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用书
- 格式:doc
- 大小:580.43 KB
- 文档页数:11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各个科目复习方法一、学习的方式方法(1)建议参考用书:使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中医执业医师》。
(2)建议先看2016年的视频课程(2017年课程在大纲出来后会陆续更新)。
(3)看视频的同时要结合教材,多做笔记,把重点标识准确为后续的复习做准备。
(4)基础学科的学习一定要扎实,记忆性科目要坚持背诵。
反复的记忆是应对忘记的最好方法。
(5)建议学习完阶段性的科目做一做章节练习,了解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查漏补缺。
二、基础阶段的各个科目的复习方法基础阶段的学习建议先掌握基础性的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诊断学基础这六个基础科目。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的敲门砖。
中医的整体理论和辨证论治都是以中基为根本发展的。
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重在理解,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
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见很多不好理解的问题。
例如:土是木的所胜,木是土的所不胜。
很多考生都绕不过弯儿来?这就需要我们换种思维理解问题。
把胜与不胜的问题理解成打的过和打不过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啦!木是克土的关系,木打的过土,所以木是土的.所不胜(打不过的);反过来,土打不过木,土是木的所胜(能打过的)。
中基里面有很多经典的理论是需要我们珍视的,千万不要只讲究速度,不理解含义就跳过。
开始能复习多少是多少,不求高效率,只求保持状态不放松。
有问题理解不了就问问朋友、老师还有百度。
中医诊断学知识点比较碎,但是临床诊断的必备本领,所以务必要攻克它。
学习诊断学的方法,一是记忆,建议多做对比记忆,找到区别的关键点;二是结合临床的应用。
例如:望诊中的望舌苔的变化,患者的胃气不足会出现少苔;患者体内有湿热苔黄腻等。
我们在临床上也要多看多体会。
中药学是一门神秘的学科,我们都不认识这些药物长相,学习相对困难。
首先要先放下自己心里的负担,学会先接受,再换种方式来记住它。
建议自己要找到有趣的记忆窍门。
例如:凉血止血的药物有,大蓟、小蓟、地榆、侧柏叶、槐花、白茅根、苎麻根,可以联想成:两只大小鱼,侧坏白毛猪。
执业医师资格证备考资料
以下是执业医师资格证备考资料推荐:
1.《医学教材》:执业医师考试内容以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诊疗为主,医学教材是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
建议选择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如
《临床医学基础教程》、《内科学》、《外科学》等。
3.《执业医师考试题库》:选择全国线上题库、各省市卫生委员会官
网等,进行思路、知识点的整合和提升。
4.图书馆的相关书籍:在图书馆查阅医学方面的专业著作、专家讲座
及其论文,可以扩大知识面,增加理解深度。
5.相关医学网站和APP:如丁香园、医学微课、医师之家等,不仅可
以获取最新医学知识,还可以参与讨论,交流学习心得。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第一站:病案分析【01号题】7月1日第一站:1、感冒,风寒束表证。
2、胁痛,肝胆湿热证。
【02号题】7月1日第一站:1、感冒,气虚感冒。
2、痔,气滞血瘀证。
【03号题】7月1日第一站:1、咳嗽,肺阴亏虚。
与喘证鉴别。
2、脱疽,寒湿阻络证,与雷诺病鉴别。
【04号题】7月1日第一站:1、咳嗽: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2、肠痈:热毒证:通腑排脓,养阴清热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
【05号题】7月1日第一站:1、痔:气滞血瘀证,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止痛如神汤;2、哮证: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06号题】7月1日第一站:1、哮病,寒包热哮。
2、痔,气滞血瘀。
【07号题】7月1日第一站:1、喘证肾虚不纳。
2、乳癖冲任失调。
【08号题】7月1日第一站:1、喘证-实喘: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2、肠痈:瘀滞证,行气活血,通腑泄热,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
【09号题】7月1日第一站:1、喘证,肾虚不纳。
2、乳癖,肝郁痰凝。
【10号题】7月1日第一站:1、肺痨,肺阴亏损,与肺痨鉴别。
2、乳癖,肝郁痰凝,与乳岩鉴别。
【11号题】7月1日第一站:1、心悸: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2、湿疮:湿热蕴肤,清热利湿止痒,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
【12号题】7月1日第一站:1、湿疮,脾虚湿盛。
2、心悸,心血不足。
【13号题】7月1日第一站贵州黔东南州:1、张某,女,62岁,已婚。
反复心胸憋闷疼痛3年。
4天前因劳累、生气而心胸闷痛发作,同时伴有心悸,盗汗,心烦,不寐,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脉细数。
与胃脘痛相鉴别。
2、王某,女,38岁。
患者半年前热水吸收后突发皮痒,后遇热水货肥皂水洗后皮肤剧痒难忍,反复。
伴有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
查体:皮损色暗,粗糙肥厚,对称分布。
舌淡,苔白,脉弦细。
月经无异常。
第一站真题1.肺痨,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与肺痿鉴别。
2.痹症,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3.喘证,虚喘,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和参蛤散与哮病鉴别。
4.咳嗽,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4.内伤发热,血瘀发热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相鉴别。
5.水肿,脾阳虚衰: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加减与鼓胀相鉴别。
6.胃痛,胃阴亏耗: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与真心痛鉴别。
7.中风-中脏腑-痰火淤闭证:熄风清火,豁痰开窍——羚羊钩藤汤,可另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
8.哮病,缓解期(肺脾气虚)——六君子汤加减。
(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半夏)。
9.痢疾,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
10.黄疸,阴黄,寒湿阻遏证: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与萎黄鉴别11.咳嗽,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12.中风-中经络-阴虚风动-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
13.腹痛,湿热壅滞,通腑泄热,行气导滞——大承气汤14.尿血-脾不统血-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与血淋鉴别,15.不寐,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加减,与一时性失眠鉴别。
16.虚劳,肺气虚证:补益肺气——补肺汤。
17.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múlì)汤合参附汤与奔豚鉴别。
18.泄泻,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19.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气不摄血?)自己考虑与痔疮鉴别。
20.血淋。
>21.痉证,阳明热盛——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
22.消渴(中消)气阴亏虚: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23.心悸-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合参附汤。
24.癃闭-肾阳衰惫-温补肾阳,化气利水——济生肾气丸与淋证鉴别。
