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导学案系列汇总(共40课时),推荐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961.63 KB
- 文档页数:55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学习目标】从丰富具体的事例中感知化学是一门有用的科学,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
通过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意识,体会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 P1-4,填空1. 人类学会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人类在逐步了解和利用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制得了对人类生存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青铜器、纸、火药酒染料等其中和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2. 英国科学家和意大利科学家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中是化学变化的基础3. 化学是的科学。
4. 利用食盐水的水溶液可以制造并进而生产等【共同建构】活动一:化学是什么?知识回顾:小学自然中学过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有许多性质;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现象,如蜡烛可以燃烧,钢铁会生锈;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引入课题 :通过“烧不坏的手帕”“白水变牛奶”等“魔术”引入,想一想:用已学过的知识能否解决上面的问题?交流讨论:提到化学,同学们会想到什么?1、化学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生产、社会进步起到什么作用?讨论交流: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小结:化学能使人们进一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典型例题】下例叙述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问题是().煤炭是由什么组成的B.铁矿石是如炼铁的C.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运动的D.用粮食酿造白酒【当堂演练】1.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① 组成②结构③性质④变化规律A ①③B ①②C ①②③④D ③④2. 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A .原子分子论学说B.火的利用C.元素周期表D.中国的四大发明3.下列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问题的连线不正确的是()A .海水淡化膜的研制----------- 水资源问题B.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污染问题1C.纳米玻璃的开发使用-------------- 材料问题D.应用计算机领域的导电材料--------- 能源问题4.人类认识化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能反映这一过程的排列顺利序是()①石器②瓷器③青铜器④铁器⑤塑料A .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③⑤C.②①③④⑤D.②①④③⑤【课后提高】1.化学无处不在是人类进步的关键,请你从衣、食、住、行、农、林或药等方面中任选四个方面简要说出化学的好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全集 (全书完整版 )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一、目标定向1、了解化学对社会开展和进步的推动作用 .2、认识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意义 .二、个体自学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一 )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1、碳酸氢铵是色体 .2、实验证明 ,在较高的温度下碳酸氢铵会迅速分解 ,生成有的 ,还生成和 .(二 )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1、氮气的用途有、、、.2、在包装袋中充入氮气 ,可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的原因是 .(三 )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开展1、我国古代的有些化学工艺有相当成就 ,如、、火药的创造、都是举世闻名 .2、可制造光导纤维 , 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 ,可制成航天飞机的防热瓦 .可用于制造航天航空器 .3、_______________的发现、合成和应用 ,挽救了许多垂危病人的生命 .三、同伴互导1、小组内相互交流根底知识的对错 .2、小组选出代表展示根底学习的成果 .四、教师解难1、碳酸氢铵如何保存 ?2、使用铁锅作烹饪用具 ,可在食物中添加适量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元素 .五、练习检测1.以下说法没有科学尤其是化学依据的是 ( )A.点石成金B.变废为宝 C.塑料回收 D.资源再生2.化学在人类社会开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请你分析以下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 )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D.防治环境污染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 B.学习化学会使你生活得更健康、更文明C.用化学方法可以合成 "长生不老〞药 D.使用无硫火柴可减少大气污染4.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 ,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 .以下成就不属于古代化学工艺成就的是 ( )A .青铜器的制造 B.火药的创造C .指南针的创造 D.瓷器的烧制5.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 ,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 ,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 .其最||主要原因是( )A.价格廉价 B.烹饪的食物中留有人体必需的铁元素C.保温性能好 D.生铁导热性能最||好6.以下人类面临的问题及其对应的可解决方法用直线连接 .人类面临的问题可解决的方法a.淡水资源紧缺⑴将海水淡化或把污染的水净化后使用b.化石能源紧缺⑵研制出可自行分解的新型塑料c.钢铁制品的锈蚀⑶开发新能源 ,如太阳能、氢能源等d. "白色污染〞问题⑷研制出各种性能优异的不锈钢等7.市场上有一些充气包装的食品 .装食品的塑料袋内充满了气体 ,气体充得鼓鼓的 ,看上去好似一个小 "枕头〞 .袋内充满的是什么气体呢 ?(1 )甲同学有两种猜想: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请判断哪种猜想合理 .(2 )理由是 .六、补充学习1.取少量碳酸氢铵于蒸发皿中 ,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答复以下问题:(1 )碳酸氢铵的颜色是 ,状态是 ,从试剂瓶中取出碳酸氢铵所用的仪器是 ,加热过程中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2 )某农户将碳酸氢铵放在太阳下晾晒后 ,发现碳酸氢铵变少了 ,你能解释的原因是.如果请你指导农户保存和使用碳酸氢铵 ,你将提出哪些建议:.2.如下列图 ,取一团光亮无锈的铁丝绒用食盐水湿润 ,放入一支洁净的试管的底部 ,将试管倒放在一个盛有食盐水的烧杯中 .数小时后 ,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 (第|一课时 )一、目标定向1、会区分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知道化学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 ,并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3、知道什么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能够列举常见的物理性质 .