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定(完整)
- 格式:doc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18
浅析俄罗斯经典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作者:门姊阳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第3期摘要:俄罗斯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是研究俄罗斯文化一个不可忽视的元素。
近年来,俄罗斯经典影视作品层出不穷,这些作品相继刻画了一系列俄罗斯典型的女性形象。
这些饱满而又富有感染力的女性形象对研究俄罗斯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俄罗斯经典影视作品女性形象叶卡捷琳娜二世柳德米拉阿莉亚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女性是美丽的精灵,是勤劳的天使,是和平的使者,是智慧的化身,是创造新世纪的英杰。
没有伟大的女性,就没有新生命的孕育和发展。
不同的环境塑造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民族中,女性的形象有其共同之处,又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许多经典的俄罗斯影视作品传入中国,其中不乏一些刻画俄罗斯典型女性形象的作品。
本文将解读《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狙击手》以及《飞蛾》这三部俄罗斯经典影视作品中所塑造的俄罗斯女帝形象、俄罗斯女勇士形象及俄罗斯女学生形象。
一、《叶卡捷琳娜二世》:帝国中的伟大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俄罗斯电视台拍摄的一部关于叶卡捷琳娜大帝的传记电视剧,讲述了叶卡捷琳娜大帝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作为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称为大帝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身上有着令人钦佩的特质与气魄。
从出生到被选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再到登基治理国家成为与彼得大帝齐名的沙皇,该剧均进行了详细丰富的介绍。
叶卡捷琳娜二世是德国安哈尔特-查尔布斯特亲王之女,同时也是俄罗斯留里克王朝-特维尔大公后裔。
她出生于普鲁士什切青市的一个败落的贵族家庭,出生时名为索非亚·弗雷德里卡·奥古斯塔·冯·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 多恩堡。
1744 年,她被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一世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与母亲一起前往俄罗斯,从此便开启了自己伟大的一生。
1762 年,叶卡捷琳娜二世通过发动宫廷政变登上皇位,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的第四位女皇。
戏剧影视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戏剧、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和研究。
女性形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妻子、母亲和侍女等角色,而是展现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特征。
本文将对戏剧影视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探讨其演变和创作背后的原因。
一、古典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在古典戏剧中,女性形象通常被描绘为柔弱、贤淑和依附于男性的角色。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女性角色常常被塑造成顺从丈夫、无私付出的形象,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和《威尼斯商人》中的波西尼亚。
这种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当时传统的社会观念,妇女在传统社会中被视为男性的附属品。
二、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现实主义文学对女性形象的描写更加真实和细腻,呈现了社会的变革和女性角色的觉醒。
在俄国文学中,契诃夫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例如,《三姐妹》中的奥尔加、玛莎和伊琳娜揭示了当时城市中下层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困境。
她们追求自由和独立,同时也受到了来自男性和社会的束缚。
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形象女性主义的兴起使得研究女性形象的视角更加多元和深入。
女性主义批判了传统文学中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歧视。
在这一视角下,女性被赋予了更多的力量和自主性。
例如,在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常常呈现出独立自主、坚强勇敢的形象,如《摔跤吧!爸爸》中的女摔跤手,她们通过自身的努力战胜困境,获得了成功和自我实现。
四、探讨女性形象创作背后的原因女性形象的塑造离不开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影响。
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观念和价值观。
同时,作家、导演和编剧的创作经验和观念也会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产生影响。
此外,女性角色的塑造还受到市场需求、受众喜好和商业利益的影响。
总结:戏剧、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不同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从古典戏剧中的传统角色到现实主义文学中的觉醒女性,再到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力量女性,这些形象的塑造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和女性角色的演变。
新世纪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新世纪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引言: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不仅是观众欣赏影视作品的娱乐途径,更是社会文化变迁的一面镜子。
女性形象一直是电影创作中的重要议题之一,而新世纪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更是承载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女性地位的提升以及个体经验的呈现。
