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管理制度(2020年)
- 格式:docx
- 大小:47.88 KB
- 文档页数:6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是指在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全过程中,医疗机构严格依照规定的标准、流程和程序,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测的一种医疗管理制度。
其目的是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手术管理制度,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一、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意义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安全的手术服务而订立的紧要管理制度。
其具有以下紧要意义:1、提升手术服务质量,为手术患者供给安全、有效的治疗。
2、规范手术操作流程,避开手术不当带来的损害和风险。
3、强化围手术期监测,适时发觉和矫正手术过程中可能显现的问题。
4、对手术后的康复和护理供给全方位的关注和引导。
5、规范医疗机构手术管理制度,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1、手术前管理:包括术前准备、手术风险评估、医师安全确认、术前禁食、心理护理等方面。
2、手术中管理:包括手术中监测、手术操作规范、手术安全掌控、手术注意事项、医师技术水平掌控等方面。
3、手术后管理:包括患者康复和护理、手术效果监测、手术并发症处理等方面。
三、如何优化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优化应综合考虑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以及手术患者等多方面因素。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在讨论:1、订立认真的操作规范和流程:订立认真的围手术期操作规范和流程,并进行实在的操作演练,以确保医护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和正确性。
2、完善手术监测措施:精准监测手术过程中紧要生命体征信息,提高手术期间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3、加强医师技能培训:依据医师不同等级和手术难度等级,订立不同的手术技能培训和练习方案,以提高医师对手术的掌控水平。
4、制造良好的手术氛围: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医护人员应制造良好的手术氛围,为手术患者供给全面的关怀和支持。
5、提高医疗机构整体管理水平: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督导和监督,适时发觉问题、矫正问题,提高医疗机构整体管理水平。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围手术期即从患者决定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
术前期可能数分钟至数周不等,术后期的长短可因疾病及术式而有所不同。
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落实术前准备内容及术后治疗措施,从而保障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
一、术前管理1、主管医师应熟悉并评估患者病情,包括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心态、经济状况等。
完善术前必需检查,完成相关医疗文书书写,手术者术前应亲自查看患者。
2、二级以上手术以上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由科室医师共同讨论决定患者是否手术及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3、所有二级及以上分级的择期手术及部分病情严重的急诊手术原则上均应经科主任审批,特殊情况下由副主任或二线医师审批,但应及时向科主任报告。
一级手术或部分急诊手术由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医师审批。
致残手术、疑难重大手术、高风险手术、多科联合手术、新开展手术由主管医师填写《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手术申报表》,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由医务科审批后方可进行。
4、二级手术由主刀医师或第一助手与患者或家属术前谈话,三级以上手术由主刀医师与患者或家属术前谈话,谈话内容要真实、客观、通俗、易懂,若有多种手术方法供患者选择的,每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要与患者或家属讲清楚,并签署《治疗方案知情同意书》,谈话后医师与患者或授权的家属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手术前一天主刀医师要到手术患者床边查房,详细了解患者情况,手术当天早交班时值班医师、值班护士要对当天手术患者情况交班,管床医师要做好手术区域标记。
5、手术通知单应有管床医师填写,并经科主任审核,通知单各项目均应详细、准确填写,如手术需接台,科室需配合手术室,自行将接台顺序排好。
择期手术通知单需在手术前一天上午11:00点前送达手术室,逾期未送达手术通知单,手术室将不安排手术。
急诊手术需提前30分钟电话通知手术室,随后送手术通知单,并在手术通知单上标注“急”字。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包括术前和术后两个阶段。
在术前,护士需要执行医嘱,如进行各项检查,评估患者身心状况,减轻患者的心理问题,建立对现实的认识和乐观稳定的心态,清洁皮肤以防止切口感染,服用泻药或进行灌肠,禁食和禁水,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保证患者良好的睡眠,监测生命体征,为患者放置胃管、导尿,并准备好麻醉床、全麻护理盘、氧气、吸引器、负压吸引器、引流袋、监护仪等。
在术后,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准确记录出入量,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和扭曲,保证引流通畅,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同时,护士还需要注意并发症的护理,如出血、切口感染、吻合口漏和肺部并发症。
为预防并发症,护士需要保持床铺及衣物整洁,如有污染及时更换,鼓励患者进行主动有效的咳嗽训练,促其排痰,定时翻身叩背,可采用蒸汽吸入或超声雾化吸入等方法湿化呼吸道,同时给予患者静脉营养支持,保证水及电解质平衡,严格无菌损伤,维持正常输液速度,做好出入量记录。
嘱给予镇痛药物。
同时,护士应随时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反应,根据情况及时调整镇痛药物的剂量和种类。
在疼痛护理方面,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疼痛的程度、性质、持续时间和影响,以便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计划。
同时,护士还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带来的负面情绪。