二、个体自学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1、列举物理课本中提到的几种物质状态的变化 .2、叫物理变化 ,叫化学变化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4、列举出一些物质的物理性质、、、、、、等 .叫物质的化学性质 .三、同伴互导1、小组内相互交流根底知识的对错 .2、小组选出代表展示根底学习的成果 .四、教师解难2、小组内讨论 ,完成课本11页 "交流与讨论〞3、观看视频 ,了解发生化学变化时常伴随的一些现象 .4、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理解 .写出几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等五、练习检测1. 以下变化中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石蜡熔化 C矿石粉碎 D煤燃烧2. 以下四种变化中 ,其中一种与其它三者有本质的区别 ,这是 ( )3.以下成语中 ,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4、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了白色固体 D固体质量增加了5、以下物质所表现的性质中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食盐能溶于水 ,具有咸味B、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铜是能导电的金属D、糖水放入冰箱中会冻成冰块6、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易燃烧⑥当点燃酒精时 ,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⑦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 ( )都填序号;化学性质: ( )物理变化: ( ) ; 化学变化: ( )六、补充学习1、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 ,以下物质的应用取决于它的物理性质的是( )①金属铜制电线②将铁矿石炼成铁③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作燃料④用水制得氢气⑤用海水制得食盐A、②④B、①⑤C、③④D、①②③④⑤2.以下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的是 ( )3、以下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色的雾B、碘化钾溶液中参加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C、加热碳酸氢铵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有绿色火焰4、有这样一个化学小魔术(如以下列图所示)表演者把分别蘸有浓盐酸和浓氨水的两根玻璃棒相互靠近 ,两棒中间生成一股白烟 .白烟实际上是氯化铵晶体的微小颗粒 .据此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C. 生成白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目标定向1、能用实验事实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2、了解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二、个体自学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1、空气中含有、、、等多种成分 .2、红磷燃烧测定空气成分实验的实验现象: .3、红磷能与氧气反响 ,生成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4、燃烧后剩余气体 (填 "支持〞或 "不支持〞 )燃烧 ,主要是 .5、混合物是 .6、纯洁物 .7、木柴、石蜡、砂糖和面粉等物质中均含有 .8、氧气由组成 ,氮气由组成 ,金刚石、石墨均由组成 ,二氧化碳由组成 ,水由组成 .三、同伴互导1、小组内相互交流根底知识的对错 .2、小组选出代表展示根底学习的成果 .四、教师解难1、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中 ,红磷为什么要过量 ?2、翻开止水夹后 ,进入集气瓶的水小于五分之一的原因 ?3、翻开止水夹后 ,进入集气瓶的水大于五分之一的原因 ?4、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 ?为什么 ?五、练习检测1、五氧化二磷在常温下是 ( )A、无色气体B、白色固体C、白色气体D、暗红色固体2. (2021兰州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参加少量水 ,并做上记号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火焰熄灭后立刻翻开弹簧夹3. (2021天津市 )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以下列图所示 .在集气瓶内参加少量的水 ,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 ,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 ,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 ,翻开弹簧夹 ,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③红磷熄灭后 ,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该气体 (填 "支持〞或 "不支持〞 )燃烧 .4、以下物质中 ,属于纯洁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B、鲜橙多饮料 C.、冰水 "混合物〞 D、 "蒙牛〞牛奶5、将以下物质分别按混合物 ,纯洁物来区分1.空气2.氧气3.氮气4.水蒸气5.河水6.冰水混合物7.石灰水8.铁粉9.高锰酸钾混合物:;纯洁物: .六、补充学习1. (2021佛山 )右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 ,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 ,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 ,进行实验 .请完成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2 )实验现象:白磷着火燃烧 ,活塞先右移 ,后左移 ,最||后停在刻度约为 (填整数 )的位置上 .(3 )实验结论: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 ,约占1/5 .2. (2021肇庆市 )按右图组装仪器 ,关闭止水夹 ,通电使红磷燃烧 .请答复以下问题:(1 )红磷燃烧的现象是;(2 )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 ,自动熄灭了 ,你认为原因是;(3 )冷却后 ,松开止水夹 ,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第三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第1课时 )一、目标定向1、认识铜绿受热易分解 ,能与酸作用的的性质 .2、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上的重要性 ,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根本的实验操作 .二、个体自学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1.向铜绿中参加盐酸 ,可以发现铜绿___________ .加热铜绿 ,试管中的固体的颜色________ ,最||终变成黑色的________ .反响中有__________生成 ,并在试管口凝成______ .进一步研究说明 ,加热铜绿是还有__________的生成;据此 ,我们可以推断 ,铜绿由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组成 .铜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 ,生成铜绿 .更为精确的研究说明 ,铜绿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三、同伴互导1、小组内相互交流根底知识的对错 .2、小组选出代表展示根底学习的成果 .四、教师解难1.把成块的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时 ,应先将容器 ,把块状药品放入容器口以后 ,再将容器慢慢地 __ ,使药品缓缓地滑到容器底部 ,以免打破容器 .2.