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一等奖教案】【一等奖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61 KB
- 文档页数:7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1、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2、掌握文言字词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物塑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5、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与《伤仲永》比较)重点:1、字词。
(本文是略读课文,字词部分以课外准备、课内教授相结合)2、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教学设想:1、学生在课下借助工具书自渎课文,对字词自读质疑。
2、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神态、心理。
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课时:1课时熟读课文,利用课下解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并记下疑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
以关羽导入,引出吕蒙。
多媒体展示关羽图片,以“败走麦城”的故事,引出吕蒙。
二、介绍《资治通鉴》和司马光。
通过预习《孙权劝学》,你们觉得《资治通鉴》应该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明确:了解文学常识的目的是: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和修养,并给我们提供进一步学习、看书的基础。
三、全班朗读全文。
用幻灯片打出几个应该注意的'读音。
四、字词过关。
昨天已经让同学们利用课下解释和工具书预习课文了。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大家的重点字词和字词疑点。
1、每个小组至少提出3个重点字词,并解释词义。
2、提出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字词疑难点。
——给学生2分钟的交流时间,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回答。
五、翻译全文。
请一个同学翻译全文。
其他同学认真听。
注出翻译不恰当的地方和翻译得精彩的地方。
(教师总的指导)六、分析人物形象。
了解了课文之后,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
吕蒙为什么能够打败关羽呢?——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谁起了重要作用呢?——孙权。
2、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孙权劝学》的教学难点是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孙权劝学》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1、初中语文文言文《孙权劝学》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2、掌握文言字词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与《伤仲永》比较)【教学重点】1、字词。
(本文是略读课文,字词部分以课外准备、课内教授相结合)2、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教学设想】1、学生在课下借助工具书自渎课文,对字词自读质疑。
2、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神态、心理。
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方仲永》导入二、解题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
本文写的是孙权劝说吕蒙(三国时吴国的名将)要浏览群书,广泛学习的事。
三、简介孙权、鲁肃、吕蒙四、简介《资治通鉴》及司马迁五、诵读课文用两分钟的时间初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
六、疏通文意七、握以下重点词八、注意下列句子中出现的倒装现象和句子成分省略现象九、文言翻译五字法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如果再简洁一些,还可以用这样几个字概括:留:年号、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移: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补:省略句中省略的主语或谓语;删:删去不译的词,如发语词等。
十、朗读全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品析课文1、理清文章的结构⑴ 孙权劝学⑴ 吕蒙就学⑴ 鲁肃赞学2、《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
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
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⑴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揭示学习的必要性)⑴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孙权劝学优秀教案一等奖《孙权劝学》优秀教案孙权劝学优秀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孙权劝学》优秀教案孙权劝学优秀教案一等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及《资治通鉴》的有关知识。
2.通过预习、解释重点词语,把握文章基本内容。
3.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深入理解文意,提高学生阅读感受及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运用:学生预习、教师重点讲解;问答法;以朗读贯穿全文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习领会劝说的艺术。
2、认识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认识开卷有益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
2、理解鲁肃赞学与孙权劝学之间有何关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刮目相待》动画视频。
2、出示课题。
3、补充介绍作品、作者。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朗读欣赏(听准字音和停顿)。
2、齐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3、预习汇报:解释部分没有注释的词语。
4、学生自由读课文、质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问。
5、结合图片,概括本文内容要点。
三、研读课文,朗读加深体会。
1、分析第一层:(1)一劝:揣摩:“不可不学! ”句式有何特点?写出了怎样的语气?表现了孙权对吕蒙怎样的心理?(2)二劝:思考: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想一想孙权说此话时的神态?揣摩:“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这样劝说好吗?为什么?(3)小结第一层,探讨朗读技巧,指导朗读。
2、分析第二层:(1)揣摩:“卿今者……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这与孙权劝学有什么关系?(2)揣摩:“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思考: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3、总结全文对话为主的特点,回顾体会人物对话语气,分角色朗读。
《孙权劝学》获奖优秀的教学设计《孙权劝学》获奖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通用8篇)《孙权劝学》获奖优秀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通读懂课文。
2、体会人物感情,领会课文内容。
3、懂得读书可以改变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个很励志、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相信大家读了以后一定受益匪浅。
板书课题。
看题目,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字或词?导入。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指名学生读,学生纠正读音。
