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格式:docx
- 大小:20.52 KB
- 文档页数:4
·国企党建2013年2月号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高端论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合理定位并履行好政府职能,才能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两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这既是对过去30多年改革经验的总结,也为今后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一、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是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经过34年的改革,我们成功地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而释放出潜藏于十几亿人口中的巨大发展能量,创造了中国奇迹。
整个改革历程围绕着调整和改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来进行。
旧体制以政府包揽一切为主要特征:在物资上统购统销,在人力上统包统配,在资金上统收统支,投资权集中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
由于否定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窒息了微观经济活力,实践证明阻碍了经济发展。
改革从简政放权、培育市场关系开始。
农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率先打破了旧体制的束缚。
紧接着又向工业、商业领域进军,出现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城市改革从破除国有企业的铁饭碗和平均主义“大锅饭”开始,并引发了计划、投资、人事、工资、财税等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培育和建立市场经济的四大支柱: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法制体系,改革进入了快速、有序推进的新阶段。
国有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一样,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开始形成。
计划、财税、金融之间相互制衡、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在抑制通胀、扩大内需的实践中逐步完善。
与市场经济有关的法律体系迅速建立,对规范市场主体和政府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基本形成之后,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作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对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出了新要求。
正确认识与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在思想领域和实践中都在不断探索并逐步厘清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标签:政府功能;市场;市场经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言外之意就是让政府最大限度的退出市场。
改革开放之前,政府控制了所有经济活动,所以根本没有市场,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压缩政府权力,开放市场。
一、梳理历史我们发现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都是对市场与政府关系的思想大解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
“让地方和工农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1979年2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代表中国政府官方立场的社论,文中强调“当务之急是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指出:“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我们要正确划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各自的范围和界限,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有步骤地改革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办法,改革劳动制度和工资制度,建立起符合我国情况的经济管理体制,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明确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主辅关系,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决定》被邓小平赞扬为“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历史的关键时期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大胆构想。
此后,市场经济改革从党的十四大“发挥基础性作用”一直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起决定性作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与改革。
然而,市场经济发展与改革的过程也就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过程,二者就如一只“看得见的手”和一只“看不见的手”一同操控着国家的经济运行。
我国市场化改革一路披荆斩棘、闯关夺隘,政府与市场越来越好的扮演者自己的角色,市场的活力不断激发,政府的职能日益完善。
我们经历了经济的历史性跨越,达到了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时代性飞跃,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根本性转变。
但也要看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依旧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等等。
表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不是依照市场规律投资上项目,而是靠长官意志拍脑袋决策;一些地方保护主义依旧盛行,靠“红头文件”隔离要素流通;一些领域仍对民间资本“明开暗禁”,民企转个圈便从“旋转门”黯然撤退;一些部门抱着审批权死死不放,使“跑部钱进”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如果不解决好,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完全理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难以形成的。
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一是让“选手”更有活力,给市场主体创造更大发展空间。
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由过去实缴制改为认缴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由企业年检改为年报公示制度,放宽入资的条件。
二是让“规则”更趋完善,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
做到“两个统一”,即统一的市场准入、统一的市场监管。
三是让“信号”更加灵敏,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
必须坚持有作为、有所不为,“有为”,不等于随意而为;“无为”不等于无所作为。
公务员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当今信息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日益复杂而密切。
公务员身为政府的一员,既要维护政府的权威与公信力,又要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公务员应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下面从政府的角度和市场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从政府的角度看,公务员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1.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政府作为国家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应明确其角色定位。
政府既要承担保障和公共服务的职责,还要充分尊重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给予市场更大的自主性和自由度。
2.优化法规和政策环境政府应积极制定和完善法规和政策,为市场提供健康、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
政府应推动减少政府管制,让市场在竞争中迅速调整和发展,促进市场的活力和创新。
3.加强监管与服务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同时,政府也要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创业和经营环境,促进企业发展和市场繁荣。
