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86.50 KB
- 文档页数:23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完整教案第一课:天地万物
教学目标
- 了解天地万物的概念和范围
- 掌握一些与天地万物有关的常识
-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 天地万物的概念
2. 天地万物的范围
3. 天地万物的分类
4. 天地万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步骤
1. 导入: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天地万物”是什么概念。
2. 介绍天地万物的概念和范围,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3. 分类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天地万物的分类,然后展示并分享结果。
4. 观察练: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让他们观察并猜测与之相关的天地万物。
5. 总结:帮助学生总结天地万物与人类的关系,并让他们思考人类应如何保护天地万物。
教学工具
- 图片或实物
- 班级黑板或白板
- 学生小组分配表
扩展活动
-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生物,做进一步的研究,并分享给同学。
评估方法
- 学生参与度和互动交流情况观察
- 学生分类讨论和分享结果
- 学生观察练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参考资料
-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
-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师用书- 互联网资源(确保资料来源可靠)。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物体都有形状和大小之分,能够简单描述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2.了解物体的颜色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能够简单描述物体的颜色。
3.了解物体的质地可以通过触摸来判断,能够简单描述物体的质地。
4.了解物体的重量可以通过比较来判断,能够简单描述物体的重量。
5.了解物体的长度可以通过比较来判断,能够简单描述物体的长度。
二、教学重点1.形状和大小的概念及描述方法。
2.颜色的概念及描述方法。
3.质地的概念及描述方法。
4.重量的概念及比较方法。
5.长度的概念及比较方法。
三、教学难点1.形状和大小的描述方法。
2.质地的描述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之分。
2.通过展示不同颜色的物体,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颜色。
3.通过让学生触摸不同质地的物体,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质地。
4.通过让学生比较不同重量和长度的物体,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重量和长度。
2. 学习新知1.形状和大小的描述方法:通过展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引导学生描述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例如:“这个物体是圆形的,比手掌大。
”2.颜色的描述方法:通过展示不同颜色的物体,引导学生描述物体的颜色。
例如:“这个物体是红色的。
”3.质地的描述方法:通过让学生触摸不同质地的物体,引导学生描述物体的质地。
例如:“这个物体是光滑的。
”4.重量的比较方法:通过让学生比较不同重量的物体,引导学生描述物体的重量。
例如:“这个物体比那个物体重。
”5.长度的比较方法:通过让学生比较不同长度的物体,引导学生描述物体的长度。
例如:“这个物体比那个物体长。
”3. 巩固练习1.给学生出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让学生描述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2.给学生出示不同颜色的物体,让学生描述物体的颜色。
3.给学生触摸不同质地的物体,让学生描述物体的质地。
4.给学生比较不同重量和长度的物体,让学生描述物体的重量和长度。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认识固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材,第三章《物体的性质》的第一节“认识固体”。
详细内容包括:固体的概念、固体的特性、常见的固体以及固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固体的基本概念,掌握固体的基本特性,认识常见的固体,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固体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固体的概念、特性和常见固体。
难点:固体特性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固体样品(如木块、石块、金属块等)、实验器材(如放大镜、天平、尺子等)。
学具:固体观察记录表、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固体物品,引发学生对固体的关注,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固体吗?”2. 新课导入:讲解固体的概念、特性和常见固体。
(1)固体的概念:固体是一种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
(2)固体的特性:固体不易压缩、不易变形、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常见固体:木头、石头、金属、塑料、陶瓷等。
3. 实践活动:观察、记录固体样品的特性。
(1)学生分组,每组发放固体样品和观察记录表。
(2)学生用放大镜、天平、尺子等工具观察、记录固体样品的特性。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固体概念和特性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固体2. 内容:(1)固体的概念: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
(2)固体的特性:不易压缩、不易变形、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常见固体:木头、石头、金属、塑料、陶瓷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你身边的固体物品,并描述它们的特性。
(2)为什么固体不易压缩?请举例说明。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固体的概念和特性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观察、记录固体特性时,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板块二】互学一、云量的划分1.下面几幅云的图片,你会像天气预报那样描述它们的云量吗?2.你是根据什么来描述云量的?小结:如果把天空看成一个圆,把这个圆平均分成四份,我们就可以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面积来划分云量。
空白的部分表示天空,涂色的部分表示云。
这种方法叫作四分法。
气象学家将只占天空四分之一以内云量的天气称之为“晴天”;四分之一到四分之三的称之为“多云”,四分之三以上的称之为“阴天”。
如图所示:3.视频:如何判断云量(播放视频)4.实践应用:判断下面几张图片显示的是什么天气?5.云量是按照云遮蔽天空的程度来估算。
室外观测云量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小结:①一般选择在能看到全部天空及地平线的开阔地点或平台观测。
②当天空部分被障碍物(如山、房屋)遮挡时,云量应从未被遮挡的天空部分中估计。