倾倒液体时 ,先把瓶盖取下放在桌面上 ,一手拿试管 ,一手拿细口瓶 ,使细口瓶的标签正对着 ,让瓶口试管口 ,倒出所需量的试剂 ,倒完后立即盖紧瓶塞 ,放回原处 ,瓶上的标签应 .3.取用少量液体 ,可以用_ ,滴加液体时 ,把它悬空放在仪器上方 ,绝|| 对禁止将滴管伸入 _____更不能靠在试管壁上 .使用后用水清洗(滴瓶上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入瓶中),不要放在实验台或其它地方 ,应放在干净的烧杯中 .4.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试剂用 .⑴量筒大小的选择:量取80mL的水选择________ mL量筒 .⑵量取液体时 ,应先往量筒里注液体到接近刻度 ,然后改用 ,将液体逐滴参加 ,直到指定量 .读数时 ,量筒必须放平 ,视线必须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 .5、酒精灯的使用(1 )酒精的量:灯内酒精的量不超过其容积的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2 )点燃:用点燃 ,绝||对禁止用已经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3 )火焰结构:、、三局部 ,加热时用酒精灯加热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熄灭:用盖灭 ,切不可用__________ .6.在试管、烧杯、蒸发皿、量筒几种仪器中 ,可以直接被加热的 ,不能直接被加热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被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 .7.给试管里固体加热(1 )药品_____在试管底部 ,试管口倾斜(防止_______________使试管破裂 ) .(2 )铁夹夹在离试管口 (中上部) ,加热时 ,先 ,然后_________加热 .8.给试管里液体加热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 ,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 ,试管夹应该夹在距管口的 ____处 ,并且手指不要压在试管夹的上 ,以免试管滑落 ,加热时 ,试管不能向着的方向 ,以免液体喷出伤人 .9.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 ,导致试管炸裂的原因有: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怎样判断玻璃仪器是否洗干净 ?五、练习检测1.实验室里通常盛放液体药品的仪器是 ( )A.烧瓶 B.细口瓶 C.集气瓶 D.试管2.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 ( )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 ,固体、液体都可以取任意量B.使用试管夹时 ,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 ,夹在试管中上部C、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以免浪费药品D.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有些块状固体可用镊子3.以下实验操作错误的选项是 ( )4.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选项是 ( )A.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C.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液体时 ,管口不可对着别人 ,但可对着自己D.加热结束时 ,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5.向试管中装入粉末装药品时 ,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 ( )A、装药品前先将试管冲洗干净 ,然后装入粉末状药品 .B、装盛有药品的药匙对准试管口向试管里倾撒 .C、用药匙 (或纸槽 )送药品到试管底 .D、药品堆在管口、然后竖直起来 .6、以下对 "铜绿〞的性质认识错误的选项是 ( )A. 绿色粉末状固体B.能与稀盐酸反响第三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第2课时 )一、目标定向1、通过参与镁的性质的探究实验 ,进而提出镁可能具有的用途 .2、体会化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认识到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二、个体自学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写出以下元素符号或化学式氢元素______ 氧元素______ 碳元素______ 水_______ 二氧化碳_______三、同伴互导1、小组内相互交流根底知识的对错 .2、小组选出代表展示根底学习的成果 .四、教师解难2、学习化学使用的化学符号○1元素符号氮元素;镁元素;氯元素;铜元素 .○2表示物质的化学符号氨气;五氧化二磷;氧气;镁 .○3写出以下反响的文字表达式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 .五、练习检测1.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 ,有磁性 .在讨论时 ,有同学提出 "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 "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 ,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做出结论2.在实验的过程中屡次重复实验的上要原因是为了 ( )A.得到较多的数据 B.防止偶然现象 ,使结果更真实C.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 D.得出不同的结论3.某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 ,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二氧化碳气体 ,就这一过程而言 ,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做出结论4.碱式碳酸铜是由铜元素、氧元素、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以下有关元素符号书写不正确的选项是 ( )5.以下实验中 ,没有气体产生的是 ( )6.做镁条燃烧实验 ,不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 )六、补充学习1.写出以下元素符号:氢 ___碳 ____ 氮 ____ 氧 ___镁 ___ 磷 ___ 硫 ___ 铁 _____ 铜 ____2.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氧化镁 ___氧气 ___氨气 ___氯化氢 ___二氧化硫 ___3、写出以下反响的文字表达式○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一、根底知识1、氮气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包装袋中充入氮气 ,可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的原因是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4、红磷能与氧气反响 ,生成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5、混合物是 .6、纯洁物 .7、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中 ,红磷为什么要过量 ?8、翻开止水夹后 ,进入集气瓶的水小于五分之一的原因 ?9、翻开止水夹后 ,进入集气瓶的水大于五分之一的原因 ?10、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 ?为什么 ?二、练习1. 以下变化中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石蜡熔化 C矿石粉碎 D煤燃烧2. 以下四种变化中 ,其中一种与其它三者有本质的区别 ,这是 ( )3.