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22.24 KB
- 文档页数:10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1.数的认识:认识1-10的数字及其书写形式。
2.数的比较:通过大小比较,认识大小关系,如大于、小于等。
3.数的顺序:数数并认识数的排列顺序,如升序、降序等。
4.加法:通过物体相加、图形相加等方式,学习1-10的加法运算。
5.减法:通过物体相减、图形相减等方式,学习1-10的减法运算。
6.几何图形: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线段、直线、射线、点、面等。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1.进制:学习十进制的认识,如百位、十位、个位等。
2.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十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培养一定的计算能力。
3.数量关系:学习相等的概念,如多少个物体相等,多少个物体与多个物体相等等。
4.时钟和日历:认识时钟和日历,学习时间的概念,如小时、分钟、年、月、日等。
5.分数:了解基本分数概念,如半、四分之一等。
6.长度、重量和容量:认识和估算常见的长度、重量和容量单位。
三年级数学知识点:1.乘法和除法:学习十以内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如2乘以3等于6,6除以3等于2等。
2.数的积和商:懂得乘法和除法运算的结果称为积和商,如2乘以3的积是6,6除以3的商是23.数量的增减:学习一定范围内数的增减规律,如30减去20等于10,20加上30等于50等。
4.近似计算:通过估算的方法,进行近似计算。
5.几何形状的分类:学习识别和分类几何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6.三角形:学习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1.数的读法:学习大数的读法和记数法,如百、千、万等。
2.分数和小数:学习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和换算,如1/2等于0.5等。
3.运算问题: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运算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三角形和四边形:学习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和分类,如等边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等。
5.数据统计与分析:学习如何统计和分析数据,如制表、图表等。
6.简便计算:学习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如乘法口诀、几何公式等。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1.分数的进一与退一:学会将分数进一和退一,如2/5进一等于3/5等。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
1.数的认识:认识0-20的数,理解数的意义,如0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
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能够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数的运算: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初步认识减法和退位减法,能够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图形的认识: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感知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4.位置与顺序:理解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能够用位置关系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初步认识行和列,能够用行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5.时间的认识:初步认识钟表,了解时针和分针的关系,能够识别整时和半时。
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感知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和练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这些知识点,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也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小学一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型解析2023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典型题型解析一、数的认识1.数的读法:学生需要掌握0-20的正确读法,并能够通过听写等方式认读。
2.数的大小比较:初步比较0-20之间数字的大小,理解“>”、“<”、“=”的含义。
3.数的顺序:掌握0-20的顺序,能够通过正数和倒数的数法进行数数的练习。
二、数的比较1.比较大小:通过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学会使用“>”、“<”、“=”的符号。
2.数字大小与数位的关系:通过数位的比较,理解数字大小与数位的关系。
三、数的加减法1.加法:掌握0-20之间的加法运算,理解加法的含义。
2.减法:掌握0-20之间的减法运算,理解减法的含义。
3.应用题:能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数的应用1.数的计算:通过简单的计算题,检验学生对数的加减法掌握情况。
2.简单的倍数概念:通过简单的倍数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倍数的概念。
五、图形识别1.基本图形识别:能够正确识别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基本图形。
2.图形的特征:能够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判断和区分。
六、图形拼接1.基本图形拼接:能够将两个基本图形拼接成另一个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拼图游戏:通过拼图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图形的拼接和组合。
七、钟表认识1.时间的读法:正确读出钟表上的时间,包括时针和分针的指向,以及时间的顺序。
2.时间单位的认识:了解什么是小时、分钟和秒,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八、位置与方向1.描述位置:能够使用简单的位置词汇描述物体的位置,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2.方向的认识:了解东、南、西、北等方向,并能够使用这些方向词汇描述物体的方向。
九、统计与概率1.数据统计: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并能够使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数据。
2.概率概念:初步了解概率的概念,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100以内数的认识1、认识计数单位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个)”;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
2、100以内数的组成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有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有几个一。
3、100以内数的读法读数要从位读起,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是几。
末尾的0不读。
4、100以内数的写法写数要从位写起,有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除位外,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5、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1)先比较十位,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2)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
6、百数表(略)7、用语言来描述数的大小关系两数相差很少,用“多一些”“少一些”描述;两数相差很多,用“多得多”“少得多”描述。
8、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几十加几等于几十几,几加几十等于几十几。
几十几减几等于几十,几十几减几十等于几。
一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1、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1)点数法(2)破十法(3)平十法(4)想加算减法2、解决问题(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信息。
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两个条件。
(2)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这个数减去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用另一个数减去这个数。
一年级数学常考知识点立体图形1、长方体长方体是长长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长方体对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
平时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2、正方体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
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都是一样的,用它可以画出正方形。
魔方就是正方体。
3、圆柱体圆柱就像一根柱子。
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我们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
一、小学一年级:
1.数的概念:数的概念,认识0~9的数,会用数字标记简单的概念,认识十位数和个位数;
2.加法:熟练掌握10以内加法的计算,并掌握加法的性质;
3.减法:熟悉十以内减法运算,理解减法的变换性,会用减法合并加
法运算;
4.数的关系:了解数的大小关系,相等关系?