当患者出现疼痛时,护士应该及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反应,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镇痛药物的剂量和种类。
此外,护士还应该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使用镇痛药物,避免过量使用和滥用。
总之,在疼痛护理方面,护士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和支持,帮助患者尽快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5篇【第1篇】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围手术期即从病人打算需要手术开头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
术前期可能数分钟至数周不等术后期的长短可因不同疾病及术式而有所不同。
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是为病人手术作好充分预备和增进术后康复。
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更好地落实术前预备内容及术后康复措施,是保障医疗平安的重要手段。
一、术前管理1、各经治医生必需十分认识手术病人的病情,包括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熟悉、心态、经济状态等等。
2 、经治医生必需请科主任或上级医生查房,共同研究打算病人是否手术及手术时机,总住院要严格根据手术分级管理原则按照各级医生手术权限支配手术。
3 、全部择期手术及部分病情严峻的急诊手术均应经科主任审批,四类手术需填手术审批表,疑难重症大手术、高风险手术、多科联合手术,由主任医生或科主任审批并报医务科备案,致残手术、科研手术、新开展手术由科主任报医务科,由主管院长审批后举行。
4 、主刀医师亲手与病人或家属术前谈话,谈话内容要真切、客观、通俗、易懂,并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5、手术通知单应由总住院或科主任统一填写,各项目(包括参观人员)均需具体、精确填写到位,如手术室要求接台,科室需协作手术室,自行将接台挨次排好。
6、择期手术,手术通知单需10∶30前送至手术室,急诊需术前30分钟电话通知手术室,随后送手术通知单,并标明“急”字。
7、麻醉医生须于手术前日亲临病房查看二、三、四类手术病人,了解病情:患者身体情况、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再打算麻醉方式,同时了解术前预备状况,如预备不充分有权暂停手术并在病历中写出麻醉评估看法。
8、手术当日病人作好术前预备后,由手术室7∶30带病历将病人接往手术室,手术室护士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历、手术支配表后方可推入手术间。
9、患者入手术间前,手术室护士应在预备间为患者脱去自身衣服,换上手术服。
二、术中管理1、手术医师须9∶00前进入手术室,进手术室后必需遵从手术室管理规则制度并协同麻醉医师再次确认手术病人姓名、手术部位。
一、目的为保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围手术期患者,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各个阶段。
三、职责1. 医师职责(1)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掌握手术指征,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
(2)术前与患者或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说明手术风险、预期效果、并发症及替代治疗方案,取得患方同意。
(3)按照手术规范进行手术操作,确保手术质量。
(4)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2. 护士职责(1)严格执行术前准备流程,包括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
(2)对病人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3)协助医师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
(4)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5)做好术后护理,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3. 麻醉医师职责(1)对病人进行麻醉风险评估,制定麻醉方案。
(2)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3)术后对患者进行麻醉恢复期的监护,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恢复期。
四、围手术期安全管理措施1. 术前管理(1)患者入院后,医师应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制定手术方案。
(2)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手术安全。
(3)对急诊手术患者,应尽快进行术前准备,缩短手术时间。
2. 术中管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3)术中如遇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3. 术后管理(1)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2)做好术后护理,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3)术后定期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
五、考核与奖惩1. 定期对医师、护士、麻醉医师进行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水平。
2. 对在围手术期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患者伤害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一、引言围手术期是指从患者入院接受手术治疗到出院恢复的整个过程。
为了确保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安全,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围手术期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的内容,以期为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二、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1. 术前安全管理(1)手术医生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