2016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权威辅导用书_中医执业医师历年真题试卷及精解_2013年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部分)_中医执业医师_第一单元(总分150,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简单单选1. 1.患者关节疼痛重着,四肢酸困沉重,头重如裹,其病因是()A. 风邪B. 寒邪C. 暑邪D. 湿邪E. 痰饮2. 2.患者心烦失眠,狂躁妄动,伴有高热,咽干口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其病因是()A. 风邪B. 燥邪C. 暑邪D. 火邪E. 痰饮3. 3.患者年高体衰,病属虚寒,久已卧床不起。
今日晨起突然面色泛红,烦热不宁,语言增多,并觉VI渴,舌淡,脉大而无根。
其病机是()A. 阴盛格阳B. 阳虚阴盛C. 阳损及阴D. 阳气亡失E. 阴阳离决4. 4.患者急性发病,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舌苔黄。
其病机是()A. 阳盛格阴B. 阳损及阴C. 阳热偏盛D. 阳盛伤阴E. 阴盛格阳5. 5.患者痰壅气逆,咳嗽喘逆,痰多胸闷,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治疗宜选用()A. 山楂B. 莱菔子C. 神曲E. 麦芽6. 6.患者外感风邪,头痛较甚。
伴恶寒发热,目眩鼻塞。
舌苔薄白脉浮。
治疗宜选用()A. 川芎B. 丹参C. 郁金D. 牛膝E. 益母草7. 7.患者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
月经色紫暗、有块。
舌质紫暗,脉弦。
治疗应选用()A. 肉桂B. 艾叶C. 牡丹皮D. 川芎E. 青皮8. 8.患者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
治疗应选用()A. 牛膝B. 桃仁C. 红花D. 郁金E. 鸡血藤9. 9.患者,女,36岁。
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
舌淡少苔,脉细弱。
治疗应首选()A. 酸枣仁B. 合欢皮C. 磁石D. 远志E. 朱砂10. 10.患者失眠,健忘,心悸,自汗出。
治疗应选用()A. 朱砂B. 酸枣仁C. 合欢皮D. 远志E. 磁石11. 11.患者自幼患有痫证,近期发作较频,并见心神不安。
2016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权威辅导用书_临床执业医师历年真题试卷及精解_2015年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部分)_临床执业医师_第三单元(总分150,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简单单选1. 1.女,55岁。
垂体腺瘤切除术后1小时。
查体:P96次/分,R30次/分,BP110/55mmHg,神志清楚。
可采取的体位是()A. 侧卧位B. 高半坐位C. 平卧位D. 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E. 下肢抬高15~2O°2. 2.男,72岁。
发作性关节肿痛2年。
查体:左膝关节红肿、压痛,浮髌试验阳性。
实验室检查:血沉45mm/L,血尿酸增高。
最可能的诊断是()A. 痛风性关节炎B. 类风湿关节炎C. 感染性关节炎D. 反应性关节炎E. 银屑病关节炎3. 3.男,58岁。
3年前曾行直肠癌根治术,近3个月右上腹部及背部胀痛,无发热,大便正常。
查体: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腹平软,未触及肿物,肝肋下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血WBC10×109/L,AFP无升高。
腹部B超示:肝右叶多个实性占位,最大直径约3cm。
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A. 阿米巴性肝脓肿B. 肝血管瘤C. 多发肝囊肿D. 原发性肝癌E. 肝转移癌4. 4.女,28岁。
甲状腺肿大3年。
性情急躁、怕热、多汗、心悸,食欲强但消瘦。
有哮喘病史。
拟行手术治疗,其术前药物准备措施应首选的是()A. 单用复方碘剂B. 单用硫脲类药物C. 先用硫脲类药物,后加用复方碘剂D. 单用普萘洛尔E. 应用普萘洛尔+硫脲类药物5. 5.女,30岁。
左手示指关节感染5天,伴剧烈跳痛,肿胀明显,需切开引流。
正确的切口是()A. 经甲床切开B. 经甲沟切开C. 指末端鱼口切口D. 指侧面纵切口E. 末节指腹横切口6. 6.男孩,5岁。
突然高热4小时,惊厥2次来院,病前可疑不洁饮食史。
查体:T39.5℃,BP80/50mmHg,热病容,昏睡状,心音尚有力,双肺无异常,腹部稍胀,四肢凉。
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考试用书
以下是一些中医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常用的参考书目:
1. 《中医基础理论》:作者刘碧波,主要讲述中医的基本理论,包括中医的奇经八脉理论、五脏六腑理论、阴阳五行理论等。
2. 《中医内科学》:作者汤慎建,涵盖了中医内科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包括中医诊断、中医治疗方法、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诊治等。
3. 《中医外科学》:作者徐霞华,主要介绍中医外科的基础理论和常见病的诊治方法,包括中医外科手术技术、中医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
4. 《中医妇科学》:作者王余燕,介绍了中医妇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包括中医妇科诊断、中医妇科疾病的治疗等。
5. 《中医儿科学》:作者林道龙,主要介绍中医儿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包括中医儿科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
6. 《中医方剂学》:作者杨丽华,介绍了中医药学中的方剂分类、组成、配伍等内容,包括中医方剂的临床应用和制剂方法等。
以上推荐的书目仅供参考,考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考试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和参考书。
在复习的过程中,还
应该结合实际临床案例进行练习和应用,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医基础题库(第二章)第二章藏象(一)A型题1.藏象的基本含义是:A.五脏六腑的形象B.内在组织器官的形象C.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D.藏于内的脏腑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E.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2.藏与象之间的关系哪项是错的:A.藏变决定象变B.藏决定象C.象变反映藏变D.象变决定藏变E.象反映藏3.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D.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E.虚实交替,泻而不藏4.下列哪项不属于奇恒之腑:A.脉B.女子胞C.三焦D.胆E.脑5.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取决于:A.血液的营养B.津液的滋润C.水谷精微的充养D.肾中精气的充盈E.心血的充盈6.各脏阴阳的根本在于:A.肝B.心C.脾D.肾E.肺7.天癸的产生主要取决于:A.肾中精气的充盈B.脾气的健运C.肾阳的蒸腾气化D.肝血的充足E.肾阴的濡润滋养8.促进性机能成熟的物质是:A.肾精B.肾气C.血液D.天癸E.元气9.成人牙齿松动,过早脱落的根本原因在于:A.肾阳虚衰B.肾阴亏乏C.命门虚寒D.肾精亏损E.肾气不固10.下列哪项属于肾阳虚的症状:A.脉无力而迟缓B.午后潮热C.心烦不安D.舌干红E.阳事易兴11.哪项不属“肾气不固”的临床表现:A.小便失禁B.早泄C.浮肿D.滑精E.带下清稀而多12.“水脏”是指:A.肾B.脾C.肺D.膀胱E.三焦13.《素问·水热穴论》称为“胃之关”的是:A.脾B.肾C.贲门D.幽门E.魄门14.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A.主气B.纳气C.调气D.载气E.行气15.肾不纳气主要是由于:A.肾阳不足B.肾阴不足C.心气不足D.肾的精气不足E.膀胱气化不利16.与脑髓充盈关系最密切的脏是:A.心B.肺C.脾D.肾E.肝17.毛发的荣枯主要与体内哪两种物质的盛衰有关:A.精与气B.精与液C.精与血D.津与气E.气与血18.主司二便的脏是:A.肾B.脾C.小肠D.大肠E.肺19.最易导致肾气不固的情志因素是:A.喜B.怒C.忧D.恐E.悲20.“命门火”实际上是指:A.心阳B.肝阳C.脾阳D.肾阳E.以上都不是21.脾主运化是指:A.运化水液B.运化水湿C.运化水谷D.运化水谷和水液E.化生血液22.具有化湿而恶湿特点的脏是:A.肾B.脾C.肺D.肝E.心23.五脏功能中具有“升举内脏”功能的是:A.肾B.脾C.肺D.肝E.心24.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A.脾主升清B.脾主统血C.人以水谷为本D.脾为后天之本E.脾主运化水谷精微25.脾统血主要是指:A.控制血液运行的流速B.增加内脏血液的容量C.控制血液的外周流量D.控制血液在脉道内运行E.使血液上输于心肺和头目26.四肢肌肉的壮实主要取决于:A.心主血脉功能B.肾主骨的功能C.脾主运化功能D.肺主气的功能E.肝主筋的功能27.