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新馆建设与人性化管理服务理念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5
浅析学校图书馆中的人性化服务特点及有效途径摘要:论述了图书馆施行人性化服务具备的特殊优势,并从强化理念、营造环境氛围、提供优质服务、加强业务修养、注重互动系统五个方面展开职业学校图书馆应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人性化服务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图书馆;学校学生图书馆是为人服务的,通过它所直接服务的人的发展而体现出来的,所以图书馆首当其冲的是研究人,研究如何为人的发展服务,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图书馆是人类所创造的最重要的传播信息资源和开发信息资源的社会系统之一,与其它系统相比较,图书馆在造就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学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特点人性化服务,是指服务要符合“人性”服务者在服务过程中要认识人性,重视人的尊严与价值,包容人性的弱点,同时以满足人对资源的需求和社会需求(安全感、舒适感、自由、权利、关心、尊重、心理满足等)为核心和动力来开展服务。
(一)人性化服务首先要考虑其服务对象图书馆的使用者是人,因此,图书馆在功能布局、环境布置、设备设施、服务方式等方面都要以人为出发点,细心为人着想,让人在使用过程中感觉舒适、方便、并能保持尊严,不让使用者因使用不便而自惭形秽。
(二)人性化服务要考虑和包容人性的弱点比如人都有惰性,贪图安逸和简便,因此,图书馆的各项功能与服务就要尽量让读者减少麻烦,如能一次完成的补办借书证,就不应该让读者几次交纳证费,写遗失报告,过后几天才能领取,应一次给予发放,当天给予借书。
又譬如人都爱“面子”,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为读者服务时,要理解读者,尊重读者,切忌当众指责和批评读者,或在回答读者咨询后附加一句“你怎么什么都不懂?“切记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让读者感觉难堪、窘迫或出丑。
(三)人性化服务还要考虑人的差异性和多元化图书馆的使用者成千上万,其差异性极大。
有人内向,不善询问;有人外向,喜好交流;有人规矩,可以守规;有人灵活,可能犯规;有人读书快,一天可以读三本书,有人读书慢,三十天读不完一本书;有人习惯独立思考,有人则乐于集体讨论。
图书馆服务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摘要:以人为本是现代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根本要求,是图书馆本质属性的体现。
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包括服务主体和服务客体两个方面。
对馆员以充分的人文关怀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要从多个方面积极主动地探索构建对读者的人性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一、以人为本是现代图书馆的基本价值取向图书馆面对的是人,直接为人服务,人是其出发点,又是其根本目的,所以图书馆的一切工作要以“以人为本”为基本价值取向。
具体地说,就是在图书馆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怀,营造人文氛围,倾注人文情愫,弘扬人文精神。
就图书馆自身而言,人文关怀是图书馆本质属性的体现。
原因很简单,“服务性”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由于社会的需要产生了图书馆,图书馆的性质是服务性公益机构,图书馆的存在就是为了人(读者)能够方便地利用其所需要的文献,图书馆工作面对的是人,为人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
可以说,人文关怀是图书馆本质属性的体现。
以人为本,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根本要求。
图书馆的办馆思想从传统的“以藏为主”、“以书为本”向”以用为主”、“以人为本”的现代转型,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从总体而言,现代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对社会化知识信息的有效收集、组织和传播,保障公众存取知识信息的自由、认知社会的权利,消除“知识差距”和“信息鸿沟”,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知识和精神需求,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及综合素质,进而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协调、可续发展。
在图书馆构成要素中包括人员、设备、馆舍、图书资料等,而人员是管理要素中的核心。
但在以往的图书馆管理中的“以人为本”较多注重于服务客体(读者用户的层面),实际上“以人为本”的“人”应包括两个方面:作为服务客体的读者和作为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员。
首先,图书馆只有通过对主体因素人的人文管理,才能使有密切联系的图书馆的各部门、各工作环节进行更为有效的相互配合、协调与合作,才能保证图书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
“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模式近年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图书馆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是一种注重用户需求和服务意识的管理模式,以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为核心目标,促进图书馆服务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以下是关于“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的详细介绍。
