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种大田作物的生育期

几种大田作物的生育期

几种大田作物的生育期
几种大田作物的生育期

几种大田作物的生育期

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种子的过程。这个阶段的长短一般以生育期表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自然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小麦的生育期也不尽相同。秋播小麦大多在230-280天,春播小麦一般为100-120天。

小麦的一生要经过一系列器官的特征、特性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小麦内部遗传特性、生理特性和外界栽培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小麦的产量就是在这个中最后形成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小麦产量行程的规律,必须对小麦产量行程的生长发育基础作全面的了解。

小麦一生的生长发育可概括为:两大发育特性--感温特性与感光特性;三大生长阶段--营养生长阶段、生殖生长阶段、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阶段;十个器官形成的生育时期--种子萌发、出苗、三叶、分蘖、起身、拔节、孕穗、开花、抽穗、成熟,东小麦还有越冬与返青过程。

各个器官形成的典型表现时期为该生育期的出现期,通常用月日表示。小麦一生的十个器官形成时期又可根据形成的器官类型的不同,可概括为三个大的生长阶段,即以长根、茎、叶、蘖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以及二者之间的过渡阶段,即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折的阶段。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是通过器官的建成表现出来的。通过一系列的器官建成,形成了小麦完整的株体结构。小麦的株体结构的基本构型为:根--吸收部分;茎--支持、输导、贮藏部分;分蘖--贮藏分枝部分;叶--同化部分;穗--生殖结实部分。

玉米的生育期

玉米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的天数为生育期。玉米生育期长短与品种、播期和温度等因素有关。一般叶数多、播期早、温度低的生育期长,反之则短。春播70~100天,夏播70~85天的为早熟型;春播120~150天以上的、夏播96天以上的为晚熟型;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熟型品种。

花生的生长期

100~150天,个别晚熟品种可达180天

棉花的生育期

现在陆地棉花优良品种生育期一般都在130天左右

项目十七 作物生育期与生育时期调查复习题

项目十七作物生育期与生育时期调查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大豆始花期为全田有(A )的植株开花的日期。 A.10% B.20% C.50% D.80% 2.玉米棒三叶是( C )。 A.果穗叶及其上2片叶 B.果穗叶以上的3片叶 C.果穗叶及其上、下叶 D.果穗叶及其下2片叶 3.小麦是长日照作物,南种北引,生育期(B )。 A.缩短 B.延长 C.不变 D.长短不能确定 二、判断题 1.叶龄是植株主茎展开的叶片数。(√) 2.作物从种子发芽到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生育期。(×) 3.玉米大喇叭口期,常常是施肥灌水的重要时期。(√) 4.叶龄和叶龄指数是可以准确划分生育期的重要指标。(√) 5.玉米棒三叶被损害对玉米产量没有影响。(×) 三、填空题 1.需要育苗的作物,其生育期包括和。 2.作物生育期的长短是由作物的和决定的。 3.在作物一生中根据其和发生的阶段性变化而划分的若干的阶段称为生育时期。 4. 5. 6.叶龄是植株主茎展开的, 叶龄指数是与之比的100倍。 7.作物生育期和生育时期调查,从开始定点调查,每调查一次。 8.根据籽粒内含物的状态,小麦成熟期分为、和。 9.根据植株长相及籽粒形状,大豆成熟期分为、和。 10.玉米的生育期包括出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开花期、、 。 11.作物从出苗到成熟经历的天数称为。 12.在生产中,田间调查的生育时期一般是指。 13玉米棒三叶是指及其上、下叶。 四、名词解释 1.生育时期 2.叶龄 3.叶龄指数 4.生育期

五、简答题 1.小麦、水稻和大豆各分为哪几个生育时期? 2.在生产上调查生育期和生育时期有什么意义? 项目十七作物生育期与生育时期调查复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3ACB 二、判断题 12345√×√√× 三、填空题 1.育苗期本田生长期 2.遗传性生态条件 3.外部形态内部结构 4.形态变化 内部生理变化 5.叶龄叶龄指数 6.叶片数主茎叶龄总叶数7.播种后2-3d 8.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9.黄熟期完熟期枯熟期10.大喇叭口期吐丝期成熟期11.生育期12.物候期13.果穗叶

