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7讲_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杠杆效应(1)

第27讲_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杠杆效应(1)

第27讲_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杠杆效应(1)
第27讲_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杠杆效应(1)

第三节杠杆效应

一、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项目经营风险财务风险

含义是指企业由于生产经营上的原因而

导致的资产收益波动的风险。

是指企业由于筹资原因产生的资本成本负

担而导致的普通股收益波动的风险。

致险因素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等因素的不确

定性。

资产收益的不利变化和资本成本的固定负

担。

二、杠杆效应

(一)杠杆效应与风险

(二)在财务管理中杠杆的含义

【提示】利润的多种形式及相互关系

(1)边际贡献M(Contribution Margin)=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2)息税前利润EBIT(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M-F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性经营成本

(3)税前利润EBT(Earnings Before Taxes)=EBIT-I

(4)净利润(Net Income)=(EBIT-I)×(1-T)

(5)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EPS=(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普通股股数=[(EBIT-I)×(1-T)-PD]/N

1.经营杠杆效应(Operating Leverage)

(1)含义:是指由于固定性经营成本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资产收益(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

EBIT=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性经营成本

(2)经营杠杆系数(Degree of operating leverage)

①定义公式:

DOL=(△EBIT/EBIT0)/(△Q/Q0)=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②计算公式:

DOL=M0/(M0-F0)=(EBIT0+F0)/EBIT0=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推导:

基期:EBIT0=(P-V)Q0-F ①

预计期:EBIT1=(P-V)Q1-F ②

②-①:△EBIT=(P-V)△Q

DOL=(△EBIT/EBIT0)/(△Q/Q0)=[(P-V)△Q/ EBIT0]/ (△Q/Q0)=(P-V)Q0/ EBIT0

【教材例5-12改编】泰华公司产销某种服装,固定成本500万元,变动成本率70%。年产销额5000万元时,变动成本3500万元,固定成本500万元,息前税前利润1000万元;年产销额7000万元时,变动成本为4900万元,固定成本仍为500万元,息税前利润为1600万元。

补充要求:计算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

【答案】

DOL=EBIT变动率/Q变动率=60%/40%=1.5

DOL=M0/EBIT0=(5000-3500)/1000=1.5

①变动前②变动后增长率(②-①)/①

销售收入5000700040%

变动成本3500490040%

固定成本5005000

息税前利润1000160060%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研究最终版本

目录 摘要【Abstract】 (2) 序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外研究現狀。國內研究現狀) 第二章: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基本理论 2.1中小企业的界定 2.2风险的含义及特征 2.3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3.1中小企业筹资环节造成的财务风险 3.2中小企业投资环节造成的财务风险 3.3中小企业经营环节造成的财务风险 3.4中小企业收益分配环节造成的财务风险 3.5中小企业财务控制薄弱造成的财务风险 3.6中小企业难于规避财务负债的陷阱 4.7财务危机的陷阱突现 第四章:中小企业实证研究与分析 4.1*****公司基本情况 4.2 企業年度經營狀況 4.3财务风险内部规避方法:9 4.3.1强化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9 4.3.2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积极性和重要性9 4.3增加现金流量控制10 4.4制定财务计划11 4.4.1 会计期间预算工作11 4.4.2 项目财务计划管理13 4.5加强财务内部控制13 4.5.1 建立内部审计机制13 4.5.2 加强财务规范管理13 4.7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13 結束語 致謝------------省略沒寫 參考文獻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新生力量,改革开放后更以雨后笋般出现,目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但同时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弱势经济体,经济波动对其发展影响更为显著,目前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局面,中小企业的财务环境的不断恶化,一大批中小企业面临投资失利、融资困难、产品降价、订单减少、员工失业等问题、甚至财务风险加大,进而倒闭与破产。本文首先阐述财务风险的理论知识,寻找出可能造成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并以XXXX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为实证,对其财务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小企业的普遍财务风险,根据风险提出措施,以使中小企业规避财务风险。 关键字: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财务计划 【Abstract】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s a new force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more to appear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the rain, has now become a major growth poi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but at the same tim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as a vulnerable economies in the market economy, economic fluctuation is mor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the current global economic downturn, the continuous deterioration of the financial environ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 large number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vestment defeat, financing difficulties, lower prices, orders, staff problems such as unemployment, even financial risk, and then collapse and bankruptc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knowledge of financial risk, finding out the possible causes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and is positive with XXXX precision electronic industrial co., LTD., empirical research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ts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found the general financial risk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risk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mak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void financial risk. Key words :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staff problems、control、financial plan

