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词中的科学

古诗词中的科学

古诗词中的科学
古诗词中的科学

古诗词中的科学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古诗词中包含的科学知识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先人在创作时巧妙地借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使其作品大放异彩。而新课程理念强调“注重学科渗透”思想。我们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从中获益的还应有隐藏其中的物理知识,而诗词类的试题成为近几年中考题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古诗词中的能量知识

1.苏轼的诗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词中涉及到能量转化情况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2、李白诗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词中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机械能。

二、古诗词中的参照物知识

1、毛泽东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其中“坐地”是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而“日行”则是相对于太阳在运动

2、李白《望天门山》一诗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孤帆日边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

3、《闪闪红星》歌词中“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山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而“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

4、“昨夜一阵大风,把井吹到篱笆外面去了”。井被吹走篱笆墙外是以篱笆为参照物的

三、古诗词中的热学和分子动理论知识

1、陆游《村居山喜》中“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诗词中“花气袭人”是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加快的结果,而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

2、张旭《山中留客》中“纵使晴明无雨色,乳晕深处亦沾衣”。——露的形成(液化)

3、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液化)

4、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扩散现象(分子的热运动)

5、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凝华)

6、郭沫若《游武夷泛舟九曲》“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扩散现象(分子的热运动)

四、古诗词中的声音知识

1、唐诗《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声音是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能区分“钟”和“鼓”是根据音色来判别的。

2、郦道元的《三峡》中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描写。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现象,当反射回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就可以听到回声。

五、古诗词中的光学知识

1、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诗句中“浓阴”是光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无光区域;而“倒影”则是光反射时的成像现象,并且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唐朝诗人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平面镜成像知识

3、“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

4、范仲淹诗句“皓月千里,静影沉壁”——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5、李白诗词“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光的直线传播

6、刘禹锡《望洞庭》诗句“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光的反射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平面镜成像

7、杜牧《盆地》诗句“齿破苍苔地,偷它一线天,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平面镜成像。

8、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光的色散。

9、吴伟《题饮图》诗句“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平面镜成像。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很多诗词不仅朗朗上口、意境优美,还蕴含许多自然科学知识,而这些蕴含科技知识的诗词成为近几年常识判断科目考题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诗词中的物理知识

1、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拉弯的弓箭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离弦的箭是运动的,具有动能,所以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2、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水从高处落下应具有动能和势能,故瀑布飞流直下的瀑布蕴藏着机械能。

3、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

“暗香来”“花气袭人”都是扩散现象(分子的热运动)

4、陆游《村居山喜》“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花气袭人”是因“骤暖”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加快的结果,说明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

5、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为露水的结果。

6、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气体)因温度下降凝华为霜(固体)的结果。

物态变化图例

7、郦道元《三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说明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现象,当反射回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就可以听到回声。

8、“潭清疑水浅”

光的折射:水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潭底变浅了。

9、晚唐诗人高骈《山亭夏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浓阴”是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无光区域——蕴含的物理知识是“光沿直线传播”。

“倒影”则是光反射时的成像现象,并且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蕴含的物理知识是“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

10、毛泽东《送瘟神》“坐地日行八万里”

地球在自转,24小时自转一周。因为地球赤道的全长为40076千米,所以当你坐在赤道附近每天可行4万千米。这就是诗句中“坐地日行八万里”所指的意思。

二、诗词中的化学知识

1、《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其中包含的化学知识就是石灰石(成分为碳酸钙)高温分解成氧化钙也就是生石灰的过程,化学反应方程为CaCO3==CaO+CO2↑。

生石灰正是白色的,洁白无瑕的,清清白白的,作者仔细观察到了这个经典的化学现象,才悟出了“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人生哲理,这也正是作者高洁情操的体现。

2、宋朝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用来比喻坚持不懈,集细微的力量也能把困难的事情做好。

其中的化学知识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石灰石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能溶于水的石灰乳也就是碳酸氢钙的过程,反应方程式为CaCO3+CO2+H2O==Ca(HCO3)2

另一方面就是现在的酸雨(亚硫酸、硫酸和硝酸等)等腐蚀了石灰石,反应方程式为CaCO3+H2SO4=CaSO4+H2O+CO2↑

其他: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比较高。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温度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说明黄梅季节的气候特征,及蛙的繁殖季节。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体现了鸟类在繁殖过程中占区、筑巢等行为。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体现了植物的繁殖能力。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7、“一泊浪来一泊去,一重浪来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山海一时平”体现了侵蚀作用。

