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考工记》传统设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 格式:doc
- 大小:99.00 KB
- 文档页数:6
必修课程论文题目:浅析《考工记》传统设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学院 (系):艺术与设计学院课程名称:设计经典文献研究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浅析《考工记》传统设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摘要:《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
该书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其中保留的先秦大量的手工艺设计思想,更是现代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考工记工艺规范天人合一设计一、《考工记》总述《考工记》,又名《冬官考工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手工艺技术专著,成书于先秦时期。
被称为“先秦百工技艺之书”,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考工记》,是经过汉代整理和编校,并作为儒家经典文籍之一,收入在《十三经》的《周礼》(即《周官》)之中,是作为其一个部分——《周礼·冬官考工记》出现的。
此书原本无名,《考工记》之名是汉代人手笔,后又经刘歆父子之手,才得今本。
《考工记》之被列入中国古代“三礼”之一的《周礼》,就足以说明中国古人已经注意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相互交融。
《考工记》内容1《考工记》详细记述了我国先秦时期的许多重大科技成就,并已涉及到传统手工艺如礼器、乐器、兵器、玉器、生活用器、生产运输工具、建筑等工种的生产、销售、管理及工艺美术规范各方面,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着重谈论的,乃是其中先进的造物和设计思想,以及其对现代设计仍然积极影响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二、《考工记》中的设计分工“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
”这一段话强调了传统手工艺设计者——“百工”的重要性。
百工的各项工作,不论是制兵器、烧陶、作车、造船等都属于“圣人之作”,都是神圣庄严的事情。
《考工记》蕴含的美学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首先,《考工记》中强调了材料的运用和处理对于设计的重要性。
在古代建筑和工艺品的制作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决定了作品的质感和美观度。
《考工记》中对于不同材料的特点和适用领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一些与之相匹配的施工技术。
这给现代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启示,即材料与设计密不可分。
设计师应该深入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设计中,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考工记》中提到了尺度和比例对于设计的重要性。
李诫在书中强调了设计过程中比例的把握和尺度的合理设置。
他认为如果比例不合适,尺度不符,那么即使是优秀的设计也会缺乏美感。
这对于现代设计师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设计师需要在设计过程中仔细考虑每个元素之间的比例和尺度关系,确保整体的和谐和统一、只有把握好比例和尺度,才能使设计作品更加美观和具有吸引力。
另外,《考工记》中还涉及到了工艺和技术对于设计的影响。
在古代,建筑和工艺品的制作需要经过复杂而精细的工艺过程。
《考工记》中介绍了一些细致入微的施工技巧和工艺处理方法。
这对于现代设计师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思考点。
设计师需要关注具体的制作过程和工艺细节,以确保设计的实际效果符合预期。
只有熟悉和精通工艺和技术,才能制作出精美的设计作品。
综上所述,《考工记》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对于现代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材料的选择与运用、尺度与比例的把握以及工艺与技术的运用等方面,设计师可以借鉴古代建筑学家的思考和经验。
通过深入研究和细致的设计过程,设计师可以创造出更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作品。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和理解《考工记》中的美学思想,来丰富和提升现代设计的品质。
从《考工记》看中国传统设计技术观论文从《考工记》看中国传统设计技术观论文摘要:《考工记》是中国第一部论及设计技术的著作,本文从《考工记》看中国传统设计技术观,分别从《考工记》所提出的“天时、地气、材美、工巧”四个方面来论述中国传统设计技术所遵循的原则。
文章的最后通过对中西方设计技术的比较,力图探索出一条利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设计技术之路:取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的设计技术思想,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考工记,设计技术,天人合一《考工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伟大著作。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中国现代教育家张道一先生等知名人士都对《考工记》有过深入的研究。
关于《考工记》的成书年代仍有争议。
闻人军先生根据古代度量衡制、历史地理称谓的演变、金石乐器、青铜兵器形制的发展,并结合相关史书记载与先秦出土的文物资料,通过多方面的研究,将《考工记》定为“战国初期齐国的官书”1.《考工记》:中国第一部关于设计技术的著作。
这部先秦时期的作品是中国第一部论及设计技术的理论著作,它代表了中国传统的设计技术观,并对后世的设计技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李约瑟博士在评价《考工记》时,对它的研究价值予以了肯定,称其为研究中国传统技术史最重要的文献。
《考工记》言简意赅,包含着丰富的技术信息,论述了百工器物制作的产生及各器物的特点,并详细介绍了当时设计的三十个工种:“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
”《考工记》可谓是一部百科全书,内容涵盖了我国先秦时期的设计技术及古代优秀的技术观念,蕴含着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思想。
2.天时、地气、材美、工巧。
创物要顺应天时。
宇宙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万事万物应与之相顺应,人之为器物应当顺从天时,方得以为器。
文章论述到“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石有时以泐;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1];”今人看来与设计技术毫无关系的天时,却是十分重要的。