一、“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模式1. 倡导服务意识“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是一种注重服务意识的管理模式。
图书馆需要积极倡导服务意识,不断改进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加贴心、全面的服务。
同时,图书馆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了解用户的需要,并积极反馈用户对服务的评价,不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图书馆服务。
2. 用户需求至上“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模式重视用户需求,把用户需求放在服务的中心位置。
图书馆应该积极了解用户的需求,包括信息查询、学术研究、学习咨询等多方面的需求,推出与之对应的服务,并不断满足用户需求的变化,以此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 客户差异化处理“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模式要求图书馆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图书馆需要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推出有针对性的服务,如研究型用户的注重学术研究,需要提供高水平的学术资源和咨询服务,而普通读者则更关注读物的种类和可借阅时间等。
通过差异化处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期望,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4. 着重用户体验“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强调用户体验,要求图书馆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使用方便的服务。
通过优化图书馆的服务环境、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流程、增加服务的可见性等方面的改进,提高用户的服务体验,为用户提供愉悦的使用感受。
5. 建立用户反馈机制“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模式要求建立完善的用户反馈机制,收集用户对服务的反馈和建议,并根据用户反馈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图书馆应该注重用户意见和建议,把用户的反馈作为改进服务质量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定期组织用户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活动,收集和分析用户反馈,不断优化和完善服务。
图书室设计理念图书室设计理念图书室作为一种充满知识和文化氛围的场所,它的设计理念应该以人为本,打造一个舒适、安静、温馨的学习环境,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体验。
图书室设计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性化设计:图书室的设计应该注重人性化,关注读者的需求和感受。
例如,要提供舒适的坐位,合理的空间布局,方便读者阅读和学习;要配备充足的照明设施,保证读者阅读时的视觉舒适;要提供舒适的温度和通风条件,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等。
2. 空间分区: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阅读和学习需求,图书室的空间应该进行合理的分区。
可以设置专门的阅览区,配备舒适的座椅和阅读桌,方便读者进行长时间的阅读;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区,方便读者进行小组学习和讨论;可以设置无声阅读区,给那些需要更安静环境的读者提供一个安静的阅读空间等。
3. 设计元素:图书室的设计应该注重细节,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元素的运用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可以在空间中添加适量的绿植,增添自然气息和活力;可以设置一些艺术品或摆件,增添文化氛围和艺术感;可以使用柔和的色彩和光线,营造舒适、温馨的氛围等。
4. 环保节能:图书室的设计理念要有环保节能的考虑。
可以选择使用环保材料来建造和装修室内空间;可以使用节能照明设备和节能空调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可以进行合理的室内温度和湿度调控,减少能源浪费等。
5. 科技融合:图书室的设计还应该与科技融合,提供更多便捷的服务和学习资源。
可以设置电子阅读区,提供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等数字资源;可以设置智能借还书系统和自助查询系统,提高借阅效率;可以提供无线网络,方便读者进行在线学习和研究等。
总之,图书室的设计理念应该以人为本,关注读者的需求和感受,提供舒适、安静、温馨的学习环境,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和学习体验。
同时,还应该注重环保节能和科技融合,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务和学习资源。
谈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理念【摘要】学校的发展,文化先行,学生的成材,知识和智力背景至关重要。
作为传播文化,向广大学生提供精神食粮的图书馆,责无旁贷地被推向了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