脾统血的作用机制是:A.气的固摄作用B.气的温煦作用C.气的气化作用D.气的卫外作用E.气的防御作用28.下列哪项与脾相表里:A.胃B.肾C.肝D.三焦E.小肠29.脾其华在:A.口B.唇C.发D.面E.爪30.肺主气,主要取决于:A.生成宗气B.宣发卫气C.调节全身气机D.肺的呼吸功能E.肺气通于天31.肺朝百脉是指:A.百脉由肺统帅B.肺将血液输送至全身C.百脉之血汇聚于肺,经气体交换,输布全身D.百脉会聚于肺E.其功能与心主血脉一样32.下列哪项不属于肺的宣发功能:A.排出体内浊气B.宣发卫气C.将津液输布全身,外达皮毛D.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E.使全身的血液会聚于肺33.肺的通调水道功能主要依赖于:A.肺主一身之气B.肺司呼吸C.肺主宣发和肃降D.肺朝百脉E.肺输精于皮毛34.肺主治节是指:A.肺主气的调节作用B.肺对水液的调节作用C.对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D.肺主宣发和肃降的调节作用E.肺协助心调节全身血脉作用35.下列哪项有误:A.心在体合脉B.肺在体合鼻C.脾在体合肉D.肝在体合筋E.肾在体合骨36.肺的生理功能是:A.主气B.调气C.行气D.载气E.纳气37.宣发卫气的脏是:A.心B.肺C.脾D.肝E.肾38.将水谷精微布散于皮毛的脏是:A.心B.肺C.脾D.肝E.肾39.在肝主疏澄各种功能表现中,量根事的是:A.调畅情志B.调畅气机C.谓节血量D.疏通水道E.促进脾胃运化功能40.与情宝抑部矗为关联的是:A.心神不足B.髓梅空虚C.肝失疏泄D.肝升太过E.脾气郁结41.人的视觉功能,与下列哪项关系最为密切:A.心主血脉功能B.肺主气的功能C.牌主运化功能D.肝的藏血功能E.肾的藏精功能42.与脾胃升降关系最密切的是:A.心B.肺C.肝D.肾E.膀胱43.有“血之府库”之称的是:A.心B.肺C.肝D.冲脉E.女子胞44.对肝主疏泻影响最大的情志活动是:A.喜B.怒C.思D.恐E.惊45.梅核气的形成是由于:A.肝气郁于咽喉B.痰饮聚于咽喉C.肿块生于咽喉D.痰气交阻于咽喉E.瘀血积于咽喉46.两目于涩,视物不清,主要责之于:A.肝经风热B.肝火上炎C.肝风内动D.肝之阴血不足E.肝阳上亢47.“堵风掉眩”皆属于:A.风B.寒C.肺D.肝E.脾48.五脏六腑之大主是:A.心B.肺C.脾D.肝E.肾49.“血府”是指:A.心B.肝C.脾D.脉E,冲脉50.心对血液的主要作用是:A.化生血液B.运行血液C.固摄血液D.营养血液E.以上都不是51.心主神志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A.津液B.血液C.精液D.宗气E.营气52.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舌为心之苗B.汗为心之液C..心为血之府D.心为神之舍E.心其华在面53.下列哪项不符合心火旺:A.舌淡白无华B.面赤舌红C.舌尖深红起刺D.脉数E.心胸烦热54.下列哪项不符合心阳不足:A.舌色偏淡B.脉迟C.倦怠思睡D.精神萎靡E.夜眠不安55.胆汁的化生和排泄主要依赖于:A.牌主运化功能B.肾主藏精功能C.肺主宣发功能D.肝主疏泄功能E.心主血脉功能56.制定:“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治法的依据是:A.脾运化水液B.肺通调水道C.大肠传化糟粕D.小肠泌别清浊E.膀胱贮尿、排尿57.全身“元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是:A.三焦B.肺、牌、肾C.十二经脉D.奇经八脉E.以上均不是58.称为“水谷气血之海”的是:A.脾B.胃C.大肠D.小肠E.三焦59.以下哪种说法不对:A.脑为元神之府B.灵机记性在于脑C.脑为精明之府D.脑为髓海E.脑为奇恒之府之一60.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府”的是:A.脉B.脑C.髓D.女子胞E.胆61.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医家是:A.李时珍B.王清任C.汪昂O.华佗 E.张景岳62.下列五脏所藏中错误的是:A.心藏神B.肝藏魂C.肺藏魄D.肾藏智E.脾藏意63.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液”内容:A.尿B.涎C.涕D.泪E.唾64.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A.脑为髓之海B.肺为气之海C.冲脉为血海D.胃为水谷之海E.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65.“命门”一词始见于:A.《素问》B.《灵枢》C.《难经》D.《中藏经》E.《类经》66.下列不属于表里关系的脏腑是:A.心与心包络B.脾与胃C.肝与胆D.肺与大肠E.肾与膀胱67.“水火既济”是指哪两脏的关系:A.心肺关系B.心肾关系C.肝肾关系D.肺肾关系E.脾肾关系68.具有调节女子行经,男子排精功能的两脏是:A.心与肾B.肺与肾C.脾与肾D.肝与肾E.肝与脾69.调节全身气机主要是哪两脏:A.心与肺B.肺与肾C.肺与肝D.肝与肾E.脾与肾70.精血同源是指哪两脏的关系:A.心与肾B.脾与肾C.肺与肾D.肝与肾E.心与肝71.联结心主血脉和肺司呼吸的中心环节是:A.元气B.宗气C.心气D.肺气E.肝气72.六腑中与情志有关的脏腑是:A.大肠B.小肠C.胆D.三焦E.膀胱73.大肠的传导变化作用是何种功能的延伸:A.肺的肃降B.胃的降浊C.小肠的受盛D.小肠的化物E.小肠的泌别清浊74.“上焦如雾”,实际是指何项作用:A.心主血脉B.肺主气C.心肺的输布气血D.胃的受纳E.肺主治节的作用75.中焦的功能实际是指:A.脾主运化功能B.胃主受纳功能C.脾胃的整个运化功能D.化生血液E.输布水谷精微76.以下哪种说法有误:A.肝者,将军之官B.肝藏血,血舍魂C.人卧血归于肝D.肝主身之血脉E.诸风掉眩,皆属于肝77.以下哪项有误:A.诸气者,皆属于肺B.诸血者,皆属于肝C.心主身之血脉D.脾主为胃行其津液E.肾为气之根78.与“气虚”关系最大的两个脏腑是:A.心与肺B.肺与脾C.脾与胃D.肝与肺E.肺与肾79.腹胀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水肿者,多属:A.脾胃虚寒B.脾肾阳虚C.肝脾不调D.脾气虚E.肾阳虚80.喜润,以降为顺的脏腑是:A.胃B.肾C.胆D.脾E.肝81.病人腹胀,下午尤甚,纳差、便溏3个月,近来伴心悸、失眠、多梦。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医基础题库(第九章)第九章防治原则(一)A型题1.中医养生学认为探索衰老机制的中心环节是:A.肾中精气的盛衰B.心肺的功能状态C.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D.肝肾精血互化的状态E.肾中精气的盛衰和脾的功能状态2.下列不属于顺应自然养生的是( )A.用寒远寒,用热远热B.春夏养阳、秋冬养阴C.顺应四时调摄D.昼夜晨昏调养E.起居有常3.下列何项非中医饮食养生所提倡:A.药膳保健B.注意饮食卫生C.提倡饮食有节D.克服饮食偏嗜E.强调高营养饮食4.对疾病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A.提高治愈率B.尽早确立治疗方法C.提高诊断的正确率D.中止其病情的发展变化E.以上均不是5.下列不属于既病防变方法的是( )A.人工免疫B.早期诊断C.早期治疗D.先安未受邪之地E.阻截病传途径6.不属于治则的是:A.治病求本B.扶正祛邪C.调理气血D.活血化瘀E.调治脏腑7.“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当属:A.早治防变B.治病求本C.调理脏腑D.调理气血E.三因制宜8.下列何项属正治法则:A.标本兼治B.塞因塞用C.寒者热之D.因人制宜E.寒因寒用9.下列何项非属逆治法则:A.热因热用B.寒者热之C.热者寒之D.虚则补之E.实则泻之10.下列何项属反治法则( )A.实则泻之B.通因通用C.虚则补之D.培土生金E.滋水涵木11.下列何项不属从治法则( )A.寒因寒用B.热因热用C.通因通用D.热者寒之E.寒因寒用12.“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是指:A.在扶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B.滋阴剂中适当佐以扶阳药C.在温阳散寒同时佐以扶阳D.在清泻阳热同时佐以滋阴E.以上皆是1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 )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治寒以热14.攻补兼施治则适用于何证:A.虚证B.真实假虚证C.实证D.真虚假实证E.虚实夹杂证15.真实假虚证的治疗原则应是:A.祛邪兼扶正B.扶正兼祛邪C.先祛邪后扶正D‘单独祛邪 E.先扶正后祛邪16.真虚假实证的治疗原则应是:A.单独祛邪B.单独扶正C.先扶正后祛邪D.扶正兼祛邪E.祛邪扶正并重17.“通因通用”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A.脾虚泄泻B.肾虚泄泻C.食积泄泻D.气虚泄泻E.寒湿泄泻18.“塞因塞用”不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A.脾虚腹胀B.血枯经闭C.肾虚尿闭D.气郁腹胀E.阴虚便秘19.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是指:A.在扶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 D.在滋阴剂中适当佐以扶阳药 C.温阳散寒同时佐以扶阳 D.充分滋阴的基础上配以补阳剂 E.以上皆不是20.阴病治阳适用于下列何证:A.实热证B.实寒证C.阴阳两虚D.虚寒证E.虚热证21.“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阴阳双补22.