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A260(200704)-中文版
- 格式:pdf
- 大小:296.29 KB
- 文档页数:9
分类编号: 55101 VDA﹣材料规格表2007年4月机动车辆零部件材料标记VDA260前言机动车辆零部件上的材料标记专门用于在物料循环中的分类回收。
2000年9月18日公布的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指令2000/53 / EC第8条对旧机动车的塑料零部件做出了强制性的回收规定。
对于由其它材料制成的零部件,建议根据此材料规格表加以标记,以便确保其具有与某些材料广告策略和其他循环回收系统无关的统一材料标记。
本材料规格表不能取代所需的措施,这些措施是用于确保在要求下能够为汽车零部件生产商提供可重复使用零部件的拆卸,储存和检验相关授权回收设施的适当信息的。
但它们可以促进回收的实施。
受其他法律规定约束的零部件材料标记不受此材料规格表的影响。
变更本VDA材料规格表已在编辑方面进行了修订和更新。
其重点在于对其进行了调整以适应2000年9月18日公布的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指令2000/53/ EC对废旧车辆的规定。
• 根据SAE J1344删除了可能的标记方法。
• 删除了带有缩写示例的表1。
• 对同时适用标准进行了更新。
由此也改变了部分缩写。
先前的版本1984﹣08,1990﹣08,1996﹣05注:侧面的文字为:根据相应DIN备忘录的规定进行复制。
VDA材料委员会标准化问题工作组续接第2 至 9页汽车行业注册协会(VDA)韦斯滕德大街 61号, 60325 法兰克福销售:机动学文档注册协会(DKF)乌尔里奇大街14号,D﹣74321比蒂格海姆﹣比辛根来源:NOLIS(在使用标准前,请检查标准的有效性!)集团标准大众汽车股份公司中文内容仅供参考1 应用范围及用途材料规格表用于标识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的材料。
编制本材料规格表的目的是规定识别材料的最低要求。
它借鉴了通用技术中的现有标准,材料标注的缩写和标记。
因此,为以下各方面创造或改善了条件:• 材料回收和处置的分类分离,• 可回收利用材料的制备,• 零件在修理厂的处理和加工,• 避免了不同的材料标记。
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离网型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及其部件的定义、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文件要求以及标志、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由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及用电器等组成的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及部件;其他相关具有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直流/交流逆变器功能装置及系统等可参考使用,如太阳能路灯、信号塔用、轮船应急用等离网型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及部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0047光伏组件(PV)安全鉴定GB/T22473.1—2021储能用蓄电池第1部分:光伏离网应用技术条件GB/T2297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IEC60068-2-1:2007) 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IEC60068-2-2:2007) GB/T2423.3—2016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10—2019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IEC60068-2-6:2007) GB/T2423.18—2021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GB/T24908—2014普通照明用非定向自镇流LED灯性能要求GB/T29196—2012独立光伏系统技术规范GB31241-2022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GB/T32504-2016民用铅酸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T3859.2—2013半导体变流器通用要求和电网换相变流器第1-2部分:应用(IEC/TR 60146-1-2:2011,MOD)GB40165-2021固定式电子设备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7000(所有部分)灯具GB/T9535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IEC TS61836—2016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定义和符号ISO4892—1:2016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指南ISO4892—2:2013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3术语和定义IEC