(2)病房护士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并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3)术前访视:除急诊急救手术外,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到病区作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加手术的人员、进行麻醉风险及安全告知等,并认真填写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和手术室护理访视记录。
2. 术中安全管理(1)手术室护士须按照手术通知单和手术医生要求,提前做好手术间及设备的准备工作,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等手术团队成员应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3)术中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 术后安全管理(1)术后患者应送至恢复室进行观察,确保生命体征平稳后再送回病房。
(2)病房护士应根据患者术后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疼痛管理、饮食指导、活动指导等,并做好记录。
(3)术后定期进行床旁查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三、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制度(1)手术科室、麻醉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水平。
(2)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确保手术团队成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
2. 设备管理制度(1)定期对手术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制定设备使用和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规范使用。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1. 引言在医院手术过程中,围手术期管理是确保手术安全和患者恢复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旨在规范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提供一套系统完备的管理措施,以确保手术全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医院围手术期的管理,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各个阶段。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院内进行手术的医疗工作人员,包括手术室、病房、麻醉科、护理科等。
3. 职责和权限3.1 主刀医生•负责制定并落实术前评估计划;•对患者进行手术术前交流和解释,包括手术的风险和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特点,制定术中围护方案,并监督其执行;•对手术出现的意外情况,及时做出决策并调整围护方案;•完善手术记录和术后评估。
3.2 手术室护士•负责术前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手术器械、验收药品和消毒设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特点,准备手术所需药物和器械,并确保其安全和有效;•完成手术室的消毒和清洁工作,并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协助主刀医生进行手术,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配合;•记录手术过程中的重要信息、数据和事件,并做好后续处理。
3.3 麻醉科医生•负责患者的麻醉评估和术前准备,包括麻醉方案的制定和安全风险的评估;•在手术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药物的使用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针对不同类型的手术和患者,采取相应的麻醉管理措施;•处理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麻醉相关的问题,并及时向主刀医生报告。
3.4 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患者身体状况和准备所需物品;•协助主刀医生进行手术准备和手术过程中的床边护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并及时向相关医务人员报告;•在手术后进行患者的护理和关注,包括疼痛管理、伤口护理和恢复评估。
4. 流程和控制点4.1 术前管理•患者的术前评估和手术知情同意;•手术前的体检和检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手术;•手术部署和人员准备,包括手术室的准备和相关医务人员的调配。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确保手术期间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而设立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规范医疗人员的行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术后效果。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覆盖了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各个阶段,涉及到的内容包括手术准备、手术风险评估、术前禁食、手术人员的岗前培训等。
一、手术准备阶段在手术准备阶段,医疗机构应对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病史的详细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过敏史、手术前服药情况等。
同时要及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等辅助检查,以了解患者的身体机能状况。
基于这些检查结果,医疗机构需要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在安排手术时间和手术室的同时,还要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如术前禁食、清洗、消毒等。
二、手术中阶段在手术中阶段,医疗机构需要确保手术操作的安全和无菌环境。
在手术开始前,医疗团队要对手术器械和药械进行验证和清点,确保无误。
医疗人员要穿戴好手术衣、手套、口罩和帽子等防护用品,严格遵守手卫生和消毒规范。
在手术过程中,医疗团队要密切配合,相互配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
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意外情况,要有相应的预案和急救设备,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三、手术后阶段在手术后阶段,医疗机构需要进行术后管理和患者的健康指导。
首先要对手术创面进行消毒和包扎,保持创面的清洁和干燥。
同时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手术创面的恢复情况和患者的疼痛程度等,并及时纠正异常情况。