二、小学二年级:
1.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加法中的拆分和整合;
3.减法中的借位和退位;
4.数字比大小;
5.了解方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名称;
6.熟悉几何物体的属性;
7.多边形的认识。
三、小学三年级:
1.50以内的加减法:熟悉5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并能用若干种方式
解决这类问题;
2.认识会和计算时间:根据时钟的分针、时针的位置认识和计算时间;
3.熟悉加减法的性质;
4.圆形、扇形、梯形、正五边形的认识;
5.掌握图形的移动和半径的概念;
7.它们的面积、周长及其计算;
8.列式运算;
9.小数的概念。
四、小学四年级:
1.100以内的加减法: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若干解题方法;
2.几何图形:掌握几何图形的认识、构。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1. 数字书写与识别:学会书写和识别1-100的数字。
2. 数数:能够正序和倒序数数,理解数的顺序。
3. 比较大小:能够比较10以内的数的大小关系。
4. 数的组成:理解个位和十位的概念,初步认识数的组成。
二、基本运算1. 加法:掌握10以内的加法运算。
2. 减法:掌握10以内的减法运算。
3. 简单应用题:能够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简单加减问题。
三、几何图形1. 基本图形认识: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
2. 形状比较:能够比较不同图形的大小、边数等特征。
3. 图形组合与分割:理解图形可以通过组合或分割形成新的图形。
四、时间和金钱1. 时间概念:了解时钟的基本构造,学会识别整点和半点。
2. 金钱认识:认识硬币和纸币,理解基本的货币单位和面值。
五、测量与数据1. 基本测量:了解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基本概念。
2. 数据收集:学会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数据。
3. 数据表示:能够用图表或图形简单地表示数据。
六、逻辑与推理1. 简单分类:能够根据物品的特征进行分类。
2. 模式识别:识别并延续简单的图形、数字和颜色模式。
3. 问题解决:通过逻辑思考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七、数学语言与表达1. 数学词汇:学习与数学相关的基本词汇。
2. 表达能力:能够用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表达数学概念和解题过程。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总结。
这份总结旨在为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指南,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一年级数学的核心概念。
每个知识点都应该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和练习来巩固和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一年级(上)1.数一数2.比一比:“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高”、“矮”。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⑴1~5的认识(基数、读写、数序、比大小、序数、组成)⑵1~5的加减法(加减法含义、计算)⑶0的认识(表示起点、没有)和加减法。
4.认识物体和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5.分类: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6.6~9的认识和加减法:(1)6、7的认识和加减法(数数、数序、比大小、序数、写数、组成)。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出现了“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渗透统计思想、比多比少内容)(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省略了10的序数意义、填未知加数)。
(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5)整理和复习。
7.11~20各数的认识:数数、读数、数序和大小、序数、写数、个位和十位、10加几和十几加减几(不退位)、十几减十。
8.认识钟表:认识钟面、认识整时、认识半时。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点数”、“接着数”、“凑十”和“根据具体题目选择特殊方法”),8、7、6加几(“拆小数,凑十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5、4、3、2加几和“用数学”。
一年级(下)1.位置: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十几减几;用数学。
3.图形的拼组: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关系4.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认识(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加减(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5.认识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简单的计算。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和整十数;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7.认识时间:认识几时几分(5分5分数、1分1分数)。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数的认识1. 认识数字1-10,能够正确读写。
2. 理解数的顺序,能够比较大小。
3. 掌握基本的数数技能,包括正数和倒数。
4.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二、加减法1. 掌握1-10的加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2. 掌握1-10的减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3.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互逆关系。
4. 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数量。
三、图形与空间1. 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2. 理解图形的对称性。
3. 掌握基本的空间方位词,如上、下、左、右。
4. 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拼接和分割。
四、时间和金钱1. 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如今天、昨天、明天。