人性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宗旨,也是所有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图书馆是学校书、刊、情报资料中心,是教师教学科研的基地,是学生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本文提出了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人性化服务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图书馆服务是图书馆存在的理由,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点,时代呼唤人性化服务的回归,作为为高校师生提供信息服务的图书馆,象征了高校文明服务的一个亮丽窗口,更需要人性化的服务。
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是人类步入高度文明的信息时代和图书馆现代纵深发展所追求的一种新型的服务理念和管理理念。
一、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概述人性化服务,简言之,就是以人为本。
主要指服务人员针对服务活动采取富于人情味的服务方式,而不是指通过普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而实施的服务方式。
人性化服务是当今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也是衡量各个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
二、目前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存在的问题首先,高校图书馆的环境问题,馆舍陈旧、设备落后、光线暗淡、布局不合理、标识不明确、图书乱架情况多,馆内噪音大等等,都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形象;其次是馆员的素质问题,我国高校图书馆人才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文化水平较低,人才结构单一,信息技术开发人才短缺,高层次人才难进,进了又难留,馆员的实际学识水平与服务能力不能适应现代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需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形象;再有,就是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低,服务方式缺乏创新等。
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全面提升图书馆在高校的地位,高校图书馆必须根据本馆情况,竭尽所能把人性化服务落实到点滴工作中。
三、结合图书馆实际状况,把人性化服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中1.以人为本,创造和谐、舒适的学习氛围,浓厚的读书坏境现代化的图书馆不仅仅是提供读者看书的环境,而且要使读者身在其中有亲切、舒适,高雅,赏心悦目的感受。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与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的转变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与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的转变摘要:面临信息时代的深刻影响和网络技术的全面冲击,个性化服务体系的推出必将是广大图书馆的主要对策。
图书馆传统模式下形成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已不能适应个性化服务的要求,满足不了用户的多种需求,因此,在信息时代,转变图书馆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就成为推动图书馆工作的两大动力和必然选择。
关键词:个性化服务;管理理念;服务理念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系统的虚拟化,信息获取途径日益方便、快捷和大众化。
目前,图书馆处于一种传统图书馆和电子图书馆混合存在的状态。
从管理和技术角度来看,图书馆需要改变传统的被动模式,才能开创主动的个性化服务模式;从馆员的角度来看,他们不仅要充分现成的信息和知识进行服务,还要主动地在网上发掘知识用户服务。
一、个性化服务与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网络作为信息的重要平台,大大丰富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突破了图书馆的物理界限,实现了图书馆的异地服务,满足了用户的各种需求。
网络是一个理想的存取和利用信息的空间,用户借助网络可以很从容、有余地地选择信息。
这使图书馆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它已由“文献中心”演变成“用户中心”,而且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检索与传递服务逐步边缘化。
传统的图书馆更多地关注信息对象(馆藏),而不是信息用户(读者),以馆藏文献为中心开展服务。
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紧密地将信息用户、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针对用户结构、阅读倾向、个群体数量及比例、利用图书馆的频率和方式,对服务的需求层次和满足程度,将来可能的发展变化的参数,连续地收集用户数据,深入研究用户信息需求,建立明确有序的用户信息反馈渠道和科学、可行、系统化的评测指标,借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和评价图书馆服务运行的状态和效率,指明需要改进的环节和项目,有针对性地调整服务对策,从而扩大和提升图书馆的知识服务。
二、个性化服务和图书馆管理理念的转变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人文科研工作的核心内容,而信息技术则是知识的载体和基础。