医疗机构还需要为患者提供术后的康复指导和护理指导,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四、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意义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对医疗机构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医疗机构来说,它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顺利性,减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手术的成功率和满意度,提升医疗质量和声誉。
对患者来说,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能够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减少手术风险,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为切实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加强手术管理,根据《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卫生部、湖北省卫生厅有关医疗规章制度,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术前管理:1.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
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1V、梅毒抗体)。
2.手术前质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
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详细记录。
3.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处备案。
4.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
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处备案。
5.手术时间安排提前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
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
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6.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二)手术当日管理:1.医护人员要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
病人进手术室前须摘除假牙,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围手术期即从患者决定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
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是为患者手术作好充分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更好地落实术前准备内容及术后康复措施,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1.术前管理1.1凡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各级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实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以及必需的检查。
准备输血的患者必需检查血型及传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
1.2手术前主刀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
手术前谈话由手术医师进行,向患者及家长或患者法定监护人履行告知义务,《手术同意书》应包括:手术方案、手术风险与利弊、手术指征、高值耗材的使用与选择、可能的并发症及其他可供选择的诊疗方法等内容。
知情同意书应由手术医师先签署,然后由患者监护人或近亲属签署。
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患者不能签字,患者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正常上班时间报告医务部,非正常上班时间报告总值班,在病历详细记录。
1.3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手术治疗计划记录于病历中,包括术前诊断、拟施行的手术名称、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
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重大手术、特殊患者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本中,并上报医务部存案。
1.4肿瘤手术应以病理诊断为决定手术方式的依据。
根据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需要调整手术方式的,在手术前要向患者监护人或近亲属充分说明,征得患方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5手术前应向患者监护人或近亲属充分说明使用血与血制品的必要性,使用的风险和利弊及其他可选择办法等。
1.6麻醉医师须于手术前日到病房查看患者了解病情:病史、身体状况、手术部位,了解术前准备等,最后选择麻醉方式。
将麻醉评估填写在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单中。
必须由具有资质和授权的麻醉医师为每一位手术患者制订麻醉计划,麻醉计划记录于病历中,包括拟施行的麻醉名称、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为了提高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确保手术前、中、后的全程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围手术期管理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进行的所有手术病例,包括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
三、责任与义务1. 院长:负责整体管理手术过程,落实手术安全责任,推动手术质量的持续改进。
2. 手术部负责人:负责制定和落实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组织培训和考核,评估手术风险。
3. 术前评估医师:负责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4. 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负责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充分了解手术操作的风险因素,并进行必要的干预和控制。