2. 学会认识钟面上的整点。
3. 理解金钱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面额的硬币和纸币。
4. 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交换和计算。
五、数据与概率1. 理解数据的收集和分类。
2. 学会用图表表示数据。
3. 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能够区分可能和不可能的事件。
六、生活中的数学应用1.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 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数学兴趣。
3. 培养观察和发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请注意,这个概要是为了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深度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进度有所变化。
教师和家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
此外,为了确保文档的可编辑性和可操作性,建议使用Word或其他文字处理软件来创建文档,并保存为兼容的文件格式,以便在需要时进行修改和打印。
一年级小学数学知识点(通用20篇)一年级小学数学知识点第1篇1、数数: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10各数来表示。
数数时,从前往后数也就是从小往大数。
2、10以内数的顺序:(1)从前往后数:0、1、2、3、4、5、6、7、8、9、10。
(2)从后往前数:10、9、8、7、6、5、4、3、2、1、0。
3、比较大小: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总是比前面的数大。
4、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的次序,即第几个。
5、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
如:10由9和1组成。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二、6—10的加减法1、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2、一图四式: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3、“大括号”下面有问号是求把两部分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大括号”上面的一侧有问号是求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三、连加连减1、连加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
2、连减的计算方法: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个数。
四、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计算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减(或相加)。
一年级小学数学知识点第2篇观察与测量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3、去游乐园——(认识米)4、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两个方向(前〈后〉面或侧面)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从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1、经历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找一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
小学1-6年级数学重点知识、公式汇总+解读一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1、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4、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5、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二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1、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法竖式。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口诀。
乘法竖式。
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法竖式。
有余数除法。
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数。
百位、千位、万位。
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
连加法。
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
两步计算式题。
小括号。
2、量与计量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认识3、几何初步知识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
4、应用题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5、实践活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三年级知识点和重难点1、数与计算(1)一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
0的乘法。
连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0除以一个数。
用乘法验算除法。
连除。
(2)两位数的乘、除法。
一年级全部知识点总结数学一年级的数学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加法、减法、数字比较、形状和空间、时间和数据收集。
1. 数字在一年级,学生将学习认识20以内的数字,并且能够进行数的排序和数的比较。
他们也会学习如何用正确的数字和数量来表示物品或人数。
2. 加法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习加法,他们将学习简单的加法口诀和如何用算术表达式来解决问题。
他们还将学习用物品模型、数线、数学游戏等方式进行加法练习。
3. 减法一年级学生也将学习减法,他们将学习简单的减法口诀和如何用算术表达式来解决问题。
减法的概念将通过实际情境和玩耍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
4. 数字比较在一年级,学生将学习如何用大小号来比较数字,以及如何用大小号来比较物品的数量。
他们将学习如何通过阿拉伯数字符号和物品数量的比较来形成大小概念。
