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64
牙周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牙周疾病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口腔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直是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重点。
本文将探讨牙周疾病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并会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
病因牙周疾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因:1. 细菌感染:牙周疾病的主要病因是牙菌斑(dental plaque)。
牙菌斑是一种由细菌聚集形成的黏膜附着物,主要由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组成。
这些细菌会释放酸和毒素,导致牙周组织的破坏。
2. 饮食习惯: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牙周疾病的病因之一。
过量食用高糖、高脂肪食物,以及缺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都会增加患牙周疾病的风险。
3. 不良口腔卫生习惯:不正确的刷牙和清洁方法,以及不定期的口腔检查和清洁,都会导致牙菌斑的堆积和牙周组织的病变。
4.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牙周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一些人具有易感基因,使其更容易患上牙周疾病。
发病机制牙周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细菌感染和炎症:牙菌斑中的细菌会引发牙龈的炎症反应,导致牙周组织的病变。
炎症反应引起的免疫细胞浸润以及炎性因子的释放,会加剧病情并导致组织损伤。
2. 免疫系统紊乱:牙周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常常存在异常反应。
免疫系统紊乱会导致对菌斑内的细菌产生过度反应,进而加重炎症反应。
3. 组织破坏和骨吸收:长期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牙龈组织的破坏,使牙龈与牙齿之间的牙周袋变深。
同时,细菌和炎症因子的作用会导致骨质吸收,使牙齿失去牢固的支持。
4. 全身疾病的影响:一些全身性疾病和习惯性行为(如吸烟)也会对牙周组织产生影响,促进牙周疾病的发展。
研究进展牙周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口腔医学领域的热点。
近年来,通过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手段,研究人员对牙周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一些研究发现,牙周疾病与特定基因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有关。
例如,一项针对IL6基因的研究发现,某些IL6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疾病的易感性相关。
牙周病的病因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PD)是因牙周、牙龈等组织发生慢性炎症而引起的,属于口腔科常见病[1]。
据最新统计,我国的牙周病的发病率已高达90%以上,临床上伴有的牙龈红肿、出血、热痛等症状,甚者可能出现牙齿松动、咀嚼障碍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饮食以及生活质量[2]。
PD疾病的发生不仅与牙齿周围的菌斑环境、食物堵塞以及患者本身的不良习惯有关,还可能与体内的内分泌失调、先天性口腔解剖异常等有关,随着医学的进步,在PD 的诊断治疗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本文将对PD的病因、诊断以及临床治疗展开系统综述。
1 病因1.1局部因素1)菌斑微生物:以厌氧菌为主的微生物群长期滋养附着于牙齿的周围组织而难以剔除的细菌生物膜[3]。
其可通过细菌侵袭牙龈[4];寄生予宿主组织以繁衍;对宿主的非特异性防御进行抵抗;产生的代谢物或者酶类可与组织发生免疫反应,破坏牙周组织等[5,6]。
2)牙石:是指在存在牙齿表面钙化的菌斑或者软垢,主要是为菌斑的滋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利于牙齿的清洁,有损于牙龈组织[7]。
在临床上可分为牙龈上结石和牙龈下结石,上牙龈的结石沉积部位以及量的多少一般肉眼可见,但是下牙龈临床上一般需要通过探针观察后才能明确[8]。
3)食物镶嵌:食物镶嵌在牙缝里有利于细菌滋生,引起牙龈发炎、出血等,甚者可出现口臭、急性牙膜炎[9]等。
4)不良习惯:若不常清洁牙齿、偏食硬的食物等也可能不利于维持牙齿的良好环境,产生疾病。
1.2全身因素1)精神因素:研究表明,精神压力过高,很可能诱发体内炎症的发生,比如急性坏死性牙龈炎等,是PD发生的诱因之一。
2)吸烟:对于长期吸烟的人群,其血管收缩功能受损,其龈下微生物菌群失调;机体的免疫力降低等,影响着疾病的发生以及修复。
3)内分泌失调:研究表明,体内的IL-8[10]、PEG2[11]、糖皮质激素[12]分泌过多等,都可能增加牙龈炎症的产生。
牙周病ppt课件完整版•牙周病概述•牙周病检查方法•牙周病治疗原则及措施•常见牙周病类型及其特点目录•牙周病预防与保健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01牙周病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疾病,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等。