TS61836-2016和GB/T229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VDA——德国汽车工业质量标准VDA QMC 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质量管理中心《汽车工业质量丛书》第六卷第一部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由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编着IQM科美于1999年9月组织了第四版定稿委员会朱兆毅先生担任责任主编参加定稿委员会的企业有: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暨中国质量体系中心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质量体系审核中心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天合(苏州)汽车电子有限公司T 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暨T 南德意志集团德国莱茵技术监督协会中国集团德国大众汽车集团VDA QMC(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质量管理中心)于1999年7月授权德国IQM上海科美商务咨询有限公司(简称科美)全权翻译、出版、销售全套VDA-QAL丛书(汽车工业质量管理丛书)。
要素提问表(U部分:企业领导)最高管理者是否定期地评价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实施管理评审:毎年不少于一次。
评价内容:•质量状况报告•定期的质量会议(发生和决了那些问题,以及效果)•与规定相比的目标特性值•内审报告以及整改措施•持续改进过程的状态•产品和过程分析的结果以及纠正措施•有关顾客满意度的报告02质量体系内部质量审核04 培训,人员05质量体系的财务考虑06产品安全性Z1企业战略要素提问表(P部分:产品与过程)07合同评审,营销质量是否有程序确保所有的参与部门都能及时知道和理解所有的产品规范“产品建议书”:以使用者的观点对各种要求,包括所有的边际条件都作描述。
应是定量的、可检验的。
根据“产品建议书”制订“产品责任书”;旨在实现“产品建议书”的实施规定,所有重要文件的维护,分发到各负责的实体,通俗易懂08.设计控制(产品开发)过程策划(过程开发)文件和资料的控制采购12顾客提供的产品的控制13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14过程控制15检验和试验(产品验证)是否有周期性检验和试验的证明型式试验、产品审核的规范。
型式试验、产品审核的计划。
型式试验、产品审核的报告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不合格品的控制是否有程序识别重复发生的不合格•对不合格品的分析•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对重复发生的不合格品要追溯前期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并采取进一歩的措施。
此标准于1998年3月13日根据1992年十月份的德文版VDA 270标准翻译而来.汽车内饰件材料的气味性质1/ 目的及应用范围此标准是描述在各种气候条件下(温度,湿度)对气味进行定性的试验方法. 试验在成员舱内的零件上或样品上进行(也包括空气循环零件的样品).2/ 原理样品放置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下, 让其组成成分里的挥发性物质充分挥发, 所产生的气味根据一个气味的准则来评估.3/ 结果表达结果表达的例子3,5分数要求表达的例子气味测试VDA270 B2 - 得分≤ 34/ 试验仪器a/ 烘箱(鼓风) , 此烘箱根据标准DIN 50011 §2.1.1 et 2.2.10, 调节精度 : 2 (±2°C)b/ 所有的容器都是由11的玻璃瓶子和 « 中性味道 »的密封垫圈以及瓶盖组成.注意 :例如可以在一般药房里买到品牌为LEIFHEIT 短颈大口罐头瓶.11的玻璃容器是为了方便抓取和操作.在有争议的情况下, 推荐使用31的容器来对大量的零件进行试验.c/ 在每一系列试验之间, 容器都要进行清洁(例如在洗碗池中洗刷), 以保持容器的干净以及气味呈 « 中性 ».5/ 样品的预处理预处理只针对那些稳定之后的特殊材料进行. 其它的情况下, 零件以交货状态进行试验.样品根据下面的表格来归类.(表格1)变量A/B/C的选择, 是跟据这种材料在成员舱里的份额来决定的.表格 1对于下列牌号的容器, 零件的质量或者体积 : 变量应用范围11 31A 卡扣, 塞子, 套筒或者其它的小零件(10 ± 1) g (30 ± 3) gB 扶手, 烟缸, 变速杆防尘罩,遮阳板等中等大小的零件.(20 ± 2) cm3 (60 ± 6) cm3C 装饰织物, 装饰材料, 薄片材料, 皮革, 泡沫, 地毯以及其它在成员舱内会露出边角的材料.(50 ± 5) cm3 (150 ± 15) cm3* 如果所测零件为匀质材料或者其厚度超过20mm, 样品的厚度取20mm.* 如果所测零件是« 三明治 »式的, 对整个零件进行试验.