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妇女中的应用
- 格式:docx
- 大小:26.83 KB
- 文档页数:2
尼尔雌醇配伍米非司酮在绝经后妇女取器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尼尔雌醇与配伍米非司酮用于绝经后取环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24例需要取iud的绝经后妇女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2例,术前7天给予尼尔雌醇4mg顿服,在取iud术前2天口服米非司酮75 mg,1次/d,服用2 d,服药前后2 h空腹,第3天上午行取iud术。
对照组:不服药直接手术操作取iud。
结果:两组宫颈软化、疼痛程度、取器成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观察组62例,术前7天给予尼尔雌醇4mg顿服,在取iud术前2天口服米非司酮75 mg,1次/d,服用2 d,服药前后2 h 空腹,第3天上午行取iud术。
对照组:不服药直接手术操作取iud。
手术由有经验的医生按常规操作。
1.3 观察指标1.3.1宫颈软化和扩张标准:①宫颈软化:宫口松弛,能顺利通过5号半扩宫器,患者无不适感觉;②宫颈部分软化:宫口略松弛,4号半扩宫器通过稍有阻力,患者有轻度不适;③宫颈未软化:宫口不松弛,4号半扩宫器有阻力,患者有明显不适感。
1.3.2疼痛分级判定:按who规定标准。
0级(无痛):腰腹酸胀,稍感不适;ⅰ级(轻痛):腰酸腹胀可忍受,微汗或出汗;ⅱ级(中痛):腰腹疼痛明显,尚能忍受,轻度恶心、未呕吐;ⅲ级(重痛):强烈腰酸腹痛,不能忍受,有呻吟、恶心呕吐。
0级、ⅰ级为镇痛有效。
1.3.3手术结果判定:①顺利:受术者无明显疼痛,宫颈扩张无阻力,可顺利将iud取出;②困难:受术者轻微疼痛可以耐受,取器难度大,取器器械不能顺利取出iud,需要扩宫、刮宫、剪断抽拉,才能取出iud;③失败:未能取出iud。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两组宫颈软化程度、疼痛情况比较两组宫颈软化程度、疼痛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分析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8例经病理确诊为DUB、常规刮宫及性激素治疗无明显疗效的围绝经期患者给与连续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
每晚睡前空腹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检验血清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和孕酮(P)值、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同时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en)。
月经情况随访6个月。
结果:68例患者均在用药期间闭经,贫血不同程度改善。
米非司酮用药后血清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下降不明显(P>0.05),雌二醇(E)、和孕酮(P)下降明显(P<0.05),子宫内膜明显变薄(P<0.05),监测肝肾功无影响。
48例停藥后6个月无月经来潮,15例月经稀少,5例月经恢复正常。
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诱导闭经,安全有效,不易复发,但同时也具有影响内分泌功能、长期服药后耐药等缺点,但仍不失为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标签: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功能失调;子宫出血;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是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
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止血、调整周期、促进排卵等,出血症状严重者常需刮宫等手术治疗。
围绝经期功血临床上多为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卵巢无排卵以及孕激素缺乏是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1]。
难治性(又称顽固性)功血,指经上述常规手段不能奏效且病程较长者。
本文回顾分析68例难治性围绝经期功血,在辅以纠正贫血及预防感染治疗的同时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长期口服,同时监测治疗前后FSH、LH、E、P、B超测定子宫内膜变化,来观察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刮宫病理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血、常规治疗包括止血、调整周期及刮宫后无明显疗效患者68例,年龄46~54岁,平均49.8岁。
74中国处方药 第19卷 第1期·疗效评价·cherReaktion auf Carboplatin[J]. Dtsch med Wochenschr, 2003, 128(30):1595-1596.[8] 李嫱, 刘青,段桦,等.卡铂致过敏性休克1例[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8,32(4):252.[9] WANG L, YAN L.Analysis of 27 cases of carboplatin-associated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 in patientswith gynecologic tumor[J]. Pract Pharm Clin Remedies, 2018, 21(7):827-829.[10] Castells M.Drug Hypersensitivity and Anaphylaxis in Cancer and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The Role of Desensitizations[J]. Front Immunol, 2017,8(10):1472.[11] Pérez-Alzate D, Blanca-López N, Somoza ML, et al.Anaphylaxis and severe immune hemolytic anemia during the course of desensitization with carboplatin[J].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18, 120(4):442-443.[12] Iwamoto T, Sugimoto H.Clinical Utility of Basophil CD203c as a Biomarker for Predicting the Timing of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in Carboplatin Rechallenge: Three Case Reports.Clin Ther, 2016, 38(6):1537-1541.[13] Sloane D, Govindarajulu U,Harrow-Mortelliti J, et al. Safety, Costs,and Efficacy of Rapid Drug Desensitizations to Chemotherapy and Monoclonal Antibodies[J].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 2016, 4(3):497-504.[14] Castells MC, Tennant NM, Sloane DE, et al. Hypersensitivityreactions to chemotherapy:outcomes and safety of rapid desensitization in 413 cases[J].