以下成语中 ,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4、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了白色固体 D固体质量增加了5、以下物质所表现的性质中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食盐能溶于水 ,具有咸味B、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铜是能导电的金属D、糖水放入冰箱中会冻成冰块6、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易燃烧⑥当点燃酒精时 ,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⑦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 ( )都填序号;化学性质: ( )物理变化: ( ) ; 化学变化: ( )7、五氧化二磷在常温下是 ( )A、无色气体B、白色固体C、白色气体D、暗红色固体8. (2021兰州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参加少量水 ,并做上记号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火焰熄灭后立刻翻开弹簧夹9. (2021天津市 )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以下列图所示 .在集气瓶内参加少量的水 ,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 ,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 ,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 ,翻开弹簧夹 ,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③红磷熄灭后 ,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该气体 (填 "支持〞或 "不支持〞 )燃烧 .10、以下物质中 ,属于纯洁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B、鲜橙多饮料 C.、冰水 "混合物〞 D、 "蒙牛〞牛奶11、将以下物质分别按混合物 ,纯洁物来区分1.空气2.氧气3.氮气4.水蒸气5.河水6.冰水混合物7.石灰水8.铁粉9.高锰酸钾混合物:;纯洁物: .12.实验室里通常盛放液体药品的仪器是 ( )A.烧瓶 B.细口瓶 C.集气瓶 D.试管13.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 ( )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 ,固体、液体都可以取任意量B.使用试管夹时 ,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 ,夹在试管中上部C、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以免浪费药品D.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有些块状固体可用镊子14.以下实验操作错误的选项是 ( )15.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选项是 ( )A.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C.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液体时 ,管口不可对着别人 ,但可对着自己D.加热结束时 ,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16.向试管中装入粉末装药品时 ,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 ( )A、装药品前先将试管冲洗干净 ,然后装入粉末状药品 .B、装盛有药品的药匙对准试管口向试管里倾撒 .C、用药匙 (或纸槽 )送药品到试管底 .D、药品堆在管口、然后竖直起来 .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一课时 )一、目标定向1、能说出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观察和说出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从而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二、个体自学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 ,大约是:氮气 ,氧气,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杂质 .2、自然界中氧气的产生主要是 ,氧气的消耗主要是、等 .3、.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 ,氧气是一种_____色 ,______味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 ,氧气的密度是/L ,比空气的略_____________,它_________溶于水 .液态氧气呈色 .4、氧气的化学性质 (写出以下反响的文字表达式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2蜡烛在氧气中燃烧○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5、氧化反响是 ,有些条件下叫做缓慢氧化 .例如: .6、氧气的主要用途(1).供给呼吸 (2 ).支持燃烧三、同伴互导1、小组内相互交流根底知识的对错 .2、小组选出代表展示根底学习的成果 .四、教师解难2、做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 ,集气瓶里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层细沙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五个反响有哪些共同点 ,小组讨论后答复 .五、练习检测1. 舍勒在?火与空气?一书中指出:空气由 "火空气〞和 "浊空气〞组成 ,其中 "火空气〞可以帮助燃烧 ,维持生命 .以下物质不能与 "火空气〞发生反响的是 ( )A.木炭 B.石蜡C.烧碱 D.酒精2.以下物质在氧气中燃烧 ,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 )A.镁条 B.铁丝C.硫粉 D.红磷3.以下物质在氧气中燃烧 ,能观察到白烟的是 ( )4.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有关氧气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 ,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 ,火星四溅 ,产生黑色固体5. 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 ,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六、补充学习1、在一定的条件下 ,有的物质与氧气反响比较剧烈 ,有的反响比较缓慢 ,以下变化不是发生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B.食物的腐烂 C.蜡烛燃烧 D.铁器生锈2、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 ,了解氧气的性质 ,有利于合理的利用氧气 .在以下表达中 ,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味 B.不易溶于水C.密度比空气大 D.能支持燃烧3.化学实验时 ,所用到的仪器有的可以加热 ,有的不可以加热 .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燃烧匙 B.集气瓶 C.药匙 D.量筒4、木炭、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 ,在_______________中燃烧剧烈,请你分析造成燃烧剧烈程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有:①铁丝②木炭③蜡烛④红磷四种物质 ,为了得到较纯洁的氮气 ,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在这四种物质中最||适宜选用的是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二课时 )一、目标定向1、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2、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反响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二、个体自学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1、工业上制备氧气的方法是:别离液态空气法 ,该方法属于 (填 "物理变化〞或 "化学变化〞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常用药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响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本卷须知:(至||少写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催化剂的定义: .