教师读课文,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读懂大意。
1、结合注释,独立完成课文的翻译,记下不能解决词句。
2、小组合作,交流翻译情况,有理解不一致如果不能形成统一的意见,作好记录,交给大家解决。
3、提交小组内不能解决的词句,书写在黑板上。
大家解决,教师作必要的点拨。
古文翻译五字法:留、补、替、调、删。
四、理解内容,读出语气。
1、孙权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如何?“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关心肯定,必要性)“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责备)“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骄傲、自得)总结劝说方法:“首先说……,在吕蒙推辞后接着说……”这样的方式。
2、劝的结果如何?“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惊讶、夸赞)侧面描写及作用。
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
分角色朗读。
五、品读课文,读出深意。
《资治通鉴》(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1019-和他的助手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
你从不同的人物角度,你得到什么启示?孙权的角度——吕蒙的角度——鲁肃的角度——六、总结背诵1、本文有哪些人称代词:2、有两个成语出自本文:这两个成语现在是什么意思?结束语:冰心说: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孙权劝学教案:孙权劝学一等奖教案《孙权劝学》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子停顿。
(2)、利用课文注释读懂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3)、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
(4)、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2、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文章开卷有益的主旨,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让每位学生都能成为“乐知者”。
重点与难点(1)、理解、运用文中的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文章主旨。
(3)、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4)、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自读质疑、合作探究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课文(利用多媒体)1、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2、播放动画故事《司马光砸缸》3、显示春秋时代的一个故事: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根据以上三则资料,提问:(多媒体显示)(1)、由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这首歌是《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我们能想到有关三国的一些人物和故事。
(2)、对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那么,谁知道司马光是怎样的一个人?(指名同学介绍)(3)、请哪位同学用现代汉语说说这则故事的意思?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这是师旷劝晋平公学习的一个小故事。
这个故事中的师旷很巧妙地点明,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较,还是好得多。
从而成功地说服了晋平公,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活到老,学到老。
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同时也说明,开卷有益的道理。
七年级《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七年级《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七年级《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依据】《孙权劝学》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本单元是按"名人事迹"板块来编排的,共五篇文章,《孙权劝学》处在本单元的最后一课。
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自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
本文在延续前面四课展现名人风采的同时,也有一些新的变化。
【指导思想及设计理念】20xx版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另外,课程标准对朗读还专门做了规定: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基于这一目标要求,结合我校“自-精-合-练-测”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实际,本课教学方案计设强调通过加强朗诵训练、体味人物对话等方式来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并积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一般知识和方法,从而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孙权劝学》是选自《资治通鉴》的一篇小短文,通过写孙权劝导吕蒙学习及吕蒙接受劝告认真学习后发生的变化,点明了学习对于健全人格的作用,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教育意义。
由于课文篇幅短小,剪裁精当,叙事简练,以人物的对话为主,人物的语言神态惟妙惟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深得学生喜爱。
【学情分析】进入初中以来,学生已学过几篇短小的文言文,对一些文言句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同时,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熟悉,容易把握课文内容,加之七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很强的求知欲,对有故事情节的短小课文很容易接受,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只给予方法技巧上的点拨指导就行。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及用法,积累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等。
初中《孙权劝学》的优质教学设计一等奖1、初中《孙权劝学》的优质教学设计一等奖【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朗读课文,正确断句、停顿;2.理解文章大意;3.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像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4.领悟并学习文章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学习侧重点1.朗读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并能熟读成诵;2.学习文章以下几点:语言上的言简意赅,选材上的详略得当,人物塑造上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理解各篇文章的内容,注意它们各自的写法,故自读导言旨在引导学生以读为突破口,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体会课文艺术上的特色。
)【自读程序】1.初读。
整体感知课文,有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解决,结合解释粗晓大意。
教师适时点拨及《资治通鉴》的有关常识。
2.速读。
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情况。
3.竞读。
看哪位同学将对话的语气读得最到位。
4.研读。
读自及鲁肃过寻阳至文末一段,思考吕蒙有了怎样的变化,给人怎样的启示。
5.背诵。
(解说:以上的程序设计体现了读思结合的阅读原则。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借速读来加深对课文故事情节发展的认识。
如: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是一开始就马上听从的吗?他本人在学习前后有何变化?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竞读则既检验了同学们对人物语气的把握情况,又是对朗读水平的一种促进与提高。
