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及填空。一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8
一、填空1.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
2.艺术家曾把艺术起源的这种说法称之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3.如果说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的最高形式,它们一道构成了人类精神王国的两座高峰,那么,架在这两座高峰之间的桥梁就是美学。
4.黑格尔更是干脆将美学称之为“艺术哲学”,明确指出美学在艺术与哲学之间的桥梁作用。
5.实用艺术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6.艺术风格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多样性。
7.从体系上来划分,绘画分为东方绘画和西方绘画两大体系。
8.最早的舞蹈常常是歌、舞、乐三者合为一体,既是巫术礼仪,又是歌舞活动。
9.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产生的时代上自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下至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最后于春秋时代汇编而成。
10.从总体上讲,艺术创作过程又大致可以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这样三个方面或三个阶段。
11.艺术家的艺术体验和艺术构思,必须通过各种艺术媒介和艺术语言才能形成艺术作品。
12.在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物态化,成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
13.艺术形象可以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
14.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
15.阿尔都塞提出了“多元决定论”,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有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16.“美育”这个概念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来。
《美育书简》17.四川的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之一,它位于乐山市南岷江东岸的凌云山上,又名凌云大佛。
四大石窟:敦煌、云冈、龙门、麦积18.中国画又可称之为“水墨画”或“彩墨画”19.雕塑一般可分为圆雕、浮雕、透雕三类。
20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21唐代画家韩干《照夜白图》元代画家赵孟頫《秋郊饮马图》22艺术的具体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主要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药剂学》名词解释填空题题库及答案(试卷代号:2610)一、名词解释1.防腐剂: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物质称为防腐剂。
2.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形式分散于液体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制剂。
3.片剂的崩解剂:能促进片剂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成小粒子,增加药物溶出的辅料。
4.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吸收进入大循环(血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5.脂质体: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体。
6.剂型:原料药在临床应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用途的、与一定给药途径相适应的给药形式, 即药物剂型(简称剂型)7.糖浆剂:含有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称为糖浆剂。
8.灭菌法;恭死或除去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抱的方法。
9.气雾剂:是借助抛射剂产生的压力将药物从容器中喷出的、一种剂型。
10.热原:是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内毒素,它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
11 .注射剂:是药物制成的供注人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12.片剂的粘合剂:是指使黏性较小的物料聚结成颗粒或压缩成型的具有黏性的固体粉末或黏稠液体。
13.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吸收进入大循环(血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14.热压灭菌:用压力大于常压的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15.制剂:是剂型中的具体品种,它是按照一定质量标准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用药要求、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16.药剂学:是研究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17.注射用水:系纯化水经蒸儒所得的水。
18.首过效应:药物在吸收过程中受到胃肠道中消化液的破坏及黏膜中酶及肝中药物代谢酶等的作用而造成损失,称为首过效应。
二、填空题1.药剂学是研究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生产技术及质量控制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包括:无菌、无热原、澄明度、渗透压及pH值、安全性、稳定性、降压物质等。
一,名词解释1,有效渗透率:当多相流体并存时,岩石对其中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岩石对该相流体的相渗透率,也成为有效渗透率。
2,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
圈闭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储集层,盖层,遮挡条件3,异常低地层压力:某一深度的底层压力明显小于该深度的静水压力4,输导体系:从烃源xx到圈闭的油气运移通道的组合5,油气田:受单一局部构造因素控制的,在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1,储集层:能够储存流体,并且能渗滤流体的岩层2,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
