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浅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浅析通化兴华教育集团通钢二中王大伟【内容摘要】: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在新一轮课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高效课堂模式应运而生,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能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有重大意义。
信息技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真正把信息技术高效课堂落到实处,关键是教学模式和师生角色转变,教师应把自己从课堂的“主导者”变成“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其中的引导者,参与者和服务者,重点在于把每一名学生视作鲜活的个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给学生以充分的发挥时间和空间,使其乐于、爱与、踊于参与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字】: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怎么打造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的高效课堂是每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怎么推进信息技术课堂的高效教学至关重要,经过信息技术组所有老师多年的教学摸索、探究和总结,现在我校的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导入新课、出示学习任务,小组协作完成任务、作品展示,综合评价和课堂小结,知识整理完善四大部分。
下面就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浅谈下这种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导入新课导入的精彩程度直接影响到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一个优秀的导入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对教学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短短两三分钟的导入,需要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反复思考、精心推敲、不断完善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比如在讲《EXCEL图表应用》这节课的时候,我就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把同学们按机房布局每排一组分成两大组,然后给每组同学分发电子材料,一个组的材料是用EXCEL表格统计的他们班10个同学的身高,另一个组的材料是用EXCEL柱形图表形式统计的同样10个同学的身高,让每个组同学浏览10秒,然后关闭材料,迅速抢答这10个同学中身高最高和最低分别是谁。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讨面对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大力投入和重视,对信息技术教育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探索适合农村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成为了许多教师关心的热点,下面结合在农村学校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切身体会,对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对搞好农村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以下见解:(一)教学方法要求多样化,以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为主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特别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才能够更全面地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探索出新的知识。
信息技术课要求教学方法多样化,以讲练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为主,这样可以使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节奏,符合农村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注重合理按排学生上机实践操作的时间,使教学方法多样化,从而为农村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这样解决了农村学生因对信息技术接触过少而产生的神秘感和陌生感。
但是在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虽然多样化了,但教师还应注意到讲课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作适当调整,力求精讲、少讲,把学生们普遍感到陌生的知识点和难点作为主要内容来讲。
这种精讲多练,把时间最大限度地放给学生去操作实习,实践证明学生在操作时提出的问题,远比理论提出的问题要多得多。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讲授理论知识,而不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计算机教学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反之,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盲目的上机练习,学习效率就很难以得以提升。
所以一堂课,教师应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
在讲解示范中,教师应按照内容的需要,有些内容应一次讲完,让学生操作实践;有些内容则应分步讲解,讲完一个问题,就让学生实践一下,待他们掌握以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
这样每一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们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后达到熟练程度。
(二)教学内容应具有延伸性,使学生得到均衡发展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优秀7篇)一、充分认识和理解教材核心内容,确立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标准新课改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和目标,即提升学生信息素养,通过创造有利的信息环境和学习的平台,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创新实践,加强交流与协作,最终营造出高中信息课堂文化氛围。
新课改大力推行后,新教材教学内容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
教材核心内容由必选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选修课程数不受限制,但至少选修一门。
必选课程主要是针对初中信息知识的回顾和升华,进而引出更深刻的命题,要求学生对各个阶段的信息课程进行系统整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系统的能力。
选修课程则给予学生自我选择和学习的空间,使学生根据自我兴趣和特长自由发展,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找到感兴趣的领域。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教师积极转变观念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构成比较多元,老教师占据一定比例。
相较而言,老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较深,和年轻教师相比,很难迅速转变教学理念,因此,加强教师信息培训尤为重要。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理念在中学课堂根深蒂固,高中阶段学生面临高考压力,破除应试教育的桎梏难度颇大。
在此背景下,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加强沟通和合作,教师作为一线施教者,应自觉摒弃灌输式教学模式,努力创设互动式信息课堂。
要创设互动式信息课堂,教师应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杜绝单一的教学思维,实现信息技术和音乐、美术、英语等学科融合,多方位、多层次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三、创设全新的教学情境,实施信息技术教学新模式1、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倡导探究式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自主探究、自主获取知识。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他们通过自我克服,进一步培养坚韧品质和可贵智慧,为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奠定良好的内在基础。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搞好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改变学习方式培养人文精神,二是提供协作机会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三是注重知识应用强调能力培养。