下列非调理脏腑治则的是:A.用寒远寒,用热远热B.实则泻腑,虚则补脏C.脏病治腑D.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E. 腑病治脏23.素体阳虚又感受寒邪的患者,治以助阳解表法,应属于:A.先治其标B.先治其本C.标本兼治D.虚则补之E.以上皆不是24.血虚证,临床多从何脏腑论治:A.肝胃B.脾胃C.肝肾D.肝胆E.肝胃25.骨和髓之病变,多从何脏论治:A.心B.肺C.脾D.肝E.肾26.单纯的气血证常从何脏论治:A.心肝肺B.肝肾C.心肝肾D.心肾E.肺脾肾27.水湿痰饮多从何脏论治:A.心肾B.肺脾肾C.心脾肝肾D.肺肝脾肾E.心肝脾肺肾28.气滞宜( )A.益气B.活血C.降逆D.行气E. 补气29.亡阳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内的阳气大量亡失,治宜:A.滋阴制阳B.扶阳消阴C.回阳救逆D.救阴固脱E.阴中求阳30.“老年慎泻,少年慎补”是根据……而确定的用药原则( )A.因时制宜B.因地制宜C.因人制宜D.标本同治E.治病求本(二)B型题A.静功锻炼,注意保津养阴B.运动适度,注意养阳C.户外动形锻炼,注意养阳D.晨炼必待日光,注意敛阳护阴,以养藏为本E.以上皆宜1.春季养生活动最宜:2.秋季养生活动最宜;A.表寒证运用温热的方药B.里热证采用辛凉清里的方药C.阳气虚衰运用扶阳益气的方药D.瘀血证采用活血化瘀的方药E.里寒证运用辛热温里的方药3.上述何项属虚则补之的具体运用:4.上述何项属实则泻之的具体运用:A.补益心阳B.补养心气C.清心泻火D.活血祛瘀E.补养心血5.心阳不足者,法宜:6.心脉瘀阻者,法宜:7.心火炽盛者,法宜:A.脾不统血B.脾气下陷C.脾虚湿阻D.脾虚水肿E.脾虚带下8.健脾利水之法适用于:9.益气升提之法适用于:A.滋养肝阴B.补养肝血C.清降肝火D.疏肝理气E.滋养肝肾、平肝熄风潜阳10.肝阳上亢化风者,治宜:11.肝阴不足者,治宜:A.热者寒之B.寒者热之C.热因热用D.塞因塞用E.通因通用12.用消导积滞的方法治疗腹泄病证,其治则当属:13.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寒证的方法,其治则当属:14.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阴盛格阳病证,其治则当属: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阳中求阴15.治疗阴虚阳亢的病证,应采用的治则是:16.治疗阳虚阴盛的病证,应采用的治则是:A.热病见热象B.寒病见热象C.阴虚见热象D.热病见寒象E.寒病见寒象17.适用“寒者热之”治则的是:18.适用“热因热用”治则的是:19.适用“阳病治阴”治则的是:A.阳虚阴盛,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证B.里热盛极,格阴于外的真热假寒证C.瘀血内阻所致的出血证D.中气不足所致的脘腹胀满E.实热壅积的阳明腑实证20.“通因通用”的治则适用于:21.“塞因塞用”的治则适用于:22.“寒因寒用”的治则适用于:A.行气开郁B.开窍通闭C.降逆和胃D.益气固脱E.益气升提23.气闭者,治宜:24.脾气下陷者,治宜:A.活血化瘀B.温经散寒C.清热补气D.益气活血25.血瘀者,治宜:26.血寒者,治宜:A.补髓填精B.补益肾气以摄精C.疏利精气D.通络散结27.小儿五迟者,治宜:28.男子滑精、早泄者,治宜:A.补气填精B.疏利精气C.益气摄津D.补血养津29.气滞精阻者,治当:30.津血亏少者,治当:A.单纯扶正B.单纯祛邪C.扶正兼祛邪D.祛邪兼扶正E.扶正祛邪并重31.正虚邪不盛,且以正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证,应采用何种治则:32.邪盛较重急的虚实夹杂证,应采用何种治则:A.真实假虚B.虚实夹杂且微虚微实C.虚实夹杂且以正虚为主D.邪实正未衰E.虚实夹杂且甚虚甚实,病邪胶固不易扩散33.扶正兼祛邪的治则,适用于:34.先祛邪后扶正的治则,适用于:A.因人制宜B.因地制宜C.因时制宜D.既病防变E.未病先防35.“用温远温”此属于:36.“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此属于:37.“亡血家不可发汗”此属于:A.春季B.夏季C.长夏D.秋季E.冬季38.临床治疗时应慎用寒性药物的季节是:39.临床治疗时应慎用热性药物的季节是:40.临床治疗时应慎用滋腻药物的季节是:(三)D型题1.以热治热适用于:A.阳气虚极,浮越于外B.阳热偏盛C.里热盛极,格阴于外D.真寒假热证E.真热假寒证2.以寒治寒适用于:A.阴寒偏盛B.里热盛极,格阴于外C.真热假寒证D.阴寒内盛,格阳于外E.真寒假热证3.塞因塞用适用于:A.大便粘滞不爽B.少腹胀满窜痛C.腹胀硬满不减D.脾气虚运化无力E.腹部胀满时减4.通因通用适用于A.肾阳虚损B.膀胱湿热C.尿频清长D.尿频、热痛E.夜间尿多、遗尿(四)X型题1.养生原则确立的基础是:A.对病因与发病条件的研究B.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生命规律的研究C.预防疾病的实践总结D.对衰老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化E.延缓衰老的养生实践2.动形养生可达到:A.促进血液流畅B.舒筋活络C.调节情志变化D.怡神、静神E.协调脏腑功能活动3.移情易性的内容应包括:A.排遣情思B.改变其错误认识C.改变内心虚恋的指向性D.改变不良情绪和生活习惯E.使不良情绪得以适度宣泄4.克服饮食偏嗜包括:A.防止饮食不洁B.食能以时C.克服饮食偏热偏寒D.药食结合E.避免五味偏嗜5.调补何脏是药物养生的中心环节:A.肝B.脾C.心D.肺E.肾6.养静藏神之机制与下列何项有关:A.心的生理特性B.真气状态C.肝的生理特性D.宗气的状态E.肾的生理特性7.药膳的主要特点及运用要求是:A.以药为主B.以食为主C.药食结合D.因时制宜E.辨证施膳8.下列宜先治其标的病证是:A.抽搐B.大出血不止者C.慢性病又伴外感者D.食积所致泄泻者E.尿闭9.“寒因寒用”适用于:A.寒热错杂证B.真热假寒证C.阳偏盛的实热证D.真寒假热证E.热厥证10.“热因热用”适用于:A.真寒假热证B.寒热错杂证C.真热假寒证D.格阳证E.阴偏盛之实寒证11.“塞因塞用”适用于:A.阳明腑实证B.气郁腹胀C.阴虚便秘D.血枯经闭E.食滞腹胀12.“通因通用”适用于:A.脾虚泄泻B.食滞泄泻C.瘀血崩漏D.肾虚泄泻E.气虚泄泻13.从治法适用于:A.脾虚腹胀B.肾虚癃闭C.肺虚多汗D.瘀血所致的崩漏E.格阳证14.扶正单独使用适用于:A.纯虚证B.虚实夹杂证C.纯实证D.真虚假实证E.真热假寒证15.下列情况应先补后攻的是:A.真实假虚证B.虚实夹杂而正虚不耐攻之证C.真虚假实之证D.虚实皆甚而病邪胶痼不易扩散之证E.以上情况皆可运用16.“因人制宜”主要根据人……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A.饮食偏嗜B.性别C.劳逸损伤D.年龄·E.体质17.下列属于因时制宜范畴的是:A.夏季慎用温热B.冬季慎用寒凉C.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D.“春不用桂枝”E.“夏不用麻黄”18.临床治疗时,应慎用寒凉药物的季节是:A.春B.夏C.长夏D.秋E.冬19.中医的基本治则,主要有:A.正治与反治B.治标与治本C.扶正与祛邪D.调整阴阳E.三因制宜20.中医养生的主要作用为:A.增强体质B.预防疾病C.增强心理调摄能力D.延缓衰老E.促进病体康复21.阴阳互济调补阴阳的方法,包括:A.阳病治阴B.阴病治阳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阴阳并补22.推拿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其作用机理为:A.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B.调整生物信息C.改变系统功能D.发挥物理热效应E.通过经络系统感应传导、调节机能23.中医养生学方法众多,其基本养生观念有( )A.调饮食B.慎起居C.适寒温D.食补剂E.和喜怒24.从治适应于( )A.脾虚腹胀B.肾虚癃闭C.肺虚多汗D.瘀血所致的崩漏E.格阳证25.中医“治未病”思想主要指( )A.锻炼身体B.药物预防C.未病先防D.既病防变E.起居有常26.以下何项应先治疗标证( )A.食滞泄泻B.血虚经闭C.肝病膨胀D.肝病吐血E.湿滞泄泻27.属损其有余的治疗方法是( )A.清泻阳热的方法B.滋阴法C.温散阴寒法D.益气回阳固脱E.补阳法试题答案(一)A型题1.E2.A3.E4.D5.A6.D7.A8.C9.A 10.B11.D 12.C 13.A 14.E 15.D 16.B 17.C 18.D 19.B 20.D21.B 22.C 23.C 24.B 25.E 26.E 27.D 28.D 29.C 30.C(二)B型题1.C2.A3.C4.D5.A6.D7.C8.D9.B 10.E11.A 12.E 13.B 14.C 15.C 16.D 17.E 18.B 19.C 20.C21.D 22.B 23.B 24.E 25.A 26.B 27.A 28.B 29.B 30.D31.A 32.D 33.C 34.B 35.C 36.D 37.A 38.E 39.B 40.C(三)D型题1.AD2.BC3.DE4.BD(四)X型题1.ABCDE2.ABDE3.ABCDE4.CE5.BE6.AB7.CDE8.ABCE9.BE 10.AD 11.CD 12.BC 13.ABDE 14.AD 15.BD 16.BDE17.ABCDE 18.DE 19.ABCDE 20.ABCDE 21.CD 22.ABC 23.ABCE 24.ABDE 25.CD 26.CD 27.AC。
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课后习题及答案安神药概述安神药的性能特点本类药主入心、肝经。
安神药的配伍方法安神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本类药物多属对症治标之品,特别是矿石类重镇安神药及有毒药物,只宜暂用,不可久服,应中病即止。