必须具三要素:储集层,盖层,遮挡条件3,油气聚集带: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互有成因联系的,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以系列油气田的总和4,相渗透率:当多相流体并存时,岩石对其中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岩石对该相流体的相渗透率5,干酪根: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有机质1、石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氧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2、门限温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门限温度。
3、相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4、地层圈闭:主要是由于储集层岩性发生了横向变化或者是由于储集层的连续性发生中断而形成的圈闭。
5、油气二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生油岩后,在孔隙度、渗透率较大的储集层中或大的断裂、不整合面中的传导过程,它包括聚集起来的油气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再次运移。
6、油气聚集:油气在储层中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的过程中遇到圈闭时,进入其中的油气就不能继续运移,而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的过程,称为油气聚集。
7、二级构造单元:盆地中由一系列相似的单一构造所组成的构造带称为盆地中的二级构造单元。
8、CPI值:称碳优势指数,是指原油或烃源岩可溶有机质中奇数碳正构烷烃和偶数碳正构烷烃的比值。
食品化学重要考点(名词解释20道+填空题40道)一、名词解释1、AW :AW表示水分活度,是指食品在密闭容器内测得的水蒸气压力(P)与同温度下测得的纯水蒸气压力(P0)之比,即Aw = P/ P0 。
2、等电点:蛋白质在某pH值时其所带电荷数为零,此时它所在溶液的pH就是它的等电点pI 。
3、蛋白质变性:蛋白质的二、三、四级结构的构象不稳定,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称为变性。
4、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氨基酸通过肽键(酰胺键)组成的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借助氢键排列成沿一个方向、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构象,并不考虑侧链的构象和片断间的关系,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和β-折叠,氢键在其中起着稳定构象的作用;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多肽链借助各种作用力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卷曲形成紧密的复杂球形分子的结构;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二条或多条肽链之间以特殊方式结合,形成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其中每条肽键都有自己的一、二、三级结构,这些肽链称为亚基,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5、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
如:加浓(NH4)2SO4使蛋白质凝聚的过程。
6、酸价: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表示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数量。
7、碘值:100g油脂吸收碘的克数叫做碘值。
碘值可以判断油脂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即双键数)。
8、改性淀粉:它是指利用物理、化学或酶的手段来改变天然淀粉的性质。
通过分子切断、重排、氧化或者在淀粉分子中引入取代基可制得性质发生变化、加强或具有新的性质的淀粉衍生物。
9、同聚多糖:由一种单糖组成,水解后生成同种单糖。
如阿拉伯胶、糖元、淀粉、纤维素等。
10、杂聚多糖:由多种单糖聚合而成,水解后生成不同种类的单糖。
如半纤维素和粘多糖。
11、转化糖:用稀酸或酶对蔗糖作用后所得含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
护理管理学名词解释、单选、填空一、名词解释:1.目标是在宗旨和任务指导下,组织要达到的可测量的、最终的具体成果。
2.护理人力资源规划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护理职能部门根据组织护理业务范围评估和确认护理人力资源需求并做出策划的过程。
3.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分析风险,从而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佳安全生产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4.绩效评价是组织采取特定的方法和工具对组织成员的工作效果进行考查评价的过程。
5.惩罚是对某一坏行为给予否定和不良刺激,使之不断地减弱或消退,是行为导致不良刺激出现的过程。
6.非建设性冲突是指冲突各方目标不同造成的冲突,往往属于对抗性冲突。
是对组织和小组效绩具有破坏意义的冲突。
7.职业锚是人们通过实际的工作经验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长期的职业定位。
8.授权是指在不影响个人原来的工作责任的情形下,将自己的某些责任分派给另一个人,并给予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职务上的权力。
9.负强化是对出现的某一良好行为,可以避免不良的刺激(即负强化物),而使该良好行为出现的频率增加的过程,是好行为导致不良刺激消失的过程。
10.护理质量缺陷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一切不符合护理质量标准的现象和结果。
这种现象或结果使患者产生不满意或给患者造成损害,分为患者不满意、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三种。
11.目标管理是由组织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参与目标制定,在工作中由员工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管理方法。
12.沟通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流、理解,以期获得反应效果的过程。
13.消退指在某一行为出现后,不给予任何形式的反馈,久而久之这种行为被判定无价值而导致此行为出现的频率降低。
14.领导指管理者通过影响下属达到实现组织和集体目标的行为过程,其目的是使下属心甘情愿地为组织目标而努力。
15.非正式沟通指不是按组织结构中的正式沟通系统和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活动。
16.正强化是对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励,使这个行为得到巩固、保持和加强的过程17.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结构严密、制度化的人群集合体。
