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活动:按数取物.doc
- 格式:doc
- 大小:31.51 KB
- 文档页数:14
中班数学《按数取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数量概念进行物品的计数,掌握简单的计数技巧。
2.能够运用数字和数量对物品进行分类和归纳。
3.能够理解按数取物的方法,运用简单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4.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好奇心、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按数取物》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数感,加深学生对数量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1.学生对数量的概念理解难度大。
2.学生在对物品进行分类和归纳时,容易混淆或理解不清。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讲授法:向学生讲解《按数取物》的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数学技巧。
2.活动法: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问答法: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按数取物》的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数量。
2.学习: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将图片中的物品按数量分类,介绍每一组数量表示的方法。
3.实践: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小车和四个球,并让学生用数字对球进行分类。
4.温故:教师复习上课的内容,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来巩固已学知识。
5.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评价方式1.学生自评:让学生自己对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教师评价: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1.学生是否理解了数量的概念。
2.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数字和数量对物品进行分类和归纳。
3.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按数取物的方法,并运用简单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4.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表达语言清晰明了。
5.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参与实践活动、提问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数量的概念。
同时,本节课也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按数取物的游戏,培养他们对数的概念和数量的敏感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的集中注意力。
3. 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10)2. 物品(如小石子、玩具车、积木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数数卡片教师拿出数字卡片,让幼儿逐个认出数字,并帮助他们回忆数字对应的数量。
如:教师拿出数字“3”,幼儿需回答“3个”。
此活动可以通过多次重复进行,帮助幼儿巩固对数字和数量的理解。
2. 游戏一:按数取物1)教师将物品放在桌子上,数一数有多少个物品,并口头告诉幼儿数量。
2)教师将数字卡片混合放在桌子上,让幼儿按照听到的数字,找出对应数量的物品放在一边。
3)教师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扬,引导幼儿继续参与游戏。
3. 游戏二:伙伴合作找物品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两名幼儿组成。
2)教师将物品分配给不同的小组,让每组中的一名幼儿口头告诉另一名幼儿他们需要找多少个物品。
3)另一名幼儿根据听到的数量,按数取物,然后将物品交给口头传达数量的幼儿。
4)教师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帮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4. 游戏三:数量比大小1)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站成一排。
2)教师手中拿着两个数字卡片,示范性地让幼儿集中注意力,然后选择其中一个卡片说出数字和数量。
3)两组幼儿根据听到的数字和数量,比较物品的多少,然后站到相应的位置上。
如:如果一组幼儿听到的数字和数量为“4”,另一组幼儿听到的数字和数量为“2”,则一组幼儿站在前面,另一组幼儿站在后面。
4)教师可以多次进行比较,让幼儿巩固对数字和数量的理解,并加深对加减的认识。
五、教学总结:通过幼儿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的游戏,幼儿可以在快乐的氛围中培养对数的概念和数量的敏感性。
同时,通过游戏的形式,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也得到了提高。
而且,在合作的过程中,幼儿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三章《按数取物》。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按数取物的概念,能够根据指定的数量从一组物品中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让幼儿理解按数取物的含义,能够根据指定的数量从一组物品中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能够理解按数取物的含义,能够根据指定的数量从一组物品中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卡片、小物品(如小球、小棍等)、计数器。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套小物品,如小球、小棍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按数取物的概念。
例如:小猴子和朋友们一起去采桃子,小猴子负责按照指定的数量取出相应的桃子。
2. 讲解与演示:教师通过教学卡片和实物展示,讲解按数取物的步骤和方法。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让幼儿清晰地了解整个过程。
3. 实践操作: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幼儿根据教师给出的数量,从一组物品中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当的操作。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出示不同数量的物品,让幼儿按照指定的数量进行取物。
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幼儿思考。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不同数量的物品,让幼儿自主进行按数取物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按数取物步骤:1. 理解按数取物的概念2. 观察物品数量3. 根据指定数量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4. 检查结果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幼儿根据家长给出的数量,从家中的一组物品中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2. 请幼儿画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写上自己的收获。