* 如果所测零件是小零件, 可以使用多个零件以达到所需要的量.7/ 试验条件参见表2, 可以看出存在3种变量 : 变量的选择在零件设计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 (技术任务书, 图纸, 等…)表格 2变量温度试验时间操作方式1 2 3 (23 ± 2) °C(40 ± 2) °C(80 ± 2) °C(24 ± 1) h(24 ± 1) h2h ± 10mna, b, c, d, fa, b, c, d, fa, c, e, f7.1 操作方式a/ 对于变量1和2, 在容器中加入50ml去离子水(根据情况使用11或31号容器). 对于变量3, 不在容器中加水.b/ 一个或一些试样放置在容器中, 以便实现与零件直接接触.c/ 容器紧闭, 放在烘箱里预加热.d/ 对于变量1和2, 当从烘箱内取出容器时, 立即进行气味测评.e/ 对于变量3, 容器从烘箱里拿出之后, 放在空气中冷却至60±5°C (空气进入到容器中)之后, 进行气味测评.在经过3个测试者的评估之后, 将容器重新放入烘箱30分钟, 烘箱温度为80 ±2°C. 之后, 再取出零件, 由其他测试者来评价气味.f/ 为了对容器进行评估(常规), 评估人数至少在3人(也就是说评估小组至少由3人组成). 每个人所给的分数之间的差距不能大于2分. 如果大于2分, 就要重新进行一次评估, 人数为5人.一般来说, 一次测试至少由5个人来进行.打分表1分无察觉2分察觉, 但不让人觉得不舒服perceptible, non incommodant3分直接察觉, 但是仍然不让人觉得不舒服4分让人觉得难受5分让人觉得很难受6分无法接受对气味的打分, 首先我们要注明试验条件, 其次我们最终取几个分数的平均值, 如有小数, 对小数保留大于0.5的.例如气味测试VDA270 A1 – 分数3,5(参见§3)翻译者周晓明Faurecia。
分类编号: 55101 VDA﹣材料规格表2007年4月机动车辆零部件材料标记VDA260前言机动车辆零部件上的材料标记专门用于在物料循环中的分类回收。
2000年9月18日公布的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指令2000/53 / EC第8条对旧机动车的塑料零部件做出了强制性的回收规定。
对于由其它材料制成的零部件,建议根据此材料规格表加以标记,以便确保其具有与某些材料广告策略和其他循环回收系统无关的统一材料标记。
本材料规格表不能取代所需的措施,这些措施是用于确保在要求下能够为汽车零部件生产商提供可重复使用零部件的拆卸,储存和检验相关授权回收设施的适当信息的。
但它们可以促进回收的实施。
受其他法律规定约束的零部件材料标记不受此材料规格表的影响。
变更本VDA材料规格表已在编辑方面进行了修订和更新。
其重点在于对其进行了调整以适应2000年9月18日公布的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指令2000/53/ EC对废旧车辆的规定。
• 根据SAE J1344删除了可能的标记方法。
• 删除了带有缩写示例的表1。
• 对同时适用标准进行了更新。
由此也改变了部分缩写。
先前的版本1984﹣08,1990﹣08,1996﹣05注:侧面的文字为:根据相应DIN备忘录的规定进行复制。
VDA材料委员会标准化问题工作组续接第2 至 9页汽车行业注册协会(VDA)韦斯滕德大街 61号, 60325 法兰克福销售:机动学文档注册协会(DKF)乌尔里奇大街14号,D﹣74321比蒂格海姆﹣比辛根来源:NOLIS(在使用标准前,请检查标准的有效性!)集团标准大众汽车股份公司中文内容仅供参考1 应用范围及用途材料规格表用于标识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的材料。
编制本材料规格表的目的是规定识别材料的最低要求。
它借鉴了通用技术中的现有标准,材料标注的缩写和标记。
因此,为以下各方面创造或改善了条件:• 材料回收和处置的分类分离,• 可回收利用材料的制备,• 零件在修理厂的处理和加工,• 避免了不同的材料标记。
VDA标准简介VDA标准简介VDA 1 质量证明( ⽂件和质量档案)VDA 2 供应商质量保证( PPA是指产品和过程批准)VDA 3.1关于项⽬⽅⾯可靠性保证VDA 4.2系统FMEAVDA 4.3关于项⽬质量计划VDA 5 测量系统分析VDA6.1 质量体系审核VDA6.2 服务体系审核VDA6.3 过程审核VDA6.5 产品审核VDA7 质量数据交换(电⼦传输)VDA8 拖车,车⾝与集装箱制造⼚质量保证指南VDA9 排放与能耗过程审核审核概述过程的定义( ISO 8402 )过程: 将输⼊转化输出的⼀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包括:⼈员,资⾦,设施,设备,技术和⽅法.过程审核( VDA6.1, 03.4 )“过程审核”⽤于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过程是否受控和有能⼒.过程审核的任务:对质量能⼒进⾏评定.应该使过程具有能⼒并受控,⽽且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仍然稳定地运⾏.过程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供⽅绩效协议顾客输⼊加⼯输出劳动⼒机器材料⽅法环境绩效体现过程审核与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可以作为⼀种反证,来验证公司的质量体系运作情况.过程审核也可以对应产品中的问题.体系审核与过程审核不能⼀⽐⼀对应,但有许多对应点,如果过程审核后发现有问题,可以提出三个要素的审核,如都查出有问题可以提出向VDA总部的申诉,由VDA总部派⼈来审核.如确有问题,可以取消原VDA6.1的质量体系证书.