8、“一场秋雨一场寒”说明暖锋、冷锋过程的天气变化

浅析古诗词中的科学知识

浅析诗词中的科学知识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王国。从表面上看,诗词歌赋与科学似有天壤之别,一者是感性的文人骚客的浅吟低唱,一者是理性的研究者的铁画银钩,但事实上这二者是和谐想通的,因为他们都是共同植根于人类创造力的土壤。诗人们通过诗词这种表现手法描摹物态、阐明事理、借景抒情。 1.诗词中的物理知识 力学知识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无边落木”在重力的作用下“萧萧”落到地面,由于我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在重力作用下才有了“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画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则表现了重力和势能、动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至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我与云俱东”等诗句则很好得体现了相对运动的概念,“千帆”相对“沉舟”运动,“我”相对“云”静止,都是由于参照物的不同所造成的。 古诗词中也有常见的夸张写法,例如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前两句字面上的意思是诗人想“一日”之内往返“千里”江陵,也就是在12小时内行驶2000华里(1000公里)的路程,据此估算船速约为千米/时。现代的内河轮船船速也不过10~20千米/时,此句显然是为了表达使人归心似箭的热切心情。后两句则是说明船相对于“岸”和“青山”是运动的。 光学知识 “排云数峰出,漏日半江明”一句提出了“为什么要推开山腰的浮云才能看到峰顶,阳光只能从云缝中穿出照亮江面?”实际上这里说明了光学中最普遍的一条原理“光沿直线传播”。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前一句描述的是由于光的反射使水的视深小于实深。而后一句则描述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施力物体为“鱼”,受力物体为“荷”,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了荷的运动状态”。 “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本来是白色的,诗人却说“片片红”,其原因是太阳光中含有七种色光,当它穿过一片红色的桃花时,白光中的大部分色光被桃花吸收,只有红光被反射出来,再照到白色的柳絮上自然呈现淡淡的红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光沿直线传播投射到“床前”,之所以造成“疑是地上霜”的视觉感受首先是由于月光穿过大气层发生折射和漫反射,使光线分散,故而朦胧乳白,光线到达地面,由于表面粗糙产生了漫反射,造成了“霜”的视觉感受。 热学知识 王安石的《梅花》中“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说明了物体内的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而此诗句表现了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而陆游《村居山喜》中的“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则说明了温度能够影响分析运动的激烈程度,花朵分泌芳香浓郁

古诗中的科学

古诗中的科学 古诗中的科学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操在立太子事情上极其慎重,为了避免废长立幼引起宫廷政治斗争,最后还是把王位传给了曹丕.曹丕在位期间,曹植受到了排挤和政治上的压制,最终无所作为的生活经历以及思想,情绪的变化,也反映到了他的文学作品中. 但是,这首控诉哥哥迫害自己的诗歌,究竟是否出于曹植之手,还难以确定,曹植的文集中并没有收录这首诗. 《七步诗》最早见于《世说新语》.据载,曹丕做了皇帝后,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与"兄弟"有关的诗, 但诗中不能出现"兄弟"二字,做不出来就杀头.结果曹植应声咏出《七步诗》.原诗是这样的:"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 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几经流传,就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四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作者采用比兴手法,自比为豆,以萁豆相煎为比喻,一"燃"一"泣",揭示了兄弟之间的尖锐矛盾以及自己受到的残酷迫害.萁,一般的古诗鉴赏书上是指豆茎,晒干以后用作柴禾. 事实上,豆是种子,包在果实豆荚张荣华

中.种子在土壤中萌发,长出的植物体具有根,茎,叶三种植物器官. 开花传粉 以后,结出果实豆荚,完成一个生命周期.在第一个豆荚出现之时,植物体同时包括 了根,茎, 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植物器官. 随着最后一个豆荚的成熟,植物体也 逐渐变得枯黄,预示着收获的季节来临了.人们把豆苗连根拔起, 采集豆荚,剥去果 皮以后,得到豆, 作为食物.而植物体上的其他部分,则可以用来做柴禾.成熟早的 豆荚,就在植物体上开裂,将种子散落在土壤中,豆荚则留在植株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古人上.因此 所谓的"萁",实际上指的是除去种 子,花的整个植物体.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本来"豆"和"萁"是在同一根上生长起来的,为何"萁"这么着急得要迫害 "豆"呢?表面上作者是指责"萁",实际上是一语双关,责问哥哥,为何要对一母同胞的兄弟逼迫得如此紧急.郭沫若先生在1943年在《论曹 植》一文中,大胆推测这首诗非曹植所为.还做了一首《反七步诗》:"煮豆燃,豆 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豆熟"做"席上珍","萁灰"作 "田中肥",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谈不上"相煎".郭先生从科学角度,赋 予豆萁新的含义.这种勇于突破前人思维定势,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诗中起兴所用的"豆"与"萁", 分别为豆科植物栽培大豆(Giycine ,L.Merril1)的种子和除去种子, 花的整个植物体.按照种皮颜色, 可以分为黄豆,青豆,黑豆和其他各色豆.大豆的祖先是野生大豆 (GlycinesojaSied.etZucc), 起源于我国.古书上曾称大豆为菽,如《诗经》中就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的 记载.l9世纪后期传人欧美各国,20世纪30年代,大豆栽培已 遍及世界各国. 豆科植物的根非常特殊,上面长满了米粒至黄豆大小,圆球形或长枣形,各种 形状的小瘤状突起, 统称根瘤.当种子萌发以后,土壤中与该种豆科植物相适应的