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8, 122(3):574-580.[15] Callahan MB, Lachance JA,Stone RL, et al. Use of cisplatin without desensitization after carboplatin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in epithelial ovarian and primary peritoneal cancer[J]. Am J Obstet Gynecol, 2007, 197(2):199.e1-e4.[16] Jones R, Ryan M, Friedlander M. Carboplatin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 re-treatment with cisplatin desensitisation[J].Gynecol Oncol. 2003, 89(1):112-115.[17] Ottaiano A, Tambaro R, Greggi S, et al. Safety of cisplatin after severe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 to carboplatin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varian carcinoma[J].Anticancer Res,2003, 23(4):3465-3468.[18] Zweizig S, Roman LD, Muderspach LI.Death from Anaphylaxis to Cisplatin: A Case Report[J]. Gynecol Oncol, 1994, 53(1):121-122.[19] Nonna VK, Shashikant BL, Austin M,et al. Oxaliplatin Is a Safe Alternative Option for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Gynecologic Cancers After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to Carboplatin[J]. Int J Gynecol Cancer, 2015, 25(1): 42-48.[20] 甘立海, 杜江. 卡铂致过敏反应1例报道及临床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2017, 4(31):10.异常子宫出血指不符合生育年龄妇女正常月经周期的非妊娠子宫出血,往往表现为月经频率、月经持续时间、月经量的异常[1];异常子宫出血可以按有无子宫结构的改变将其分为两类,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属于无子宫结构改变的异常出血[2];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低等都有可能引起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3]。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远期疗效观察【摘要】目的随访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停药后肌瘤反跳生长及子宫内膜增生情况,探讨较为适宜的剂量。
方法选择围绝经期有症状且有随访条件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0mg,b组每日口服米非司酮25mg,连续服用3个月。
结果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缩小,血红血红蛋白提高及停药后肌瘤反跳生长两组间相差不显著(p>005);不良反应a组发生率低。
结论米非司酮适用于围绝经期患者,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有效,同时不增加肌瘤反跳生长几率,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远期疗效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51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28-02子宫肌瘤是为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绝经后可自然萎缩,目前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已有相关报道[1],但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有效剂量因样本量少、缺乏长期随访,尚未达成共识。
本文通过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药物不良反应以及随访其停药后肿瘤反跳生长情况进行比较,以研究安全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间就诊的围绝经期有症状且有随访条件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年龄42-56岁,平均49岁,依据临床症状、体检和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子宫增大小于孕8周大小,在此治疗前至少3个月未用激素药物治疗,既往无肝肾疾患,诊断性刮宫除外内膜恶性病变。
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及子宫和肌瘤的大小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0mg,b组每日口服米非司酮25mg,a、b两组均从月经周期的第1天服药,连续服用3个月。
曼月乐和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分析随着高年龄女性人口的增加,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
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曼月乐和米非司酮被广泛应用于此病的临床治疗中。
本文旨在探讨曼月乐和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
一、曼月乐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曼月乐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具有类似于黄体酮的作用。
曼月乐通过结合孕激素受体,可抑制脱落期内的子宫内膜增生和脱落期之前的子宫内膜增生,从而减轻或止血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此外,曼月乐还可增强脑垂体抑制素的作用,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减少卵巢的活动,使子宫内膜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
此外,曼月乐还可清除内分泌紊乱所产生的炎症因素,对治疗宫颈炎症、宫腔内病变等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二、米非司酮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米非司酮是一种口服的合成孕酮受体激动剂,其作用机制与曼月乐类似。
米非司酮可结合孕酮受体,抑制脱落期内的子宫内膜增生,减轻或止血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同时,米非司酮还可促进子宫内膜的萎缩和愈合,抑制内分泌紊乱所产生的炎症因素,减少对输卵管的影响。
此外,米非司酮还可以降低雌激素水平,有一定的抗雌激素作用。