三、同伴互导1、小组内相互交流根底知识的对错 .2、小组选出代表展示根底学习的成果 .四、教师解难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 ,为什么试管口要向下倾斜 ?3、为什么在试管口放置一团蓬松的棉花 ?4、当加热试管后不久 ,导管口就有气泡冒出 ,此时是否要立即开始收集气体 ?为什么 ?5、当收集氧气完毕后 ,为什么先必须将导管移出水面后在熄灭酒精灯 ?6、氧气的收集方法和 .五、练习检测1.以下物质中与其它三种物质的颜色不同的是 ( )A.高锰酸钾 B.二氧化锰 C.木炭 D.氧化铜2.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是因为 (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稍大C、氧气不易溶于水D、氧气能帮助燃烧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中 ,试管口稍向下倾下斜的原因是 ( )A、有利于排出氧气B、便于加热C、防止空气倒吸D防止水倒流 ,炸裂试管。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列宁红军小学尉风林执笔人吕子刚审核人授课人吕子刚授课时间8.28授课班级9(1、2、3课题绪论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一课时导学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自学导学流程【预习导学】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4.填空: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合作探究】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
思考以下内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复备栏(3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4.怎样学习化学?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化学的发展历史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
(道尔顿、阿伏伽德罗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
(门捷列夫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⑤.绿色化学:化学发展的趋势、方向。
(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从源头上消除污染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归纳总结】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初中化学导学案(全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级:九年级教师:李鑫绪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4.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5.填空: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CO2铁:Fe 水:H2O 过氧化氢:H2O2学习研讨: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
思考以下内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
(4).怎样学习化学?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化学的发展历史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
(道尔顿、阿附加的罗)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
(门捷列夫)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⑤.绿色化学:化学发展的趋势、方向。
目录绪言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课题1 空气(2)课题2 氧气(1)课题2 氧气(2)课题3 制取氧气(1)课题3 制取氧气(2)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3 水的净化课题4 爱护水资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题2 元素课题3离子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1)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2)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1)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2)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题2 燃料和热量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绪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4.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5.填空: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CO2铁:Fe 水:H2O 过氧化氢:H2O2学习研讨: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目录绪言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课题1 空气(2)课题2 氧气(1)课题2 氧气(2)课题3 制取氧气(1)课题3 制取氧气(2)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3 水的净化课题4 爱护水资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题2 元素*课题3离子*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1)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2)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1)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2)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题2 燃料和热量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附:带”*”号的有课件绪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4.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5.填空: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CO2铁:Fe 水:H2O 过氧化氢:H2O2学习研讨: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答案上册【篇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全册)】t>列宁红军小学尉风林符川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导学案【篇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全册)】——————————————————班级——————————————————学科——————————————————教师——————————————————导学须知教师在导学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宽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的创造者,思维矛盾的挑动者,茫然无助时引路人、示范扶持者,攀登历练的加油助威者,成功进步时的喝彩者?? 一、导学“八认真” 1. 认真搜集资料 2. 认真备导学案 3. 认真上高效课 4. 认真辅优补差 5. 认真实习实作 6. 认真批改作业 7. 认真考核评价 8. 认真反思总结二、导学“六要素”1. 教材要让学生读2. 问题要让学生提3. 过程要让学生说4. 规律要让学生找 5. 实验要让学生做 6. 结论要让学生下三、导学“五原则”1. 胸中有纲2.心中有书3.脑中有题4.目中有人5.手中有法四、学习“三方式”备导学案时重点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个维度加以设计。