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管理办法

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和强化风险控制与防范体系,防止公司财务结构失衡,控制、降低、警示和化解财务风险,更好地维护股东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了公司生产营运过程中财务风险的类别、各部门(人员)的相关职责、风险控制管理量化目标以及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程序等相关内容。 第三条公司财务风险防范控制的目标和任务:正确识别和认定资产的经营(或投资)风险,建立并强化风险的防范、控制和补偿机制,降低经营风险,减少经营损失,提高经营质量。 第四条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领导小组成员组成: 组长:吴启宏 副组长:邓在春 成员:吴祖陵、施起、施沈德、茆洪江、马庆斌、张卓 第二章财务风险类别与区分 第五条本办法所指财务风险主要为:资产质量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对外担保风险四大类。 第六条资产质量风险:是指现有资产(含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下同)的变现能力达不到资产自身的账面价值,而可能给公司带来的风险。具体分为:应收款项质量风险、存货质量风险、固定资产质量风险三大类。 (一)应收款项质量风险:指公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应收款项,不能全部(或部分)收回,或收帐资金成本较大而导致的风险。 (二)存货质量风险:指生产经营用主要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含发出商品),因可变现能力低于账面价值(如损毁、陈旧过时、市场售价低于成本、有帐无物等)而给公司造成的风险。 (三)固定资产质量风险:指现有固定资产(含在建工程)因其本身技术落后、损毁或使用效率低下导致的绩效已经低于预期,发生了减值的情形而给公司造成的风险。 第七条筹资风险:指因债务筹资从事负债经营,而引起的到期不能偿债(或未来偿还债务能力不确定),而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分析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分析 房地产企业属于典型的收益高、风险大的行业。高负债率、流动资金缺乏等诸多财务问题,导致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不断增加。针对房地产企业的具体财务风险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具体的剖析,提出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及风险控制的建议。 标签: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风险控制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3c8034401.html,ki.1672.3198.2016.28.050 1 财务风险定义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财务风险的形式有:信用风险、资产结构风险、筹资组织风险、资金占用风险、投资风险等、分配资本风险、汇率风险等。 财务风险的定义有不同层次的划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的不合理、融资的不当使公司可能存在丧失偿还债务的能力而可能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这一层面的定义主要仅针对于企业的关于债务方面的风险,而广义上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日常的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变化及其他各种不确定性或者不可控制性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取得的实际收益和预期要求的目标发生偏离,从而导致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本文将以广义上的财务风险定义,简要地分析和探讨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及控制。 财务风险种类主要有债务风险、融资与再融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利率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等。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获利能力低,经济效益差、资金不足缺乏债务偿还能力、债务结构不合理、经营能力不佳、成长能力弱,企业发展停滞不前。 2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2.1 资金源层面的财务风险 2.1.1 债务风险 在我国现阶段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模式中,自有资本所占比重通常较小,资金来源主要以负债为主,其中,向银行借贷资金成为房地产企业最主要的资本来源,是最重要的部分。大规模的负债,使资产负债率高居不下,加大了房地产企业因为无力偿还债务而面临危机的可能性,增加了企业经营和投资的压力,给企业带来相应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