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服务理念与实践5篇篇1一、引言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研究和知识探索的重要场所,其空间设计承载着重要的服务理念。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服务理念与实践,以构建一个既满足读者需求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学习环境。
1. 读者至上: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的首要理念是以读者为中心,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营造一个舒适、便捷、高效的学习环境。
2. 多元化需求: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多元化需求,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需具备多样性,包括学习区、阅读区、研讨区、休闲区等,以满足读者学习、交流、休闲等需求。
3. 人性化设计:在高校图书馆空间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人文关怀,关注读者的心理和行为习惯,以人性化的设计提升读者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1. 空间布局:高校图书馆空间布局应遵循功能分区明确、流线清晰的原则。
学习区应靠近阅览室,方便读者借阅书籍;研讨区应设置在安静且便于沟通的区域,促进学术交流;休闲区则可设置咖啡吧等,为读者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2. 空间装饰:高校图书馆的空间装饰应体现文化气息和学术氛围。
可通过墙面装饰、艺术品展示等方式,展示图书馆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成果,提升读者的文化体验。
3. 智能化设施: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设施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智能化设施如自助查询机、智能导览系统等,能提高读者服务的便捷性,提升读者的满意度。
4. 绿色生态:高校图书馆在空间设计中应融入绿色生态理念,通过绿化种植、节能环保设施等方式,打造一个绿色、环保、低碳的学习空间,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案例分析以某高校图书馆为例,该馆在空间设计中融入了多元化需求、人性化设计、智能化设施等理念。
学习区设置了多个阅览室和自习室,满足读者的学习需求;研讨区设置了多个讨论室,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学术交流;休闲区则设置了咖啡吧和休息区,为读者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同时,该馆还引入了智能化设施,如自助查询机、智能导览系统等,提高了读者服务的便捷性。
图书馆服务中的以人为本理念初探摘要: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始终关注的是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延续,这其中贯穿的内容就是图书馆所固有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首先图书馆工作因读者对知识的需求而存在,所以要做到以读者为本,为读者提供一个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及高效、便捷的服务方式。
其次要以图书馆馆员为本,在制定规章制度上体现对馆员的关怀、尊重,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以人为本;读者服务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进步,总是与文化的滋养息息相关的,从图书馆诞生之时起,图书馆事业就与人类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构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服务的宗旨。
首先图书馆工作因读者对知识的需求而存在,所以要做到以读者为本,为读者提供一个和谐的人文阅读环境及高效、便捷的服务方式。
其次要以图书馆馆员为本,在制定规章制度上体现对馆员的关怀、尊重等。
“以读者为本”和“以馆员为本”是两个同等重要的方面。
构建和谐图书馆要体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把“人”作为图书馆活动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资源,这样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是很不容易的。
以人为本是衡量一个图书馆管理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
一、以读者为本,体现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自从费尔巴哈首次提出人本学唯物主义哲学口号,人们的某些理念不断的在现实与实践中发生着改变,思想家们不再在对人的形而上学式解释上而纠缠。
主张从人的内心世界、现实境况及文化环境等方面研究人的问题,实现了从物本到人本的转变,偏重于对现实人的生存方式及生活价值的研究。
做为图书馆,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它的一切就与人类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它始终关注的是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延续,这其中贯穿的内容就是图书馆所固有的人文精神的体现。
(一)图书全开架,方便读者阅读采用藏、借、阅一体化的三合一管理方式,实行完全开架服务是“以人为本”精神的最具体的体现。
“以人为本”做好图书馆服务工作[摘要]现代图书馆提倡人性化的服务模式,无论是在建筑风格、馆藏布局还是在服务意识等内容上,都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本文以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做了探讨。