总之教师只有充分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际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方式人文精神合作意识学以致用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工具课,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微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好信息技术课不仅可以掌握一些具体的微机应用知识而且对学生其他科目成绩的提高也非常重要,在素质教育大潮背景下,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怎样教学才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改变学习方式培养人文精神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科目,它不同于其他科目,可以说离开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可将毫无意义,因此信息技术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能通过动手训练掌握的内容教师绝不要越庖代厨。
无论在教学前教学过程中还是教学后都必须以学生的实践为基础,教师的角色只是组织者引导者,要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可以说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网络时代了。
但是相信大家也会有同感,网络在带给我们极大方便的同时确实也给青少年教育带来了不小的隐患,可以说它就是一柄双刃剑。
目前网络上的好多内容都是不健康的,非科学伪科学的东西有色情的东西也有,鱼龙混杂。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鉴别能力很差,对待网络上的东西如果不加以科学引导教育,他们将很难正确利用网络。
有鉴于此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就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律、伦理、人文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唯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方向的正确性。
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探讨摘要: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对于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和管理的现代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学系统。
它在表现形式和教学形式方面十分形象、直观、生动活泼。
关键词:教育教学信息教学课件创作一、教学模式(一)边讲边练,精讲多练。
适当改变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操作。
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性很强,强调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纸上谈兵”,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
而盲目的上机练习也难以保证学习效率。
所以每当学习新的操作内容时,一堂课中我一般只安排15分钟左右进行讲解、示范。
讲一个问题时就让学生同步操作,然后关键的一步就是布置类似的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
等他们掌握以后再讲下一个知识点。
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们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终达到熟练掌握。
有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调整讲课内容,精讲重点、难点、疑点,把时间最大限度的留给学生去操作实习。
对于一些重要的、较为烦琐复杂的操作,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这种直观、独特的教学方式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自己尝试的兴趣,这样,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每当我接手一些新班级,总会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从未使用或极少使用过计算机,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完完全全是个“电脑盲”。
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绝大多数非常简单,甚至令人发笑。
但是我深知:作为教师,不能因此而嘲笑、训斥学生。
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做出不同的解答。
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之我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开设至今也有十余年了。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下面是我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上的一些认识。
一、演示讲解,学生为主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教法上必须要符合本学科的特点。
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电脑的普及率还不高,所以让学生自己看书然后操作的做法显然不实用。
因此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将正确的操作过程通过教师机演示给学生,并一边做一边进行适当地讲解,使学生们看到完整的操作过程。
这样做过之后再让学生上机实践一次,就收到了很好的教与学效果。
同时,为了配合演示式的教学,我又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制作有针对性的课件,使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变难为易。
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精讲,这样才能给学生多练的时间。
二、强化练习,提高效果作为一门实践操作性相当强的课程,信息技术课非常强调练习。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在不同的小学对电脑的接触和理解程度也不同,因此基础练习对学生来说比较重要,在进行上机操作练习时,一般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
例如,在初二年级在讲完“flash”动作补间动画制作太阳升起动画之后,安排一节自主应用课,让学生根据掌握的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要点,制作几个简单的小动画,一方面通过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另一方面,给他们布置任务,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比如,在初一的“photoshop”中的选择工具之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己来绘制简单的小企鹅,并且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每教学一项新内容,就及时让学生进行定量的练习,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的新课内容,熟练掌握操作要点,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论文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一个国家的兴衰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信息技术是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所教授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从本质上来看应该属于一个过渡的阶段,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适合时代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二、采用灵活教学方法应用于信息技术实践众所周知,初中信息技术应该是整个初中学科中实践性和创造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它属于一门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兴科学,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旧是选择过去的那种填鸭式教学方法,不仅会让本来直观生动的信息技术知识变得非常抽象,而且还会让学生感觉不到信息技术课程的乐趣,从而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选择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一)引导式教学一般来说,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加之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本来就有很强的吸引力。
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帮助和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例如笔者在教授认识计算机这一内容的过程中,并没有事先就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给学生讲解,而是先从计算机的功能入手,向学生提问:你们心中的计算机都能够做些什么这时候学生们都积极的举手回答,看电影、玩游戏、听音乐、看网页之后我再利用计算机为学生播放了一些有趣的动画,演示了他们刚才提到的种种功能,学生们都对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顺势将计算机发展历程的动态图片在多媒体上播放,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有的学生还讨论了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教学效果非常好。
