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4
每6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在“流动”、新生代占比过半、超7成流动人口集中在东部……1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
全国有多少流动人口?——每6个中国人中有1个在“流动”《报告》数据显示,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占总人数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
《报告》分析称,未来一二十年,中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进程,2020年中国仍有2亿以上的流动人口。
“十三五”时期,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线地区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持续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
谁是流动人口“主力”?——新生代占比过半《报告》指出,新生代流动人口占比持续提高,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明显上升。
年调查的务工经商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中, 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占48.8%,其中“90后”占11.2%。
年相应劳动年龄的流动人口中,新生代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为51.1%,“90后”相应比例为12.3%。
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呈上升趋势,且老化速度快于全国人口。
年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为27.9岁,年为29.3岁,增加了1.4岁。
另外,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3年,“80后”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年。
相比年(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2年,“80后”受教育年限为9.6年),中国流动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
流动人口流向哪?——超7成流动人口在东部从流动人口的区域分布看,年,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的比例为75.7%,西部地区为14.9%; 年的相应比例分别为74.7%、16.6%。
东部地区依然是流动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但占比有所下降,而西部地区占比有所增长。
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以跨省流动为主,年东部地区跨省流动人口的比例为88.2%,年相应的比例有所降低,但仍达到87.7%。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一、本文概述1、流动人口的定义与重要性流动人口,通常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离开其常住户口所在地,跨越一定的行政辖区范围,进行暂住、旅游、务工、经商、学习等活动的人口。
他们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群体。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规模庞大,且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这既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的活力,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流动人口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层面。
他们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流动人口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通过务工、经商等活动,促进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加速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流动人口还为社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平台,有助于增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和融合。
然而,流动人口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往往较为艰苦,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覆盖不足,教育、医疗等基本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由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的限制,流动人口在享受城市发展成果、参与社会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障碍。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流动人口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对城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对于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流动人口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建议。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意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人口统计信息,更在深层次上揭示了我国流动人口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这些数据的重要性在于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深入理解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动态变化以及他们面临的问题。
这些数据帮助我们了解了流动人口的数量和分布。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人口的流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口地理现象,它和人口迁移的区别在于它不改变户籍登记地,因此可以把流动人口定义为在本地居住3日以上,不具有本地常住户口的暂住人口和常住人口,以及在旅途中周转的人口。
关于流动人口的总量,很难进行精确的统计。
由于在现代社会中,越出“本地”的人口流动基本上全都要使用交通工具,而人口流动量比人口迁移量总要大出许多倍,所以一个地区的客运总量大致可用来反映其人口流动的规模。
新中国成立以后,除60年代曾出现下降和停滞外,全国客运总量一直是迅速上升的。
据此推算,1950~1988年间全国人均每年流动次数增长了18.5倍,全年人均旅行距离也延长了11.6倍,表明人口的流动性显著增大了(见表69)。
近两三年来,全国客流量有所减小,1990年人均旅行距离比1988年缩短了11%;究其原因,主要有二:①治理整顿抑制了经济过热;②客运价格在稳定多年后首次大幅提高,从而抑制了一部分非必要性人口流动。