胶柱:胶住瑟上的弦柱,以致不能调节音的高低。
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守株: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近事:当前的实际情况。
甚:过多。
穷:彻底。
送坚付濡:逐其坚实而补其濡弱,送,追逐;付,给予;坚,指邪气实;濡,正气虚。
消息:调整气血之意,消,消减;息,增长。
平旦:清晨。
随师而将息之: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摄;师,人也。
隔日一报:隔一天刺一次,报,复也。
以意商量: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灸柱大小。
丁壮:古男子少壮可任力役者;丁,男子成年;壮,男子30岁。
撙而节之:言应常依此法度不能乱灸,撙,抑制;节,法度。
与天同心:顺应自然规律。
九部:泛指全身各部。
疹(疢):疾,久病也。
王相:形色充实旺盛。
可得无佗:虽暂时失治,病尚可无其它变化。
淑慝:善恶,慝,奸邪,邪恶。
金兰之室:古帝王收藏珍贵文书的地方。
閞灸:即关灸,针灸。
粉墨易揉:粉墨,绘画所用的颜色,指绘有经络穴位的图像;揉,混杂。
豕亥多讹: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很多。
豕亥:因字形相近而出现的错误称之。
勤哀兆庶:怜悯百姓。
迪:继承。
祗:敬奉。
定偃侧于人形:在人体前后和两侧标定经络循行路线,偃,仰面,此指人体前后腹背。
封执多失:拘泥,固执。
多瘠咸诏:多病的人都得到教导。
景式万代:式,模式,模型。
做最好的模式,景,最大。
保我黎蒸,介乎寿考:黎蒸,黎民百姓,众多;介,佐助;寿考,长寿;考,老。
若得若失:实证,泻而祛之,使患者若有所失;虚证,补而实之,使患者若有所得。
内温:指气血蕴蓄于内。
经:指十二经脉的病候。
内府:指六腑病证。
身半已上者,邪之中也,声半已下者,湿在中也:风雨寒暑伤人体上部,水湿之邪伤人体下部。
盛经:指阳经。
刚柔之事:即阴阳相配,刚柔相济之意。
六变:脏腑病变反映在脉象上所出现的缓急大小滑涩的六种变化。
外针染于巷:指针刺中穴位,即沿着经脉循行路线出现针感如游于巷道中。
所谓平人者,不病。
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第一部分填空一、蛋白质化学1、天然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2、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以()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时,氨基酸以()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时,氨基酸以()离子形式存在。
3、一般规律是在球蛋白质分子中()极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的内部,()性氨基酸侧链位于分子的表面,4、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最主要作用力是()。
5、α—螺旋中相邻螺圈之间形成链内氢键,氢键取向几乎与()平行,氢键是由每个氨基酸残基的()与前面第三个氨基酸残基的()形成的。
6、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
7、稳定蛋白质三维结构的作用力有()、()、()、()和()。
答案:1 NH2—CHR—COOH2 两性(或兼性)负正3 非极4 氢键5 中心轴羰基—NH6 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7 氢键疏水作用范德华力盐键二硫键二、核酸化学1、脱氧核糖核酸在糖环()位置不带羟基。
2、DNA中的()嘧啶碱与RNA中的()嘧啶碱的氢键结合性质是相似的。
3、tRNA的二级结构呈()型,三级结构为()型。
4、核酸完全水解的产物是()、()和()。
5、嘌呤环上的第()位氮原子与戊糖的第()位碳原子相连形成()键,通过这种()键相连而成的化合物叫()。
6、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7、环状DNA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和()。
8、DNA二级结构的维持力有()、()和(),其中主要维持力是()。
9、tRNA的三叶草结构主要含有()、()、()和()环,还有()臂。
答案:1 2 ′;2 胸腺尿;3 三叶草倒L ;4 碱基磷酸戊糖;5 9 1 糖苷糖苷嘌呤核苷;6 核苷酸7 松弛环超螺旋8 氢键碱基堆积力离子键碱基堆积力9 D环反密码子环 TψC环可变环氨基酸臂三、酶1、使酶具有高催化效应的因素是()、()、()、()和()。
2、同工酶是指(),但()不同的一类酶。
3、磺胺类药物能抑制细菌生长,因为它是()的结构类似物,()性的抑制()酶的活性。
教育学名词解释和简答1⼀填空题。
1教育学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认识教育现象,揭⽰教育规律和指导教育实践的⼀门科学。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3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教育理论,解释教育问题,改造教育实践和提⾼教师素质。
4教育学的产⽣发展,⼤致经历了萌芽,独⽴形态和蓬勃发展三个基本阶段。
5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我国春秋战国后期的《学记》,⽽西⽅最早的教育专著当推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6独⽴形态的教育学始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写于1632年的《⼤教学论》。
7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的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他的代表著作是《普通教育学》。
8.在教育学蓬勃发展阶段,形成的主要的主要理论流派有实验教育学,⽂化教育学,实⽤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
9.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法是教育观察法,教育实验法,教育调查法,教育⽂献法和⾏动研究法。
10现在教师应具备敬业精神,⼈⽂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三种专业精神,其中敬业精神是核⼼,科学精神和⼈⽂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两翼。
11.在学校教育⼯作种,要树⽴以⼈为本的教育观。
12.教育的理想是为了⼀切的⼈和⼈的⼀切:教育的最⾼⽬标是唤醒真正的⼈性和使⼈彻悟⼈⽣。
13.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与教育资源14.理想教育的实践追求是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校长,理想的教师,理想学⽣和理想⽗母。
15理想教育对于实践的超越体现在:⼀是关注⽣活,⼆是关注发展,三是关注⽣命。
16.教育的意义体现在社会意义,个⼈意义和⽂化意义三个⽅⾯。
17.对个⼈意义来说,通过教育,可以发现⼈的价值发掘⼈的潜能发辉⼈的⼒量发展⼈的个性提⾼⼈的素质,从⽽使⼈更好从事社会。
18.教育⽬的功能是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三个⽅⾯。
19.教育⽬的的体系结构有教育⽬标,培养⽬标,课程⽬标和教学⽬标四个层次。