通过这种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内容转变为生动直观的知识,学生在非常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到了知识。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所谓任务驱动式教学指的是在教授知识点之前,教师布置一些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相关的任务作业,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我见【摘要】初中信息技术科目是新形势下初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教学科目,它不仅关系着学生学习新知识、接触新理念的兴趣,而且还关系着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本文就笔者数年来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谈一下我的教学心得,旨在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的的实现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关键字】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一、课堂导入要能吸引学生兴趣课堂导入其实就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接如同一个节目的报幕词,报幕词做得好,就能吸引观众有兴趣继续看下去。
同样的道理:课堂的导入做得好,就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就会收到很好的成绩。
中学生的年龄、心理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有极强的求知欲。
作为计算机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从而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
当然这儿所说的“导语”,不仅仅是指“语言”,还可以是“范例”:让学生看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教师制作完的成品,比如在将近元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做一个贺卡的模板,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看,吸引他们的目光,同时给学生讲:我们都说送给朋友的东西要是能真正代表自己心意的东西,元旦马上到了,你想不想送给朋友一张你亲手制作的贺卡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制作电子贺卡。
这样以来,就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就能高度集中,也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要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初中信息技术科目与数学、英语等科目不同,需要掌握的是一种公式、一种语法,初中信息技术科目需要的是让学生有具体的动手能力,能实际操作,能够实际运用,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从最基本的认识键盘键位、熟练鼠标的操作,到练习打字、提高打字速度,再到学会运用网络所搜,都需要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才能真正的达到目的。
探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摘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视,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使学生具备较高水平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
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以期能够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策略初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为了提高完成教育要求,同时也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知识与实践应用水平,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以便更好地适应信息经济社会的发展。
基于以上原因,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重视,并不断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结合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状况,创新教学方法,以适宜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信息人才做准备。
一、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初中学校基本上都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并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以期能够完成新课程标准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要求,并促使学生能够具备初步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
但是,由于资金、师资力量等原因,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
(1)一些较为偏远的初中学校,因为经济的原因,很难配置齐全的信息技术设备以及完善的信息技术实践操作室。
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够凭教师讲解来学习、理解信息技术知识,对实践技能的培养是不利的;(2)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需要专业性较强的教师进行,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跟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形势,为学生讲授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但是很多初中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度不够,信息技术课程多是由其他教师兼任,导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不佳;(3)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教学效果之间具有直接联系,有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及时学习新型的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也不及时,致使学生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下,学习效率不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也不好。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摘要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笔者根据学科的特点及近年来的实践,就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作一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信息素养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两部分。
对于农村的中学生来说,“电脑”是新奇的“玩意儿”,所以学生刚接触时兴趣非常大,老师这时可以对计算机的神奇功能进行介绍,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种神秘感,怎样让这份神秘感保持到最后,正是我们教师所正视的,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身边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现就本人的实践,谈谈看法:首先,游戏入门,培养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有人曾说:“游戏是计算机入门的最好的向导”,而好奇、好动、好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根据这一特点,我把计算机新课开端寓于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揭示主题。
在低年级学生练习打字时,单调枯燥的键盘练习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时候,我利用金山打字里的打字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画面清晰可爱,有孩子们喜欢的可爱人物,规则简单容易上手。
其次,“以赛代练”,培养尖子树立榜样。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选拔出那些真正爱好计算机的学生,让其通过参与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计算机知识竞赛、打字比赛、学习经验交流等,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以便带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得到满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质量。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摘要]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并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应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成了学校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是我就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一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
信息技术课,一定不要照本宣科,课程的内容其实并不花费太多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因此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达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
如果一味完成教学内容,很多初中学生上信息技术课,上着上着就觉得没意思,很枯燥,味同嚼蜡,久而久之就失去学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了。