过程审核的组合A部分( 批量⽣产前) 产品开发/ 过程开发( 共23个提问)B部分( 批量⽣产)总共37个提问⽣产过程23个提问,分供⽅材料9个提问,客户服务5个提问, 总共37个提问.整个过程审核分成两⼤要素( A + B ) 共60个提问过程审核的类型过程审核的类型: 审核组合产品开发( 策划/ 落实) a ( a+b+c+d+e )A过程开发( 策划/ 落实) b ( b+c+d+e )供应商/ 原材料 c ( c+d+e )B ⽣产 d ( a+b )服务( ⽣产后) e ( b )评分与定级体系审核的评分是从规定的完整性和实施有效性出发过程审核的评分是从符合的程度出发T ---------------- 时间, 计划Q --------------- 质量技术要求 TQM (项⽬)M---------------- 成本,价格质量能⼒质量管理质量能⼒ VDA6.1 服务体系 VDA6.2 质量过程审核VDA6.3 QPN 新产品策划 QPN 新产品策划批量过程审核质量能⼒ (评分 ) 质量绩效 (实物) 级别: 1, 2, 3 级供应商每年评定⼀次 Q⼏种质量审核评判的⽐较(B 部分) 批量⽣产⼀个过程受控的批量⽣产的必要条件是坚持不懈地落实由产品开发过程中所要求的⼀切措施.在考虑顾客的前提下,必须对配套⼚⾃⾏⽣产的过程,产品供货和使⽤状况进⾏不断地评估和改进.让顾客在质量,价格和服务⽅⾯满意的必要条件是在所有⽣产过程中以顾客要求为⽅向对待⼯作.提问表 (B 部分批量⽣产)(B1)5 分供⽅(配套⼚)/ 原材料(9个)(B2)6 ⽣产 ( 23个)(B3)7 服务/ 顾客满意程度 (5个)(B1)5 分供⽅(配套⼚)/ 原材料5.1是否仅允许已认可的且有质量能⼒的分供⽅供货?项⽬开发时进⾏批产前已完成审核⽅法评判⽅法VDA6.1质量体系审核VDA6.3过程审核V W 审核定级依据≥90 A 级80-89 A B 级60-79 B 级≤60 C 级A 级降 A B 级AB 级降 B 级同VDA 6.1体系审核 B 降 C 严重问题≥90 A 级75-89 B 级≤75 C 级降级条款1某要素的符合率≤75 %2某⼀提问的得分为0分3某⼀带*号的提问得分<8分1某⼀要素/⼯序的符合率≤75 %2某⼀提问的得分为0分需变更的除外5.2是否确保配套件的质量达到供货协议要求?技术协议,包装规范质量协议.检验计划检验频次,缺陷判定对供应商的审核5.3是否评判供货实物质量,在出现与要求有偏差时,是否采取措施?定期对配套⼚的质量能⼒与实物质量检查对改进计划进⾏跟踪.5.4 是否与分供⽅就产品与过程的持续改进商定质量⽬标并付之落实?质量: PPM价格与服务的定量⽬标5.5已批量供货的产品是否具有所要求的批量认可并落实了必要的改进措施? PPAP/ISIR认可2TP评审改进措施5.6是否对顾客提供产品执⾏了顾客商定的⽅法?顾客提供产品: 注意包括(服务,⼯装/模具,检测设备,包装产品等)依据:有关的质量协议5.7原材料库存(量)状况是否适合于⽣产要求?库存量与⽣产订单的关系.瓶颈⼝,先进先出,准时率.5.8原材料/内部剩余料是否有合适的进料和储存⽅法?仓库管理,存储条件标识,隔离区,先进先出对剩余料的使⽤与管理5.9 员⼯是否具有相应的岗位培训?岗位技能培训质量意识和技术培训产品特性和顾客要求培训安全责任法(B2)6 ⽣产( 23个提问)6.1 ⼈员/ 素质(5个)6.2 ⽣产设备/ ⼯装(7个)6.3运输/搬运/储存/包装(5个)6.4缺陷分析/纠正措施/持续改进(6个)6.1 ⼈员/ 素质6.1.1是否对员⼯委以监控产品/过程的职责和权限?⾃检,巡检,⾸末件检验设备点检,SPC控制点6.1.2是否对员⼯委以负责⽣产设备/⽣产环境的职责和权限?设备保养,环境清洁量具,检具校准6.1.3员⼯是否适合于完成所交付的任务?是否能保持其应有素质?上岗培训证明有关产品和缺陷评定的知识安全和环境意识6.1.4是否有⼈员配备计划及有关岗位顶替的规定?⼈员岗位技能矩阵表⽣产班次计划考勤表,⼯时核算6.1.5是否有效地使⽤了提⾼员⼯⼯作积极性的⽅法?质量信息合理化建议6.2 ⽣产设备/⼯装6.2.1⽣产设备/⼯装模具是否能保证满⾜产品特定的质量要求? Kpc,Kcc,Cpk,Cmk重要⼯艺参数,TPM防错措施6.2.2在批量⽣产中使⽤的检测设备是否有效地监控质量要求?检具,量具的检测能⼒产品性能使⽤设备检查设备的标定6.2.3⽣产岗位,检验岗位是否符合要求?⼯作环境⼈机学⼯程照明,搬运条件安全⽣产6.2.4⽣产⽂件与检验中是否列出所有的重要技术要求并得到了遵守? ODS是否与控制计划⼀致所有Kpc,Kcc,或D特性都得到有效控制所有的质量记录6.2.5是否有⽤于设备调整的各种辅助⼯具,材料及资料?调整计划辅助⼯具,材料,资料6.2.6是否进⾏批量⽣产启动认可并记录调整参数及偏差情况?批量⽣产认可(⼤众公司过程审核)调整参数和偏差许可记录更改状态整改记录6.2.7是否按时落实要求的纠正措施并检查其有效性?⽣产过程:原材料→顾客使⽤纠正措施验证PFMEA,控制计划客户反馈6.3运输/搬运/储存/包装6.3.1产品数量/⽣产批次的⼤⼩是否按需求⽽定?是否有⽬的地运往下道⼯序? 合适周转箱,中间库存零件标识,状态标识数量/班次,记录/统计6.3.2产品/零件是否要求储存,运输器具/包装⽅法是否按产品/零件的特性⽽定? 储存量储存条件,保护措施周转箱,库存位置6.3.3废品,返修件和调整件以及车间内剩余料是否坚持分别储存与标识?隔离库,隔离区返修件的标识不合格品分检区返修区域6.3.4整个物流是否能确保不混批,不混料并保证追溯性?确保:⾃配套⼚---⽣产过程---顾客整个过程链的可追溯性外协件标识,⽣产批号,零件标识唯⼀性,有效期检验状态,D零件记录6.3.5模具/⼯具,⼯装,检具是否按要求存放?模具库的存放,管理,分发.标识⼯装/检具的认可与更改状态6.4缺陷分析/纠正措施/持续改进6.4.1是否完整记录质量数据/过程数据并具有可评审性?