本文将从角色定位、性别形象、家庭角色和职业形象四个方面对新世纪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角色定位新世纪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具有明显的角色多样性。
在过去,女性角色主要呈现为家庭妇女、妻子和母亲,缺乏独立的个体形象和自我意识。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和女性地位的提升,女性角色在电影中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表现方式。
例如,《芳华》中的苏红是一位坚强的军人,她与其他女战士一起参加了战争,面对艰苦的环境和生离死别,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
二、性别形象在新世纪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性别形象开始呈现出更为多样化和积极的一面。
以往的电影中,女性形象通常以柔弱、依赖为主要特征,而现代女性形象更加强调独立、自主和自我实现。
例如,《小幸运》中的海燕是一位追求音乐梦想的女大学生,她通过努力和坚持,最终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
这种积极向上的性别形象展现了女性独特的个体价值和意志力。
三、家庭角色新世纪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家庭角色的呈现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上,女性主要扮演着家庭中的妻子和母亲角色,以维系家庭稳定和幸福为责任。
然而,现代女性角色开始追求自身的事业和个人价值,呈现出与传统家庭角色不同的一面。
例如,《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的郭美美是一位事业心强、独立的女性,她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因此在家庭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这种家庭角色的转变反映了现代女性对事业和家庭的追求和平衡需求。
四、职业形象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升,女性在职场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新世纪中国大陆女性电影中的职业形象呈现了女性在各个领域的充分展示和主动进取。
第12卷第17期Vol.12 No.17221当代女性审美影响着现今影视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塑造[1]。
当代女性审美赋予了女性形象新的审美内涵。
不少电视剧、电影及时尚杂志,都对女性审美作出了具体的定义,塑造的女性角色多是美丽大方、善良温柔的。
这种现象使女性形象的塑造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女性的审美其实也是在“被审美”,这种现象是男权话语主宰所致[2]。
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进步,对女性的形象塑造不再局限于此,新时期的影视作品呈现出多元化、多风格的女性形象。
一、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演变(一)20世纪80年代影视作品女性形象20世纪80年代正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刚刚从封闭停滞的环境中走出来,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在这个阶段,影视作品还没有真正得到发展,虽然早已提出男女平等,但人们心中仍然存在“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性的女权意识也不强,所以女性这一“第二性”的思想并没有得到改变。
而影视作品只有对性别形象进行合理的塑造,才能在大众之间广为传播,因此影视作品对社会上的现象进行选择性的陈述并强调某些事实,进行某种文化规范的反馈,通过反馈某种文化规范,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从而与大众良好交流。
在80年代的影视作品中,女性多为批判对象,或社会地位低的形象出现,在无爱、无我、无语的环境中痛苦地生活着。
如80年代的《篱笆·女人和狗》,该剧很好地反映了女性在这一时代的形象特征。
剧中的枣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她与当时的妇女一样,勤劳善良,老实淳朴,一直忍受着丈夫的“霸权”却缄口不言。
为了家庭,她委曲求全,逆来顺受,不断让步。
枣花代表着那个年代的妇女群体,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当时所有的农村妇女与枣花无异。
枣花这一女性形象也在告诫人们,女人想要通过男人获得美满生活的想法是非常可笑的,自己的命运只能由自己来拯救。
在80年代,作者通过塑造枣花这一形象,向人们揭露了女性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依附男人建立幸福生活的现实。
传媒论道 “她题材”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以《三十而已》为例■ 陈家悦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摘 要〕在主流意识形态父权制文化建构下,影视作品总是试图通过塑造本质柔弱的女性形象以满足建构男权话语叙事的要求。
面对如此话语困境,《三十而已》立足现实矛盾,试图打破性别界限和年龄歧视,重塑价值评判体系,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男性中心主义的权威,促使女性意识归位。
〔关键词〕女性主义;形象塑造;价值评价;话语控制;《三十而已》所谓“她题材”影视作品,即以“她”视角出发,围绕“她”展开故事脉络的影视剧。
剧作中的绝对主角由女性担任,大多通过描绘女性角色在家庭情感和职场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境遇,进而折射出在各个时代背景下女性群体所遭遇的共性问题。
“她题材”并非近年出现的新鲜影视题材,从《一帘幽梦》到《我的前半生》、从《京华烟云》到《娘道》,影视剧的历史里从来不乏以女性视角展开剧情的作品。
但这些作品的共性在于,无法跳脱当时所处时代社会强加在女性身上的成见和枷锁的窠臼,女主人公们不可避免地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创作者无视其内心试图逃离的呐喊,故事披着励志的外衣以看似圆满的结局收尾,实质上仍屈从于男权话语框架之下。
一、矛盾:女性主义的发展和影视作品女性形象塑造的话语困境新媒体时代下,媒介赋权促成话语权进一步下放,这为女性主义的发展创造出空前有利的传播环境,性别平权思想日渐为人所熟知。
而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父权制文化长期潜移默化建构的影响,女性意识在大多创作者和观众的思维里是缺席的。
可以发现,目前市场已有影视作品中所呈现的女性形象总是受制于此,试图通过塑造本质柔弱的女性形象,以满足建构男权话语叙事的要求。
以偶像剧为代表的国产影视剧在创作上总是依靠爱情线来推动剧情的发展,性格、外貌、职业乃至旁人的极力反对和破坏,都只是推动男女主角终成眷属的催化剂。
在影视剧这一拟态环境下,运用艺术化的手法刻画塑造出女主“恋爱脑”的媒介形象,然而这并非当下现实社会中女性的真实缩影。