现金支付、自筹资金,财务风险;关联交易;甘草证照;房产证;担保; 持反对观点,理由如下: 1、金帆达、先进科技关联方交易所占比重过高。 关联交易往往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和粉饰经营业绩的惯用手段。①关联购销上市公司与关联企业之间普遍存在着大比例的购销往来,多为上市公司从关联方低价购进再高价售出。而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多数是“纸上富贵”,应收账款高额挂起,没有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入。⑤资金往来与资金占用上市公司为了解决资金周转困难或出于其他目的,往往会与其关联方之间进行大量非业务因素的资金往来,同时由于关联交易的大量存在,使许多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高额挂账,实质上是一种资金占用行为,相当于无息贷款。 不当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的影响①上市公司过分依赖关联方过多的关联交易,会降低上市公司的竞争能力和独立性,使上市公司对母公司的依赖性太大,独立能力大大弱化。一旦母公司不再承担义务,或者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上市公司抗击外部风险能力不断衰弱甚至最终丧失,主营业务必然陷入困境。②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增加上市公司向关联方提供担保、贷款和资金的数量远远大于关联方向上市公司提供的担保和资金额,大大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一旦关联方遇到财务危机或破产则上市公司将无法讨回所提供的担保、贷款资金。 不当关联交易对投资者的影响①通过关联交易制造虚假利润

由于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配股筹资和摘牌有一些硬性指标规定,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达到“保配”和“保牌”的目的,就利用关联交易操纵经营利润,这无疑会严重误导中小投资者,损害到其最终利益。②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利益处于控股地位的大股东可以利用表决权优势,对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作出安排。如果他们追求的是控股股东的额外利益,这往往会以牺牲上市公司的整体利益为代价,当然也会侵害众多小股东的权益。巨额的关联交易导致巨额利润外流,这直接导致了很多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和股价的逐级走低。 关联方为上市公司贷款提供担保 2、支付风险 现金支付工具自身的缺陷,会给并购带来一定的风险。首先,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是一项巨大的即时现金负担,公司所承受的现金压力比较大,容易导致并购公司现金流量紧张,可能会形成较沉重的财务负担。占用大量的流动性资源,就降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进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其次,如果财务安排不当,大量的现金流出使研究开发资金紧缺,不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长远发展,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再次,使用现金支付工具,交易规模常会受到获现能力的限制;最后,从被并购者的角度来看,会因无法推迟资本利得的确认和转移实现的资本增益,从而不能享受税收优惠,以及不能拥有新公司的股东权益等原因,而不欢迎现金方式,这会影响并购的成功机会,带来相关的风险。另外,完全以自有资金

财务管理学精讲(第六章杠杆原理与资本结构)

第六章杠杆原理与资本结构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的计算;理解杠杆效应与风险之间的关系;理解资本结构的概念与影响因素;掌握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经营风险与经营杠杆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财务风险与财务杠杆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三个杠杆系数的计量及关系,资本结构优化选择的方法。 难点是资本结构优化选择的每股收益分析法和比较公司价值法。 第一节杠杆原理 财务管理的杠杆效应表现为在存在特定费用的情况下,一个财务变量以某一比例变化时,引起另一个相关的财务变量以一个较大的比例变化。合理运用杠杆可以有助于公司合理规避风险,提高资本运营效率。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有三种: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一、经营风险和经营杠杆——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由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未来经营收益或者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任何公司只要从事经营活动,就必然承受不同程度的经营风险。 通常,经营风险可以用息税前利润的概率分布对其期望值的偏离程度,即息税前利润的标准差或标准离差率来衡量。(识记) 在市场经济中,经营风险的发生及大小取决于多方面,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领会) 1.市场需求变化的敏感性。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越稳定,则公司的经营风险越低;反之,公司销售状况对市场需求环境变化的反应越敏感,则经营风险越高。 2.销售价格的稳定性。在同类产品竞争的条件下,如果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销售价格和市场占有率,则经营风险较小;反之,销售价格随着竞争形势而波动,或单纯以价格策略维持市场占有率,必然导致经营风险较高。 3.投入生产要素价格的稳定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公司要投入原材料、动力、燃料、工资等。这些要素的价格变动越大,公司的经营风险越高。 4.产品更新周期以及公司研发能力。在高技术环境中,产品更新的周期短。如果公司缺乏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必然会被市场淘汰,公司的经营风险会上升。 5.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当产品销售量增加时,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就会相应地减少,但是当销售量减少时,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成本会随之增加,公司的利润就会相应减少。此时,如果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越大,利润减少的幅度就会越大,经营风险就会越高。 在控制经营风险的各种方法中,合理地调整经营杠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一、经营风险和经营杠杆——经营杠杆 1.经营杠杆的含义(识记) 经营杠杆是指在某一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存在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对息税前利润产生的作用。 由于固定成本存在而导致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称为经营杠杆。 2.经营杠杆系数的概念及计算(应用) 经营杠杆是把“双刃剑”,不仅可以放大公司的息税前利润,也可以放大公司的亏损。 经营杠杆的大小用经营杠杆系数(DOL)衡量。 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对于销售量变动率的倍数。 经营杠杆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有何现实意义(标准版)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有何现实意义(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91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有何现实意 义(标准版)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指企业财务管理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所应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企业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定向机制、出发点和归宿。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保证企业的资金流能够合理正常的运转。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是循环往复地“流动”。资金活,生产经营就活,一“活”带百“活”,一“通”就百“通”。如果资金不流动,就会沉淀与流失,得不到补偿增值。正因为这样,资金管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亦是一种客观必然。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特点 1.涉及面广。首先就企业内部而言,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