古诗词群文阅读课题中期总结

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9年度工作总结 一、课题概述 本课题名称为: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本课题属于张家口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的一般课题,学科分类为基础教育小学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在有限的课时条件和学习精力下,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学习大量古诗词,发挥“诗教”功能,让古诗词学习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使古诗词教学更加科学高效。因此,开展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有一定创新性和较强的实效性。本课题于2018年9月27日申请立项,2018年12月25日市规划办同意立项。课题研究时间自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学校为本课题的研究给予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大力支持,课题研究得以顺利进行。 二、本阶段研究工作的内容、情况和存在问题 (一)本阶段研究工作的内容、情况 “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自开题以来,课题组严格按照已制定的研究方案开展各项研究工作。我们统一思想,立足课堂,深入学习,大胆探索,不断交流,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现就所研究内容、进展情况做如下小结: 1.理论学习交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课题研究首先要解决“理论不足”的问题。立项之后,课题组负责人带领全体课题组教师开始对“小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做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 我们在知网上,在《小学语文教学》《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国教师报》等教育杂志、报刊上,查找与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相关的理论、课堂实录等资料,并将资料筛选、汇总,整理成册,在课题组内传阅、学习、讨论。对于理论知识和前人已有经验的充分学习,夯实了成员们的理论基础,并为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奠定了基石。 我们主要学习的文献有:《群文阅读在古诗词学习中的运用》《群文阅读让学生真正走进古诗词的情与境》《浅析小学古诗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比较:走

古诗词中的科学

古诗词中的科学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古诗词中包含的科学知识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先人在创作时巧妙地借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使其作品大放异彩。而新课程理念强调“注重学科渗透”思想。我们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从中获益的还应有隐藏其中的物理知识,而诗词类的试题成为近几年中考题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古诗词中的能量知识 1.苏轼的诗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词中涉及到能量转化情况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2、李白诗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词中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机械能。 二、古诗词中的参照物知识 1、毛泽东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其中“坐地”是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而“日行”则是相对于太阳在运动 2、李白《望天门山》一诗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孤帆日边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 3、《闪闪红星》歌词中“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山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而“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 4、“昨夜一阵大风,把井吹到篱笆外面去了”。井被吹走篱笆墙外是以篱笆为参照物的 三、古诗词中的热学和分子动理论知识 1、陆游《村居山喜》中“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诗词中“花气袭人”是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加快的结果,而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 2、张旭《山中留客》中“纵使晴明无雨色,乳晕深处亦沾衣”。——露的形成(液化) 3、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液化)

寻找古诗词鉴赏突破点

寻找古诗词鉴赏突破点 古典诗文 2010-05-11 0542 5d56b7b40100i2ws 寻找古诗词鉴赏突破点 一、从诗词的标题突破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点明是咏荷上之雨,而不是雨中之荷,为你的分析提供了重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郑燮的《沁园春〃恨》,这“恨”字就是全诗线索),有的标题奠定了的感情基调,有的标题往往点明全词内容和写作目的(张先的《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题名点明时间、地点和词的内容),例如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标题中的“闻风”二字是全诗的线索,也是理解全诗内涵的关键。首、颔两联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友来;颈联写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尾联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遐想,期望风至寄思友之意。可见,全篇紧紧围绕“闻风”进行艺术构思,通过微风形象,表现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思念故人的情怀。 二、从诗词所选取的意象突破 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例如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诗中首句用“梧桐”、“秋叶”这些带有凄凉悲伤的意象来渲染萧瑟冷寂的气氛,第三句中的“熏笼”又进一步烘托了深宫寒夜的环境。结合末句便知,这是由于诗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感到来自南宫(皇帝的居处)的漏声凄清、漫长。 三、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突破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例如 江楼感旧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口。诗人为何而“思”?思的对象又是什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四、从的人生经历突破 “诗言志”,的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鉴赏时不妨从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生活经历突破。例如

蕴含含有科学道理古诗词句

蕴含含有科学道理古诗词句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唐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说明高度差异形成山地垂直气候,气温不同,花开时节不同。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宋代)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说明渠水要清澈必须要有泉源活水。 谏太宗十思疏(节选) 作者:魏徵(唐代)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说明要想树木生长高大,必须保护好树根,要想河流源远流长,必须疏浚泉源。《登鹳雀楼》王之涣(唐代)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荀子《劝学》(节选)(先秦)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说明了站得高看得远。 《凉州词》王之涣(唐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说明海陆差异,我国玉门关以西地区处于季风区之外 《暮江吟》白居易(唐代)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说明十月月初的峨眉月像弧形的弓,深秋夜里会有露水。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晚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说明自然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部分现象。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说明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草原的植被的根系发达,恢复力比较好。《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说明了春季的鸟语花香,莺和燕子开始筑巢繁殖的习性。

