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好听的声音
- 格式:docx
- 大小:17.99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好听的声音》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引导幼儿园小班幼儿通过活动探索“好听的声音”的特点。
通过有趣的声音实验和听觉游戏,激发幼儿对声音的兴趣,培养其对声音的观察和分辨能力,提高幼儿的听觉敏感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声音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辨能力。
3.提高幼儿的听觉敏感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声音的概念和分类2.不同声音的特点和来源3.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4.声音实验和听觉游戏四、教学准备1.音响设备2.不同乐器或盆、勺等制作的简易乐器3.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木头、玻璃、金属等)4.图片、卡片或实物模型5.笔记本、笔等五、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不同声音让幼儿猜测声音的来源,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活动展开•分组让幼儿用不同的乐器或物品制造声音,让其他幼儿听并猜测声音来源。
•带领幼儿在户外发现周围的不同声音,让他们说出觉得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
3. 活动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总结课程中学到的声音知识。
•小结声音的分类及特点,鼓励幼儿多关注周围的声音,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对声音的认识更加具体和直观,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际例子和有趣的声音活动,进一步拓展幼儿对声音的认识和体验。
七、延伸活动1.可以邀请音乐老师或音乐爱好者来幼儿园为幼儿展示各种乐器和声音的表演。
2.室内外探索声音活动:带领幼儿到校园内外,听取各种声音,让幼儿记录下自己认为好听的声音。
八、课后作业1.让幼儿回家寻找好听的声音,并告诉家人。
2.在家中用简易乐器或身边材料制作新的声音,并带到下节课进行展示和分享。
以上为《活动好听的声音》教案,希望能够激发幼儿对声音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小班科学活动好听的声音教案5篇小班科学活动好听的声音教案篇1活动目标: 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2、初步了解同种物体,由于数量的多少,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3、初步尝试用不同声音的套桶为乐曲伴奏。
4、培养幼儿的操作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套桶娃娃,蚕豆、米、绿豆等若干。
2、《小手爬》的音乐,透明的瓶子若干。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让套桶发出声音。
出示空套桶,“今天套桶娃娃想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
”教师摇动空套桶,“你们听,怎么没声音?”1、教师设问:你有什么办法让空套桶发出声音?(在套桶里装上东西)“我们一起动手让套桶娃娃发出好听的声音,在你的套桶里装上一样东西,盖好,握握紧,摇一摇、听一听。
”幼儿探索、操作。
2、集体探索:“你们的套桶娃娃发出声音来了吗?让我听听。
”(幼儿集体摇动套桶。
)“你的套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3、交流、分享:你在套桶中放了什么?(个别回答)它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我们来学一学。
(集体)这个声音像什么?二、探索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不同。
1、分组活动:让幼儿尝试换一种东西放在套桶中,摇一摇,听一听。
“小朋友在套桶里放了一种东西,你想不想再换另一种东西放在套桶里,听听刚才的声音和现在的声音一样吗?”“小朋友拿着你的空套桶找一组你没玩过的放在你的套桶里,摇一摇、听一听。
”2、教师指导幼儿分辨不同的声音。
让幼儿比较前、后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
“你第一次玩了什么?这一次玩了什么?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教师让两个幼儿比较,“你们俩的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3、集体讨论,请三位幼儿示范。
“小朋友,你们听,他们的套桶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吗?”“请你们猜一猜,小朋友的套桶里装的是什么?”让幼儿猜测,“你们猜的对不对呢?”教师帮助个别幼儿把东西倒进透明瓶子里让幼儿验证猜的是否正确。
得出结论:不一样的东西,在套桶中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三、观察、比较同种物体在套桶里发出不同的声音。
写一篇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好听的声音教案(附教学反思)的报告,600字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分类和特征及人们对声音的感知与评价;(2)通过实践、比较,感受美好的声音;(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正确欣赏音乐的习惯。
二、教材准备:(1)比较不同声音源的声音;(2)一些录制的好听的声音,比如小鸟鸣叫、空中蝴蝶飞舞等等;(3)一些歌曲和音乐,比如《恋恋风尘》、《旋转木马》等;(4)实物,比如吉他、钢琴等乐器;(5)实验性的竞赛、休闲活动,比如声音游戏等。