4.提升政府效能政府要不断提高效能,优化行政管理,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政府要建立健全的职业道德和行政纪律,加强自身监督和约束,提升政府公信力和形象。
二、从市场的角度看,公务员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1.倾听市场需求公务员应加强对市场需求的调研,了解市场主体的诉求和困难,及时反馈给政府部门,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公务员要学会倾听,并将市场的需求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公务员要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坚决打击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保障市场公认的竞争规则。
3.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公务员应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沟通。
公务员要主动倾听企业的诉求和问题,为企业解决困难提供支持和帮助。
4.推动市场监管的改革与提升公务员要积极参与市场监管的改革,推动监管方式和手段的创新和提升。
公务员应提高专业素养,增强监管能力,有效预防和化解市场风险。
总之,公务员作为政府的一员,应积极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探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论文市场经济从诞生到发展的260多年的时间里,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就产生了。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探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探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论文篇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摘要:市场和政府是调节资源配置的两种不同主体。
市场调节不是完全有效的,政府干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寻求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最佳结合点成为促进经济可持续运行的关键所在。
正确认识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关系,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关键词:市场调节;政府干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市场的优势在于它能保障效率的快速实现,政府的优势在于它所拥有的强制和社会动员能力。
改革开放之初坚持“政府是万能的、市场是无用的”的理念,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不断摸索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政府开始放权,市场成为主要的调节方式,两者形成一种有机结合的经济增长模式,促进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国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
市场应主要发挥好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政府应主要发挥好保障公平公正的作用。
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是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
政府和市场能够有效配合的一个关键所在是两者极强的互补性:政府失灵的地方往往能够较好地发挥作用,比如在官僚主义和公共决策方面;同时,市场失灵的领域却恰恰政府可以发挥优势,比如当面对公共物品和外部效应等问题时。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协调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两者的互补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经济学中,成本和效益是衡量经济活动高效与否的重要标准。
为了达到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人们应当理智的加以抉择,只有当市场调节出现失灵或者比政府干预带来更高的成本时,才应选择政府干预;只有当政府干预出现低效率或者比市场调节带来更高的成本时,才应选择市场调节。
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讲辩证法、两点论,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
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不是简单地让市场作用多一些、政府作用少一些的问题,而是统筹把握,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协同发力。
要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凡属市场能发挥作用的,政府要简政放权,要松绑支持,不要去干预;凡属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政府应当主动补位,该管的要坚决管,管到位,管出水平,避免出现问题。
要善于运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只告诉市场主体不能做什么,至于能做什么,该做什么,由市场主体根据市场变化做出判断。
要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切实把市场和政府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色和优势,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愈来愈迅速,愈来愈多变,愈来愈复杂,作为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成分——市场与政府,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市场是买卖双方交换关系的总和,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统一体。
市场是一种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的体制,能够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无效率,并能充分的调动市场主体的生产的积极性。
市场也是组织生产的一种有效方式,就是说市场经济能够有效的配置资源。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都由市场决定,而市场又是通过价格机制来完成这一使命的。
价格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协调着千千万万人的生产和消费,无数分散的经济活动在价格的指挥棒下达到步调一致,无数企业和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极大化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整体利益的提高,价格发挥着资源配置的功能。
只要价格信号没有扭曲,即真正反映了市场的供求关系,任何对市场均衡的偏离都可以通过价格变动来进行调整,从而使资源在整个社会达到最优配置。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只是起到保证基本的法律和秩序的作用,并不需要直接介入。
政府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织,既是政治组织也是经济组织,承担着各种社会功能,并且是其他组织所不能代替的。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混合体制中,政府不再扮演单纯的规则制定者,而是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和干预,不同程度的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市场主体的行为,行驶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般经济职能。
下面我将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市场失灵指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可以大致分为:市场垄断、不完全信息、外部经济、公共产品、市场不完全、失业或收入分配,当出现了这几种情况的时候,每一种市场失灵都为政府直接介入提供了依据。
市场失灵的时候,就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或者规划、协调等等,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种情况下需要政府干预外,对于政府的作用还有一种“父爱主义”的观点,即政府觉得它的人民中,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真正使自己的利益极大化,尤其是未成年人和教育水平低的人。
2013·125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指出,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以下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改革方向1992年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但是近几年曾出现了一些质疑改革开放的声音。