5. 形状和空间一年级学生将学习如何认识各种各样的图形,包括圆形、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等。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对图形进行分类和区分。
6. 时间在一年级,学生将学习如何认识天、周和月等时间单位,并且学会用时间序号来表示日期的顺序。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用钟面来读时间。
7. 数据收集一年级学生将学习如何用图表、表格和图片来收集和呈现数据。
他们将学习如何用简单的统计方法来分析和应用数据。
总的来说,一年级数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启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并且利用生活实践和游戏活动来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希望学生们在一年级的学习中能够建立起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到七年级数学所有知识点一、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1. 数的认识:认识数的概念、认识数字0-9及其书写、认识数的大小比较。
2. 数的加法:认识加法符号、简单的数的加法、加法的交换律。
3. 数的减法:认识减法符号、简单的数的减法、减法的特殊性质。
4. 数的比较:认识大小比较符号、简单的大小比较。
5. 图形的认识: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
二、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1. 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2. 计数:通过精确的计数方法,掌握大量的数的数据。
3. 数与式的关系:认识算式、通过一些数的相互关系列出算式、通过算式解决问题。
4. 时钟与日历:认识时钟和日历的基本概念,掌握现实中时间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1. 分数:认识分数、分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分数四则运算。
2. 数字的应用:认识两位以上数字的读法和书写方法,掌握看数据的技巧。
3. 面积和周长:认识面积和周长的概念,计算简单的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4. 三角形和四边形: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本概念,画出简单的三角形和四边形。
四、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1. 小数:认识小数,认识小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小数四则运算。
2. 各种单位:认识度量衡、时间单位和货币单位等等,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算式的应用:掌握化简算式、联立方程式、解决问题的方法。
5. 分数的应用:分数的应用,通过分数解决有关比例和平均数的问题。
五、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1. 整数:认识正负整数,掌握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四则运算。
2. 圆的面积和周长:认识圆的基本概念,通过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解决问题。
3. 数据的分析: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归纳,综合分析数据。
4. 几何变换:认识平移、翻转、旋转等基本几何变换,画出几何变换后的图形。
六、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1. 比例:认识比例、比例关系,进行简单的比例运算。
2. 常见的几何体:认识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棱锥体、棱柱体等常见几何体。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1. 认识数码和数的大小关系2. 数字的加法和减法初步3. 简单的分数概念4. 了解简单的几何图形5. 清楚地识别图形的名称和特征6. 量的概念、尺寸比较和分辨度的初步认识7. 时钟的读取和时间的概念8. 理解“长”、“宽”、“高”、“深”等概念9. 数学运算中的乘法和除法10. 值的比较和平均数的计算1. 认识数码和数的大小关系:首先需要认识数字0-9的写法和读法,并能够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例如,2比1大,但是5比9小。
2. 数字的加法和减法初步:小学一年级的加减法主要是在10以内进行。
需要能够使用加号和减号进行简单计算,例如2+3=5,5-2=3。
3. 简单的分数概念:小学一年级的分数概念主要是对“一半”、“一三分之一”等语言的理解,需要知道它们代表的意思。
4. 了解简单的几何图形:小学一年级应该学习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名称,例如正方形有四个等边相等的直角。
5. 清楚地识别图形的名称和特征:不仅要知道图形的名称,还需要能够清晰地描述图形的特征,例如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
6. 量的概念、尺寸比较和分辨度的初步认识:了解长度、重量、容量等量的概念,能够比较它们的大小,例如5厘米比10厘米短。
7. 时钟的读取和时间的概念:需要能够读取12小时制的时钟,并理解小时、分钟的概念。
8. 理解“长”、“宽”、“高”、“深”等概念:学习物体的几何属性,如长方体有长、宽、高三个尺寸。
9. 数学运算中的乘法和除法:小学一年级可能只会进行简单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例如2*3=6,6/3=2。
10. 值的比较和平均数的计算:能够比较不同值的大小,例如3比1大,7比5大,同时能够计算出一组数的平均值,例如5,6,7的平均值为6。
对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一、认识数码和数的大小关系: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从最基础的数字认识开始,需要认识数字0-9的写法和读法,并能够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一、数的认识1.自然数:自然界中存在的数,从1开始往后依次增加。
2.数的读法与写法:掌握数的读法与写法,例如“一”、“二”、“三”等。
二、加法与减法1.加法的概念: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即两个或多个数的和。
2.加法的运算:掌握数的加法运算方法,包括竖式运算和横式运算。
3.减法的概念: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即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的差。
4.减法的运算:掌握数的减法运算方法,包括竖式运算和横式运算。
三、数的比较1.大小比较:掌握数的大小比较规则,比较数的大小关系,例如“大于”、“小于”、“等于”等。
2.数的顺序排列:掌握数的顺序排列规则,将一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