三、教学步骤:(1)通过看图讨论来了解声音的分类及特征,给学生一些相关的知识;(2)让学生用耳朵去听不同的声音,并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3)给学生一些录制的好听的声音,让学生仔细聆听,让他们感受美好的声音;(4)让学生一起参与一些歌曲和音乐的表演,让他们体验美妙的音乐;(5)安排一些实物的试验、竞赛或休闲活动,让学生从中感悟声音的魅力。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我采取了比较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不同的声音,领略美好的melody。
学生们乐地参与到表演,休闲活动中,让他们尝试创作自己的声音空间,使他们获得了不一样的体验。
反思中,我发现课程内容还需要加强。
首先应该进一步深入地让学生去了解声音的具体属性,如频率、声压等;其次应该创设更多的有趣活动,使课堂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最后,课堂活动的形式应该更加多样,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
经过这次课程,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加,他们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对于音乐也有了更加正确的理解。
此外,这次课程也为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思考教育理论,加深了我对于教学的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小班科学好听的声音教案与反思一、前言好听的声音不仅可以引起小孩子的注意,还能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本文将分享一些小班科学教学中使用的好听的声音教案,并结合实际反思其优缺点。
希望能对初入教育行业的老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二、教案分享1. 声音传递的实验[实验目的] 了解声音的传递是通过空气进行的。
[实验材料] 铁罐、纸张、干豆子。
[实验过程]1.在铁罐的一端用纸张覆盖住,再在另一端倒入一些干豆子。
2.把罐子放到你的耳朵旁边,轻轻拍一下纸张。
[实验解析]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当拍打铁罐上的纸张时,声音会通过空气传递,最终能够听到声音。
这个实验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们理解声音的传递过程,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2. 动物声音听辨[教学目标] 通过认识动物的声音,让孩子们认识动物的叫声。
[教学过程]1.播放动物叫声。
2.让孩子们说出发出这种声音的动物是什么。
3.进一步进行听辨,可以播放两种动物的声音,让孩子们分辨哪一个是自己喜欢的动物。
[教学反思]这个教案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听辨动物的声音,增加对动物的认知。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教学的动物种类过多时,孩子们很难区分它们的声音。
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选择一些孩子们熟悉的动物种类进行教学。
3. 模仿声音游戏[教学目标] 能够模仿一些简单的声音。
[教学过程]1.首先,老师可以示范一些声音模仿,例如猫叫、鸟叫、汽车声等。
2.让孩子们学习,并逐步模仿这些声音。
3.最后,可以选择一名学生表演模仿的声音,并让其他人猜测。
[教学反思]这个教案可以帮助孩子们增强对声音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
但是,要注意孩子们的年龄和语言表达能力,选择一些易于模仿的声音。
另外,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在模仿声音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小游戏。
三、反思与总结以上教案均是以培养学生对声音的认知能力和模仿能力为目标。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语言表达能力,并注意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内容。
小班科学活动好听的声音教案与反思安排时间本活动安排在下午的绘本时间,持续时间为半小时。
地点小班教室。
材料准备1.一个手风琴。
2.绘本《唐老鸭的工厂》。
活动目的通过声音的欣赏和发声练习,让小班学生进一步了解声音的发出方式,区分不同的声音,并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
活动过程1. 调整气息教师指导小班学生以“呼——呼——呼”、“嘘——嘘——嘘”等方式调整呼吸,让学生自然放松身体和心情。
2. 听声音教师播放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听并准确地辨认。
例如:•教师手拍掌声。
•开水壶的响声。
•水龙头开关的声音。
•鸟叫声。
•风声。
•机器嗡嗡声。
•钟表滴答声等。
3. 发声练习教师指导小班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学习如何喉咙发出声音,例如通过大声说出连续的“A——A——A”,让学生逐渐学会如何控制呼吸和声音发出。
4. 听音乐教师演奏手风琴,让整个教室充满音乐的欣赏和美感,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和音调变化。
5. 读绘本教师指导小班学生共同读绘本《唐老鸭的工厂》。
在读绘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发出绘本里不同人物和物品的声音。
反思与总结本次活动中,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听音、发声、读绘本等)让小班学生深入了解声音的形成和发出方式,并学会保护自己的听力健康。
同时,本次活动的手风琴演奏和绘本共读环节也让学生在欣赏声音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和情感体验,与而单纯的声音辨认训练相比,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但是,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也发现小班学生在听和发出声音的过程中容易分心和疲惫,需要教师用更多的愉悦和新鲜感来保持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力。