几种大田作物的生育期

几种大田作物的生育期 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种子的过程。这个阶段的长短一般以生育期表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自然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小麦的生育期也不尽相同。秋播小麦大多在230-280天,春播小麦一般为100-120天。 小麦的一生要经过一系列器官的特征、特性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小麦内部遗传特性、生理特性和外界栽培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小麦的产量就是在这个中最后形成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小麦产量行程的规律,必须对小麦产量行程的生长发育基础作全面的了解。 小麦一生的生长发育可概括为:两大发育特性--感温特性与感光特性;三大生长阶段--营养生长阶段、生殖生长阶段、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阶段;十个器官形成的生育时期--种子萌发、出苗、三叶、分蘖、起身、拔节、孕穗、开花、抽穗、成熟,东小麦还有越冬与返青过程。 各个器官形成的典型表现时期为该生育期的出现期,通常用月日表示。小麦一生的十个器官形成时期又可根据形成的器官类型的不同,可概括为三个大的生长阶段,即以长根、茎、叶、蘖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以及二者之间的过渡阶段,即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折的阶段。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是通过器官的建成表现出来的。通过一系列的器官建成,形成了小麦完整的株体结构。小麦的株体结构的基本构型为:根--吸收部分;茎--支持、输导、贮藏部分;分蘖--贮藏分枝部分;叶--同化部分;穗--生殖结实部分。 玉米的生育期 玉米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的天数为生育期。玉米生育期长短与品种、播期和温度等因素有关。一般叶数多、播期早、温度低的生育期长,反之则短。春播70~100天,夏播70~85天的为早熟型;春播120~150天以上的、夏播96天以上的为晚熟型;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熟型品种。 花生的生长期 100~150天,个别晚熟品种可达180天 棉花的生育期 现在陆地棉花优良品种生育期一般都在130天左右

不同作物主要生育期需肥规律

不同作物各生育期需肥规律 1.西红柿: 整个生育期需从土壤中吸收大量养分,主要是氮、磷、钾三要素,以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耐肥性强,需肥量大。据测定,每生产1000千克番茄,需吸收氮7.8千克,磷1.3千克,钾15.9千克,CaO 2.1千克,MgO 0.6千克。一生中对氮、磷、钾、钙、镁5种元素的吸收比例大约为100:26: 180:74:18。 育苗时,氮、磷、钾的比例为1:2:2,高出的壮苗可提早开花结果,提高结果率。在培育壮苗的基础上,大多带花移栽定植。缓苗后生长缓慢,第一穗花陆续开花、坐果,此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步进行,所需养分逐渐增加。当进入结果期后,吸肥量急剧增加。当第一穗果采收,第二穗果膨大,第三穗果形成时,番茄达到需肥高峰期,定植后1个月内吸肥量仅占总吸收量的10%~13%,其中钾的增加量最低。在以后20天里,吸钾量猛增,其次是磷。各元素吸收顺序为:钾>氮>钙>磷>镁。结果盛期,养分吸收量达最大值,此期吸肥量占总吸收量的50%~80%。此后养分吸收量逐渐减少。 幼苗期应以氮肥为主,并注意配施磷肥,可促进叶面积扩大和花芽分化。而第一穗果的盛花期应逐渐增加氮、钾营养。结果盛期,在充分供氮钾的基础上,必须增加磷素营养,尤其保护地栽培,更应注意氮钾的供应,同时还应增施二氧化碳气肥,钙、镁、硼、硫、铁等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配合施用,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改善其品质,提高商品率。2.黄瓜: 据测定,每生产1000千克黄瓜需从土壤中吸收N1.9~2.7千克,P2O50.8~0.9千克,K2O 3.5~4.0千克。氮、磷、钾三者的吸收比例为1:0.4:1.6。黄瓜全生育期需要钾最多,其次是氮。黄瓜定植后30天内吸氮量直线上升,到生长中期吸氮最多,达到吸收高峰。进入生殖生长阶段,黄瓜对磷的吸收剧增,而对氮的需要量略减。黄瓜全生育期都吸收钾,因此黄瓜生产中要注意使用钾肥。 施肥策略: 1.施足基肥用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一方面为黄瓜提供全面的营养;另~方面对熟化土壤、改良土性也很有好处。有机肥用肥一般为每公顷75000千克左右。基肥中还应配施少量的磷钾化肥或以磷钾肥为主的二元复合肥。 2.巧施坐果肥黄瓜为无限花序,结果期较长,约两个多月。要求每结一批瓜后需要补充一次水肥。要灌浑水(即将肥料溶于水中,随水施入)与灌清水相结合,以防止肥劲过猛,