锦涛同志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进一步指出,要全面深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我认为,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题,很好地说明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即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我[作者简介]成思危,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六、七、八届民建中央主席。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思危[摘 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来,在任何时候,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都要发挥作用,这里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
如果把握好了这个度,就能够实现1+1大于2的结果。
如果政府对市场的干涉过度,那市场就会丧失效率,政府的公信力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研究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最重要的是要研究这个度的把握问题。
[关键词]政府;市场;依法行政;鼓励竞争;非公有制经济[中图分类号] D60 [文献标识码] A2013·126们现在进一步明确是决定性作用),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
为此我们要大胆学习国外在市场经济几百年发展过程中积累出来好的经验、做法、组织方式以及管理方式,并根据国情来加以运用。
如何正确理解市场与政府的关系?2019-09-20经济体制改⾰是全⾯深化改⾰的重点,核⼼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和更好发挥政府作⽤。
市场和计划都是资源配置⽅式满⾜⼈民⽇益增长的物质⽂化需求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
在⼀定发展阶段内,相对于⼈们的需求⽽⾔,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
对相对稀缺的资源进⾏合理地配置,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产出尽可能多的满⾜社会需要的产品是经济活动的必然要求。
资源配置的⽅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三种,⼀是政府计划,由政府计划部门以计划配额和⾏政命令等⽅式进⾏资源配置。
⼆是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
三是社会规范,⼈们根据长期形成的普遍接受的社会规范来配置资源,如尊⽼爱幼、先来后到等。
从经济体制的层⾯,资源配置的⽅式主要是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
“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段,社会主义可以采⽤,资本主义也可以采⽤”,这是邓⼩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的⼀个重要思想。
党的⼗四⼤报告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段。
计划多⼀点,还是市场多⼀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党的⼗⼋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深化改⾰若⼲重⼤问题的决定》全⽂22次提到“市场”,3次提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全会主张深化经济体制改⾰;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建设和完善统⼀开放、竞争有序、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届三中全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从“基础性作⽤”提升到“决定性作⽤”,这是对市场认识的新的理论突破。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法⽬前世界最流⾏的经济学教科书哈佛⼤学曼昆教授的《经济学原理》提出著名的“经济学⼗⼤原理”,其中⼀个原理指出:“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种好⽅法”。
事实证明,市场经济在组织经济活动⽅⾯⾮常成功,⼏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采⽤的都是市场经济体制。
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和市场都是历史和社会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制度下,它们的相互关系是不相同的,它们是变化发展的。
下面我将从历史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展、我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发展、以及确立正确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三大部分来阐述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一、历史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展在社会的早期阶段,人们认为政府是“恶”的,政府在市场中扮演的是守夜人的角色,政府不应该去管理市场,而是去放纵其自由发展,市场有其极度的自由性,人们认为最好的市场是最自由的市场,政府只是人们财产的守护者。
这时,“大市场、小政府”的自由主义理想扎根在人们的观念中。
但随着自由市场的发展,自由市场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弊端显露,市场失灵的现象陆续发生。
这在历史上的表现为1930年“大萧条时期”,1997年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等等。
在1930年“大萧条时期”时,“罗斯福新政”让人们看到了政府在市场中发挥的作用,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由的市场并不是最好的市场,市场应该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但是政府的作用力的大小或作用方式该如何,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呢?政府在市场中到底该发挥怎么样的功能呢?政府怎么样介入,才不会起到反效果呢?凯恩斯认为,政府在市场中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其核心应该是对财富积累与分配的问题,目的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可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在往后的市场发展中,政府越位,政府缺位,或者政府失灵的情况时有发生,政府的决策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的发展,毕竟政府的决策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存在。
那么政府该不该介入市场呢?这个问题,哈耶克有不同的看法。
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表示,政府不应该介入市场的运行,市场应该是自由的,即使市场会发生市场失灵或者金融危机的现象,这只是一个阵痛期,只是市场运行的一个自我调整。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这个阵痛期一过,市场会迸发出更大的活力。
而政府的介入行为,虽然可以缓解市场的失灵,但这只是把市场里的矛盾延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旦被压抑矛盾的市场再次失灵,其后果是数倍于前。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摘要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实质就是让价值规律、供求、竞争等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使社会更有效率;落实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凡是市场能发挥作用的,政府要简政放权,不要去干预;凡是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政府应当主动补位;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优势互补,协同发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词市场决定性政府职能和作用政府和市场协同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一个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所谓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围绕调整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的力量一步步得到释放;一、市场的作用――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决定性”的来龙去脉;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和排斥市场作用,资源配置完全由政府通