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长跑运动中常见的生理现象
长跑是一项对体能和耐力要求极高的运动,对于参与这项运动的人来说,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生理现象是非常必要的。
这不仅能够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准备和应对运动中的挑战,还能预防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以下是在长跑运动中常见的生理现象:
极点现象:在剧烈运动开始阶段,由于身体的氧气供应不能满足肌肉活动的需要,导致身体出现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等不适应感,称为极点。
极点是长跑过程中正常的生理现象,运动员应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强度,逐渐克服极点,进入稳定状态。
肌肉痉挛:肌肉痉挛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强直收缩,造成肌肉僵硬、疼痛。
长跑过程中,由于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者因为出汗过多、电解质失衡等原因,容易引起肌肉痉挛。
运动员在长跑前应充分热身,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过度训练:过度训练是指机体在过度负荷下产生的功能紊乱和适应不全。
过度训练会使运动员感到疲劳、睡眠质量下降、食欲减退等。
为了防止过度训练,运动员应合理安排训练计划,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以及合理的营养摄入。
心率: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反映心脏功能和运动强度的常用指标。
在长跑过程中,心率会逐渐上升,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运动员可以通过监测心率来调整运动强度,避免运动过度或不足。
呼吸:长跑过程中,呼吸频率和深度会增加以满足身体对氧气
的需求。
运动员应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如深呼吸、保持稳定的呼吸节奏等,以减少疲劳感并提高运动表现。
总的来说,了解这些生理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进行长跑训练和比赛。
运动锻炼常见生理反应学习-让你也成为运动达人我们的身体在从安静状态切换成运动状态,因为并非习惯动作,因而可能会出现某些生理反应,这种反应叫运动生理反应。
那么它们是怎么样的,到底要不要紧,怎么预防?老司机伪娘老八来告诉你们,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后亲们遇到就不用紧张了,哈哈。
一、肌肉痉挛(抽筋)我勒个去,一般新人长期不运动,一下终于可以动一动,一激动,不好意思,抽筋了,路边打滚了!当然最可怕的就是游泳池里抽筋!原因:肌肉突然猛力收缩或用力不均匀,或因受到过冷水温(或气温)的刺激,或收缩与放松不协调等都会引起肌肉痉挛。
所以预防与处置:在运动前对容易发生痉挛的部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并适当按摩。
特别提醒在水中抽筋一定不要慌张,实际上我们身体吸足气是可以保持浮在水面上的。
二、肌肉酸痛并不是新手,也热身了,没问题了吧?我是运动热爱者!我就要拼命锻炼,可是很快发现,哎哟,浑身肌肉疼!原因:平时缺乏锻炼或运动量过大。
这个的预防与处置:运动开始时运动量小些,以后逐渐增加,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每次锻炼后,要及时做好放松活动,如仍然有酸痛现象,可采取局部按摩、热敷,以促进气血通达,缓解酸痛。
三、运动中腹痛好的,报告伪娘老八,我已经是老司机了,没错,我就要秀一秀自己的运动,哎哟,肚子疼了!原因:老司机们也别偷懒,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者激烈运动时,膈肌运动异常,血液瘀积在肝脾两区,引起两肋间肌疼痛,或者吃货们在运动前饮食过多,都会引起腹痛。
预防与处置:做好准备活动,运动负荷要循序渐进,并注意呼吸自然,切忌闭气。
对于已经产生腹痛,可适当减慢跑速,加深呼吸,揉按疼痛部位或弯着腰跑一段,即可缓解疼痛,不要慌张,人体很快就会调整好!切忌突然停下来,那样不会缓解,而且有可能伤害内脏哦。