综上,本次活动虽然不是一个完美的教学过程,但在践行学生中心、发掘学生潜力的目标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真正实现了“听声辨音,发声练习,保护听力,感受美好”的科学教育目标。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好听的声音》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声音的特点,并区分高音和低音。
•学生能够准确地模仿不同的声音。
•学生能够通过听觉辨别不同的声音来源。
教学准备•声音盒子:可放入不同物体,让学生猜测出声音来源。
•铃铛:用于演示高音和低音。
•CD播放器:播放不同声音的音频。
•图片、卡片等相关素材。
教学步骤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发出的不同声音,让学生猜测声音来源。
2.使用声音盒子,逐一演示不同声音的来源。
老师可以请学生参与猜测,提高兴趣。
正文(30分钟)1.通过图片、卡片等教具,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物体,并询问学生对它们的了解,如它们的大小、形状、材质等。
2.让学生尝试用手指敲击物体,并观察及听取产生的声音。
老师可以提问:声音来自哪里?是怎样产生的?3.演示使用铃铛敲击、拨弦等方式产生不同高低声音,并让学生模仿。
4.通过CD播放器,播放不同来源的声音,让学生通过听觉识别出声音所在位置及来源。
拓展(20分钟)1.让学生在教室或户外寻找不同的物体,用手指敲击并发出声音。
2.小组活动:给每组三个物体,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产生声音,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归纳总结声音高低的规律。
3.在小组内展开模仿比赛,看哪个小组能够模仿出更多更准确的声音。
小结(10分钟)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
2.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要保护嗓子,不要过度喊叫或嘶吼,以免损伤声带。
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活动,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及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也愿意积极参与模仿和猜测。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在寻找物体的环节上增加更多的挑战,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同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然地使声音变大、变小等有趣的动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好听的声音》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好听的声音》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声音的世界》第三节。
本节课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声音的产生,探索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认识声音的高低、大小,以及如何用肢体动作表达声音。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够关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
2. 培养幼儿用耳朵仔细聆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用肢体动作表达声音的高低、大小,发展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用耳朵聆听,用肢体动作表达声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鼓、铃铛、木鱼等能够发出声音的物品。
学具:小鼓、小铃铛、木鱼等小型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幼儿关注音乐中的声音,让幼儿用耳朵仔细聆听,分辨音乐中的不同声音。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音响、鼓、铃铛、木鱼等物品,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这些物品的特点。
教师示范如何用手敲击这些物品,让幼儿注意听声音的产生,并解释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教具,模仿教师的样子敲击,注意听自己敲击出的声音。
4. 声音探索(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探索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让幼儿用耳朵分辨声音的高低、大小,并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达这些声音。
六、板书设计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高低、大小。
3. 用肢体动作可以表达声音的高低、大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家中的物品,尝试敲击并分辨它们发出的声音。
2. 答案:请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引导幼儿关注声音的产生和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声音的产生,能够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好听的声音》
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认得声音,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能够分类声音,判定声音的高处与低处、轻重。
3. 发觉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感受声音对人类的影响和意义。