《诗中有科学 》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诗中有科学》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诗中有科学(节选) 叶永烈 ①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②记得一位电影导演读唐诗,对杜牧的《山行》一诗进行分镜头:“远上寒山石径斜”是(1) ,“白云生处有人家”是(2) ,“停车坐爱枫林晚”是(3) ,而“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4) 。他还认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后两句属“主观镜头”——“举头望明月”是仰视镜头,“低头思故乡”是俯视镜头。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④我很喜欢李贺那首充满幻想色彩的《梦天》。诗人做起南柯之梦,翩翩然在太空中遨游,他“回头下望尘寰处”,看到什么景色呢?呵,“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原来,他看到中国九州就像九个烟点子似的,而大海仿佛杯中的一汪清水。此景此情,犹如宇航员在太空中所见到的那样真切。然而,李贺生活在唐朝,终生未离开过地球,也从未听说过什么“宇宙航行”,况且他只活了二十七岁。我反复吟诵《梦天》,深深佩服这位青年诗人那丰富的科学想象力! ⑤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 ⑥辛弃疾在农村闲居了二十多年,他的词中富有农业知识,《西江月》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蛙声”与“丰年”之间的有机联系。青蛙俗称“护谷虫”,是一员捕虫大将。蛙声不息,除虫去害,便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在《鹧鸪天》中,辛弃疾写下了“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这样清新的句子,表明宋朝已经深知养蚕技艺,很善于掌握孵蚕、养蚕的季节。他在《菩萨蛮》中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则是符合现代热力学定律,说明任何物体都有自动降低自身能量的趋势,即使是“青山”也无法遮住! ⑦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⑧有趣的是,我还常发现,有的诗句从文学上讲是难得的佳句,从科学上考证则不尽然。如李白《将进酒》一诗开头两句,曾为多少人所传诵——“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实,“奔流到海”变为水蒸气后,还是“复

寻找中华古诗词名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寻找中华古诗名句》研究性学习方案 姜堰市梁徐中心小学帅敏 背景分析: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古诗情感丰富,语言精练,意境深远,生动形象,脍炙人口,灿烂辉煌。了解古诗,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名句,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漫步古诗苑,我们心旷神怡,我们留连忘返。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对古诗文的热爱,也不是每一名孩子都具备积极参与的态度,所以我采取了关怀赞赏的诵读策略:查一查诵读,问一问感受,说一说赞赏的话。即使是蜻蜓点水,也能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在关怀、赞赏他们,产生心理上的鼓动力,有利于学生养成多背诗的良好习惯和态度。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1. 掌握内容,体会名句所表现的意境,熟读成诵,积累名言警句。 2. 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名句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 能力目标: 树立自信,体验成功,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习优秀古诗词的兴趣,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提高文化品位。 2、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珍惜感情之情。

3、教给学生懂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好与诗相配的图画,诗歌录音,诗歌故事 学生——课前搜集写景的诗句 活动时间: 第1课时:提出问题,讨论确定子课题,制定并完善活动方案; 第2—3课时:收集资料,实践探究,亲身体验; 第4课时:汇报交流,成果展示,活动总结,评价反思。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一、导入课题 1、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卷帙浩繁。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古诗苑,共同欣赏优美的名句,一起接受美的洗礼。 2、同学们,从古至今,名诗佳句数不胜数,一般我们文人墨客经常写的题材有哪些呢? 二、播放录象,学生思索讨论 1、播放学过的古诗配乐录象。 2、学生讨论交流,回忆生活中的题材。 3、学生将回忆到的类型列出。 三、确立主题,制订计划