答案:1. 幼儿根据家长给出的数量,从家中的一组物品中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二节《按数取物》。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数的概念,学会根据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掌握按数取物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数字的意义,知道每个数字代表多少。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根据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数字与物品数量之间的关系,学会按数取物。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物品模型、按数取物操作板。
学具:每组一份数字卡片、物品模型、按数取物操作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故事《小猴子的水果店》,讲述小猴子要按数字给顾客拿水果,引导幼儿关注数字与物品数量之间的关系。
2. 例题讲解(1)展示数字卡片,讲解数字的意义。
(2)展示物品模型,讲解如何根据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3)操作按数取物操作板,演示按数取物的过程。
3.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操作,根据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数字卡片:1、2、3、4、52. 物品模型:苹果、香蕉、橘子、小汽车、小鸭子3. 按数取物操作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按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1)数字1:一个苹果(2)数字3:三个小汽车(3)数字5:五个橘子答案:(1)一个苹果(2)三个小汽车(3)五个橘子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达成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使用;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互动性;6.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和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反馈机制;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围绕幼儿园中班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确保内容既能够激发兴趣,又不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按数取物》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理解按数取物的概念。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根据数量要求取出相应的物品。
3.能巩固和复习0-5的数目,并准确地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5个小篮子,每个篮子中放入不同数量的物品(如红色苹果、绿色苹果、蓝色苹果等)。
2.准备相应数量的卡片,上面画上相同数量的物品。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拿出一张卡片,上面画着三只小鸟,然后问幼儿这是几只小鸟,并逐个数数:“一只、两只、三只”。
引导幼儿回答“是三只小鸟”,并画上等于三的数字。
2. 学习按数取物:教师挑选一个小篮子,上面贴有数字“3”,然后提示幼儿说出篮子里应该放几个物品。
引导幼儿说出正确的答案,“应该放3个物品”。
然后,教师让幼儿先数一下篮子里的物品数量,再拿起一张上面画有三个物品的卡片放入篮子。
3. 按要求取物:教师随机选择一个数目,如“2”,要求幼儿在合适的篮子里取出两个物品放进另一个篮子里。
并询问幼儿取出的是什么物品,邀请幼儿进行描述。
4. 拓展练习:教师让幼儿一起参与“按数取物”的游戏。
教师说出一个数目,幼儿要迅速找到相应数量的物品放到篮子里。
然后,教师继续变换数目,让幼儿不断练习。
5. 温故知新:教师再拿出一张卡片,上面画着苹果,然后询问幼儿这是几个苹果。
引导幼儿一起数数,并画上等于的数字。
6. 结束总结: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本课学习的内容,提醒幼儿今天学习了按数取物的方法,并能够根据数字的要求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以上是一节《按数取物》的数学优质课教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1500字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物品的数量,理解数字的概念,并能正确地用数字表达物品的数量。
2. 学生能够通过数物件的数量,掌握1-10之间的基本数字。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概念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2. 数字1-10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数量物品:块状积木、鲜花卡片、彩色小球等。
2. 数字卡片:1-10。
3. 黑板或白板、彩色笔、橡皮擦。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知1. 对于幼儿园中班的学生而言,数量概念是他们的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对于周围的物品进行观察,向他们提问:“你们看,这里有很多的小球,我们要怎么数呢?”2. 引导学生观察物品,通过点数或用手指指向物品进行数数。
Step 2:数物品1. 让学生坐成小组,教师可以分发一些数量物品给每个小组。
2. 请学生数一数手中的物品数量,并口头告诉教师。
3. 教师在黑板或白板上画出与学生所数的物品数量相等的圆圈。
Step 3:认识数字1. 准备好数字卡片1-10,教师可以将数字卡片放在桌上,展示给学生看。
2. 教师可以用手指指向某一个数字,然后让学生将对应数量的物品数出来,并放在数字卡片上。
Step 4:巩固练习1. 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发一张有数量写着的卡片,并让学生找来相同数量的物品放在卡片上。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确认每个小组是否放置正确。
Step 5:运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1.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例如:“班级有15个学生,老师给每个学生发2个水果,老师总共给了多少个水果?”2. 引导学生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学生可以使用数量物品进行实际操作。
Step 6:概念总结1. 教师可以向学生简要总结数学概念的学习内容。
2. 鼓励学生回家后和家长分享所学的数学概念。
Step 7:课堂延伸1.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数学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的数学概念。