一种特别的关注: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妓女形象王志敏龚艳在新中国电影中,妓女形象的表现可以说是从来都有,最早也许可以追溯到1951年陈西禾拍摄的《姐姐妹妹站起来》,但是,到90年代后期,妓女形象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似乎具有了某种特殊地位。
从《大宅门》(2001,郭宝昌)到《铁齿铜牙纪晓岚》(2002,刘家成)等将妓女形象作为一大“看点”的电视连续剧也在一段时间里受到了特别的关注。
一时之间,妓女题材几乎不约而同地成为许多不同的影视作品竞相加以表现的创作元素。
认真追究这一现象的原因,确实可以有许多答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妓女”这一特殊的边缘“身份”可能带给影视作品一个特别暧昧而又存在无限遐想的空间,使这一“身份”在被敏锐的创作者捕捉到的同时承担一种制造“奇观”的独特叙事功能。
娼妓现象在中国由来已久(西方也差不多),不是个别时代、个别社会的产物,据说,最早可追溯到三皇时代的洪崖妓。
在中国的古代,妓女是有合法身份的,春秋时期的齐国就有了由国家操办的“官妓”。
①娼妓业在清末明初的情况蔚为壮观,据统计“仅北京一地的注册妓院就有391家,妓女为3500人,私娼不下7000人。
但是当时的妓院大多除了满足性欲外还提供美食饮料、音乐舞蹈”。
②有意思的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和妓女有相当之多的瓜葛,妓女中也不乏有才气之人,这一传统从妓院确有等级之别的情况也可看出,以北京的八大胡同为例:“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集中着一等妓院,也叫‘清唱小班’,以喝茶、宴饮、填词弄曲为主营业务。
”③这也似乎使得妓女在皮肉生活之中增添了一些情趣,这也许就是很多关于妓女的故事能够广为流传并源源不断地被搬上屏幕的原因之一吧!如我们所知道的影片《杜十娘》(1981,周予)、《知音》(1981,谢铁骊、陈怀皑、巴鸿)。
据说,新版电影的《杜十娘》(200年,杜国威)也正在热卖中。
这些影片多以表达妓女有情有义一面为主题,而文人为妓女填词作赋,以及和妓女发生缠绵悱恻的爱情似乎也因为妓女这一“身份”而变得具有某种特殊的传奇意味,引起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的特别“关爱”。
影视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影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承载着社会文化的多种元素,其中女性形象在影视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女性形象的塑造不仅反映了当下社会对女性的认知和价值观,也影响着观众对女性的认知和思考。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和意义。
首先,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多种多样,展现了不同类型的女性特质和形象。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被赋予了积极向上的特质,她们可能是聪明、勇敢、独立的代表,也可能是温柔、善良、体贴的形象。
例如,在《摔跤吧!爸爸》这部影片中,女主角凭借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和不屈的意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展现了女性的坚强和勇敢。
而在《乱世佳人》中,斯嘉丽·奥哈拉这一形象则展现了女性的聪明和机智,她用智慧和勇气克服了重重困难,展现了女性的坚强和智慧。
其次,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受到了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女性形象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貌。
在早期的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往往被塑造成柔弱、依赖的形象,强调女性的温柔和娇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性形象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展现了女性的独立、自主和坚强。
例如,在《饥饿游戏》系列电影中,女主角卡特尼斯·艾弗丁展现了女性的勇敢和坚强,她不仅拥有出色的射箭技巧,还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成为了抗争的象征。
此外,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受到了制作团队和导演的影响。
导演的审美观念和创作理念会直接影响到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和表现。
一些导演善于刻画女性形象,展现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女性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
例如,导演安格·李的作品《无间道》中的女性形象被赋予了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矛盾的情感,展现了女性的多面性和独特性。
而一些导演则更注重女性形象的外在美感和形象塑造,将女性形象呈现得更加美丽和动人。
这种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使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西方影视中的女性形象西方影视中的女性形象女性形象是西方电影影像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别不平等的意识与价值观得到或多或少的呈现。
女性自我意识的发展通过电影得到持续不断的阐释,基本同步于整个社会女性意识的发展潮流。
总的来说,西方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臣服、觉醒和自我反思几个阶段。
一女性形象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好莱坞电影中处于从属地位,电影仍然保持社会主流意识、迎合传统社会理想,纯情少女和贤妻良母是电影中的主要形象,女性在多数情况下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臣服于男性。
当然这也与女性在电影工业中的地位低下密切相关。
如在电影《卡萨布兰卡》中,伊尔莎与里克在巴黎相遇,并与之相恋。
当她得知自己的丈夫还活着,她又回到了丈夫身边。
她与丈夫来到卡萨布兰卡时,她再次与里克相遇,经过激烈的内心斗争,她决定与里克在一起生活。
里克帮助伊尔莎的丈夫拿到了离开卡萨布兰卡的通行证,但却要伊尔莎和她的丈夫一起离开。
这部电影中,伊尔莎虽是女主角,然而她的命运却掌握在里克或其丈夫手中,她是一个被动的“他者”。
20世纪50年代之前电影,女性扮演着芭蕾舞演员、酒吧女、护士等一些带有明显性别特征的职业形象,一般的女性角色没有固定的职业,金钱多来源于家庭。
和伊尔莎一样,同一时期讲述逃出家门的富家女和一个报社记者之间故事的《一夜风流》中的富家千金艾丽、《罗马假日》中的公主冶妮、《蝴蝶梦》中婚后辞去工作的女主角“我”等,这些女性角色超脱于物质之外,不必为生活和金钱担心,她们多呈现的是相夫教子的形象以及谈情说爱的对象。
实际上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20年代西方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中,一些觉醒的女性就已经发现自己在选举、受教育、就业等方面权利的缺少,从而不能使自己自由地发展,更没有能力去追求自由。