5. 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术后恢复;具备操作手术设备和监护设备的技能。
6. 手术室卫生人员:负责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保证手术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7. 相关科室:负责为手术提供必要的检查、检验和辅助支持。
四、流程概述1. 术前准备:包括手术申请、术前评估、手术安排和患者教育等工作。
2. 术中管理:包括手术室准备、手术安全核查、麻醉管理、手术操作和监测、术中记录等工作。
3. 术后护理:包括术后恢复、疼痛管理、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等工作。
五、具体内容1. 术前准备(1) 手术申请:由主治医师填写手术申请并签字,经手术部门审核后提交审批。
(2) 术前评估:由术前评估医师进行,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评估手术风险。
(3) 手术安排:由手术部门负责,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紧急程度确定手术时间和床位安排。
(4) 患者教育:由护理人员进行,包括手术前准备、禁食禁饮和术后注意事项等的告知。
2. 术中管理(1) 手术室准备:手术室卫生人员负责清洁、消毒和准备手术器械和设备。
(2) 手术安全核查: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护理人员共同参与,核查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操作、医疗器械和药物等,确认手术安全。
医院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一、手术签字知情同意制度1、所有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谈话,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等,患者或家属许可后,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确认。
2、手术谈话必须由取得执业医师证的本院医师进行,其中一、二类手术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告知谈话,重大、疑难手术应由术者亲自谈话。
3、遇有特殊情况或改变术式时须及时向家属再行谈话告知,并书面签字O二、术中紧急替代制度1、手术中若发生手术人员尤其是因某些意外情况不能坚持完成手术时,由其下一级医师(第一助手)替代其完成手术。
2、若后者没有能力完成该手术,则需要向科主任报告,请求选派有能力完后手术的医师上台。
三、手术患者术后管理制度1、根据病情、病种进行监护、观察、管理、治疗。
落实各项技术操作常规及诊疗常规。
2、麻醉医师术后亲自护送病人到病房,并向责任护士交代有关注意事项,防止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24小时内访视病人并做好访视记录。
3、各级医师认真查房,注意病情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时书写病程记录,发现问题逐级上报,及时处理。
4、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
5、及时查看病理结果,避免延误患者治疗。
提高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
6、做好术后相关检查项目的复查,如血常规,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正确评估手术效果。
四、手术方案的确定流程1、平诊患者手术方案的确定。
各类手术由主管医师提出口头申请,科主任同意后,科室组织术前讨论,以安排手术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牵扯到其他学科疑难问题时,科室应提交医务科组织院内科室会诊,决定治疗方案2、手术前一天由主管医师填写手术通知单,科主任签字,送交手术室,统一安排手术。
3、急诊患者手术方案的确定:一级手术由值班高年资医师确定;二、三级手术由值班二线医师确认,一级及其以上手术,需请示科主任确定手术方案。
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越级确定手术方案,否则发生意外,责任自负。
五、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流程规范1、符合入院指征的患者一一入院。
卫生部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您可以参考以下内容,这是一个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示范,并超过了1200字的要求:一、引言围手术期管理是手术整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一系列管理措施。
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卫生部制定了本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和操作,提高围手术期管理水平,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质量。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包括急诊手术、择期手术、大型手术和微创手术等各类手术。
所有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麻醉师等,都应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三、管理流程1.术前准备1.1患者评估:医生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的种类和严重程度等,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
1.2手术风险评估:医生应对患者的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合并症、手术种类和手术难度等,以确定手术的适宜性和手术风险。
1.3手术知情同意:医生应向患者或患者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风险和预后,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术中管理2.1手术操作规范:医生应按照规范的手术操作程序进行手术,包括无菌操作、安全用药、手术器械的选择和使用等,以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
2.2麻醉管理:麻醉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法,并严格控制麻醉深度和麻醉药物的使用量,以减少麻醉相关的风险。
2.3手术监护:护士应对手术过程进行严密监护,包括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手术情况并及时反馈手术医生,以及做好术后转运的准备工作。
3.术后管理3.1术后观察:医生应对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包括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伤口引流液、疼痛程度等,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早期预防和处理。