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教案名称:《按数取物》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1-10,并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
2. 学会按照指定的数目从一组物品中取出相应的数量。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字1-10的认识和书写。
2. 掌握按数取物的方法。
3. 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教学准备:1. 数字1-10的卡片或图片。
2. 各种小型物品,如积木、玩具等。
3. 一些小组合的物品,如纸杯、贝壳等。
4. 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准备一些数字卡片或图片,让学生认识数字1-10。
教师可以通过积木的形式或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每个数字的意义和形状。
活动一:认识数字1-101. 展示数字卡片或图片给学生,念出数字并让学生模仿。
2. 请学生用手指或粉笔在空中或黑板上写出相应的数字。
3. 随机抽取数字卡片或图片,让学生说出对应的数字。
4. 反复进行练习,直到学生能准确地识别数字1-10。
活动二:按数取物1. 准备一些小型物品和小组合的物品。
2. 将这些物品平均分配给每个学生或每个小组。
3. 从1开始,教师示范如何按照指定的数目从物品中取出相应的数量。
4. 学生们跟随教师的步骤进行操作,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并放在一旁。
5. 逐渐增加数目的要求,让学生们练习按数取物的技能。
活动三:实际操作练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名学生担任“管理员”。
2. 给每个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小组合物品,如纸杯或贝壳。
3. “管理员”根据教师的指示,按照指定的数目,从小组合物品中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4. 其他组员观察和核对“管理员”的操作是否正确。
5.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这个活动,直到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担任“管理员”。
巩固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来巩固学生的按数取物的能力,如:“从一组物品中按数目取出2个”或者“从一组物品中按数目取出与给定数字相同的物品”。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认识数字1-10,并学会按照指定的数目从一组物品中取出相应的数量。
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并按要求执行数的指令。
2. 能够用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完成取物的任务。
3.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和思维活跃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
2. 不同数量的物品。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活动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组数字卡片,并请学生数出上面的数字。
然后,教师将卡片洗混,并让学生随机抽取数字卡片。
教师再次鼓励学生数出所抽取的数字,并提问他们抽到了多少个数字卡片。
引导学生意识到数的指令与物品的数量有关。
Step 2: 数的指令教师将不同数量的物品放在桌子上,然后在学生面前展示一个数字卡片。
教师向学生解释,这个数字代表他们需要拿走多少个物品,并请学生按照数的指令执行。
教师可以使用加法或减法,例如:“给我拿走4个物品”或“给我拿走2个物品后还剩下6个”。
鼓励学生在脑海中进行计算后再开始行动。
Step 3: 组合数的指令教师将两个不同的数字卡片展示给学生,并解释每个数字的意思。
然后,教师给出一个组合数的指令,例如“给我拿走3个,然后再拿走2个”。
学生需要按照指令的顺序依次拿走物品,并计算出剩余的数量。
Step 4: 探究规律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并发现关于数的指令和物品数量之间的规律。
例如,当给出一个数的指令时,物品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当给出两个数的组合指令时,如何计算剩余的数量?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并讨论他们的想法。
Step 5: 拓展应用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更复杂的数的指令,例如使用乘法或除法,并加入更多的物品和数字卡片。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互相出题并解答。
这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概念并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Step 6: 总结回顾教师向学生总结和回顾本次课学到的知识,强调数的指令和物品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用简单的问题测试学生对于本次课内容的理解程度。
Step 7: 课后延伸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练习,让学生继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中班数学《按数取物》教案5篇老师们在教案中应详细描述每个教学环节的操作步骤,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数学《按数取物》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数学《按数取物》教案篇1活动目标:1、正确感知4的数量和对数字4的认识。
2、学习按给的6以内的数字,取出或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认读数字4、活动准备:小熊猫图片6只、红泡泡图片、绿泡泡图片、黄泡泡图片、蓝泡泡图片各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能根据相应的物体,读出相应的数字,并找出该数字。
活动过程:一、按数取动物1、出示4只熊猫,幼儿点数。
2、一只熊猫吹了4个红泡泡,请幼儿取出4个红泡泡,贴在这个熊猫的旁边。
3、一只熊猫吹了4个绿泡泡,请幼儿取出4个绿泡泡,贴在这个熊猫的旁边。
4、一只熊猫吹了4个黄泡泡,请幼儿取出4个黄泡泡,贴在这个熊猫的旁边5、另一只熊猫吹了4个蓝泡泡,请幼儿取出4个蓝泡泡,贴在这个熊猫的旁边。
二、按数找物,认读数字41、4只熊猫、4个红泡泡、4个绿泡泡、4个黄泡泡、4个蓝泡泡,它们的数量都是4.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4想小旗,要求念准4。
2、这里已经有了4只熊猫了,又来了2只,现在时几只啊?(6只)3、给排在前面的4只熊猫贴上数字1、2、3、4,让幼儿认读数字。
4、1号熊猫吹了两个泡泡,请人来来给熊猫贴上两个泡泡。
5、2号、3号、4号熊猫用同样的方法,分别给它们贴上5个、6个、3个泡泡,请幼儿操作。
6、还用两只没有贴上号的熊猫分别也吹了4个和5个泡泡,请幼儿操作。
中班数学《按数取物》教案篇2设计意图3岁半到4岁的幼儿已经开始掌握计数活动,并学会按计数活动的要素进行计数,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
我班幼儿现处于小班下学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够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