科学:命题热点资料系列:古诗词与生态环境

古诗词与生态环境 我国古代有很多文人墨客虽然不都是生态学专家,但它们早已关注“生物与环境”的问题,并以隽永的诗篇介入了生物与环境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或单刀直入、或旁敲侧击、或言外之意,观点鲜明,寓意深刻,情理交融。在2010年高考来临之际,现从基本能力测试的角度解读古诗,同时以古诗词的弦外之音感召今人,暂且不去赏析其诗情画意,仅汲取科学之真,融合人文之善,以期创造和谐之美! 一、古诗词中的“种群”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其内涵有三层意思:①一定空间和时间内(一个区域);②同种生物(一个物种);③个体的总和(一群个体)。种群特征主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迁出等。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描述的是一个典型的荷花种群。“西湖”和“六月”是指“一定空间和时间内”;“接天莲叶”和“映日荷花”是指“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唐·杜甫《江南春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说明种群密度,“翠柳”中“黄鹂”的种群密度较小,“青天”中某一特定的区域“白鹭”种群密度较大。北宋·晏殊的《浣溪纱·春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明“燕子”的迁入行为,结果使种群密度加大;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则恰好相反,它描述了各种“鸟”种群的迁出行为,结果导致种群密度变小。唐·李白《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所描述的“悲鸟”(杜鹃)性别比例似乎为100: 100。 二、古诗词中的“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生物群落具有以下几个要点:①一定的自然区域内;②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③各种生物的总和。21世纪教育网 宋·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所描述的小池中所有生物总和就是一个生物群落。因为“小池”表示“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树”阴照水中的“小荷”,“小荷”又让“蜻蜓立上头”,表明它们“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因此“小池”中所有的“树”、“小荷”和“蜻蜓”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所述“禽鸟知山林之乐”、“树林阴翳,鸣声上下”表明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其中生物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且生物群落中各种群相互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三、古诗词中“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活在自然界中的生物会受到温度、阳光、水分、食物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影响环境。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为何出现这种现象呢?由于大气对流层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山中的温度一般比平原的温度要低,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可用公式表示:K=N·(T-T0)。公式中K为有效积温(常数),N为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间,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T0为生物发育起点温度(生物零度)。发育时间N的倒数为发育速率。山中由于光照和温度的原因,桃花等植物达到有效积温所需时间就长,所以发育就慢,故而如此。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红杏出墙”这是一种向性运动,可使植物的茎、叶处于最适宜利用光能的位置,有利于充足接受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向光性运动,是由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引起的。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生长素能够

古诗词中的科学

古诗词中包含的科学知识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先人在创作时巧妙地借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使其作品大放异彩。而新课程理念强调“注重学科渗透”思想。我们在传承古代文化的同时从中获益的还应有隐藏其中的物理知识,而诗词类的试题成为近几年中考题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古诗词中的能量知识 1. 苏轼的诗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词中涉及到能量转化情况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2、李白诗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词中的瀑布蕴藏着巨大的 机械能。 二、古诗词中的参照物知识 1、毛泽东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万千河”,其中“坐地”是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而“日行”则是相对于太阳在运动 2、李白《望天门山》一诗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是以船为参照物,“孤帆日边来”是以河岸为参照物 3、《闪闪红星》歌词中“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山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而“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 4、“昨夜一阵大风,把井吹到篱笆外面去了”。井被吹走篱笆墙外是以篱笆为参 照物的 三、古诗词中的热学和分子动理论知识 1、陆游《村居山喜》中“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诗词中“花气袭人”是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加快的结果,而温度影响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 2、张旭《山中留客》中“纵使晴明无雨色,乳晕深处亦沾衣”。——露的形成(液化) 3、白居易《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液化) 4、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扩散现象(分子的热运动) 5、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凝华) 6、郭沫若《游武夷泛舟九曲》“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扩散 现象(分子的热运动) 四、古诗词中的声音知识 1、唐诗《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声音是物体振动而 产生的;能区分“钟”和“鼓”是根据音色来判别的。 2、郦道元的《三峡》中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描写。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 遇到障碍物要发生反射现象,当反射回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就可以听 到回声。 五、古诗词中的光学知识 1、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诗句中“浓阴”是光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无光区域;而“倒影”则是光反射时的成像现象,并且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唐朝诗人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平面镜成像 知识 3、“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

古诗词中考专项复习穿越时空和古人对话

古诗词中考专项复习:穿越时空和古人对话 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巅峰之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五千年博大精深文化的精华。近年来,古诗词的考查在中考中越来越受到出题者的青睐,考生更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复习古诗词,穿越时空和古人对话,那一篇篇绝唱佳作,像一杯杯千年佳酿,绵香醇厚。既能有助于我们备考此类试题,也能滋补我们自身的文化素养。 古代诗词(20首) 1.《关雎》(关关雎鸠)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歌用细腻生动的笔法描绘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由“一见钟情”到“日夜思念”再到“幻想结合”,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被纤毫毕现地表现了出来。全诗真切地表达了率真、淳朴、健康的情感,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作者以雎鸠起兴,生动形象地表明他的爱情纯洁而又真诚。也暗示了淑女具有贞洁的品德。用“窈窕”“淑”来形容这个女子,直接赞扬了女子的文静美丽和善良,这交代了男子追求她的根本原因。君子好逑显示了这个男子的坦率自然,毫无顾忌,也显示了民歌的朴实清新的风格。 比兴是《诗经》突出的艺术特点,也是本诗的主要的表现手法。这种含蓄委婉又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法在诗中多次运用,使全诗产生了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2.《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从写作角度看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曹操与之相应的诗句在《龟虽寿》中也有表现,是哪一句,你为此如何评价他? 析:此句反映了曹操宽广、博大的胸襟,胸怀大志。这句诗运用了想象手法。《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也表达了博大的胸襟,但更体现了他有雄心壮志,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老骥”原意是老马,这里是作者的自喻。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有一统江山的雄心壮志,但他为人多疑,其中“草船借箭”“魏武将见匈奴使”都能体现这一点。 3.《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不受尘俗的烦扰。“车马喧”,正是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的各种丑态的写照。但是,陶渊明“结庐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呢?诗人好像领会了读者的心理,所以用了一个设问句“问君何能尔”,然后自己回答“心远地自偏”。只要思想上远离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车马喧嚣,其他方面也自然地与他们没有纠缠了。这四句,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只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改变客观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活的乐趣。“心远”一词,反映了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陶渊明的《饮酒》: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