缺陷收集卡,控制图过程参数记录设备使⽤记录6.4.2是否⽤统计技术分析质量数据/过程数据并由此制订改进措施?Cpk,⼯艺措施,统计数据废品率,返修率缺陷成本,缺陷种类排列图,因果图6.4.3在与产品要求/过程要求有偏差时,是否分析原因并检查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产品缺陷,纠正措施8D报告检验,验证数据FMEA,Cpk,QC活动6.4.4对过程和产品是否定期进⾏审核?公司对过程和产品的内审计划审核结果整改措施,验证结果6.4.5对产品和过程是否进⾏持续改进?质量,成本,服务的改进PPM ,OEE降低库存6.4.6产品和过程是否有确定的⽬标值并监控是否达到⽬标?产量,缺陷率审核结果Cpk,PPM 值(B3)7 服务/顾客满意程度7.1在货时产品是否满⾜了顾客的要求?客户对配套⼚的评价(审核)要求质量协议,供货协议发发货审核,产品审核7.2是保证了对顾客的服务?与客户联系的窗⼝现场服务⼈员客户访问客户要求和产品(⼯艺)更改PPAP/ISIR送样,客户的评审7.3对顾客抱怨是否能快速反应并确保产品供应?紧急情况⽅案,计划分选⾏动的能⼒和反应时间调动外部⼒量( 国外)(国外)7.4在与质量要求有偏差时是否进⾏缺陷分析实施改进措施? FMEA分析,8D报告修订产品规范检查有效性7.5执⾏各种任务的员⼯是否具备所需的素质?现场服务⼈员,产品检验⼈员物流运输⼈员,产品缺陷分析⼈员具备知识:产品规范,顾客要求,法规,评价⽅法,质量技术,外语. 技术,外语.如何进⾏评审和打分提问和过程要素的单项评分1.组成审核⼩组分数衡量符合单项要求的评分10完全符合要求8绝⼤部分(3/4以上)符合要求,有少量偏差6部分符合要求,有较⼤偏差4少部分符合要求,偏差严重0完全不符合要求7.问题记录/打分 6. 与过程有关⼈员进⾏提问2.熟悉产品和⼯艺3.按⼯艺流程评审4.所有⼯序都评审5.现场审核为主 9.汇总所有的分类数值,得出最后结果 8.按审核的类别和过程进⾏分值计算6. 与过程有关⼈员进⾏提问10分:完整地予以规定,并且在实施中证明有效.8分:没有完整地予以规定,但在实施中证明有效.6分:完整地予以规定,在实施中⼤部分证明有效.4分:没有完整地予以规定,但在实施中⼤部分证明有效. 0分:证明⽆效,与规定的完整性⽆关.计算单项评分的符合率EE的公式:EE= 各项实得分之和/各项满分之和×100%每个产品组的平均值:EPG =∑(E1 ~ En ) /已评分的⼯序数%过程审核符合率:Ep=EDE+EPE+EZ+EPG+EK/已评分的要素数%总结与实践VDA6.3是德国汽车⼯业的质量标准评审的对象是产品开发和⽣产的过程评审分两⼤部分:A( 产品开发阶段),B(批量⽣产)---介绍重点提问表的形式以分数制的结果判定等级。
前 言本标准描述了过程审核的意义及应用领域,说明了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及产品审核之间的关系,目的是在汽车及其配套工业中采用此管理手段时能达成共识。
标准中对环境保护给予了适当的考虑,这主要是针对顾客的要求。
但这并不要求对是否满足所在国法规进行审核。
供方往往通过其他的验证来说明是否满足所在国法规。
标准是实施内部和外部过程审核的一个,因此只列举一些典型过程的特殊要求及细节。
在实际工作中,审核员要在过程专家的帮助下制订过程审核的细节。
标准的目的是在对不同的企业进行审核时,以此既定的审核提问表为过程审核的基本程序来进行审核,使其具有广泛的对比性,并减少审核的费用。
审核结果可以被第三方承认,这取决于对审核报告进行详细分析的结果。
有时还需要其他资料,由第三方根据自己的尺度决定。
2 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及产品审核之间的关系体系、过程审核及产品审核是三种审核方式。
列举这三种审核方式并不说明不存在其他审核方式。
比较:审核方式 审核对象 目 的体系审核 质量管理体系 对基本要求的完整性及有效性进行评定过程审核 产品诞生过程/批量生产服务诞生过程/服务的实施对产品/产品组及其过程的质量能力进行评定产品审核 产品或服务 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进行评定这些分别独立的审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共性。
第13章是过程提问与体系审核提问的对照表。
对审核方式及相关的概念、解释、定义、审核人员资格、基本原则、文献等的进一步说明见VDA6第A部分。
也可以按照本手册对各种经营过程进行审核。
3关于过程审核的规定3.1任务过程审核用于对质量能力进行评定,使过程能达到受控和有能力,能在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下仍然稳定受控。
通过以下各点来达到上述目的:3.1.1 预防预防包括识别和指出缺陷可能性,以及采取措施防止缺陷的首次出现。
3.1.2 纠正纠正是指对已知的缺陷进行分析,采取措施消除并避免缺陷的再次出现。
3.1.3 持续改进过程(KVP)持续改进的意义在于用许多细小的改进来优化整个体系。
VDA中文版过程审核过程审核提问表说明1.过程审核提问表产品出生过程/批量临盆1.1 应用提问表是审核员进行审核的依照。
在进行具体审核时审核员能够完全采取,也能够从中选择一部分或增长一些提问,然则必须保持所要求的构造。
建议除了应用VDA 6.3中的一样提问之外还应应用其它的“Know-How Speicher(技巧诀窍汇编)”材料或响应的专业材料。
在过程审核时应优先从产品的角度来不雅察所审核的过程,因为过程对产品的阻碍专门重要。
提问表分为两部分:A部分产品出生过程1产品开创的策划2产品开创的落实3过程开创的策划4过程开创的落实B部分批量临盆5供方/原材料6临盆6.1人员/本质6.2临盆设备/工装6.3运输/搬运/贮存/包装6.4缺点分析/改正方法/连续改进7办事/顾客知足程度1.2构造提问表可分为:·关于两个主过程和每个要素的综述:·提问:—要求/说明—需推敲要点。