故而这一时期仍然有一些女性在为自身的独立作出探索。
如电影《乱世佳人》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有逆时代潮流的味道,她任性,骄傲,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目标,不惜牺牲一切。
影视史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义视角的分析在影视史上,女性形象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电影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符号和视觉媒介,广泛地塑造和呈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
而女性主义视角则是对这些形象进行分析和解读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通过对影视史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义视角的分析,探讨女性形象在电影中的重要性和对女性主义发展的影响。
首先,女性形象在电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影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有强大独立的女主角,有温柔体贴的女朋友,有勇敢的救世主,还有被动的被救赎者。
这些形象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观众对女性的认知和态度。
例如,强大的女主角形象激励着女性观众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独立,温柔体贴的女朋友形象塑造了女性关系的理想与期望。
女性形象不仅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价值观和期待,也影响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抱负。
其次,女性主义视角对女性形象的分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女性主义视角关注的是女性在电影中的呈现和表述是否具有性别平等和女性解放的意义。
女性主义视角通过批判性地分析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展开,揭示其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和对女性的压迫。
例如,传统的男性主义观念中常常将女性定位为被保护和被依赖的对象,而女性主义视角则呼吁将女性形象从这种定位中解放出来,赋予她们独立和自主的权力。
女性主义视角的分析有助于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女性形象的背后意义,并反思现实社会中的性别关系和女性的地位。
影视史中存在许多经典的女性形象,其中一些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
例如,《魔戒三部曲》中的艾欧莲,她是一个拥有独立意识、勇敢无畏的女战士,为团队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展现了女性擅长的智慧和领导能力。
《钢琴课》中的伊达女士则是一个对传统家庭角色不满意的女性,她以强烈的意志力和不屈的精神,坚持追求自己的音乐事业,不断挑战社会对女性的限制。
这些女性形象以其独立、坚强和勇气,成为观众心目中的英雄和榜样。
然而,女性形象在影视作品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中外影视史中的女性形象呈现与演变女性形象在中外影视史中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女性在影视作品中的形象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以往的传统家庭妇女到现代独立自主的职业女性,影视作品不断地塑造和呈现着各种类型的女性形象。
在中国影视史上,女性形象一直有着特殊的地位。
早期的中国电影大部分呈现了传统家庭妇女的形象,她们通常被描述为贤良淑德、勤劳质朴、孝顺顺从。
这些形象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和角色定位,强调女性的纯洁和温柔。
例如,电影《女学生日记》中的女主角小红就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女性形象,她在电影中处处为他人着想,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难。
这种传统女性形象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性别角色认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形象在中国电影中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的进步,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中,女性形象开始呈现出更加自主独立、坚强勇敢的特点。
例如,电影《非诚勿扰》中的女主角小贝是一个独立自主、聪明能干的职业女性,她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也坚持追求自己的幸福。
这种现代职业女性形象的出现,展现了中国社会对女性价值和自由选择权的重视。
在国际影视史中,女性形象的呈现也有着丰富多样的变化。
从好莱坞的黄金时代到现代的电影作品,女性形象的塑造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传统的好莱坞电影中,女性通常被描绘成美丽、娇媚的形象,她们的价值常常被限制在男性视角下的审美标准上。
例如,电影《乱世佳人》中的斯嘉丽就是一个典型的好莱坞女性形象,她以美貌和聪明才智赢得了男主角的欢心,但她的成功与幸福却始终依赖于男性的支持和保护。
然而,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形象在电影中的呈现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代的电影作品更加注重塑造女性的独立、坚强和自主的形象。
例如,电影《雨果的世界》中的女主角是一个勇敢追求梦想的年轻女子,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赢得了成功,展现了现代女性的坚韧和勇气。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影视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分析专业代码:050420作者姓名:田臻学号:**********单位:传媒技术学院指导教师:**2013 年 5 月30 日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影视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分析专业代码:050420作者姓名:田臻学号:**********单位:传媒技术学院指导教师:**2013年5 月30 日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前言 (1)一、中国影视剧中女性角色的转变和发展历程 (1)二、影视剧中的四种女性角色类型 (2)(一)盖娅类型—大地之母形象 (2)(二)潘多拉类型—女性诱惑 (4)(三)灰姑娘类型—等候“王子”的救赎 (6)(四)花木兰类型—自我救赎的新型形象 (8)三、新媒体时代影视剧作中女性角色的转变与不变 (10)(一)新媒体对影视剧作的影响 (10)(二)新媒体时代影视剧作中女性角色的转变与不变——以热播剧《后宫甄嬛传》为例 (11)结语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摘要在中国影视作品中,女性总是扮演着温柔婉约、体贴入微、相夫教子的角色。