中国人口的流动性虽比过去显著增大,但与一些外国相比,差距仍很大:人均旅行里程在80年代中期仅为日本的1/20,不及美国的1/30。
事实上,不仅中国的乡村人口,即使是城市人口,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终生很少离开常住地外出流动,他们的活动范围就是住家周围几公里为半径的狭小圈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口分布的相对凝固化。
人口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经济水平,应该说它在某种意义上是生活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而经济部门和地域结构的改善,也必然要在人口流动上有所反映。
1989年,辽宁省人均旅行1043.9公里,西藏仅139.2公里,二者相差6倍以上;同年浙江省人均流动7.3次,安徽省仅2.6次,都反映出经济水平的差距。
但流动人口的分布还与政治和交通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一些水陆空交通枢纽,如北京、南京、沈阳、武汉、上海、广州等,本身就是特大城市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有庞大的中转客流,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流动人口聚会焦点。
流动人口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中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流动人口是指在人口迁移中从农村地区迁移到城市地区,或者在城市内部频繁迁移居住的人群。
本报告旨在分析流动人口的现状,并探讨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 流动人口的规模根据最新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中国流动人口数量已经超过3亿,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23%。
其中,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占比较高,大约占总流动人口的60%左右。
此外,在城市内部的流动人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与城市发展和人口的就业需求密切相关。
3. 流动人口的特点流动人口具有以下几个特点:3.1 教育水平低大部分流动人口来自农村地区,他们的教育背景较差,在城市中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往往只能从事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作,收入较低。
3.2 社保权益不完善由于流动人口的户籍仍然在农村,他们在城市中享受不到完整的社会保障待遇。
他们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风险较高,一旦遇到意外状况,往往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3.3 家庭分离由于流动人口往往是一个家庭中的某个成员,他们在流动过程中与家人分离,在城市中很难建立起稳定的家庭关系。
这对他们个人和家庭的身心健康都带来很大的压力。
4. 流动人口的影响4.1 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流动人口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他们在城市中从事低技术、低收入的工作,为城市的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4.2 增加了社会治理难度由于流动人口教育水平低、社保权益不完善,他们在城市中更容易遭受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这会给城市社会治理带来许多挑战,增加了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
4.3 影响了城市资源分配流动人口数量庞大,他们需要在城市中获得住房、医疗、教育等基本服务,这对城市的资源分配带来了压力。
如果城市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5. 对策建议为了更好地解决流动人口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5.1 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使流动人口能够在城市中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流动人口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流动人口指的是留在原籍外地务工、学习或者其他活动的人员,其数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流动人口规模、分布和结构等方面进行探讨。
流动人口规模截至2019年底,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达到了近2.9亿人,占据了总人口的20%以上。
这个规模相当于一个国家的人口,由于流动人口的特殊性,其增长速度远高于常住人口。
其中外来人口较多,2019年底,外来人口占流动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2.5%。
此外,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数量也在增加,占流动人口比重正在逐年上升。
流动人口分布流动人口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地区,其中华东地区流动人口最多,占比31.7%;其次是中部地区,占比22.7%;西部地区的流动人口比例最少,只有15.8%。
不同领域的流动人口比例也有明显的差异,人口最多的行业是服务业,其次是制造业、建筑业和农林牧渔业。
此外,流动人口的常住地与户籍地之间的差距也比较大,农村流动人口占比较大。
在常住地与户籍地之间的比较中,大城市的差距较小,中小城市和县城的差距较大。
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年龄结构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相对年轻,中位年龄约为30岁。
其中,15-39岁的年轻人占据了近70%。
就年龄结构来看,流动人口更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
性别结构流动人口中的男女比例比较接近,约为1.1:1,但是不同行业和地区的性别比例存在差异。
例如,在家政服务行业中,女性流动人口比例很高。
而在矿业、建筑业等行业中,男性流动人口占比较大。
文化程度相比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文化程度较低。
据统计,仅有15%的流动人口持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70%没有高中学历。
这也与流动人口从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的特点有关。
中国的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分布广泛,年龄结构相对年轻,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摘要:人口的大规模跨地域流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尤其是在城市化发展地区,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背井离乡到异地寻求新的发展,尤其是农村流动人口,由于户籍等原因,流动人口遭受到了不同于当地居民的待遇。
本文将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归纳总结流动人口在城市化发展地区的适应和社会融合过程。