三、曼月乐和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1. 疗效比较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时,曼月乐和米非司酮在治疗效果上没有高低之分,两者能够显著减少或消除子宫出血症状。
研究显示,曼月乐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总有效率可达90%以上,米非司酮治疗效果也相当显著,有效率高达94%-100%。
而且,两种药物对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也很小。
因此,在频繁出血、病情较为严重时,可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治疗。
2. 安全性比较虽然曼月乐和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相当,但两者的安全性有所不同。
曼月乐严重不良反应较为稀少,仅有头晕、乏力等轻微不适,对身体的影响很少。
但是,对于有乳腺疾病,如乳腺纤维瘤及其它乳腺异常等症状者,不适合使用曼月乐。
女金片辅助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目的研究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女金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效果及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9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小剂量(6.25 mg)米非司酮联合女金片治疗和大剂量(12.5 mg)米非司酮治疗,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情况、血清内性激素水平及肝肾功能。
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 = -4.388,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x±s)1.2 纳入与排除标准1.2.1 纳入标准①入选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月经过多、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等临床表现,经相关检查确诊;②在治疗前3个月未接受其他激素的治疗;③治疗前肝肾功能正常,血常规检查除血红蛋白减少外未见其他异常;④无服用米非司酮禁忌证;⑤均知情同意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癌等器质性病变及血液性疾病;②失访患者,依从性差患者。
1.3 方法观察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633,25 mg/片)6.25 mg,每天1次;女金片(陕西健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13213)4片/次,每天2次。
对照组给予同厂家米非司酮片12.5 mg口服。
3个月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分别观察患者月经情况及潮热、盗汗、烦躁等围绝经期的症状,予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生化指标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血清性激素水平:卵泡刺激素(FSH)、黃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
1.5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
显效:治疗后出血止住,雌激素水平下降显著,达到正常水平,无并发症;有效:治疗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得到有效控制,且雌激素虽未达正常水平,但仍下降明显,并发症较少,低于30%;无效:治疗后出血现象无改善,甚至进一步加剧,贫血严重,并发症高于30%。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的合适剂量。
方法我院将2007年1月一;2009年1月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60例,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 米非司酮6.25mg (1/4片),B组: 米非司酮12.5mg (半片),C组: 米非司酮25mg,均为睡前顿服,连服3个月,并随访半年,于治疗前后及随访期间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转归;药物的副作用及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
结果米非司酮12.5mg/日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少的毒副作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剂量功能性子宫出血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 U486)是一种高效抗孕激素,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抗早孕、紧急避孕、因其有非竞争性的抗雌激素作用而试用于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因其有促子宫内膜萎缩的作用,临床上也有用于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报道,但其合适的剂量尚无一致的意见,我院为探讨合适的米非斯酮治疗剂量,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因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过多的患者60例。
年龄40-53岁,中位数为46.7岁;经诊断性刮宫,及阴道B超检查等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
1.2治疗分组:对经临床诊断为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60例患者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3组,三组之间其年龄;病程;体重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前病理类型均为增生期子宫内膜,所有病例均无米非斯酮使用的禁忌症。
1.3方法:刮宫止血后第5天,A组: 米非司酮6.25mg (1/4片),B组: 米非司酮12.5mg (半片), C:组: 米非司酮25mg.均为睡前顿服,连服3个月。
米非司酮在绝经后妇女取环前的应用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绝经后妇女取环前的应用。
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0年4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绝经1年以上,要求取环的52例妇女,取环术前给予米非司酮25 mg,每天2次口服,连续2 d后行取环术,观察其对取环成功率的影响。
结果52例妇女用药后均取环成功,术中痛苦减少,易于操作,出血少,术时短。
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及止血治疗5 d,随访1年无异常。
结论:米非司酮明显提高了绝经后妇女取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取环;应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避孕是实现计划生育的重要措施,在众多的避孕方式中,放环是目前采取最多的避孕方式。
节育环一般在绝经后半年内取出。