第四步的研读则重在让学生体会孙权的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中的益处是怎样在吕蒙身上体现的,并使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对读书的认识,激起他们对读书学习的兴趣。
最后的背诵是对以上四步阅读的一个总结深化,使阅读过程中的诸多收获得以巩固与积累。
)【自读点拨】1.资料补充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阳县南)人,三国时吴国名将,从孙权攻占各地后随周瑜等破曹于赤壁,又定计取荆州,擒关羽。
授南郡太守,封居陵侯。
2.重难点分析①以对话为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
1、《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孙权劝学》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的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以一段小故事作引,带出“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两个成语,进而带出两个成语的出处——该段文字。
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的同时也让学生懂得两个成语的运用。
同学们,上课之前来作一个听力小训练,我来说一段话,要求是你们用心听,并找出我这段话里的两个成语。
话说我初中的时候有个同学小刘,这人特别不爱学习,成天脏兮兮挂着两条鼻涕,被同学戏称为“鼻涕虫”。
鼻涕虫是那种老师一提就摇头叹息,也没有什么伙伴的人。
在大家心目中他也就是混一初中文凭久完事的。
毕业以后我们就再没有见面。
多年后工作了,有天初中同学搞了个小聚会。
大家很久没见面,个个都觉得特别新鲜兴奋,大家聊得特别高兴。
这时候有人高喊:快看!我们一瞧,原来来了一辆亮银色宝马,车门一开,从车上下来一个穿着西装,戴着眼镜,特潇洒一“款哥”。
所有女同学都“哇”了一声,纷纷议论这帅哥是谁呀,这时候一同学说了:“他就是当年那个‘鼻涕虫’啊!人家上了高中以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特刻苦努力,后来考上了一名牌大学。
人家现在已非‘吴下阿蒙’,而是一上市公司的主管了!”所有人都把嘴巴张得大大的,因为实在没办法把鼻涕虫跟眼前这个帅哥联系起来。
一同学不禁摇头叹了一句:“唉,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好,这段话就讲到这里,同学们能不能找出我刚才这段话里的两个成语呢?(如示)对了,这两个成语出自我国一部著名的史学著作,大家知道是什么吗?——《资治通鉴》。
孙权劝学获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课文《孙权劝学》中的重点字词。
理解并概括孙权的劝学观点及其意义。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学会如何运用孙权的劝学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和认同。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孙权劝学》中的重点字词。
2. 孙权的劝学观点及其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孙权的劝学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孙权的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引发学生对《孙权劝学》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小组讨论,解决字词难题。
3. 合作探讨: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课文,理解孙权的劝学观点。
小组讨论如何将孙权的劝学观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情况,进行讲解和答疑。
重点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孙权的劝学观点。
5. 实践运用: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将孙权的劝学观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进行课堂小结,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孙权劝学》。
2. 选择一篇类似的文言文进行阅读,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孙权劝学》。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孙权的劝学观点,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得到提高,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类似的文言文。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八、教学拓展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孙权和《孙权劝学》的历史背景,可以进行相关的教学拓展。
4孙权劝学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成语。
2.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3.分析人物对话,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4.认识开卷有益的道理,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一、导入新课三国鼎立时期,英雄辈出,刘备、曹操、孙权可谓水火不容,但是,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
能让对手如此赞叹,可见孙权非同一般。
孙权手下有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信赖。
可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
现在孙权又来劝说了,今天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孙权劝学》。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读译课文,理解文义1.作者作品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2.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和通假字。
卿.(qīng)岂.(qǐ)涉.猎(shè)孰.(shú)遂.(suì)(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疏通文意,理解重点文言词语。
当涂:当道,当权。
辞:推托。
及:到,等到。
才略:才干和谋略。
涉猎:粗略地阅读。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擦拭。
更:重新。
4.帮助学生梳理出重点文言现象。
《孙权劝学》获奖教学设计(优秀8篇)《孙权劝学》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难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运用,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
而智出学海,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攀登学习的高峰,畅游知识的海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我们学习需“勤奋”的真理。
其实“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学习”这个话题的文言文。
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1)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
”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二、整体感知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听完范读后,全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2、对着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自读理清课文情节。
◆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译,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完成,即:翻译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