[关键词]以人为本服务高职院校以人为本,就是把满足读者的需要,实现读者的价值,追求读者的发展,体现对读者的人文关怀,创造美与和谐作为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宗旨,尽量满足读者的需求。
以我馆为例,自2007年迁入新馆后,图书馆本着一切“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为读者提供人性化服务。
一、以人为本的服务举措(一)转变服务模式新的图书馆建筑布局先进合理,打破了传统的藏借阅界限,采取大开间布局,全开架式管理。
读者凭借阅证即可进入图书馆各个库室,各库室集阅览、咨询功能于一体,阅览室座位与书架相间摆放,真正做到了人在书中、书在人中,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查寻、借阅的需要。
实行开放式管理,打破读者等级制度,读者进入图书馆后,如同进入一个信息超市,可以自由选取所需文献资料,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读者找书时间,为读者方便快捷地利用馆藏文献资源创造了条件。
这使读者服务工作更加以人为本,更加人性化和理性化,也提高了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延长开馆时间,使读者服务工作更加人性化。
我院图书馆服务的对象大部分是学生,他们白天都有各种活动和课业安排。
根据这一特点,在迁入新馆后,闭馆时间由原来的下午6点延长到晚9点30分,周六照常开馆。
(二)更新基础设施新图书馆投入使用后,学院加大对新馆硬件设施更新的力度,同时也注重馆藏资源的更新。
图书馆目前使用的是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从采访、到编目、从流通到阅览全面计算机管理的数字化图书馆的目标,进而完善了读者办理借阅手续的环节,使借阅图书变得更加便捷。
纸质图书每年以1.5-2万册的速度更新,图书种类主要是根据我院的专业设置并结合读者的阅读需求及教学需要而进行采购的,内容基本涵盖了22大类的所有图书,大大满足了探求新知识的渴望。
图书馆设计方案说明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不断增长,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其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使用体验,我们精心设计了这座全新的图书馆。
二、设计理念我们的设计理念是以读者为中心,打造一个舒适、便捷、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与交流空间。
1、开放性图书馆应打破传统的封闭格局,采用开放式的布局,让读者能够自由地穿梭于各个区域,轻松获取所需的资源。
2、人性化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提供舒适的座椅、充足的照明、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营造一个温馨宜人的环境。
3、智能化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图书的自助借还、智能检索、电子阅读等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4、多功能性除了传统的借阅区,还设置了研讨室、多媒体室、休息区、咖啡吧等多样化的空间,满足读者不同的需求。
三、建筑布局1、入口与大堂图书馆的入口宽敞明亮,设有咨询台和电子显示屏,为读者提供指引和信息服务。
大堂采用高挑空的设计,营造出开阔大气的氛围。
2、借阅区根据图书的分类,设置了多个借阅区,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标识和导航。
书架的高度适中,方便读者取阅。
3、阅览区分为普通阅览区和个人阅览区。
普通阅览区配备舒适的桌椅,供读者集中学习和阅读;个人阅览区则提供相对独立的空间,满足读者独处的需求。
4、多媒体区配备了先进的电脑设备和多媒体资源,供读者进行电子阅读、观看视频和开展在线学习。
5、研讨室提供不同规模的研讨室,可用于小组讨论、学术交流和会议等活动。
研讨室内配备了投影仪、白板等设备。
6、休息区设置在各个楼层的角落,提供沙发、茶几和饮水机,让读者在阅读之余能够放松身心。
7、儿童区专门为儿童设计了色彩鲜艳、充满童趣的区域,配备了适合儿童身高的书架和桌椅,以及儿童读物和玩具。
四、室内设计1、色彩整体采用柔和、温暖的色彩,如米白色、淡蓝色等,营造出宁静舒适的氛围。
儿童区则使用活泼鲜艳的色彩,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创造力。
图书馆新馆建设与人性化管理服务理念【摘要】桂林图书馆在新馆建设中,突出了新馆建设服务功能设计与空间布局规划,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环境与文化氛围,并通过图书馆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介绍图书馆读者工作人性化的实施及人性化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图书馆;新馆建设;人性化服务长久以来,人们对图书馆的看法就是:图书馆是一个标志性的文化建筑,它们就像一部部永恒的作品,刻写着不同时代和地区的文明。
[1]作为城市中的重要建筑,图书馆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积淀,由于和城市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往往受到普遍关注,成为人们心目中城市的文化地标。
一座成功的城市图书馆的落成,不仅能完善城市机能,为市民提供文化场所,同时也为其所在的街区和城市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城市图书馆作为一个运作体系,是城市的配套设施,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桂林图书馆新馆建设情况1.1新馆建设背景桂林是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名城,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进一步塑造城市形象,我市提出了建设“一院两馆”项目的设想,并于2008年将其列为桂林市重点建设项目。