《考工记》中手工艺设计思想与现代服装设计思想对比一、古代设计理念概述研究《考工记》不仅只是在其造物技术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应对其内涵的设计美学思想与艺术精神进行深入的探究,以传承典籍文化精髓,启发新的艺术审美观念与设计思维模式。
我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老师要向我们推荐这本书的原因所在,研读全书,感触和启发最深的是《考工记》书中关于设计美学思想方面的阐述。
春秋战国时期的设计活动处处表现了对和谐的追求,在《考工记》中,这种思想表现的非常突出,在前人时间的基础上,总结了诸多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设计经验,形成了丰富的设计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设计原则,在《考工记》提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 的设计理念,释义为:自然界有季节、气候、阴晴寒暑的变化,有地气、方位和土脉刚柔的不同,物质材料要上乘,工艺加工技术要高超,总结来说就是要顺应天时、适应地气、巧用材料、适宜工艺,四者有机的结合,可以产生好的设计物品。
这句话明确地阐述了一种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设计观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讲究应天之时运、承地之气养,人与自然相通融合的审美宇宙观,具有艺术和人文精神的表述。
它指出了天时、地气、材美、工巧是设计优秀物品的四个要素,它是一种“大”的设计思想、“和”的设计观念,一种“天人合一”的设计观。
《考工记》总结了当时各种工艺品的制作技艺,强调了技术的重要性。
二、古代设计理念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体现现今研究现状有宋玉立教授对《考工记·画缋》设计思想释读,是关于服装纹饰、色彩方面的研究。
刘明玉教授对《考工记》一书中服饰工艺理论研究等,古代设计理念对现代服装设计思想的影响现今还无人提出研究。
《考工记》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这一观点从现代服装设计视角来看,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天有时”:古代指天有季节、气候、时令的变化。
在现今指时间性,看一个作品要放置在具体的语境下来看待,设计思想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才有可能设计出好的服装,比如传统旗袍设计一看就是民国时期的样式设计,不能说民国时期的设计不好,而是不适应新时代的审美需求。
Arts circle美术界ARTS CIRCLE2011/5论中国传统造型观念对现代设计的启示设计是一种文化的设计,一种造物的设计,亦是一种用物的设计。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深深植根于传统的造物文化中,这种传统的造物文化无时无刻不影响着现代设计的理念、原则。
不论情愿与否,我们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继承着传统造物思想中先进的、超现实的造物思想。
本文就传统造物思想的天人合一观、崇尚自然的生态设计观、实用、节俭、惜用观对现代设计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一、天人合一的设计观“天一和人”的设计哲学观是中国传统造物思想的核心之一,自春秋战国以来,先哲们就十分重视造物的天人合一性。
《考工记》在第一段就指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
”。
《髹饰录·乾集》开篇就提出了“利器如四时,美材如五行,四时行,五行全而百物生焉,四善合,五彩备而工巧成焉”,强调了达到利器、美材要注重天时条件的重要性。
宋应星所写的《天工开物》,四字本身就诠释了著作所具有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性。
只有在人的工巧和天然物质条件相协调、适应和相互配合作用下,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同一”的思想都受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哲学观的影响。
在现代建筑创作中,也处处流露出中国“天人合一”的设计哲学观。
如1982年落成的北京香山饭店,将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造物思想融合其中,当然这种融合并不是简单地将北京的四合院、江南古典园林照搬照抄地安置在现代建筑中,而是追求一种神韵、一种精神理念、一个片断、一种元素。
北京香山饭店,将苏州园林的许多装饰元素、格调、气质与现代形式融为一体。
讲究阴阳开合,崇尚自然、顺应自然,将人、建筑、自然有机的统一在环境中。
“天人合一”的设计观在现代标志设计中也体现了一种强大的民族力量。
俗话讲,没有传统的民族是一个气短的民族,是一个无根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凝聚的强大力量。
第40卷㊀第2期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40㊀No.2 2021年4月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Apr.2021文章编号:1006-2920(2021)02-0083-03doi:10.13892/41-1093/i.2021.02.017‘考工记“对当代设计管理的启示王蕾㊀韩澄㊀㊀摘要:‘考工记“是我国最早记录手工艺技艺㊁规范的典籍,书中保留了大量先秦手工业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生产㊁设计㊁品控管理制度,对当今的工艺设计㊁生产管理具有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㊂关键词:‘考工记“;设计管理;造物规范;生产制度㊀㊀作者简介:王蕾,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韩澄,法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㊂㊀㊀设计管理作为现代公司㊁企业发展中的一个新兴词,是 以人的需求为根本,从而有计划㊁有组织地进行研究与开发的管理活动;(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来有效调动设计者创造性思维的管理活动 [1]1㊂设计管理是一种有组织的㊁有计划的指挥调控㊁分布结合的方式,基本职能包括决断㊁有效指导㊁合理调节等㊂‘考工记“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官府制定的工艺制度,是指导㊁监督㊁评价㊁管理各类手工艺生产的集大成之作㊂‘考工记“不仅在工艺设计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理论价值,还具有先进的设计管理意识㊂[2]一㊁设计活动中的人力资源分类整合与奖惩制度的设立(一) 百工之事 工匠的分类管理‘考工记“中 工 原义与 矩 相似,有规矩之意㊂书中记录了手工业生产过程中严密的组织结构和精细的分工模式㊂[3] 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㊂ [4]1这句话意思是百工位列国家六大职务之一㊂百工分为六大门类,称为 六工 ,按照工种又列为三十一种不同类别的匠人, 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4]10㊂‘考工记“对匠人的分类十分精细,几乎囊括古代手工业设计的所有门类㊂在器物制造中, 