2.矿石类安神药,如作丸散剂服时,须配伍养胃健脾之品,以免伤胃耗气。
2016.具有安神,敛汗功效的药物是A.朱砂B.磁石C.远志D.合欢皮E.酸枣仁『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酸枣仁具有安神,敛汗的功效。
2015.琥珀具有功效是A.养血安神B.润肠通便C.收敛固涩D.平肝潜阳E.活血散瘀『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琥珀的功效: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化痰止咳平喘药2016.治疗咳喘,水肿,应选用的药物是A.百部B.紫菀C.五加皮D.桑白皮E.紫苏子『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治疗咳喘,水肿,应选用的药物是桑白皮。
2015.治疗咳嗽头虱药物A.百部B.紫菀C.苦杏仁D.桑白皮E.葶苈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百部能治疗咳嗽头虱。
2015.具有利气散结,通络止痛功效的药物是A.川贝母B.天南星C.白芥子D.天竺黄E.桑白皮『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白芥子的功效是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活血化瘀药2016.乳香具有的功效是A.消肿生肌B.祛风止痛C.化瘀止血D.凉血消痈E.清利湿热『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乳香功效: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2015.治疗瘀血证,肠痈,咳嗽气喘,应选用的药物是A.丹参B.桃仁C.川贝D.益母草E.延胡索『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桃仁性能:苦、甘,平。
有小毒。
归心、肝、大肠经。
功效: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止血药A.肺热咳嗽B.肠燥便秘C.肺虚久咳D.瘀血痛证E.胃寒呕吐2016.白茅根的主治病证是2016.蒲黄的主治病证是『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白茅根主治病证:血热出血证。
水肿、热淋、黄疸。
胃热呕吐、肺热咳嗽。
蒲黄主治病证:出血证;瘀血痛证;血淋尿血。
A.白及B.艾叶C.小蓟D.白茅根E.侧柏叶2015.治疗痈肿疮疡,手足破裂,应选用的药物是2015.治疗肺热咳嗽,须发早白,应选用的药物是『正确答案』A、E『答案解析』白及主治:出血证。
医师资格考试全科书籍推荐医师资格考试是医学领域的重要考试,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和备考成功率,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和参考书籍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推荐几本优质的医师资格考试全科书籍,帮助考生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医师资格考试全科精讲》该书由医学领域的专家撰写,全面概括了医师资格考试的各个学科知识点。
书中内容简洁明了,逻辑性强,对考生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非常有帮助。
本书采用了图文并茂的方式,配合详尽的解析和案例分析,使得知识更加易于理解和记忆。
适合作为复习时的主要教材使用。
二、《全科医学综合教程》该书是一本系统全面介绍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教材,涵盖了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医学伦理、法律、医患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书中知识点详实,重点明确,概念讲解清晰。
同时,该书还提供了大量的真实案例和实践经验,对于帮助考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三、《医师全科复习指南》本书是一本针对医师资格考试全科的复习指南,为考生提供了全面的复习资料和技巧。
书中内容翔实,对考点的解析准确,而且提供了大量的真题和模拟试题,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考试形式和内容。
此外,本书还提供了考试答题技巧和复习方法,帮助考生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提高备考效率。
四、《医学基础科学全科复习》该书系统梳理了医学基础科学的知识点,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方面内容。
书中知识点讲解详细,融入了大量的图例和示意图,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此外,该书还注重对疾病发生机制和临床应用的解析,为考生搭建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桥梁。
五、《内科学全科复习》本书是一本内科学复习的专业教材,覆盖了内科学的各个专业。
书中内容详实,以疾病分类为主线,系统讲解了各个内科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等方面的知识。
每个章节还配有典型疾病的实例和相关题目,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内科学知识。
以上是几本优质的医师资格考试全科书籍推荐,希望对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有所帮助。
中医内科学主治考试用书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内科学主治考试用书:
1. 《中医内科学精选》:该书是中医内科学的经典教材,内容涵盖了中医内科学的基本原理、诊断与治疗方法等方面。
2. 《中医内科学》:该书是一本综合性的中医内科学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方法等。
3. 《诊断学资料汇编》:这本书主要是为了帮助考生巩固和复习中医内科诊断学知识而编写的,内容包括中医内科学的诊断方法、望、闻、问、切等方面。
4. 《中医内科学典型病例精解》:该书是通过分析典型病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医内科学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适合考前复习。
5. 《中医内科学考题精编》:这本书是考试中医内科学的辅助教材,包含大量的模拟考试题和解析,可以帮助考生检测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这些书籍都是中医内科学主治考试中的重要参考书,通过学习和复习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提高通过率。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要结合实际临床实践,加强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
以下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常用的教材推荐:
1. 《中医基础理论》:该教材是中医学的基础课程,涵盖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等。
2. 《中医诊断学》:该教材主要介绍中医的诊断方法和技巧,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以及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和方法。
3. 《中药学》:该教材系统地介绍了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等内容,对于中医执业医师来说,掌握中药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4. 《针灸学》:该教材详细介绍了针灸的理论基础、穴位选择、针刺技巧等内容,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必备的教材之一。
5. 《中医内科学》:该教材涵盖了中医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内容,对于执业医师考试来说,掌握中医内科学知识是必要的。
此外,还有一些综合性的教材可以作为参考,例如《中医临床常用方剂选》、《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等。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考试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进行学习和备考。
1。
2016中西医考试大纲2016年的中西医考试大纲是指导中医和西医专业学生准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文件。
它详细规定了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帮助考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科的核心,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中医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