20.个⼈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化本位论和⽣活本位论是关于教育⽬的观的不同理论流派。
名词解释:1声音是在气体、液体或固体等弹性介质中以波动形式传播的机械振动。
声音是由声源的振动引起的。
2掩蔽效应——人耳在倾听一个声音的同时,如果存在另外一个声音,就会影响到人耳对所听声音的听闻效果3混响声——人们在室内听到的除了直达声外,还有来自顶棚、墙壁和地板各界面反射一次乃至多次的反射声。
这些反射声的总和称为混响声。
4混响时间——声源停止发声后,稳态声压级衰变60dB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
5室内音质评价可分为对语言声听闻的评价和对音乐声听闻的评价两类。
6为了使语言和音乐听起来清晰、不费劲,甚至有快感,就必须有一定的响度,即必须有一定的声压级和信噪比。
7对语言声和音乐声可以选择不同的声压级标准。
对于语言声,一般要求50~55dB,信噪比要达到10dB。
对于音乐声,一般要求声压级在75~96dB之间。
8我国制订的“工业企业卫生标准”,规定每天工作8h,室内允许等效声级对新建企业为85dBA,对老企业为90dBA。
工作时间减半,允许噪声标准提高3dB。
8信噪比——指的是语言或音乐声信号的声压级高出背景噪声级的值。
9多孔吸声材料——是工程中使用最普遍的吸声材料。
其特征是具有大量内外连通的微小空隙和气泡。
包括各种纤维和颗粒材料、海绵。
10音质设计的内容包括:确定房间容积,进行房间体型设计,混响设计及装修材料的选择和布置11传声器的作用是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12发光强度——光源在某一方向的发光强度是光源在该方向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出的光通量,也就是光通量的空间密度。
13照度——光源落在单位被照面上的光通量叫做照度。
它是用来衡量被照面被照射程度的一个基本光度量,即被照面的光通量密度。
14亮度——发光体在视线方向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15适应——当外界光环境的亮度发生改变时,人眼需要调节入射光量,改变视网膜的感光度。
该视网膜感光度的变化过程称适应。
17眩光——在视野内出现亮度极高的物体或过大的亮度对比时,可引起人眼不舒适或适度下降。
运动训练学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是指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以及有效地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行为的科学。
4.。
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结果,是根据特定的评定行为对运动员及其对手的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发挥状况的综合评定。
5.竞技能力:是运动员的参赛能力。
由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6.运动训练管理:是指训练活动的组织者为实现运动训练的目标对运动训练系统及训练过程进行计划,并与实施的组织行为。
7.训练运动训练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有效的整合训练的资源,规范训练的流程,提高训练的质量。
8.运动员选材: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测量评价手段选拔适合从事某类运动项目训练的专门人才的过程。
主要对象是少年儿童。
9.运动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0、裂变反应:运动员肌体承受训练负荷时,会产生应激性的反应。
当负荷过大,超过运动员机体所能承受的阈值时,运动员机体出现劣变反应。
110.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11.运动训练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为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训练任务所采用的具体练习。
12.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13.程序训练法是按照训练过程的时序性和训练内容的系统性特点,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地编制成由若干步骤组成的训练程序。
14.力量素质:是指人体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名词解释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性的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学:研究运动训练规律以及有效的组织运动训练活动的行为科学。
3.运动员选材: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测量评价手段选拔适合从事某类运动项目训练的专门人才的过程。
主要对象为儿童少年。
指标体系构建注重运动项目的特点。
实施过程注重动态观测和评价。
4.运动训练方法: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办法。
5.运动训练手段: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为提高某一运动竞技能力、完成某一训练任务所采用的具体练习。
6.身体形态:人体外部与人体内部的形状特征。
7.反应速度: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快速应答的能力。
8.力量素质:人体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
9.动作节奏:在完成动作过程中的时间特征。
包括用力的大小,时间间隔的长短、动作幅度的大小及动作快慢等要素。
10.竞技战术: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竞技水平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
11.战术形式:战术活动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和结构的行动方式。
12.单周期:全年训练按一个完整的大周期组织实施,成为年度单周期安排。
填空题1.竞技体育的构成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部分。
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遴选可分为自然选择型(成绩选择)、经验选择型和(科学选择)。
3.在教学训练中,分解训练方法可分为单纯分解训练法、(递进分解训练发)、(顺进分解训练方法)和逆进分解训练法法四种基本类型。
4.持续训练法根据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短时间)持续训练法、(中时间)持续训练法、长时间持续训练法三种类型。
5.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负荷变换)、(内容变换)、(形式变换)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6.运动员体能水平的高低,是通过(速度)、(力量)、耐力、协调、灵敏和柔韧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
名词解释:生物圈:生物的活动仅限于地球外圈,包括接近地表的大气圈、地壳表面薄层和水圈,合称为生物圈。
有机圈:生物及其产生的有机质分布的空间。