2009年1月,市委三届六次全会提出“文化立市”发展战略,结合“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战略决策,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一院两馆”定点在临桂新区,项目建设的前期启动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项目占地176亩,其中,桂林大剧院规划面积19000平方米,广西桂林图书馆规划面积31300平方米,桂林博物馆规划面积31500平方米。
本着节约土地、量力而行、适度超前、具有民族特点的精神,经过专家和领导3次评审后,现在的设计方案继承了桂北民居特有的汉唐遗韵,同时展示具有现代气息的时代风貌,提升了桂林的文化品位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工程建设周期预计为两年,建成后的“一院两馆”将成为桂林市的标志性文化建筑。
[2]“一院两馆”设计方案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联合体设计的2号方案被评为第一推荐候选设计方案。
一是方案的整体性较强,与桂林城市规划的整体空间意图较吻合。
二是方案采用流线型的曲面造型,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与标志性,较突出地体现了桂林“山、水、云”的地域性特征。
三是方案中的露天剧场构思较独特,对公共空间与城市文艺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指出了方案还需考虑的地方,一是方案对连续曲线屋面所带来的经济性应深入评估。
二是建筑总体布局应充分考虑城市水系的保留。
三是入口、人流组织方式及其他功能等问题应进一步优化,保证使用上合理。
[3]1.2新馆建设的总体概况根据国家新近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的要求,结合我馆情况,我馆建议,桂林图书馆新馆总建筑面积为3.13万平方米,分为藏书区、借阅区、咨询服务区、公共活动与辅助服务区、业务区、行政办公区、技术设备区及后勤保障区。
[4]2桂林图书馆新馆建设服务功能设计与空间布局规划新图书馆设计不再局限于藏、借、阅的简单功能分区与组合,而是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创造出更具灵活性、多样性的功能形式。
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单一而固定,藏书空间、借书空间、阅览空间彼此分开,各成一体。
书库的功能就是用来藏书,阅览室的功能就是供读者用来学习和阅览。
桂林图书馆新馆的室内空间丰富多样、组织有序、动静分区、流线清晰,能满足多重使用功能。
其结构布局和楼层安排如下:一层:接待大厅,位于与公众口相邻,设有出纳台。
大厅外是24小时自助借还机,方便读者借还。
少儿阅览室、低幼活动室、文学外借处、接待室、报告厅、多媒体教室、无障碍阅览室、主题活动室、Hi-Fi视听室、采编部、读者餐厅、休闲自修区(咖啡、茶吧)、厨房工作用间等。
二层:电子阅览室、现刊现报阅览室、过报阅览室、报库、期刊库、过刊阅览室、开放式展厅、科技部等。
三层:基藏书库(密集架)、中文流通书库(全开架)、旅游阅览室、非遗阅览室、精品展厅。
四层:是桂林图书馆的重点区,包括:古籍修复室(含古籍扫描、拍照)、名人赠书地方人士成果陈列室、抗战历史图片展及读者自修区、古籍书库、四库全书、古籍阅览室、民国图书库、民国图书阅览室、地方文献书库等。
五层:主要是活动室、外文书库、外文阅览室及行政办公区。
六层:贵宾接待室。
(图1,新馆首层平面图)与一般的图书馆功能构成相比,新建图书馆功能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2.1在入口区与主体藏阅区之间增加了一个公共活动区,也就是接待大厅。
首层不单只报告厅、多媒体教室、主题活动室、电子阅览室、读者餐厅等公共活动的大空间,而是融合了各种辅助功能,便于使用者咨询、休闲、交流的广场性空间。
这个公共活动区往往与入口结合在一起,位于建筑的首层,与城市空间紧密相连。
图书馆首层应具备图书借还、证件办理、人流聚散、导向、馆藏资源检索等功能要求,在整个图书馆服务空间组合体中起到核心纽带的作用。
[5] 2.2桂林图书馆新馆二、三层实行借、阅、藏一体,分层管理的服务模式,开架供读者自助借阅报纸、期刊、图书和调配库的图书都集中在这两层,打破了以前图书阅览室的管理模式。
二、三层的文献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并配备有开放式展厅,供读者免费参观欣赏。
2.3桂林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桂林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是著名的文化历史名城。
桂林图书馆藏资源丰富,具有地方特色。
有馆藏书刊文献二百三十余万册,其中少数民族旧文献和地方历史文献收藏丰富,抗战时期桂林出版物也是馆藏一大特色。
抗战时期,桂林作为大后方,各省文人名士云集,文化出版事业十分活跃,我馆亦成为图书文献收藏和利用的重要场所,藏书达30万余册,以其“藏书之丰富,设备之完善,在西南各省首屈一指”。
1944年,桂林沦陷,我馆将部分藏书转移到广西昭平县,馆舍及其余藏书毁于兵灾,劫后余书7万多册,其中包括广西地方历史文献和抗战时期桂林出版物等[6]。
桂林图书馆新馆四层为特色馆藏,包括地方文献书库、古籍书库、民国图书库、四库全书、古籍修复室、抗战历史图片展及读者自修区等。
2.4细节设置以人为本新馆在很多细节的设置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比如,盲人视听区的设计,其位置在一层,方便视障人士进出;在设施上,除各种盲人借阅设备外还在室内铺设专用盲道,方便安全。
新馆十分重视少年儿童服务,少儿阅览室设在一层,吸引孩子们阅读、探索神秘的书海世界,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轻松的借阅环境,还有利于培养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图书馆人性化的服务与管理人性化服务理念是指图书馆工作人员针对服务活动采取富于人情味的服务方式,重视人的尊严与价值,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读者、关心读者、与读者沟通合作,建立一种亲切、平等、相容的关系,体现图书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创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文化气氛[8]。