腹痛严重者,可缓慢达到停止运动,并口服十滴水或普鲁苯辛1片/次。
四、运动突然昏,晕眩!老司机,锻炼,一切就绪了,没问题了,但是一段时间后,哎哟,眼前发黑,我要摔倒了!原因:在运动过程中,脑部突然血液供给不足,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发生一时性知觉丧失现象,称之为“运动性昏厥”。
运动中的生理反应与处理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人体的生理平衡受到暂时性破坏,并出现某些生理反应。
这种反应,称之为"运动生理反应"。
常见的运动生理反应及处理方法如下:一、肌肉酸痛 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些同学,在一次活动量较大的锻炼以后(如长跑,爬山、力量练习等)或者是隔了很长时间未锻炼,刚开始锻炼之后,常常出现运动后肌肉酸痛。
这种肌肉酸痛往往不是锻炼后即刻出现,而是在第二或第三天出现,持续2∽4天后才逐渐缓解。
这种一般在锻炼后24小时后出现的肌肉酸痛在运动医学上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症'。
锻炼后24-72小时酸痛达到顶点,5-7天后的疼痛基本消失。
除酸痛外,还有肌肉僵硬,轻者仅有压疼,重者肌肉肿胀,妨碍活动。
任何骨骼肌在激烈运动后均可发生延迟性肌肉酸痛,尤其长距离跑后更易出现。
长跑者可出现髋部、大腿部和小腿部前侧伸肌和后侧屈肌的疼痛,在肌肉远端和肌腱连接处症状更显。
在炎热夏天进行极量运动后,除肌肉疼痛外,还可出现脱水、低钙、低蛋白等症状。
(一)原因:多数是由于平时缺乏锻炼或运动量过大引起的。
由于运动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活动与肌肉活动的需求不相适应(运动开始不久,运动系统的肌肉等可以很快进入快速的、剧烈的运动,而心脏跳动、呼吸的频率不能一下子就达到很快、很高的水平),肌肉的氧气供应不足,使肌肉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乳酸不能及时氧化而排出,乳酸堆积在肌肉中,刺激了肌肉中的感觉神经末梢,从而引起了酸痛。
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这种肌肉酸痛现象,一般来说坚持锻炼两三天后,就会因为机体机能逐步适应锻炼而自然消失。
如果肌肉酸痛得厉害,可以休息一天,隔天再进行锻炼。
如果肌肉在锻炼隔天后仍持续酸痛,并且感到身体疲劳、精神不振、不想吃饭、睡眠不好等,就说明运动负荷太大了,或者局部有肌肉轻度拉伤现象,应适当休息几天,等酸痛消除,体力恢复,感到身体有劲后,再坚持锻炼。
酸痛后,经过肌肉局部细微结构的修复,肌肉组织会变得比以前强壮,再经历同样的负荷就不易发生损伤或酸痛的情况。
耐力运动中发生的生理反应
耐力运动是一种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如长跑、骑行、游泳等。
在进行耐力运动时,身体会经历以下生理反应:
1. 心率和心输出量增加:为了运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工作肌肉,心脏会增加心率和每搏输出量。
2. 呼吸增加:呼吸深度和频率增加,以帮助血液输送更多氧气到肺部。
3. 血管扩张:周围组织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血管将扩张以增加血流量。
4. 脂肪分解:身体会开始分解脂肪作为燃料,以提供长时间持续的能量。
5. 糖原分解:当脂肪作为燃料不足时,身体会开始分解肝脏和肌肉中的糖原作为能量来源。
6. 汗液分泌:随着身体温度升高,汗液会分泌出来以降低体温。
7. 血乳酸水平升高:当肌肉缺氧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液中乳酸水平升高,使肌肉感到疲劳。
8. 肌肉衰竭:长时间的耐力运动会导致肌肉衰竭,肌肉无法继续收缩,需要配合适当的恢复措施以避免损伤。
体育锻炼常见的生理反应与处理一、低血糖症(1)原因:由于长时间剧烈运动,体内血糖大量消耗和减少,大脑皮层调节糖代谢创机制暂时紊乱所造成的运动前饥饿或情绪过分紧张,病后初愈即参加较长时间的运动。
(2)症象:正常状态下人体内每100毫升血液中血糖应维持在80~120毫克。
当血粳低于50~60毫克时,人体会出现饥饿感,极度疲乏、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重者神志模糊语言不清、四肢发抖、骚动不安或精神暂时错乱(如在长距离赛跑中,出现返身向相反方向跑,甚至昏迷。
这一系列症状称为低血糖。
此症多发生于长跑、超长跑和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中。