古诗词赏析课题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申请表 立项号 2012XKT—ZXYW183 课题名称 中学生古典诗词赏析方法研究 负责人 郭清莉 工作单位 周至县第一中学 博客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3b9257981.html,/u/2764632540 完成时间 2013年5月 成果主件名称 中学生古典诗词赏析方法研究 课题成果附件 (课题成果附件形式包括论文、教育叙事、随笔、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育案例、调研报告、教具制作等)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 应用发表情况(打“√”) 博文 发表 刊物 发表 会议 交流 教学 应用 1 中学生古诗词学习 积累问卷调查分析 调研报告 √ 2 古代诗词鉴赏方法浅谈

√ √ 3 诵读教学法的有效性探究 论文 √ 4 浅谈“高一语文古代诗歌教学 七步法” 论文 √ √ √ 5 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一堂诗词背诵课案例与反思 反思 √ 6 《春江花月夜》诵读教学节奏 案例 √ √ √ 7 “通过意象解读古诗词中的悲秋情结”案例分析 随笔 √ √ 8 诗词的花儿别样红

√ √ 9 诗词意象赏析探讨课 课件 √ √ 10 调查样表 样表 √ √ 研究概述 不论是从国家的政策导向还是我们周至地区普通高中的教学实际来看,研究中学生古典诗词赏析方法,努力寻找出适合本校实际的学生赏析古诗词策略,促进教学有效性,同时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锻炼得到发展,享受学习的乐趣,使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的,具有特别的意义和必要性。古诗词赏析过程的实质就是提高师生审美鉴赏能力、陶冶性情,丰富思想的过程。然而不少教师在古诗词赏析教学时,都强调古诗词的方法知识性,忽视了其审美性价值和有效活动性。“中学生古典诗词赏析方法研究”即是在上述背景下展开的。 2012年5月底,课题在我们课题组正式启动。在课题启动阶段,我们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调查学生古诗词积累情况、教师教学情况,讨论出了课题研究的目标、意义及实施步骤。在随后的课程开展阶段,我们开展了每周一次理论学习交流活动。其间教师撰写了论文、教学心得、教学反思,编写教学设计,这些都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珍贵资料和有力见证。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在课标精神和相关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就不同的课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形式、内容的古诗词赏析方法进行实验。我们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身体力行的努力探索,每次的公开课都是一次展示与提升。 最终总结出了适合于我们普通中学普通学生古诗词鉴赏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是诵读教学法的有效性探究,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涵咏、体味,真诚投入地与经典古诗词展开心灵对话,与作者心灵发生碰撞、交流、融合,才能实现生命价值与精神追求层面的交往,从而增强学生的人文积淀,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 二是意象分析,意象是指渗透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这些意象在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运用、发展过程中便渐渐积累了厚厚的文化意蕴,抓住意象、发挥想象、进入情境; 三是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快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语文教学,不仅要把诗情、文情传送到学生心中,而且要精心地给学生提供表达自我情感,评价情感的条件; 四是古诗词的改写,尤其是叙事诗和词更富于故事性,易于改编;

语文实践活动《寻找古诗词中的科学》教案设计

语文实践活动《寻找古诗词中的科学》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欣赏古诗词时能注意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培养基本的科学意识。 2.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发现规律,树立辨疑析难的意识。 3.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欣赏古诗词时能注意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培养基本的科学意识。 活动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活动流程: 一、诵读诗句。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5.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6.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8.有麝自然香,何须迎风扬。 …… 我国大量的古代诗词是宝贵的文学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虽然古人未必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但却如实记录了客观的自然现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从古诗词中寻找蕴含的科学奥秘吧! 板书课题:寻找古诗词中的科学 二、典型题例。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什么一江春水会“向东流”,而不向其他方向流呢?这里蕴含着怎样的科学知识呢? 其中蕴含着地理学的知识: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还蕴含着物理学的知识:由于重力的作用,水总是向低处流。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平原地区在农历四月时各种花大多已经凋谢了,而庐山上大林寺里桃花刚刚盛开。为什么山上的花比平原开得迟呢?这里蕴含着怎样的科学