二、云量和雨量的关系1.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云的多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请问天空中出现什么样的云会下雨呢?2.哪一张图片上的天气更容易下雨?小结:从云的颜色和云量两个因素来判断,左边天空出现的情况可能会下雨。
3.判断下列三张照片分别是在哪个时刻拍摄的。
(将照片和对应的时刻连线)我发现:下雨后与下雨前相比,天更亮了、云少了,能见度更好了。
4.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许多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播放视频)你还知道哪些呢?5.通过看云,可以大致判断天空是否会下雨。
生活中,下雨了,你是怎么知道的一场雨下得有多大?6.仅凭生活经验来判断是不够的,怎样才能准确知道雨下得有多大?阅读“天气预报中关于24小时的降水强度有界定标准”,你读出哪些对你有帮助的信息?小结:气象学家根据24小时内,降雨量的不同高度,列出这样一个雨量等级表。
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案一、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科学教材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了生活中的课题、科学实验、习题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教材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编排,内容和形式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理解并掌握科学课本中的基础知识。
b. 了解和运用科学实验方法,掌握实验技能。
c. 积累并理解科学词汇,掌握科学术语的正确表达。
2. 能力目标:a.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
b.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c.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b.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c.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锻炼他们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科学是什么a. 科学的定义及特点。
b. 科学与生活的关系。
c. 科学实验的意义和方法。
2.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问题a. 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b. 如何观察、提问和解决问题。
c. 进行简单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3. 第三单元:天地人a. 天地人的基本概念。
b. 地球的构造和运动、四季变化的原因。
c. 影响人类生活的自然因素。
4. 第四单元:动植物的生长发育a. 动植物的基本概念。
b.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c. 动植物的种类和特征。
四、教学策略1. 设计引导性问题: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实践的能力。
2. 实践性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进行观察、实验等,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投影仪、电子教案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使用图片或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空气有质量吗》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空气的第2课《空气有质量吗》,主要介绍了空气的质量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空气是有质量的,并能够通过简单实验来验证这一观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空气的特点和性质,理解空气是有质量的。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问题的探究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空气的质量问题,通过实验验证空气的质量。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实验,观察现象并推理,验证空气的质量。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他们对科学问题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通过实验来探究和发现。
然而,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推理能力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欠缺。
因此,本课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验和示范,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五、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空气的一些知识,比如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那么,你们认为空气有质量吗?为什么?请思考一下。
-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 知识讲解- 教师:空气是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虽然我们看不见、闻不到,但它确实有质量。
为了让你们更好地理解,我来给你们做一个简单的比喻。
- 教师拿出一个充气的气球和一个空气袋,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
- 教师: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个物体的质量。
你们猜猜看,哪个更重一些?- 学生猜测并回答问题。
- 教师将气球和空气袋放在天平上进行称重,结果显示气球比空气袋要重一些。
- 教师:你们看,虽然气球和空气袋都是由空气充填的,但气球比空气袋重一些。
这是因为空气有质量,它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并对物体施加压力,使得物体的质量增加。
3. 实验示范- 教师进行实验示范:教师拿出一个空的塑料袋,并称重记录下质量,然后将它充满空气,再次称重。
2024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认识固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材,第三章《物体的形态》,第一课时《认识固体》。
详细内容包括:固体概念、固体的特点、固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固体;了解固体与液体、气体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固体的基本概念,了解固体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和分类固体物品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固体概念、特点、观察和描述方法。
难点:固体与液体、气体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固体物品(如石头、木头、橡皮泥等)、实验器材(如放大镜、天平、尺子等)。
学具:固体观察记录表、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固体物品,引发学生对固体现象的兴趣。