二、教学准备:
1. 理论准备:声音、声音传播等相关学问。
2. 试验器材:琴键、鸟叫声音器材等。
3. 教学素材:图表、图片,录音机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1). 老师用发声器材学用非语言音效,如哭声、笑声等,让
幼儿仿照发出。
(2). 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分别仿照发出动物的叫声,并设法
分类出不同的叫声。
2. 试验环节:
(1). 让同学按肯定的次序试弹琴键,并感受音高的高处与低
处差别,如低音、中音、高音,让同学感受不同音频率的声音。
(2). 让同学用眼睛看和耳朵听,辨别发出声音的物体、发声
的方式和能否频发,让同学感受不同声音对生活的影响和意义,如
海浪声、风声、钟声等。
(3). 运用录音机设法收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不同声音,进行赏识和评判,让同学理解声音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3. 总结
用幼儿可能理解的语言总结课程要点,让同学从潜移默化中领悟声音的种类、产生、传播和意义。
四、反思:
此次“好听的声音”课程活动对幼儿的声音敏感度有所提高,同学能够积极仿照动物声音,进一步了解了声音分类和声音的高处与低处轻重等要素。
同时,通过实际采集和赏识不同种类声音的方式,同学也把握了声音对人类感官和情感方面的影响。
此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园小班科学教育,将来教育过程中需要连续总结和加强改善。
小班科学活动《好听的声音》课件一、教学内容《好听的声音》选自幼儿小班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奇妙的声音》,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种类、生活中的声音等。
本节课将详细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介绍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和辨别各种声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培养学生倾听、观察、表达的能力,能够分辨和描述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周围声音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原理、声音的传播。
教学重点:分辨和描述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培养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鼓、锣、铃铛、小木鱼等发声物体;教学课件、录音机。
2. 学具:小纸杯、棉签、小橡皮球、小鼓、小锣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自然界的声音,引导学生闭眼倾听,感受声音的美妙。
2. 讲解: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声音的产生原理,讲解声音是如何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及声音的传播。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个发声物体,观察和描述其声音特点。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表达。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一个不发声的物体(如小纸杯),让学生猜测如何使其发出声音,并示范操作。
5. 随堂练习:学生用棉签、小橡皮球等学具,尝试让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并描述其声音特点。
7. 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声音猜猜看”游戏,播放不同物体的声音,学生猜测是哪个物体发出的声音。
六、板书设计1. 《好听的声音》2. 内容:声音的产生:物体振动声音的传播:空气、介质声音特点:高低、大小、长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三种不同的发声物体,记录它们的声音特点,并说明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 答案示例:物体1:闹钟,声音特点:滴答滴答,有节奏;声音产生:钟摆振动。
物体2:水壶,声音特点:嗡嗡嗡,持续不断;声音产生:水烧开时,水壶振动。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好听的声音》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例如:调音叉振动后发出声音。
2. 培养幼儿对不同声音的听觉辨识能力,例如:音乐、动物的叫声、交通工具的声音等。
3. 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探索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规律。
4. 增进幼儿对声音的欣赏和喜爱,培养幼儿对美妙声音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一些能产生声音的物体:调音叉、木琴、鸣笛等。
2. 一些模仿声音的图片和音频。
3. 幼儿园教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幼儿进入听觉学习的主题,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悦耳动听的音乐,让幼儿静静地听并表达自己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通过交流让幼儿明白每一种声音都有它的特点和美妙之处。
2. 感知声音的产生通过实物展示和实践操作,教师向幼儿展示调音叉的示范,解释调音叉振动后会发出声音。
教师可以示范摩擦调音叉并放在耳边,幼儿们用小手轻轻碰触它并倾听声音。
通过亲身实践,幼儿们能够明白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所产生的。
3. 辨识不同声音通过播放不同的声音,例如:动物叫声、交通工具的声音、乐器的声音等,引导幼儿们听并辨识。
教师可以提问幼儿们认识哪一个声音,并让他们动手做出对应的动作,以加深他们对声音的记忆和感知。