(3)处理:低血糖症发生时,首先要平躺保暖,神志清醒者可给予喝浓糖水或吃少量食品,一般即可恢复。
若出现昏迷,应先抗休克,即按人中、百合、涌泉、合谷等穴,并迅速送医院救治。
(4)预防:应注意患病未愈、空腹饥饿时或体质较差时,不宜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在长时间运动中,可准备和补充一些含糖的饮料。
二、肌肉酸痛(1)原因: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原因是运动时肌肉活动量大进而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纠缔组织的细微损伤,以及部分肌纤维的痉挛所致。
(2)症象:肌肉酸痛一般不是运动结束后立即发生的,大多是发生在运动结束1~:天以后,因此,也被称为延迟性疼痛。
由于这种酸痛现象只是局部肌纤维损伤和痉挛,才影响整块肌肉内部对细微损伤的修复,肌肉组织会变得更加强壮,以后同样负荷将不易使肌肉再发生酸痛。
(3)处理:当已经出现肌肉酸痛后,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热敷。
对酸痛的局部肌肉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及代谢过程,有助于损伤的缍织能修复及痉挛的缓解。
●伸展练习。
对酸痛局部进行静力牵张练习,保持伸展状态2分钟,休息1分钟,重复进行,有助于缓解痉挛。
●按摩能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促使损伤修复。
●口服维生素C。
维生素C能促进结缔组织中的胶元合成,有助于损伤的结缔组爹的修复。
●针灸、电疗等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预防:在参加体育锻炼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安排运动量,尽量避免局部肌肉负担过重;同时注意在锻炼时,应充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整理活动。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运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活动,它对我们的身体和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
当我们进行运动时,我们的身体会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心率的增加、呼吸加强、肌肉收缩以及体温升高等。
了解这些常见的生理反应对于我们合理安排锻炼计划、提高锻炼效果和促进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以及这些反应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心率的增加是运动中最明显的生理反应之一。
当我们开始运动时,身体会通过增加心率来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心率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心脏和肺部的功能,使它们能够更有效地工作。
在运动过程中,心率的增加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有利于改善身体机能和加快康复过程。
其次,呼吸加强也是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之一。
当我们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是为了增加氧气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通过加强呼吸,我们的身体能够更好地利用氧气,提供更多的氧气到各个组织和器官,从而增强运动能力和耐力。
同时,加强呼吸还可以排除体内积累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有助于维持酸碱平衡和减轻运动后的疲劳感。
肌肉收缩是运动中最基本的动作之一,也是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之一。
在运动过程中,我们的肌肉会受到刺激而收缩。
肌肉的收缩不仅帮助我们完成各种动作和力量输出,还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和维持。
