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思想的构建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新教师教学教育研究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要求:“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那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呢?一、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在初中物理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不仅应关注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其中的某些规律,同时还应注重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由于科学探究的问题常常涉及某一物理知识,这就容易造成教师把注意力仅放在知识传授上,而忽视对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这必须引起我们特别注意。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总体要求,又在“科学探究能力目标”中,分别对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表达与交流等七个要素对应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所以教学中应该把科学探究能力目标进一步分解细化,转化为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而不是笼而统之的进行描述。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初中学生,也有着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经历着无数熟悉而陌生,神奇而困惑的事与物。
浅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发表时间:2020-12-03T16:00:28.17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下)第24期作者:丁兆常苏旬琳[导读] 伴随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对探究型和创新型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丁兆常苏旬琳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000摘要:伴随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对探究型和创新型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在当下教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物理这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因此,在初中的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构建探究式的课程结构,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充实课程教学内容,合理应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爱好,以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
对此,本文通过论述物理探究教学的内涵,对于如何应用探究教学方法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物理;应用探究;教学方法前言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已满足不了当前的教学需求了。
初中教师在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让学生自主、积极的参与课程教学活动,并发挥其主导作用,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创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在初中物理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的教学任务更加艰巨,其所使选用的教学方法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以及他们今后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选用恰当、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给予学生更好地物理教学知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提高物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分析、探索的学习能力,轻松的掌握物理知识的的原理与结论。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在初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完整的教学任务是学生要在学习课程教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自主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独自面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奠定基础。
而探究式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最佳途径,学生通过在课堂中探究,发现问题并分析,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其存在的原因、对象和方向,并以对象和方向为依据,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物理教学中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几点思考《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意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不仅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手段。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他们还未完全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式,知识迁移能力形成速度快,阻滞因素少,是发展探究能力的最佳时机。
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自主探究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具体来说,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把握。
一、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特殊认识倾向。
有兴趣就会产生注意和迷恋,就会使学生向往研究,热心探究,并且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
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
在探究中选择生动、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好奇心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如在《大气压》教学中的“覆杯实验”:在《浮力》教学中的“死海不死的故事”;在《电磁感应》教学中“手摇发电机”等实验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接触后会为之一怔,进而展开探究,向更深的知识层次进军。
其次,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求知、探索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合理整合教学资源,扩大学生的视野,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
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新认识,是新观念的创造性反映,它是通向创造行为的桥梁。
培养探究意识,就要树立学生的问题意识。
无疑不思。
无思不悟,无悟不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无疑则不进。
的确,历史告诉我们,每一项发明和创造无一不从疑问和惊奇开始。
论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摘要:新课程标准把探究式教学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从探究式教学的含义及其理论依据出发,论述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同时,本文也例举了几个教学设计示例,讨论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有效的实施探究式教学。
关键词:科学探究;探究式教学在当今时代,不管是从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特征来看,还是从国际竞争方面出发,我们都清楚的看到,世界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
在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无论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还是国内各行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极的体现都是人才的竞争。
这就要求,作为21世纪的我们,不管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学习者,都要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科学素质,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
因此,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就要求基础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改变其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
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和既往的七次课程改革,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又由于固有的知识本位、科学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也就是说没有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也形成了反差。
既然时代发展的特征需要基础教育进行改革,那怎样去改呢?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征,新课程将“知识和基本技能”界定为“适应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既然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愿望,就是要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这种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这种方法就是新课标中的探究式教学。