4. 探究声音的传播教师带领幼儿们一起探究声音的传播规律。
教师可以使用一只空的塑料杯,让一个幼儿把耳朵贴在杯口,另一个幼儿轻轻敲击杯底。
通过这个实践,幼儿们能够感受到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同时也能明白传播的方向是无规律的。
5. 声音的欣赏和表达给幼儿播放一些美妙的声音,例如:鸟儿的歌唱、海浪的声音等。
引导幼儿仔细聆听并分享自己对这些声音的感受。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们用语言、舞蹈、绘画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声音的喜爱和感知。
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表达能力。
四、教学反思这节科学优质课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演示、实践、听辨等),让幼儿们对声音有了深入的认识。
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明白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且能听出不同的声音,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听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培养幼儿通过听觉辨别不同声音的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通过听觉辨别不同声音,感受声音的美妙。
难点:引导幼儿探索声音产生的原理,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声音的录音(如:鸟鸣声、流水声、乐器声等)、音响设备、卡片、画笔、颜料。
2.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感受音乐带来的愉悦。
(2)教师提问: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是什么感觉?2.声音欣赏(1)教师播放各种声音的录音,让幼儿分辨并说出是什么声音。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你们觉得这些声音好听吗?为什么?3.声音辨别(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张卡片,卡片上画有不同的声音。
(2)教师播放一段混合了各种声音的录音,让幼儿找出与自己卡片上声音相同的部分。
(3)教师引导幼儿交流:你们是如何找到相同声音的?4.声音探索(1)教师展示一个可以发出声音的物体,如:笛子、鼓等。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发出声音的过程,探讨声音产生的原理。
(3)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尝试操作物体,感受声音的产生。
5.创作声音画(1)教师发放卡片和画笔,让幼儿在卡片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声音。
(2)教师引导幼儿用颜料给卡片上的声音上色。
(3)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本节课有趣吗?为什么?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较好,幼儿对声音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得到了提升。
2.在声音辨别环节,部分幼儿可能出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
3.在声音探索环节,教师应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
4.在创作声音画环节,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发挥创意。
5.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学习反馈,了解幼儿对声音的兴趣,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小班科学《好听的声音》(精选14篇)小班科学《好听的声音》篇1活动目标:1、喜爱听辨四周的各种声音,区分不同声音以及所表示的意义2、知道大家不喜爱噪音,情愿在生活中避开发出重重的噪声。
活动预备:多媒体课件,耳朵图片,闹钟活动过程:一、说说自己听到的声音1、听谜语,引起爱好引导语:宝宝,你们喜不喜爱猜谜呀,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个很好玩的谜语,想不想猜猜呀,你们要认真听啊(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要听奇妙声音全靠它)出示图片验证t:友爱的小伴侣,看发现底是什么啊?你们知道他们有什么用吗?小结:耳朵能让我们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所以我们小伴侣要爱惜自己的耳朵。
2、听一听,猜一猜宝宝,看看这些是什么字啊?老师来告知你们,这些字宝宝是“好听的声音”。
想不想听好听的声音啊?(婴儿笑声、闹钟声、电话铃声、门铃声、公路上的声音)小结:在我们四周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不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含义。
二、说说不好听的声音播放活动室里幼儿尖叫等各种嘈杂的声音。
重点提问1、你在哪里听到过这些声音?你觉得这些声音怎么样?2、还有哪些声音是你不喜爱的?3、那你的好伴侣发出了不好听的声音,你要怎么做?小结:我们都喜爱听好听的声音,不喜爱听吵闹的噪音。
听到难听刺耳的声音我们要把耳朵捂住,学会爱护自己的耳朵。
小班科学《好听的声音》篇2活动目标:1、尝试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在玩瓶子过程中,发觉声音的大小。
2、体验探究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阅历和感受。
活动预备:1、ppt2、每人一只塑料小瓶置于小椅子下面。
小盆4个,黄豆若干。
活动过程:(一)、尝试猜想生活中的不同声音1、谈话导入:宝宝们,今日有这么多客人老师来听咱们上课,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客人老师是来找耳朵最灵的宝宝的,那我们来比一比好不好?你听!(播放宝宝笑声)师:这是什么声音啊?谁的笑声啊,大人的还是宝宝的笑声?师:你们猜对了,真棒!这是小宝宝夜里睡觉做梦发出来的笑声。