四、数的拆分与组合1.数的拆分:掌握将一个数拆分为几个部分的方法,例如“5可以拆分为2和3”。
2.数的组合:掌握将几个数合并为一个数的方法,例如“2和3组合为5”。
五、数的计数与测量1.数的计数:按一定的次序逐个数出来。
2.数的测量:根据标准单位对物体的长、宽、高、重量等进行测量。
六、数的图形1.数的图形:认识常见的数学图形,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数的图形特征:认识不同图形的特征,例如圆的特征是没有棱和角,正方形的特征是四边相等且都是直角等。
以上就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主要内容。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包括课堂讲解、示范演示、操作练习等。
同时,还要重视数学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具体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在生活中有很多可以计数的事物,如家中有几只宠物、书包里有几本书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计数和对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拼图游戏、数学角色扮演等,通过游戏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小学一年级知识点汇总1. 数字认识和数学基础2. 字母认识和拼音基础3. 形状认识和分类4. 颜色认识和鉴别5. 环境常识和安全常识6. 常见生活物品的名称和功能7. 时间和日期的概念8. 细节观察和描述9. 简单的量的比较和度量10. 社交礼仪和人际交往技巧1. 数字认识和数学基础: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要掌握0-9这十个数字的认识,能够正确识别数字,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口算。
例如,1+1=2,2-1=1,3x2=6,4÷2=2等。
2. 字母认识和拼音基础:孩子需要认识并辨别大小写的26个英文字母,同时要能正确发出它们的音。
接着,需要学习音节、音调等拼音基础知识,例如cat(猫)、dog(狗)等单词的组成和拼音发音。
3. 形状认识和分类:孩子要学会辨认和描述圆、方、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形状,能够简单分类不同形状的物品。
例如,圆盘、方形饼干、三角形小面包等。
4. 颜色认识和鉴别:孩子需要学会辨认红、橙、黄、绿、蓝、紫等基本颜色,能够简单描述颜色的特点。
例如,红色的苹果、黄色的香蕉、蓝色的天空等。
5. 环境常识和安全常识:孩子需要学习基本的环境常识,例如身体卫生、垃圾分类等,同时要学会基本的安全防范,例如不与陌生人说话、避免高处危险等。
6. 常见生活物品的名称和功能:孩子要学会简单的生活物品名词和功能,例如可以买来的食物、饮料,如巧克力、牛奶、饼干等。
7. 时间和日期的概念:孩子要学会简单的时间和日期概念,例如“上午”、“下午”、“早上七点钟”、“十二月”、“星期五”等。
8. 细节观察和描述:孩子需要学会注意事物的细节,并用自己的语言正确地描述出来。
例如,叶子的纹路、动物身上特别的标记等。
9. 简单的量的比较和度量:孩子要学会简单数字的比较和量的度量,例如“比一比哪个大?”、“用手指头量一量多少米?”等。
10. 社交礼仪和人际交往技巧:孩子需要学习基本的社交礼仪和人际交往技巧,例如跟人打招呼、给别人礼物、感谢别人等。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概括总结1.位置: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有上下、前后、左右之分。
2.上:位置方位名词,例如:汽车在马路的上面。
3.下:位置方位名词,例如:船在桥的下面。
4.前:位置方位名词。
例如:张三在李四的前排,那么可以说张三在李四的前面。
5.后:位置方位名词。
例如:李四在张三的后排,那么可以说李四在张三的后面。
7.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
8.20以内的退位减法:20以内的数字之间的退位减法。
例如:12-9=3.9.图形的拼组: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简介:认识图形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二、图形的拼组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
(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生活中的数1、数数的方法有:一个一个的数,1,2,3,4,5,6,7,8,9,10,……两个两个的数,1,3,5,7,9,,11,13,15,17,19…或2,4,6,8,10,12,14,16,18,20…五个五个的数,5,10,15,20,25,30,35,40……十个十个的数,10,20,30,40,50,60,70,……2、数位、基数、序数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
从右往左的数位名称:个位、十位、百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数位:数中各个数字所占的特定位置,例如:个位、十位、百位基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例如:8个苹果序数:表示某一元素在序列中的位置,例如:第1个3、两位数的理解一个两位数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知识点(通用13篇)小学一年级的数学知识点第1篇【第三单元《加减法〈一〉》】(加法的认识)知识点: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感悟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2、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
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形应用型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初步认识加法的交换律)知识点:1、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直观的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
2、鼓励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时,可以出现两个不同的算式,并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减法的认识)知识点:1、会读写减法算式,能说出减号的意义,理解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理解图意,并根据图意写出减法算式,从而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感悟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得数是0的减法)知识点:1、进一步体会减法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意义。
2、提高5以内数减法的计算能力。
3、会把加法算式转化减法算式。
(6,7的加减法)知识点:1、学会“6”和“7”的加减法,感知并了解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