包括生物圈和沉积岩石圈沉积有机质:活体生物遗体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直接或间接进入沉积物、或经过生物降解作用和沉积埋藏作用被掩埋在沉积物中、或经过缩聚作用演化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那部分有机质称为沉积有机质。
可溶有机质:凡是被中性有机溶剂从沉积岩中溶解出来的有机质称为可溶有机质。
可溶有机质分类:沥青“A”:使用有机溶剂从沉积物或岩石中直接抽提出来的可溶有机质。
沥青“B”:有机溶剂抽提后的残渣,经高温热解后在用有机溶剂抽提出来的可溶有机质。
沥青“C”:已抽提出沥青“A”的沉积物或岩石用酸处理后再用有机溶剂抽提出来的可溶有机质。
氯仿沥青A:分离成饱和烃、芳香烃、非烃(胶质和沥青)4个族组分。
干酪根:沉积物或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的无机酸、碱、有机溶剂和水的一切有机质。
烃源岩:已经生成或可能生成油气,或具有生成油气潜力的细粒岩石。
有效烃源岩:指已经生成并排出具有工业价值油气流的岩石。
分子离子峰:分子受到电子轰击后失去一个外层电子形成的正离子为分子离子或母体离子,质谱图中对应于分子离子的峰为母峰或分子离子峰。
特征碎片离子峰:各类化合物的分子离子裂解成不同碎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取决于化合物的结构和键的强度。
.手性碳原子:具有指向四面体角的4个键,且与其相连的abcd4个基团完全不同的碳原子轻烃:沸点小于200°c的烃类化合物。
生物标志化合物:是指原油和沉积有机质中源于活的生物体,具有明显分子结构特征、稳定的碳骨架,在成岩和深成热解作用过程中没有或很少发生变化,而基本保持能被识别和追踪其原始先质的碳骨架、分子量较大的有机化合物油气源对比:油气源对比是指应用有机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地选择对比参数(指标)来研究油、气、岩之间的相互关系。
立体异构: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和相同的原子连接顺序,但是由于分子内的原子在空间排布的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异构。
一.名词解释。
1.欧阳光明(2021.03.07)2.凋亡: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由体内外某些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其发生机制、生化特征及形态学变化都与细胞坏死不同。
3.交界性肿瘤: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4.肺褐色硬化:慢性肺淤血时,肺泡壁纤维组织增生,肺泡腔内可见大量心衰细胞,故肺组织质地变硬,肉眼观肺呈棕褐色,故称为肺褐色硬化。
5.风湿小体: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具有病理诊断意义,由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湿细胞及伴有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
6.软化灶:神经组织发生局灶性坏死、液化,形成质地疏松、染色较淡的筛网状病灶。
7.假小叶:由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形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为肝硬化的特征性病变。
8.大红肾(蚤咬肾):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双侧肾脏肿大,肾表面充血,有的可见散在的粟粒大小的出血点。
9.脂肪变性:中性脂肪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称为脂肪变性,常见于肝细胞。
10.结核瘤: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常位于肺上叶。
11.趋化作用: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做定向移动,是由趋化因子引起的。
12.鳞状细胞化生:非鳞状上皮细胞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转化为鳞状上皮,增强局部抵抗力。
13.稳定细胞: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增殖不明显,但受到组织损伤刺激时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14.早期肝癌: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cm,或两个癌结节合计最大直径<3cm的原发性肝癌。
15.膨胀性生长:肿瘤生长推挤但不侵犯周围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有的可形成纤维包膜,多为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16.细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特征,为细动脉管壁发生玻璃样变性,管壁增厚,僵硬,官腔缩小。
17.Primary complex:肺原发综合征,是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特征,由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组成。
18.Spotty necrosis:点状坏死,为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
一、判断题:1.结构面组数越多,岩体强度越接近于结构面强度。
(∨)2.岩石三向抗压强度不是一个固定值,将随围压变化而改变。
(∨)3.流变模型元件并联组合时,各元件满足应力相等,应变相加关系。
(×)4.在未受开采影响的原岩体内存在着原岩应力,其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
(×)5.岩石抗压强度值的离散系数越大,说明岩石抗压强度平均值的可信度越高。
(×)6.根据服务年限要求,矿井运输大巷应按照等应力轴比设计其断面尺寸。
(×)7.岩石蠕变与岩石类别有关,与应力大小有关。
(∨)8.有粘聚力的固结岩体体,由地表开始侧压力与深度成线性增长。
(×)9.椭圆断面巷道,其长轴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时,周边受力条件最差。
(×)10.在力学处理上,弱面不仅能承受压缩及剪切作用,还能承受拉伸作用。
(×)1.结构面组数越多,岩体越接近于各向异性。
(×)2.流变模型元件串联组合时,各元件满足应变相等,应力相加关系。
(×)3.软弱岩层受力后变形较大,表明构造应力在软弱岩层中表现显著。
(×)4.岩石限制性剪切强度不是固定值,与剪切面上作用的正压力有关。
(∨)5.软岩破坏为渐进过程,首先对破坏部位支护,可使软岩控制取得好的效果。
(∨)6.随开采深度增加,巷道围岩变形将明显增大。
(∨)7.从巷道周边围岩受力情况看,拱型断面巷道要比梯形巷道断面差。
(×)8.塑性变形与静水应力无关,只与应力偏量有关,与剪应力有关。
(∨)9.对无粘聚力的松散体,由地表开始侧压力即与深度成线性增长。
(∨)10巷道返修是一种较好的巷道支护对策。
(×)1.水库蓄水前,河间地块存在地下分水岭,蓄水后将不会产生库水向邻谷的渗漏。
×2.斜坡变形的结果将导致斜坡的破坏。
×3.在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中,由于边界条件、荷载条件、岩土体强度等难以精确确定,通常在设计上考虑上述因素及建筑物重要性而综合确定一经验值,此即稳定性系数。