2. 讲解固体概念、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固体物品。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观察、描述、比较不同固体物品,填写观察记录表。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固体特点进行分类,展示固体与液体、气体的区别。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固体分类练习。
7. 课后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固体2. 主要内容:固体概念固体特点固体观察与描述方法固体与液体、气体的区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种你生活中见过的固体,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请简述固体与液体、气体的区别。
2. 答案:(1)例:铅笔、橡皮、书本。
特点: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压缩。
(2)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压缩;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易压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固体的概念、特点掌握程度,观察、描述方法是否熟练。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固体物品,进行观察、描述、分类,提高学生对固体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4. 课后作业的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单元教案单元一:太阳和地球1. 教学目标- 了解太阳是地球的日光源,它对地球的影响- 掌握太阳和地球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它们的特征-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并能够简单解释这些运动的意义- 认识太阳能对地球上的生物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2. 教学内容- 太阳和地球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太阳的光线和热能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太阳是地球的日光源,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含义及意义4. 教学过程4.1 导入- 导入太阳和地球的概念,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太阳和地球形状,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4.2 探究太阳的影响- 通过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太阳的光线和热能对地球的影响,如日光可以照亮地球、提供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等。
4.3 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通过教师讲解和图示,向学生介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解释它们的含义及意义。
与学生一起进行简单实验,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过程,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4.4 总结归纳- 帮助学生总结太阳和地球的特征和影响,以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意义。
5. 拓展延伸活动-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太阳和地球的小实验,体验太阳光的照射和热能的感受。
- 带领学生观察日落和夜空中的星星,引发对太阳和地球运动的思考和好奇。
6.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研究,我们了解了太阳是地球的日光源,它对地球的影响。
我们还研究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它们的意义。
7. 作业布置布置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和练题目,巩固对本课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8. 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提高学生对太阳和地球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学生的参与程度较高,但对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在拓展延伸活动中,可以增加一些观察和实践的环节,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亲身感受。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我们的身体第1课:认识我们的身体第2课:眼睛和耳朵第3课:手和脚2.第二单元:植物第4课:认识植物第5课:种子的秘密第6课:植物的生长3.第三单元:动物第7课:动物的家第8课:动物的食物第9课:动物的行为4.第四单元:天气和季节第10课:天气的变化第11课:季节的变化第12课:气候的影响5.第五单元:水和水的故事第13课:水的三态第14课:水的循环第15课:水的作用6.第六单元:有用的材料第16课:认识材料第17课:材料的用途第18课:材料的性质三、教学过程1.第一单元:我们的身体(1)第1课:认识我们的身体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的基本构造。
通过游戏让学生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
讲解身体各个部位的作用。
(2)第2课:眼睛和耳朵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眼睛和耳朵的构造。
讲解眼睛和耳朵的作用。
进行视力、听力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视力、听力状况。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手和脚的构造。
讲解手和脚的作用。
进行手和脚的协调性测试。
2.第二单元:植物(4)第4课:认识植物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形态。
讲解植物的基本构造。
介绍植物的生长环境。
(5)第5课:种子的秘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种子。
讲解种子的构造和作用。
进行种子发芽实验。
(6)第6课:植物的生长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讲解植物生长的条件。
进行植物生长实验。
3.第三单元:动物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家。
讲解动物的家对动物生活的作用。
进行动物家的模型制作。
(8)第8课:动物的食物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食物。
讲解动物的食物来源和食物链。
进行动物食物的实验。
(9)第9课:动物的行为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行为。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本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科学探究•人体健康•生活中的物体•天文知识•能量转化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科学探究有所认识,能够掌握科学兴趣,注重科学技能的培养,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思维方式。
2.通过涉及生活中的物体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物体的形态、颜色、质量、和重量等基本性质,能够探究物体的运动和物理现象。