过计划来进行;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使我们对政府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随后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之后一直到十八大,我们一直是在强调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基础性”改为“决定性”,虽只两字之差,但是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定位更为科学;因为原来“基础性”上面必然要有一个决定性,那就是政府干预;政府就可以借着这个名义对市场实施不合理的干预,这就为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或政府干预型经济模式找到借口;决定性代替基础性,是我们党对市场规律认识的又一次升华;“决定性”的内涵;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经济活动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最有效地配置资源,以实现效率最大化;资源配置方式有计划和市场两种;计划分配资源,行政力量特别强大,违背了经济规律;市场配置资源就是靠市场价格去指引资源分配;一种商品价格有高有低,那么它一定会从低价流向高价去获利,资源流动也一样,一定是从效率低的地方流向效率高的地方,以赚取更多的要素回报;亚当斯密叫做是用“看不见的手”,马克思叫做用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引导资源流动和分配;当然这个价格,要完全由市场决定,受政府干预就会扭曲价格;比如电力、成品油等重要商品价格、存贷利率、汇率等多种要素价格不能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变化,都会导致资源配置低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这是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一大进步;“决定性”的内在机制;包括“三大决定机制”和三大“自由”或“自主”;三大决定机制”,即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市场经济的一大准则是价格准则;价格由什么决定呢,由供求决定;物以稀为贵,无论哪种商品和资源,供不应求,价涨,供大于求,价跌;供求决定价格,价格高低引领资源流动,资源流动或配置是否成功最终取决于竞争力;所以,三大机制决定资源的流动和配置;三大自主包括,一是企业自主决策、公平竞争;二是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三是商品和要素自由流通、平等交换;让企业,个人、商品和资本等各种资源能够在市场上自由流动,自由进入,自由退出;把握了这三个决定机制和三大自由或自主,就能清楚地理解市场决定性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质就是尊重市场规律,让价值规律、供求、竞争等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归根结底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对生产力发展的所有束缚,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整个人类三次伟大工业革命都发生在市场经济国家,整个世界上发达的地区都是市场经济地区,整个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都是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到位的地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当前,我国仍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导致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不合理、不少行业产能过剩、地方债务和金融风险积累、生态环境恶化等等;究其原因,都与政府对资源配置干预过多和干预不当、监管不到位、市场功能发挥不够有密切关系;因此,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实现市场决定作用的关键;二、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管理和服务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就无所作为了吗不是;发展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二者作用不同;决定:“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政府作用主要是管理和服务,要围绕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将重点转到加强市场监管、增强公共服务和维护公平正义上来;政府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但是当下,我们政府与市场功能边界不清,政府缺位与越位并存;一方面政府将过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审批项目、招商引资等微观经济事务上,造成在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缺位;另一方面政府对社会事务包揽过多,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越位;行政干预过度、审批过多过滥;不仅影响政府社会管理效率,也会制造权力寻租的机会,滋生腐败的温床; 行政干预过度,影响政府社会管理效率;亚当斯密:在谈到把资本用在什么产业上,生产能力有最大价值时强调,“千万不能把投资的权利交给大言不惭的国会议员”,意思是国会议员缺少这方面投资的知识,国会议员花的不是他的钱,所以不可能最有效率;老子在道德经中讲过“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事而民自富”, 官员无贪欲人民自然会淳朴,官员不干预人民自然会富有;法国谚语:“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由良好的动机铺成的”;好的动机不一定带来好的效果;四万亿投资所向的很多领域,重复建设严重、加剧了过剩产能;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盲目竞争会造成产能过剩,我们的产能过剩除了市场盲目性外,更有政府干预的原因;比如光伏产业,补贴了过剩产能;还比如,现在很多地方政府热衷的招商引资都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以税收减免、土地优惠、财政补贴、降低资源价格、甚至不惜放宽环境标准去招商引资,扭曲要素价格、干扰市场机制,误导资源配置,所以一定是低效的;行政审批过多过滥,制造权力寻租的机会;因为有一级审批就可能会有一级腐败;决定提出: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企业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一般性企业投资项目一律不再审批;对企业,建立负面清单制度,无禁止即可为;简政放权措施,做为政府改革的突破口,只不过是政府改革的冰山一角;政府职能转变要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前提,首先来自政府自身观念的改革;角色观念:政府是营造环境的主体,不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服务观念:以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为中心;法制观念:法律不授权,政府无职权;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无授权不可为;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难题,是排除三大阻力;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审批制度改革的阻力;抑制部门利益的阻力;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是政府改革必须与政治体制改革整体推进;这是最深层次的改革,也是改革的难点;三、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优势互补、协同发力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是看得见的手,主要是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和市场“两只手”要优势互补,协同发力;政府和市场的功能边界在哪,凡是市场能发挥作用的,政府要简政放权,不要去干预;凡是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政府应当主动补位;也就是凡是市场能解决的事情都由市场去做;政府只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去做市场做不好的事情;用李克强的话说,就是要:放开无形的手,用好有形的手;政府“有形的手”有效配合市场“无形的手”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但是实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在政府,落实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有效配合,协同发力,才能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到十八大正式改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在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上的不断深入。
一、历史证明完全的自由放任或是计划经济是行不通的。
西方古典经济学家鼓吹自由放任,认为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不应该伸入市场,做好守夜人的角色,就可以让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
