、Pb、Ag等矿床。小型内陆盆地中有Fe、Cu、U、煤、盐类、油页岩等矿床产出。 喜山成矿期: 构造活动较弱,台湾地槽与喜马拉雅山地槽活动强烈,其超基性岩浆活动造就了Cr -Pt矿床(西藏)、Cu-Ni矿床及火山岩中的Cu、Au矿床(台湾)等以及Pb、Zn、S矿床(新疆西南部)。外生矿床较为发育以淋滤、沉积矿为主。 总体而言,我国各类矿床在时间上分布很不均匀。我国铁、金矿产在地史发展的早期比较富集,Hg,Sb,As,稀有金属在晚期相对集中。

金属矿物工艺品特点分析

金属矿物工艺品特点分析 碎裂结构。该矿区的矿石均受到不同水准的破碎应力作用,毒砂、 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辉铜矿等晶体裂纹发育。黄铜矿细脉沿毒砂、黄铁矿裂隙充填。少量方铅矿细脉沿毒砂裂隙充填。磁铁矿、闪 锌矿沿黄铁矿裂隙充填。闪锌矿细脉沿黄铜矿裂隙充填。 聚粒状结构。毒砂、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等常数粒甚至几十粒各 自聚集分布,形成聚粒状结构。 交代结构。磁铁矿完全交代毒砂并保留其菱形及斜方柱假象,聚集分 布于个别矿石中。少量毒砂沿边缘被臭葱石轻微交代。少量黄铜矿沿 边缘被褐铁矿交代,黄铜矿沿边缘或裂隙交代辉钴矿;铜蓝交代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磁铁矿沿裂隙被褐铁矿交代等。 矿石构造 1)浸染状构造。自然金、银金矿、辉钴矿、硫钴矿微量,不均匀零星 分布于矿石之中,形成稀疏浸染状构造。毒砂、黄铁矿、黄铜矿、磁 铁矿等常以聚粒状分布于矿石之中,含量20%~45%,形成稠密浸染状 构造。 2)块状构造。部分矿石中硫化物(毒砂、黄铜矿、黄铁矿)含量高达50%以上,形成块状构造。 3)细脉状构造。黄铜矿常呈不规则的细短脉状穿插于毒砂、黄铁矿、 磁铁矿及石英或矿石裂隙之中。少量毒砂呈细脉状、带状分布。闪锌 矿呈细脉沿毒砂裂隙充填。 金属矿物赋存状态及嵌布特征 1)自然金(银金矿)。经光片查找,共发现185粒可见金,即大于0.001mm的自然金。本矿区金和银类质同像普遍,以银金矿为主,自 然金和金银矿少量。颗粒形态以角粒状为主,长角粒状、枝叉状次之,浑圆粒状、麦粒状、板片状少量。自然金均为包裹金状态存有,其中