3.通过天文知识的学习,学生了解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掌握太阳是人们的第一能源,从而明确环保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4.通过学习能量转化的知识,学生能够了解机器及其使用原理,能够从加工能力和使用特点的角度了解机器的本质和使用规律。
5.通过人体健康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体的构造和功能,能够掌握预防疾病的常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了解科学的定义及其作用,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物理现象的原理和规律,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物体的特点和规律。
四、教学环节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物品图片,让学生对物品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物品的特点和用途。
2.讲解环节通过讲解能量转化及其应用领域、人体健康、生活中的物体、天文知识等方面的知识。
3.实验环节通过手工实验,让学生动手探究物理现象和物体的运动规律,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4.复习环节通过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复习课堂所学的知识点。
5.扩展拓展环节通过提供一些有趣的学术活动或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和深入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探究学习法3.实验教学法4.交互式教学法5.讨论教学法6.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教学法六、教学评估通过考试或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七、教学参考资料1.《苏教版小学科学全本》2.《实验教学法》3.《情景教学法》4.《交互式教学法》5.《探究学习法》。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运动和呼吸》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五单元人的呼吸和消化第17课《运动和呼吸》,主要介绍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运动对呼吸的影响,以及通过测量的方法收集和分析与呼吸有关的数据。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运动对呼吸的影响。
-掌握用测量的方法收集与呼吸有关的数据。
-能够分析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和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运动对呼吸的影响,测量与呼吸有关的数据。
教学难点:分析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四、学情分析:在前面的课堂上,学生已经学习了人的呼吸和消化的基本知识,对呼吸的过程和重要性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们对于实验和观察也有一定的经验。
在小学三年级,他们的注意力相对集中,能够通过简单实验和观察来获取知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的呼吸和消化,你们还记得吗?学生:记得!老师:非常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运动和呼吸的内容。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当你们运动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学生举手回答)学生1:我会出汗。
学生2:我会觉得累。
学生3:我会喘不过气来。
老师:非常好!你们的回答很棒。
确实,当我们运动时,身体会变得热,出汗,感觉累,而且呼吸也会加快。
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二环节:知识讲解老师:那么,为什么运动会让我们呼吸加快呢?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请大家用手触摸一下自己的胸口,然后轻轻地做一下深呼吸。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老师:你们感觉到什么变化了吗?学生:我感觉到胸口在起伏。
学生:我感觉到呼吸变得快了。
老师:非常好!运动时,我们的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来提供能量,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所以我们的呼吸会加快,这样就能吸收更多的氧气,把它输送到全身各个部分。
大家明白了吗?学生:明白了!第三环节:实验操作老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实验,看看运动对呼吸的影响。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标题: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是研究自然和人类社会规律的一门学科,了解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习认识和探索周围事物的特征和现象,培养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
4. 提高学生观察、实验和表达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探究物体音量的大小和声音的传播。
2. 学习解释和认识自然界中的风现象。
3. 理解和描述四季变化的规律。
4. 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
三、教学过程1. 探究物体音量的大小和声音的传播a.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感觉到过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大小不同吗?b. 设计实验:使用实验仪器(如鼓、钢琴、喇叭等)对比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大小,并记录下来。
c. 引导学生总结:声音大小和物体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越大。
d. 讨论声音的传播: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音是通过空气的振动传播的。
2. 解释和认识自然界中的风现象a. 引入风的概念:通过观察自然界中风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了解风是一种空气的运动。
b. 实验观察:使用风筝或风车等实验装置,观察风对物体的影响,并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风的认识。
c. 提问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风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有风,并培养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进行科学解释的能力。
3. 理解和描述四季变化的规律a. 引入四季概念:通过讨论不同季节的天气、温度和植物长势等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四季变化的规律,并了解不同季节的特点。
b. 观察和总结:使用图片、实地观察、绘画等方式,让学生观察和总结不同季节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c. 讨论与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四季变化的原因,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等不同季节,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进行研究。