他们的这种贤妻良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为之动容,为之惊叹。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女性的选择权也大大增加了,她们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自己的生活。
这使生活在当今的女性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等同于男人的尊严,她们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争取明天的发展权,对婚姻,对事业,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看法都由她们自己来主宰。
影视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影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介,对于塑造社会观念和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中,女性形象在影视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影视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1. 女性形象的多样性在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呈现出多样性。
首先,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塑造了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
例如,在爱情片中,女主角往往被描绘成温柔、善良、浪漫的形象;而在动作片中,女主角则常常是勇敢、坚毅、机智的代表。
其次,不同年代的影视作品也呈现出不同的女性形象。
在早期的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往往被刻画成传统家庭角色的代表;而随着社会进步和女权意识的觉醒,现代影视作品中出现了更多独立自主、聪明能干的女性形象。
2. 女性形象的刻板化然而,尽管女性形象呈现出多样性,但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却常常被刻板化。
这种刻板化表现在对女性的外貌、性格和角色定位上。
首先,一些影视作品过分强调女性的外貌,将其作为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这种做法不仅对女性形象的真实性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加剧了对女性身体的物化。
其次,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往往被定义为某种特定的角色,如家庭主妇、职业女性等,缺乏多样性和复杂性。
3. 女性形象的进步与反思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改变,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开始呈现出真实、立体、有内涵的女性形象。
这些形象不再局限于传统角色定位,而是展现出更多的个体特点和社会意义。
例如,在一些现代影视剧中,女性形象被塑造成独立自主、聪明能干、追求事业和爱情并存的现代女性。
这种形象的出现,不仅反映了社会对女性地位的认可,也为女性观众提供了更多的认同感和榜样。
4. 女性形象对社会的影响影视中的女性形象对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女性形象的塑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观众对女性的认知和评价。
当观众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独立自主、聪明能干的女性形象时,他们更容易接受这种形象,并将其作为现实生活中女性的一种表达方式。
金基德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电视电影论文】金基德电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从1996年的《鳄鱼》到2014年的《一对一》,18年间,金基德共拍了20余部电影并屡获大奖。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奖项是《圣殇》获得第6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金基德已不容置疑地在韩国影视界占有一席之地,并迅速成长。
一、金基德电影作品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冯志英(2014)将金氏电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情色、暴力、畸恋等为标签。
对欲望的大胆呈现,是他这个阶段的主题并用极端的方式呈现。
如《野兽之都》中同胞兄弟自相残杀;《雏妓》中贞花为生活所迫在渔村租房卖淫;《漂流欲室》里哑女残忍地将鱼钩放入下体……居伊?布尔丹(2003):“美就是要让人振颤,否则便一文不值。
”金氏电影并非靠色情吸引眼球。
“性”的表现不是单纯的肉欲,而是充满了哀伤、痛苦和艳丽。
第二阶段以诗意、唯美和温情为标签。
2000年的《漂流欲室》是金基德电影风格转变的开始。
这部电影以画面取胜,构建了一个景致唯美的世外桃源。
2003年他又推出了《春夏秋冬又一春》,这标志着他的作品风格正式转变。
之后相继推出了《撒玛利亚女孩》《空房间》《弓》。
第三阶段以隐喻现实为标签。
从2012年《圣殇》开始,金基德的作品明显开始关注韩国社会现实。
2014年上映的《神的礼物》和《一对一》都以隐喻的形式针砭当今韩国社会和政治。
特别是《一对一》,他在接受韩国媒体采访时说:“这是一件损毁民主主义的事件为动机而制作的作品,以女高中生的死亡为比喻。
可以说是献给前任卢总统的,又是告白又是自白。
”二、三个阶段的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传统的韩国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女性大都是温柔贤淑、刚烈孝贞的形象。
例如,素有韩国《红楼梦》之称的《春香传》就将艺妓成春香塑造成“烈女”的形象。
而现代的韩国电视剧,如近年流行的《人鱼小姐》《我的名字叫金三顺》等,剧中的女性也是美丽顽强的励志形象,受到男性的膜拜。
“数千年来,韩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颇深,儒家思想中的‘男尊女卑’论对韩国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外影视史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与演变分析在中外影视史上,女性形象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的形象塑造与演变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本文将分析中外影视史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与演变,并探讨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中外影视史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在早期的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通常是被动、柔弱且依附于男性的。