2、根据图意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
3、正确口算“6”和“7”的加减法,并能表达算式的含义。
(8,9的加减法)知识点:1、在具体情境中有序地写出8、9的不同的加减法算式。
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正确口算“8”和“9”的加减法。
(8,9加减法的综合练习)知识点:1、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并提出数学问题,正确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2、认识“大括号”,理解图中“大括号”和“问号”表示的含义。
3、根据图中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能正确列式,学会“求整体”时用加法解决,“求部分”时用减法解决。
(10的加减法)知识点:1、从实际问题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正确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3、本课教学10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作为10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地口算10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
小学一年级数学所学知识点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学生将开始接触一系列基础的数学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旨在培养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所学的主要知识点:
1. 数字和数量:学生将学习认识和读写0到100以内的数字,并能理解数字的大小和数量的关系。
2. 数字的比较:学生将学习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来比较数字的大小。
3. 数字的序数:学生将学习写出以及读出0到100以内的数字的序数形式,如第一、第二等。
4. 加法:学生将学习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通过数学游戏和练习来培养对加法概念的理解。
5. 减法:学生将学习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通过实际物品的添加和去掉来理解减法概念。
6. 数值排序:学生将学习将一组数字按升序或降序排列。
7. 几何图形:学生将学习认识和绘制各种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属性。
8. 图形的位置关系:学生将学习描述和理解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在、上、下、左、右等。
9. 时间和钟表:学生将学习理解时间的概念,包括小时、分钟和秒钟,并能在模拟钟表上读取和设置时间。
10. 量和度量:学生将学习认识和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重量、容积和时间。
11. 数据分析:学生将学习通过观察和记录数据,并用简单的图表(如条形图)来表示和分析数据。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所学的主要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并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应用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这些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一、读数、写数1、20以内的数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单数:1、3、5、7、9······双数:2、4、6、8、10······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
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有(15)个一······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
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1、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3、“比”字的用法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三、几和第几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16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右边第2个圈起来。
(复习此类知识时,分清左右,同时确定方向;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四、相邻数2的前面是1,2的后面是3,2再添上1就是3,3再去掉1就是2,与2相邻的数是1和3。
3的前面是2,3的后面是4,3再添上1就是4,4再去掉1就是3,与3相邻的数是2和4。
······20的前面是19,20的后面是21,······,与20相邻的数是19和21。
五、事物的对比1.两个事物的对比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等,要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参照,或者说以其中的一个事物作为标准,然后再比较,这样就能说另一个事物比作为标准的那个事物大或者小、多或少等。
比长短:常用的方法注意要一端对齐,也可以采用数格比较,或对称比较。
比高矮:注意在同一平面上去比较。
比多少:运用一一对应原则。
2.三个事物比较可以先两个两个的比较。
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得出三个事物比较的结论。
如:A比B重,B比C重,那么可以得到A比C重。
A最重,C最轻。
A比B重,A比C重,只能得到A最重,还要比较B和C,才知道谁最轻。
六、加减法(一)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
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要点:(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二)整理与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三)知道以下规律1、加法(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七、加减法(二)1.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凑大数,拆小数”,将大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注意: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最佳方法而且只掌握一种就可以了。