4. 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a. 引入植物的生长:通过观察花卉植物和一些常见的树木,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案】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目标:根据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内容,设计一堂以“天时地利人和”为主题的科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和探究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a. 了解“天时地利人和”的含义与作用;b. 能够通过实例演示和讨论的方式,理解不同因素对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a.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b.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c.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 通过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对于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认识;b.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c.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a. 了解“天时地利人和”的含义与作用;b. 理解不同因素对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c. 发展学生的观察、实践和探究能力。
2. 难点:a.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b.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c. 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a.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影响生活的因素,引起学生的思考;b. 引导学生讨论,列举不同因素对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2. 概念讲解(15分钟):a. 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天时地利人和”的含义,并讲解其作用;b.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不同因素对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3. 实践探究(40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引导他们选择一个场景(如家庭、学校、社区等),探究其中的“天时地利人和”因素;b.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采集相关数据;c.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并形成自己的结论;d. 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自己的发现,进行讨论和分享。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认识固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材,第三章《物体的性质》第一节《认识固体》。
详细内容包括:固体的定义、固体的特征、常见固体的识别以及固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固体的概念,掌握固体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常见的固体物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研究固体物体的性质和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固体物体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固体特征的理解和常见固体的识别。
教学重点:固体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固体样品(如石头、木头、糖、盐等)、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放大镜等)。
学生准备:固体观察记录表、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固体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固体。
2. 新课内容:(3)常见固体的识别:教师展示固体样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法,识别不同的固体物质。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固体样品,进一步了解固体的微观结构。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固体特征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布置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认识固体2. 内容:(1)固体的定义(2)固体的特征(3)常见固体的识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固体物体,并描述其特征。
2. 答案示例:石头、木头、书本等都是生活中的固体物体。
它们具有不易压缩、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等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固体的定义和基本特征,能够识别常见的固体物质。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固体知识的应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固体物体,了解其性质和用途。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固体与液体、气体的区别,进一步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2023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课程简介该科学课程是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共分为5个模块,包括“动物世界”、“植物世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天空之上”和“环境中的科学”。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自然现象、物质世界、人类活动和现象等的观察、探究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和描述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技能;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4. 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课程安排模块一:动物世界- 第一课动物的多样性- 第二课动物的生长发育- 第三课动物的生活性- 第四课动物的结构特征- 第五课动物对人类的作用模块二:植物世界- 第一课植物的种类- 第二课植物的生长发育- 第三课植物的繁殖- 第四课植物的采集和应用- 第五课植物的适应环境模块三:日常生活中的科学- 第一课熨衣服- 第二课摇号发电- 第三课过滤水- 第四课凝固和融化- 第五课化学变化模块四:天空之上- 第一课月相- 第二课星座- 第三课日食和月食- 第四课风吹云动- 第五课太阳能模块五:环境中的科学- 第一课空气和环境- 第二课噪声和环境- 第三课水污染和环境- 第四课垃圾分类与环境保护- 第五课绿色环保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探究”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注重激发学生思考和主动探究的兴趣,营造积极的研究氛围。