“需推敲要点”用来提示对产品/过程有重要意义的方面。
审核时各相干点必须加以评判。
依照B部分“批量临盆”。
对过程的各道工序进行评准时必须列出每一道工序。
1.3提问/要求/说明A部分:产品出生过程在产品出生过程中的产品开创/过程开创按产品德量策划环的四个步调(策划、落实、分析、改进)进行。
在产品出生的各个时期中有关各部分之间的合作和持之以恒的工作立场是落实产品批量投产所有要求的须要前提。
在产品出生过程初期,必须明白得所有的顾客的要求、市场成长趋势、标准和律例,同时要推敲其在产品出生过程中所产生的变更,包管这些内容能连续转化到主过程和关心过程中去。
以设计评审方法,按规定的时刻距离来跟踪已确信的过程时期与已定目标的落实。
误差和更换需求往往也会造成目标的改变。
在产品出生过程中保持并精确地应用风险分析方法和数值评判方法可及时辨认误差和采取须要的改正方法,这是成本优化和操纵成本极限的重要身分。
所有介入开创项目标职员要具备优胜的营业本质和办公才能,他们在产品出生过程的所有时期持之以恒的工作立场是知足顾客所有要乞降以高质量水准进行批量临盆的先决前提。
VDA最新版标准1.1是否已具有顾客对产品的要求?要求/说明对需开发的产品必须了解其所有的顾客要求,并使其转化到开发工作中去。
需考虑要点,例如:图纸,标准,规范,产品建议书物流运输方案技术供货条件(TL),检验规范质量协议,目标协议重要的产品特性/过程特性订货文件(包括零件清单和进度表)法规/规定用后处置计划,环保要求。
1.2是否具有产品开发计划,并遵守目标值?要求/说明产品开发计划是项目计划的一部分,并与过程开发计划相互关联。
必须明确规定直至批量投产前的所有活动,包括与供方有关的活动。
必须从要求条款中得出目标值,并在规定的项目阶段遵守这一目标值。
需考虑要点,例如:顾客要求成本进度表:策划认可/采购认可,更改停止,样件(样车)/试生产,批量生产起始资源调查目标值确定与监控定期向企业领导汇报同步工程小组(SET)。
1.3是否策划了落实产品开发的资源?所要求的资源必须在报价阶段已调查并考虑到了。
在正式委托后,这些数据必须精确化。
在要求有更改时,如有必要必须重新进行资源调查。
必须策划并配齐必备的资源。
需考虑要点,例如:顾客要求具有素质的人员缺勤时间全过程时间房屋,场地(用于试制及开发样件的制造)模具/设备试验/检验/实验室装置CAD,CAM,CAE。
1.4是否调查了解并考虑了对产品的要求要求/说明通过跨部门合作/行业水准比较(Benchmarking)来了解产品的要求,可使用例如:QFE(实验设计)等方法。
既往的经验与未来的期望必须予以考虑。
对产品的要求必须与市场要求和顾客期望相适应,产品必须具有竞争力。
需考虑要点,例如:顾客要求企业目标同步工程坚固的设计/受控的过程定期的顾客/供方会谈重要特性,法规要求功能尺寸装车尺寸材料。
1.5是否调查了以现有要求为依据的开发可行性?对已知要求必须通过跨部门合作来检查其开发的可行性,顾客要求在此具有重要意义。
需考虑要点,例如:设计质量生产设备,资源特殊特性企业目标规定,标准,法规环境承受能力进度表/时间框架成本框架。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及监控质量目标1、引言质量管理*在各部门之间起到枢纽作用。
产品以及服务的质量始终是整个生产、工作过程中各个阶段所有活动的总结果。
因此,有效的质量管理在当今对于为识别相互影响、相互关联而开展的规划与预防工作以及对于为防止缺陷产后而采取的相应措施(与以往通常采用的发现、分析与消除业已发生缺陷的做法截然不同)十分重要。
质量手册*(QM-Handbuch)中描述的有效的质量体系(QM-System),是每个企业既经济又目标明确地满足供货与服务质量要求的基本前提。
质量管理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推动、促进质量管理是企业的领导性任务。
企业最高管理者必须验证企业的所有部门是否认真履行职责,包括从策划、设计、采购、生产、销售、顾客信息一直到产品的市场观察和跟踪。
特别是发生损害事故时更应如此。
策划、实施所有的质量管理工作并将它们归纳、汇总到质量体系(QM-System)中去,不仅是适宜的,而且是必要的。
唯有一个周密策划、合理选择的质量体系,才能使商业伙伴、政府部门尤其是日益增多的保险商们对企业的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给予信任。
质量理念原先主要体现于产品,近年来质量理念及其相关的质量管理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增加了新的内容,具有了新的内涵。
属于这方面的管理任务有以下几点:-确定质量方针,协商、确定并监控质量目标-跨部门进行合作时,确保跨部门任务的实施以及部门之间接口的畅通-预先确定并监督质量成本-重视产品安全和产品责任-使全体员工都对质量负责。
在提问表U部分内从体系角度对这些任务加以详细阐述。
由于流程以及体系与过程之间关系日趋纷繁复杂,故跨部门的任务越来越显得重要。
这里有许多尚待发掘的资源,这些资源对生产率、总体经济效益以及质量有显着的影响。
提问表的P部分从体系角度对这些与产品及过程有关的要素加以详细阐述。
借助于提问表对质量体系进行评审,通过这一办法可使顾客了解供应商的一些概况,即由其提供产品和服务是否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
VDA278热脱附分析非金属汽车内饰材料中的有机挥发物目的:分析程序用于非金属材料(用于在机动车辆的内饰件,例如:纺织品,地毯,胶粘剂,密封剂,泡沫材料,皮革,塑料件,金属箔片漆或不同的材料的组合)的排放量的测定。
用本标准进行从有机质物质中释放出的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此外,可以测定两个半定量的值,一是估计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值),而是可能的散发的可冷凝物质的部分(雾值)。