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即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导学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采取那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作出奖赏或惩罚,以利于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
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指学习者不是一个人单独地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而是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去完成共同的任务,开展活动时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又互相帮助。
它表现为: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认识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2.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重点)3.初步认识酸的概念。
(难点)二、知识链接1.物质的物理性质通常包括: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
2.闻气味的方法:小心打开瓶塞,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千万不要直接凑近瓶口闻气味。
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会形成“白雾”,即盐酸小液滴。
4.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作干燥剂的物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吸收水分;二是不与被干燥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解离:是指导某些固体溶于水中,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自主学习案自主阅读课本P2~P3,完成下列活动。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在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活动二:浓硫酸的稀释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_________沿容器壁慢慢注入_________中,并不断搅拌。
温馨提示:由于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若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水会浮在浓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使水暴沸,夹带着酸液向四处飞溅,非常危险。
活动三:认识什么是酸碳酸是一种常见的酸,化学式为H2CO3。
除碳酸外,常见的酸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酸溶于水后都能解离出相同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符号为_______。
合作探究案探究一:什么是酸?试着写一写它们在溶于水时解离成离子的方程式(即电离方程式)。
例:H2CO3 = 2H+ + CO32- H2SO4 = _________________ HCl= _________________HNO3 = _________________ CH3COOH= _________________ 观察电离方程,以上几种化合物在解离过程中都产生了相同的________离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导学案(精品)目录绪言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课题1 空气(2)课题2 氧气(1)课题2 氧气(2)课题3 制取氧气(1)课题3 制取氧气(2)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3 水的净化课题4 爱护水资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题2 元素*课题3离子*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1)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2)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1)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2)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题2 燃料和热量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附:带”*”号的有课件绪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4.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5.填空: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12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您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宗旨,欢迎您下载使用!目录绪言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课题1 空气(2)课题2 氧气(1)课题2 氧气(2)课题3 制取氧气(1)课题3 制取氧气(2)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3 水的净化课题4 爱护水资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题2 元素*课题3离子*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1)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2)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1)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2)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题2 燃料和热量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附:带”*”号的有课件绪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 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一金属材料第一课时导学知识目标点: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通性和个性)2、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课时:1课时导学方法: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由金属材料制成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2、金属材料包括和。
3、Al、Fe、Cu发现朝代有早到晚排列顺序是:、、。
二、课堂导学:1、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①仪器和药品(在家中寻找一些废弃的金属用品,如:易拉罐、废电池皮、回形针、铜导线、罐头瓶盖等。
)②步骤a把它们打磨后,观察颜色状态,并试试能否被弯曲折断。
b用小刀在表面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的大小。
c在火焰上方烧烤,试试它们能不能传热。
d用铁锤锤击,看能否拉长压扁。
e用电池、导线和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
③交流讨论金属的物理性质:①;②;③;④。
个性:。
2、讨论:课本P33、金属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