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冶氏执上齐,凫氏为声,栗氏为量,段氏为镈器,桃氏为刃 [4]41㊂‘考工记“中专业分工协作的制度,不仅有利于训练㊁打磨百工精湛的专业技艺,而且能把责任分配到个人,方便官府进行管理和调度㊂(二) 一器而工聚 不同工种的协作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哲学思想和精神文化辉煌灿烂的时代㊂这一时期,在思想上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学术局面,在物质文化生产方面也出现了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的繁荣盛况㊂[5]‘考工记“曰: 有虞氏上陶,夏后氏上匠,殷人上梓,周人上舆㊂故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㊂ [4]11车具作为古代技艺的巅峰造物之作,制作程序复杂㊁工艺要求较高㊂古人意识到制车的繁复工作无法靠单个人独自完成,于是分工后组成团队进行协作㊂‘考工记“中, 车 分工为 轮人为轮 [4]17 轮人为盖 [4]26 辀人为辀 [4]32,各个部分选材㊁尺寸部件的生产制造标准均不同㊂只有通过分工协作,集中不同类别的工种,才能成就一车㊂只有组织结构的设计模式合理,团体才能高效率运作㊂车辆的制作过程直观体现了古代的团队协作智慧[6],对现代管理制度的建设有极大的启发意义㊂(三) 谓之国工 与 梓师罪之 奖惩的考量百工是 在官之工 ㊂作为国家六职之一,基层管理者和各级工官如工师㊁匠师㊁梓师按照一定的制84㊀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度实施工程管理㊂‘礼记㊃月令“中设有 物勒工名㊁以考其诚 [7]1381的责任分担制度㊂该制度对器物按标准进行评估且有严格的奖惩方案㊂‘考工记“中,轮人制作车盖, 盖崇十尺,良盖弗冒弗纮,殷亩而驰,不队,谓之国工 [4]26㊂如果车盖不用绳子拴㊁不蒙幕,在车飞驰时不脱落,就能称为 圣人之作 [4]1㊂再如, 凡试梓饮器,乡衡而实不尽,梓师罪之 [4]101㊂ 衡 是古代酒器口的立柱㊂饮酒时, 衡 抵于眉,如果酒液不能倾倒干净,就说明工匠的制作工艺不过关,梓师就会处罚制器的梓人㊂此即 梓师监视之法 ㊂先秦时期古人就设有奖惩制度和评价标准,并以此管理工匠,督促工匠更有效地进行造物活动㊂这种制度为现代企业的设计管理提供了参考借鉴范本,有利于企业设计出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格局㊂[8]二㊁设计与生产活动中统筹规划的设计管理意识我国传统造物思想要求生产活动和设计规划符合规矩㊂‘考工记“作为官营手工业的技术规则㊁工艺制度的集成之作, 规范 思想贯穿始终㊂‘考工记“规定器物各部件名称,如 辀 盖 凿 等;选择一个基准尺寸,再按不同的比例确定相应的尺寸,比如, 人长八尺 车轸四尺 [4]11㊂这种方法体现了统筹规划的设计管理意识㊂[9]在总体布局设计上,‘考工记“也有规范的设计方案,比如, 凡沟防,必一日先深之以为式,里为式,然后可以傅众力 [4]124㊂‘考工记“以工匠一天修筑的进度和一里工程所需的人数作为基准,计算项目所需要的人力㊁物力㊁时间,安排工程计划和人事管理方案,统筹管控设计人员㊁制造成本㊁规定日期㊁造物质量等工程要素㊂‘考工记“在项目管理中表现出来的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值得我们学习㊂三㊁以人为本的设计管理意识在依照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造物的同时,‘考工记“并没有弱化人的主体作用,而是充分尊重造物者和使用者的主体意识,重视人在造物㊁管理中的地位与价值㊂首先,‘考工记“中 百工 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国家六职中位居第三㊂ 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4]1,这种观念体现出国家在行政管理上对于工匠价值的肯定㊂在组织或团体中,只有尊重知识㊁尊重技能㊁尊重人才,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动力㊂[10]其次,‘考工记“以人为尺度,强调人的主体地位㊂‘考工记“中提到 人长八尺 [4]14,就是以正常男子身高作为基础度量值㊂以尺为基础度量单位,又根据进位原则确定 仞 寻 常 等大尺度的度量单位㊂‘考工记“中,器物的尺寸就是按照人的尺度来设计的,并有严格的规范标准㊂甚至,在名称上,器物也使用人体部位来命名相应位置,如 颈 踵 等㊂[11]这种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在当时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对于现在的产品设计㊁企业管理也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㊂比如,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肯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㊂四㊁消费者需求定位消费者的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产品必须满足和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有市场㊂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㊁设计管理制度时应依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定位,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特征进行设计和造物活动㊂[12] 行泽者欲杼,行山者欲侔㊂ [4]23经常行驶于沼泽或山地的车,其车轮应当依据实际应用环境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结构变化,进行相应的设计调整㊂现代汽车制造公司在开发设计产品时的思路就与‘考工记“不谋而合㊂在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理解方面,‘考工记“中有相关的案例㊂如: 凡为弓,各因其君之躬,志卢血气,丰肉而短,宽缓以荼㊂若是者为之危弓,危弓为之安矢,骨直以立,忿势以奔㊂若是者为之安弓,安弓为之危矢,其人安,其弓安,其矢安,则莫能以速中,且不深㊂ [4]148这一段话指出,工匠应按照持弓人的高矮胖瘦㊁性格气质㊁反应速度等特点,因人而异,制作或强劲㊁或柔软的弓和箭,保证持弓者在练习㊀第2期王蕾,等:‘考工记“对当代设计管理的启示85或作战时不会感到不适,使弓箭发挥最佳效能㊂只有细致入微地研究消费群体,才能按照消费者的特征来满足其需求㊂‘考工记“通过定位不同需求来满足市场的设计管理意识,对于现代企业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㊂在科技进步㊁生产力发达的现代社会,只有真正抓住消费者需求的企业才能够成功占有市场份额㊂五㊁对选材及验收品控的设计管理品控工作涵盖产品原材料选择㊁生产制作㊁成品检测到成品入库,以及售后质量跟踪的全过程,是设计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㊂在现代设计公司的管理制度中,品控作为对产品制成质量的控制方法,与公司利益和名誉有着直接关联㊂(一)原材料选择的品控在造物活动中,选材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最终成品的品质㊂‘考工记“中,百工有三个职责,其中 审曲面势 和 以饬五材 [4]1是对器物的设计构思以及选择材料的要求㊂木材是古代造物的主要材料,所以工匠在选用木材时非常考究㊂‘考工记“中记述的选材标准是, 凡取干之道七:柘为上,檍次之,檿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荆次之,竹为下 [4]134㊂伐用木材,也有标准, 斩三材必以其时㊂三材既具,巧者和之 [4]17㊂总体而言,‘考工记“要求匠人必须根据天时㊁地气㊁材美㊁工巧等原则选用木材㊂综观整部‘考工记“,在材料的选择㊁工艺的应用㊁制作的程序上,都制定了十分严格的标准㊂正因恪守制物原则,我国古代才产生了众多的珍品㊂现代企业也应制定严格的选材标准,因材施艺,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和作用㊂[13]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的设计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㊂(二)验收成品的品控经过复杂的制作工序后,在验收环节,‘考工记“也设有特定的管理制度㊂‘考工记“针对各类器物不同的特质,设立不同的标准㊂如, 察车之道 是 规之,以眡其圜也;萭之,以眡其匡也;县(悬)之,以眡其幅之直也;水之,以眡其平沈之均也;量其薮以黍,以眡其同也;权之,以眡其轻重之侔也 [4]23㊂即,用规㊁矩来检验轮子的形状,用悬绳检查车辐直线,用水来测量轮子浸水深度,用黍测孔大小,用轮子称重来对比重量㊂只有经得起检验,才能验收合格㊂这六项 察车之道 是工匠制作经验的积累,也是‘考工记“设置的制车工艺质量规范㊂从选材㊁加工㊁制作到验收都设立严格的工艺要求㊁参数标准,全面检验最终成品,‘考工记“建立了当时技术条件下的最科学的品控管理体系㊁最完善的管理制度㊂这一点,值得现代企业认真学习㊂参考文献:[1]㊀刘曦卉.设计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㊀李红云.从‘考工记“看齐国乐器制造业[J].民族艺术,2011(3):94-96.[3]㊀史宏云.‘考工记“与工艺美术的发展[J].新美术,2011(3):64-66.[4]㊀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5]㊀森文.‘考工记“工艺美学思想探析[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1(2):58-62.[6]㊀王先泰.浅析‘考工记“ 车 制中的造物智慧[J].中国包装,2020(6):62-64.[7]㊀阮元.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礼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8]㊀王方良.‘考工记“设计管理思想探究[J].电影评介,2006(16):104-105.[9]㊀范钦满,吴永海,包旭.中国传统造物中的先进设计思想[J].包装工程,2008(8):159-162.[10]㊀朱志荣,田军.论‘考工记“的美学思想[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84-87.[11]㊀罗军.从‘考工记“物件词看传统造物的思维方式[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5):95-98.[12]㊀尹定邦,等.设计的营销与管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3]㊀范琪.‘考工记“的工艺思想[J].史学月刊,2005(10):119-121.(责任编辑㊀周军伟)。
考工记对现代工艺美术的影响一、引言现代工艺美术是指将工艺技术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创造出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在这个数字化、机械化的时代,考工记的影响对于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设计理念、材料选择、工艺技术以及艺术表现等方面探讨考工记对现代工艺美术的影响。
二、设计理念的影响考工记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人的需求和体验。
在现代工艺美术中,设计师们也开始更加关注人的感受和使用需求,致力于创造出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和审美需求的作品。
设计师们通过考察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需求,将这些信息融入到作品设计中,使设计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和需求。
三、材料选择的影响考工记强调使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材料,提倡对材料的合理利用。
在现代工艺美术中,设计师们也开始更加注重材料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他们选择使用可再生材料、回收材料和可降解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种材料选择的变革不仅使作品更加环保,也使作品更加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四、工艺技术的影响考工记注重工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倡通过技术手段来提高作品的质量和表现力。
在现代工艺美术中,设计师们也积极探索新的工艺技术,并将其应用到作品创作中。
例如,利用数字化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设计师们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作品的形状和细节,使作品更加精美和独特。
五、艺术表现的影响考工记提倡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作品的艺术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在现代工艺美术中,设计师们也开始更加注重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实用功能的结合。
他们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使作品既具有艺术性,又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这种艺术表现的影响使现代工艺美术作品更加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双重价值。
六、结论考工记对现代工艺美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从设计理念到材料选择,再到工艺技术和艺术表现,考工记都在推动着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
设计师们从中汲取灵感,不断创新和突破,创造出更加独特、环保和实用的作品。
“超以象外得其寰中”—探索《考工记》中设计思想对于VI设
计的启示
《考工记》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工程技术书籍,包含了许多经典的设计思想。
其中,有一句话:“超以象外得其寰中”,大约可以解释为通过超越外表的表象,得到事物本质的内涵。
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设计哲学,在VI设计中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VI设计作为企业形象传播的重要手段,旨在通过视觉语言传达企业的品牌形象和文化理念。
要做好VI设计,首先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的品牌内涵和文化底蕴,从中提炼出符合企业特点的设计元素与形式,营造出独特的品牌形象。
而这一过程必须从表象中挖掘出事物本质。