此外,肌肉收缩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减少运动损伤和促进康复。
体温升高是运动中的一种常见生理反应。
运动会增加我们的能量消耗和代谢率,从而产生热量。
为了维持正常的体温,我们的身体会通过排汗和扩张血管等方式来散热,从而使体温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体温的升高有助于提高身体的代谢率和能量消耗,促进脂肪燃烧和体重控制。
同时,适当的体温升高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康复和恢复过程。
另外,运动中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生理反应。
比如,我们可能会感到筋疲力尽、出汗和渴望饮用水;还可能出现肌肉酸痛、气促和面红耳赤等症状。
由于运动,使人体生理活动过程的有序性受到了暂时的破坏,从而常常出现某种生理反应,简称“生理运动反应”,常见的生理运动反应及处理办法如下:一,肌肉酸痛不少同学有过这样的体会,在一次运动理较大的锻练后,或是隔了较长的时间没有锻练,刚开始锻练之后,往往会出现肌肉酸痛,这种酸痛不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即刻,而是发生在运动结束后1~2天内,因此称肌肉延迟性疼痛。
(一)原因和症状近代生理学的研究表明,运动后的肌肉酸痛原因是,运动时肌肉运动量大,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绘结缔组织的细微损伤,以及部分毛细纤维的痉挛所致。
不少生理变化的研究表明,证实了酸痛时这种局部细微损伤及痉挛的存在。
由于这种肌纤维细微损伤及痉挛是局部的,故而就整块肌肉而言,仍能完成运动功能,但是存在酸痛感。
酸痛后,经过肌肉内部细微损伤的修复,肌肉组织变的较以前强壮,以后同等负荷将不易再发生损伤。
(二)处理和预防1,处理当已经出现肌肉延迟性酸痛后,采取以下措施有利于酸痛的减弱或缓解:(1)热敷。
可对酸痛的肌肉进行热敷,有助于操作组织的修复及痉挛的缓解。
(2)伸展练习。
可以对肌肉进行局部的静力牵张练习,保持伸展状态2分钟,然后休息1分钟,重复进行,每天做几次这样的练习,有助于缓解痉挛。
但注意做时,不可用力过猛,以免牵拉肌纤维损伤。
(3)按摩。
按摩有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损伤修复及痉挛缓解。
(4)口服维生素C。
维生素C有促进结缔组织中胶元合成的作用,有助于受伤组织的修复,从而减轻或缓解酸痛。
(5)针灸,电疗等手段对缓解酸痛也有一定的作用。
2,预防预防肌肉酸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状况科学地安排锻练负荷,负荷不要过大,也不宜增加过猛;(2)锻练时,尽量避免长时间锻练身体的某一部分,以免局部肌肉负荷过重;(3)准备活动中,注意对即将练习时活动负荷重的肌肉活动的更充公一些,对损伤有预防作用;(4)整理活动除进行一般性的放松练习外,还应重视进行肌肉的伸展牵拉练习,这种伸展性练习有助于预防局部肌纤维痉挛,从而避免了酸痛的发生。
常见运动生理反应的处理措施及运动损伤的防治措施一、常见运动生理反应的处理措施1、极点极点是指运动达到一定强度和持续一段时间后,有时会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心律激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情绪低落、想中止运动的一种状况。
应对措施:继续坚持运动,降低强度,加强加深呼吸深度。
等待“第二次呼吸”出现。
2、肌肉酸痛产生原因:乳酸导致学说、肌肉结缔组织损伤学说。
应对措施:热敷、按摩、电疗、静力牵引练习并辅以口服维生素C。
3、肌肉痉挛易发部位:小腿腓肠肌、拇屈肌、屈趾肌等。
应对措施:对痉挛肌肉进行牵拉并加以拍打、按摩。
4、低血糖症状:饥饿感、头晕、恶心、乏力、出冷汗等。
产生原因:在饥饿状态下参加运动且运动量过大、时间过长导致。
应对措施:平卧,注意保暖,轻者可喝些糖水;重者需输液。
5、中暑症状:头痛、头晕、呕吐、烦躁、乏力、大量出汗、体温上升,严重可导致昏迷和痉挛。
应对措施:移至荫凉处休息,对头部进行冷敷,服用霍香正气水或着仁丹等,严重者用50%的酒精擦身散热并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
6、昏厥症状:昏厥是运动中大脑共血不足导致的一时性直觉丧失。
初先表现为眼前发黑、全身物力、突然昏倒,检查可见面色苍白,呼吸缓慢、血压下降等。
应对措施:立刻使患者平卧并使头略低于脚,同时作向心按摩以促使血液循环,一般片刻会自然清醒。