她们追求的是爱情、家庭和婚姻,往往被描绘为温柔、纯洁和娴静的。
这种形象在《乱世佳人》中的斯嘉丽、《银幕伊甸园》中的伊莎贝拉等角色中得到了体现。
她们通过美丽和柔弱来吸引男性,而男性则扮演着保护女性、给予她们幸福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形象开始呈现出多样化和强大的特质。
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影片开始展现女性的内心独立性和思想追求。
例如,在《泰坦尼克号》中的罗斯和《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她们有着自己的意愿和情感选择,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庭角色。
这些角色具有强烈的个性,展现了女性的身心独立和坚毅的一面。
此外,越来越多的影片开始关注女性的社会角色和事业发展。
女性在电影中开始扮演起社会的中坚力量和领导者的形象。
像《魔鬼 wears Prada》中的米兰达、《失恋33天》中的萧敬腾、《背后的故事》中的张国荣,他们成功地打破了男权社会的束缚,展现了女性在职场上的优秀表现和领导才华。
在女性形象的演变中,我们也看到了性别角色的扭转和转化。
在某些影片中,女性形象开始呈现出男性化的特质,她们自主、坚强,并且扮演着更加积极的角色。
例如,《血战钢锯岭》中的玛丽·苏瓦吉,她在战争中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心,在男性世界中获得了尊重和荣耀。
然而,女性形象在影视作品中塑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影片仍然将女性形象刻画为以男性为中心的存在,以满足男性观众的需求。
女性形象仍然受到传统观念和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往往被定型为美丽、性感和受虐的形象。
这种不真实的形象不利于女性自身的发展和价值认同。
总的来说,中外影视史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与演变表明了社会的变迁和女性地位的提高。
中外影视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女性形象一直是影视作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了解和探讨影视作品对女性形象的描述和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研究中外影视史中的女性形象,通过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探讨女性形象在影视作品中的演变和表达。
一、中国古代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中国古代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往往受到传统文化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女性地位。
1. 中国古代女性形象的凤梨酥凤梨酥是中国古代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女性形象。
她们往往是温柔、贤淑的女子,具备传统的美德和家庭观念。
她们通常被塑造成顺从、忍让的形象,始终为家庭利益着想。
她们的形象代表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期待和要求。
2. 中国古代女性形象的侠女侠女是中国古代影视作品中另一类有特殊意义的女性形象。
她们具备勇敢、机智和决断的特质,不拘小节、追求自由。
她们常常以扮演男性角色的方式出现,甚至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展现了自己的英勇和智慧。
二、现代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升,现代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1. 现代中国女性形象的独立性现代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更加注重个体的独立和自主性。
她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展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专业能力。
她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家庭角色,走向独立、自立的道路。
2. 现代中国女性形象的多样性现代中国女性形象的多样性也在影视作品中得到体现。
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凤梨酥形象,现代中国女性可以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也可以是追求梦想的勇敢女孩。
她们展现出强大的内心和持久的毅力,向世人证明女性同样可以在各个领域拥有出色的表现。
三、国外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国外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从传统到现代,从动画到现实,都有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
1. 西方影视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形象在西方影视作品中,女性主义形象比较常见。
这些形象代表了女性力量的崛起和反对男性主导的社会结构。
《《啼笑因缘》改编电影中的女性形象》篇一在经典的文学作品《啼笑因缘》改编的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刻画不仅塑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情感深度,更是塑造了一种多维的、生动的社会画卷。
通过对于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现代影视艺术的创作深度和对于社会性别角色的深度思考。
一、坚韧与独立的现代女性形象在《啼笑因缘》改编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形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其中,许多女性角色都展现出坚韧和独立的特质。
她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这些女性形象在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时,都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例如,电影中的女主角可能是一个在困境中挣扎的女性,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逐渐摆脱了困境,实现了自我价值。