此外,它也可以得到单一物质的排放量。
在分析样品排放时,将样品进行热提取、分离,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本测试方法是只有在本文中描述的条件下才有效。
然而,用该方法得到的结果,在其他一定的条件下是不适用的:●为了进行有关健康评估所排放的物质。
●在任何形式作为估计浓度基础评估那些的整车内饰,在驾驶或驾驶类似的条件。
关键词:释放非金属材料,热脱附(TDS),VOC值,雾度值内容列表1.定义1.1热脱附分析1.2VDA278中VOC值1.3 VDA278中雾度值2.存储3.分析系统,仪器参数3.1设备系统的最低要求3.2热脱附系统适用性的检查3.3适用性检查实例4.进行分析4.1清洗吸附管4.2系统审核4.3校准4.4样品分析序列4.5色谱评价5验证5.1实际样品的测量值,实验室间测试5.2甲苯在Tenax中的检出限5.2甲苯在Tenax中的偏差和回收率6可能出现的错误及故障排除6.1样品准备6.2表面不均匀的复杂样品6.3冷却系统时的问题(KAS 3,Gerstel公司)6.4热脱附问题(turbo-matrix ATD,PE公司)6.5水分含量高的样品6.6物质的错误识别6.7高挥发值超过检测线性范围7附录7.1特定材料的重量7.2热脱附分析产生的漆膜7.3热脱附分析示意图7.4控制混合色谱示例7.5Excel报告介绍,小区配置7.6 Excel报告介绍,样品Excel报告1.定义1.1热脱附分析在热脱附分析(TDS)时,少量的样品在玻璃管中加热。
共9页第1页1 应用范围和目的本材料文件适用于制造车辆构件的材料所做标记。
本材料文件的目的是确定材料识别的最低要求。
同时涉及到通用技术中对材料说明的缩写名称和标记的现行标准。
因此应该为以下方面设定前提或进行改进:●为材料循环利用和回收进行种类分理,●循环利用材料的制备,●维修企业对材料的加工处理,●避免不同的材料标记。
2参考标准以下标准是本VDA-材料文件规定文本产生的依据。
这些给出的版本以出版时间点为有效版本。
所有标准均要经受修订。
因此以本VDA材料标准为基础的协定,必须检查是否采用了以下给出的最新的版本。
国际标准是作为DIN ISO标准或者DIN EN标准(用括号说明)形式采用或者直接作为DIN ISO 标准或者DIN EN标准来采用。
3 须做标记的零件如果●按照第1章节可以达到本材料标准的目的的,●为了此目的而不必考虑精确性的材料,且在费用可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可确定为没有标记的(切合第4.4章节至第4.6章节许多材料样例的情况),●对于技术上、几何上或者经济上不是无法消除的原因的,所有构件或者在循环利用上构成一个单位的复合构件,必须分别进行标记。
对从什么尺寸起,在什么等级的精度下必须做标记进行严格确定,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参与研发和生产某一个构件者,有责任逐个检查在第1章节中所列举的准则的必要性。
同 时必须特别要考虑按照第4.4章节至第4.7章节的材料标记。
注意:塑料构件和弹性体构件(轮胎除外),按照第4.1、4.2和4.3章节做标记。
4 构件标记一般说明标记在结构上和在内容深度上应该有规律制定,符号要尽可能少,但又要尽可能不误解 应用。
主要是看是否达到第1章节要求的本材料标准的意义。
标记由缩写符号i.d.R.组成,这些符号规定在DIN-, EN-,或者ISO-标准中(ISO 具有 优先权)。
缩写符号安置在箭头符号所指的方向内,由数学“大于”符号(>)和“小于”符号(<)组成。
为了达到更佳的可读性要求,可以在一个标记的个别的字组或者字母和数字之间插入空 格符。
但是空格符不算作符号,在自动数据处理中使用缩写符号时删除空格符。
4.1 热塑性塑料,热固塑料4.1.1 标记结构按照欧洲议会和参议会于二零零零年九月十八日制订的关于老旧车辆2000/53/EG规则, 重量在100g以上的所有塑料构件,必须做标记。
对于重量在100g以下的塑料构件,亦 建议做标记。
标记结构按照ISO 11469与国际接轨的缩写符号和按照ISO 1043-1,-2,-4与国际 接轨的缩写名称组成。
如果对健康有损害并且不利于再回收利用的,按照ISO 1043-3标准,可对增塑剂品种 不作标记。
与此相反,如果有可能存在防火剂的,至少必须标上“FR”标记表示,或者 按照ISO 1043-4标准作标记。
样例: > PA66-GF30 <添加阻燃物质的样例: > PBT-FR <如有必要,通过说明单个组份,用连线符分开说明混合填充剂:样例:> UP-(GF15+MF25)<混合材料以说明2个最多3个主要组分进行标记,用加号“+”使之连接:样例:> PC+ABS <共聚物要么以其共同的缩写名称(例如> ABS <)要么通过说明二至三个单组分,用斜杠符号分隔进行标记:样例:> E / P <对于填充剂、增强剂和防火剂的缩写符号,用一条水平划线将聚合物(术语)的缩写名 称连接起来,正如在ISO 11469中所说明的那样。
4.1.2 连接件所谓连接件,也称为构件,即由多个平面相互连接的材料组成,且在不损坏构件情况下使之不可分离,(按照ISO 11469)其各组成部分以目视的标记排列顺序,用一个逗号使之前后彼此分开,如是空心物体,则从外到内予以说明。
同时按质量百分比对主要组分加划横线:样例:> PVC,PUR <说明:按照ISO 11469的排列次序,也许与以前的规则有矛盾。
如是非聚合的、木质的或者纺织的附加物,对这些物质必须按ISO 1043-2标准采用填充剂和加强剂的基本符号加以说明,金属物质用括号将金属化学符号括起:样例:> PVC,PUR,(Fe)<如果在一个组分中全部包含一种附加物,那么加强材料在括号中不用连线也不用逗号,而是直接附加在聚合物缩写符号上予以说明:样例:> PUR(Al)<在一种非聚合物载体材料上,亦可以安排一个标记。