生产、供应、销售等各个环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与资金不发生联系的现象是不存在的。每个部门也都在合理使用资金,节约资金支出,提高资金使用率上接受财务的指导、监督和约束。2.综合性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管理是一个由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也就是说,财务管理渗透在全部经营活动中,涉及生产、供应、销售的每个环节和人、财、物的各个要素。3.灵敏度高。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面向市场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扩大收入。收入增加意味着人、财、物相应增加。都将以资金流动的形式在企业财务上得到全面的反映,并对财务指标的完成发生重大影响。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认识 1.财务管理要为企业当好参谋,把好企业投资决策关。决策是企业管理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决策是有成本的,这一点容易被人忽视。 2.财务管理要为企业管好资金,确保企业资金的正常流通与安全。 3.财务管理要充分发挥财务监督作用,确保企业资产保值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和防范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所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可将其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客观性。即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也就是说,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无法回避它,也无法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进而避免风险。二是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在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均会产生财务风险。三是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四是收益与损失共存性。即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反之收益就越低。 二、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1、资产负债状况分析财务风险 从资产负债分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财务风险很小;二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是红字,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侵蚀,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必须引起警惕;三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还占据了负债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属于高度风险,必须采取强制措施。

2、从企业收益状况分析财务风险 从企业收益分析,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二是在其一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为经常收益。三是在经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对这三个层次的收益进行认真分析,就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的财务风险。这其中分三种情况:一是如果经营收益为盈利,而经常收益为亏损,说明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举债规模大,利息负担重,存在一定风险;二是如果经营收益、经常收益均为盈利,而期间收益为亏损,可能出现了灾害及出售资产损失等,若严重可能引发财务危机,必须十分警惕;三是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财务危机已显现。反之,如果三个层次收益均为盈利,则是正常经营状况。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在市场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是不现实的。所以,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因此,要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现着重从以下几点来谈谈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1、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处理机制 (1)、对财务风险进行事前控制。 企业在实施某一方案进行决策时,既要考虑可能获得的利益,又要兼顾风险,通过对财务风险的存在及其原因分析,运用概率分析法、风险决策法、弹性预算