本人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新政策、解决措施的推出,使得流动人口能在不断的城市适应和社会融合过程中与城市人口更加和谐相处。
关键词:城市化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社会融合一、引言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出现第一波“民工潮”到现在,乡城之间的人口流动进入新的阶段,表现出新的特征。
更多流动人口开始倾向于长期居住,且居住的时间在不断地延长,甚至出现了举家迁移的现象。
然而,户籍制度及与之相关的体制,使得流动人口被排斥在城市体系之外。
当前,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应当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并尽快着手解决的问题。
因为无论是从不断破解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我国健康的人口城市化的角度出发,还是就其对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村人口压力,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而言,我们都应该让愿意在城市居住和发展的外来人口定居下来,并使其能最终融入城市社会。
二、概念(一)城市化对于城市化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研究和表述,不同的学科对城市化的定义不尽相同。
人口学中对城市化的定义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表现在城市人口的自然增加,农村人口大量涌人城市,农业工业化,农村日益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
城市规划学科对之的一种代表性的定义是:城市化是由第一产业为主的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人口转化,由分散的乡村居住地向城市或集镇集中,以及随之而来的居民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过程。
(二)流动人口在当前的人口管理体制下,伴随着户籍变动的居住空间变动称为人口迁移。
居住在城市,不论常住还是暂住,如果没有本地户籍,仍被界定为流动人口。
中国流动人口就业状况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流动人口。
这部分流动人口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与此同时,他们也面临着许多就业问题。
本文将从流动人口的规模、就业形势以及就业困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了2.89亿人,其中农民工占到了绝大多数。
这个庞大的人口规模为中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然而,由于流动人口的户籍制度限制以及社会保障问题,他们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其次,我们来看看中国流动人口的就业形势。
由于流动人口多数来自农村,他们在城市就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
在这些行业中,流动人口往往承担着低技能、低工资的劳动岗位。
虽然这些岗位为流动人口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但同时也暴露出了流动人口就业困境的一些问题。
首先,流动人口就业稳定性较差。
由于行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都面临着转型和裁员的压力。
这使得流动人口的就业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失业后再次就业的困难度较大。
其次,流动人口的工资待遇低。
由于流动人口的教育和技能水平相对较低,他们通常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的工作。
在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下,这使得他们难以获得应有的生活水平。
再次,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不完善。
由于流动人口的户籍不在城市,使得他们难以享受到城市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
这使得他们在面临疾病和失业等风险时缺乏必要的保障。
针对以上问题,政府和社会应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政府应推进户籍制度,减少流动人口在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障碍。
其次,政府应加大对流动人口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管理,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条件。
和平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和人口的地区差距。
地区间的经济开展不平衡导致劳动力流向就业时机更好的地区,人口老化的地区需要吸引外来年轻劳动力以维持经济增长的活力。
近年来,人口流动已成为全球经济和开展议题中的重要容,中国的人口流动也不例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化推动了劳动力的流动,主要是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兴旺地区向经济兴旺地区的流动。
政策和制度变革放开了对农民到城镇务工的限制,降低了流动风险;经济转型和工业化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飞速开展,产生了巨大和持久的劳动力需求;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减少了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最先完成人口转变,长期的低生育率导致新生劳动年龄人口逐渐减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又需要大量年轻劳动力;诸多因素共同推动了人口的流动。
人口流动在为经济开展作出奉献的同时,也改变着中国的人口分布以及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人口构造。
人口流动的规模与流向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持续增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长到2021年的2.2亿人(图1),到达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占全国总人口的17%左右。
、和等城市的当地常住居民中,约40%是流动人口。
大局部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年轻劳动力,2021年全国流动人口中约有1.5亿人来自农村,省流动人口中有54%来自农村,跨省流动人口中那么有近82%来自农村。
迄今为止流动人口规模仍继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统计公报?,2021年全国流动人口约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
图1 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及增长率,1982~2021年(资料来源: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估算)中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一直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流动。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全国大量劳动力流入。