根据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我们说物理科学本身就是自然科学,它是探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物理科学发展的过程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探究史实,物理的魅力是在经历探究过程中才能被体验。
物理科学是最适合开展和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学科。
下面,我们将从探究式教学的含义出发,着重讨论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及理论依据1.怎样理解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高三物理教学阶段,教师需契合实际学情、新课标教育改革要求、新时代教育发展规律,主动探究教学新模式。
为此,教师可尝试建构以“学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育新模式,推动高中生物理综合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
高三学生具备充足的物理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解决相对复杂的物理问题,并完成自主学习探究。
高中物理教师创新时,应当契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诉求,建构“学为中心”的物理教学新模式,提高物理教学的整体效果。
一、“学为中心”的核心内涵在“学为中心”的教育新模式中,核心突出自主、互帮、师助等要素,即在教育工作开展阶段,学生可以完成高效自主学习,通过相互帮助解决一般复杂问题,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高阶复杂问题,促使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学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设计特征通过对“学为中心”高中物理教学课堂解析可知,该教学模式主要包含以下设计特征,学习力为基础、知识重演为过程、科学思维为核心、科学探究为手段等。
教师进行物理教学创新时,应当契合“学为中心”教育思想,围绕教学模式设计特征,对教学方案不断深化,提高教学方案执行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由此可见,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创新阶段,教师需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合理优化,明确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形态,推动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三、“学为中心”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特色“学为中心”教学模式建构阶段,教师需突出该教育模式的运行特色,如教学组织形式设计灵活多样、以落实学习真正发生来设计教学方式、以学生的问题为导向,突出学生活动参与主体、学生在每个学习环节都处于探究思考状态、重视学科专用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支持、基于科学评价不断优化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等。
由此可见,高中物理进行“学为中心”教育新模式建构时,并不能随性而为,完全基于教师的主观思想。
为保证该教育模式建构的质量与效果,实现预期教育工作目标,教师应当突出该教学模式的特色,使得该教育模式的教学优势得到充分展示,为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开辟全新路径。
作者:寿莎文章来源:考试周刊2007年第38期摘要:探究式学习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新理念、新要求。
物理科学作为一种完备的知识体系,是科学探究活动的结果。
文章从研究的实践意义出发,着重对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进行实践研究。
以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为例说明探究式教学的模式,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提供指导。
关键词:科学探究式教学自由落体运动物理科学作为一种完备的知识体系,是科学探究活动的结果。
科学探究在本质上是科学家用来解决自然科学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为了掌握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的本质,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促进科学和社会的发展,物理学科教学也应该采用科学探究的形式来进行,构建科学探究教学模式。
文章从研究的实践意义出发,着重对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进行实践研究。
以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为例说明探究式教学的模式,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提供指导。
下面以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为例说明主题探究教学模式。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自由落体的性质,了解重力加速度,掌握自由落体规律及其应用。
2.能力目标:启发与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思考能力,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进一步理解自由落体的含义及适用条件。
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3.情感目标:渗透科学推理和科学实验是揭示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的思想,并将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以及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牛顿管、铁片、纸片、钢球、刻度尺。
三、教学过程(一)教师:创设情境,展示事实。
学生:激发兴趣,形成问题。
导入新课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滴水、落石、落苹果、雨滴、跳伞等现象。
教师设问:这些现象有没有共同点?(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这是一种从高空到地面的运动形式。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种运动形式。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科学思维的培养策略分析李有苗1 科学思维概述科学思维指的是能够通过一定的学科认识过程来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处理,从而能够更好地对相关学科的理论以及知识进行掌握。
在相关知识认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思维方法的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对其进行认知,实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科学思维是物理素养中的一部分,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所需要重点培养的素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能够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能够秉承着科学探究的精神来进行一定的研究,这样才能够让物理实验的过程变得更加严谨,一切都应该以实验的事实为依据,而不是依靠学生的想象为判断,从而帮助学生养成理性的物理学习思维。
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性2.1 有助于夯实学生的物理基础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物理基础夯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物理科学实验,那么就需要在一定的物理基础上去进行实验的操作。
因此,需要对学生的物理基础进行一定的夯实,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具有深厚物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操作,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
然后学生可以利用物理实验操作来进行相关理论的证实,让学生能够亲眼看到相应的数据和现象,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进行物理知识的领悟,从而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度了解。
2.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性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性,物理是一门逻辑比较严谨的学科,不仅仅需要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现象的观察,还需要通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推导,从而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结果的判断。
通过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检验,物理实验会因为条件的限制而出现一定的误差情况,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来进行最后结果的判断,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物理知识的研究,让整个物理实验学习变得更加科学。
2.3 有助于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提升在初中物理实验中进行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中,可以很好地带动学生物理成绩的提高。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策略摘要: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涵盖较多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是新课改对物理课程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
但就目前来讲,部分物理教师依然向学生机械式灌输知识,导致学生缺乏充足的思考探究空间,不仅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造成阻碍。