通过一定的实验活动,让学生感性地认识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本课程采取综合评价的方式,通过平时表现、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价。
同时,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和互相评价,形成全面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潜力。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目标是:过程与方法●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
知识与技能●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会观察、描述、记录;●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了解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谈话: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挖土。
你们知道,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吗?2.谈话:关于土壤,你知道些什么?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3.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根据现有条件,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
二、实地考察土壤并采集土壤样品1.根据实际情况分小组活动。
学生挖开土层,观察在土层下看到了什么,并记录。
2.小组交流:描述自己看到了什么。
3.注意观察土壤中“居民”的生活,它们都在干什么?4.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感性认识,提出设想,深入研究1.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
善于让学生在平时探究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于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
2.教师给学生提供放大镜等工具和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活动过程:(1)让学生取一些采回的土样放在纸上。
(2)观察土样、用放大镜看、在手指间摩擦干燥的土样、闻土样。
(3)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写在活动记录上。
(科学教材第62页)3.组织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结果。
谈话: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推荐一名同学把本组发现和疑问告诉大家。
2、了解土壤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砂、黏土成分的多少;●能够独立的探究一堆土壤的成分;●能够设计实验,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某方面的特性;●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土壤。
知识与技能●知道砂、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了解土壤中砂、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了解不同种类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不一样;●了解不同土壤历史和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教学过程设计一、录像导入、激发兴趣1.观看录像,提问:它向我们介绍了什么?2.出示几盒录像中出现的土壤标本,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
3.教师小结:说得很好!大家想知道有多少种土壤?怎样分类?我们周围的土壤属于哪一类?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土壤生长的植物不一样?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研究吧。
二、组织讨论,交流经验1.提问:关于土壤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2.谈话:怎样分类,是否与土壤中的成分有关?三、感知土壤、分离结构1.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
善于让学生在平时探究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于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
2.教师给学生提供放大镜等工具和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四、比较沙和黏土的不同1.教师提供给学生可研究的干燥的砂、黏土的土样,让学生使用多感官进行检测。
(检测土样的活动就是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材料,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来认识一个事物)活动过程:(1)让学生取每一种土样的一小堆放在纸上。
(2)观察土样、用放大镜看、在手指间摩擦干燥的土样、闻土样。
(3)通过以下问题,鼓励学生描述关于土壤他们知道些什么:.观察和水的沙子、黏土。
谈话:如果弄湿每一种土样,他们又会有哪些发现?活动过程:(1)组织学生讨论,到目前为止关于土壤他们知道些什么:△ 当天气下雨时,泥土地面会发生什么情况?看上去和感觉上像什么?△ 在海滩或沙盘里,湿的沙子感觉上像什么?△ 湿的黏土感觉上像什么?你曾经用黏土制作过什么东西么?你是如何制作的?(2)学生描述湿的沙子、黏土和腐殖质的感觉和外形。
(3)学生比较干燥的和湿的土样,讨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五、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能1.谈话:如果下雨时,这两种土保水性能、渗水性能情况是什么样?猜一猜,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想,一般都认为沙的保水性能差。
)2.提问: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吗?3.提供给学生一组对比实验器材,控制好条件进行实验操作。
活动过程:(1)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讨论需要控制哪些条件,在记录纸上记录自己的实验设计。
(实验装置相同;土壤的量相同;水的量相同)(2)在此基础让学生预测,当水倒入土壤以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3)学生领取材料实验。
(4)让小组学生叙述看到的现象,比较盛水的容器里经过土壤过滤的数量,水多则说明土壤的保水性能差,渗水性能好,水少则相反。
六、学以致用,加以拓展1.(提供一堆家乡土)活动:学生要用自己的方法来确定混合物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然后判断出神秘混合物的种类。
2.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它们的研究。
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讨论:△ 家乡的土壤中什么成分比较多?△ 你用了什么方法发现了这种成分?△ 你认为家乡土壤里还有其它什么成分?3.拓展活动:调查家乡的主要农作物。