二、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与处理1、关节扭伤、韧带及肌肉拉伤、关节挫伤等。
应对措施:(1)冷敷(2)加压包扎(3)抬高患肢减少活动注意:24小时以后,可考虑外用膏药及其他药物的使用。
2、擦伤应对措施:(1)止血(2)清创(3)外用药水以及口服消炎药的使用。
3、骨折、关节脱位应对措施:(1)固定(2)及时送医院注意愈后的功能锻炼。
4、脑震荡脑震荡是指头部外伤后因脑神经受到震动而引起的意识和机能的暂时障碍。
其主要症状有:意识障碍或昏迷,逆行兴健忘,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
应对措施:(1)绝对卧床休息(2)药物治疗遇昏迷不醒、呕吐厉害等立刻送医院进行治疗。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
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人体的生理平衡受到暂时性破坏,并出现某些生理反应。
这种反应,称之为"运动生理反应"。
常见的运动生理反应及处理方法如下:
一、肌肉酸痛
1、原因:多数是由于平时缺乏锻炼或运动量过大。
2、预防与处置: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开始时运动量小些,以后逐渐增加,
就是在一个阶段的锻炼中,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每次锻炼后,要及时做好放松活动,如仍然有酸痛现象,可采取局部按摩、热敷或用松节油擦抹等,以促进气血通达,缓解酸痛。
二、运动中腹痛
1、原因: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者在长跑和其他激烈运动时,膈肌运动异常,
血液瘀积在肝脾两区,引起两肋间肌疼痛,或者在运动前饮食过多,或者过于紧张引起胃肠痉挛等,都会引起腹痛。
2、预防与处置:做好准备活动,运动负荷要循序渐进,并注意呼吸自然,切忌闭气。
如已产生腹痛,可适当减慢跑速,加深呼吸,揉按疼痛部位或弯着腰跑一段,即可缓解疼痛;腹痛严重者,可停止运动,并口服十滴水或普鲁苯辛1片/次。
如仍不见效,应护送医院诊断治疗。
三、肌肉痉挛(抽筋)
1、原因:由于肌肉突然猛力收缩或用力不均匀,或因受到过冷水温(或气温)的刺激,或收缩与放松不协调等都会引起肌肉痉挛。
2、预防与处置:在运动前对容易发生痉挛的部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并适当
按摩,同时点按委中的承山、涌泉等穴位。
四、运动性昏厥
1、原因:在运动过程中,脑部突然血液供给不足,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发生一时性知觉丧失现象,称之为"运动性昏厥"。
其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手脚发凉、
呼吸缓慢,眼睛发黑,失去知觉而昏倒。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长时间剧烈运动,四肢回流血液受阻,或突然进入激烈运动状态(如疾跑、冲刺),或在极度疲劳下继续勉强地锻炼,或久蹲后骤然站起,或疾跑后急停,或空腹状态下锻炼出现低血糖等,都可引起运动性昏厥。
2、预防与处置:平时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运动时要控制运动
负荷,防止过度疲劳。
如一旦出现运动性昏厥,应及时将患者平卧,使脚高于头部,并进行由小腿向大腿、心脏方向推摩,也可点按人中、合谷穴。
如发生呼吸障碍,即进行人工呼吸。
轻微患者可同伴搀扶慢走,并协助做伸展运动和深呼吸等。
五、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1、原因:由于剧烈运动,内脏器官的功能存在惰性与肌肉活动需要不相称,致使氧债不断积累,乳酸堆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胸闷、呼吸急促、下肢沉重、动作不协调,甚至恶心、呕吐等现象。
这就是运动生理学中所称的"极点"。
2、预防与处置: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不断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力,这可
延缓极点出现的时间和减轻症状。
当极点出现后,应适当减小运动负荷,加深呼吸,上述异常反应可逐渐缓解或消失。
随后,运动又重新变得轻松、协调,运动
能力又有提高。
这种现象称之为"第二次呼吸"。
"极点"是运动中常见的生理现象,因此不必疑虑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