毒砂包裹金占90.81%;黄铜矿包裹金占8.65%;这些包裹金以微、细 粒金为主,中粒金少量,可能尚存有小于0.0002mm的不可见包裹金。 2)毒砂。毒砂为该矿区矿石中最主要的金属矿物,占矿物总量的23%。毒砂与金的关系最为密切,是金、钴的主要载体矿物。矿石中的毒砂 包裹体较多,即包含结构发育,可见包裹自然金(银金矿)、硫钴矿、 辉钴矿、黄铜矿(包裹金)、黄铁矿、闪锌矿(包裹黄铜矿)、方铅矿、 辉铜矿、斑铜矿、黝铜矿、碲铋矿、铜蓝、褐铁矿等。同时,可见毒 砂被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等包裹。毒砂普遍受到不同水准的碎裂 作用,其碎裂结构发育,沿裂隙充填有黄铜矿细脉、少量方铅矿细脉 及树枝状铜蓝(应为交代黄铜矿所致)、黄钾铁矾细脉等。因为该矿区 主要为石英脉型多金属矿石,故毒砂与石英关系最为密切,以石英粒 间毒砂为主,占48.69%,石英与绿泥石、黄铜矿、黄铁矿、磷灰石、电气石等矿物粒间毒砂占29.96%,石英包裹毒砂占7.87%,故与石 英相关的毒砂共占86.52%。矿物粒间毒砂相对较易单体解离,占87.64%;包裹类型的毒砂较难与其载体矿物完全单体解离。 3)黄铜矿。黄铜矿为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之一,占矿物总量的6%,为本次选矿回收的主要伴生矿物。黄铜矿呈散粒状或聚粒状不均匀分布 于矿石之中,受碎裂作用的影响,晶体常有裂纹发育;有时呈细脉穿插 于毒砂、黄铁矿、磁铁矿及石英裂隙之中。黄铜矿主要与石英、黄铁矿、毒砂关系密切,其次与磁铁矿、褐铁矿、辉铋矿、辉钴矿等相关。粒间黄铜矿相对含量占48.70%,以石英粒间黄铜矿为主,石英与黄铁矿或与毒砂粒间黄铜矿次之。裂隙黄铜矿占17.83%,以石英裂隙、黄铁矿裂隙及毒砂裂隙黄铜矿为主,磁铁矿裂隙黄铜矿次之。粒间和裂 隙黄铜矿较易单体解离,共占66.53%。包裹黄铜矿占33.47%,以毒砂、黄铁矿包裹黄铜矿为主,磁铁矿、闪锌矿包裹黄铜矿次之。 4)硫(辉)钴矿。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有硫钴矿谱线。因为辉钴矿与硫 钴矿的性质相似,尤其在反射光下的反射色很相似,难以辨别,加之 含量少,均为微量矿物,故粒度分布统计及嵌布状态统计合并在一起 描述,简称硫(辉)钴矿。硫(辉)钴矿的嵌布状态以毒砂包裹硫钴矿为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步骤

1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的步骤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一般包括矿床开拓、矿块采准、切割和回采四个步骤。 矿床开拓:从地表开掘一系列巷道通达矿体,使地面与矿体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通路,以建立提升、运输、通风、供排水、供电、供风、行人等系统。 矿块采准:在已完成开拓工程的阶段(或盘区)内,掘进采准巷道,将阶段划分为矿块(或采区),并形成矿块的行人、通风、凿岩、出矿等系统。 切割工作:在已完成采准工程的矿块里,掘进切割、拉底巷道,辟漏等,为大规模落矿开辟自由面和补偿空间,为矿块的放矿创造良好的条件。 回采工作:在切割工程完成后的矿块,直接进行大量采矿工作。回采工作主要包括落矿、运搬和地压管理三项作业。落矿是利用凿岩爆破的方法将矿石从原岩中分离出来的过程。运搬指矿石自采场至阶段运输巷道装载点进行装车的过程。地压管理是对采空区地压进行抗衡或利用而采取的措施。 1.1切割 在完成采准工程的基础上,掘进一些服务巷道,为矿块回采工作面提供自由空间,满足底部扩漏及拉底的需要等。这些巷道称为切割巷道。 切割巷道一般包括: (1) 底部结构中的巷道:将采场中矿石进行二次破碎并转放到阶段运输水平,如电耙巷道、格筛巷道、斗穿、斗颈及扩漏等。 (2) 拉底巷道:将采场回采部分与矿块底部结构分开。 (3) 切割天井和切割横巷,用来开辟最初的落矿自由面。 1.2回采 落矿(崩矿):一般是指用凿岩爆破的方法,将矿石从矿体上分离下来,并破碎成合格块度的过程。矿山开采目前应用的落矿方式是凿岩爆破,其中又分为浅孔落矿、中深孔落矿、深孔落矿及药室落矿等。 矿石运搬:将崩落的矿石从工作面运至运输水平的过程,它包括工作面耙运、二次破碎及装载等。矿石的运搬方式分为重力运搬、爆力运搬、机械运搬、人力运搬以及水力运搬等,其中以重力运搬和机械运搬为主。 地压管理:为了采矿需要,抵抗或利用地压而采取的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