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胫腓骨骨干骨折

胫腓骨骨干骨折

胫腓骨骨干骨折
胫腓骨骨干骨折

胫腓骨骨干骨折

胫腓骨骨干骨折

在全身骨折中最为常见。10岁以下儿童尤为多见。其中以胫骨干单骨折最多,胫腓骨干双折次之,腓骨干单骨折最少。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承体重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连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担1/6的承重。胫骨中下1/3处易于骨折。胫骨上1/3骨折移位,易压迫腘动脉,造成小腿下段严重缺血坏死。胫骨中1/3骨折淤血潴留在小腿的骨筋膜室,增加室内压力造成缺血性肌挛缩。胫骨中下1/3骨折使滋养动脉断裂,易引起骨折延迟愈合。

病因

本病多由于直接暴力引起,直接暴力多见为压砸、冲撞、打击致伤,骨折线为横断或粉碎型;有时两小腿在同一平面折断,软组织损伤常较严重,易造成开放性骨折。间接暴力多见为高处跌下,跑跳的扭伤或滑倒所致的骨折;骨折线常为斜型或螺旋型,胫骨与腓骨多不在同一平面骨折。

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较显著,表现成角和重叠移位。应注意是否伴有腓总神经损伤,胫前、胫后动脉损伤,胫前区和腓肠肌区张力是否增加。往往骨折引起的并发症比骨折本身所产生的后果更严重。

胫腓骨骨折易发生那些并发症?

1、感染:发生率比较高,多发生在手术后早期;

2、脱位;血栓形成;神经损伤,血管损伤,

3、小腿骨筋膜综合征,观察足背动脉搏动,足趾血循,足趾活动等

胫腓骨骨折术后如何保持肢体功能位?

1、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足趾的主动屈伸和髌骨被动活动;

2、抬高患肢,抬臀活动。;

3、术后3天做膝关节屈曲活动,外固定术后5-7天做扶拐患肢不负重下床活动,外固定去除后充分练习各关节活动,之间负重活动。

4、禁止做患肢旋转活动,影响骨折稳定导致骨不连接;

胫腓骨骨折术后如何早期进行康复?

1、(1)术后1天床头开始做踝关节的主动屈伸练习;

(2)股四头肌,蝈绳肌的等长收缩练习,绷紧大腿肌肉约10秒,每日3-5组,每组10-15次;

(3)臀骨的等长收缩练习,臀部收缩10秒,再放松,5~10次或更多,反复练习;