如果不用担心再回收利用技术上要求的话,那些薄的、电镀的、气相喷镀的或者油漆的涂覆层,因符合本材料文件的目的缘故可不予考虑。
一旦要求进行辨别,由胶粘的或者焊接的单组分的构件,通过采用以下材料缩写名称的英文说明,按照本VDA材料文件介绍的方法加以识别标记:灯箱样例:Glass > PMMA <Case > ABS <4.2 弹性体按照欧洲议会和参议会于二零零零年九月十八日制订的关于老旧车辆2000/53/EG规则, 重量在200g以上的所有弹性体构件(轮胎除外),必须做标记。
对于重量在200g以下 的弹性体构件,亦建议做标记。
4.2.1 标记结构标记是由按ISO 1629的国际惯例缩写符号构成,插入与ISO 11469的箭头符号,如同热塑性塑料和热固塑料上使用的一样。
样例: > EPDM <4.2.2橡胶下脚料在橡胶下脚料基础上进行硫化时,它们的组分顺序中最多列出二种组分。
按质量百分比对主要组分加划横线:样例:> NR / SBR <4.2.3 连接件所谓连接件,也称为构件,即由多个平面相互连接的材料组成,且在不损坏构件情况下使之不可分离,(按照ISO 11469)其各组成部分以目视的标记排列顺序,用一个逗号使之前后彼此分开,如是空心物体,则从外到内予以说明。
同时按质量百分比对主要组分加划横线:样例:> CR,NBR <说明:按照ISO 11469的排列次序,也许与以前的规则有矛盾,但是出于统一化原因亦建议用于弹性体。
按照DIN 60001-1亦或ISO 2076,在相关的序列中如是金属的附加物,采用化学符号,如是纺织的附加物,采用各自的缩写符号,用括号括起加以标记:样例:> NBR,(Fe),EPDM <> SBR,(CV),NBR <如是不能或者难以从外部识别的被硫化的金属,用括号不加逗号括入主要组分的化学符号直接说明金属附加物。
样例:> NBR(Fe)<4.3 热塑性弹性体按照ISO 18064标准加以标记。
样例:> TPO-(EPDM+PP)<4.4 金属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构件,仅要求在材料构件上做一个纯品种回收具有经济意义的或者表示环保技术意义的标记。
对低合金钢不做标记。
按照以下列举的标准,用缩写名称作为标记,同时框在箭头符号内,如同聚合物材料上做的一样。
4.4.1 高合金钢和高合金铸钢缩写名称按照EN 10 088-1,没有任何有关状态说明的附加符号。
样例:> X5CrNiMo17-12-2 <4.4.2铸铁缩写名称按照EN 1560,没有任何有关强度的数字或者有关状态说明的字符和没有前置符号。
样例:> GJS <4.4.3 铝合金缩写名称按照EN 573-2(半制品)亦或EN1780-2(铸件),没有关于产品形状的前置符号,没有关于状态说明的符号,只有化学成分。
压铸零件样例:> AlSi9Mg <4.4.4 镁合金缩写名称按照DIN 1753,没有关于产品形状的前置符号,没有关于状态说明的符号,只有化学成分。
压铸零件样例:> MgAl8Zn1<4.4.5 铜合金缩写名称按照CEN/TS 13388,没有关于产品形状的前置符号,没有状态说明的符号,只有化学成分。
样例:> CuZn39Pb2 <4.4.6 重金属,特种合金由或者用镍(Ni),铂(Pt),锌(Zn),锡(Sn)和其他重金属组成的构件,均可回收循环利用,按照它们的名称标准,没有铸造方式和状态缩写标记(选自DIN 1742 ,DIN17730,DIN17740,DIN17741,DIN17742,DIN17743,DIN17744,DIN17745,EN 610和EN 1179,EN1982,EN12844)。
锌压铸零件样例:> ZnAl4Cu1 <如是低合金金属或者是纯金属,亦适用化学符号。
4.4.7 金属镀层既有循环利用的问题,又有回收价值的金属涂层,应该根据DIN 50960-1(亦用于非电镀的涂覆层),通过对基本材料的说明并用一根斜线对涂层材料后相关化学符号划线(涂层厚度不一定必要)加以标记:镀锌板样例:> Fe/Zn <4.4.8 烧结材料缩写名称按照DIN 30910-1至-6,没有有关热处理的说明等等:样例:> Sint-C11 <4.5 纺织材料在背面合适的位置上印制或者缝上有缩写符号的标签,按照DIN 60001-1和ISO2076要求做标记。
混纺织物对单个纤维品种予以说明,用连接符号进行区分制成标记。
棉-聚酯品样例:> CO-PET <如果材料识别标记在纺织品行业内通行的为材料成分保养说明而缝制的小标签上已经存在的话,则可以按VDA 260取消标记。
4.6 天然材料4.6.1 木材和木制品(不作为聚合物原料的填充材料和加强材料)通过对木材组压印或者烤印缩写简称加以标记,例如针叶类木材用NH或者阔叶类木材用LH表示,或者按照EN 13556要求的缩写符号精确说明:松木样例:> PNSY <例外情况:如果按照EN 622-1至-5(纤维板,要求)完整压印标记,则不用再做按照VDA 260的标记了。
样例:(公司)EN622-5MDF16 E14.6.2 皮革在不存在缩写符号标准期间,按照本VDA材料文件不做符号标记。
如果在标准中规定有这样的缩写符号,则必须对相关的构件按意义做上标记,以示材料不同。
如有必要,在皮革上采用英文印记:> Leather <4.6.3 纸,纸板在不存在缩写符号标准期间,按照本VDA材料文件不做符号标记。
如果在标准中规定有这样的缩写符号,则必须对相关的构件按意义做上标记,以示材料不同。
如有必要,在纸张上采用英文印记:> Paper <4.7 错综复杂的总成件如是通常不在拆解车间可分解的构件,主要组成部分依次,通过分号进行分隔,共同或者重叠逐个加以标记:发电机样例:> AlSi9Cu3Mg;Cu;Fe <TaN244.8 陶瓷尚无制订缩写标记标准。
因此目前不做这种识别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