分类根据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牙周病可分为牙龈炎、牙周炎和牙周脓肿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牙菌斑是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牙菌斑中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牙周组织产生损害。
危险因素包括口腔卫生不良、牙石、牙齿排列不齐、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合创伤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牙周病的症状包括牙龈红肿、出血、疼痛、牙齿松动、移位、咀嚼无力等。
严重者可出现牙周脓肿、牙齿脱落等。
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口腔检查,结合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可作出牙周病的诊断。
其中,口腔检查包括牙龈状况、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度等方面的检查。
02牙周病检查方法观察牙龈颜色、形态和质地,检查有无红肿、出血或溢脓。
视诊探诊叩诊使用探针探测牙周袋深度、附着水平及探诊出血情况。
检查牙齿有无松动、移位及叩痛。
030201根尖片观察牙槽骨吸收程度、牙周膜间隙及根尖周病变。
全景片评估全口牙齿的牙槽骨吸收情况,了解牙周病的严重程度。
检查有无感染及炎症指标异常。
血常规评估凝血状况,排除凝血障碍引起的牙龈出血。
凝血功能通过取样培养或PCR 技术,检测牙周致病菌的种类和数量。
微生物学检查实验室检查03牙周病治疗原则及措施教育患者正确的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等口腔清洁方法。
口腔卫生指导清除牙菌斑、牙石等刺激牙周组织的因素。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通过调磨牙齿、正畸等手段,消除咬合创伤,促进牙周组织恢复。
调整咬合关系局部用药使用抗菌漱口液、涂布消炎药物等,控制牙周炎症。
全身用药对于严重牙周病患者,可酌情使用抗生素、抗炎药物等全身治疗。
切除增生肥大的牙龈组织,恢复牙龈正常形态。
翻开牙龈瓣,清除牙周袋内病变组织,促进牙周组织再生。
牙周病文章目录*一、牙周病的概述*二、牙周病的典型症状*三、牙周病的病因病机*四、牙周病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五、牙周病的并发症*六、牙周病的防治方案牙周病的概述1、定义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龈组织的牙龈病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
牙周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
2、别称无3、发病部位口腔4、传染性无传染性5、高发人群所有人群6、科室口腔科牙周病的典型症状1、牙周病的典型症状主要临床表现是牙龈炎症、出血、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槽骨高度降低、牙齿松动、移位、咀嚼无力,严重者牙齿可自行脱落或者导致牙齿的拔除。
2、牙周病的分类目前牙周病有多种分类方法,但主要分为龈炎、牙周炎、牙周创伤、青少年牙周炎和牙周萎缩等。
牙周病的病因病机牙周病的病因大多由于局部的菌斑、牙垢、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所致,部分可由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如机体防R 机能缺陷、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结核、肾病、遗传等。
各组年龄均可发病。
性别无显着差别。
牙周病的主要原因是牙菌斑,简单地说就是口腔卫生不良所引起的破坏。
牙菌班的主要成份是细菌,并交杂着一些口内已脱落细胞及一些有机物,但不是一般大块的食物残渣。
牙菌斑通常肉眼难见,必须使用牙菌斑染色剂才能显示。
如果任凭牙菌斑滋长,则会看到牙齿表面堆积着一层黄白色略呈颗粒状的东西,这就是一层很厚的牙菌斑。
牙周病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牙周病的诊断方法物理刺激牙龈易出血。
患病区牙龈充血水肿牙周炎者可探及牙周袋牙齿呈不同程度松动。
X光照片可见牙周炎者的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而龈炎无牙槽骨吸收现象。
牙周病的检查方法血液常规检查。
X线摄片检查。
分泌物及组织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等检查。
牙周病的并发症可有疼痛、溢脓、口臭等并发症状。
最主要还是局部的并发症,包括牙周脓肿,牙齿松动等等,全身影响一般较小,有学者认为可能与某些风湿疾病有一定关联,并不确切。
牙周病教学大纲一、引言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牙菌斑引发的慢性炎症所导致。
该病不仅严重影响口腔健康,还与全身多种慢性疾病存在关联。
为了提高牙周病的教学效果,制定本教学大纲,以规范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优秀牙周病专业人才。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以下牙周病相关知识和技能:1. 理解牙周病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
2. 掌握基本的牙周病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
3. 熟悉正常牙周组织结构、牙周病变及其病理变化。