知识呢? 其中蕴含着物候学的知识:⑴大林寺在庐山,山区的气温是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降的,大林寺海拔1100多米,山顶气温比山脚下要低6-7度(平均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度); ⑵植物要达到一定的气温才会开花。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把水稻丰收和“蛙声一片”连在一起写,它们之间有关联吗?这里蕴含着怎样的科学知识呢? 其中蕴含着农业知识:青蛙俗称“护谷虫”,是捕虫能手;蛙声一片,除虫去害,便能使稻花飘香,五谷丰登。 三、小组合作。 全班分成八个活动小组,对搜集到的古诗词进行归类,并寻找古诗词中的科学现象。然后全班互相交流。 四、巩固训练。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物体内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作无规则的运动。这是气体分子的扩散现象。(分子运动理论)2.有麝自然香,何须迎风扬。 因为分子是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运动理论) 3.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因为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所以当花朵分泌的芳香分子扩散运动加快时,便预示着温度升高,天气变暖。(分子运动理论) 4.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 平静的池水是平面镜成像,由于光的折射所以池水看起来变浅。(光学知识) 5.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诗句中“浓阴”是光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无光区域;而“倒影”则是光反射时的成像现象,并且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光学知识) 6.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露的形成(液化)(热学知识) 7.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凝华)(热学知识) 8.船到江心抛锚迟,悬崖勒马早已晚。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即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说船到江心很难停下。(力学知识) 9.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声音是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能区分“钟”和“鼓”是根据音色来判别的。(声学知识)10.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古诗里蕴含的天文地理科学

古诗里蕴含的天文地理科学 一、古诗与气候知识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快行冷锋或寒潮2、“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陆游)-------城市热岛效应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唐.刘禹锡)------对流雨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岭南地区暖锋锋面雨5、“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地形雨6、“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有可能是台风7、“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唐.宋之问)-----向阳与背阳坡的光照及热量差异8、“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宋.苏轼)------南方热量丰富、四季如春鲜果不断9、“三九要冷,三伏要热,不冷不热,五谷不结”,“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腊雪是宝,春雪不好”------气候资源对农作物的作用10、“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暖锋和冷锋过境后的效果11、“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春城昆明年均温14.7℃,一月和七月月均温分别为7.8℃和19.9℃12、“春风摇荡自东来,折尽樱桃绽尽梅”,“凉风有信,秋日无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鲜明的季节周期性

之美!13、“亭亭柏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北国之春》------春季风风向与感受14、“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白毛女》------冬季风风向与严寒15、“白露秋风夜,一夜冷一夜”。-------极地冷气团逐渐南侵16、“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西北地区日温差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1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既表示锋面雨中的暖锋,又体现了节律美之周期性18、“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江淮流域准静止锋形成的梅雨19、“冬朦(雾)晴,春朦(雾)雨,夏朦(雾)晒死鬼”(谚语)------冬夏多雾的原因是无云或少云导致的大气逆辐射弱,春雾是因为暖湿水汽足,极易形成锋面雨。20、“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华北地区春旱,春天仍在冷气团的控制下,人们对春雨的渴求和珍爱21、“孔明隆冬借东风,火烧曹阵在赤壁”------北半球气旋的东部吹东南风22、“蜀军火烧葫芦峡,大雨救了司马懿”-----诸葛亮把司马懿围困在峡谷低地,然后用火攻,人为地制造了一个气旋(热低压),中心气流上升遇冷降水。2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内》-----四川盆地夜晚降温慢,山谷风热力环流中吹山风,夜雨多。24、“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唐.张敬忠)《边词》-----节律美之纬度地带性2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中有科学阅读答案

诗中有科学阅读答案 ①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话不假。 ③一位画家读古诗,则喜欢分析诗中的色彩,她以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强调了暖色调,而用冷色调为衬托。“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把鹅在水中那鲜明的色彩写得多么逼真,而苏轼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则是一幅水墨国画。 ⑤我以为王之焕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严格符合几何定律的。确实,“望远必须登高,登高方能望远”。观察点越高,可见范围越大、越广,即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古时候,人们修造高高的烽火台,后来人们打仗首先抢占制高点,直到如今人们利用飞机、人造卫星那“高度优势”进行侦察、勘查、摄影,其中的科学原理,岂不与王之焕的诗句属于“同理”! ⑦杜甫在《赠卫八处士》一诗中,有一句并不引人注目的诗——“夜雨剪春韭”。我觉得,从这五个字中,可以考证出许多关于唐朝种植韭菜的知识:一、韭菜俗称“懒人菜”。种一次,割多次。唐朝种韭菜,已懂得韭菜是多年生草本,可以剪了长,长了剪,而不是连根拔掉收下来;二、唐朝时已知春天的韭菜鲜嫩好吃,而且懂得在春雨绵绵的夜间去剪,那时剪下的韭菜水灵灵的,可作佳肴。 ⑨中国是诗的国度。多少年来,多少诗人“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多少长诗短句。然而,人们习惯地只从文学的角度审诗、选诗、注诗、评诗。其实,诗中也有科学,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诗、选