可是天亮了,妈妈要请一个小动物来叫醒这个小宝宝,你听听是哪个小动物来叫醒宝宝的?(播放公鸡叫声音,幼儿:大公鸡!)师:大公鸡怎么叫的?(喔喔喔喔)师:那除了公鸡会叫宝宝起床,还有什么小动物也会叫呢?师:会叫的动物有许多许多,所以妈妈可以请很多小动物来叫小宝宝,宝宝被叫醒了,(播放洗手声音)咦!宝宝现在在干什么?师:洗手的时候会有什么声音啊?(哗啦啦)师:洗完脸刷好牙吃完早饭,宝宝该上幼儿园了,宝宝坐着爸爸的汽车(出示汽车图)上学了,汽车在公路上会发出什么声音啊?(嘀嘀嘀、嘟嘟嘟嘟)(二)、让空瓶子发出声音1、师:把瓶子拿出来玩玩,瓶子有声音吗?师:怎样让它发出声音呢?启发幼儿瓶子是由于装了东西而发出的声音(老师倒出黄豆证明)。
小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好听的声音》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声音2.掌握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发出声音3.通过实验学习不同材质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响4.加深幼儿对声音的认识二、教学准备1.观察声音必备器材:发声球、木制拍子、铁制拍子、绸状原材料等。
2.音响绘本材料《呱呱叫的绿蛙》、《大声说话会怎样》等。
3.制作不同材质的声响,如放下木制拍子、铁制拍子、纸板、绸状原材料等。
4.教学借助于幼儿园科学所需音响设备等。
三、教学步骤1、前期准备1.将观察声音必备器材展示出来。
让孩子们观察器具的外形和功能。
2.陈述发明声音的背景知识。
3.制作不同材质的声响,不同声响之间的区别。
2、听音乐,找感觉1.播放音乐,让孩子们听音乐。
2.孩子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触摸发声器材。
3.自己身体内部发声,即说话、叫唤、吹口哨、吹口乐器等。
3、实验区分物体材质1.将制作好的不同材质的声音按顺序摆放在一起。
2.让幼儿把同种材料制作的各种声音分放在一起,区分不同的声响。
3.让幼儿用手摸、用眼看,并用舌头舔(如果安全)各种材料的形态和纹路,再用手摸不同材料的不同间隙和硬度,最后让幼儿用手摆放并进行不同声音的实验。
4、声音的来源1.用发声球模拟声音的发出。
2.让孩子们在发言球上摸莫泊桑,猜测发声球内的发声原理。
让孩子们说出刚才的感受,感受不同声音的原因。
3.当孩子们想要制声时候,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在不同的物体上制造声音,然后孩子互相比较不同声音的产生原理。
5、音响图书的观察1.幼儿观察音响图书,通过音响的观察,让孩子们对声音有更深的体悟。
2.引导孩子们从发声球、木制拍子、铁制拍子、纸板、绸状原材料等出发,讲解音响的运作原理。
四、教学反思1.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活动特点,结合各种实验装置和研究材料,设计适合幼儿的科学实验检查体。
2.在整个科学活动的进行中,老师应以能够激发幼儿的思考为原则,积极引导幼儿主动探究问题。
3.在实验环节,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确保幼儿能够充分的参与活动,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好听的声音》1. 教学目标1.让孩子认识到声音的来源和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孩子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感知力。
3.让孩子感受到美妙的声音,并学习如何用嘴巴发出美妙的声音。
2. 教学内容2.1 引入环节•用音响播放各种声音,例如: 乐器、动物叫声、汽车鸣笛等。
•以“我们能从哪些事物中听到声音呢?”为出发点,让孩子回答。
•让孩子互相模仿各种声音。
2.2 实验环节•让孩子用手掌捂住一边的耳朵,同时用另一只手指捏住鼻子,让孩子感受到只有口腔中空气流动出现声音的现象。
从而让孩子理解,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2.3 练习环节•让孩子学习如何用嘴巴发出声音,例如: 起风了风车转、老师的口哨声等。
•让孩子用平底锅、杯子等各种容器发出不同的声音,让孩子感受不同容器声音的差异。
2.4 结束环节•让孩子再次互相模仿各种声音,结束此次活动。
3. 教学方法3.1 讲述法在讲解声音的来源和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时,通过讲述让孩子了解声音的本质和作用。
3.2 实验法在实验环节中,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感受声音的形成,达到直观理解的效果。
3.3 练习法在练习环节中,让孩子通过练习发出声音,进一步掌握声音的产生方式,并提高嘴巴的灵活度。
4.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受到了许多新知识的启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不少有趣的科学知识。
孩子们在感受声音方面能力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此外,孩子们在模仿声音时合作得很好。
但是,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有些孩子会出现听力过敏或过度兴奋等现象。
在以后的活动中,需要我们更加注意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幼儿园小班科学说课稿《好听的声音》含反思《小班科学说课稿《好听的声音》含反思》这是幼儿园小班科学说课稿《好听的声音》含反思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科学说课稿《好听的声音》含反思!一、说教材1、教材的选择: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表现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
他们更加喜欢直接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
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
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注意游戏化、情景化。