人性化服务是一种满足人的需求的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图书馆所提供的一切服务是通过图书馆的管理者和全体馆员的各种实践活动实现的,读者感受到的人性化服务体现在具体的服务过程和服务效果中[7]。
3.1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实施在读者工作中的人性化服务,不能只把服务停留在举止和蔼上,而是要把服务内涵大大地延伸,关注到被服务者的所想、所需,讲究个性化服务,人文化服务和人性化服务。
全方位的开放服务,包括环境、设施、语言、服务,使读者感到亲切、舒适、方便。
3.1.1强调馆员与读者的心理沟通读者的需要包括文献需要和心理需要,这两种需要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对于前者,比较客观和容易理解,客易受到重视;而后者则隐藏在整个服务过程之中,容易被人忽略,图书馆人员的外部表现、语言表达及知识结构方面都影响着读者的阅读心理。
3.1.2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不仅体现在借阅服务与资料查询,还应具有保存人类文化知识、传播知识信息、进行文化教育、开发智力资源、终身学习和娱乐的功能。
为读者营造极具人文意蕴的阅读氛围,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让读者走进图书馆就像走进自己的家一样,让读者能够在轻松、自由又安全的环境里尽情地享受知识的甘露。
3.1.3服务功能人性化尽量减少对读者的限制,从细微处方便读者,贴近读者。
图书馆应用RFID 无线识别自动借还系统,像银行的ATM机那样,方便地为读者提供书目检索、查询以及24小时全天候自助续借还书服务,读者再也不用担心错过还书、续借书的时间。
图书馆实行免费办证、免费借阅图书、免费参观展览、免费听讲座等多项免费措施,以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大限度地发挥好公共图书馆的职能,方便读者,用人性化服务吸引更多的市民走进图书馆享受快乐阅读。
3.1.4服务方式多样化对读者的服务方式,有简单的借还,咨询及文献检索、课题调研、科技查新及外文检索等多种服务方式,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要求。
3.1.5服务设施方便性图书馆的服务设施要方便读者,要让读者感觉在图书馆中方便无处不在,对特殊读者如初次来图书馆借阅的,不熟悉图书馆的环境,图书馆应采取各种手段,从服务设施,设备及服务方式上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从而帮助他们能正常地利用图书馆。
3.1.6服务方式方法的创新利用现代网络平台,提供各种数据库服务、知识库服务以及各种在线信息服务,针对性地为不同的人解决不同的问题,从而提供个性化的、富有特色的服务。
兼顾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的服务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增强了图书馆服务的能力。
3.2人性化管理的策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指出,“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用户和馆藏资源之间的能动的中间人。
图书馆员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对保证服务质量是必不可少的。
”[8]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人,即制造能够利用人的知识能力和智力培养的发展空间,使馆员与图书馆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激发馆员的良好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每个人处于自动运转状态。
3.2.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组织,需要建立一个融洽祥和、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环境。
应强调领导与馆员、馆员与馆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人际沟通,在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氛围中,图书馆的凝聚力和整合力会得到提升,有助于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3.2.2营造满意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是馆员心理环境的感应点,为工作岗位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善办公环境、办公设备和休息场所,可使馆员保持心情舒畅,提高工作情绪,这是让他们赢得读者满意的心理前提。
理想的工作环境本质上就应该表现为工作要求,技术要求、人的要求的平衡。
假如图书馆环境过多地反映了工作要求、技术要求,很可能忽视馆员的要求。
尽管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很难满足馆员的要求,但在改善的过程中充分凸显人文韵味的观念不可缺失。
使每位馆员在宽松的工作环境中心情舒畅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使工作效率最大化,在“馆员满意”的基础上。
实现“读者满意”之目的。
3.2.3合理安排人员结构随着现代化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图书馆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组织结构将随之发生变化,为提升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求图书馆科学地设置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