诗、注诗、评诗。 12.请根据你对杜牧《山行》一诗的理解,将“特写”、“全景”、“中景、“远景”这几个分镜头名词分别正确填入第②段中的(1)、(2)、(3)、(4)处。[4分] 参考答案:远景全景中景特写 13.作者遣词用句非常准确。比较第②、③段首句中加点的词语,你认为这两个词语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答:[2分] 参考答案:不能互换。因为第③段中所举的例子全是唐诗 14.请在第⑤段横线处填入杜甫诗中的两句名句。[2分] 参考答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错1字扣1分,直到扣完) 15.请在第⑥段横线处填入辛弃疾词中的两句名句。[2分] 参考答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错1字扣1分,直到扣完) 16.“我也读古诗词,不过,我常常从科学的角度品诗、评诗,分析诗中的科学。”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两个段落之间,才能使文章通畅?答:[2分] 参考答案:应该放在第③段和第④段之间 17.不仅诗中有科学,成语中也有科学。如“回光返照”,指太阳落下地平线时,由于光的反射,又有短时光亮,用来比喻事物灭亡前的短暂兴旺,十分形象。请你也试举一个这样的成语,并作简略说明。答:[2分] 练习二: 1.请补充杜牧《山行》空缺部分,并根据理解,将“特写”“中景”

寻找小学古诗词教学突破点

寻找小学古诗词教学突破点 时下国家倡导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古诗词篇目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增多的趋势。但在现实中,大部分小学生不喜欢阅读古诗词,古诗词教学因此成了教学难点之一。语文教师必须寻根溯源,找到问题的症结,努力实现古诗词教学的突围。 突破古诗词教学僵化模式 古诗词教学常规方式首先是字词解读,咬文嚼字似乎是古诗词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往往这也成了扼杀学生学习热情的一个环节。诵读无疑是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在教学过程中,是先讲之后诵读,还是诵读后再讲,也成为困扰一些教师的难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或许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例如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内涵体悟能力有限,教师就没有必要对经典中的疑难词语大动干戈。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三衢道中》为例,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就能轻松认知:首句交代了出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次句点出了出行的地点“山行”,第三句写山行时浓郁的绿荫景象,第四句写悦耳的黄莺鸣叫声,这些都赋予了三衢山无限的生机与意趣。反复诵读,学生便可感知该诗的明快自然和生活韵味,继而体会诗人所抒发的对旅途风物的热爱之情。因此,对于一些字词可不必“斤斤计较”,不必纠结于“小溪泛尽”的“泛”是溪水“泛滥”还是溪水“退尽”。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古诗词教学中适当简化字词方面的学习,能呵护学生对古诗词的“自悟”之乐。至于中学阶段,在有能力有时间有兴趣的情况下,再对经典字句细嚼慢咽,则可以另当别论。 科学合理地选择诵读文本 诵读是少儿古诗词学习的传统方式之一,事实证明,这也是提升小学生古诗词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不妨大力推广。而对于小学生古诗词诵读教学所选篇目,不妨奉行“拿来主义”。“拿来”的原则之一就是要有所选择:应选取思想、主旨积极健康,符合学生情感认知、有助于学生成长的古诗词。时下古诗词诵读教学已延伸至课本之外,这对任课教师的选择能力也是一个考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被舍弃的古诗词诵读教学文本,不一定不好,只是可能不太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涉及的是认知时间或者说认知阶段的切入问题。比如,“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样的句子让小学生诵读,有可能是在教他们“学坏”,尽管教师会反复强调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身世遭遇。其二,要注意难度上的权衡。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诗词语言的认知能力有差异,教师不能单凭自己的好恶或者道听途说,不进行科学论证就将某些古诗词灌输给小学生,一刀切是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大忌,这种行为会严重扰乱学生对诗词认知的秩序和节奏,让他们对古诗词望而却步、敬而生畏。比如,拿应在高中阶段学习的李商隐的《锦瑟》、柳永的《雨霖铃》、李清照的《声声慢》、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篇目让小学生学习,于文字、于情理都不合适,只迎合了部分教师的口味,这样的做法需要摒弃。 大胆打破教材的桎梏 小学生古诗词诵读内容需要“海纳百川”。目前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很多古诗词经典篇目,但局限于一本教科书的古诗词选择未免视野过于狭隘。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经典之作浩如烟海,古诗词诵读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丰富的诵读资源作为保障,大凡符合学生认知成长规律的优秀作品都可以作为教材的补充。各个版本的教材都可以作为参考书,但不能局限于某一个版本,除部编版外,人教版、鲁教版、粤教版、沪教版、苏教版等老版本教科书中的古诗词篇目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库,教师不妨大胆取舍,合理补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