根据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按顺序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特设计此次数学教育活动。
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教案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一、教学目标1. 能理解“按数取物”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2. 能够根据给出的数字选择相应数量的物品。
3. 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数。
二、教学准备1. 数字图片卡片。
2. 不同种类的小物品,如积木、美工纸等。
3. 数量指示卡片,标有数字1至10。
4. 数字数量对应卡片,标有数字1至10和相应数量的物品图片。
三、教学过程1. 游戏介绍教师拿出一副数字图片卡片,并指着第一个数字对学生说:“这个是数字1。
”然后把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继续指着第二个数字对学生说:“这个是数字2。
”依次进行,直到将数字1至10都贴在黑板上。
2. 认识数字数量卡片教师示范拿起数字数量对应卡片中的第一个数字卡片,比如数字1,并称其为“一个”,同时指示给学生看。
然后一起念一遍数字1对应的数量指示卡片上的“一”字。
重复此步骤,直到学生能够准确念出1至10对应的数量。
3. 游戏规则说明教师将小物品摆放在课桌上,例如10个积木。
然后对学生说:“老师将要告诉你们一个游戏的规则,这个游戏叫做‘按数取物’。
你们能帮助老师完成吗?”等待学生的回答后,继续说明规则:“首先,老师会说一个数字,然后你们按照这个数字所对应的数量,来拿相应数量的物品。
最后,我们来数一数看看拿了多少物品。
”4. 游戏实施教师将数字1至10的数量指示卡片按顺序展示给学生,读出卡片上的数字并强调对应的数量。
学生根据听到的数字数量,按要求拿取相应数量的小物品放在自己的桌子上。
同时,教师利用数量指示卡片逐个检查学生拿取的物品数量是否正确,并帮助他们进行修正。
5. 数数检查学生完成拿物品的任务后,教师指着学生桌上的物品让全班齐声数数。
鼓励学生自己数数,教师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
数完后,老师可以夸奖拿对数量的学生,并对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意见。
6. 结束游戏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将物品归位并清理桌面。
同时,通过提问巩固学生对数字1至10的认识,可使用卡片或手指指示让学生回答。
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教案标题:按数取物适用对象:中班幼儿教学目标:1. 学习并理解按数取物的概念。
2. 发展幼儿的数数和量的概念。
3. 培养幼儿观察、分类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和社交能力。
教学准备:1. 多种不同的物品,如玩具动物、水果等。
2. 数字卡片或标签。
3. 教学画板或展示板。
4. 笔和纸。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幼儿观察教室中的物品,鼓励他们描述不同的物品。
2. 提问:“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物品有时候会有很多?我们怎样数一数这些物品呢?”探究活动:1. 准备一些物品(如玩具动物或水果),放在桌子上。
2. 拿出数字卡片或标签,分别写上数字1-5。
3. 示范性地告诉幼儿:“我们可以按数取物,例如,当我说数字2的时候,你们就要拿2个物品放在桌子上。
”4. 让每个幼儿轮流说出一个数字,并按照所说的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放在桌子上。
拓展活动:1. 让幼儿自由地选择一些物品,然后说出所选物品的数量。
2. 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物品,然后根据卡片上的数字,按照数量取出物品,比赛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快。
3. 集体讨论不同的数字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如数字1代表一个,数字2代表两个等。
总结活动: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提问幼儿:“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怎么样按数取物?”2. 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并表达自己的理解。
评估活动: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理解按数取物的概念、数数和量的能力,以及观察、分类和逻辑思维能力。
可以用笔和纸记录幼儿的参与情况和表现。
延伸活动:1.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继续观察和数数不同的物品。
2. 利用数学玩具或游戏,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幼儿对按数取物的理解和能力。
3. 创设其他与数数和量的概念相关的游戏和活动,以帮助幼儿深入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
教学反思:这个教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按数取物的活动,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幼儿理解数数和量的概念。
同时,通过观察、分类和逻辑思维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合作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教学目标•能够理解和掌握按数取物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通过按数取物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准备•一组计数器•一组纸板•数学游戏道具•提供数学问题的图片或卡片•一张白板和白板笔教学内容1. 引入在班级中展示一组计数器。
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器的特点,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提问学生,计数器是用来做什么的?2. 按数取物的概念介绍解释按数取物的概念:按照特定的数目或数量取出物品。
例如,按照2个计数器取出2个计数器。
再举例说明,按照3个红色纸板取出3个红色纸板。
3. 数学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组纸板和计数器。
让学生根据指令进行活动。
例如,老师说“按照4个红色纸板取出4个红色纸板”,学生要按照指令将相应数量的红色纸板取出来。
通过游戏让学生逐渐熟悉按数取物的方法和概念。
4. 数学问题解决给学生展示一些数学问题的图片或卡片,例如有两个篮子,每个篮子里都装有一些水果,让学生通过按数取物的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问学生一共有多少个水果?或者问两个篮子里分别有多少个水果?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习到的按数取物的方法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5. 总结和巩固在白板上总结按数取物的概念和方法。
并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通过提问巩固学生对按数取物的理解。
例如,让学生说出按数取物的目的、方法和应用场景。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学延伸•给学生更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解决,例如三个篮子里有不同数量的水果,让学生计算出具体数量。
