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1概要共26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84 MB
- 文档页数:26
中华传统文化1、传说“年”是一种“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野兽,每到腊月最后一天,出来掠食噬人,威胁人类生命的安全。
但这种野兽,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它有“三怕”——怕声、怕光、怕红颜色,人们为了驱赶它,用红颜色的桃木砍成牌子挂在门口,称谓“桃符”。
还有的燃烧砍来的青竹子,燃烧时发出劈劈啪啪的“声音”和“光”,“年”见了,只有远走快跑,第二天一早,大家安然无恙,互相拱手祝贺,“拜年”也就由此而来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2、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所以,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
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3、腊月三十除夕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4、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名词解释1、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儒家: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其学术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3、中和之美: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
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不能超越传统的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义”。
4、谚文:古代朝鲜仿照汉字创制的文字,字母近似汉字的笔画,每个音节拼成一个方块。
5、“返本开新”:现代新儒家的文化主张,即复返儒家心性学之“本”,开出民主政治和科学技术之“新”。
6、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
7、本草之学:我国药学理论的出现在西汉时期,将药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所以,中国古代的药学,又称"本草"之学。
其主要内容为记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及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
著名的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8、中体西用论: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和基本理论。
"中体西用"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为"用",从而达到复兴中华的目的。
9、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便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10、编年体:按照年、月、日、时间顺序记载历史史迹的史书体裁称为编年体,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史体。
11、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由孔子提出,意为两层,一是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法典,二是中和,即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
12、经书:所谓的经书,通常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书籍,包括儒家经典和历代对儒家经典的注疏。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一、文明起源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云南元谋县。
(长江流域)北京人: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黄河流域)河姆渡人:距今约六千多年;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水稻和蔬菜(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
)半坡人: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市半坡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华夏之祖:帝、黄帝:距今四五千年,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皇帝称“人文初祖”一、夏、商、西周夏(约前21世纪一前16世纪)政治:禅让制、太康失国、少康中兴、成汤灭夏商(前16世纪一前11世纪)政治:武王伐纣、盘庚迁都至殷、伯夷、叔齐。
文化:青铜文化:后母戊鼎、甲骨文、金鼎文西周(前11世纪一前771年)政治:分封制、成康之治、国人暴动、共和行政经济:井田制二、东周: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政治:“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商鞅变法、管仲革新、伍子胥鞭尸、晋楚城濮之战科技:初税亩、都江堰: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司南、《春秋》首次记载哈雷彗星、《黄帝内经》成书战国,最早中医著作。
三、秦(公元前221年一公元前206年)政治:陈胜、吴广起义、焚书坑儒、楚汉相争、郡县制、经济文化: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四、汉:西汉(公元前202年至公元9年)东汉(公元25年?220年西汉:文景之治、七国之乱、、卫青、霍去病破匈奴、张骞通西域(长安一河西走廊一西亚一欧洲;丝绸之路)、苏武牧羊、昭君出塞、王莽改制、绿林赤眉起义、东汉:班超通西域、党锢之祸、黄巾起义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道教:东汉时期兴起贾谊:《吊屈原赋》、《过秦论》;刘安:《淮南子》许慎:《说文解字》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
科技:天文:张衡:发明水运浑天仪与地动仪、解释月食成因数学:西汉的《周髀算经》、东汉《九章算术》医学: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华佗(麻醉散、五禽戏);《神农本草经》(药物学)、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四、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政治: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八王之乱、祖逖北伐、淝水之战、元嘉之治、北魏孝文帝改革经济:均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