面对这种情况,物理教师要明确科学思维的内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创新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科学思维一、物理课程科学思维的组成要素(一)模型建构在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时,教师先要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从本质上来讲,物理模型属于思想方式的范畴,其能够对物理问题的决定因素、物质本质特征间的关系等进行精确的描述。
模型建构指的是抽象、概括研究对象或问题,利用模型将事物本质特征重点反映出来。
为有效建构物理模型,学生需对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准确把握,简化、抽象、概括处理隐藏于复杂物理情境中的研究对象,以便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进行揭示。
(二)科学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皆属于科学推理,指的是依据某些科学判断得出其他判断,在科学思维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物理推理涵盖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归纳及演绎过程,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既可以改善学生的物理课程学习效果,又可以提升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
(三)科学论证科学论证指的是利用相关证据描述、预测、解释待研究的科学问题,将证据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利用证据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反驳。
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开展科学论证活动,利用科学证据解释相关现象、规律与概念,帮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质疑创新质疑指的是学生在深入思考分析研究对象与问题后将新的问题提出来。
科学推理与论证是质疑过程的重要环节,质疑结果则是建立新成果或应用物理知识。
而创新是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深入思考与探究将新的结论提出来。
质疑和创新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结束于科学思维的范畴。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优化物理概念、规律等知识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质疑和思考,以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质疑能力。
浅议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探究教学摘要: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教学,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和主动解决问题,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探究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观察课堂教学的探究活动,结合我们的实践探索,提出了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教学探究教学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方式,是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之一。
探究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又是物理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
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探究教学呢?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课堂心理气氛直接关系到人的潜能的挖掘、创造力的开发、课堂教学的成败。
因此,教师要建立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真诚地爱护每一个学生,更不能歧视差生。
班级要形成关心、理解、亲密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班集体彼此尊重、共享快乐,从而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强烈愿望。
例如,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教学时,为了增加教学效果,笔者根据教材中的彩色闪光照片复制一张投影片,进行投影放大,却遇到学生的质疑,不少学生认为这不是闪光照片,有的学生还大声询问:投影片数据是否进行了加工?为此,老师充分肯定了学生敢于怀疑的精神,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数据,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并测出g值接近9.8m/s,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创设真实、生动的问题教学情境探究式学习与科学家探究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及其目标的多重性,必须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因此应当从学生所处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环境出发。
从自然到科学,从生活到科学,从科学到社会,为学生提供宽广的学习科学的人文背景,这种背景应当是贴近学生实际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
例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教学中,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高速公路上一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汽车。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建构教学的研究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模型建构教学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基于观察和实验结果构建物理模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物理模型的概念、物理模型建构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物理模型建构教学实施的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首先,物理模型是针对实际问题建立的一种简化和理想化的模型,它能够用来解释现象、预测结果以及设计实验。
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物理模型建构教学则是指引导学生基于实验和观察来构建物理模型的教学方法。
其次,物理模型建构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该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物理模型建构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后,物理模型建构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
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收集,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其次,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并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来解释和应用这些概念和规律。
再次,培养学生的现象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探究物理问题。
最后,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通过讨论和互动来改进和完善物理模型。
在物理模型建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教师应该设定适当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和交流,倡导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合作探究。
总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模型建构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基于实验和观察结果构建物理模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引导和合作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结题报告彭德山2001年12月—2005年5月,我校对《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这一课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和探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四年研究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一、课题的提出:“决定人类命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素质,不仅是精英人物的素质,而是几十亿普通地球居民的平均素质”。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加快了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的步伐,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恰当的应用,无论社会还是个人的发展,都与全民及个人的科学素质密切相关。
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国民的科学素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任则落到了科学教育的肩上。
从科学教育的国际改革趋势看,世界各国都在相应调整基础科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即着眼于培养新一代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变革对人才的培养模式,改进学习的学习方式,以便使现在的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具有竞争力,如美国1996制定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详细阐明了科学教育中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性及其主要组成部分。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让各个学段所有年级的学生都有机会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其进行探究性思维和探究性活动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制定调查研究计划并付诸实施、利用有关工具和技术收集数据、批判性并有逻辑地思考解释证据、分析交流其他解释方法以及科学论点等。