•提供更多的数学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按数取物的方法和概念。
•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按数取物游戏,并与班级分享和交流。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数学游戏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正确按照指令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检查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答案,判断学生是否掌握按数取物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收集学生的游戏记录和解题思路,评估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理解数字与物体的对应关系。
2.培养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按照指定的数量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教具:小动物卡片、数字卡片、各种物品(如小石头、小玩具等)。
2.环境布置:将教室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放置不同数量的物品。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小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字。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说出数字。
2.基本环节(1)教师示范教师展示一个装有物品的盒子,告诉幼儿:“这个盒子里有5个石头。
”教师边数边取出5个石头,放在桌子上。
教师再次出示数字卡片“5”,引导幼儿说出:“5个石头。
”(2)幼儿操作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桌上放置不同数量的物品。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幼儿根据数字卡片上的数字,从桌上取出相应数量的物品。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取出物品。
(3)游戏环节游戏名称:“猜猜我拿了几个”游戏规则:教师出示一个装有物品的盒子,但不告诉幼儿具体有几个物品。
幼儿通过观察、点数,猜测盒子里有几个物品。
猜对的幼儿可以获得小奖品。
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尝试和家人一起玩“按数取物”的游戏。
3.拓展环节教师出示更多的数字卡片和物品,让幼儿自由组合,进行“按数取物”的游戏。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数字和物品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1个苹果、2个橘子等。
4.结束语五、教学反思1.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3.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能力的幼儿适当的指导。
4.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动手操作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按数取物”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应的操作。
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理解数字的含义,学会按数取物。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按数取物,理解数字的含义。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实物卡片(如苹果、香蕉、玩具等)、小盘子、小碗等。
2.环境布置: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小超市”区域,摆放各种实物。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数学游戏,如“猜数字”“数数接力”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小超市”,询问幼儿都看到了什么。
(二)基本环节1.引入新课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认识数字1-10。
教师提问:“我们的小超市里有很多东西,如果我想拿5个苹果,你们知道我要怎么做吗?”2.学习按数取物教师出示实物卡片,如苹果、香蕉等,让幼儿观察。
教师示范按数取物,如“我要拿5个苹果,我就拿5个苹果放在盘子里。
”引导幼儿模仿教师,尝试按数取物。
3.游戏巩固游戏一: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幼儿按数取物。
如教师出示数字5,幼儿就要拿5个苹果。
游戏二:教师出示小盘子,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拿相应数量的实物放在盘子里。
4.实践操作教师设置情境:“小超市”里来了一位客人,他想买5个玩具,请幼儿帮忙拿。
引导幼儿按数取物,并将玩具交给客人。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按数取物”的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课后作业,观察幼儿的表现,并给予鼓励。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小超市”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按数取物,理解数字的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继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一、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0-10,能正确指出相应的数量。
2. 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0-10,认识相应的数量。
2. 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幼儿按数取物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习数字0-10,能正确指出相应的数量。
2. 难点:培养幼儿按数取物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10。
2. 实物道具(如小球、小棍等)。
3. 游戏场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数字卡片0-10,引导幼儿认识并能够正确指出相应的数量。
2. 游戏活动1:“按数取物”(1)教师将实物道具摆放在游戏场上,随机展示一个数字卡片,如数字3。
(2)幼儿需按照数字3的数量,用手去取相应的实物道具。
(3)取完后,教师检查幼儿取物的数量是否正确。
(4)重复进行,直至幼儿能够熟练掌握。
3. 游戏活动2:“数字接龙”(1)幼儿围成一圈,教师手持数字卡片。
(2)教师任意出示一个数字卡片,如数字2。
(3)幼儿需按照数字2的数量,用手去取相应的实物道具。
(4)取完后,教师出示下一个数字卡片,幼儿继续按数取物。
(5)依次类推,直至幼儿能够熟练掌握。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判断其对数字0-10的认识和按数取物的能力。
2. 通过问答方式,检查幼儿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估其手眼协调和逻辑思维能力。
七、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相关的数学元素,如数字墙面、数学游戏角等,让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自然地接触和学习数学。