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以“提问”形式,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和重点语句的大意。
(板书重要字词,疏导理解)请位同学复述故事大概内容(板书)孙权劝学吕蒙辞学——就学鲁肃大惊——结友3、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再一次理清课文。
4、把本文改编为课本剧,请四位同学上台表演。
(课前已做好准备)三、课文研析※根据“自学导题”,以讨论方式自学课文。
《孙权劝学》获奖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设计简介本教学设计针对中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学习,以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孙权为例,通过《孙权劝学》一文的讲解和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孙权的为人和为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正面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孙权的生平事迹和为人处事的艺术,学会通过读懂历史文献来了解历史。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献解读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为人思考的能力,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孙权的背景和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2.学习文本(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孙权劝学》,并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主旨和内容。
3.文本解读(30分钟)教师主持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享对文本的解读和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并引发学生对孙权为人和为政的思考。
4.案例分析(3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文本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与孙权的行为哲学是否相符,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5.艺术创作(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在小组中创作自己对孙权的理解和感悟,并通过绘画、写作、演讲等形式进行展示。
6.总结(10分钟)教师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强调孙权的为人和为政对学生的启示,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
四、教学评价1.知识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小组作品的质量,评价学生是否了解孙权的生平和为人处事的原则。
2.能力评价:通过学生在讨论和分析案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评价:通过学生对孙权为人和为政的理解和对比分析,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牢固地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五、教学延伸1.阅读《三国演义》中关于孙权的章节,深入了解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其他历史人物的文献作品,了解不同历史人物的个性和为政原则。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9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这9篇《孙权劝学》优秀教案是作者为您整理的孙权劝学教案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翻译课文。
2.熟练的朗读课文,较好达到背诵。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4.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朗读法,教授法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平时你不学习或不做作业时,你家人都会怎么做呢?(学生回答)你们家里人都会苦口婆心的劝你们“还不赶紧做作业啊”,“作业不做,学习不学将来就没有好工作”。
而在三国时期,也有这么一位大将,他曾经追随周瑜打破曹操于赤壁,曾经为孙权立下赫赫战功,他就是吕蒙。
孙权十分的信任他,可他有一坏毛病,就是不爱学习。
今天孙权又来劝说他学习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劝说的,劝成功了没有。
二、整体感知1.大声朗读课文,概述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终于学有所成,得到鲁肃的赏识。
2.简要概括这篇课文的发展。
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三、研读课文1.孙权劝学。
①要求学生找出来文中的句子。
孙权一劝——“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二劝——“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请同学朗读,对照注解翻译重点字词与整个句子。
你现在当权掌事,不可以不学习!”“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忙,比得上我吗?我常常读书,自认为很有好处。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专掌传授经学的学官;涉猎:粗略的阅读;往事:历史。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为了让您对于孙权劝学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5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孙权劝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重点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设想教法设计1、自读质疑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将其中疑难提出,小组间讨论解决,或提出来共同解决。
2、编课本剧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编成课本剧,一来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有益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来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合作探究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通过合作,共同探讨解答。
媒体投影片教学过程1课时一、导语设计师:这几天有个难题让我吃不好睡不好,大家能帮我想想办法么?师:什么事呢?我有个学生,他总是不肯下功夫学习,我劝他应该好好学习,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当学者,不学也罢。
我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大家看看我应对他说些什么呢?师: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向学生求教,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体现了学生式的老师这一课改精神。
由此导入,引发学生求知欲。
认定目标师:我们已经学过多篇文言文了,那对文言文我们应该怎么学呢?谁来说说?学生回答。
学生参与学习目标制定,益于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王崧舟14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王崧舟14篇》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王崧舟第1篇教材分析《孙权劝学》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个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的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
《孙权劝学》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