其实,保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并不容易,教师应该多应用新鲜、有趣的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来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部学习动机。
我主要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1)学生担任小老师,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在计算机教学中,积极鼓励众多的学生担任小老师,让操作灵活熟练的同学帮助老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进行辅导和指点,使学生间进行交流,接触,互相沟通,互教互学。
小老师能对所学知识和问题进一步理解,尝到学习的甜头,教师也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有针对性辅导和引导,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
2)适时展示学生的作品,利用成果展览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作欲望,在一定的时候可以搞一些动画制作比赛、网页设计比赛、画图竞赛,文字编辑排版比赛等,让部分学生有一个小小的奋斗目标,让全体学生参加成果展示,在课堂上选择适当的时机,通过校园网络来展示学生的作品,作品中好的部分进行表扬,不足之处指出修改方案和补充意见,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奖励,同时推荐优秀作品进行交流,增强学生的成就感,这样进度不一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看到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成绩,从而更加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内在的潜力,激发继续学习的愿望,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浅析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课具有其显著且独特的特点:技术应用性、变化性和社会时代性。
它的本身特点要求其教学方法不能完全应用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而是应该拥有独特的教学方法。
因此对于信息技术的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兴趣中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传统的学科比较而言,它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思想都还没有定型。
信息技术课有具有其显著且独特的特点:技术应用性、变化性和社会时代性。
它的本身特点要求其教学方法不能完全应用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而是应该拥有独特的教学方法。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证明,学生最开始学计算机还是都具有浓烈的兴趣,都想学,但是随着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多,且枯燥乏味,不见成效,学生的学习兴趣呈现递减的形势。
教师在学习的过程是引导作用,越是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的时候,教师更加应该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依据信息技术这个学科的特点,制定一套合适的教学方法。
下面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几个教学方法。
一、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兴趣即是学生求知欲的源头,又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手段。
因此,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好奇心。
另外,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耐心地解答学生,还要恰到好处地表扬学生的成功之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人翁精神,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的知识。
另外,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兴趣激励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生的动力源泉,使学生在浓厚兴趣的推波助澜下学习。
因为,这样学生心情愉悦,是用心去学,而不是被逼去学,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学生主动去学,不仅仅会提高学习效率,还会使学生学习的价值感、荣辱感和喜悦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乐的学习,驰骋在知识的海洋。
浅谈如何做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摘要:初中信息技术是新形势下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学科,不仅关系着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还关系着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所以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为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而努力。
本文就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教学方法为基础,介绍一下我的一些教学心得。
关键字: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师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现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自己应该不断充电,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轻松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不断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前沿,才能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心服口服,从而轻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教学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围绕相应的知识点多搜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从而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的明确、合理、科学,将所要传授的各个知识点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
让学生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后,从而也掌握了需要接受的知识。
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从而让学生拥有学习真正主动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任务”,从而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完成,让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为提高教学效果,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任务教学法”,即每一章节均有一个具体的任务,能用计算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任务教学法”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了,就会产生新的任务,新的目标。
刍议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摘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得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文根据教学体会,对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进行探讨,阐述如何搞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教学质量信息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
信息技术课的开设也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邓小平同志指出:“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这是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现代化日新月异的发展所作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
信息技术教育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
下面结合我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谈谈如何搞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一、明确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重研究和应用的有机结合,注重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充分应用绿色网络,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提高了信息技术服务课改、服务素质教育、服务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能力和水平。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老师,要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首先就必须明确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