”物理学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的一门自然科学。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应该是很有兴趣的,然而,物理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注重了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埋头组织大规模题海战术训练,而忽视了学科特点,学生学得枯燥无味,使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健康成长受到极大影响,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长期保持,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教育一、科学态度科学态度是指在进行科学探究时所需要遵循的准则和思维方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需要养成科学态度,才能更好的掌握学科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具体来说,科学态度包括以下要素:1. 蠕虫观念研究表明,许多人对学科知识存在的理解方式就像是蠕虫一样。
他们视学科知识为一条长长的、分支繁多的知识链,将自己视为一个追赶的人,不断地追逐着并记忆着某个知识点。
尽管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具有可行性,但这种学习方式肯定是不科学的。
正确的学科知取方式是,要避免片面化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物理学的结构化认识,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了解物理学知识的组成和它们的协同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提出假说科学研究是指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产生一个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假说,进行实验和验证。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提出假说通常意味着尝试自己发现一些新事物。
因此,初中物理老师更应该通过课堂实践教育,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研究问题和想法,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3. 合理解释科学探究是建立在严谨的实验和数据分析上的。
在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过程中,初中物理学生应该根据科学方法要求,采用可行性策略和合理化推理方法,合理解释研究结果和现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天分和勤奋程度不构成本质,重要的是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态度。
二、责任教育责任教育是指对学生有事情就要负责、按照规定来执行各项任务的意识。
在学生初中阶段,培养责任教学意识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他们作为未来品德高尚人托付的重要基础。
1. 课程质量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质量意味着要把握有价值的知识,而不是堆砌语言的累赘和模糊不清的概念。
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如何构建内容知识体系而不是贡献更多知识点。
同时,教师还应该掌握科学研究的逻辑,并运用逻辑合理的构架来推理和解释知识,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
指向科学思维的物理探究教学策略——以《光的折射》为例1.无锡市南湖中学江苏无锡 214121;2. 无锡市华庄中学江苏无锡 214131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物理探究教学是物理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重要途径。
物理探究教学只有关注科学思维的发展,才能有利于形成物理观念和培养关键能力。
所以,物理探究教学的实施应指向科学思维。
关键词:科学思维;物理探究教学;光的折射物理探究教学以实验探究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促使学生逐步形成物理观念。
有些教师在探究教学过程中仅仅把注意力放在知识目标上,认为这就达成“使学生形成物理观念”的目标了。
然而,物理观念内涵不仅仅要形成观念,更要能解决实际问题。
要让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则需要教师在物理探究教学中关注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培养关键能力。
科学思维主要包括质疑与创新、模型建构与应用,科学推理和科学论证等。
这些都是物理学科在探索自然和构建理论体系过程中运用的典型思维方式,也是学生学习和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必备的思维能力。
本文以《光的折射》为例,探讨促生学生科学思维的物理探究教学实施策略。
1.精准设问,促生质疑创新能力质疑创新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特征。
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质疑的发展。
如何让学生产生质疑,那么就要产生思维冲突。
思维冲突可以产生于情境,或者产生于教师的提问。
情境要求对比鲜明、夺人眼球、引人思考。
刚开始的情境一般只是导入,而之后的深入思考,那么就需要教师精准设问,来促发学生的质疑创新能力。
1.1设问促生质疑能力在课堂导入时,“为什么水看起来很浅,实际却很深?”“为什么倒入水之后,碗底的硬币再现?”“为什么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是向上弯折的?”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能够让学生对表象产生强烈的质疑,激发浓厚的好奇心,有利于探究教学的开展。
在引入光的折射定义时,设问:“光的折射,从字面上看,“折”是偏折的意思,那么当光从空气射向水(或玻璃),或者从水(或者玻璃)射向空气,一定会偏折吗?”此问引发学生质疑,进而初步探究光的折射。
探究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对科学概念和实践问题进行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维能力包括观察、分类、比较、推理、实验和模型构建等多个方面,是学生具备科学素养的基础。
如何培养高中物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培养高中物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要注重知识的梳理和系统化。
高中物理知识内容庞杂,学生需要通过整合知识点,提炼规律,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进行观察、分析、推理,从整体上把握物理现象和规律,形成符合科学逻辑的认知结构,提高科学思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培养高中物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要注重实践的引导和实验的设计。
实践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维。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数据。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科学思维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科学思维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科学思维的实践性和灵活性。
培养高中物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要注重观念的转化和交流的促进。
物理概念是科学思维的基础,观念的转化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关键。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转化为科学思维,通过讨论、交流,促进思想碰撞,激发创新思维,提高科学思维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通过开放性实验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图形化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下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中物理教育的重要任务。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梳理和系统化,实践的引导和实验的设计,问题的引导和探究的激发,观念的转化和交流的促进,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
探究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发布时间:2021-07-12T13:57:28.807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下作者:张芸[导读]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得到了凸显,传统的以理论知识讲述为主的物理教学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尤其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开展一方面可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这对于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意识关键时期的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昌航天学校张芸四川西昌 615000摘要: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得到了凸显,传统的以理论知识讲述为主的物理教学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尤其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开展一方面可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这对于正处在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意识关键时期的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初中物理教师要依照物理教学改革的目标,转变教学思维定式,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热情,把实验教学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树立学生的实验探究精神。