她的形象向我们展示了现代女性的独立和坚强,她的奋斗和努力,都是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二、复杂的内心世界与社会角色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外在形象,她们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角色也是非常丰富的。
许多女性角色都经历了复杂的情感历程,她们在面对家庭、爱情、友情等社会关系时,都表现出了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变化。
这些女性形象不仅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还在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她们的智慧、勇气和善良,都为故事的发展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她们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社会和人性。
三、对于女性形象的深度思考通过对《啼笑因缘》改编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视艺术对于女性角色的深度思考和探索。
这些女性形象不仅具有生动的外在形象,更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角色。
她们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社会和人性。
同时,这些女性形象也向我们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她们的坚韧、独立、智慧和善良,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她们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了女性的力量和价值,也让我们更加尊重和关注女性的地位和权益。
作者: 刘雪婷[1]
作者机构: [1]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出版物刊名: 新闻研究导刊
页码: 120-121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9期
主题词: 女性主义;女性形象;影视作品;《三十而已》
摘要:19世纪末掀起的女性主义第一次浪潮,推动了男女平等的议题进入大众视野。
随着大众媒体的普及和女性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性文化产品引起受众的关注。
然而在当今大多数“大女主”影视作品中,媒介中呈现的女性形象依然存在着传统偏见思想。
本文以2020年7月暑期热播剧《三十而已》为例,在女性主义视域下对当今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呈现从文化工业、父权思想遗留以及女性本身3个维度进行分析与反思。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析21世纪中国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姓名xxxxxxx学号0**********专业班级新闻学08(本)所在学院新闻系指导教师(职称)朱春风(教授)二○一二年四月三十日浅析21世纪中国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塑造摘要踏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当这种文化改变时,生产力也随之改变。
电视开始成为生活必需品,电视剧也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一部分。
而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逐渐走向饱满化和多样化,女性意识不断壮大。
其改变源于复杂的原因:女权运动的传入造就了先驱者,而21世纪生产力中男女比例大幅度攀升也是其因。
只是由此伴随而来的又是另一种社会观。
关键词:女性形象;影视作品;女权主义;审美象征Analysis of the 21 century Chinamovie and television products offemale images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found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in the 21 century China has changed its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embarked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oad. When the culture shifted, production capability modification shifted with it. Televisions become a requirement of life. TV play are becoming a part of our everyday life. Female iamge in TV gradually also plump and diversification. Female consciousness growing. The change from complex reasons:The feminist movement was created pioneer,In 21 century, the proportion of men to women in a sharp increase in productivity.Only thus is accompanied and come is another kind of view of society.Key words: Female image; Movie and Television Products; Feminism; Aesthetic Symbol目录一前言 (1)二影视作品中凸显女性形象的原因 (2)(一)外因 (2)(二)内因 (2)三 21世纪中国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审美特征 (3)(一)奉献的美 (3)(二)突破的美 (3)四女性形象塑造的主要类型 (5)(一)传统女性 (5)(二)女强人 (5)(三)白领 (5)(四)灰姑娘 (5)五女性形象改变带来变异的浪潮 (7)(一)畸形的演变 (7)(二)男性环境的局限 (7)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一前言“男尊女卑”,缠绕了我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腐朽观念,昭示着女性只是一种衬托附属,屈居男性之下的存在。
然改革开放后,思想观念的逐步解放,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循序渐进的确立及完善。
作为生产力的一部分,女性群体的社会参与比重逐渐扩大。
此时,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女性群体正在觉醒。
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理解为电影和电视剧的导演编剧从审美理想的立场出发,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创造,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和材料,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女性人物形象。