此外,考生还应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基础,如望闻问切等传统诊断方法。
中医临床学科中医临床学科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考生需要掌握各科常见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同时,考生还应熟悉中医的预防和保健知识。
西医基础理论西医基础理论是西医学科的基石,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西医临床学科西医临床学科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等,考生需要掌握各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此外,考生还应熟悉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创伤处理等。
医学伦理学与法律医学伦理学与法律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大纲要求考生了解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如尊重生命、维护患者权益等。
同时,考生还应掌握与医疗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患者隐私保护等。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是保障人群健康的重要学科,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等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及健康促进的方法。
实践技能实践技能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具备良好的临床操作技能,如手术操作、药物使用、医疗设备使用等。
同时,考生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考试形式与要求考试通常分为笔试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笔试部分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旨在考察考生的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实践操作部分则通过模拟临床情景,考察考生的临床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习、模拟训练等方式,提高实践技能。
2016年执业医师考试科目及报考指南2016年全国医师资格考试进入复习阶段,为帮大家深入了解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乐教考试网搜集整理“2016年执业医师考试科目及报考指南”相关问题供大家参考。
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
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和维医三类,其他民族医医师暂不开考。
到目前为止,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共有24种类别。
实践技能考试采用多站测试的方式,考区设有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根据考试内容设置若干考站,考生依次通过考站接受实践技能的测试。
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的考站进行测试。
(一)西医类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乐教考试网西医类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测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审定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
临床、口腔、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方案及内容见表1、2、3。
表1. 临床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科目类别临床执业医师临床执业助理医师比例科目比例科目基础科目13%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10%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乐教考试网专业科目75%内科学(含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80%内科学(含传染病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乐教考试网公共科目12%卫生法规、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10%卫生法规、预防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表2. 口腔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科目类别口腔执业医师口腔执业助理医师比例科目比例科目基础科目18%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15%生物化学、药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专业科目75%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预防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基础1(内科学、外科学)75%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预防口腔医学乐教考试网公共科目7%卫生法规、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10%卫生法规、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预防医学表3.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科目类别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比例科目比例科目基础综合20%生物化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20%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乐教考试网临床综合15%症状与体征、疾病(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精神、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儿科、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其他)10%疾病(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精神、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儿科、传染病、性传播疾病、其他)专业综合65%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妇女保健学、儿童保健学、学校/青少年卫生学、社会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70%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妇女保健学、儿童保健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会医学乐教考试网(二)中医类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方案及内容中医类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审定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师)》为依据。
中医执业医师书籍引言: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中医执业医师作为中医领域的专业人士,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中医执业医师的专业水平和临床能力,中医执业医师书籍成为了他们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料。
本文将介绍一些经典的中医执业医师书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医知识。