内部管理控制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内部管理控制与财务风险的关系 一、内部管理控制对财务风险的具体影响 (一)内部环境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内部管理控制体系是针对企业的内部环境而言的,对企业来说,内部管理控制体系直接影响着内部管理控制的贯彻执行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企业内部环境一般包括:职业道德、员工的胜任能力、管理理念和经营风格、组织结构、权利和责任的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与措施、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以及反舞弊等内容。内部管理控制的内部环境与财务风险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二)风险评估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在内部管理控制的要素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分为三个环节,即目标设定、事项识别以及风险反应。即要首先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找出可能产生的风险,按照这些风险所产生的影响大小进行排序,并针对各风险制定相对应的应对手段来降低风险或者规避风险。其次是控制风险,通过制定应对措施和实施相对应措施所需要的预算,最终实现对财务风险的降低。实证结果表明,内部管理控制的风险评估与财务风险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三)控制活动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控制活动包括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活动,它是具体的内部管理控制所执行的程序。内部管理控制主要是对职责进行分工控制以及财务预算控制等,通过职责分工和预算控制,使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活动置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过程中。实证结果表明,内部管理控制的控制活动与财务风险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四)信息与沟通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信息与沟通包括原始信息的采集和整理、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对企业 经营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解决等等。《企业内部控制基 本规范》规定,企业的信息与沟通体制与内部控制相配套,保证信息 沟通的顺畅和及时。在企业管理中,信息的处理也主要依靠管理信息 系统来完成。企业的沟通方向不仅包括从上到下,也包括从下到上, 还包括同级别不同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因此,作为员工应首先明确 自己在整个沟通链条中所处的位置,要从自身来保证沟通的有效性。 实证结果表明,内部管理控制的信息与沟通与财务风险之间是负相关 关系。 (五)内部监督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内部监督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内部管理控制的有效性,通过对内部管理 控制的整个流程,包括设计、创建、实施、控制等,进行监督和评估,来确保对内部管理控制的不足进行有效、及时地弥补。《企业内部控 制规范》规定,企业要完善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详细规定监督的职 责划分、监督的程序、方式等。此外,企业应通过标准的制定来发现 内部控制的缺陷,将内部控制审计常态化。实证结果表明,内部管理 控制的监督与财务风险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二、完善内部管理控制,防范财务风险 (一)强化企业内审制度 审计的作用在于发现问题、指出问题,进而相关部门做出改进来解决 问题。会计控制系统的审计就是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企业会计 控制系统的缺陷。审计不仅包括内部审计,还包括外部审计,在发现 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并形成审计报告提交给企业的管理层, 有助于企业会计控制系统的持续完善。在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前提下 可以保证量多质优的财务信息的及时获取,为企业各项财务决策和风 险识别创造有利条件。 (二)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与责任追究机制

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研究 □李苏玲 【内容摘要】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而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竞争,财务风险便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的加剧应运而生。 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健全的情况下,财务风险更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对企业 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财务风险;投资风险;财务预警 【作者单位】李苏玲,江苏省睢宁县睢城镇人民政府审计所 一、财务风险与形成原因 财务风险是指由负债经营引起的、伴随企业的财务活动而产生的企业经营结果的不确定性。实践中可以把财务风险理解为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利用负债融资方式,由于财务杠杆的负面作用,可能导致企业股权资本所有者收益下降,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化解和规避风险,使风险损失减至最小。由于企业所面临着的财务风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与之相对应,预警机制的建立应是多元的。企业应积极探索化解财务风险和规避风险的方法。财务风险形成原因:(一)投资缺乏科学性。企业投资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上,很多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盲目投资,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从而财务风险不断。企业对内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这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多元化经营使一些行业的“单项冠军”发生财务危机甚至濒临破产。万一投资失败,血本无归,又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更严重的财务风险。 (二)资金回收策略不当。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但相当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另一方面,在中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二、化解财务风险的方法 (一)回避风险法。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二)降低风险法。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降低风险法可以采取三种策略:一是通过支付一定的代价,减少风险损失出现的可能性,降低损失程度。二是采取措施增强风险主体抵御风险损失的能力。三是通过制定有关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来减少损失出现的可能性。 (三)分散风险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元化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 (四)转移风险法。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 (五)风险自保法。即平时分期预先提取专项的风险补偿金以补偿将来可能出现的损失。一方面可以建立风险基金,为风险较大的长期负债设立偿债基金;另一方面是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等。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原则。一是相互牵制原则。企业每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在横向关系上,至少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监督;在纵向关系上,至少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或环节,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对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等不兼容职务要相互分离控制。二是协调配合原则。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衔接,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连续性。三是程序定位原则。企业应该按照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功能将其经营管理活动划分为若干个具体工作岗位,并根据岗位性质相应地赋予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明确检查标准,做到责、权、利统一。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以此定出奖罚制度,增加每个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四是成本效益原则。实行内部控制的成本要低于由此产生的收益,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五是层次效益原则。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层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防止以增加层次 · 622 ·