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宫颈、子宫开始萎缩,宫腔与环失去正常比例,环在宫腔内压迫肌层,宫颈变窄,增加取环的难度,甚至手术器械无法进入宫腔操作[1]。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妇女仍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绝经后需要取出宫内节育器的妇女很多,为寻求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取环方法,我站对52例绝经后1年的妇女术前用米非司酮,取得了较高的取环成功率,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4月~2010年4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绝经1年以上,要求取环的妇女52例,年龄49~56岁,带环8~23年,绝经1年以上,身体健康,无取环禁忌证,B超常规检查确认有宫内节育环,子宫有不同程度萎缩,对米非司酮无过敏。
1.2 方法所有患者常规妇科及B超检查,了解子宫大小、节育环位置等。
5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外阴皮肤及阴道萎缩,黏膜弹性差,子宫体变小,宫腔及宫颈管狭窄。
取环前2 d口服米非司酮25 mg,每天2次。
连服2d,第3天来站行取环术。
术中记录宫颈扩张情况。
1.3 宫颈软化度判定好(宫颈软化):宫口扩张,4号扩宫器可自由出入宫颈内口;中(宫颈部分软化):宫口未开,探针可自由出入宫颈内口;差(宫颈未软化):宫口未开,探针不能进入宫颈内口。
米非司酮、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摘要:目的:分析米非司酮、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74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7例以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观察组37例以米非司酮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卵泡雌激素、黄体生成素、血清雌二醇水平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相比,为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以米非司酮治疗,止血更为迅速,且可使得患者性激素水平明显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米非司酮;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性激素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为妇科常见疾病,主要是因卵巢调节机制异常引发性激素分泌紊乱,导致子宫内膜出血过多,进而引发疾病[1]。
该病目前主要采用口服药物治疗的方法,其中米非司酮、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为该病常用治疗药物[2],为比较这两种药物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74例患者展开随机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74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均明确诊断,排除合并妇科器质性病变、全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患者,且患者近6个月内无性激素药物应用史。
将之随机分组,每组37例。
对照组年龄42~57岁,平均(47.69±3.52)岁;病程5个月~3年,平均(2.13±0.45)年;观察组年龄42~58岁,平均(47.74±3.49)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2.08±0.63)年;两组基本资料有同质性(P>0.05),可对比。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由同一组医护人员为其实施刮宫术。
在刮宫术后第5d,对照组以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每次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30μg,每日2次,3d之后改为每日1次,连续用药3个月。
围绝经期妇女子宫肌瘤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子宫肌瘤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对87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围绝经期妇女于月经第一天始给予10mg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连用6个月。
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变小(t=4.41,p<0.001;t=3.70,p<0.001)。
两组治疗6个月内肝肾功均无明显异常。
87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69例患者月经未复潮,有效率79.31%。
结论对围绝经期子宫肌瘤妇女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安全有效,是临床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新思路。
【关键词】子宫肌瘤;围绝经期;米非司酮【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37-01子宫肌瘤属于妇科常见良性肿瘤,发病率约20%[1],具有激素依赖性。
我院于2008年3月~2010年9月对87例处于围绝经期的子宫肌瘤妇女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疗效良好。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87例妇女均经b超、妇科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单发。
87例患者年龄44~51岁,平均年龄(47.6±3.1)岁。
所有患者入组治疗前6个月内均无激素用药史,并进行诊断性性刮宫证实患者子宫内膜无恶性病变,且排除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患患者。
1.2 治疗方法 87例患者均于月经第1天始,每天晚餐后1小时给予上海华联生产的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10950202)口服治疗,剂量10mg,连续口服6个月。
治疗期间每月监测患者肝肾功一次。
1.3 观察项目①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子宫肌瘤进行b 超检查,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患者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
②观察患者治疗期间月经情况。
停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月经复潮情况。
③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比较进行t检验。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40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40例,对比用药前后不同时期血红蛋白值、子宫内膜厚度,观察月经恢复情况及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结果40例用药期间均出现闭经,停药后26例绝经(50岁以上年龄组较50岁以下年龄组绝经作用明显),11例月经改善,1年内复发率7.5%。
