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36.51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的文艺理论

柏拉图为什么要把诗人驱逐出理想国?

1.建立理想国,就要培养理想的人格,培养和教育出忠实勇敢的城邦保卫者。诗人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这样写神和英雄等于说什也是坏事的因,为青年做坏事提供了自解的依据,对培养城邦保卫者十分不利。

2.诗人为了讨好观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情欲,摧残人的理性,破坏人们心灵的城邦,所以主张把诗人逐出理想国。

亚里斯多德与柏拉图的摹仿说有何不同?

亚里斯多的不仅提出了文艺摹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是人的性格和遭遇,而且在“摹仿”一词中见出了一种新的更为深远的意义,就是文艺摹仿的对象是普遍和特殊的统一。柏拉图认为,文艺摹仿的对象是一种虚幻的食物外形,因为在他看来,现实食物是“理式”的影子,文化摹仿的对象本身就不真实,因而摹仿这一对象的文艺更没有真实性可言。

1.亚里斯多的突破了艺术摹仿自热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和艺术摹仿理念的唯心主义观点,提出以“人”、“现实人生”为摹仿对象,为摹仿说注入现实主义的生命。

2.认为艺术通过个别表现一般,不仅反映事物表象,而且能够揭示内在本质和规律

3.提出“创造性的摹仿”,艺术比现实生活更高、更集中、更强烈。

简述亚里斯多德悲剧理论的基本内容(本质、成因、作用)

悲剧的本质:对行动的摹仿

完美的悲剧,情节结构不应该是简单直接的,而应该是复杂曲折的,悲剧情节的转变应当是由福到祸,结局是悲惨的。强调发现——逆转——灾难,引起冲突的关键性事件。

错误说(主角过失说)

悲剧成因:主角过失说,又称错误说,是指悲剧的成因不在劫数命运,而在人物的过失、错误。悲剧主角应该是善良的英雄,由于犯了错误、过失,由好运转为厄运,由顺境转为逆境。悲剧的作用:净化说

也称为“卡塔西斯”。净化说的内涵,是指悲剧通过摹仿人物的动作激起人的怜悯、恐惧,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净化。

对净化说的不同解释:心理学意义上的净化;道德伦理上的净化

心理学意义上净化:使过分的情感(负面)得到释放宣泄以达到心理平衡。道德伦理上的净化:悲剧目的不是宣泄情感而是启发,引导人向善,帮助人们认识生活去张扬善良公正。

罗马古典主义

《诗艺》在文论史上的地位、影响及贡献

贺拉斯是罗马古典主义的奠基者。《诗艺》建立了具有唯物主义和现实主义倾向的理论体系,是古希腊进步文艺思想的总结。肯定了文艺的真实性,文艺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肯定文艺的认识、美感教育作用奠定了现实的唯物主义的美学思想路线。《诗艺》具有“法典”的权威,是西方主要美学概念、文艺观点的依据。

《诗艺》中的古典主义史学原则

1.借鉴原则:既要把古希腊文学作为典范来学习借鉴。要沿用古典题材,从希腊史诗、悲喜

剧吸取创作题材。在题材处理上要遵照古人的做法,诗歌格律也应该沿用古希腊诗的格律。

2.合式原则:主要指艺术上的协调一致恰当得体,符合情理,符合观众心理,符合艺术原则。人物性格自相一致,合乎特点,合乎类型。

艺术的功用——“寓教于乐”原则:艺术的双重目的、效果,通过情感作用实现教育目的。思想性与艺术性、情感趣味性的有机结合。

朗加纳斯《论崇高》开创了浪漫的诗风,由重视现实摹仿向重激情、想象的转变。这是文论史上最早的风格论专著。

文艺思想1.崇高的概念及构成条件2.思想情感、想象

崇高:简而言之,伟大的不平凡的食物所唤起的高亢热烈的情绪,一种不可抗拒的尊严感、力量感。

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崇高是伟大精神力量的显现。

崇高五要素:掌握伟大思想的能力、强烈深厚的激情(内在要素)、运用辞藻的能力、高雅的措辞、卓越的结构(形成要素)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思想