中国流动人口报告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庞大的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是指在特定时期内,由于各种原因而离开常住地,在其他地区居住和工作的人群。
他们通常是农民工、务工人员和外来人口。
流动人口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流动人口的现状、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中国流动人口的现状1.流动人口数量庞大: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流动人口已超过2亿人,占总人口的15%以上。
这一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对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2.地域分布差异明显:中国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城市,如广东、浙江、江苏等。
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
3.社会保障不完善:由于流动人口往往来自农村,他们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许多社会保障问题,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缺乏社会保障的支持使得他们的生活更加困难。
二、中国流动人口面临的问题1.教育问题:由于流动人口常常带着家庭一起迁徙,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他们往往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学校入学难等问题。
2.就业歧视:由于流动人口来自农村,他们在城市就业市场上面临着就业歧视的问题。
很多流动人口只能从事低薪、劳动强度大的工作。
3.社会融入困难:由于流动人口来自不同地区,他们在城市中面临着社会融入困难的问题。
缺乏城市文化素养和社交圈子使得他们在城市中感到孤立。
三、解决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的可能方案1.加强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教育系统的就学机会,同时提供相应的教育补贴和资助。
2.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地区的就业和生活条件,减少流动人口的数量。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水平,减轻生活压力。
4.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流动人口作为人口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流动人口的发展状况也备受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流动人口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中国流动人口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的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增长。
据统计,中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5%,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工。
这一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为中国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支持,同时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流动人口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然而,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增长,他们在城市化进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是户籍问题,由于流动人口多数来自农村,他们在城市中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户籍制度的限制成为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一大障碍。
其次是就业问题,虽然流动人口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城市中的就业状况并不稳定,工资待遇较低,工作环境较差,缺乏相应的保障和权益保护。
再次是子女教育问题,由于流动人口多数在城市中务工,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成为了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缺乏合适的教育资源和环境,使得流动人口的子女面临着较大的教育障碍。
三、对流动人口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建立统一的户籍制度,实现人口自由流动。
其次是加强流动人口的就业培训和权益保护,提高流动人口的就业技能和素质,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再次是加大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保障机制,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机会。
四、结语。
总之,中国流动人口的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流动人口现象逐渐凸显,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流动人口,即因工作、学习、生活等原因,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跨越一定行政区域范围,在异地居住一定时间的人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政策的调整,都为流动人口的形成和变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文旨在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揭示流动人口变动的特点和规律,为政府决策、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参考。
我们将从流动人口的规模变化、空间分布、结构特征、居留意愿、社会融入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全面反映我国流动人口现象的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
我们也将关注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城市化的推进、社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理解我国流动人口现象提供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视角,为推动流动人口问题的科学决策和有效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二、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城市化进程加速,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形成了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从最初的数百万,到如今的数亿,流动人口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种流动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也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特别是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迁移。
