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62
教材整合 必修1 文言文基础+素材挖掘一、明通假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卒起不意,尽失其度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秦王还柱而走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通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文言语段翻译(4)一、语言基础知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长廊上最炫目、最独特、最具有魅力的瑰宝。
中国的知识分子几乎都是从____________时便开始学习背诵唐诗宋词。
那些____________的名章佳句,常常伴随一个人的一生,成为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____________。
A.牙牙学语耳熟能详情韵B.呱呱坠地脍炙人口情愫C.牙牙学语脍炙人口情愫D.呱呱坠地耳熟能详情韵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9月3日举行的胜利日阅兵,首次组织共产党抗战老兵和国民党抗战老兵一起接受检阅,以体现全民族奋勇抗战的伟大精神。
B.萨尔维尔的《不要哭泣》以西班牙战争为背景,通过老母亲向女儿讲述家世的方式,描绘了老母亲在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后变得坚强。
C.8月29日晚,由刚过26岁生日的苏炳添、莫有雪、谢震业、张培萌组成的中国队勇摘男子4×100米接力赛银牌,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D.面对精神懈怠、消极腐败等危险,能不能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是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决定着我们事业的兴旺发达。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无论放在我们面前的著作多么伟大,都不宜用一种崇拜甚至膜拜的心态去读,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就此而言,要有真正的阅读,必须先培养出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思想。
①我们当然可以相信某套理论或坚持某种立场②对待自己的老师也应如此③更不要认定这些著作所说的必然是真理④“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理应是追求学问的基本态度⑤但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支持⑥不仅对待经典如此A.③①④②⑤⑥ B.③①⑤⑥②④C.⑤①③②④⑥ D.⑤⑥③①④②二、名句默写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_。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实词推断五法》:联想印证法1.课本联想法高考试题中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
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内所学过的实词,举一反三,找出对应文句,进行相应迁移。
如2016年浙江省卷中“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一句,若判断“蛄蟪”的意思,可联系课本《逍遥游》中“蟪蛄不知春秋”的句子,可知“蛄蟪”即“蟪蛄”,指寒蝉。
2.双音联想法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
如果试题中出现了单音节词,可以联想双音节词来推断其含义。
如2014年湖南省卷中“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一句,若要判断“造”的含义,可以联想到双音节词“造访”,解释为“往、到”“拜访”;“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一句中的“尚”,可以联想到“崇尚、尚武”,解释为“尊崇、推崇”。
3.成语联想法不少成语源于文言文,因此成语中保留了很多词语的古义,借助平时比较熟悉的成语中某些词语的含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如2016年北京市卷中“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一句中的“释”,可以联想到成语“如释重负”,解释为“放下,放弃”。
例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元褒,字孝整,便弓马,少有成人之量。
年十岁而孤,为诸兄所鞠养。
性友悌.,善事诸兄。
诸兄议欲别居,褒泣谏不得,家素.富,多金宝,褒无所受,脱身而出,为州里所称。
及.长,宽仁大度,涉猎书史。
仕周,官至开府、北平县公、赵州刺史。
及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尉迟迥,以功超拜柱国,进封河间郡公,邑二千户。
开皇二年,拜.安州总管。
岁馀,徙原州总管。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性友悌.悌:________(2)家素.富,多金宝素:________(3)及.长,宽仁大度及:________(4)开皇二年,拜.安州总管拜:________[答案](1)敬爱兄长(2)一向、向来(3)等到(4)授予官职[解析](1)可以联想到《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申之以孝悌之义”;(2)可以联想到《鸿门宴》中的“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3)可以联想到《过秦论》中的“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及”是“到了,等到”的意思;(4)可以联想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词语、文化常识考法简析教学设计【导入语】近三年新课标卷的第11题题干设置是“下列对材料中(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从题干指令看,本题是综合性考察,涉及的面很广,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所考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尤其要区分多义词的语境意思。
如果题目出得难一点,可能还会考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意思,甚至会考有区别于词典解释的临时意义。
二是与所考词语相关的其它方面的理解,比如与成语中的相同词语意思比较、与之前学过的课文中某某处词义是否一致、是否涉及古今变化等。
三是命题人的“解说”是否合乎原文语境,包括与人物形象、作品主题的关联,有没有过度解读或偏狭理解等,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具臣”的解说,就是命题人根据语境推测出来的。
【课堂活动一】考法探究下面我们先以2023年新课标Ⅰ卷的真题为例,来探究一下这一题的解读方向。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
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
讨论:请同学们从考法角度思考,看看这道题能给我们哪些启示?1.考查词语的用法,与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有所关联。
A项中“围”在选文中指被围困,是被动用法;“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是被选拔,也是被动用法,所以选项判定是正确的。
2.考查多义词的语境义,与课文中的语句放在一起比较。
重视对教材内容的回顾,是新课标卷的重要趋势。
而且不限于高中教材,甚至涉及初中教材。
如A项“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自初中教材《孟子》三章,B项“不可以不劝爱人”才是选自高中教材《兼爱》。
3.死知识考得活,考查思维能力,要真的读懂文本才能判定。
C项“具臣”,词典释义是“备位充数之臣”,但是选项说的是“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学生如果没有语境分析的能力,即使背了词典,也照样做不出来。
基础落实二文言实词的理解与积累——文言文阅读的所有秘诀均在实词的落实一、实词五大必备知识落实(一)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乃至属于不同词类。
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
一般说来,词的意义分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对于常见常用的多义词,要了解多义词的意义衍变分化的规律和特点,它往往以其本义为基础引申出其他义项,众多义项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工具书中一般列为第一条)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