但1929年的经济危机证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完全的市场经济存在很多弊端,如垄断、违法、过度竞争、缺乏秩序性等现象,久而久之,会对经济产生严重的阻碍。
但是新中国成立三十年之后的计划经济也是不成功的。
完全的公有制以及计划经济体制效率低下,缺乏活力,人们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经济处于危险的边缘。
由此可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处理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掌控好两者的度,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必须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为国家战略进行考量,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政府与市场不是此消彼长而是和谐共生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但是市场也离不开政府。
他需要借助政府的权威力量界定和保护产权,建立并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扩展市场体系,履行市场合约,反对垄断和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
没有这些条件,市场不可能正常运转。
可以说,有效的市场从一开始就离不开政府。
在此基础上,从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缩小收入和发展差距、保护生态环境,到宏观调控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其立足点都应是维护和促进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
但如果政府这只手伸得过长,试图替代市场的作用,甚至搞大一统的集中计划体制,表面看起来政府很强,但市场必定受到严重伤害,是不可能强的。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该做到:(一) 要尊重市场规律。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一些关键的要素价格还不是由市场供求决定。
核心资源、要素等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与进展仍比较有限。
如何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市场和政府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两个重要角色。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政府则是社会管理的重要保障。
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合理的处理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那么,如何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呢?一、建立健全的法制体系健全的法制体系是市场经济和政府管理之间的重要桥梁。
政府需要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来约束市场,保护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
而市场则需要依靠法律法规的保障才能合法经营,维护自身的权益。
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制体系才能保证市场和政府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稳定运作。
二、强调政府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政府的管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
强调政府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可以有效遏制官员腐败,促进政府决策的合理性,减少政府的不当干预。
政府应更加关注市场发展趋势和民众需求,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市场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合理的市场环境是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
政府应当积极主导市场公平、透明和竞争的发展,通过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等方式,推动市场规范化建设,营造公平竞争、诚信合作的市场环境。
四、平衡市场和政府的力量市场和政府之间的执政关系应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能过度倾斜。
政府需要扮演好“看门人”的角色,掌控市场的发展方向和监管机制,确保市场正常运行和社会稳定。
同时,要坚持市场化的原则,给予市场自我调节的机会,避免过度干预和引导市场竞争,让市场回归本质,发挥其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的功能。
五、建立政企分开的制度政府承担着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任务,但其主要职能应是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
政府应当将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明确定位,让市场经济体系更加独立地运行。
政企分离制度的建立可以防止政府行政职能的滥用,营造公正竞争的市场环境,推进市场自我调节和健康发展。
总之,在市场和政府之间建立合理、科学、公正的关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处理好市场与政府关系,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市场机制、市场主体和资本的力量,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宏观政策调节,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有序发展。
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
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进入壁垒、地方保护,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
发挥政府作用,不是简单下达行政命令,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坚守契约精神,营造公平竞争、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
关于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报告
组员:张静、陈诚、张凌豪、陈张春
胡颖、王曦、邹丽兰、王美林
农业经济管理1班
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摘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优化资源高效利用的制度环境,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政府调控、市场配置、经济体制、资源配置、价值规律、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型政府
我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都经历着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整体、由表象到实质的阶段。
对于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倾注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认识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三个主要阶段。
每个阶段的跨越都是思想认识和市场化改革实践的质的飞跃,都突破了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大幅度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每个阶段的跨越都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结果。
每跨越一个阶段都使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提高,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使资源配置更加高效,使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将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有机结合起来。
这一重要思想,为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
政府与市场矛盾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政府与市场作为现代经济两种基本的制度安排,是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回避的一对矛盾。