治疗前后比较血红蛋白值升高,子宫内膜厚度变薄(P<0.05)。
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安全可靠、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费用低,在基层医疗机构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为无排卵性功血。
围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衷退,只有卵泡发育,而无排卵,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影响,呈过度增生状态,当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时,部分子宫内膜即发生脱落出血。
由于子宫内膜未能同步脱落,导致出血多且不易自止[1]。
其治疗以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防止子宫内膜病变为原则。
近年来,我中心将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6月~2014年1月门诊确诊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40例,平均年龄47.8(42~54)岁,病程3个月~2年不等,均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和周期缩短等临术表现,其中14例曾接受性激素治疗无效。
除外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等器质性病变,诊刮术病理报告为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肝肾功能正常,均有不同程度贫血。
近6个月未服用激素类药物。
无使用米非司酮禁忌证[2]。
1.2方法出血期用药前:化验血常规,彩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常规诊断性刮宫。
诊刮术后第3d始米非司酮12.5mg每日睡前顿服,血止后改为维持量10mg,连续用药3个月。
用药期间观察患者的阴道出血情况,每月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不良反应。
于用药3个月停药后2d内,用药6个月彩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与术前对比。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联合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血中的近期疗效观察目的探讨一种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新方法,观察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联合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血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年龄39~58岁、无生育要求、经反复清宫效果差而又不愿行子宫切除的5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给予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后联合米非司酮12 5 mg/d,持续3个月,术后3、6、12、24个月电话随访或门诊复查,随访内容包括月经量、月经周期、有无痛经,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结果50例患者中,术后6个月闭经30例,点滴样出血18例,2例经量较术前少术后12个月闭经20例,点滴样出血26例,2例少于月经量,1例因合并黏膜下肌瘤月经量较多,1例因合并子宫腺肌病痛经严重而行子宫切除术后24个月闭经18例,平均年龄485岁,点滴样出血27例,2例少于月经量,2例月经量多,其中1例合并黏膜下肌瘤、1例年龄小于40岁,另1例因合并子宫腺肌病痛经严重行子宫切除。
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1年有效率98%,2年有效率90%,其中闭经6个月占60%,2年占36%,表明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联合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血中治疗效果很好,在年龄选择上大于45岁又无合并症者更适合。
标签:围绝经期功血宫腔镜子宫黏膜电切米非司酮宫腔镜子宫黏膜电切是近年来治疗顽固性功血的有效措施,既保留了子宫,又不影响卵巢的内分泌功能,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认可,被患者接受,笔者所在科自2007年9月开展此类手术,并配合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血中应用,并进行随访观察,现将随访2年的近期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9月~2009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对药物治疗无效或经反复清宫后效果差而又不愿行子宫切除的患者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病例选择50例,患者平均年龄432岁(39~58岁),均无生育要求月经过多30例,月经不规则20例其中合并贫血15例,合并痛经3例。
米非司酮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中的研究进展围绝经期功血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多或者不规则出血,严重影响了中老年妇女的身心健康,是一种较为难治的妇科疾病。
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有刮宫止血、止血药物、中医药治疗、性激素调节以及手术切除子宫止血等治疗方法。
目前米非司酮在该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作用机制和治疗方式的研究也不断的深入。
本文从米非司酮的作用机制、治疗方式、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对米非司酮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血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标签: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功血;不良反应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围绝经期功血,是中老年妇女的一种常见妇科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在刮宫基础上联合使用性激素达到止血的目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1],米非司酮对于治疗该疾病有着显著的效果,其不良反应较少,药物使用方便简单,患者生存质量较高,临床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本文对近些年来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研究进行了小结,旨在为今后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个参考。
1 围绝经期功血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体内的卵巢功能不断衰退直到最后一次月经后1年的这段时期,称作围绝经期。