但丁“诗为寓言说”:一切文学作品所表现的事物形象都是象征的寓意的,背后都隐藏着一种神秘的意义。诗即语言,诗与俗语以清新活泼的意大利日常用语代替官方教会的拉丁语。

新古典主义

布瓦洛《诗的艺术》的主要观点及内容

1.理性原则:把理性看做是文学艺术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尺度或原则。人们凭借理性来判断是非真伪,凭借理性来区分善恶,凭借理性去获得真理,真理是帮助诗人认清事物的关系、秩序和条理。

2.摹仿自然原则:文艺的基本任务是摹仿自然

3.古典的原则:古典即自然。诗人作家要摹仿自然,就必须摹仿古典主义。形式的规范和技巧的完美,语言要简洁、明晰、典雅、流畅,题材体裁的规定,结构布局要合理,不落俗套,遵循戏剧的“三一律”原则。

何为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指十七世纪法国君主专制时倡导摹仿古典,他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浓厚宫廷色彩、贵族倾向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它把向古典学习推到极点。使之系统化、法律化,而且较多的是在政治。伦理上对古罗马精神的借用,赋予更多的现时代的官方意志。

解释“三一律”和古今之争

古今之争:贯穿于整个古典主义时期文艺之争,集中体现在对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上,围绕如何对待古典的问题出现了崇今派和厚古派争论的焦点是:古典是否具有永恒的法典的意义,究竟是古人高明海是今人高明。厚古派代表的势力以布瓦洛、夏普兰为代表。强调服从古典、崇今派、革新派代表人物以帕罗、圣.艾弗蒙、奥施耶为代表。

“三一律”:对戏剧布瓦洛明确规定:“对理性要服从他的规范,我们要求艺术地布置剧情的发展;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一地、一天完成一个故事,这就是“三一律”。

启蒙主义文艺思想

狄德罗提出的严肃剧和要求?

严肃剧是以市民阶级取代贵族阶级,以家庭的日常生活代替宫廷生活。以严肃的笔调处理主题,具有道德训诫意义。

体裁:介于悲剧、喜剧之间,悲喜混杂。

语言:废弃韵文,用系那是生活中的口语写作

性质内容:是市民的、家庭的

特点:严肃的、现实的

要求:1.真实与逼真(真实论)2.侧重写情境(情境理论)3.贴近生活4.道德教育作用

名词解释:《拉奥孔》文论史、美学地位

1.否定了古典主义的诗画一致说,打破了文坛以美为尚的绘画式风格,引导的德国文学艺术走上现实主义道路。

2.否定了温克尔曼景观的美学,强调诗的理想在于运动,建立了人本主义的美学理想。理想的解放,诗画接线说冲破了当时文艺界的停滞现象,体现了新资产阶级的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汉堡剧评》:世界戏剧理论史上的重要文献,抨击了法国古典主义的戏剧,提出要以德国民族文学对抗舶来品,以现实主义代替古典主义,以市民文学代替贵族文学,其意图是要建立一种德国市民戏剧的理论与范例。主要内容:戏剧艺术的真实性问题、民族特征;市民剧的建立问题;戏剧的审美教育功能;戏剧的人物性格问题等。

顷刻理论:选择蕴涵最丰富、最高于生发性、最能产生艺术效果的那一顷刻,能够让想象自由活动的一瞬间。从这一顷刻可以想象前一顷刻或者后一顷刻,从而获得时间上的连续性。

莱辛怎么论述诗与画的界限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时间上的连续性

空间并存性:叙述动作、刻画物体。手段和媒介不同,摹仿对象与题材不同,作用效果不同。绘画的理想,目标是美;诗的理想,目标是动作。

(1.摹仿的媒介不用2.摹仿的对象不同3.艺术作品的效果不同)

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

什么是审美意象?

康德指出,“审美意象”是指想象力所形成的某中形象呈现,它能引起人想到许多东西,却又不能由任何明确的思想或概念把它充分地表达出来,因此也没有语言能完全适合它,把它变成可以理解的。

审美意象是指在对客观世界审美感知与体验的基础上,融会主观的思想、感情、愿望、理想,在艺术家头脑中经过艺术创造形成的意象。这种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一旦经过媒介或艺术语言等物质手段传达出来,就成为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审美意象的分类:从表达方式这一角度着眼,可以把审美意象分为两种,即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所谓寓言式意象,是指通过一则故事直示一种哲学或观念,而这正是这则故事的主旨。所谓符号式意象,是指不具有情节性的整体意象和单个意象。

什么是审美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