具体来说,“超以象外”可以理解为超越表层、过滤干扰,发现真正有价值的元素;“得其寰中”则是指从个别的元素中发现总体规律,最终形成整体性的设计概念。
这不仅需要设计师具备深入的思考能力,还需要敏锐的设计感和对市场的敏感性。
除了从思想层面影响VI设计,《考工记》中的许多工程技术也给VI设计带来了启示。
在《考工记》中,有关于几何学、比例、色彩等方面的讨论,这些知识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加准确地运用在VI设计中,使设计更加合理、美观和实用。
例如,在色彩设计中,通过学习色彩的混合、对比等知识,可以营造出更具张力和视觉效果的设计。
综上所述,《考工记》中的设计思想对于VI设计有着重要的
启示意义。
设计师在设计中应该发散思维、超越表象,深入挖掘事物本质,从中提炼出符合企业特点的设计元素与形式,同时还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技术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
《考工记》蕴含的美学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摘要:就《考工记》中的美学思想进行归纳和提取,主要通过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人的因素三方面探讨器物的设计构成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和合思想;礼制思想;以人为本《考工记》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科技著作,据传西汉时《周官》(即《周礼》)缺《冬官》篇而以此补入,得以流传至今,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
书中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内容涉及先秦时代的制车、兵器、礼器、钟馨、练染、建筑、水利等。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考工记》在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人文关怀又如,在《庐人为庐器》篇,“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而无已,又以害人”,凡兵器的长度不要超过人的身高的三倍,超过人的身高的三倍,不只是不能使用,还会危害拿兵器的人。
与之相似的论述还有很多,不再赘述。
这些都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细微的关怀,从使用者便利的角度,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的需求。
二、和合思想三、礼为核心人的尊卑有严格划分的等级社会,除了在体制上约束人的行为,在器物的制作上,尤其一些器物的尺度制作,体现了社会的等级制度,在《弓人为弓》篇,“为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规。
为诸侯之弓,合七而成规。
大夫之弓,合五而成规。
士之弓,合三而成规。
弓长六尺有六寸,谓之上制,上士服之;弓长六尺有三寸,谓之中制,中士服之;弓长六尺,谓之下制,下士服之”,这里主要通过佩带弓箭的尺度来体现社会地位的尊卑,通过九、七、五、三等数字体现身份和规格,数字这里被赋予了象征意义。
四、虚实相生《梓人为笋虡》篇,“宗庙之事,脂者膏者以为牲,臝者、羽者、鳞者以为笋虡,外骨、内骨,却行、纡行、以脰鸣者、以注鸣者、以旁鸣者、以翼鸣者、以股鸣者、以胸鸣者,谓之小虫之属,以为雕琢。
”宗庙祭祀,用脂类、膏类的兽为牲,用裸类、羽类、鳞类的兽的形象作为笋虞上的刻饰。
骨长在外的,骨长在内的,倒行的,侧行的,连贯而行的,纡曲而行的,用脖子发声的,用嘴发声的,用翅膀发声的,用腿部发声的,用胸部发声的,这些都叫做小虫类,用它们的形象作为(祭器上的)雕琢。
《考工记》蕴含的美学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摘要:本文就《考工记》中的美学思想进行归纳和提取,主要通过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人的因素三方面探讨器物的设计构成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和合思想;礼制思想;以人为本《考工记》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科技著作,据传西汉时《周官》(即《周礼》)缺《冬官》篇而以此补入,得以流传至今,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
书中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内容涉及先秦时代的制车、兵器、礼器、钟馨、练染、建筑、水利等。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考工记》在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考工记》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文关怀《考工记》开篇讲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智慧的人创造器物,心灵手巧的人循其法式,守此职业世代相传。
叫做工,百工制作的器物,都是圣人的创造。
这里作者把器物制作看做是神圣的,把创造这些器物的人们尊为圣人。
体现了对于手工业制作者的尊重,在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等级社会中,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尊重是难能可贵的。
在《弓人为弓》篇,“凡为弓,各因其君之躬,志卢血气,丰肉而短,宽缓以荼。
若是者为之危弓,危弓为之安矢,骨直以立,忿埶以奔。
若是者为之安弓,安弓为之危矢,其人安,其弓安,其矢安,则莫能以速中,且不深。
其人危,其弓危,其矢危,则莫能以愿中。
”凡制作弓,各因使用者的形貌性情而定。
胖而矮,性情宽舒而举动徐缓,这样的人要为他制作劲疾的弓,劲疾的弓配以柔缓的箭。
刚毅而敏捷,暴躁而迅疾,这样的人要为他制作柔缓的弓,柔缓的弓配以劲疾的箭。
如果人的性情柔缓,他的弓也柔缓,箭也柔缓,(射出的箭)就不能就不能迅速中的,而且不能深入。
如果人的性情急躁,他的弓也劲疾,箭也劲疾,(射出的箭)就不能谨慎命中。
对于弓箭的制作使用,作者没有按照统一的规格进行制作,而是认为不同体质、性情的人配置的弓箭也有所差异。
弓箭最大限度的发挥功用,除了弓箭本身,还有人的因素,体现了人与物的合理搭配,弓的制作围绕人来进行。
浅析《考工记》中“材美”“工巧”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作者:王俊俊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4期摘要:《考工记》是我国一部工艺名著,除记载了丰富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外,还蕴含了“材美工巧”“天人合一”等思想,对古现代的设计领域都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则从“材美”“工巧”来浅析它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考工记;材美工巧;设计;思想《考工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手工艺专著,成书于先秦时期,被赞誉为“先秦百宫技艺之书。
”《考工记》记载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六大类的内容,涉及制车、兵器、礼器、钟磬、炼染等,还涉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之源。