由于子宫内膜长期处于雌性激素的作用,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又因为内分泌失调引起子宫内膜局部的微环境发生改变,血管结构产生异常变化,造成内膜失去支持,坏死脱落而出血,即为围绝经期功血[2]。
2 米非司酮的作用机制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酮的甾体类药物,具有强效的孕激素拮抗剂,还伴有一定的抗糖皮质激素作用,主要作用于受体水平,与子宫内膜的亲和力较强,是孕酮的5倍。
米非司酮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内膜的生长发育、抑制排卵诱发药物性闭经以及促进子宫收缩排除剥脱的子宫内膜来达到止血的目的[3]。
首先,米非司酮可以减少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合成DNA,抑制内膜芳香化酶的作用,降低雌激素的水平,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延缓内膜发育,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干扰子宫内膜局部血管的生成与生理功能等一系列作用,从而阻止子宫内膜的增生[4]。
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功血80例临床疗效分析目的:分析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功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妇康片治疗,观察组采取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功血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些率为67.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显著,安全、经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标签:米非司酮;围绝经期;功血;临床疗效功血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围绝经期妇女阴道不规则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期增长、不规律、经量增多等[1]。
药物止血、促进断经是治疗的主要原则,本研究通过选取80例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功血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年龄在43~5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8.2±1.6岁之间,所有患者近期均未使用性激素治疗,没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同意该治疗方法并签署同意书,在接受治疗前均行诊断性刮宫,没有经期延长、子宫恶性病变等疾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妇康片(由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13209)治疗,1次/6h,5mg/次,血止后减量,最终维持量至3mg/次直到血止后20d左右,连续用药5个月;观察组患者采取米非司酮(由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50003)治疗,10mg/次,1次/d,连续用药5个月,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进行复查血、尿常规等检查。
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妇女中的应用
女性在45~55岁之间会出现围绝经期,不知大家是否了解围绝经期,在该时期会出现什么症状呢?需要如何用药?我们带着以上的疑问,来仔细了解下。
围绝经期主要指女性在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此时间段通常保持在1年左右,但也因人而异,在围绝经时期,女性会出现多种异常的变现,例如内分泌出现变化、情绪烦躁等。
在女性逐渐进入围绝经期时,也就代表其快要绝经了,从而步入老年期,该阶段为女性必须经历的,但需要注意此时期不代表绝经期,其距离绝经还需要一段时期。
在围绝经期,女性的月经会有较大的变化,具体症状因人而异,例如从每月月经必来,变成较长时间来一次,或者好长时间不来月经后,突然又出现等,该情况在正常时会保持1年左右,在症状过后则会出现绝经。
也有例外的女性会发生月经次数增多等情况。
常规状况下,该时期的经血会有所改变,其会呈现粉红色,颜色相对较浅,且其中还存在小血块,出血量不定,经期无任何规律,时间可长可短。
该症状具体消失时间同样不确定,有的女性在此时期无任何较为明显的表现,且时间较短,对日常生活、工作均不会造成影响,反之会出现时间较长,表现明显等。
在出现围绝经时期,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并治疗。
通过以上的讲述,相信大家已经了解围绝经期,那么在出现此时期需要运用什么药物呢?接下来我们对米非司酮进行分析,探讨下其在围绝经期中的应用。
米非司酮主要为合成类的固醇,其结构与炔诺酮相似,因其对孕激素受体有着较强的结合功能,在与孕酮相互竞争受体时,对孕激素的活性进行阻滞。
该药物可有效对下丘脑的卵巢轴、排卵以及子宫内膜发育情况等进行抑制。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此药物不仅用于对早期妊娠、紧急避孕以及中期妊娠等治疗,还可运用其孕激素活性,对子宫肌瘤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对异位妊娠、子宫异常出血等均有一定的作用。
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异常出血进行治疗,因围绝经期的功血多为无排卵性,且在雌激素出现撤退性时会有出血的情况。
而该药物可改善雌激素的水平,将其维持在滤泡的中早时期,可较为稳定,并且有效防止因雌激素异常波动而造成的出血。
曾有研究显示,米非司酮可有效延长子宫内膜的发育状况,对内膜腺体分泌活性有抑制作用,可明显降低子宫供血情况,减少子宫的重量,使内膜呈现出萎缩等状况,降低血管,从而提升基质等。
长期运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造成的影响,若长时间对非孕激素进行对抗,易出现内膜过度增生严重者出现内膜癌变等情况。
曾有研究表明,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起着抗雌激素的效果,对弱孕激素以及子宫内膜中的痛细胞系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非米司酮可有效对抗外源性雌激素,对内膜增生与分泌活性均起到抑制作用,运用该药物后可明显发现内膜的厚度逐渐缩小,明显增强间质的密度,使腺上皮逐渐转化为分泌期。
在出现孕激素匮乏状况时,米司非酮运用低剂量,其具有孕激素的作用;若运用高剂量,则具有抗雌激素的效果。
通过对米非司酮的讲解,相信大家已经了解该药物主要治疗的作用,对围绝经期女性可有效改善功血等情况,且在运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时,其易造成女性出现闭经、贫血以及肌瘤减少等效果,并且在停止服用药物后,易出现绝经等情况。
该作用的主要机制存在差异,尤其是在停止用药后出现持续性的闭经以及肌瘤减小等,均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除此之外,并非所有出现子宫肌瘤都需要进行治疗,该药物对围绝经期的肌瘤治疗时,主要针对有明显症状者,例如出血等且肌瘤体积小者,无需运用手术治疗或者因自身原因无法手术者。
需要注意在运用该药物前,需要进行诊断性的刮宫或者对子宫内膜癌进行除外等,现今,米非司酮长时间运用对子宫内膜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均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