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带来了诸多社会影响。
一方面,流动人口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也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带来了挑战。
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知识调查报告(一)引言概述: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是中国政府进行的一项重要调查,目的是全面了解国内人口情况、助力制定相关政策。
本文将从社会人口特征、人口发展趋势、人口结构变化、家庭状况和城乡差异等五个大点阐述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相关调查结果。
正文内容:一、社会人口特征:1. 总人口规模增长: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规模继续增长,达到了亿人。
2. 性别比例: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比例保持相对平衡,男性占总人口的比例略高。
3. 年龄结构:我国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少年人口比例下降。
二、人口发展趋势:1. 城市化进程: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城市人口比例继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
2. 移动人口增加: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农民工和外来人口占比增加,劳动力流动性增强。
3. 教育水平提高:普查结果显示,受教育水平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占比增加。
三、人口结构变化:1. 少数民族人口: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比略有上升,但主体人口仍为汉族。
2. 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城市常住人口较多为流动人口。
3. 婚姻状况: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未婚人口占比增加,已婚人口占比略有下降。
四、家庭状况:1. 家庭户籍分布:普查数据显示,户籍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而非户籍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2. 家庭结构类型:核心家庭和普通家庭仍然是主要类型,但单身家庭和单亲家庭比例有所上升。
3. 家庭人均收入: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家庭人均收入有所增长,但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存在。
五、城乡差异:1. 城乡人口比例: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市人口比例继续增加,城乡人口差距继续缩小。
2. 就业状况:城市就业机会相对多于农村,城市就业率高于农村就业率。
3. 城乡社保保障: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社保保障相对完善,农村社保保障有待加强。
总结: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明显。
中国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报告——基于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监测试点调查中国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报告——基于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监测试点调查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中国流动人口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中国流动人口的生存发展状况,本报告以重点地区的流动人口监测试点调查为基础,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归纳,对中国流动人口的现状进行全面解读。
一、流动人口总体情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流动人口总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019年达到2.88亿人。
其中,男性流动人口占比略高于女性,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25至54岁之间。
不同地区之间流动人口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是主要的流动人口来源地和目的地。
二、生活状况分析1. 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流动人口中的就业率逐年提升,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就业难度。
部分流动人口在城市找不到稳定的工作机会,只能从事低技能、低薪酬的劳动工作。
同时,流动人口的工作条件普遍较差,加班时长长、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恶劣等问题仍然存在。
2. 居住环境大部分流动人口依然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地区或者农村城市之中,居住条件欠佳。
他们大多数居住在出租房、简易房和集体宿舍等简陋的住所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足。
此外,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城市中的教育问题也亟待解决。
3. 社会保障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状况相对较弱。
不少流动人口无法享受当地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医疗、养老、住房等问题缺乏保障。
此外,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法律意识和权益意识较低,存在较高的法律风险和社会风险。
三、发展机遇与挑战1. 市场机遇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在继续,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市场需求相对较大,为流动人口提供了就业的机遇。
尤其是一些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流动人口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可能性。