4. 掌握基本的牙周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知识。
5. 熟练掌握常见的牙周病检查方法和诊断技术。
6. 能够制定合理的牙周病治疗方案,并进行牙周病治疗操作。
7. 具备牙周病学术研究能力,能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论文写作。
三、教学内容1. 牙周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1 牙周病的定义和病因1.2 牙周病的分类和分期1.3 牙周病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2. 牙周组织的结构和牙周病变2.1 牙周组织的组成和生理功能2.2 牙周病变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2.3 牙周病的影响因素和病程发展3. 牙周病的诊断和检查3.1 牙周病的临床诊断标准3.2 牙周病的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验3.3 牙周病的病因诊断和分析4. 牙周病的预防和保健4.1 牙周病的预防原则和方法4.2 牙周保健知识的普及和宣传4.3 牙周病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政策5. 牙周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5.1 非外科治疗方法5.2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方法5.3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联和治疗考虑6. 牙周病的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6.1 牙周病学术研究的热点和现状6.2 牙周病的科研项目和课题选择6.3 学术论文写作和发表的基本要求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课堂讲解、课件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牙周病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2. 病例分析与讨论指导学生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临床问题。
3. 实践操作训练安排学生进行牙周病相关的实验室操作、临床检查和治疗技术操作,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牙周病学牙周病: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牙周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各种疾病,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
牙龈病:是指只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疾病,而牙周炎则是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
一、牙周疾病的病因学牙周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1.始动因子——牙菌斑2.局部和全身促进因素3.牙周组织的防御机制(一)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口腔中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细菌性团块,是由基质包裹的相互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
龈下菌斑与牙周病活动性的关系:病变活动期:非附着菌斑量增加,牙周破坏进展迅速。
病变静止期:非附着菌斑量减少,构成牙周病慢性过程。
牙周致病菌从健康牙龈到牙龈炎,再到成人牙周炎,菌斑内细菌的变化规律是:从革兰阳性球菌、需阳菌为主,到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为主。
与牙周病有关的致病菌主要是:伴放线放线杆菌 Aa、牙龈卟啉单胞菌Pg(牙龈拟杆菌Bg)、福赛拟杆菌Bf、具核梭杆菌Fn、中间普氏菌Pi 变黑普氏菌Pn、粘放线菌Av、奋森密螺旋体Tv、齿垢密螺旋体Td等各种牙菌斑的主要特性菌斑分类接触组织优势菌致病性龈上菌斑釉质或龈缘处G+需氧菌和兼性菌龋病、牙龈炎、龈上牙石附着性龈下菌斑暴露在牙周袋内的根面牙骨质G+兼性菌和厌氧菌根面龋、根吸收、牙周炎、龈下牙石非附着性龈下菌斑龈沟上皮、结合上皮、袋内上皮G-厌氧菌和能动菌牙周炎、牙槽骨快速破坏重要的牙周致病菌慢性龈炎放线菌妊娠期龈炎中间普氏菌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具核梭杆菌螺旋体慢性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福赛坦氏菌局限性侵袭性牙周炎伴放线放线杆菌(二)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1.牙石:附着在牙面或修复物表面的钙化或正在钙化的菌斑及软垢,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钙盐沉积而成,刷牙等普通的清洁卫生措施不能将其去除。
牙石依据其所在部位可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其临床特征如表:按部位分龈上牙石龈下牙石颜色淡黄色褐色或黑色大小质地软、小硬、大沉积速度快慢性质疏松与牙齿紧密贴附洁治易去除不易去除矿物来源唾液血清2.牙面着色来源:食物和化学物质,烟草,色源细菌临床意义:影响美观,口腔卫生情况和微生物多少的指3.解剖因素牙体解剖缺陷或异常:如根分叉、釉突、畸形舌侧沟、釉珠、冠根比例失调牙槽骨缺陷:骨开窗、开裂软组织异常:系带附丽4.牙齿位置异常、拥挤和错(牙合)5.食物嵌塞:食物嵌塞--食物被咬合压力楔入相邻两牙的间隙内,它是引起局部牙周组织破坏的常见原因。