1.本义在多义词的诸多义项中,总有一个是最原始、最具体的意义,称之为本义。
如“兵”的本义是“兵器”,“道”的本义是“道路”,“向”的本义是“朝北的窗户”,“走”的本义是“跑”等。
2.引申义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和基本意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者相关联的关系。
词的引申方式有两种:(1)辐射式:词义的引申环绕着一个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展开,各引申义之间的联系紧密度相同。
例如:(2)连锁式: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步步延伸开去,因此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有密有疏。
例如:3.比喻义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它使用比喻的手法,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
如:〖即练即悟〗1.解释下列句子和成语中加点字的含义。
(3)除(4)夺(5)伐.④金伐.鼓下榆关《燕歌行并序》⑤口诛笔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天保初,清河王高岳拜.司州牧,闻业(孟业)名行.,复召为法曹。
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渺小,笑而不言。
后寻.业断决之处,乃谓业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寻.迁东郡守,以宽惠著。
其年,麦一茎五穗,其余三穗四穗共一茎,合郡咸以为政化所感。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拜⎩⎪⎨⎪⎧①清河王高岳拜.司州牧( )②拜.送书于庭( )③上堂拜.阿母( )行⎩⎪⎨⎪⎧①闻业名行.( )②余嘉其能行.古道( )③赵王畏秦,欲毋行.( )寻⎩⎪⎨⎪⎧①后寻.业断决之处( )②寻.迁东郡守( )③既窈窕以寻.壑( )过⎩⎪⎨⎪⎧①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技法丨2020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断句“三原则”1.字句意思要讲通示例: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
(《两般秋雨庵随笔·史阁部书》)分析:句中的“其不屈正也”令人费解,中间应点断,即“其不屈,正也”。
意思是他的英勇不屈是正义的。
2.内容要符合情理示例:太祖在江州,遣诸将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明通鉴》)分析:按以上标点,“陈德华、高费聚”只有两个人,与下文所说“三路兵”相矛盾,且史载无此二人,应该是“陈德、华高、费聚”三人。
故此句标点应为:……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3.要兼顾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修辞以及古文化知识示例:夫唯禽兽无礼。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礼记》)分析:“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令人费解,这是把两个相邻的意义不同的单音词当作双音词或词组,致使该断的地方没有断开。
应断为“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
“作”在这里是“兴起、出现”的意思。
示例:古今英才贵位,其所生往往出自卑贱非第,无损于其子之贤,而愈形其母之贵。
(金埴《不下带编》卷三)分析:按以上标点把“非第”与“卑贱”并列连读,显然是将其理解为名词成分,意为“不是高贵的门第”;其实,“非第”是两个副词连用,“非第”即“非但”“不仅”的意思,与下句“而愈”相呼应,因此应标点为:……出自卑贱,非第无损于其子之贤,而愈形其母之贵。
(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
父思,武昌太守。
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
(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项后“有子”前应该有停顿,即“方成佳器/有子如此”。
2020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归纳《师说》(新人教版必修3)一. 通假字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2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二、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5)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6)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7)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三、一词多义1 师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③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④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2.传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③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3.道① 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③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4.惑① 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②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③ 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5. 乎(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6. 而(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4) 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5)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6) 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7) 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8) 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7. 之(1)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 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8)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9)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0)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8. 其(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9. 于(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10. 也(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2.名词作动词①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3.名词的意动用法①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②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二)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 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② 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③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⑤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2.