2. 持续的挑战然而,流动人口在生存发展中仍然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户籍制度限制了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权益保障;其次,流动人口的教育和医疗问题长期存在,得不到有效解决;再者,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融入程度不高,缺乏社交支持网络。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发布近日,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23发布,下面是报告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最近,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23》明确的指出,2023年的时候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这个时候也是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
每六个中国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报告》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2.47亿,占总人数18%,相当于每六个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
未来一二十年,中国仍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进程,2023年中国仍有2亿以上的流动人口。
“十三五”时期,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线地区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持续增长,中部和西部地区省内流动农民工比重明显增加。
“80后”占比过半《报告》指出,新生代流动人口占比持续提高,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明显上升。
2023年调查的务工经商的劳动年龄流动人口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占48.8%。
2023年相应劳动年龄的流动人口中,新生代的比例已经超过一半,为51.1%。
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呈上升趋势,且老化速度快于全国人口。
2023年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为27.9岁,2023年为29.3岁,增加了1.4岁。
中金网10月19日流动老人规模不断增长以低龄为主202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老人健康服务专题调查显示,流动老人占流动人口总量的7.2%,年龄中位数为64岁,其中约有八成低于70岁(其中,60-64岁约占54%,65-69岁约占24%),70-79岁的占18%,80岁以上的高龄流动老人不到5%。
照顾晚辈、养老与就业构成老人流动的三大原因。
其中,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为与子女团聚或自行异地养老的比例为25%,仍有23%的流动老人因务工经商而流动。
流动人口的衡量标准衡量流动人口的基本尺度是流动涉及的空间及其持续的时间。
在空间尺度上,可以按流动距离对流动人口进行分类,或按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区域,将流动人口按不同等级区域进行划分,如省际、县际、乡际流动人口,还可以按农村、城市两大居住地系统区分为以城市和农村为流动目的地的各种流向的人口。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首先,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庞大。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30%。
这意味着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3个是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尤其是一线和二线城市。
其次,中国流动人口的分布不均。
主要分布在发达地区和经济活跃地区,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多,工资待遇相对较高。
特别是一线和二线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他们在这些城市从事建筑工地、生产制造、餐饮服务、家政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再次,中国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多样。
首先,性别构成呈现男性为主的特点,男性流动人口占比较高。
这与男性更容易适应工地等特殊环境的特点有关。
其次,年龄结构较为年轻。
大部分农民工都是年轻的劳动力,他们在青壮年时期就离开家乡寻找工作机会,这也是他们能够适应城市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大多数农民工的教育程度只有初中及以下。
此外,中国流动人口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流动人口在城市中享受的公共服务和福利相对较少。
他们通常没有城市居民的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待遇,并且在城市中购房、子女入学等方面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其次,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恶劣,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打工奴隶”、“雇佣剥削”等问题。
另外,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心理健康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放宽城市落户限制、提高农民工工资和福利待遇、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等。
此外,加强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综上所述,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庞大,分布不均,结构特征多样。
虽然流动人口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关爱和保障。
未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中国流动人口将继续增加,并呈现出更多的新特征和新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提升流动人口的发展和生活质量。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摘要:中国的流动人口是指在中国内部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居住和工作的人口。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流动人口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本文通过对中国流动人口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旨在全面了解中国流动人口的现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引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流动人口在中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流动人口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因此,深入研究中国流动人口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至关重要。