还需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金属之最:⑪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⑫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⑬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⑭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⑮硬度最高的金属—铬⑯熔点最高的金属—钨⑰熔点最低的金属—汞⑱密度最大的金属—锇⑲密度最小的、最轻的金属—锂课堂练习:1、大多数金属都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一般有金属光泽,______ 和_ 较大,较高,具有良好和、性能。
在室温下除外,金属都是,但不同的金属还具有各自的一些特性,而且各种金属的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
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自来水管,你认为选用下面哪一种既经济又耐用()A.普通钢管 B.铜管 C.不锈钢管 D.塑料管3、下列金属中导电性能最好的是()A.铜 B.铝 C.铁 D.银课外练习:1、用金属的化学式填空:①白铁皮表面镀上的一层金属是。
②镀在保温瓶胆夹层的银白色的金属是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导学案目录绪言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课题1 空气(2)课题2 氧气(1)课题2 氧气(2)课题3 制取氧气(1)课题3 制取氧气(2)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3 水的净化课题4 爱护水资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题2 元素*课题3离子*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1)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2)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1)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2)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题2 燃料和热量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附:带”*”号的有课件绪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4.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5.填空: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型:新授课主编:XXX 审核:XXX 编号:01一.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了解化学的作用。
3.了解化学的发展史。
二.新知预习(温馨提示:阅读教材P1~4后填空)1.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不仅要研究,还要研究和创造。
2.化学是在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的科学。
3.科学家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的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他们的重要结论是:物质是由构成的,分子中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门捷列夫发现了并编制了,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5.近年来,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的方向发展,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三.探究演练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③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2.下列问题与化学关系密切的是()①为什么铁制的菜刀容易生锈②为什么长期喝纯净水不利于健康③顺风骑车为什么省力④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空⑤为什么化工厂的烟囱会污染环境,损害健康⑥自行车上的铁锈为什么要及时除去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⑥ C.①②⑤⑥ D.②③⑤⑥3.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 D.法拉弟四.拓展提升1.下列生产属于化学工艺的是()①发明指南针;②造纸技术;③烧制陶瓷;④火药的发明;⑤青铜器的制造。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2.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3.由废弃塑料(如一次性快餐盒)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市向社会公开征求建议,以下建议不可行的是()A.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B.不滥用塑料制品 C.回收利用废弃塑料 D.开发新型可降解塑料五.知识整理与反思1.化学研究的对象。
2.化学的作用。
3.化学发展史。
六.成果检测1.教材第4页图8中漂亮的金丝雀之所以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水中是因为制作这个鸟笼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的性质是() A.绝热 B.导电 C.导热 D.隔水透气2.下列问题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A.开发和利用化石燃料 B.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C.研制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D.治理环境污染3.世界每年产生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对环境造成危害,威胁着人类生存,所以科学家提出绿色化学的概念,下列哪项不属于绿色化学研究的内容()A.研究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 B.研究可降解塑料的开发C.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D.研究形状记忆合金的开发与应用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主编:XXX 审核:XXX 编号:02一.学习目标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它判断常见的物质变化。
2.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学会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能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3.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二.新知预习(温馨提示:阅读教材P6~8后填空)1.物理变化是指变化。
如水结冰、汽油、蜡烛受热等。
物理变化伴随的现象是的改变。
2.化学变化是指变化,也叫化学。
如钢铁,木材等。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化学变化常表现为颜色改变、、,而且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等现象。
三.探究演练【探究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问题1 仔细观察教师演示的几个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提示:做化学实验时,利用感觉器官重点观察试剂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在实验前后发生的变化。
问题2 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可知,实验1、2发生的是,其共同特征是。
实验3、4发生的是,其共同特征是。