2.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11+6(个位相加,1+6=7)11+6=17,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3、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4、看图列式解题时候,要利用图中已知条件正确列式。
常用的关系有:(1)部分数+部分数=总数(2)总数-部分数=另一个部分数(3)大数-小数=相差数(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4)原有-借出=剩下(用了多少,求还剩多少时用)八、分类1、什么叫分类,分类的标准是什么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所属的类别,根据这些类别将同类的事物分在一起就是分类,而这些类别就是我们分类的标准。
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如:△△●●☆☆●△●●△△☆●按形状分:1、△2、☆3、●按颜色分:1、有颜色2、没有颜色2、分类的步骤和方法(1)给定标准:当已知分类标准时,我们只需要判断所给的事物是属于哪个类别的,然后将同一类的事物放在一起即可。
(2)未给定标准:当有很多物体摆在面前,让我们自己确定类别分类时,应首先观察每个物体都有什么样的特点,把具有相同特点的特点的物体放在一起,表示同一类,而这些特点就是分类的标准。
(3)分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可以根据物体的形状、颜色、作用等将物体分类。
3、常见题型有:(1)把同一类的物体圈起来。
(2)同类的物体画符号“○”“√”。
(3)同类的物体番号填在一起。
九、认识物体和图形(一)立体图形1、长方体长方体是长长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长方体对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
平时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2、正方体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
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都是一样的,用它可以画出正方形。
魔方就是正方体。
3、圆柱体圆柱就像一根柱子。
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我们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
4、球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的就是球。
平时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球都是球。
(二)平面图形1、长方形:四条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2、正方形:四条边,而且一样长。
3、圆形:没有角4、三角形:三条边注:三棱柱可以画出三角形和长方形,可不要漏选哦!十、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半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四种时间。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
1:00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2:00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就是4时。
4:00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6:00半时:时针指1和2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1时半。
1:30时针指2和3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2时半。
2:30时针指3和4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3时半。
3:30时针指4和5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4时半。
4:30时针指5和6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5时半。
5:30时针指6和7的中间,分针指6就是6时半。
6:30注意:半时的时候,分针一定指6,时针指在两数字中间,如如时针指的是一个数,则这个时刻是错误的。
而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总结专家解读一年级:兴趣培养阶段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应以培养兴趣为主,只有在低年级时培养起良好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快的进步。
这个阶段孩子需要积累的是,简单的运算知识和规律,简单图形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找规律,让孩子学会一种尝试的方法,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课堂上既想让他们学到知识又想让他们感到轻松有趣,所以对他们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故事、诗歌、谜语为载体来开展教学。
一年级重点难点解析1. 巧算与速算的基本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计算是学生学习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如果能够在看似无序的算式中寻找到一定的规律,化繁为简,那么学生一定能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外,计算与速算是各种后续问题学习的基础。
学好数学,首先就要过计算这关。
2. 认识并学会数各种基本图形:正方形、长方体、圆和立方体等是小学学习中最常见的图形。
通过系统的指导,使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计算出各种基本图形的个数;使学生建立起有序思维,为建立思维模式打下基础。
3. 学习简单的枚举法:枚举法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是有一定的困难。
在数学课本中,介绍这一难题时采用数数这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便于孩子们理解。
枚举法训练的重点在于有序的思维方式,学习之初将抽象问题形象化,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方式。
4. 数字的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关于数论的基础知识:数论问题是后续学习中的一个重点,而这学期将要学到的:数字的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无疑将会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在这里我们把数论问题分解为各种类型逐一讲解,使数学学习更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