二、中国流动人口的现状1. 流动人口规模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超过2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近15%。
这个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如广东、江苏、浙江和上海。
2. 流动人口的职业分布中国的流动人口从事的职业主要涵盖建筑工人、服务员、厨师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他们往往是外来务工人员,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与本地人口相比,流动人口面临更多的社会保障问题。
因为他们常常在城市中没有合法稳定的工作和居住证明,所以享受不到与本地人口同等的福利待遇。
这是中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政策。
三、中国流动人口发展趋势1. 流动人口进城规模增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
这主要是由于城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预计未来几十年内,中国的流动人口进城规模仍将保持增长。
2. 流动人口分布结构变化目前,中国的流动人口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未来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而发生变化。
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需求越来越多的是高素质劳动力,因此流动人口将逐渐向技术类岗位转移。
3.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改革加强为了解决流动人口面临的社会保障问题,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实施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包括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等。
中国人口总量、人口结构、城乡人口数量及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一、人口总量继续增加,增速放缓2019年末,我国总人口(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为140005万人,与2018年相比,人口净增467万人,自然增长率为3.34‰。
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比2018年减少5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比上年下降0.4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998万人,比2018年微增5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略升0.01个千分点。
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持续减少,特别是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
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8年减少500多万人,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600多万人。
另外,生育水平略有下降,也是影响出生人口减少的因素。
但从生育孩次看,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比重明显高于一孩,2019年二孩及以上比重达59.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这说明“全面两孩”政策持续发挥作用。
《2020-2026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行业市场营销战略及供需形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死亡人口99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
二、人口结构分析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527万人,女性人口68478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45(以女性为100)。
2019年末,全国0-15岁人口为24977万人,占总人口的17.8%;16-59岁人口为89640万人,占64.0%;60岁及以上人口为25388万人,占18.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603万人,占12.6%。
与2018年末相比,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89万人,比重下降0.28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439万人,比重上升0.2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945万人,比重上升0.64个百分点。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人口的流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口地理现象,它和人口迁移的区别在于它不改变户籍登记地,因此可以把流动人口定义为在本地居住3日以上,不具有本地常住户口的暂住人口和常住人口,以及在旅途中周转的人口。
关于流动人口的总量,很难进行精确的统计。
由于在现代社会中,越出“本地”的人口流动基本上全都要使用交通工具,而人口流动量比人口迁移量总要大出许多倍,所以一个地区的客运总量大致可用来反映其人口流动的规模。
新中国成立以后,除60年代曾出现下降和停滞外,全国客运总量一直是迅速上升的。
据此推算,1950~1988年间全国人均每年流动次数增长了18.5倍,全年人均旅行距离也延长了11.6倍,表明人口的流动性显著增大了(见表69)。
近两三年来,全国客流量有所减小,1990年人均旅行距离比1988年缩短了11%;究其原因,主要有二:①治理整顿抑制了经济过热;②客运价格在稳定多年后首次大幅提高,从而抑制了一部分非必要性人口流动。
中国人口的流动性虽比过去显著增大,但与一些外国相比,差距仍很大:人均旅行里程在80年代中期仅为日本的1/20,不及美国的1/30。
事实上,不仅中国的乡村人口,即使是城市人口,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终生很少离开常住地外出流动,他们的活动范围就是住家周围几公里为半径的狭小圈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口分布的相对凝固化。
人口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经济水平,应该说它在某种意义上是生活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而经济部门和地域结构的改善,也必然要在人口流动上有所反映。
1989年,辽宁省人均旅行1043.9公里,西藏仅139.2公里,二者相差6倍以上;同年浙江省人均流动7.3次,安徽省仅2.6次,都反映出经济水平的差距。
但流动人口的分布还与政治和交通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一些水陆空交通枢纽,如北京、南京、沈阳、武汉、上海、广州等,本身就是特大城市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有庞大的中转客流,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流动人口聚会焦点。
如1989年南京市市区铁路、公路和水运的客运量分别达到1119万人、1539万人和2519万人,合计达5177万人,相当于市区人口每人流动21次。