活动过程:(1)自己的资料和经验开一个信息发布会,交流讨论土壤里生长了哪些植物?(2)利用课余时间,把自己收集的资料或作品及调查结果贴在“土壤研究结果”大白纸。
(3)尝试选择土壤种类,种植一些植物。
3、肥沃的土壤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知道一些动物的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谈话:关于土壤,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2.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
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侦探柯南,查一查土壤里能长出各种各样植物的原因。
二、探索土壤(一)室外活动:带领学生采集土层。
1.讨论:我们将去干什么?要注意些什么?2.活动:分发工具,和学生一起到室外(花圃、菜地)采集土层带回教室。
(二)室内活动。
1.探索枯死的植物变成了什么?(1)观察采集到的土层,你发现了什么?(2)大家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3)让我们一起再去“考察”一下其他地方的土层吧。
2.探索动物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谈话:在有的小组同学挖到的土层中,我们还发现了一种小动物。
这种动物身体细长、很软,它没有眼睛,在泥土里生活,下雨的时候会爬出地面,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2)教师出示昆虫饲养盒,里面是自己几个星期前培育的有蚯蚓开垦痕迹的土壤。
△ 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 教师小结:像这样颜色发黑、潮湿肥沃、蚯蚓喜欢生活的土,我们称之为含有腐殖质的腐殖土。
什么是腐殖质呢?△ 学生读一读课本第11页左下角的一段话。
(3)讨论:有人说蚯蚓是“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这是为什么呢?(4)小结:蚯蚓在土壤里不仅可以松土,还可以制造肥料,使其生活的环境更肥沃,利于植物的生长。
所以,蚯蚓是益虫,我们要保护蚯蚓。
3.做肥料袋。
(1)谈话:枯死的植物到底到哪里去了?蚯蚓对土壤有什么影响?你们愿意亲手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吗?(2)讨论如何设计实验。
(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教师启发对比实验的做法)(3)学生动手制作肥料袋。
△ 同桌为一对比小组,依据讨论结果做肥料袋。
△ 教师巡视,适当地给以必要的指导。
(4)整理桌面,清理桌上残留物,填写观察和制作记录。
(5)教师提示:三、延伸活动:管理肥料袋谈话: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都要介入这个实验的管理、观察和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哪些困难?应该怎样来解决?4、土壤的保护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土壤和人类的关系;●用各种形式宣传保护土壤,保护耕地;●能够将用《土壤小报》的形式将自己的土壤知识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设计一、谈话导入,感受土壤的重要性1.谈话: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我们对土壤的亲密接触,相信大家对土壤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
2.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大家都知道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那么谁来说说,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3.学生将自己准备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填写好书本第65页的记录表。
二、交流讨论,了解土壤的破坏情况及危害1.提问:土壤为我们做了这么多,那么我们又对土壤做了些什么呢?2.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及实验,自由发表意见。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图片加以讲解或进行对比实验。
4.提问: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工农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破坏土壤的现象,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自己有没有破坏土壤的行为呢?5.提问:破坏土壤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这样无止境地破坏下去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是将是怎样的情景?三、共同探讨,交流保护土壤的措施和方法1.谈话:土壤是我们人类的母亲,我们能为保护她做些什么呢?2.学生分组讨论:可以以什么方式保护土壤?3.组织全班交流。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1、果实与种子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难点: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三、教学准备一些带种子的植物、浸泡过的蚕豆等种子、镊子、放大镜四、教学过程一、认识种子和果实1、讲述: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植物对我们人类的贡献是非常大的,那你知道植物宝宝藏在哪里吗?2、你见过哪些植物的种子?它长在哪里呢?今天老师请大家把自己认为是种子的连同它的家一起带来,让我们一起找一找种子在哪里。
二、认识种子的各种旅行方式。
1、讲述:同学们都知道人们种植植物时,一般是先把它的种子埋在土里让它生根发芽,但也有很多植物不需要人们帮它们播种,而是自己有一种特殊的传播种子的方法。
比如蒲公英,你知道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吗?2、讲述:蒲公英的种子借助风力来传播的,你还知道其他种子的旅行方式吗?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进行适当补充。
三、认识种子的构造1、讲述:植物繁衍后代离不开种子,那种子里有些什么能让它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呢?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用水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发给学生每人一颗种子,用手摸一摸,你能想想这颗种子里会有些什么吗?请你画下来。
3、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并把画展示给大家看。
四、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1、当我们把种子种到土里后,怎样才能让它生根发芽呢?你认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2、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吗?小组讨论,可以参考书上的实验。
3、交流实验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回家做或者在班上集中做。
五、学生提出与种子萌发有关的问题。
1、第二课时上,看几号瓶的种子发芽了,为什么其余瓶里的种子没有长出小芽?2、讨论: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六、教师发种子,学生课后种植一种植物。
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多种植物的根和茎进行观察,比较根和茎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