更可贵的是《考工记》在总结前人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和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先进的设计理论,在我国的工艺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段话是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设计标准和价值观,在古代,人们认识到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概念,随之人们认识到虽然人类无法控制大自然,但可利用大自然的资源与自然规律来改造人们的生活,所以产生了“材美工巧”的造物原则。
1 “材美”“工巧”的设计思想内涵从字面上理解,“材美工巧”即材质要美,做工要巧,造物必须要有材料和技术才能成功,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即“材料是基础,技术是保障”,[1]在远古时期,人们在造物的选材几乎为自然界现成的,材质的差异性限制了人们使用,所以,在发展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套选材的基本原则,即“材美”。
在选材之后,就要开始“人工”,在古代有限的技术水平下,古人们也在追求着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形成“工巧”,让造物更加实用美观。
然而,单纯地来讲“材美”“工巧”两个方面,很容易让人忽略“天时”“地气”,笔者认为它们是相辅相成的,诸葛恺曾论到:“天时指适时取材,地气指适地取材,如此才有美材,加之人工的巧作才有良器。
前一个‘材有美’可以理解文质皆美之材,后一个‘材美’可以理解为文美质不良之材。
工美史话作者简介:徐竹馨(1998—),女,汉族,浙江衢州人,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摘 要]先秦时期著名工艺典籍《考工记》对我国科技史、文化史、工艺美术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书中所蕴含的造物思想更是成为后世设计学习的典范。
从《考工记》的历史背景出发,深入剖析“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造物思想,并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从地域文化性、人性化以及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等三个方面探讨对建筑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考工记》;造物思想;现代建筑设计[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2)15-0091-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徐竹馨.浅析《考工记》的造物思想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J].天工,2022(15):91-93.徐竹馨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考工记》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手工艺专著,被誉为“先秦百工技艺之书”。
该书保留了先秦大量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以及一系列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阐述了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设计观念及匠人精神,在中国科技史、文化史和工艺美术史上享有重要地位,它所蕴含的造物思想,对现代设计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考工记》概述《考工记》产生于礼法严明的周朝,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关于手工业技术的文献。
在事事皆重礼仪的封建社会背景下,《考工记》必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书中对各工种和各器物制造工艺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迎来社会大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手工业的操作工艺更为纯熟,分工也趋于精细。
《考工记》记载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六大类三十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还细分出不同的工种,即攻木之工七种、攻金之工六种、攻皮之工五种、攻色之工五种、刮磨之工五种、抟埴之工二种,对各工种进行了严格的分工,并明确规定了各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有助于工匠专攻技艺,人尽其能。
《考工记》设计思想对当代产品设计的启示作者:魏保乐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5期摘要:在中国设计史上《考工记》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考工记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的造物思想和观点,不仅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造物观,其“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天人合一”设计思想,对功能、匠意、自然的理解及“和合”的精神对现代产品设计也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当代产品设计所面临的一系列的问题,可以在传统造物中找到解决方法,得到一些启示。
在当代设计环境中,中国传统的开放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是当代产品设计首要考虑的内容。
关键词:考工记产品设计设计思想以人为本和合工匠精神《考工记》成书于先秦时期,是我国最早的手工艺技术专著,其记录了我国先秦时的重大科技成就,里面蕴含了许多重要的设计理念。
其设计理念对当代产品设计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与价值。
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现代设计中经常提到“以人为本”,何为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可指围绕使用者本身及產品使用目的进行的设计。
即造物活动的根本在于“为人用”,好的造物活动可以提高人的生活水平。
先秦时期的器具从设计到生产,都有着极强的目的性,都包含着人们生活的需要,《考工记》中,对于各种器具的生产目的和用途都有着大量详尽的描述。
在现代语意中的“以人为本”不仅要以个人为本,还要以人类为本,提倡绿色设计。
在现代设计中,产品更新频率快,材料废弃度大大增加。
西方曾一度提出“有计划的废止”,虽然这种口号已经不再宣传,但在产品的设计领域还潜在存在着这种现象,这不仅造成了病态的消费心理,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与浪费,不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设计理念。