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医领域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该书主要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涵盖了中医的理论基础、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黄帝内经》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对于中医执业医师来说具有指导意义。
二、《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编纂的药物学巨著。
该书收录了大量中草药的信息,包括草药的性味、功效、用法等内容。
中医执业医师可以通过学习《本草纲目》来了解各种中草药的特点和应用,从而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用中草药治疗疾病。
三、《针灸大成》《针灸大成》是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编著的一部针灸学经典。
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针灸学的理论、技法和临床应用,对于中医执业医师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籍。
通过学习《针灸大成》,中医执业医师可以提高针灸治疗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四、《医学衷中参西录》《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明代医学家吴鞠通编著的一部介绍西医知识的著作。
该书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进行了对比和融合,为中医执业医师提供了了解西医知识和应用的途径。
通过学习《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医执业医师可以拓宽自己的医学视野,提高综合诊疗能力。
五、《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系统介绍中医基础理论的教材。
该书主要包括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学、治疗学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医执业医师学习中医基础知识的重要参考书籍。
通过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执业医师可以全面掌握中医的理论体系,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结语:中医执业医师书籍是中医执业医师学习和提高自己专业水平的重要工具。
2016年执业医师考试用书及修订内容为帮助考生有效掌握其执业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能够安全有效地从事医疗、预防和保健工作,根据2013版《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和特点,结合2015年考试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积累的经验以及考试改革的最新动态,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密切合作,共同开发了2016医师资格考试系列用书,于2015年底出版发行。
这些图书分为两类:第一类:乐教考试网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唯一推荐用书。
该类图书由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组织专家编写,由人民卫生出版社独家出版。
2016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唯一推荐用书在广泛听取专家、考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订,部分章节重新编写(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本次修订的主要特点:乐教考试网一是进一步强化医学人文的重要性。
对医学心理学的内容进行了重构和完善,使之更加重点突出,便于考生复习。
二是进一步强调依法执业的理念。
依据2015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和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
三是进一步体现以应用为导向的原则。
根据搜集到的意见与建议,结合医师资格考试改革的整体需要,突出临床实际应用,对病例(案例)分析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增补、修订与完善。
第二类:乐教考试网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编写的考试用书。
这类图书的内容紧密围绕推荐用书,形式丰富多样,贴近考试要求,突出全面、实用的特点,是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唯一推荐用书的有力补充。
本次修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广泛听取考生反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题目进行了大幅度更新,使之更加符合医师资格考试的命题规律,并对解析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二是为便于考生迅速抓住重点,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组织编写了好学易记、考点与练习同步的《2016临床执业医师(含助理)资格考试辅导讲义》。
2016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用书
《天宇考王》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年真题、更多题型,题库请到《天宇考王》官网免费下载试用: (复制网址到浏览器打开)。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学》复习笔记
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发汗解表解鱼蟹毒——行气宽中顺气安胎
生姜:发汗解表解鱼蟹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苍耳子:解表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止头痛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上行达表
独活:解表祛风寒湿痹止痛——下行入里
藁本: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外敷---散结通络下乳解毒)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辛凉解表药
薄荷: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清利头目疏肝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滑利通便解毒散肿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明目退翳息风止痉开音止痒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清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升阳举陷——和解退热疏肝解郁截疟
升麻:升阳举陷——解表透疹清热解毒
葛根:升阳止泻——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解酒毒降血压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清热泻火药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生津——清肺排脓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清肺润燥引产
竹叶:清热泻火清心除烦利尿——生津
淡竹叶:清热泻火清心除烦利尿
夏枯草:清肝明目降血压——散郁结
决明子: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肠通便
密蒙花:清肝明目——养肝退翳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利胆退黄 (焦栀子)凉血止血
清热解毒药
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清心利尿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肝明目利湿通淋通乳
紫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肝明目解蛇毒
野菊花:清热解毒——清肝明目解毒利咽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射干:清热解毒利咽——祛痰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
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凉血)止血通淋