主要农作物生长时期

农作物生育期及需肥规律 一、小麦 (一)生育期 1、播种期: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由于冬季气温由南向北依次降低,小麦播种期提早而成熟期推迟。生育期自南向北逐渐延长。 2、出苗期:小麦第1片真叶露出地表2~3cm时为出苗,我省10月上中旬。 3、三叶期:田间50%以上的麦苗,主茎第3片叶伸出2cm左右的日期。 4、分蘖期:田间50%以上麦苗第1分蘖露出叶鞘2cm左右。 5、越冬期:我国北方冬麦区有明显的越冬期,长江以南无明显越冬期,但在越冬期间气温有回升,麦苗仍缓慢生长。越冬期一般为12/20~2/10。 6、返青期:50%以上麦苗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安徽省大约为2/10。 7、起身期:次年春季麦苗由匍匐状开始挺立,一般比拔节期早7~10d。 8、拔节期:全田50%以上植株茎部第一节间露出地面1.5~2.0cm时为拔节期。安徽省一般为3/10左右。 9、孕穗期(挑旗期):全田50%茎蘖旗叶叶片全部抽出叶鞘并完全展开。 10、抽穗期:全田50%以上麦穗由叶鞘中露出穗长的1/2时。安徽省为4/20左右。 11、开花期:全田50%以上麦穗中上部小花的内外颖张开,花丝伸长,花粉粒散出。 12、成熟期:包括乳熟期(15d左右)、蜡熟期(5~7d)和完熟期。 (二) 需肥规律 小麦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一般是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氮,磷,钾的绝对量增加,而单位干物质含有量渐趋减少。不同生育期植株体内营养元素的含有量并不能直接反映小麦各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为给小麦生产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还必须了解小麦各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 1、小麦从出苗经过分蘖到拔节,是苗期阶段。适期播种的小麦从播种到出苗约5-6天,小麦在幼苗建成过程中从种子萌发、出苗到三叶期以前,生长消耗的物质主要依靠种子胚乳中贮存的养分。从小麦第一片绿叶伸出芽鞘后,植株就由胚乳营养向独立营养过渡,根系就已经开始从土壤中吸取矿物质营养;由于苗期阶段植株生长量小,吸收养分的绝对量不大,直到麦苗起身前,体内积累的氮,磷、钾还不到小麦一生吸收总量的1/5;当第三片叶出现,小麦就彻底转向独立营养,一般由出苗到三叶期需12-15天。 进入生长中期以后,吸收进程明显加快、吸收量也迅速增加。苗期(冬小麦还包括越冬和返青两个时期)阶段小麦幼苗是以生长分蘖和根系为主,良好的养分条件可使幼苗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行旺盛,加速有机物质的合成,促使提早分蘖。一般早生的分蘖都有发达的根系,吸收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强。提早分蘖有利增加有效分蘖数和形成大穗,为以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打好基础。苗期适量的氮素可以促进分蘖,加强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分蘖期如果缺氮,则幼苗生长细弱,叶色淡,叶片狭小,分蘖少,次生根发育不良。但氮素不宜过多,过多时会产生以下不良影响:第一,幼苗强烈分蘖,迟生的细小分蘖到后期得不到充分的阳光,常不能抽穗,成为无效分蘖,影响产量;第二,使幼苗茎叶生长过旺,早期郁蔽,通风透光不良,以致茎秆软弱,容易倒伏;第三,土壤中含氮的无机盐类如果浓度过高,往往抑制根系的发育,影响对养分的吸收,且由于地上部分的生长大大超过了根系的发育,对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不利。因此,小麦苗期应保持适宜的氮素营养水平,以达到提早分蘖并控制无效分蘖的目的。小麦苗期的磷、钾营养也具有重要作用。磷能促进植株体中糖分和蛋白质的代谢,使麦苗早分蘖、早生根,根系发育健壮。如果磷素不足则糖分和蛋白质