由此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问题3 如何判断物质是发生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呢?(想一想)能不能通过现象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呢?如:①白炽灯通电放热发光;②汽车轮胎发生爆炸;③水受热变成水蒸气;④降温加压无色的氧气变成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它们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判断物质是发生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的唯一方法(判断依据)是。
四.拓展提升1.下列描述涉及一些物质的变化,其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3.(填序号)在以下生活里常见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①撕碎白纸;②用玻璃刀切割玻璃;③冰雪融化;④鸡蛋变臭;⑤用粮食酿酒;⑥木材燃烧;⑦面包发霉;⑧干冰升华;⑨白炽灯通电后变烫。
五.知识整理与反思物质的变化分为和,其本质区别为。
六.成果检测1.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D.颜色改变了2.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西瓜榨成西瓜汁 B.铝块被压制成铝箔 C.石蜡熔化成蜡油 D.用玉米酿制酒精3.以下变化中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爆炸 B.燃烧 C.发光发热 D.固体受热变成气体4.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而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黄铜生锈,车胎爆炸 B.高粱酿酒,红磷燃烧C.胆矾研碎,酒精燃烧 D.食物腐烂,金属导电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主编:XXX 审核:XXX 编号:03一.知识链接1.物质的变化分为和,其本质区别为。
2.下列四种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上的不同,它是()A.火药爆炸 B.衣服晾干 C.纸张燃烧 D.粮食酿酒二.学习目标1.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二者的区别并能正确加以辨别。
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三.新知预习(温馨提示:阅读教材P8~9后填空)1.化学性质是,如:。
物理性质是,如:。
它包括、、、、、、等。
2.物质的决定用途,物质的用途又反映。
3.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四.探究演练问题1 你所列举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中哪些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哪些不需要?表一:点拨:氧气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氧气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讨论与交流:你能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吗?试描述鉴别的方法。
问题2 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方法。
⑴物理性质可由感觉器官感知或仪器测定得出,而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⑵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内容表述不同:物理性质有哪些方面?化学性质有哪些方面?请尝试描述一下。
物理性质包括。
化学性质包括。
【针对性训练】考试专用纸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片状 B.不溶于水 C.可燃性 D.易撕碎问题3 怎样区分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
⑴变化是指一个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过程,重在“变”,常用动词表示。
⑵性质是物质固有的能力、特性,它决定了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否发生某种变化。
常用“能、不能、可以、不可以、易、不易、会、不会、是、难、有、呈”等词语描述。
物质的变化加上这些词语就是物质的性质。
如:玻璃破碎()→玻璃易破碎(),钢铁生锈()→钢铁会生锈()。
五.拓展提升1.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的不同才能区别的是()A.水和食醋 B.铜片和铝片 C.水和澄清石灰水 D.铁粉和食盐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既包含物理性质又包含化学性质的是()A.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碱式碳酸铜呈绿色,受热易分解C.铝是银白色固体,易导电、传热 D.石墨是灰黑色固体,熔点较高3.如何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下列物质(写出利用的具体性质)⑴酒精和水;⑵厨房中的白糖和食盐;⑶酱油和醋;⑷铜丝和铝丝;⑸铁块和铝块(同体积的)。
六.知识整理与反思物质的性质分为和。
七.成果检测1.下列叙述中与铁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铁能传热导电 B.纯铁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金属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 D.纯铁有良好的延展性2.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酒精可作燃料 B.铜丝可做导线 C.用金钢石制作刀具 D.用钢材制铁轨3.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A.颜色 B.状态 C.硬度 D.可燃性4.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状态、熔点 B.硬度、密度 C.溶解性、可燃性 D.导电性、挥发性5.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属于物理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发光;④冰雪融化;⑤氧气不易溶于水;⑥铜器上出现铜绿;⑦鸡蛋会变臭;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主编:XXX 审核:XXX 编号:04一.学习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二.新知预习(温馨提示:阅读教材P11~14后填空)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2.化学学习的特点是:①关注物质的;②关注物质的;③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的解释和讨论。
三.探究演练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阅读课本P12~13,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方法和步骤,仔细观察实验,然后完成下表。
四.拓展提升1.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这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2.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为什么外壁有水珠形成?五.知识整理与反思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
2.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反思与交流。
六.成果检测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A.空气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2.小新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那么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3.问题:蜡烛燃烧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有人提出了以下假设:A.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B.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