(4)配合下肢的按摩治疗,可促进血液回流。

2、早期膝关节CPM机功能锻炼,锻炼应循序渐进,其速度与范围以患者的疼痛及切口的疼痛等进行调整。

3正确指导使用拐杖,练习使用双拐及健腿的支撑站立以及患肢在不负重状态下的

4禁止做患肢旋转活动,因其影响骨折端的稳定性。导致骨不连接。

行走。外固定去除后充分练习各关节的活动,逐渐负重活动。

微创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

微创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联合锁定钢板(LCP)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运用微创技术联合LCP治疗38例胫骨中下段骨折,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其中21例在2个月内愈合,11例在4个月时愈合,6例在6个月时愈合。结论:微创技术联合LCP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软组织损伤少、血供破坏少、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标签:胫骨中下段骨折;微创手术;锁定钢板 胫骨为人体重要的承重骨,因其位于皮下,软组织覆盖少,易遭受暴力而骨折,尤其是中下段骨折多见,由于营养动脉损伤,血运差,易出现骨折不愈合,再加上既往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一步损伤皮肤、皮下组织、骨膜,更易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1]。近年来兴起的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被认为符合BO生物学内固定理念,具有固定牢固,血运破坏少,骨折愈合快等优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骨科医师所接受[2]。笔者所在科自2008年4月-2012年1月,应用MIPPO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3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患者均为新鲜骨折,男24例,女14例,年龄32~61岁,平均46.5岁。骨折原因:车祸伤22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砸伤4例,扭伤2例。本组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以AO分型:A1 5例,A2 14例,A3 19例。其中28例为入院当天行急诊手术,10例因局部皮肤条件差,肿胀明显,有张力性水泡形成,选择于消肿后(7~10 d后)手术。 1.2 方法 选择硬外麻醉或全麻,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常规消毒铺巾,在C臂X线机透视下先行手法复位,点状复位钳经皮辅助复位并固定,主要恢复下肢力线、长度、对位,纠正旋转及成角畸形,无需解剖复位,若同时伴有腓骨骨折,先切开复位固定腓骨,可恢复胫骨长度,若复位不满意,必要时行有限切开复位(本组有限切开3例),选择合适长度锁定钢板,C臂X线机透视下确定钢板位置,保证远近两端均能固定3~4枚锁定螺钉,且不骚扰骨折线,确定位置后,在内踝上方沿钢板远端做3~4 cm切口,避开大隐静脉,分离至骨膜,由此处将锁定钢板插入皮下,皮下触摸矫正钢板位置,使其贴伏胫骨内侧,C臂X线机透视下移动钢板至骨折接近于钢板中央,远端通过锁定套筒打入3~4枚锁定螺钉,近端钉孔位置在皮外应用同种规格锁定钢板定位,用0.5 cm小切口插入锁定套筒,打入3~4枚锁定螺钉,避免骚扰骨折线。固定完毕C臂X线机透视确认骨折对位、对线,钢板螺钉位置好,则缝合切口,无需放置引流,无需外固定。

左胫骨骨折-完整病历

入院记录 姓名:黄叶单位:无 性别:男性住址:XX市XX区XX路103号 年龄:43岁入院时间:2016-12-5 15:30 婚姻:已婚记录时间:2016-12-5 17:00 民族:汉族病史陈述者:患者及家属 职业:无可靠程度:可靠 籍贯:XX省XX市联系人及电话:梁静茹*********** 主诉:摔伤左小腿肿痛活动受限6小时余。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6小时不慎摔倒,伤及左小腿,伤后即出现左小腿畸形、疼痛、渗血,伴左小腿活动受限。随后左小腿出现肿胀。患者当时无昏迷,无头晕头痛,无胸闷气促,无腹胀腹痛,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伤后由家人送至我科门诊,门诊给予相关处理及行DR检查后,考虑“左胫骨中段骨折”。遂为进一步治疗拟上述疾病收入我科。伤后患者精神一般,未进食,小便正常,大便未解。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肾病、心脏病慢性病史,无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病 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重大外伤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祥。 系统回顾 五官器:头部无疮疖及伤史。双眼视力尚可,无耳痛,外耳道流脓史。无慢性鼻塞及流脓性分泌物史。近年来常有右牙痛,无咽痛史。 呼吸系:无气喘,呼吸困难,长期咳嗽,咯痰及咯血史。无午后低热、胸痛史。 循环系:无心悸、气急、发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无高血压、心前区疼痛。 消化系:无腹痛、腹胀史。无腹泻史、无喛气、反酸、呕吐史。无呕血、黑便及长期便秘史。 血液系:无皮肤、粘膜出血、瘀点、瘀斑史。无贫血史。 泌尿生殖系:无尿频、尿急、血尿及排尿异常史。无颜面浮肿、腰酸、腰痛史。无阴道流血、痛经、白带过多、外阴瘙痒史。 神经精神系:无头痛、眩晕、昏厥、抽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史。 运动系:无游走性关节痛及运动障碍史。无关节脱位及骨折史。 个人史:原籍生长,生活条件可。否认去过疟疾、血吸虫病等疫区;否认特殊毒物接触史;否认烟酒嗜好;否认冶游史。 月经史:无。 婚育史:已婚已育多年,配偶及子女均体健,家庭和睦。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家族中存在类似病史及恶性肿瘤病史。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体温:36.6℃,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90mmHg