鸦胆子: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熊胆:清热解毒 (凉肝)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牛黄:清热解毒 (凉肝)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平肝熄风药) 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红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漏芦: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下乳舒筋通脉
山慈姑: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蚤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息风定惊解蛇毒
贯众: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安胎(除热)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
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清肝明目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清虚热药
青蒿: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白薇:清热凉血(清虚热除骨蒸清实热) 利尿通淋解毒疗疮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疗疳) 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除骨蒸)
胡黄连:清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疗疳)
攻下药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祛瘀.导湿热
芒硝: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
大黄:清热泻火通便活血解毒除湿退黄——(降火)止血
虎杖:清热泻火通便活血解毒除湿退黄——祛痰止咳
番泻叶:泻下通便导滞——行水消肿
芦荟:泻下通便导滞——清肝泻火杀虫
峻下逐水药
甘遂:泻水逐饮外用消肿散结——善行经髓之水湿逐痰涎(通利二便)
大戟:泻水逐饮外用消肿散结——善行脏腑之水湿(通利二便) 芫花:泻水逐饮——善除胸胁水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商陆:泻下逐水——外用消肿散结(通利二便)
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通利二便)
巴豆: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祛风湿散寒药
威灵仙: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哽消痰逐饮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上行达表
独活:解表祛风寒湿痹止痛——下行入里
川乌:祛风湿散寒止痛(有大毒)
草乌:祛风湿散寒止痛(毒性更强)
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乌梢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胃消食
海风藤:祛风湿通络止痛
昆明山海棠:祛风湿祛瘀通络续筋接骨
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
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汉:偏于利水消肿,用于症偏下部,湿重于风;木:偏于祛风湿止痛,用于症偏上部,风重于湿) 防风:祛风湿止痛——解表止痉止泻
桑枝:祛风湿利关节
豨莶草:祛风湿利关节——解毒降血压
臭梧桐:祛风湿通经络——平肝降压
海桐皮:祛风湿通经络——止痛外用杀虫止痒
络石藤:祛风湿通经络——凉血消肿
雷公藤:祛风湿通经络——活血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芳香化湿药
藿香:芳香化湿解暑——和中止呕
佩兰:芳香化湿解暑——
白术:燥湿健脾——益气利尿止汗安胎(补脾益不足)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运脾泻有余)
厚朴:燥湿消痰行气消积下气除满
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温脾)止泄安胎
白蔻:化湿行气温中——(温胃)止呕
草蔻:燥湿温中——行气止呕
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利水消肿
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安神
猪苓:利水消肿渗湿——
苡仁: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泽泻:利水消肿渗湿——泻热
香加皮: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
利尿通淋药
车前: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滑石:利尿通淋——清热解暑外用清热收湿敛疮木通: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经下乳
通草:利尿通淋——通气下乳
瞿麦:利尿通淋——活血通经
萹蓄: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海金沙:利尿通淋——止痛利水消肿
石韦: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地肤子:利尿通淋清热利湿止痒
灯心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
冬葵子:利尿通淋下乳润肠通便
萆薢:祛风除痹利湿去浊
利湿退黄药
茵陈蒿:(清热)利湿退黄——解毒疗疮
金钱草:(清热)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虎仗:(清热)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珍珠草:(清热)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明目消积
大黄:清热泻火通便活血解毒除湿退黄——(降火)止血
虎杖:清热泻火通便活血解毒除湿退黄——祛痰止咳
理气药
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行气除胀——降肝胃之气)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行气除胀——升脾肺之气)
枳壳:破气除痞化痰消积(长于行气开胸宽中除胀)
枳实:破气除痞化痰消积(除有形之实满)—行气消积,消除胀满厚朴:燥湿消痰行气消积下气除满(除无形之湿满)—行气消积,消除胀满
檀香:行气止痛——散寒调中
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温肾纳气降逆平喘)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青木香:行气止痛——解毒消肿(疏肝)
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疏肝泄热)
荔枝核: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
香橼: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绿萼梅:疏肝解郁和中化痰
玫瑰花:行气解郁和血散瘀(疏肝)
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大腹皮:行气宽中利水消肿
刀豆:降气止呃——温肾助阳
柿蒂:降气止呃——
温里药
附子: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回阳救逆
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引火归元温通经脉
干姜:回阳通脉温中散寒——温肺化饮
吴茱萸:(疏肝)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兼制酸止痛) 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丁香:散寒止痛——温中降逆温肾助阳
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胡椒:温中散寒——下气消痰 (兼开胃进食)
荜茇:温中散寒——下气止痛
手机、ipad、电脑三位一体学习模式 荜澄茄: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止呕)
消食药
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善消肉食油腻之积
神曲:消食和胃——助金石贝壳类药消化 (略兼解表退热)
麦芽:消食健胃回乳(疏肝)消胀——善消面麦痰气之积
谷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莱菔子:消食化积——降气化痰
鸡内金:消食健胃——固精止遗化坚消石
更多内容请登陆天宇考王官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