“造物应使‘物’自身做到行其事,尽其用。
”[1]如何面对自然资源的匮乏是急需考虑的问题,我们应借鉴古人物尽其用的方法,遵循天地自然之规律以回应自然的恩赐,在借鉴古人的基础上真正从实质上改变人类生存环境所存在的潜在问题,改变设计方法和思路,用设计造福人类自身。
二、“尚质尚用”的功能主义“从‘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到具体的‘郑刀’、‘宋斤’、‘鲁削’、‘吴一粤剑’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功能。
中国古代造物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影响研究——以《考工记》
为例
楚艺凡
【期刊名称】《艺术科技》
【年(卷),期】2022(35)15
【摘要】《考工记》中,不论是材美工巧的设计思想,还是以人为本的造物思想,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造物思想。
综合来看,这种天人合一的造物思想总结了我国古代工匠的器物设计和创造过程。
古代手工艺者制作器物时要考虑到各种设计要素,也就是所谓的材美工巧,从而构建了我国古代手工艺者的设计方法体系。
我国古代造物思想在《考工记》中得到了全面体现,这一思想一直延续到现代,造物过程与当今设计过程尤为相似,其先进的设计思想对当时工匠造物产生了深刻影响,对现代设计方式方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因此,文章对《考工记》中所体现的中国古代造物思想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总页数】3页(P126-128)
【作者】楚艺凡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06
【相关文献】
1.从《考工记》中探寻古代设计思想——造物与象外之物
2.《考工记》造物思想对设计教学的启示
3.中国传统造物设计思想探源——《考工记》简析
4.浅析《考工记》的造物思想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
5.《考工记》中“和合”造物思想在现代陶器制作中的意义与应用——以钦州坭兴陶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必修课程论文题目:浅析《考工记》传统设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学院 (系):艺术与设计学院课程名称:设计经典文献研究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浅析《考工记》传统设计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摘要:《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
该书在中国科技史、工艺美术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其中保留的先秦大量的手工艺设计思想,更是现代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考工记工艺规范天人合一设计一、《考工记》总述《考工记》,又名《冬官考工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手工艺技术专著,成书于先秦时期。
被称为“先秦百工技艺之书”,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考工记》,是经过汉代整理和编校,并作为儒家经典文籍之一,收入在《十三经》的《周礼》(即《周官》)之中,是作为其一个部分——《周礼·冬官考工记》出现的。
此书原本无名,《考工记》之名是汉代人手笔,后又经刘歆父子之手,才得今本。
《考工记》之被列入中国古代“三礼”之一的《周礼》,就足以说明中国古人已经注意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相互交融。
《考工记》内容1《考工记》详细记述了我国先秦时期的许多重大科技成就,并已涉及到传统手工艺如礼器、乐器、兵器、玉器、生活用器、生产运输工具、建筑等工种的生产、销售、管理及工艺美术规范各方面,在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着重谈论的,乃是其中先进的造物和设计思想,以及其对现代设计仍然积极影响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二、《考工记》中的设计分工“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
”这一段话强调了传统手工艺设计者——“百工”的重要性。
百工的各项工作,不论是制兵器、烧陶、作车、造船等都属于“圣人之作”,都是神圣庄严的事情。
1百度,图片,《考工记》,/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F%BC%B9%A4%BC%C7《考工记》记载了六大门类的三十个工种的手工艺技术,即:攻木之工七种,攻金之工六种,攻皮之工五种,设色之工五种,刮摩之工五种,抟埴之工二种。
其中攻木之工含木制工艺的各项工种:如制轮、造车厢(盖)、乐器、食器、弓箭、农具、建筑等,分为“轮人”、“舆人”、“梓人”、“庐人”、“匠人”、“车人”等职;“攻金之工”主制青铜工艺:如刀剑、钟鼎、农具、量器等,有“筑氏、凫氏、冶氏、栗氏、桃氏”等职;“攻皮之工”主制皮甲、裘衣,有“函人”、“鲍人”、“韦氏”、“裘氏”等专业分工;“设色之工”多与服饰相关,有钟氏染羽、幌氏练丝等“刮摩之工”专事雕刻琢磨技艺,其中玉人琢玉,磬氏为磬,矢人制矢等;“抟埴之工”制陶器,其中“陶人”制作炊饮器,“佤人”则制盛贮器。
除上述这些专业分工外,书中还列举了各种交叉或更精细的分工,不再一一列举。
《考工记》所载这些工种几乎涵盖了古代手工业设计的所有门类,并且不仅有了细致分工,还有了技术协作。
分工有利于磨练百工的精湛的专业技能,协作则突出了群体的智慧与力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可满足社会大批量生产需要,这在当时世界制造业中都是先进的生产制度。
三、《考工记》中的工艺规范从《考工记》里我们可以看到标准化、模数化之生产制度在手工艺设计中无处不在。
首先,产品及部件的名称用语以规范而统一的方式标示出来了。
比如礼器“玉圭”,分类极多。
如:天子守之谓“镇圭”;公守之谓“桓圭”;侯守之谓“信圭”;伯守之谓“躬圭”;祀天之谓“四圭”;……钲上谓之“舞”,舞上谓之“甬”等等。
这些名称都十分精确具体,不可轻易更改。
其次,度量衡设计观的运用在各种工艺规范里得以强化。
比如“栗氏为量”篇就规定了量器“嘉量”的形制标准:“深尺,内方尺而圆其外,其实一鬲甫。
其臀一寸,其实一豆。
……嘉量既成,以观四国,永启厥后,兹器维则。
”嘉量是古代标准量器,可同时提供律、度、量、衡四种标准,其声律与黄钟之宫相符,其容积为主体一鬲甫,臀一豆,耳一升,重一钧可作衡量标准,深一尺类可作长度标准。
这些都是古代度量衡制的珍贵史料。
由此可以看出二千多年前我国传统手工艺设计已合理科学的制定出了模数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还提出了严格规范的质检标准。
其中“圆者中规,方者中矩,立者中悬,衡者中水”的工艺规范千百年来仍被人们沿用。
正是这些规范、统一,才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并真正在设计领域实现“标准化”和“模数化”生产中的国家。
四、《考工记》中的天人思想1、顺应天时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命题之一,甚至有人称其为古代中国学术文化的第一课题。
古代中国对于天人关系的理解,大体上有二:一是天人合一,二是天人有分。
所谓天人合一,是说天、人相通乃至相类,天性乃至天形即是人性、人形,知人即可知天,知天即可知人。