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财务是一个单位运行状况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在当今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中,财务风险是各单位自始至终面临的一种客观事实。特别是加人WTO后,我国企业面对的资本市场以及所处的贸易环境、税收环境和法律环境等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其结果是导致企业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我国企业想要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理性认识财务风险的涵义与特征,分析和判断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而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 1.财务风险涵义与特征的理性认识 对于财务风险的定义,学术界尚未有一个确切的说法。但一般认为,财务风险即指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控制因素的作用,使企业实际收益与目标收益发生背离,因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指在筹资决策时,由于负债性资本占全部资本比例过高,使得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所造成的风险,也称为负债风险或筹资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泛指企业全部财务活动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它不仅包括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利润分配及日常资金营运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还包括企业其他各项关联活动的失败而诱发的财务损失和危机。本文讨论的财务风险是广义的财务风险范畴。 根据产生路径的不同,财务风险可划分为5种类型:(1)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资金来源结构、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及筹资成本过高等原因而给企业财务成要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亦即狭义的财务风险。(2)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投资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化而致使投资报酬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产生的风险。(3)现金流量风险,产生于企业正常运营过程中,由于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偏离,导致企业货币资金回收的金额和回收时间的不确定性,此时,企业因债务规模过大或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很可能会造成偿债能力急剧下降,现金支出压力陡升,进而陷入财务困境。(4)连带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其他各项关联活动的失败而诱发的风险。如企业为其它单位提供贷款担保而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5)外汇风险,即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包括交易风险、换算风险、投机风险等。财务风险广泛存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并且对其财务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无法回避和忽视的。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特征,才能对其进行有力的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风险存在的客观性。企业是经济整体的基本单位,其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是纷繁复杂、变化无常的。因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追求价值增值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种种风险,而这些风险以价值形态反映到财务活动中,就表现为财务活动的实际结果与财务预期目标的背离。(2)财务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由于受到宏观或微

第27讲_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杠杆效应(1)

第三节杠杆效应 一、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项目经营风险财务风险 含义是指企业由于生产经营上的原因而 导致的资产收益波动的风险。 是指企业由于筹资原因产生的资本成本负 担而导致的普通股收益波动的风险。 致险因素市场需求和生产成本等因素的不确 定性。 资产收益的不利变化和资本成本的固定负 担。 二、杠杆效应 (一)杠杆效应与风险 (二)在财务管理中杠杆的含义

【提示】利润的多种形式及相互关系 (1)边际贡献M(Contribution Margin)=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2)息税前利润EBIT(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M-F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性经营成本 (3)税前利润EBT(Earnings Before Taxes)=EBIT-I (4)净利润(Net Income)=(EBIT-I)×(1-T) (5)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EPS=(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普通股股数=[(EBIT-I)×(1-T)-PD]/N 1.经营杠杆效应(Operating Leverage) (1)含义:是指由于固定性经营成本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资产收益(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 EBIT=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性经营成本 (2)经营杠杆系数(Degree of operating leverage) ①定义公式: DOL=(△EBIT/EBIT0)/(△Q/Q0)=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 ②计算公式: DOL=M0/(M0-F0)=(EBIT0+F0)/EBIT0=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推导: 基期:EBIT0=(P-V)Q0-F ① 预计期:EBIT1=(P-V)Q1-F ② ②-①:△EBIT=(P-V)△Q DOL=(△EBIT/EBIT0)/(△Q/Q0)=[(P-V)△Q/ EBIT0]/ (△Q/Q0)=(P-V)Q0/ EBIT0 【教材例5-12改编】泰华公司产销某种服装,固定成本500万元,变动成本率70%。年产销额5000万元时,变动成本3500万元,固定成本500万元,息前税前利润1000万元;年产销额7000万元时,变动成本为4900万元,固定成本仍为500万元,息税前利润为1600万元。 补充要求:计算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 【答案】 DOL=EBIT变动率/Q变动率=60%/40%=1.5 DOL=M0/EBIT0=(5000-3500)/1000=1.5 ①变动前②变动后增长率(②-①)/① 销售收入5000700040% 变动成本3500490040% 固定成本5005000 息税前利润1000160060%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英)