①中国虽属于发展中国家,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间,影视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随着电视剧制作的日趋成熟及大众对电视剧审美和娱乐功能的越加注重,电视剧的女性人物塑造逐渐克服了以前的单一和枯燥。
近年来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越来越饱满及多样,女性“自我”意识不断的提高。
进入21世纪之后,各种女性在荧屏上大量涌现,女性拥有了“自我”意识,追求经济自主、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①马玲春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影视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型塑./view/6573bae1524de518964b7da8.html,2012年4月20日.二影视作品中着重凸显女性形象的原因(一)外因女权主义(Feminism),源自西方,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
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
五四时,传到中国,定为女权主义。
②中国的女权主义,是指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体现女性自我精神与能量的一种女性思想、社会言论及政治协助行为。
男女平等是女权主义最基本的目标,在争取与男性平等的同时,女性还要注重自我的价值表现,展示女性的独特魅力,挖掘并发挥女性的社会力量,为社会各阶层女性的思想与行为解放而努力,要将全世界妇女的利益放在同一个起点,协助官方处理女性主义面临的问题。
通过这一过程,每个人都获得了由社会的性别规范所决定的性别角色。
③在女权主义的影响下,一批又一批的先行者开创了先河,女性逐渐独立自主,不再仅仅只是一个衬托的存在,她们逐渐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以电视剧《乡村爱情》为例,在这部电视剧中,女性的情感始终贯穿着整个剧情,是以情感的抒发和升华为基调,表达了家庭和睦中女人持家的重要性。
女人把自己全部的爱化作一砖一瓦,用自己的爱砌成一个家。
让通过门缝向外瞭望的男人们确感受到女人从不说出口的奉献。
全剧注重细节体现,牵一发而动全身,充分展示了一个女人的光彩。
(二)内因社会参与男女比重的改变,电视剧从业人员中越来越多的女性比重,女性编辑、导演,尤其是她们自身的意识日渐成熟。
她们想要改变大众的陈规定型: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男人要顶天立地、赚钱养家,女人要温柔娴淑,持家有道。
他们想要改变这种性别偏见,影响受众的“主观意识”——通过影视作品把自身的想法传达出去是最直接的方式。
比如说近年来连续四次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的许鞍华,她拍摄了许多部引起无数共鸣的影射女性题材电影,如《女人四十》,围绕一个平凡普通的大街上随手抓一大把的普通四十岁主妇的日常生活展开,娓娓讲述着人生细碎的无奈与亲情的聚合悲欢,没有奢华的场景,没有太过煽情的画面,亦没有跌宕人心的剧情,却在一言一语,细水长流的日子里,一点一滴道尽了一个平凡四十岁女人的隐忍坚强,以一段人生真实的生面赢得无数眼泪与共鸣。
②女权主义. /view/264746.htm,2012年4月20日.③艾伦.G.约翰逊.见树又见林[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0-96.三 21世纪中国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审美特征作为主要的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电视剧“纯属虚构”的特点打造了各色各样的“虚拟人生”。
评价生活并不等于说“相信一部电视剧有兴邦立国的威力,但是给人愉悦,丰富人的心灵,或者从各自的角度得到一点领悟,或者有一种人生的况味等等,是有可能的。
”④自上世纪21世纪以来,在电视屏幕上出现的大量以女性为主的电视剧作,很具现实感和深刻性,呈现出女性形象的新特征。
这些剧作往往以真实广阔的现实生活为故事背景,以生活各个角度为切入点剖析女性。
大致浏览梳理后,有关女性题材的影视作品数量很多,形态各异风格多样,都形象的讲述了女人的各种故事,《外来媳妇本地郎》、《新结婚时代》、《情满珠江》、《岁月神偷》……而在这些以不同女性脚本为摇篮创作的影视作品中,的确塑造了许多令人十分难忘的女性形象:《女子特警队》中“硬汉”般的女子特警们;《失恋33天》中现代白领黄小仙;《巾帼枭雄》中的女强人宝琦……虽然形象多种多样,年龄、职业、经历、个性各种各样不尽相同,但都随着剧情的发展而深刻的传达出创作者想要表达女性形象的审美特征。
(一)奉献的美21世纪的奉献重在道德、人性、责任层面,多数都是对当代社会的影射。
如许鞍华导演的《天水围的日与夜》,讲述的是一个母亲和她面临会考的儿子,儿子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与母亲相依为命,成绩平平不太突出,就如社会中大多数的学生一样。
而张母虽然是单身母亲,虽然辛苦但还是很努力的照顾着两个人的这个家。
她做过很多工作,年亲的时候努力赚钱送弟弟出国念书,现在努力赚钱养育自己的儿子……她的一身都在奉献。
整部电影以温情为基调,这个家庭和香港大部分同一时代的人一样,过着平凡普通甚至呆板无趣的生活。
但是就是在这点滴的日子中让观众感受到了那淡淡的人情味。
让我们不由得回忆到自己也有这样的一个母亲:小的时候,睡醒了母亲已不在身边去上班了,自己看看电视无所事事等她提着菜篮子回家做饭。
菜色不豪华,荷包蛋,番茄炒蛋,炒青菜……饭桌上看着母亲和父亲说着话,还不忘给自己夹菜。
一顿饭下来,大伙饱了,母亲这才把剩饭剩菜吃完……(二)突破的美自古以来男女便有着质的差异,女人往往背负着更多的历史包袱、现实压力和自身局限,所以有些女性题材的影视作品意在突破,希望挣脱缠着女性身上的枷锁。
网上流传着21世纪女性新标准:上当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好车,买得起好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无一不是与传统女性相悖的。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步步惊心》,这一部穿越古今的连续剧迅速在网络和电视上蹿红,引起了当下许多女孩子的共鸣。
试问哪个女孩子没有孤芳自赏?高风亮节的女子,多引数人为之慨叹。
身为女子,敏感、多情。
然,面对挫折面对选择,马尔泰若曦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立场,她有着同时期女子的温柔贤淑,却④崔莉. 试论当代电视剧作女性形象的审美价值取向.数字中国. 2008年1月10日.也有着新时代女性的个性独立,她有时扯谈,有时深刻,有时搞笑,不为藩篱所羁绊。
她始终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四女性形象塑造的主要分类(一)传统女人金婚,一个往往让许多男孩女孩热泪盈眶的词汇。
五十年,从年轻到年老,从相知到相爱,从热恋到婚姻,从玫瑰花到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两个人相互护持走到平淡而坎坷的五十年婚姻路。
文丽是北京人,她漂亮浪漫,对婚姻有女孩子的向往,遇上了一个幽默开朗但没情调的男人。
一开始他们性格天南地北生活水火不容,处处充满着矛盾,经常为小事情争吵,不过都会床头打架床位和;人近中年,7年的婚姻之痒令文丽对生活充满抱怨,变的琐碎而唠叨,夫妻之间冷战,一切似乎走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