名词解释:1.热效应:变形过程中的金属发热现象。
2.塑脆转变现象:材料由于温度降低等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变化,塑性急剧下降的现象。
3.动态再结晶:在热变形过程中,在应力状态下所发生的再结晶。
[金属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再结晶。
4.冷变形:回复温度以下发生的变形。
5.附加应力:在物体中,由于其各部分的不均匀变形受到物体整体性的限制而引起的相互平衡的应力。
6.热变形:在金属再结晶条件下进行的塑性变形。
7.弹塑性共存定律:.在塑性变形的过程中存在弹性变形。
8.动态再结晶:在热变形过程中在应力作用下的再结晶。
9.热效应:.金属在塑性变形时的发热现象。
10.最小阻力定律:在变形过程中,物体各质点将向着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即做最少的功,走最短的路。
11.温度效应:塑性变形过程中因金属发热而促使金属的变形温度升高的效果。
12.加工硬化:金属冷变形时,随着变形程度的累积,金属的变形抗力提高而塑性下降的现象。
13.形变热处理:对金属材料有效地综合利用形变强化和相变强化,将塑性加工与热处理操作相结合,使成形工艺同获得最终发性能统一起来的一种工艺方法。
14.外端:变形体处于变形区以外的那一部分坯料。
15.塑性-脆性转变:金属塑性随温度下降等内外因素变化而明显转变为脆性的现象。
16.干摩擦:不存在任何外来介质时金属与工具的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
17.塑性状态图:表示金属指标与变形温度及加载方式的关系曲线图形。
18.金属塑性加工的热力学条件: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变形程度。
19.多晶体的晶向变形机构:晶粒的转动与移动、溶解-沉淀机构、非晶结构。
填空题:1.主变形图取决于_偏应力_,与静水压力_无关。
2.第二类再结晶图是_变形温度____,变形程度__与__晶粒大小_的关系图。
3.第二类硬化曲线是金属变形过程中___真应力___与__断面收缩率__之间的关系曲线。
4.保证液体润滑剂良好润滑性能的条件是__适当粘度。
-良好活性。
5.出现细晶超塑性的条件是_稳定细晶(5μm以下)__一定的温度区间()____,____一定的变形速度_)_。
一、名词解释1、时装:指在一定时期(时间),一定区域(空间)出现,为某一阶层所接受并崇尚的衣服。
(一般来讲,时装具有“一过性”,其流行有一定规律)2、风格:指某件或某种服装区别于其他服装的特点,这种能使观者从服装的外观上辨识出的特点称为风格。
(服装风格有的会被一再重复,而有的只出现一次就永远消失。
)3、成衣:按照国家规定的号型规格系列标准以工业化生产而批量生产的成品服装。
4、服装设计师:是以平面(绘制效果图)或立体(以服装面料通过立体裁剪)的方式体现自己服装创意或构想的人。
5、明度:指色彩本身的明暗程度,在无彩色上由白到灰至黑的整个过程。
6、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或色彩的名称。
是色彩的基本特征。
(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等,每个名称代表具体的色相。
)7、纯度:指色彩的饱和度,饱和程度越高色彩越明亮。
8、服装设计:指从选材到整个制作过程,以及作品完成和使用之前,根据预先的考虑而进行的表达意图的行为。
反过来讲,只有人类心象的物质性或实体性的实现才能成为设计。
9、服装工艺:是在得到服装结构的板型后,将其复制在面料上(一般为纸板),沿纸板边沿将板型画在面料上,并按要求留出一定的缝份,然后进行裁剪,得到裁片。
将这些裁片进行辑缝后进行熨烫和整理,这就是服装工艺的基本内容。
10、服装结构:就是将人体的各个曲面分解,从而得到多个平面的结构;这些平面的展开图如果以工艺手段组合起来,就得到立体的服装结构。
11、一线品牌:是企业推出的主要品牌,在产品完整性投资额等方面都属于企业的重要定位,一个企业只有一个主线品牌。
12、二线品牌:是企业推出的与主线品牌有关联的次要品牌,一个企业可以拥有多个副线品牌。
2.衣物的适应性:3.TPO:Time(时间):主要是指一天当中的上午,下午,晚上等具体的时间段。
Place(地点):是指穿用的环境,而且主要是指社会人文环境。
Occasion(场合):是指具体的生活场景。
4.流行: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期间,一定的数量范围的人,受某种意识的驱使,以模仿为媒介而普遍采用某种生活行动,生活方式或观念意识时所形成的社会现象。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名词解释市场营销需求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组合顾客满意企业战略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市场营销宏观环境组织市场消费者市场系统购买议价合约选购市场营销调研总市场潜量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定点超越市场利基者延伸产品产品组合品牌包装标志需求导向定价法撇脂定价分销渠道直复市场营销促销公共关系简答题1、简析“营销是企业与众不同的、独一无二的职能”2、简述解决部门利益最大问题应强化的核心业务流程3、简述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哲学演变的五个阶段4、简述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5、简述企业战略规划中成长战略的类别6、简述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一般过程7、简述企业面对环境的威胁与机会采取的对策8、简述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特征9、简述在消费者市场影响相关群体作用的因素10、简述消费者信息来源11、简述组织市场的特点12、简述参与生产者购买决策的七种角色13、简述理想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应能解决的问题14、常用的市场需求预测方法15、简述细分消费者市场依据的主要变量16、简述三种主要的市场定位方式17、简述决定行业结构的主要因素18、简述市场领导者的主要防御战略19、简述常见的产品组合决策20、简述市场成熟期的营销策略21、简述品牌资产的几个基本特征22、简述品牌设计的基本原则23、简述影响产品定价的因素24、简述产品组合定价策略的内容25、简述整治窜货常用的方法26、简述主要的零售商类型27、简述人员推销的优缺点28、简述广告的设计原则论述题1、试述市场的概念及其含义。
2、试述运用顾客认知价值概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试述市场营销组合的特性4、试述市场营销活动与营销环境的关系5、试述改变消费者态度的策略6、试述中间商购买决策过程7、试述市场营销调研的作用8、试述选择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条件9、试述市场挑战者的战略选择10.试述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11、试述几种主要的包装策略12、试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价格战的意义13. 试述影响分销渠道设计的因素14.试述销售促进的特点填空1.站在经营者角度,人们常常把卖方称为行业,而将买方称为市场。
一、名词解释1.生活型:不同的物种在相同环境发生趋同进化,使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都类似。
2.生态型:相同物种在不同环境下发生趋异进化,使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都发生不同的改变。