形容词作动词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三)动词的使动用法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使……学习)五、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表否定判断)(二)被动句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三)倒装句1.介宾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3)不拘于时,学于余(于余学,介宾短语后置)2.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4. 省略句(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5. 固定格式庸……乎:表反问,难道……吗,哪里……呢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专题3:文言文(12兰亭集序)李仕才1.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趣.舍万殊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晤面对面(2)取与“舍”相对2.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
(2)俯察品类..之盛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种类。
(3)或取诸怀抱..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
(4)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文雅;指文化或文人。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
答案 (1)它(曲水)的旁边的地方。
(2)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3)襟怀抱负。
(4)这次集会的诗文。
(5)用来……的。
3.一词多义(1)临⎩⎪⎨⎪⎧ 未尝不临.文嗟悼: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朕临.天下二十有八年:(2)次⎩⎪⎨⎪⎧列坐其次.: 其次.不辱身: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3)修⎩⎪⎨⎪⎧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乃重修.岳阳楼:(4)一⎩⎪⎨⎪⎧其致一.也: 悟言一.室之内: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六王毕,四海一.:(5)引⎩⎪⎨⎪⎧引.以为流觞曲水: 将军夜引.弓: 相如引.车避匿: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引.赵使者蔺相如:(6)于⎩⎪⎨⎪⎧当其欣于.所遇: 得复见将军于.此: 长于.臣: 受制于.人:(7)以⎩⎪⎨⎪⎧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以.大中丞抚吴者: 思垂空文以.自见: 皆以.美于徐公:(8)之⎩⎪⎨⎪⎧仰观宇宙之.大: 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之.二虫又何知:答案 (1)面对,引申为阅读/迎,对着/将要/统管 (2)地方/次一等/按次序,编次/临时驻扎 (3)动词,做,举行/形容词,高/形容词,寿命长/动词,修建 (4)一致/数词/把……看作一样/统一 (5)动词,汲引/动词,拉开/动词,调转/动词,拉/动词,延请 (6)介词,对/介词,在/介词,比/受……于,表示被动 (7)介词,因为/介词,凭借……身份/连词,表目的/动词,以为,认为 (8)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动词,往,引申为达到,得到/助词,的/代词,这 4.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少长..咸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映带.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觞.一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引以为流.觞曲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所以游.目骋.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足以极.视听之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齐.彭殇为妄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形容词用作名词,贤士(2)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3)名词用作动词,环绕(4)名词用作动词,饮酒(5)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放纵;使……奔驰(7)副词用作动词,尽(8)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9)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成平等5.说出下列句式类型(1)死生亦大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引以为流觞曲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判断句(2)判断句(3)状语后置句(4)定语后置句(5)定语后置句(6)省略句6.翻译句子(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一、古文阅读古文阅读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试难点之一。
在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古文知识点:1. 古文基础知识:包括古文的基本语法、词语用法、联句和修辞手法等。
需要理解古文中常见的虚词、语气助词、连词等的用法,并能正确解析古文中的词语搭配、词义转化、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2. 古文文言文阅读:需要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包括断句、点读、扣题等。
同时要熟悉古文中常见的典故、成语、名句等,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于阅读和写作中。
3. 古文篇章阅读:需要能够理解古文篇章的整体结构和脉络,掌握文中的主旨和要点,并能从中提炼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倾向。
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之一,也是对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考验。
在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现代文知识点:1. 阅读理解题:需要培养细读、略读和速读的能力,从文章中抓取信息、找出关键词,快速准确地回答问题。
2. 写作应用题:需要熟悉不同类型的写作任务,如图表作文、议论文写作、应用文写作等,并掌握常用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 修辞手法:需要理解和辨析现代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等,能够正确理解作者的修辞意图,并应用于阅读和写作中。
三、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中的重中之重,也是高考备考的重点。
在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古诗词知识点:1. 古诗词基础知识:需要熟悉古诗词的常见格律、韵脚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掌握诗词的基本词义和字音等。
2. 古诗词常考题材:需要理解并熟悉古诗词中的常见题材,如山水田园、咏史怀古、抒怀悲愤等,能够从中理解诗词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3. 古诗词赏析方法:需要学会运用赏析方法进行古诗词的解读,包括从字面、词义、情感等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并能理解其意境和艺术魅力。
总结: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古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这三个方面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