3.2术后指导:医生应向患者或患者家属详细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理、药物使用和复诊时间等,以提供患者的术后护理指导。
3.3术后复查:医生应对患者进行术后复查,包括伤口愈合情况的观察、疼痛程度的评估、病情的控制和术后恢复情况的评估等,以确保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患者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规范围手术期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围手术期的管理工作,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各个阶段的管理。
第三条围手术期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管理、个体化治疗、人文关怀的原则,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第四条医院成立围手术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围手术期管理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领导小组由院长、业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麻醉科、手术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五条术前管理主要包括患者病情评估、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筛查、术前讨论、患者及家属沟通、术前准备等内容。
第六条各临床科室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判断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
第七条术前讨论由主管医师组织,参与人员包括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相关科室医师等。
讨论内容包括患者病情、手术方案、术中注意事项、术后管理等方面。
第八条术前由主管医师或其授权助手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手术风险、预期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替代治疗方案等,并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第九条术前准备包括完善相关检查、备血、药物过敏试验、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呼吸道准备等,确保患者术前生理状态稳定。
第十条术中管理主要包括手术室管理、麻醉管理、手术过程管理、术后转运等内容。
第十一条手术室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保证手术器械、药品和物品的清洁、消毒和灭菌。
第十二条麻醉科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并在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第十三条手术医师应按照手术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手术,确保手术质量。
第十四条术后转运应由专业护士负责,确保患者安全到达病房。
第四章术后管理第十五条术后管理主要包括患者病情观察、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术后康复等内容。
第十六条病房医护人员应每小时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权益,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围手术期管理工作。
第三条围手术期管理应遵循全面、全程、全员的原则,即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全程关注患者需求,全员参与管理。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设立围手术期管理组织,负责组织实施围手术期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二、术前管理第五条术前管理主要包括患者评估、手术方案制定、术前讨论、患者教育及术前准备等内容。
第六条各手术科室应根据《手术分级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手术权限审批,安排相应级别医师手术。
第七条术前医师应熟悉并评估患者病情,完善术前必需检查,完成相关医疗文书书写。
手术者术前应亲自查看患者。
第八条重大、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均应进行术前讨论。
急症手术如时间不允许进行术前讨论,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确定手术方案,重大手术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含副主任医师)确定手术方案。
第九条术前应了解患者及家属社会、心理状况,请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查房,共同商讨患者病情,进行体格检查。
积极完成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及某些特殊检查,尽可能在术前得出正确诊断。
第十条手术者应亲自与患者及家属术前谈话,介绍拟进行手术的风险和预期的治疗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替代治疗方案等,取得患方同意,并与患方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第十一条麻醉医师应于手术前一日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基本情况,评估患者麻醉风险,制定麻醉方案。
三、术中管理第十二条术中管理主要包括麻醉管理、手术操作、术中监护、术中用药等内容。
第十三条麻醉医师应根据麻醉方案,确保患者麻醉安全,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第十四条手术医师应严格按照手术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手术,确保手术质量。
第十五条术中监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记录,确保患者安全。
围手术期的管理制度1. 引言围手术期是指患者预计从手术准备开始到手术结束并恢复稳定的一段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的生理状况和健康状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做好围手术期的管理工作,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并减少患者的风险和不良事件。
2. 管理原则围手术期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安全优先:患者的安全是最重要的,所有的管理决策都应基于保障患者的安全。
•个体化管理:根据患者的特点、病情和手术类型,制定个体化的管理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合适的护理。