在我国,由于市场体制和政府体制各自都不够完善,都存在天生的缺陷,使得两者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制约和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市场方面的问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存在多年计划经济留下的顽疾恶症,又难以有效及时克服市场竞争带来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政府方面的问题在于,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在经济追赶过程中,需要赋予政府较大的权威和决策力。
这一方面保证了政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者和改革开放的组织者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又留下了政府权力过大,难以得到有效监督的隐患。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
所以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对于我国如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如何更加高效的配置资源,显得至关重要。
所以党的十八大提出:如何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目标是建立合作互补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政府与市场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既相互依存,又存在矛盾和博弈。
我们既需要活跃的市场,又需要有为的政府。
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政府与市场的合作互补。
但是,在政府与市场的矛盾博弈中,能否实现合作互补的关键不在市场,而在政府。
换句话说,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关键在于政府。
相对政府而言,市场更带有基础性、普遍性和刚性。
因此,要使两者实现合作互补,关键是通过有效的政府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改革,使政府能够根据市场规律的要求加强自律。
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在政府职能转变、审批制度改革、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改革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方面有更大的突破。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而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首先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
199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有人简称为“市场化”改革。
21年前,党中央明确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一些关键的要素价格还不是由市场供求决定。
核心资源、要素(如资本)、行业(如电信)等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与进展仍比较有限。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政府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和审批程序过多过细,过度运用行政性手段干预市场主体特别是微观经济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
如果这种状况不加以改变,很可能导致企业努力的方向不是去争夺市场,而是去争取政府手中掌控的资源。
这样,一方面会加大寻租空间,另一方面也会弱化企业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动力。
问题所在,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正说明经济改革和资源潜力释放的空间还很大。
我们只有把更多资源从体制束缚中释放出来,形成新的制度优势,才能够保证经济获得新的发展动力,才能优化资源高效利用的制度环境,激活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应该主要定位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
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就应该让政府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真正解决在某些领域存在的政府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
现在,一方面政府对公共产品生产分配的管理调解作用还不够强,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过度市场化造成利益扭曲,公共服务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另一方面,不少企业为获取高额市场利润,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大量排放污染物,给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亟待政府更好地发挥作用。
当前,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一方面需要弱化政府在微观方面的一些管理职能,从不该管的领域中退出来,让市场真正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而有效提升市场效率,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在坚持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完成政府职能的转变;另一方面需要强化政府在社会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职能,通过强化政府这方面职能,弥补市场本身具有的不足和缺陷,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比如,片面追求经济效率的市场容易引发社会的不协调,以价格变化引导资源配置和再配置容易造成经济波动,以追求个人利益为动力容易导致两极分化,等等。
因此,需要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制定经济政策加以弥补。
同时,还需要提高政府在宏观管理上的效率,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坚持取缔和打击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不法行为,倡导公平竞争、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互利共赢的良好市场行为。
三是要注意加强二者的有机协调和配合,既防止出现否定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倾向,又防止只讲市场化、忽视政府作用的倾向。
市场经济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性,市场规律发挥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和环境。
政府要为市场发挥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同时还要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政府还需要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引导和推动。
当然,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不是万能的,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和审批程序过多过繁,不仅不会弥补市场失灵,而且会抑制市场规律和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
因此,政府必须有意识地自觉对自身的经济行为加以明确限定,加快转变职能,为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各有优点、各有缺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键是寻求政府行为和市场功能的最佳结合点,使政府行为在调解经济、弥补市场功能
失灵的同时,避免和克服自身的缺位、越位、错位。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是经济管理和调控主体、涉及发展全局的重大利益协调主体,市场是把政府同各类微观经济运营主体连接起来的桥梁、配置各类资源的基础环节。
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加以解决,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为市场规律发挥作用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
从这个角度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过程,竞争性领域要更多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基础性和公共性领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关键是政府应该把自己该管的领域管好,把应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真正交给市场;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又注重加强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克服市场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