3. 课程整合: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科学、艺术等,让幼儿在跨学科的学习中提高数学素养。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一、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0-10,能正确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学会按照指定的数字去取物,培养幼儿的计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及手眼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0-10。
2. 按照指定的数字去取物。
三、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0-10)。
2. 实物(如小球、小棍等)。
3. 教具(如小碗、小盘等)。
四、教学步骤:1. 数字教学: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说出数字的名称,重复几次,让幼儿熟悉并记住数字。
2. 取物练习:教师指定一个数字,让幼儿根据指令去取相应数量的实物。
例如,教师说“请拿4个小球”,幼儿就要拿4个小球。
3. 游戏环节: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按数取物”游戏。
教师发出指令,幼儿们要尽快按照指令去取物,取完后举手报告。
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快完成任务。
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所学内容,巩固数字0-10的认识以及按数取物的技能。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取物过程中的准确性,判断他们对数字0-10的认识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游戏环节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观察力。
3. 搜集家长和幼儿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拓展:1. 增加难度:可以让幼儿按照更高的数字去取物,如11-20。
2. 变换取物方式:可以让幼儿用指定的手势(如用左手拿物品)去取物,增加趣味性。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引导幼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2. 注重个体差异,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不同的指导和鼓励。
3.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取物过程中受伤。
八、家长沟通与协作:1. 向家长介绍教学内容,让他们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2. 鼓励家长在家与幼儿进行数学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3. 定期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幼儿的数学学习。
九、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反馈,调整教学计划,使之更符合幼儿的需求。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根据老师的指令,正确地按照指定的数量取出相应的物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按照1-5的数字顺序取物。
2. 学习按照6-10的数字顺序取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能够根据老师的指令,正确地按照指定的数量取出相应的物品。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思考,快速准确地完成取物任务。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按数取物。
2. 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引导法:老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一些小玩具或者生活用品,如小球、小熊、水果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份相同的物品,如彩色小棒、小卡片等。
3. 教学场地:选择一个宽敞、明亮、安全的教学场地,以便幼儿自由活动。
六、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游戏,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2. 引入新课(5分钟):老师向幼儿展示一些小物品,如小球、小熊等,提问:“如果我们想要拿4个小球,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3. 讲解与示范(10分钟):老师讲解按数取物的方法,并示范如何按照指定的数量取出物品。
例如,老师可以说:“我要拿3个小球,你们看好了。
”按照3个一组取出小球。
4. 实践环节(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按数取物的实践。
老师可以逐渐增加难度,让幼儿按照更高的数字顺序取物。
5. 总结与奖励(5分钟):老师组织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对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环节中按数取物的准确性、速度和团队合作情况。
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按数取物的概念;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数能力;3.提高学生对于数量的认识和敏感度;4.通过各种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按数取物的介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按数取物,比如说我们可能需要取两个苹果或者三个橙子。
而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计数的过程,我们需要将物品进行对应的数量计数,然后才能成功取到需要的物品。
2. 观察能力和计数能力的培养在进行按数取物的教学之前,我们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计数能力。
这里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游戏和活动来进行:1.观察游戏:让学生观察课室内物品的数量和位置,然后让他们闭眼并清空大脑,再问他们需要拿取某个物品时需要走多少步或者左右转几次才能到达。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计数能力。
2.数字游戏:让学生排队,然后我们会说出一个数字,学生需要按照这个数字进行交替数数,直到我们说出了“停止”的字眼。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数数和听从指令的能力。
3. 按数取物的实践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和计数能力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实际的按数取物操作了。
这里可以选用一些简单的物品,比如糖果、颜色骰子、积木等,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示去取物,一开始可以从数量较小的开始,逐渐提高难度。