同时文章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上册已经学习了7篇古文,14篇古诗,在下册学习了2篇:《伤仲永》《木兰诗》,对古文的几种翻译方法已经有了初步掌握,也积累了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目标确定“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虽然七年级学生已学过几篇古文,但对古文阅读理解上还有一定难度,所以我考虑这节课还是让学生朗读为主,以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为基础,然后能够准确流利地翻译句子,复述故事。
鉴于此,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2、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3、积累一些成语,掌握一些写作方法,获得一点启示。
重难点主要体现在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思想认识的提高,所以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共一课时教学设想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达到预定教学目标,我坚持“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合作探究、当堂展示”的十六字方针。
“吟诵为本”,即抓住文言文的特点,让“读”贯穿课堂始终,激发学生兴趣,还文言文课堂书声朗朗的本来面目。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1、《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揣摩人物形象3、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重点难点】1、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刻苦治学,提高修养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语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
而智出学海。
从古至今哪位能人智者不是从学海脱颖而出的?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才能是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获得的,今天我与同学们一起探究一篇关于劝学的文章:(板书)孙权劝学二、及文中人物简介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孙权(182~252)字仲某,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3、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4、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军师。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以史实为纬,以年月为经,按时代顺序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长达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书名是宋神宗所赐,有鉴于往事,资以治道的意思,主要是为皇帝提供统治人民的历史经验。
三、读课文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重点强调下列字的读音与写法卿qīng 岂qǐ 涉猎shè 孰shú3、找学生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所表示的语气①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语气)②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限制语气)③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语气)教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指读、齐读、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
4、理解课文大意结合文下解释,具体说说本文写的一件什么事(翻译)。
大胆说,说错了也不要紧,同学可以相互补充(学生解决不了的地方,教师指导进行)。
提示:① 通假字:邪同耶,语气词。
② 重点词:权谓吕蒙曰(对说)孰若孤(谁、比得上)5、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看四、精读课文1、整体感知课文第一层: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
第二层:写鲁肃与蒙议论,结友而别。
2、同学们自导自演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创新教学设计一等奖8篇《孙权劝学创新教学设计一等奖8篇》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孙权劝学创新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理解课文内容大意,并背诵全文。
2、在感知语句大意的基础上,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
3、品味人物对话并说出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
4、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重点】品味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人物形象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1、导入:同学们喜欢看《三国演义》吗?知道孙权、吕蒙、鲁肃是怎样的人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资治通鉴》里的一则关于品蒙读书的故事。
(板书课题)2、学生自读题解,画出其中介绍《资治通鉴》和司马光的文字。
3、翻译课文:⑴ 齐读课文。
⑵ 对照注解,自行翻译课文。
⑶ 根据你对下列词语所处的上下文内容大意(语境)的理解,揣摩其含义(板书)。
初谓岂邪掌但耳熟若就遂① 四人合作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② 全班讨论翻译课文5、分角色朗读:① 先同桌练习② 再请三位同学朗读③ 讨论孙权: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亲心、期望,语重心长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鲁肃:情不自禁的赞叹,十分惊奇的神态。
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6、小结: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吕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他们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7、质疑问难8、巩固拓展:① 试背课文(比赛)② 吕蒙读书迅速长进对你有什么启示?全班讨论9、作业第2篇孙权劝学创新教学设计一等奖学习目标1.学习、积累文言文词汇。
2.理解文章内容,背诵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重点)3.反复朗读课文,深入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难点)学法指导朗读法,圈点批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收集资料。
孙权劝学优秀获奖教案(共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孙权劝学优秀获奖教案孙权劝学优秀获奖教案孙权劝学优秀获奖教案1一、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孙权劝学》是人教社2009年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自读课,选自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的是三国时期东吴吕蒙在孙权劝说下认真读书,才略长进的故事。
文章短小精悍,对话描写生动,既可承担、落实本单元写人的教学重点任务,又是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好文本,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本设计以朗读(不同形式)为主线,以练习(不同形式)为副线,意在通过引导,学生能够疏通文意,积累一些基础的文言词句,体会传神的语言,感知生动的人物形象,习得文言文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教师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学情学法分析教学此课前,学生初中阶段已学过八篇文言文,初步掌握了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疏通浅显文言文文意的能力,本课的主题与学习有关,易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联系实际选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在读中质疑文题,圈点勾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通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心理,进而感知文本思想内容,提升学生的感悟与理解能力。