Business enterprise group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research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 一、The content of business enterprise group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一、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group is to take a business enterprise with strong real strenght as corpus, with produce power coupling for the main Niu take and assist it with the product, technique, economy, contract etc. various Nius to take, combine several business enterprises, unit together, form of the economic consociation body of multilayers and many legal persons.For promise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group healthily has preface ground to develop and strengthe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business enterprise group financial risk is particularly necessity.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主体,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辅之以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纽带,把多个企业、单位联结在一起,形成的多层次和多法人的经济联合体。为保证企业集团健康有序地发展,加强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尤为必要。 The financial risk is finance achievement and the risk of financial standing.The financial risk separates the narrow sense and the broad sense.The narrow sense financial risk is fallen into debt the causable by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concretely say to mean business enterprise because of lend funds but increment of los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ability of repaying debt and the variability of the business enterprise profits(shareholder income);The broad sense financial risk means the finance system of business enterprise in objective existence of because of various factor function that is hard or can not anticipate and control, make business enterprise realization of financial income and expectation financial income occurrence deviate from, as a result suffer a losing opportunity or possibility. 财务风险是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风险。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财务风险是由企业负债引起的,具体的说是指企业因为借入资金而增加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广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的财务系统中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

关于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内容提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入,研究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并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防范和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正是以企业财务风险为研究对象,从财务风险的基本理论入手,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问题。论文首先介绍了有关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理论,然后论述了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和成因分析,接着论文详细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方法,主要探讨了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因此,正确把握企业财务风险的运行规律,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风险财务风险防范

关于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很多上市公司和大型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逐渐由资产经营为主转变为资本经营为主,进入了财务为导向的企业管理阶段。在这种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而财务管理中最重要的也就是关于财务风险的管理。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所面临的全部风险的货币化的表现形态,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企业风险的大小及损失程度都直接和清楚地表现于企业财务收支的变化之中,最终表现为企业财务收益的减少。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资本筹集、资本投放、资本使用、资本回收和资本收益分配。本研究是以企业财务风险为研究对象,从财务风险的基本理论入手,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问题。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知名企业纷纷破产倒闭,忽视财务风险与投资决策失误是大多数原因,因此对财务风险的认识、预防和控制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现实意义。 一、财务风险的特征与种类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财务风险管理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的经营活动无时不受财务风险的影响,可见研究财务风险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意义重大。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更应该增强风险意识,掌握风险与企业收益的关系,把握时机,发挥风险对企业的有利作用,防范和控制风险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无论企业处于生存、发展与盈利的任一阶段,财务风险的防范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 (一)财务风险的特征 1.观性。企业的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企业财务活动存在着两种可能的结果,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这就意味着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客观存在。企业财务风险是我国国民经济而临的较为重要的一种风险。 2.全面性。企业的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中。只要企业生存,财务风险就存在。 3.不确定性。企业的财务风险虽然可以事前加以估计和控制,但由于影响财务活动的各种因素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事前不能准确地确定财务风险的大小。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分类