4. 活动延伸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按数取物的基本步骤并且能够独立操作时,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1.按数字找颜色:将课堂内的物品按照颜色分类,然后告诉学生你要他们找出指定颜色的物品,可通过显微镜等设备来播放屏幕上的物品,逐个找出此颜色的物品。
2.按数量找形状:将课堂内的物品按照形状分类,然后告诉学生你要他们找出指定数量的物品,可通过密度杯、杯子等容器将物品添加到其中,逐一找出来。
教学方法:1.模拟游戏:通过模拟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计数能力。
2.分组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按数取物的实际操作。
3.个性化探究:鼓励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来进行按数取物的操作。
中班数学教案按数取物游戏【引言】数学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在他们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数学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正处于数字和数量概念的初步认识阶段。
为了让幼儿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其中之一就是“按数取物”游戏。
【游戏目标】通过“按数取物”游戏,幼儿可以培养数字概念的认识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观察力。
【游戏准备】1. 数字卡片:准备一组印有1至10数字的卡片,每个数字一张。
2. 数量物品:准备一些小石子、彩球或者其他小型玩具,用以表示相应的数量。
【游戏规则】1. 游戏开始前,老师需要将数字卡片和数量物品混合放在桌子上,并确保每个数字都有相应的物品。
2. 老师会询问幼儿们想要获取的物品数量,例如:老师说:“小明,你想要取几个小石子呢?”3. 幼儿需要根据老师的问话,选择相应数量的数字卡片。
4. 幼儿取走数字卡片后,需要到物品区将相应数量的物品放入自己的篮子里。
5. 游戏继续进行,老师可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能力逐渐增加难度,例如增加数字的范围或增加数量物品的种类。
6. 游戏结束后,可以进行一轮总结和讨论,鼓励幼儿们分享他们学到了什么以及游戏中的困难和挑战。
【游戏演示】1. 老师打开游戏,先将1至10的数字卡片和相应数量的物品摆放在桌子上。
2. 让小明来进行演示,他想要取3个小石子。
3. 老师问:“小明,你想要取几个小石子呢?”小明回答:“3个。
”4. 小明选择了数字卡片上的数字3,并取走。
5. 小明拿着数字卡片走到物品区,从小石子堆中取出3个小石子放入自己的篮子里。
6. 游戏继续进行,每个孩子都轮流参与,选择数字、取物品并放入篮子。
【游戏扩展】除了按数取物,我们还可以通过增加一些规则来扩展这个游戏,使得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中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
1. 比较大小:孩子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大小,选择更大或更小的数字进行取物。
中班数学活动:按数取物活动目标:1、喜欢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快乐。
2、能够按数字1-10取出相应数目的物品。
3、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感知生活中的实物与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1、教具:1只穿红衣服的小猴玩具,衣服上贴有8个圆点;一只穿绿衣服的小猴玩具,衣服上贴有10个圆点;20张桃子卡片,青蛙头饰,数字7、9卡片各一张,每人一张白纸,一支黑色蜡笔。
2、操作材料:每组幼儿一套1—10的数字卡片,各色插塑玩具1筐。
活动过程:1、游戏“猴子吃桃”,按圆点数量取物。
(1)出示衣服上分别贴有8个和10个小圆点的小猴玩具,引导幼儿点数圆点的数量。
(2)出示20张桃子卡片,引导幼儿按小猴衣服上圆点的数量分桃子。
2、游戏“青蛙妈妈找宝宝”,按数字画物。
(1)教师戴上青蛙头饰,扮成青蛙妈妈,发给幼儿每人一张白纸和一支蜡笔。
(2)教师分别将数字7、9卡片粘贴在自己的衣服上,请幼儿用蜡笔在纸上画出与青蛙身上的数字相应数量的蝌蚪。
3、分组操作,按数取物。
(1)每组放有彩色插塑玩具和1—10的数字卡片,将数字卡片反面放在桌上。
(2)请每位幼儿任意翻开一张数字卡片,然后按照卡片上的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插塑玩具。
4、教师针对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总结。
活动延伸:在数学区,教师提供各种数量的实物卡片盒贴有数字的盒子,让幼儿根据盒子上的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
2018-05-07活动目标:1、喜欢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快乐。
2、能够按数字1-10取出相应数目的物品。
3、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感知生活中的实物与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1、教具:1只穿红衣服的小猴玩具,衣服上贴有8个圆点;一只穿绿衣服的小猴玩具,衣服上贴有10个圆点;20张桃子卡片,青蛙头饰,数字7、9卡片各一张,每人一张白纸,一支黑色蜡笔。
2、操作材料:每组幼儿一套1—10的数字卡片,各色插塑玩具1筐。
活动过程:1、游戏“猴子吃桃”,按圆点数量取物。
(1)出示衣服上分别贴有8个和10个小圆点的小猴玩具,引导幼儿点数圆点的数量。
(2)出示20张桃子卡片,引导幼儿按小猴衣服上圆点的数量分桃子。
2、游戏“青蛙妈妈找宝宝”,按数字画物。
(1)教师戴上青蛙头饰,扮成青蛙妈妈,发给幼儿每人一张白纸和一支蜡笔。
(2)教师分别将数字7、9卡片粘贴在自己的衣服上,请幼儿用蜡笔在纸上画出与青蛙身上的数字相应数量的蝌蚪。
3、分组操作,按数取物。
(1)每组放有彩色插塑玩具和1—10的数字卡片,将数字卡片反面放在桌上。
(2)请每位幼儿任意翻开一张数字卡片,然后按照卡片上的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插塑玩具。
4、教师针对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总结。
活动延伸:在数学区,教师提供各种数量的实物卡片盒贴有数字的盒子,让幼儿根据盒子上的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
2018-05-07活动目标:1、喜欢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快乐。
2、能够按数字1-10取出相应数目的物品。
3、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感知生活中的实物与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1、教具:1只穿红衣服的小猴玩具,衣服上贴有8个圆点;一只穿绿衣服的小猴玩具,衣服上贴有10个圆点;20张桃子卡片,青蛙头饰,数字7、9卡片各一张,每人一张白纸,一支黑色蜡笔。
2、操作材料:每组幼儿一套1—10的数字卡片,各色插塑玩具1筐。
活动过程:1、游戏“猴子吃桃”,按圆点数量取物。
(1)出示衣服上分别贴有8个和10个小圆点的小猴玩具,引导幼儿点数圆点的数量。
(2)出示20张桃子卡片,引导幼儿按小猴衣服上圆点的数量分桃子。
2、游戏“青蛙妈妈找宝宝”,按数字画物。
(1)教师戴上青蛙头饰,扮成青蛙妈妈,发给幼儿每人一张白纸和一支蜡笔。
(2)教师分别将数字7、9卡片粘贴在自己的衣服上,请幼儿用蜡笔在纸上画出与青蛙身上的数字相应数量的蝌蚪。
3、分组操作,按数取物。
(1)每组放有彩色插塑玩具和1—10的数字卡片,将数字卡片反面放在桌上。
(2)请每位幼儿任意翻开一张数字卡片,然后按照卡片上的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插塑玩具。
4、教师针对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总结。