《纲要》中对教材的选择有这样的一段话:教材的内容应源于幼儿现实生活,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
而应彩云老师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生活与生活的摩擦,教育要回归生活。
”鉴于以上种种原由及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选择了《好听的声音》这一题材作为本次活动内容。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幼儿快乐情绪的激发、倾听感受、操作体验为主要目的,在活动中**多种知识经验与能力的培养,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活动中获得发展。
本次活动目标定为:(1)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2)能辨别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重点:探索用各种办法让物体发出声音。
难点: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根据以上三条目标定向作如下活动准备:(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PPT。
(2)录音带:大鼓和小鼓音乐(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若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
二、说教法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因此,在本活动中,教师不仅仅要用生动的语言,神秘的动作来感染幼儿以外,还要积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于是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操作法:它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基本方法,就是幼儿根据教师准备的物品进行操作,探索。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好听的声音》教学目标1.能够听辨动物及自然界中常见的声音;2.能够模仿常见的动物及自然界中的声音;3.增强幼儿的听觉感知和语言模仿能力;4.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让幼儿能够准确听辨动物及自然界中常见的声音;2.增强幼儿的语言模仿能力。
教学难点1.让幼儿通过模仿发出动物及自然界中的声音,并能够准确表达;2.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器;2.一些常见动物的图片;3.一些常见动物的声音录音;4.幼儿们喜欢的自然声音录音;5.讲解动物声音、自然声音的PPT。
教学过程1. 导入1.大声问候幼儿们,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2.科普动物声音、自然声音,让幼儿知道有很多好听的声音在大自然中。
2. 学习动物声音1.让幼儿看一看展示的动物图片并猜猜这个动物的叫声是什么;2.播放该动物的叫声录音,让幼儿能够通过声音来认识这个动物;3.要求幼儿模仿该动物的叫声,并沟通幼儿们对该动物的看法和了解。
3. 学习自然声音1.让幼儿听一听展示的不同自然声音,如鸟叫声、鸟儿在森林里叫唤的声音、风声和雨声等;2.讨论这些声音的来源,并问幼儿他们喜欢哪种声音。
4. 结束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到大自然中有许多美好的声音;2.鼓励幼儿去探寻自然中不同的声音,并沟通他们对这些声音的感受和体验。
总结通过本次科学课的学习,幼儿们学习了许多有趣的知识,并且在模仿动物和自然声音的过程中培养了语言模仿能力。
希望幼儿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探索自然的奥妙,在欣赏大自然的同时更好地感受到身边的美好。
小班科学活动:好听的声音
15日我园进行青年教师公开课展示,我的活动是选自小班建
构式科学活动《好听的声音》,这是富有游戏化的教学。
小班幼儿意志还比较薄弱,参与活动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如果活动过程不
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产生情感体验,很难说服和强制他
们真正的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
他们更加喜欢直接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
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
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
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注意游戏化、情
景化。
《纲要》中对教材的选择有这样的一段话:教材的内容应源于幼儿现实生活,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
验与视野。
而应彩云老师也曾说过:“ 真正的教育是生活与生活
的摩擦,教育要回归生活。
”鉴于以上种种原由及小班幼儿年龄
特点我选择了《好听的声音》这一题材,符合小班幼儿好奇,好模仿,好动的特点,通过与自身的探索,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
的快乐。
本次活动目标有三:
1、辨别几种不同的声音,知道不同的物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2、初步了解同种物体,由于数量的多少,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3、知道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耳朵
重点是能辨别几种不同声音,知道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
音
难点是初步了解由于数量的多少发出物体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我准备的工具也比较简单,八宝粥瓶子和药瓶子,里面分别装有黄豆,米粒和纸团。
好听的声音我主要设计了三个环节,
激发兴趣——动手探索——听音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