而广大农村经济水平低,有的地理位置也很偏僻,外来人员少,流动人口就少得多。
其中中国东部各县1年人均流动约数次,如辽宁省岫岩县1987年为5.49次,安徽省望江县为2.44次,中国西部各县则较低,有一些远离交通干线的县尚不足1次,如四川省阿坝县为0.26次,陕西省横山县仅0.13次。
但西部的某些地区,因淘金、采药等经济原因,也会吸引数量可观的季节性流动人口,如青海省玛多县,常住人口仅约1万人,而夏季涌入的淘金者可达2万多人,到新疆富蕴县淘金的也达万人以上。
除各种经济原因外,人们在文化或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也会引发大量的人口流动。
例如在宗教信徒中,朝圣或朝觐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
每年的年末年初,藏族同胞往往成群结队不远千里到拉萨、日喀则等地朝佛。
西藏萨迦县人口仅3.8万人,但该县有“第二敦煌”之称的萨迦寺每年接待的香客却达10万人之多。
此外随着生活的现代化,近10余年来中国旅游业飞速发展它和其它原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一些旅游热点已拥挤到摩肩接踵的程度。
如北京,1987年仅定陵和八达岭长城接待中外游客即分别达到660万人和500余万人。
同年西安、杭州、广州、苏州、无锡的游客均超过1000万人,桂林近600万人,秦皇岛490万人,兴城350万人,大连300万人,泰山200多万人,曲阜和蓬莱各150万人承德和衡山各100多万人,雁荡山75万人,千岛湖70万人,黄山66万人,张家界60万人,武夷山45万人,敦煌30万人,……均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极大影响。
但旅游人口季节性很强如庐山牯岭常住人口不到0.8万人,盛夏时每天游客可达10万人,冬季则为数很少。
表70中的数据在各城市之间不一定完全可比,但基本趋势是清楚的。
从流动人口的相对规模来看,属于大交通枢纽、行政和商业中心、旅游胜地或周围地区人口稠密、商品经济发达者,相对规模就大,反之一般就比较小。
用人口普查有关户口状况的数据也能反映人口流动的部分情况。
1982~1990年间中国常住地与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13%升至2.61%,表明流动规模扩大了。
人户不一致的普查数据反映了外地人口对本地区的流入,其规模和增长速度与经济的发达或活跃程度,即对流动人口的需求或吸引力关系密切。
广东省8年中人户不一致的人数猛增了6.6倍,大大超过其它任何省区,其比重达到6.04%,居全国首位。
同期内增长幅度大于2倍的有广西、海南、北京、江苏等省、市、区,而小于1倍的则有新疆、黑龙江、甘肃、贵州等省、区。
从人户不一致的比重来看,最低的四川省仅为1.52%,湖南省为1.53%,云南、贵州、甘肃、河南、安徽等省也低于2%,与经济发展确实有着明显的正相关。
人户不一致的人口主要集中于城市。
在深圳市这类人占到总人口62.2%,为全国最高。
珠海市和东莞市也分别达到26.8%和26.0%。
海口市该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数11个百分点,兰州市超过6个百分点,嘉峪关市超过8个百分点,……其它城市情况也基本类似。
在城市中,人户不一致的人口主要分布于市区,但近年来由于市区住房困难等原因,这类人已明显向近郊区或城乡接合部集中。
典型的如北京市,1982~1990年间东城、西城、崇文、宣武4个城区的人户不一致的人口数合计只增长0.9倍,而由朝阳、丰台、海淀、石景山4区组成的近郊区却猛增了4.4倍,其比重也大大超过了城区。
现在,几乎每一个大城市的边缘都围上了一个“流动人口圈”。
同人口迁移一样,人口的流动对一个地区而言也有净流入或净流出的问题。
用人口普查中下列两类人口数进行对比,就可以对此作大致的推算,这两类人是:①有本地常住户口,但外出1年以上;②常住本户口在外地,已离开户口登记地1年以上。
从表71可见,上海、天津、宁夏人口大量净流入,浙江有少量净流出,四川则有大量净流出,这与得自其它资料来源的结果是很吻合的。
当然,无论是客运量还是人口普查的户口状况数据,反映的只是流动人口中的一部分,要取得更全面的精确数据,就只有进行典型调查了,北京市在1985年4月20日,上海市在1984年8月10日、1985年9月12日、1986年8月27日以及1988年10月20日都进行过这样的典型调查,从中获得的大量数据,可以使读者对全国人口流动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
例如,1988年10月20日上海市外来流入人口共209万人,其中通过陆路、水路、航空等进出上海市境的为68.3万人,占总数32.7%;在上海居住、滞留的为124.6万人,占59.6%,其余为各县内跨乡镇和农贸市场当日往返的流动人口。
在上述124.6万人中,市界以外流入的为105.8万人,占84.9%。
调查当日上海市已流出人口共34.4万人,其中流出市界的为16.2万人,占47.1%。
流入流出相抵,上海市净流入89.6万人,约相当于当时全市户籍人口数的7.1%。
在暂住、滞留于上海市的124.6万人中,居住在集体户和家庭户中的占60.9%,住在旅馆的占16.5%,住在水上船舶中的占6.3%,其余16.2%即总数的1/6住在临时工棚、收容站或露宿于车站、码头、农贸市场各处。
以上四大类居住类型的流入人口在性别年龄构成、职业状况、迁入原因及逗留时间上均有很大的差别。
从性别构成看,集体户和家庭户中的流入人口的性别比为157.9,旅馆为437.8,水上为344.9,而临时工棚却高达1492.1,可见流动人口中男性远多于女性。
从年龄构成看,15~59岁的劳动适龄人口在集体户和家庭户的流入人口中占80%,在其它类型中却高达94~98%,说明儿童和老人流动性较小。
从流入前的职业看,农民占集体户、家庭户流入人口的47.6%,大大超过其它职业,但该比重在旅馆仅为3.7%。
虽然如此,农民仍构成了流动人口的主体。
从流入原因看,经济型(做工、务农、经商等)在集体户、家庭户和旅馆的流入人口中均占60%,而在临时工棚中更接近100%。
充分表明经济活动是促成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从逗留时间来看,各居住类型差别很大。
逗留1~3天者在旅馆占46.1%,而在集体户、家庭户和临时工棚均不到7%。
反之,超过1年者在集体户、家庭户为31.8% 在旅馆仅为4.9%。
从来源地看,共同的特点首先是与距离有关,通常距离越近,所占比重越大,如江苏、浙江、安徽3省无论在集体户、家庭户中还是在旅馆中均分列主要来源之前三位,合计占前者67.6%占后者50.5%。
其次与亲缘有关,历史上对上海迁入人口较多,或者建国后接纳上海移民较多的省、区,在流入人口中所占比重都相对较大,反之就小。
典型的如新疆,距离最远,但在集体户和家庭户的流入人口中却高居29个省、区的第六位,原因就在于到新疆的上海移民很多,他们至今仍同上海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以上对上海市典型调查的分析中,可以大致反映出全国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
关于中国流动人口的总量,公安部曾有过一个推算数字,即1983年为3000多万人,1987年底为5000万人,其中分布在城市和农村的各占一半,25个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日平均流动人口总量达1000万人,约占其常住人口1/5。
最近,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资料,现在全国大约有7000万流动人口,离开常住户口登记地1年以上的有2100多万人。
可见中国的流动人口不仅绝对数量大,而且增长迅速,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人口地理现象。
值得指出的是,近10余年来中国大陆从事各种活动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人数激增,1988年达3169.5万人,比1978年增长16.5倍(1990年为2746.2万人),构成了流动人口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部分。
这些旅游者绝大部分都集中于东部沿海。
在重点城市中,1988年广州以接待204万人而显著领先,北京,深圳、上海以90~120万人居其次,桂林,西安、杭州、南京、苏州以25~50万属第三档。
如只考察外国人,则北京、上海、广州以86万人、66万人、48万人居前三位,桂林、西安也达3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