•综合评估:在围手术期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病史、麻醉风险等,以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
•多学科合作:围手术期的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麻醉师、营养师等,实现团队协作,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3. 手术前管理3.1 术前评估术前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
•患者的病史:包括常见疾病、过敏史、手术史等。
•患者是否有禁忌症或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3.2 准备工作•预防感染:进行术前皮肤消毒,保持手术环境清洁。
•检查手术器械和设备:确保手术器械和设备的完整性和操作正常性。
•患者禁食禁水:根据手术的要求,确定患者禁食禁水的时间。
4. 手术期管理4.1 麻醉管理•麻醉方法选择: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麻醉监测和护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麻醉深度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护理干预。
•麻醉复苏:在手术结束后,进行麻醉复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患者安全。
4.2 手术现场管理•无菌操作:手术现场应保持无菌环境,手术人员需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
•手术器械和设备的使用:使用合适的手术器械和设备,确保其完整性和操作正常性。
•手术记录:记录手术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器械使用情况等。
5. 手术后管理5.1 术后监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2020年)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2020年)
围手术期即从病人决定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
术前期可能数分钟至数周不等术后期的长短可因不同疾病及术式而有所不同。
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是为病人手术作好充分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
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更好地落实术前准备内容及术后康复措施,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一、术前管理
1、各经治医生必须非常熟悉手术病人的病情,包括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心态、经济状态等等。
2、经治医生必须请科主任或上级医生查房,共同讨论决定病人是否手术及手术时机,总住院要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各级医生手术权限安排手术。
3、所有择期手术及部分病情严重的急诊手术均应经科主任审批,四类手术需填手术审批表,疑难重症大手术、高风险手术、多
科联合手术,由主任医生或科主任审批并报医务科备案,致残手术、科研手术、新开展手术由科主任报医务科,由主管院长审批后进行。
4、主刀医师亲自与病人或家属术前谈话,谈话内容要真实、客观、通俗、易懂,并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5、手术通知单应由总住院或科主任统一填写,各项目(包括参观人员)均需详细、准确填写到位,如手术室要求接台,科室需配合手术室,自行将接台顺序排好。
6、择期手术,手术通知单需10∶30前送至手术室,急诊需术前30分钟电话通知手术室,随后送手术通知单,并标明“急”字。
7、麻醉医生须于手术前日亲临病房查看二、三、四类手术病人,了解病情:患者身体状况、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再决定麻醉方式,同时了解术前准备情况,如准备不充分有权暂停手术并在病历中写出麻醉评估意见。
8、手术当日病人作好术前准备后,由手术室7∶30带病历将病人接往手术室,手术室护士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历、手术安排表后方可推入手术间。
9、患者入手术间前,手术室护士应在准备间为患者脱去自身衣服,换上手术服。
二、术中管理
1、手术医师须9∶00前进入手术室,进手术室后必须遵循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并协同麻醉医师再次确认手术病人姓名、手术部位。
2、麻醉医生及手术间内所有医护人员应注意语言交流严肃性不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时刻注意尊重病人。
3、术中遇到困难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能解决的,应暂停手术,拟请上级医生或医务科进行术中会诊。
术中如需调整手术方式或扩大手术范围需由主刀医师与病人家属谈话,征得家属签字同意后方可施行。
4、术中急需用血,巡回护士负责催促各环节争分夺妙在最短时间内将血送到手术间,化验室必须配合以最快速度合血。
6、术中麻醉医生不能离开病人头侧,所有术中用药及抢救设备须术前准备好,除一、二类手术同时照看两台时可偶尔离开外,任何时候均应守护在床头,严密监视生命体征变化。
7、所有手术均应尽可能派器械护士上台,所有手术器械敷料必须清点数目。
巡回护士需严密注意患者肢体摆放是否合适,有无压疮及患者冷暖情况。
巡回护士如只看护一台手术,手术过程中离开手术间不得超过两次。
8、手术过程中非手术人员(修理工、担架工)不得入手术间,如特殊情况,进手术室需戴口罩、帽子,穿手术衣或参观衣,否则不允许入内。
9全麻病人拔管后待生命体征平稳,完全复苏后方可送回病房且须有麻醉医生陪同。
三、术后管理
1、巡回护士术毕提前15分钟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受病人准备,由麻醉医生、经治医师将病人送返病房,麻醉医师向经治医生交接术中用药,输血输液量及生命体征变化等情况。
2、术后医嘱应由主刀医生开具或按主刀医生意见经治医生开具。
3、破坏性较大手术病人,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术前评估合并
脏器功能不全病人,原则上术后先送监护病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转回病房。
4、麻醉师与病房护士应床头交接病人,检查患者身体各种束缚带是否已解除?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引流情况要记录。
5、手术当晚值班医生要主动巡视手术病人,主动为患者镇痛,不能坐等病人叫唤。
三、四类手术,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病人,主刀医师及主任要亲自查房。
6、手术记录应由主刀医生按《病历书写规范》格式书写,必须及时、真实、客观、详细描述手术过程、病灶情况、术中病情变化及处理情况(包括术中会诊及与家属谈话内容)。
7、术中切除组织必须送病检,不能主观臆断,以免误诊。
8、麻醉医生术后至少随访病人一次,并记录。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