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理论(五)斐波那契数列与波浪的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981.50 KB
- 文档页数:17
波浪理论的基本原理一、概述人们通常说,十个分析师有十一种数浪方法。
大部分人都觉得艾略特波浪理论过于玄奥,难以把握。
1946年,艾略特完成了关于波浪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自然法则——宇宙的秘密》。
你瞧!他的气魄有多大。
艾略特坚信,他的波浪理论是制约人类一切活动的普遍自然法则的一部分。
波浪理论的优点是,对即将出现的顶部或底部却能提前发出警告信号,而传统的技术分析方法只有事后才能验证。
艾略特波浪理论对市场运作具备了全方位的透视能力,从而有助于解释特定的形态为什么要出现,在何处出现,以及它们为什么具备如此这般的预测意义等等问题。
另外,它也有助于我们判明当前的市场在其总体周期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波浪理论的数学基础,就是菲波纳奇在13世纪发现的一组数列。
菲波纳奇数列还是黄金分割、黄金矩形、对数螺线的数学基础,在音乐、艺术、建筑中,都有它们的影子。
二、艾赂特波浪理论的基本原理波浪理论具有三个重要方面——形态、比例和时间,其重要性依上述次序等而下之。
所谓形态,指波浪的形态或构造,这是波浪理论最重要的部分。
而比例分析是指,通过测算各个波浪之间的相互关家,来确定回撤点和价格目标。
最后一方面是时间,各波浪之间在时间上也相互关联,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关系来验证波浪形态和比例。
有些分析人士认为,时间关系在进行市场预测时较不可靠。
艾略特理论主要应用在股价指数,特别是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的分析上的。
在波浪理论最基本的形式是,股票市场遵循着一种周而复始的节律,先是5浪上涨,随之有3浪下跌。
如图7.13所示的,是一个完整的周期。
数一数其中波浪的数目,那么,一个完整的周期包含8浪一5浪上升,3浪下降。
在周期的上升阶段,每一浪均以数字编号。
1浪、3浪和5浪是上升浪,称为主浪,而2浪和4浪的方向与上升趋势的方向相反,因为2浪和4浪分别是对1浪和3浪的调整,故称之为调整浪。
上述五浪完成后,出现了一个三浪形式的调整。
这三个波浪分别用字母a,b,c来表示。
波浪理论与斐波纳奇数列
波浪理论的数学基础是斐波纳奇数字。
在波浪理论中,基本的波浪结构都是按照斐波纳奇数列组织起来的。
一个完整的周期包含8浪,其中5浪上升,3浪下降,再往下两个层次细分,分别得到34浪和144浪,这些都是斐波纳奇数字。
然而,斐波纳奇数字在波浪理论中的应用并不止是在数浪这一点上,在各浪之间还有一个比例的关系问题。
通过起始浪,应用斐波纳奇数字进行运算,能测算出各浪的顶点或底的目标价位。
另外,通过百分比回撤,我们还可以估算出价格目标。
还有,斐波纳奇时间关系是存在的,只不过预测这方面关系是较为困难的。
斐波纳奇时间目标是通过向未来数数,计算显著的顶和底的位置。
在日线图上,分析者从重要的转折点出发,向后数到第5、第8、第13、第21、第34、第55、或者第89个交易日,预测未来的顶或底就出现在这些“斐波纳奇日”上。
波浪理论较之别的技术分析流派,最大的区别就是能提前很长时间预计到行情的顶和底,别的流派往往要等到新的趋势已经确立之后才能看到。
波浪理论不仅找到了价格移动的规律,而且还找到了价格移动发生的时间和位置。
艾略特波浪基础--黄金比率和费波纳奇数列本文来自:理想论坛作者:翘翘桥浏览:2545次一、斐波南希数列为波浪理论的结构基础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开山祖师,在1934年公开发表波浪理论,指出股市走势依据一定的模式发展,涨落之间,各种波浪有节奏地重复出现,艾略特创立的波浪理论,属于一整套精细的分析工具,包括下列三个课题:1、波浪运行的形态;2、浪与浪之间的比率;3、时间星期。
