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整理word版本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11
北师大版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整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五个要素:
(1)学生。包括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2)教师。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起关键因素。教师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风格等。
(3)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4)教学媒体。
(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2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作用。具体体现为:
(1)帮助教师准确了解学生问题
(2)为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
专著,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2、1924年我国的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二章中学生心理发展教育
§1 中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
化。学生心理变化有四个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2、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
新的知识时,那些促进或者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特点。
3、关键期是指个体早期生命中的一个短暂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
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到5岁时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2 中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1、皮亚杰将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
算阶段(守恒的出现,即认识到客体外形发生变化,特有属性不变)、形式运算阶段(命题之间关系、假设-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
2、最近发展区由前苏联的维果茨基提出,他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现有的和将要达到
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水平之间的差异,即两个邻近发展区间的过度状态。
§3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1、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稳定的区别的综合心理
特征。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影响人格的社会因素有:家庭教
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3、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
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
§4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1、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
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现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2、认知方式几种分类:
(1)对客观事物判断常以自己内部参照,不受外部因素干扰是场独立型。反之是场依存型。(2)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是沉思型;很快假设检验并常常出错是冲动型。
(3)辐合型与发散型。
3、(简答)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认知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只会影响学习方式。智力不影响学习的发生,只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因此我们要做到因材施教:
(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斯托达德曾提出双重进度方案,即按年级和能力分级)
(2)才去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3)运用适应个体差异的教学和手段(例如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
4、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核心。
5、性格的分类:根据心理活动的倾向,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根据独立或顺从程度,分为
独立型和顺从型。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1、广义的学习指凭借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2、我国心理学家定义的人的学习: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媒介,自觉地、主动积极
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这里面包含了人的学习和动物学习的三个区别)。
3、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1)信号学习(此类属于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2)刺激-反应学习(此类属于桑代克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3)连锁学习(动作技能学习离不开此类学习)(4)语言联结学习(5)辨别学习(学习系列刺激,对每种刺激做出适当反应)(6)概念学习(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7)规则或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学习
4、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
5、我国心理学家把学生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2 联结学习理论
1、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了“试误说”。其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
律。
2、巴甫洛夫,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经典条件反射。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刺
激泛化与刺激分化。
3、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基本规律:强化、逃避条件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
启示:在教育过程中,多用正强化的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手段来消除消极行为,慎重对待惩罚。
4、加涅,信息加工学习模式。
§3 认知学习理论
1、(简答)认知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区别?
(1)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外部环境刺激下的被动形成的刺激反应连接,而是主动的在头脑内部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和理解获得期待。
(3)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以来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学习受主体的期待所引导,而不是为习惯所支配。
2、德国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提出了“完形—顿悟”学说,其基本内容: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主体内部构造完形。此学说作为最早的认知学习理论,肯定了主题的能动作用,强调心理具有一种组织作用。但他并不排斥“试误”,试误是顿悟的前提,顿悟则是联系到达某种程度的结果。
3、布鲁纳是美国认知主义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通过发现学习的方式,是学科基本结构转
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这一理论被称为认知—结构理论。
(1)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方法(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3)理论启示:
○1教师首先全面深入分析教材,理解学科基本结构,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2在引导过程中,注意教学本身的新异性,激发学生好奇心和胜任感,根据学生经验水平、年龄特点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组织形式来教学。
○3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提高学习自觉性。
5、奥苏贝尔提出了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根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
学习材料和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意义学习的实质: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实质的
和非人为的联系。
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有意义、学习者有相关的认知结构、有主动联系新旧知识的
倾向、积极主动的将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发生作用。(2)接受学习的实质:在教师指导下,接受事物的意义。它是概念同化的过程“先行组织者”策略: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水平
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与新的学习任务相关。
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