本文针对学生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思维能力;实验教学;物理教学;培养基于物理学科的综合性,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将物理实验教学引入到初中物理课堂中,使得物理课堂能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做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活学活用,将物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物理实验课堂中,做实验的过程也是对理论知识的一个理解和巩固的过程[1]。
要想真正发挥出物理实验教学课堂的作用,就必须重点强调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怎样实施科学探究#TRS_AUTOADD_1268790605961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268790605961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68790605961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68790605961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68790605961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 "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 :"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 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DIV.MyFav_1268790610148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68790610148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268790610148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268790610148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在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思想的构建
摘要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发展,今年颁布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拉开了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序幕。
从国内外物理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来看,应当用科学探究的思想指导高中物理教学改革。
科学探究体现了物理学的本质特征,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探究与物理知识的建构是统一的过程:科学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物理。
关键词科学探究物理教学
新课标明确提出物理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在课程内容方面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设计了模块课程供学生选择,这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然而,要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则需要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逐步形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的现代物理教学方式。
即在物理教学中融入科学探究思想。
因此,如何理解科学探究和怎样用科学探究的思想指导物理教学改革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对科学探究理解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给学生的知识,就数量而言毕竟是有限的,而教会方法,以此来研究问题却可以是无限的。
因此,在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
获得知识的程序和手段,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能进行科学的思维。
目前,物理教育界对于科学探究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把学生放开,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动手实验才是科学探究,才是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这种观点是对科学探究的狭义理解,只看到了科学探究的自主性和操作性层面,而忽视了科学探究的本质含义。
从物理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科学探究:首先是观念层面,科学探究体现着现代科学观。
学习物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转变对自然界的原有认识和观念的过程,是一个自觉的实现观念自我更新的过程。
对学生而言,其个体的认识也需要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改变。
第二是思想方法层面,当代科学教育理论认为,科学探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一些可辨别的要素,如提出科学问题、建立假设、搜集证据、提出理论或模型、评估与交流等,这些都是科学思想和工作方式的体现。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根据这些要素提出了对学生理解科学探究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
要求。
第三是操作技能层面,任何实验探究过程都需要某些思维和操作技能,如控制变量、使用仪器、记录和处理数据等。
因此,除了第三个层面要求学生必须动手实验之外,以上两个层面都可以以多种方式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
二、在教学中的融合
物理课程难教又难学,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存在差异,这是国际物理教育领域面临的共同难题,中学生对物理的理解和认识是
通过亲身经历的学习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因此,物理课不应当是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习题的结合,而应当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探究物理现象的本质与内在联系的过程,将科学探究作为物理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表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
结果表明,探究式教学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和发展过程。
任何物理教学内容都是科学探究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都是一个发现和提出问题直至问题解决的过程,只是在以前的教学中忽视了作为过程的科学探究方面,常常将科学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理解和运用,使科学的过程与结果分离开来。
在目前条件下,用科学探究的思想指导物理教学改革应当是可行的,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探究性教学的认同和对于有效的物理教学的责任感,用科学探究的思想和观念指导物理教学,教师首先要创造一种探究学习的课堂氛围,使学生逐步体验和认识到,学习物理就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不断探索周围的物质世界,不断发展自己的认识和探究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其次,教师要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认真分析和研究教学内容,科学提出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原有认识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把握每一个重要物理问题的提出、研究和解决过程,针对学生的实际将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最后转化为学生感兴趣而又能够解决的问题。
如憨态可掬的不倒翁可帮助我们理解重心与稳度;活泼可爱的“猴荡秋千”可帮助我们理解演单摆的周期及自由振动、受迫振动;千变万化的万花筒可帮助我们理解光的反射。
如此等等,妙
趣横生,倍受青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热情。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处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启发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积极思考,他们就会提出许许多多个为什么。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有助于学生形成从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入手来探索物理知识的好习惯。
第三,给学生提供研究所需的仪器、数据或资料,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来探究问题的答案,尝试自己解决或通过合作学习解决这些问题。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多媒体教学等)展示或重现物理学家的探究过程和思想方法,给学生以启迪。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寻求和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自主建构对物理世界的认识。
只有这样,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才能在学生身上真正实现。
从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的先河,他对自由落体的研究堪称科学探究的典范;牛顿经过对天体运动的长期思考,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将地球与天体的运动规律统一起来,又何尝不是科学探究里程中的丰碑?电磁感应定律是法拉第实验
探究的结果,麦克斯韦预言则是理论思维的结晶。
物理学革命的标志——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创立,哪一个不是科学探究的辉煌成就?因此,科学探究的思想在物理教学改革中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
[2]connecting physics education research with teacher
education, ipec. 1998.
[3]lillian c. mcdermott: physics by inquiry,john wiley & sons, inc. 1996.
[4]郭玉英、卢俊梅译:“为概念转变而教”策略综述,《物理教师》2003年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