作物生产试题答案

作物生产试题(第一、二、六章)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农作物:指大田里栽培面积较大的栽培植物,也叫“庄稼” 经济产量:指作物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收获的经济价值的作物主产品的重量。 作物产品品质:指作物产品的利用质量和经济价值。 玉米出苗标准:玉米第一片真叶从胚芽鞘孔中长出,当伸出地面2-3cm时即为出苗。攻秆肥:指玉米拔节期及其以后追施的肥料叫“攻秆肥”。 二、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作物生产具有连续性。(—) 2、我省作物分区划分上全部属于黄淮海一级区(×)大部分 3、作物的花芽分化属于生长(×)发育 4、作物在中低产状况下适合增加粒重提高产量(×)株数 5、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的小麦、玉米蛋白质含量较低(×)较高 6、玉米定苗在3叶期。(×)5-6叶 7、玉米粒重最大的时期是蜡熟末期(×)完熟期 8、东北大豆的含油量高于华北大豆,但蛋白质含量较低。(—) 9 、长日照作物,一般属于喜温作物,日照越长越有利于开花。(×)喜凉作物 10、作物种子的营养都是储存在胚乳中。(×)禾谷类作物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属于粮食作物的是(C) A花生B油菜C马铃薯D甜菜 2、下面即是喜凉作物,又属中日性作物的是(C) A小麦B烟草C豌豆D花生 3、下面属于发育现象的是(B) A小麦叶片伸长B小麦穗分化C小麦粒重的增加D小麦产生次生根 4、玉米大喇叭口期以后长出的根是(D) A初生根B次生根C永久根D支持根 5、玉米是短日照农作物,对日照时间反应最敏感的是(C) A.早熟品种B.中熟品种C.晚熟品种D.早、中熟品种 6,玉米大喇叭口期对应的是(B) A雄穗小花分化B雄穗的四分体形成 C雌穗小穗分化D雌穗的四分体形成 7、重施玉米苗肥的情况是(A) A低产田B中产田C高产田D都不对 8、对作物生育期长短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除日照时间外是(A ) A温度B水分C矿质营养D空气 9、脂肪含量最高的是(C) A油菜B大豆C花生D棉花 10、强筋质优质小麦增施氮肥后(B) A提高了蛋白质总量,进而营养品质提升。

第一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第一节作物的繁殖方式 第二节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第三节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 第一节作物的繁殖方式 一、有性繁殖 二、无性繁殖 一、有性繁殖 凡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三种常见的繁殖方式: (1)自花授粉 (2)异花授粉 (3)常异花授粉 两种特殊的繁殖方式: (4)自交不亲和性 (5)雄性不育性 (一)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对授粉的影响 1.花器构造 (1)两性花和单性花 两性花:雌雄同花。有利自花授粉。 雌雄同株异花 单性花 雌雄异株 (2)其他花器构造特点:雌雄蕊异长、有蜜腺或香气、花粉轻小、花粉败育、自交不亲和。 2.开花习性 闭花受精 雌雄蕊异熟 开花时间 开张角度 (二)作物自然异交率的测定 ?自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4% ?异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50%~100% ?常异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选择受一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作为遗传测定的标记性状,例小麦芽鞘颜色。将隐性性状的品种作母本,具有纯合显性性状的品种作父本。 aa × AA