3.生态位(niche):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待特定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4.生命表:又称寿命表或死亡率表,可用来综合评定种群各年龄组的死亡率和寿命。
5.化感作用:植物(或微生物)向周围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从而对邻近植物(或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促进或抑制的作用。
6.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
7.协同进化:是指在种间相互作用影响下,不同种生物间相关性状在进化中得以形成和加强的过程。
8.边缘效应理论:边缘效应即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相邻斑块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9.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自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
10.初级生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光能并转化为储存在植物有机体中的化学潜能的过程。
11.生物质能:主要是指植物或其被动物转化的排泄物等生物有机质储存的能量。
12.信息系统:包括产生信息的信源、传输信息的信通和接收利用信息的信宿。
13.农业资源:是一种特定的资源,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利用的的有形投入和无形投入。
14.农业生态:就是把生态环境效益列入农业目标,并与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协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方式。
15.环境容纳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密度),称为系统对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16.内禀增长率:在环境条件无限制作用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最大相对增殖速度。
17.耗散结构: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
18.竞争排斥原理:又称高斯原理,具有相同生态位的不同物种,在同一生境中不能长期共存。
一,名词解释1,有效渗透率:当多相流体并存时,岩石对其中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岩石对该相流体的相渗透率,也成为有效渗透率。
2,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
圈闭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储集层,盖层,遮挡条件3,异常低地层压力:某一深度的底层压力明显小于该深度的静水压力4,输导体系:从烃源岩到圈闭的油气运移通道的组合5,油气田:受单一局部构造因素控制的,在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1,储集层:能够储存流体,并且能渗滤流体的岩层2,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
必须具三要素:储集层,盖层,遮挡条件3,油气聚集带:同一个二级构造带中,互有成因联系的,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以系列油气田的总和4,相渗透率:当多相流体并存时,岩石对其中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岩石对该相流体的相渗透率5,干酪根: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有机质1、石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氧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2、门限温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门限温度。
3、相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4、地层圈闭:主要是由于储集层岩性发生了横向变化或者是由于储集层的连续性发生中断而形成的圈闭。
5、油气二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生油岩后,在孔隙度、渗透率较大的储集层中或大的断裂、不整合面中的传导过程,它包括聚集起来的油气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再次运移。
6、油气聚集:油气在储层中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的过程中遇到圈闭时,进入其中的油气就不能继续运移,而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的过程,称为油气聚集。
7、二级构造单元:盆地中由一系列相似的单一构造所组成的构造带称为盆地中的二级构造单元。
8、CPI值:称碳优势指数,是指原油或烃源岩可溶有机质中奇数碳正构烷烃和偶数碳正构烷烃的比值。
二,填空题1,盖层的岩性一般是泥质岩类,膏岩类,少数是碳酸盐岩;2,III型干酪根H/C原子比低,在结构上富含多环芳香结构和含氧官能团,其原始物质主要来源于陆地高等植物,生油潜力小;3,从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评价烃源岩,主要应从丰度,类型,成熟度三方面进行评价;4,石油的非烃化合物组成主要包括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5,烃源岩异常高压的成因有欠压实作用,蒙皂石脱水作用,有机质生烃作用,流体热增压作用等原因;6,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主要包括孔,洞,缝三种类型;7,按苏林分类,常见的油田水类型为重碳酸钠型,氯化钙型;8,随天然气源岩成熟度的增加,天然气的值变重,在成熟度相同条件下,油型气的比煤型气的轻;9,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的主要方法有根据圈闭形成时期,根据烃源岩的生排烃期,油藏饱和压力法,流体包裹体分析方法,储层自生伊利石年代学分析;10,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微观上包括孔隙,微裂缝,宏观上有输导层,断层,不整合面;11,油气的生成主要受温度和时间俩个因素控制,温度对生油速度的影响呈指数关系,时间的影响呈线性关系;温度和时间具有互补性。
因此,老的烃源岩的生油门限一般比年轻烃源岩的生油门限温度高;12,一个盆地的油漆保存条件主要与盆地的良好的区域盖层,相对稳定的构造条件,相对稳定的水动力环境等条件有关;13,导致油气藏破坏的地质作用主要包括剥蚀和断裂作用,热蚀变作用,生物降解和氧化作用,水动力和水洗作用,渗漏和扩散作用;14,在流体势等值线图上,油气运移方向是高势区向低势区,有利于油气聚集的地区是低势汇合去和汇聚流指向区;15,世界上油气最富集的盆地有三种类型,波斯湾盆地类型属于前陆盆地,渤海湾盆地类型属于裂谷盆地1. 氯仿沥青“A”岩样未经酸(HCI)处理,用氯仿抽提出的产物,称为氯仿沥青“A”。
2. 生油窗液态烃生成的主要成熟度区间,相当于镜质体反射率值0.5%~1.2%。
3. 相渗透率在多相流体存在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相渗透率或有效渗透率。