牙周病发病的成因和临床表现引言牙周病是我国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口腔疾病,但是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对牙周病发病的成因、临床表现都不甚了解。
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引起更多人对牙周病的重视.1调查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来自于在靖江市人民医院口腔科进行诊治的口腔病患者,共有371例,男女比例、初复诊比例均为1:1.调查工具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设计完成后交由牙周病治疗专家进行审查与修改,并且经过了可行性调查。
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个人信息(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牙周病患病及就诊情况、对牙周病的认识、平时的口腔保健行为。
调查方法因为可能会出现被调查者文化程度较低不能理解问卷上的内容,或者,被调查者不能理解问卷上的专业术语,所以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在调查者填写问卷时,医护人员从旁进行询问和指导,保证问卷的有效性。
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并进行核对。
数据处理排除掉无效问卷后,将各项数据按照不同情况进行分类统计,计算出比例,根据不同的依据进行比较。
2调查结果~25岁的患者和大于56岁的患者均占13%左右,26~35岁、36~45岁、46~55岁的患者均占25%左右。
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占14%,高中及中专占31%,小学至初中占53%,未上过学占2%.对牙周病的认识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龋齿、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这三项牙周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来看,总体上的认识都不太到位,七成左右的人甚至忽略了龋齿,从部分来看,文化程度越高的人对牙周病的临床表现认识越到位,这与他们更加关心口腔健康以及有更多途径获得口腔健康知识有关[2-3].对于牙结石是钙化的细菌团这个概念,从表2可以看出,牙周病患者的认识程度甚至是比牙周病症状表现的认识程度还要低的,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群的正确认识率只有六成左右,同时,认识程度也呈现出随着文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的趋势。
表3数据的填写方式是让被调查者从多个选项中进行选择,然后进行总体统计。
浅谈牙周病的病因及治疗【摘要】口腔菌斑微生物是牙周病发病的始动因子,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可引发局部及全身的一系列宿主免疫、炎症反应,宿主的反应过强或过弱,均可导致发病。
【关键词】牙周病;免疫力;诊治【中图分类号】r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462-01牙周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是造成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牙周组织发生破坏,常导致牙齿松动、牙齿脱落,造成咀嚼功能减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1 牙周病的病因1.1 病因牙周病是由特定的致病菌引起牙齿支持组织发生破坏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
广义的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各种病理改变,主要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狭义的牙周病又称破坏性牙周病,主要指原发于牙周组织的各种慢性病变。
其病理变化主要是炎症,表现有牙龈红肿、出血、疼痛、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周溢脓以及牙齿松动、咀嚼功能下降、牙齿脱落等。
1.1.1 局部促进因素长期忽视口腔卫生,使牙石和牙垢堆积在牙齿周围、食物残渣嵌塞牙间隙、潜藏的菌斑不断作用而引起牙周病。
1.1.2 医源性因素在牙体治疗过程中,不良的修复措施(不良修复体的边缘、外形、咬合和不正确义齿的修复设计等)也能引起牙周病。
1.1.3 咬合损伤咬合时,如用力过大或咬合力分布不均匀,造成某个牙或某几个牙负担的咬合力过重,当超过牙周组织的承受能力时,也能引起牙周病。
1.1.4 不良习惯无意识的咀嚼、咬物动作、职业习惯、吐舌、磨牙症和紧咬牙、吸烟等。
1.1.5 全身促进因素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新陈代谢失调、年老体衰、遗传疾病、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全身因素,均能引起不同类型的牙周病。
1.2 牙周病的临床表现牙周炎就是牙周膜、牙骨质、牙槽骨等部位产生炎症。
牙周炎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牙龈发痒、发胀之感;当牙周膜引起炎症或牙周发生脓肿时,才出现牙龈红肿、疼痛、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溢脓、牙齿松动等症状,x线拍片检查可见牙槽骨呈水平型或垂直型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