前教育部长陈至立在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得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处理信息的这三项技能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从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正在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正在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
从陈部长的这些话,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注重的是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多实践,多动手。
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初探大部分的老师们在备课时会对教材作适当处理,因为确实教材中的有些主题已不吸引学生。
但是,很少有老师去深入分析教材,对课本的上下节内容进行调整。
在教学中,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仔细的思考、研究和实践,按照自己的计划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从内容的要求、技术操作的要求、语言的要求等作了重要的调整。
几个学期下来,发现学生喜欢课堂,喜欢信息技术课,也喜欢自己的创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教学内容贴近生活1、内容的实际化初中教材的内容由于编写时候的背景不同,所以从现在看来,很多的内容似乎都不符合实际,也不符合学生的兴趣。
要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课堂内容是关键。
像七年级下册主要是制作电子报刊,按照教材上的内容编排,是以求伯君为主线,应该说了解名人也是件好事,但是这些内容有些抽象。
因此我就根据学生自己平时的喜好为主题,第一节课就让各学习小组讨论构划,确定各小组的主题,有的学生可能喜欢运动,有的学生可能喜欢漫画,有的学生可能喜欢音乐等等,但有些学生可能连基本的思路也没有,我就预先设计几个模板让他们按此进行选择。
一旦主题确定后就让这个主题贯穿整个学期的始终,2、内容的连贯性我们教材中的内容是比较丰富多样的,可是太杂乱的内容往往导致学生最终都了解的不透彻,所以我们就像讲故事一样,上下连贯,这个故事读起来就耐人寻味。
因此本人把整学期的内容在开学初的时候就有计划的安排一下,而且仔细推究课题内容,使每节课连在一起就像一个完整的故事。
就像我刚说的编辑杂志的时候,首先让学生计划选什么题材的内容编一份杂志,选好了以后,再想想根据自己的杂志主题,要编哪些栏目,这些栏目要紧紧扣住主题。
3、内容的多样化像现在的电视节目内容丰富多彩,但主题却非常的鲜明,收视率也非常高,原因是当代的年轻人喜欢花样多而新,而现在的新课程也要求老师发挥自己的各种潜能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像信息技术内容比较苦燥的情况下我们就要以每节课的主题为拓展寻找更多的课外内容,这样内容的多样就会进一步调节学生的学习积积性,也增加了课堂的气氛。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篇一: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初中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初中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而初中信息技术课属于基础文化教育,是以传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为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的。
作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应如何教好信息课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信息技术课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1.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明确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
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与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相整合。
二、信息技术教学要采取分层教学在实际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受遗传和后天环境及教育均衡程度的影响,在知识的接受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较大。
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这样势必加大两极分化,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为此我在教学中通过研究,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潜能的差异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等生,他们电脑基本功扎实;b层为中等生,电脑基础一般;c层为后进生,电脑基础差或没有。
上课时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三、信息技术教学要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技术课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工具软件,进行拓宽知识面教学,信息技术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而实际应用却是无限发展的,软件的开发应用日新月异,能否利用工具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所需信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如图形图象的制作、声音文件的处理、简单动画制作、网页制作、防毒杀毒等,拓宽这些知识面对学生的发展能起促进作用,因此,教学中要有意穿插工具软件教学,教学中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让学生对各种对象处理有一个了解也就足够了,这些工具软件的学习不仅不会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利,而且能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各种基本操作及应用能力的发展。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农村初中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课堂的知识的传授服务这样一来,原本的枯燥课堂有了改观,不再是单一的形式出现,增加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这些内容给课堂增添了新的活力,使教学效率有了新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最终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资料的来源、认知的工具和交流的平台。
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过程中应该注意。
一、在首要的阶段收集资料就需要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自然地、流畅地融入到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这样教师平时便会花大量的时间收集资料、课件,形成自己的小小资料库,将来也可以随时享用。
(一)平时多注意搜集图片。
图片是信息技术和学科交流的桥梁,而搜集和整理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时在教学中,把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学生需要掌握的注意搜集,这样就会对以后的教学很有帮助。
(二)注意收集相关信息。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与学科相关的事物时有发生,涌现出大量的宝贵信息,教师应该把这些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归类收集。
教师在收集资料的时候,注意资料的新颖性、时代性、资料的真实性,以及资料与学科的相关性。
(三)收集积累课件。
教师要善于利用方便的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在互联网上搜集现成的学科课件,比如说许多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各种flash动画。
我们畅游互联网、收集合适的课件,慢慢的就会形成自己的小小课件库,这样一来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信息技术与学科基本知识的有机整合上。
(四)发展学生参与。
在整合各种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会更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发展。
学生手边会有很多的资料如风景片、明信片、照片、挂历、科技动画片如蓝猫千问以及自己上网下载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很好的素材来源,通过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培养“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好习惯,与此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多种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参与能力和合作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论文•相关推荐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论文(通用13篇)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论文篇1【摘要】现在中学的信息技术课,很多老师或同学都称它为微机课。
当今社会。