4. 隐蔽圈闭指无法通过编制构造图方法确定的圈闭,主要指地层和岩性圈闭。
5.油气田系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
6. 含油气系统含油气系统是一个包含着有效的烃源岩、与该源岩有关的油气及油气聚集成藏所必不可少的一切地质要素和过程的天然系统二,填空题1,石油的四种主要族组分是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和沥青质2,石油地质学研究的三大核心课题是成因,成藏,油气分布规律3,I型干酪根原始氢含量高,氧含量低,富含脂肪族链状结构,主要来源于藻类生油潜力大4,碎屑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主要包括孔,洞,缝5,逆牵引背斜圈闭通常与同生断层相伴生,主要发育在裂谷盆地的三角洲环境中 6,一个盆地的保存条件主要与盆地的区域性盖层,构造环境,水动力有关 7盖层的岩性一般是膏岩类和泥质岩类,少数是碳酸盐岩8油气藏是指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统一的油气水界面 9在油气初次运移中,石油主要呈游离相状态运移,而天然气既可以呈水溶相运移,也可以呈游离气相运移,还可以以分子状态运移10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通道有输导层,断层,不整合面11岩性油气藏主要包括储集岩上倾尖灭油气藏,储集岩透镜体油气藏,生物礁油气藏 12世界上油气最富集的三种类型的盆地是裂谷盆地,前陆盆地,克拉通盆地1、地层不整合遮挡剥蚀突起;岩性2、成熟-高成熟,生烃\流体热增压\粘土矿物转化\欠压实3、细粒\色暗\富含有机质;湖相\半深湖相4、断层\不整合\渗透层,毛细管力\浮力\水动力\构造挤压5、生物气\石油伴生气\凝析油伴生气\裂解干气;高6、气藏\凝析气藏\油藏\油气藏7、生物气\石油伴生气8、奥陶系\松辽盆地\白垩系9、背斜\岩性上倾尖灭\断层, c早于b 10、断块\背斜\岩性尖灭\古潜山三,简答题1,有机质的演化过程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Ro值的范围是多少?各阶段生成的主要产物是什么?答:有机质的演化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生物化学生气阶段(未成熟阶段):Ro《0.5%,以细菌活动为主。
产物主要为生物甲烷,CO2,H2O,干酪根伴随生成少量未熟油;(2)热催化生油气阶段(成熟阶段):Ro=0.5%~1.2%,产物以液态石油为主,包括部分湿气。
(3)热裂解生湿气阶段(高成熟阶段):Ro=1.2%~2.0%产物主要为湿气。
(4)深部高温生气阶段(过成熟阶段):Ro》2.0%,产物主要为干气,还有少量的固体沥青和次石墨。
2,油气二次运移方向受那些地址因素控制?他们如何影响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答:油气二次运移主要受三种力的作用:(1)浮力—促使油气向上倾方向运移;(2)毛细管阻力—油气沿阻力最小的方向运移—优势输导体系(3)水动力(压力)--从折算压力高向折算压力低的方向运移;因此,影响油气二次运移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地层的产状与区域构造格局:在浮力的作用下,油气运移方向主要受地层产状和区域构造格局(坳陷和隆起的分布)的控制;油气运移的大方向有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运移,从凹陷区向隆起区运移;位于坳陷附近的隆起带及斜坡带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坳中长期继承性的隆起带最有利)。
(2)优势运移通道的分布:优势运移通道孔渗性好,毛细管力小,油气运移阻力小,是油气运移的优势方向。
优势运移通道受砂体的控制:三角洲,水下扇,扇三角洲等砂体;优势运移通道受断裂分布的控制;盖层地面的构造脊是油气运移的优势方向。
(3)盆地水动力条件:在水动力作用下,油气从折算压力高值区向低值区运移;在压实流盆地中,水动力的方向一般与浮力的方向一致;在重力流盆地中,水动力对油气运移方向的影响与水动力的强弱和方向有关。
油气的主要运移方向受多种因素控制,除上述特点外,油气运移的方向还要受储集层岩性岩相的变化,地层不整合,断层分布及其性质,水动力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判断油气运移的主要方向时,必须综合分析以上各种条件,才能得出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
3,简述“充足的油气来源”的地质含义?答:“充足的油气来源”的地质含义包含两个方面:(1)有效的烃源岩(优越的生排烃条件);(2)有利的运移条件。
有效的烃源岩(优越的生排烃条件)是指:1)烃源岩的规模大,即面积大,层数多,厚度大;2)烃源岩的质量高,即丰度高。
类型好,成熟度适中;3)烃源岩的排烃条件好,单纯块状厚层砂岩或单纯块状厚层泥岩发育区对石油聚集时不利的,只有在砂岩单层厚10-15米,泥岩单层厚30-40米,二者略呈等厚互层的地区,砂泥岩接触面积大,烃源岩排烃效率高,最有利于油气聚集。
有利的运移条件包括:1)盆地构造格局,即研究的目标是否处在有利的构造位置上,凹中隆,斜坡带,古隆起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2)距生油中心的距离,越近越好;3)是否有有利的油漆运移通道连通;4)是否处在有利的油气运移方向上,目标与生油中心之间有无封隔体的遮挡。
4,简述单断型裂谷盆地的构造分带和油气藏分布特征?答:单断型裂谷盆地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带:陡坡带,洼陷带,中央构造带和缓坡带。
陡坡带:背斜油气藏,断块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洼陷带:岩性油气藏为主(透镜体,湖底扇,浊积砂体)中央构造带:潜山油气藏,断块油气藏,披覆背斜油气藏缓坡带:岩性尖灭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地层不整合油气藏,断块油气藏1,影响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地质因素有哪些?他们是如何影响的?答:影响油气二次运移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地层的产状与区域构造格局:在浮力的作用下,油气运移方向主要受地层产状和区域构造格局(坳陷和隆起的分布)的控制;油气运移的大方向有盆地中心向盆地边缘运移,从凹陷区向隆起区运移;位于坳陷附近的隆起带及斜坡带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坳中长期继承性的隆起带最有利)。
(2)优势运移通道的分布:优势运移通道孔渗性好,毛细管力小,油气运移阻力小,是油气运移的优势方向。
优势运移通道受砂体的控制:三角洲,水下扇,扇三角洲等砂体;优势运移通道受断裂分布的控制;盖层地面的构造脊是油气运移的优势方向。
(3)盆地水动力条件:在水动力作用下,油气从折算压力高值区向低值区运移;在压实流盆地中,水动力的方向一般与浮力的方向一致;在重力流盆地中,水动力对油气运移方向的影响与水动力的强弱和方向有关。
2,简述挤压背斜圈闭的形成机理,挤压背斜油气藏的基本特征及分布特点?答:圈闭形成机理:由侧向挤压作用形成挤压背斜油气藏的基本特征:(1)倆翼地层倾角较陡,呈不对称状,一翼陡一翼缓;(2)闭合度较大,闭合面积较小;(3)常有断裂(逆断层)伴生;分布特点:多分布在挤压型盆地,常成排成带出现;3,简述影响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和储集物性的主要地质因素?答:(1)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发育和储集物性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