绿色红色 aa Aa F1 自然异交率(%) 注意事项: (1)结果乘以2,因为同品种的植株间也有异交; (2)结果受环境影响较大,应多年多点用多个品种重复测定。 (三)有性繁殖植物的主要授粉方式 1.自花授粉 ?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都称为自花授粉。 ?通过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是自花授粉作物,又称自交作物。 ?常见的自交作物:水稻、小麦、大麦、燕麦、大豆、豌豆、绿豆、花生、芝麻、马铃薯、亚麻、烟草等。 ?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一般低于1%,不超过4%。 2.异花授粉 –雌蕊的柱头接受异株花粉授粉的称为异花授粉。 –通过异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称为异花授粉作物,又称为异交作物。 –常见的异交作物:玉米、黑麦、甘薯、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蓖麻、大麻等。 –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至少在50%以上。 3.常异花授粉 –一种作物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繁殖后代的,称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又称常异交作物。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要求: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作物品种的类型及其特点;理解各类型作物品种的概念,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掌握不同繁殖方式植物的遗传特点与育种特点。 重点:不同繁殖方式的遗传特点与育种特点。 难点:遗传特点与育种特点的关系。 第一节作物的繁殖方式 作物的繁殖方式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凡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统称为有性繁殖。根据雌雄配子来自同一植株或不同植株,又可将有性繁殖分为①自花授粉(self-po11ination);②异花授粉(cross-pollination) ③和常异花授粉(often cross pollination)。 此外,有性繁殖还包括两种特殊的形式,即自交不亲和性和雄性不育性。 第二类是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①植株营养体繁殖;②无融合生殖无性繁殖。 一、有性繁殖 (一)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对授粉的影响 1.花器构造 (1)两性花和单性花。 ①两性花:又称完全花,雌雄同花,如稻、麦→有利自花授粉。 ②单性花:又称不完全花,有雌花和雄花之分→有利于异花授粉: a.雌雄同株异花(monoecious):如玉米、蓖麻、瓜类等。玉米有雌花序(果穗)和雄花序之分;蓖麻同一花序上雌花在上,雄花在下;瓜类。 b.雌雄异株(dioecious):如大麻、菠菜、银杏等,有雌株和雄株之分。 (2)其他花器构造特点。

①虽然具有完全花,但雌雄蕊异长(heterogony),如棉花雌蕊柱头高于雄蕊;有的有蜜腺或有香气,能引诱昆虫传粉;有的花粉粒轻小,寿命长,容易借风力传播→有利于异花授粉; ②有的完全花雄蕊瘦小,花粉发育不良而败育,形成所谓雄性不育性 (male-sterility);有的自交不亲和(self-incompatibility)。→这些花器构造的特点都有利于异花授粉。 2.开花习性 ①闭花受精(cleistogamy):有些作物,如大麦和豌豆以及花生下部的花,在花冠未开放时就已经散粉受精,称为闭花受精,→是典型的自花授粉。 ②有些作物,如棉花等,一般是在花冠张开后才散粉→因而增加了异花授粉的机会,属于常异花授粉。 ③雌雄蕊异熟:虽然具有完全花,但雌雄蕊异熟(dichogamy),有的雌蕊先熟,如油菜;有的雄蕊先熟,如玉米、向日葵等。→有利于异花授粉。 ④开花时间长或开张角度大有利异交,开花时间短或开张角度小可减少异交。 (二)作物天然异交率的测定 1.作物授粉方式的分类,是根据自然异交率的高低而定的。自然异交率≤4%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在50%~100%之间的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介于两者之间。 2.为了确定作物的授粉方式: ①首先可根据作物的花器构造、开花习性、传粉方式以及强制自交的结实性等进行分析判断。 ②但对作物繁殖方式的准确分类,则必须测定其天然异交率,通过后代的遗传试验进行判断。 (三)有性繁殖植物的主要授粉方式 1.自花授粉 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都称为自花授粉。

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

作物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 [填空题] 1无性繁殖系 参考答案:无性繁殖作物的一个单株经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 [填空题] 2杂种品种 参考答案: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 [填空题] 3依作物授粉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作物、()作物和()作物。 参考答案: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 [填空题] 4一般将自然异交率()的为自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的为常异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的为异花授粉作物。 参考答案:小于等于4%;5-50;大于等于50 [填空题] 5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异花授粉作物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如果群体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不管原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如何,经过一个世代的(),基因型频率即可达到()。 参考答案:随机交配;不再发生变化 [填空题] 6群体品种包括下列4种类型:()、()、()和自花授粉作物的多系品种。 参考答案: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由授粉品种;异花授粉作物的综合品种;自花授粉作物的杂交合成群体 [填空题] 7选育和应用近等基因系多系品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对作物造成的损失和