活动延伸:在数学区,教师提供各种数量的实物卡片盒贴有数字的盒子,让幼儿根据盒子上的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
2018-05-07活动目标:1、喜欢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快乐。
2、能够按数字1-10取出相应数目的物品。
3、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感知生活中的实物与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1、教具:1只穿红衣服的小猴玩具,衣服上贴有8个圆点;一只穿绿衣服的小猴玩具,衣服上贴有10个圆点;20张桃子卡片,青蛙头饰,数字7、9卡片各一张,每人一张白纸,一支黑色蜡笔。
2、操作材料:每组幼儿一套1—10的数字卡片,各色插塑玩具1筐。
活动过程:1、游戏“猴子吃桃”,按圆点数量取物。
(1)出示衣服上分别贴有8个和10个小圆点的小猴玩具,引导幼儿点数圆点的数量。
(2)出示20张桃子卡片,引导幼儿按小猴衣服上圆点的数量分桃子。
2、游戏“青蛙妈妈找宝宝”,按数字画物。
(1)教师戴上青蛙头饰,扮成青蛙妈妈,发给幼儿每人一张白纸和一支蜡笔。
(2)教师分别将数字7、9卡片粘贴在自己的衣服上,请幼儿用蜡笔在纸上画出与青蛙身上的数字相应数量的蝌蚪。
3、分组操作,按数取物。
(1)每组放有彩色插塑玩具和1—10的数字卡片,将数字卡片反面放在桌上。
(2)请每位幼儿任意翻开一张数字卡片,然后按照卡片上的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插塑玩具。
4、教师针对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总结。
活动延伸:在数学区,教师提供各种数量的实物卡片盒贴有数字的盒子,让幼儿根据盒子上的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
2018-05-07活动目标:1、喜欢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快乐。
2、能够按数字1-10取出相应数目的物品。
3、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感知生活中的实物与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1、教具:1只穿红衣服的小猴玩具,衣服上贴有8个圆点;一只穿绿衣服的小猴玩具,衣服上贴有10个圆点;20张桃子卡片,青蛙头饰,数字7、9卡片各一张,每人一张白纸,一支黑色蜡笔。
2、操作材料:每组幼儿一套1—10的数字卡片,各色插塑玩具1筐。
活动过程:1、游戏“猴子吃桃”,按圆点数量取物。
(1)出示衣服上分别贴有8个和10个小圆点的小猴玩具,引导幼儿点数圆点的数量。
(2)出示20张桃子卡片,引导幼儿按小猴衣服上圆点的数量分桃子。
2、游戏“青蛙妈妈找宝宝”,按数字画物。
(1)教师戴上青蛙头饰,扮成青蛙妈妈,发给幼儿每人一张白纸和一支蜡笔。
(2)教师分别将数字7、9卡片粘贴在自己的衣服上,请幼儿用蜡笔在纸上画出与青蛙身上的数字相应数量的蝌蚪。
3、分组操作,按数取物。
(1)每组放有彩色插塑玩具和1—10的数字卡片,将数字卡片反面放在桌上。
(2)请每位幼儿任意翻开一张数字卡片,然后按照卡片上的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插塑玩具。
4、教师针对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总结。
活动延伸:在数学区,教师提供各种数量的实物卡片盒贴有数字的盒子,让幼儿根据盒子上的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
2018-05-07活动目标:1、喜欢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快乐。
2、能够按数字1-10取出相应数目的物品。
3、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感知生活中的实物与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1、教具:1只穿红衣服的小猴玩具,衣服上贴有8个圆点;一只穿绿衣服的小猴玩具,衣服上贴有10个圆点;20张桃子卡片,青蛙头饰,数字7、9卡片各一张,每人一张白纸,一支黑色蜡笔。
2、操作材料:每组幼儿一套1—10的数字卡片,各色插塑玩具1筐。
活动过程:1、游戏“猴子吃桃”,按圆点数量取物。
(1)出示衣服上分别贴有8个和10个小圆点的小猴玩具,引导幼儿点数圆点的数量。
(2)出示20张桃子卡片,引导幼儿按小猴衣服上圆点的数量分桃子。
2、游戏“青蛙妈妈找宝宝”,按数字画物。
(1)教师戴上青蛙头饰,扮成青蛙妈妈,发给幼儿每人一张白纸和一支蜡笔。
(2)教师分别将数字7、9卡片粘贴在自己的衣服上,请幼儿用蜡笔在纸上画出与青蛙身上的数字相应数量的蝌蚪。
3、分组操作,按数取物。
(1)每组放有彩色插塑玩具和1—10的数字卡片,将数字卡片反面放在桌上。
(2)请每位幼儿任意翻开一张数字卡片,然后按照卡片上的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插塑玩具。
4、教师针对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总结。
活动延伸:在数学区,教师提供各种数量的实物卡片盒贴有数字的盒子,让幼儿根据盒子上的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
2018-05-07活动目标:1、喜欢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快乐。
2、能够按数字1-10取出相应数目的物品。
3、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感知生活中的实物与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1、教具:1只穿红衣服的小猴玩具,衣服上贴有8个圆点;一只穿绿衣服的小猴玩具,衣服上贴有10个圆点;20张桃子卡片,青蛙头饰,数字7、9卡片各一张,每人一张白纸,一支黑色蜡笔。
2、操作材料:每组幼儿一套1—10的数字卡片,各色插塑玩具1筐。
活动过程:1、游戏“猴子吃桃”,按圆点数量取物。
(1)出示衣服上分别贴有8个和10个小圆点的小猴玩具,引导幼儿点数圆点的数量。
(2)出示20张桃子卡片,引导幼儿按小猴衣服上圆点的数量分桃子。
2、游戏“青蛙妈妈找宝宝”,按数字画物。
(1)教师戴上青蛙头饰,扮成青蛙妈妈,发给幼儿每人一张白纸和一支蜡笔。
(2)教师分别将数字7、9卡片粘贴在自己的衣服上,请幼儿用蜡笔在纸上画出与青蛙身上的数字相应数量的蝌蚪。
3、分组操作,按数取物。
(1)每组放有彩色插塑玩具和1—10的数字卡片,将数字卡片反面放在桌上。
(2)请每位幼儿任意翻开一张数字卡片,然后按照卡片上的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插塑玩具。
4、教师针对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总结。
活动延伸:在数学区,教师提供各种数量的实物卡片盒贴有数字的盒子,让幼儿根据盒子上的数字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卡片。
2018-05-07活动目标:1、喜欢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快乐。
2、能够按数字1-10取出相应数目的物品。
3、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感知生活中的实物与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1、教具:1只穿红衣服的小猴玩具,衣服上贴有8个圆点;一只穿绿衣服的小猴玩具,衣服上贴有10个圆点;20张桃子卡片,青蛙头饰,数字7、9卡片各一张,每人一张白纸,一支黑色蜡笔。
2、操作材料:每组幼儿一套1—10的数字卡片,各色插塑玩具1筐。
活动过程:1、游戏“猴子吃桃”,按圆点数量取物。
(1)出示衣服上分别贴有8个和10个小圆点的小猴玩具,引导幼儿点数圆点的数量。
(2)出示20张桃子卡片,引导幼儿按小猴衣服上圆点的数量分桃子。
2、游戏“青蛙妈妈找宝宝”,按数字画物。
(1)教师戴上青蛙头饰,扮成青蛙妈妈,发给幼儿每人一张白纸和一支蜡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