掌握电脑的运用与操作,已普遍被人们接受,那么在课堂上,特别是教授刚接触电脑、网络的学习时,如何调整教学手段,运用灵活多样的媒体手段,使学生乐学、想学,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地探索,饶有兴趣地开掘信息技术未知领域,成为我们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作为一名计算机课程的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搞好教学,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知识,下面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重视对教材的再创造信息技术业是一门发展特别迅速的产业,可以说两三个月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教材的编发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这样就导致了学生所用的教材在不同程度上落后于实际发展。
国家教育部对信息技术课程所用教材在宏观管理上也一直实行“一纲多本”的原则,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应在遵循“一纲”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删掉一些过时的、被淘汰的知识,添加一些相应的新知识,使所教授的知识更贴近现实应用。
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动态,而且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的规范化。
2.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情感和意志上去探索某种事物的真相,是学习和创造的重要前提,是成功的先导。
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没有学习的兴趣就不会有智慧和灵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可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引导法。
所谓引导法就是指运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学生学习电脑的积极性的方法。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摘要]:信息时代的中考也会改革,明年我市中考增加作息技术考查科目,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把信息技术知识既深入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学生又该如何学习信息技术,很值得我们研究。
[关键词]:拓展性空间因材施教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既为中学生学习计算机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信息时代的中考也会改革,明年我市中考增加作息技术考查科目,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中学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适合现阶段中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把信息技术知识既深入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学生又该如何学习信息技术,很值得我们研究。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对搞好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以下见解:
一、教学内容应具有可拓展性
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所以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只是一两个知识点,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为基础,要求“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符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和标准。
放开手,把主动权给学生,学生有了主动权,这种方法在操作时有很大的弹性。
在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练
习,都可收可放,很灵活,在学习练中可以讲,在讲时可以让学生练,边讲边练。
例如,教学“在word中编辑文字字号、字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输入文字后,对文字字号、字体进行设置,然后再调整。
学生在练习时,往往因为个人能力的差异以及兴趣驱使,而花很长的时间用于尝试各种字体及字体大小,这时教师应针对学生个人掌握情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二、多给学生练的空间
1、少讲多练,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在实际教学中,最忌讳的就是教师一言堂、包办代替,留给学生的思考与操作时间相当有限,使一门有趣的课程变成了大篇的理论讲解,剥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应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学,教师要少讲,而学生要多练。
少讲并不是不讲,而是没有必须讲的就不要讲,把那些学生必须了解的知识、教学内容做必需的讲述,其他内容由学生自己学习。
由于学生小学学习信息技术的条件不同,基础也不同,那么在初一年级的起点自然也不同,学生在理解、认识和实践操作上自然存在差别。
显然,同样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是不适合所有的学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多练”,在实践中“多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思维与想像空间,让学生亲身体验自我学习的乐趣。
2、精讲多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
传统学科的学习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去理解及延伸。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成为被灌输的对象。
它的缺陷在于: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特点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三、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差异,对差生应耐心指导,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多尝试。
由于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情况不一,以及学生家庭经济环境、曾经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程度不同,同一年龄层次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的起点是参差不齐的,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很快分化,这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
初一年级的新生因为来自不同的小学,这些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不同,会造成同班同学的信息技术水平的起点差异很大。
家中有计算机的和家中没有计算机的学生也往往有一定的差别。
以上因素使要求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水平,比如操作水平,授受能力等,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差异,对差生应耐心指导,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多作尝试。
四、因材施教,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1.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教学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非常重要,教师要用心选择,
灵活运用。
比如,在学习网页制作一章时,要求学生制作一个网页,学生所做的网页各式各样,各具特色。
这时教师不仅要肯定学生的创作,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使其更好地掌握制作要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表现、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实际上即是鼓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性。
2.因生施教,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同一个班里,肯定会有因学生学习程度、接受程度差异而导致的学生个体学习的差异,因此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
当教师充分了解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的特长,启发引导学生,不但成功地取得了超越他们过去水平的优良成绩,而且达到了他们认为应该达到的预想目标时,那他们的学习就变得更加切实可行了。
个性化教育已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学中,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自信的工具。
在教学中,我首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和分层指导。
具体做法是:提出同样的操作任务,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要求。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量增加知识容量、提高操作要求,让学生有主动创造与发挥的余地;相对于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促使其有所提高。
于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同样的成就感,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由此兴趣带来的学习主动性,自然成为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