三、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两个成语。
2.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课文;理解文意,品味人物对话,评说人物特点。
3.领悟开卷有益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积累文中涉及的文言词语及两个成语,把握文意;2.难点:品味人物对话并据此评说人物形象的特点。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方法与准备1.方法:自读法、质疑文题法、讨论法等。
2.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相关学习资料等。
七、教学步骤一)创设悬念,导入新课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的时代,关羽就是群雄中的一位大英雄,但他最终败在东吴的一位将军之手,可想而知这位将军定有非凡之处,他也是咱们安徽人,他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他有关的一篇文章。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文节选自《资治通鉴》,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能“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的理论,将本课设计为:应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以学生表演故事情节,多角度评价表演,形象地感知人物语言和人物形象为主,教师积极参与,适时点拨为辅的教学形式。
另外,可将吕蒙与方仲永作比较,进行延伸迁移,贯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
概括情节:孙权劝学(详写)一一吕蒙就学(略写)一一鲁肃赞学(侧面描写)。
3、课件显示重要字词,疏导理解。
(1)当途:当道,当权
辞:推辞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见往事:了解历史。
(2)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孰若孤?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二、品味语言
1、学生分别扮演孙权与吕蒙,模拟人物进行对话,讨论孙权说这些话,该以什么神态、语气说。
2、同学分别谈谈他们对三句话的理解,主要说说应该运用什么语调,语速,读出什么情感来,以符合人物身份,能达到规劝目的,谈完试读。
(课件显示三句话)
3、孙权劝学,语重心长,循循善诱。
吕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学,效果如何?(全班分成两组同学分角色朗读,看谁的语气语调揣摩得更准。
)
4、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容推辞,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可见关心、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 表示反问语
气,译为
“吗”,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略带责备的意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语
重心长,言辞恳切.鼓励吕蒙求学。
)5.提冋: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讨论并归纳: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1)"卿今者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
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
持续积累而成!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今天拼搏努力,他日谁与争锋。
在你不害怕的时候去斗牛,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的时候不去斗牛,这没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的时候还去斗牛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但无行动决无快乐。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之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之路。
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只要我努力过,尽力过,哪怕我失败了,我也能拍着胸膛说:"我问心无愧。
"
用今天的泪播种,收获明天的微笑。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弱者只有千难万难,而勇者则能披荆斩棘;愚者只有声声哀叹,智者却有千路万路。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凑合凑合,自己负责。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我中考,我自信!我尽力我无悔!
听从命运安排的是凡人;主宰自己命运的才是强者;没有主见的是盲从,三思而行的是智者。
相信自己能突破重围。
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安乐给人予舒适,却又给人予早逝;劳作给人予磨砺,却能给人予长久。
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必须选择一样!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相信自己我能行!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不在于我们身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爱拼才会赢努力拼搏,青春无悔!
脚踏实地地学习。
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不做的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
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源泉。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走出来的美丽。
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记住!只有一个时间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现在。
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昆仑纵有千丈雪,我亦誓把昆仑截。
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没有热忱,世间将不会进步彩虹总在风雨后,阳光总在乌云后,成功总在失败后。
如果我们都去做我们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真会叫自己大吃一惊。
外在压力增强时,就要增强内在的动力。
如果有山的话,就有条越过它的路。
临中考,有何惧,看我今朝奋力拼搏志!让雄心与智慧在六月闪光!成功绝不喜欢会见懒汉,
而是唤醒懒汉。
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是跟自己学习经验。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向理想出发!别忘了那个约定!自信努力坚持坚强!
拼搏今朝,收获六月!
成功就是屡遭挫折而热情不减!
我相信我和我的学习能力!
生活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好好使用我们的大脑,相信奇迹就会来临!
我们没有退缩的选择,只有前进的使命。
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
在世界的历史中,每一位伟大而高贵的时刻都是某种热情的胜利。
困难,激发前进的力量;挫折,磨练奋斗的勇气;失败,指明成功的方向。
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什么都可以丢,但不能丢脸;什么都可以再来,唯独生命不能再来;什么都可以抛去,唯有信
仰不能抛去;什么都可以接受,唯独屈辱不能接受。
今朝勤学苦,明朝跃龙门成功是别人失败时还在坚持。
踏平坎坷成大道,推倒障碍成浮桥,熬过黑暗是黎明。
每天早上醒来后,你荷包里的最大资产是24个小时。
--你生命宇宙中尚未制造的材料。
我奋斗了,我无悔了。
此时不搏何时搏?全力以赴,铸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