而所谓天人有分,则是说天人各自有其职分,天人各具其道、各行其道,于是天人难免各据一端,交争交胜。
天人合一思想,萌芽于孔子,发源于孟子。
孔子以天为宇宙的最高主宰。
孟子则认为天人相通,天的根本性德蕴含于人的心性之中,天道与人道相互贯通。
孔门及孟子所谓的“天”,主要是道德意义上的,但同时也兼有自然的涵义。
因此,最初儒家提出天人相通的观念,其用意在赋予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以宇宙论的意义。
中国宇宙论的开创者是老子。
老子说:“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老子讲的“天”,指自然之大。
天与地合起来用,指整个自然界。
老子认为,道是贯通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换句话说,人与自然虽可分而言之,但究其根本则是一体的。
这个思想,在儒家经典《周易》中表述得更加明确。
《周易》2老子,《老子》第二十五章认为,天地间一切人物,都是阴阳交感、八卦相荡而成,因而是统一的。
《周易》强调以天、地、人三才之道统摄六十四卦。
天道、地道合起来是自然界的秩序、法则,人道则是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
在《周易》看来,这两者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是相互融通的。
《考工记》设计理念中对天人思想的关注其一便是主张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设计原则。
中国传统道家注重“人”的自然特征,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既不主张以天制人,也反对以人灭天,注重精神的提升,力主天人之间的和谐适应。
《考工记》中指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
”3《考工记》把顺应天时、适应地气、优质材料、精巧工艺作为造物设计的四个基本条件,明确地阐述了一种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设计观念。
《考工记》的王城之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清晰地勾勒了“辩方正位”、“择中而立”、“五方为体”的都城礼制布局的基本轮廓和“方位在天、礼序在人”都城“以礼为本”的规划准则。
在《考工记》制车篇中有关五象与二十八宿的记载,也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它强调如果有优质的材料和精巧的工艺而不能设计制造出好的器物,那就是因为不顺应自然(天时、地气)的缘故。
任何器物、构建,只有首先与天合才能是美的,否则不仅无美可言,甚至会成为不合天道的败笔。
这些规划理论和方法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许多大城市,特别是政治性城市都是按照这种理论修建的。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唐代的长安和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其规整的有序的街坊结构和笔直的街道、四处的城垣和城门无不反映了《考工记》中的设计理念。
2、以人为本《考工记》设计理念中天人思想的体现其二在于以天合人之“制天”,主张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荀子是我国战国末期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在战国生产力和科学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为适应取得政权的封建地主阶级的需要,提出了“天人相分”的理论。
它吸取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而否定其中的消极无为成分;吸取墨家重视实践经验的思想而抛弃墨家“天志”、“明鬼”的主张,相当彻底的否定了传统的天命思想,是对先秦天人关系争论所作的一个很有科学价值的总结,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方面,荀子明确提出,天是无意志、无目的的自然界。
自然界没有意志,按照本身固有规律运动变化着。
天有天的运行规律,人有人的活动领域,两者不能互相代替。
自然界发生变化的规律,并不以人类社会的君主是否贤明而改变。
另一方面,荀子又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命题,但制天却不执着于征服自然,而意在倡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这一命题实是以人为主体的“以天合人”论。
这种思想在《考工记》中有充分的体现,如设计和制作车器、饮器、兵器等产品都要符合人的尺度,并有严格的规范标准。
《考工记》中数次提到“人高八尺”,八尺为普通人的高度(约合一百六十厘米),当时许多器物就是按照这个尺度来设计的。
而检验产品是否合格,也要以符合人的尺度作为标准。
这种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在当时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对于后来的艺术设计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设计观念中的以天合人、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作如下诊释:其一,体现为自然物的人工化,如将自然材料加以主观处理,以适应人的功能需求,即《考工记》倡导的“工巧”;其二,体现为人——机关系中追求器对人的完全适应,即人造物应最大限度满足人的功效需求;其三,体现为鼓励人的主观创造,实现自然物原始性能的“质”的提升,如《考工记》中利用化学原理严格配比产生的不同于自然红铜的青铜材料,新材料的产生提高了器物的可用性也提升了器物的品质,又如原始先民在偶然的过程中完成了由土到陶的质的转化,继而又实3《考工记》现了瓷的升华,直至使瓷上升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的载体。
43、和谐为美《考工记》的设计中还体现了一种和谐为美的人文价值。
和谐之美是古往今来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和合”为美思想。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中的“和”强调的就是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协调、统一与平衡。
春秋战国时期的设计活动同样处处表现了对和谐的追求。
在《考工记》中,这种思想表现的非常突出,和谐是贯穿于整个《考工记》的精神。
围绕着人与物、物与物、物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设计经验,形成了丰富的设计思想。
如关于人与物之间的和谐,在《考工记》提到“轮已崇,则人不能登也。
轮已庳,则于马终古登阤也。
故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
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三尺有三寸也;加轸与轐焉,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
”车的轮子太高的话,人不容易登车;轮子太低的话,马拉车就非常费力,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兵车、田车、乘车的车轮尺寸要有所调整,车轮的尺寸要以人体的尺度为设计标准,以方便人的活动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