防止品种()。 参考答案:抗性的丧失 [填空题] 8利用无性系固定优良性状和杂种优势,可以采用()和()相结合的育种方法。 参考答案: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填空题] 9从作物育种的角度,简述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参考答案:自交的遗传效应有三个方面: ①保纯合基因型使持不变; ②使杂合基因型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③引起异花授粉作物后代生活力衰退。 异交的遗传效应: ①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 ②增强后代的生活力。 [单项选择题] 10、棉花的繁殖方式是(),它是()作物,鄂杂棉10号是()品种。 A.无性繁殖、常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 B.有性繁殖、常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 C.无性繁殖、异花授粉、自交系品种 D.有性繁殖、常异花授粉、杂交种品种 参考答案:D [填空题] 11以马铃薯为例说明无性繁殖作物的育种特点? 参考答案:无性繁殖作物一般采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通常没有分离现象,在表现型上与母体完全相似。这样,在一个无性系内的所有植株在遗传基础上是相同的,而且具有原始亲本(母本)的特性,这是无性繁殖作物遗传行为上的—个显著特点。马铃薯的无性系多是杂种的后代,是杂合的,遗传基因相当复杂。但不论母本遗传基础的纯杂,都可以采用自花授粉作物一样的选择方法进行系统育种。 无性繁殖作物往往出现芽变,这是体细胞突变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些有利芽变一旦出现,通过选择可用无性繁殖方法把它们迅速稳定下来培育成为新品种。适宜的自然和人下控制的条件下,无性繁殖作物也可进行有性繁殖,进行杂交育种。无论是自花授粉的马铃薯或异花授粉的甘著,由于它们的亲本原来就是遗传基础复杂的杂合体,因此,杂种第一代就有很大的分离,为选择提供了丰富的育种材料。在一代的分离中一旦出现优良变异,通过选择并进行无性繁殖

作物栽培学(玉米的生育进程)

1玉米的生育进程 ?从播种开始到新种子成熟为止,称为玉米的一生(图3-1)。玉米从播种开始,经历种子萌发、出苗、拔节、抽雄、开花、吐丝、受精、灌浆、成熟.完成其生长发育的个过程。 ?在玉米的一生中,按形态特征、生育特点和生理特性,可分为3个不同的生育阶段, ?2玉米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玉米的生育期是指玉米从出苗到生理成熟的天数,由于器官先后形成和栽培环境的作用,其植株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呈现出一系列变化,依据不同变化划分为不同的生育时段,通常称为生育时期。 ?早熟品种:生育期 70~100天对热量资源的要求活动积温 2000~2200℃ ?中熟品种:生育期 100~120天活动积温 2300~2500℃ ?晚熟品种:生育期 120~150天活动积温 2600~2800℃ ?3出苗和苗期 ?播种后,种子发芽出土,苗高2cm左右,称为出苗。当某一地块出苗达50%标准时称为出苗期。

? ?4拔节和拔节期 ?顶部雄穗分化进人伸长期,近地面手摸植株基部可感到有茎节,其长度2~3cm 称为拔节。早熟品种叶龄5~6,中熟品种叶龄7~8,晚熟品种叶龄9~10。 ? ?5抽雄和抽雄期 ?雄穗尖端从顶叶抽出时,即雄穗(天花)露出时,称为抽雄。 ?6开花和开花期 ?雄穗上部开始开花散粉,称为开花。当某一地块开花达50%标准时称为开花期。

?7吐丝和吐丝期 ?雌穗(或称果穗)顶部的花丝开始伸出苞叶,称为吐丝。 ?8成熟和成熟期 ?玉米果穗苞叶枯黄而松散,户粒基部尖冠出现黑层(达到生理成熟的特征),乳线消失,子粒干燥脱水变硬,呈现本品种固有的特征,称为成熟。一般成熟期可以划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