胫腓骨干骨折病人护理常规(相关知识)

胫腓骨干骨折病人护理常规 一、定义 胫腓骨干骨折是指胫骨结节、腓骨小头以下至内外踝以上的骨折。胫腓骨由于部位的关系,遭受直接暴力打击、压轧的机会较多又因胫骨前内侧紧贴皮肤,所以开放性骨折较多见。 二、临床表现 患肢疼痛并出现肿胀、畸形等。 三、护理诊断 1、疼痛:与骨折有关。 2、焦虑/恐惧:与疼痛、长期卧床及担忧预后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受损、开放性骨折及内固定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骨折后躯体活动受限有关。 5、潜在并发症:脂肪栓塞、骨筋膜室综合征、坠积性肺炎、骨化性肌炎、创伤性关节炎、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肌痉挛。 四、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开放性骨折、骨折合并小腿皮肤撕脱伤和其他合并伤病人。 2、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感觉、运动、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警惕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及小腿骨筋膜间区综合征,发现肢体远端动脉搏动触及不清、肢端发凉,感觉迟钝、肿胀严重、皮肤颜色改变,应立即通知医生,做出紧急处理。 3、体征应注意观察肢体的外形、长度、周径及整个小腿软组织的张力;小腿皮肤的皮温、颜色;足趾的活动有无疼痛等。此外还要注意有无足下垂等。正常情况下,足指内缘内踝和髌骨内缘应在同一直线上,胫腓骨折如发生移位,则此正常关系丧失。 五、护理措施 1、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体位:抬高患肢,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保持外固定松紧适度,防止

因伤后肢体肿胀使外固定过紧,造成压迫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2)石膏固定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肢的疼痛程度,有无麻木感,石膏固定24小时内要经常检查足趾的背伸和跖屈情况,以判断腓总神经是否受压。只要怀疑神经受压,就应立即刨开石膏减压。 (3)小夹板固定的护理:随时查看小夹板的松紧度及肢体有无麻木,疼痛等。严防局部压疮,肢体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4)牵引的护理:同牵引病人护理。 (5)同骨科常规术前护理。 2、术后护理: (1)同骨科常规术后护理。 (2)外固定器护理:同骨外固定术护理 (3)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感觉、运动、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警惕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及小腿骨筋膜间区综合征,发现肢体远端动脉搏动触及不清、肢端发凉,感觉迟钝、肿胀严重、皮肤颜色改变,应立即通知医生,做出紧急处理。 (4)骨筋膜室综合症切开术后须密切观察生命体症和出入水量变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有无肾功能损害 (5)抬高患肢,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以减轻水肿和疼痛,促进伤口愈合。取髂骨植骨的病人,术后第二天半卧位,放松髂肌减轻压痛。 (6)患肢功能锻炼应尽早开始,防止膝、踝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同时,在外固定坚强牢固的情况下,早期下床,适当给骨折端以应力刺激,促进骨折愈合 六、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 由于胫腓骨骨折术后并发症较多尤其是开放骨折延迟愈合,给病人带来较重的思想负担,表现为悲观、焦虑情绪,应多关心体贴病人,促进康复。 2、饮食指导 向患者宣教加强营养的重要性,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增加食欲。给予高热量,

病例讨论_百度文库.