艾略特在1946年发表的第二本著作,索性就命名为《大自然的规律》(Nature's Law)。
波浪理论第二个重要课题,系浪与浪之间的比率,而该比率实际上跟随神奇数字系列发展。
艾略特在《大自然的规律》一书中谈到,其波浪理论的数字基础是一系列的数列,是斐波南希在13世纪时所发现的,因此,此数列一般却称之谓斐波南希数列。
神奇数字系列本身属于一个极为简单的数字系列,但其间展现的各种特点,令人对大自然奥秘,感叹玄妙之余,更多一份敬佩。
其实早在中国《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就道出了神奇数字系列的真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神奇数字系列包括下列数字:1,2,3,5,8,13,21,34,55,89,144,233,377,610,987,1597……直至无限。
构成斐波南希神奇数字系列的基础非常简单,由1,2,3开始,产生无限数字系列,而3,实际上为1与2之和,以后出现的一系列数字,全部依照上述简单的原则,两个连续出现的相邻数字相加,等于一个后面的数字。
例如3加5等于8,5加8等于13,8加13等于21,……直至无限。
表面看来,此一数字系列很简单,但背后却隐藏着无穷的奥妙。
这个数列被称为费波纳奇数列。
这个数列有如下特性:(1)任何相列的两个数字之和都等于后一个数字,例如:1+1=2;2+3=5;5+8=13;144+233=377;……(2)除了最前面3个数(1,2,3),任何一个数与后一个数的比率接近0.618,而且越往后,其比率越接近0.618:3÷5=0.6;8÷13=0.618;21÷34=0.618;……(3)除了首3个数外,任何一个数与前一个数的比率,接近1.618。
[转载]波浪理论——浪与浪之间的比例关系[转载]波浪理论——浪与浪之间的比例关系原文地址:波浪理论——浪与浪之间的比例关系---转作者:社保自己买神奇数字系列一、斐波南希数列为波浪理论的结构基础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开山祖师,在1934年公开发表波浪理论,指出股市走势依据一定的模式发展,涨落之间,各种波浪有节奏地重复出现,艾略特创立的波浪理论,属于一整套精细的分析工具,包括下列三个课题:1、波浪运行的形态;2、浪与浪之间的比率;3、时间星期。
艾略特在1946年发表的第二本著作,索性就命名为《大自然的规律》(Nature’s Law)。
波浪理论第二个重要课题,系浪与浪之间的比率,而该比率实际上跟随神奇数字系列发展。
艾略特在《大自然的规律》一书中谈到,其波浪理论的数字基础是一系列的数列,是斐波南希在13世纪时所发现的,因此,此数列一般却称之谓斐波南希数列。
神奇数字系列本身属于一个极为简单的数字系列,但其间展现的各种特点,令人对大自然奥秘,感叹玄妙之余,更多一份敬佩。
其实早在中国《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就道出了神奇数字系列的真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神奇数字系列包括下列数字:1,2,3,5,8,13,21,34,55,89,144,233,377,610,987,1597……直至无限。
构成斐波南希神奇数字系列的基础非常简单,由1,2,3开始,产生无限数字系列,而3,实际上为1与2之和,以后出现的一系列数字,全部依照上述简单的原则,两个连续出现的相邻数字相加,等于一个后面的数字。
例如3加5 等于8,5加8等于13,8加13等于21,……直至无限。
表面看来,此一数字系列很简单,但背后却隐藏着无穷的奥妙。
二、平方的秘密俄罗斯著名数学家韦罗斯利夫,曾经发表的神奇数字研究论文报告中,提示许多有关斐波南希神奇数字的神秘性,其中之一就是神奇数字平方的秘密。
1、由1开始,可能随意选取连续出现的相邻两神奇数字,数目可不限,先将这些神奇数字进行平方,然后将平方所得数字进行相加,其和必定等于最后一个神奇数字与接着出现的下一个神奇数字相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