企业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关系研究

FINANCE AND MANAGEMENT 财务与管理·综合2011年第8期(中) 企业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关系研究 山东科技大学 商广蕾李妍玮 一、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基本概念 (一)财务杠杆原理财务杠杆,又称融资杠杆,是指企业对 资本成本中固定资本来源的利用程度。 (1)财务杠杆作用。所谓财务杠杆作用是指利用财务杠杆在提 高股东每股收益(EPS )中所起到的作用。财务杠杆能起到作用是因为在资金总额和资本结构既定的条件下,企业需要从息税前收益(EBIT )种支付的利息、优先股股利和租赁费用是固定的。当EBIT 增大时,每一元利润多负担的固定费用相应减少,从而给每一股普通股带来额外利润,这种由于财务杠杆多带来的额外利润,称之为财务杠杆利益。当企业的EBIT 减少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将会增加,从而给每一股普通股带来额外损失,我们称之为财务风险。可见,财务杠杆的作用具有正负两种效应,作为企业应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正面影响,发挥负债经营的作用,为企业的所有者创造更大的价值。 (2)财务杠杆系数。为了有效地反映出财务杠杆的作用,我们 通常引入一个变量,即财务杠杆系数。该系数反映了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两者之间的关系,即:DFL = (△EPS/EPS )/(△EBIT/EBIT )。式中,DFL 为财务杠杆系数;EPS 为 普通股每股利润; △EPS 为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额;EBIT 为息税前利润;△EBIT 为息税前利润的变动额。如果不考虑优先股股利,该式可表示为:DFL =EBIT/(EBIT-I )。通过上式不难看出两点:财务杠杆系数表明息税前利润增长引起的每股利润的增长幅度;在资本总额、息税前利润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财务风险越大,但预期每股利润也越大。(二)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它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利用财务杠杆可能增加了股东每股收益大幅波动的可 能性,进而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甚至破产的可能性。 如前分析,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企业的EBIT 下降,并且举债经营过程中,息税前收益率小于负债利率,企业就会获得财务杠杆损失,即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一般情况下,由于存在负债利息,必然使该系数大于1,即存在一种放大效应。该系数越大,普通股每股收益相对于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幅度也越大,表现为当息税前利润率下降时,普通股每股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从而财务风险也越大。反之,财务风险就越小。 二、财务杠杆与风险关系的影响因素 (一)息税前利润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 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小;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因此息税前利润率与财务杠杆系数呈相反方向变化。 (二)负债的利息率在息税前利润率和负债比率一定的情况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负债的利息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变化呈相同方向。 (三)企业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一个企业全部资本的价值构成和比例关系。在息税前利润率和负债利息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债务资本所占的比重越大,负债比率越高,则债务利息越大,表现 为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因此,负债比率与财务杠杆系数呈相同的方向变化。 财务杠杆的效应是具有双重性,有正负两种效应,而除了上述主要因素外,还有很多影响财务风险的其他因素,并且这其中有许多因素是不确定的,因而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来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企业要做的是结合本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财务状况,选择不同的筹资战略,尽可能发挥财务杠杆的积极效应,带来较大的财务杠杆利益,尽可能回避和转移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管理 (一)适度举债,合理利用财务杠杆通过上述分析,负债的 存在是产生财务杠杆效应的前提。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适度举债, 能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利益。 尤其是当企业生产运营状况良好,息税前利润率远高于负债的利息率时,财务杠杆在起正作用,此时应 加大债务比重,扩大财务杠杆系数,更好地发挥财务杠杆的放大效应。但随着负债的增加,负债成本上升,财务杠杆效应放大的同时,财务风险亦提高。特别是若此时企业发展不稳定,获利能力下降或波动较大,进一步举债带来的将是财务杠杆的负面影响。当息税前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时,尤其是当息税前利润率远低于负债利息率时,财务杠杆的放大效应使得这种负作用更明显,会使得企业偿债能力受到很大压力。此时企业就不能一味追求财务杠杆效应的扩大,应尽量降低债务比重,以减小财务杠杆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回避财务风险。因此,企业举债的数额应掌握在一个合理的界限,既能满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又能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在不同阶段,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作用和财务风险呈现出不同的关系,企业在利用财务杠杆时应慎重考虑。 (二)优化资本结构最优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目前企业主要的筹资方式为债务资金筹集和权益资金筹集,一般情况下负债的资金成本要低于权益资金成本。随着负债的增加,负债资本在企业资本构成中的比重上升,从而是综合资本成本率下降。并且,适度举债可获得较大的财务杠杆利益,因此,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实际上反映了企业最佳负债范围的确定。企业可从两方面下手来优化资本结构:从静态上,筹资时首先考虑内部筹资,如可加大留存收益比率,降低负债比率,降低总体上债务风险来优化资本结构。从动态上,从息税前利润率与负债利息率的比较入手。即当息税前利润率下降时,降低负债比率,从而减少财务杠杆系数,降低财务风险;而当息税前利润率上升时,适度提高负债比率,从而提高财务杠杆系数,提高息税前利润率。 (三)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收支风险降低收支性财务风险的根本方法是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努力提高息税前利润率。如果盈利能力提高了,企业收支风险就会降低。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第一,企业要认真贯彻国家的产业 8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