前言 在病理学实习中,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形态学印象,并加强与临床知识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网络课程适当安排临床病例讨论(CPC),为了做好临床病例讨论,请注意以下问题: 1、课前预习:课前应抽出一定时间预习病例,熟悉病例内容并了解讨论要求,温习有关理论知识,讨论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2、归纳分析:在详细阅读了病例资料后,应首先将有关资料按系统归纳分类,按病程划分阶段,明确病变在何系统,如患有多系统疾病应分清主次,看哪种疾病为主要疾病和原发性疾病,哪种疾病为继发性病变,哪种为合并症。对于复杂病例,需联系病理与临床、大体与镜下、经过与进展等多方面资料进行归纳、综合分析,比较鉴别。 3、初步诊断:经过上述归纳分析最后做出初步诊断。对于疾病的诊断,除确定疾病名称外,还应进一步分型,即确定疾病的类型、阶段,以提示病变的特征(类型)和进展(分期)。如患者已死亡,还应对死因进行分析。 综上所述,可将临床病例讨论方法归纳为“归系统、抓重点、找联系、看发展、细鉴定、定诊断”,最后还要听老师的讲解与分析,以修正和充实自已的认识,积累经验,为以后临床诊断打下良好的基础。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病例讨论 病例1 A. 3171男性42岁 因骑车不慎跌倒,右小腿肿痛,急诊诊断为右小腿胫腓骨骨折,长靴形石膏固定后, 回家卧床休息。此后小腿肿痛无明显缓解。于伤后2周右下肢肿痛明显加重,去医院复查 ,拆除原石膏并重新固定包扎,但肿胀仍进行性发展至大腿,因胀痛难忍,再次急诊, 未得明确诊断。留察4天后坐起吃饭时突然高叫一声,当即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 讨论题:

胫腓骨骨干骨折

胫腓骨骨干骨折 胫腓骨骨干骨折 在全身骨折中最为常见。10岁以下儿童尤为多见。其中以胫骨干单骨折最多,胫腓骨干双折次之,腓骨干单骨折最少。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承体重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连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担1/6的承重。胫骨中下1/3处易于骨折。胫骨上1/3骨折移位,易压迫腘动脉,造成小腿下段严重缺血坏死。胫骨中1/3骨折淤血潴留在小腿的骨筋膜室,增加室内压力造成缺血性肌挛缩。胫骨中下1/3骨折使滋养动脉断裂,易引起骨折延迟愈合。 病因 本病多由于直接暴力引起,直接暴力多见为压砸、冲撞、打击致伤,骨折线为横断或粉碎型;有时两小腿在同一平面折断,软组织损伤常较严重,易造成开放性骨折。间接暴力多见为高处跌下,跑跳的扭伤或滑倒所致的骨折;骨折线常为斜型或螺旋型,胫骨与腓骨多不在同一平面骨折。 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较显著,表现成角和重叠移位。应注意是否伴有腓总神经损伤,胫前、胫后动脉损伤,胫前区和腓肠肌区张力是否增加。往往骨折引起的并发症比骨折本身所产生的后果更严重。 胫腓骨骨折易发生那些并发症? 1、感染:发生率比较高,多发生在手术后早期; 2、脱位;血栓形成;神经损伤,血管损伤, 3、小腿骨筋膜综合征,观察足背动脉搏动,足趾血循,足趾活动等 胫腓骨骨折术后如何保持肢体功能位? 1、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足趾的主动屈伸和髌骨被动活动; 2、抬高患肢,抬臀活动。; 3、术后3天做膝关节屈曲活动,外固定术后5-7天做扶拐患肢不负重下床活动,外固定去除后充分练习各关节活动,之间负重活动。 4、禁止做患肢旋转活动,影响骨折稳定导致骨不连接;

胫腓骨骨折术后如何早期进行康复? 1、(1)术后1天床头开始做踝关节的主动屈伸练习; (2)股四头肌,蝈绳肌的等长收缩练习,绷紧大腿肌肉约10秒,每日3-5组,每组10-15次; (3)臀骨的等长收缩练习,臀部收缩10秒,再放松,5~10次或更多,反复练习; (4)配合下肢的按摩治疗,可促进血液回流。 2、早期膝关节CPM机功能锻炼,锻炼应循序渐进,其速度与范围以患者的疼痛及切口的疼痛等进行调整。

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

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 (2011 年版) 一、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ICD-10 :S82.201 )行胫腓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 :78.57/79.16/ 79.36 )。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 年制和7 年制临床医学专用 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8 月第1 版)。 1. 病史:外伤史。 2. 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 活动。 3. 辅助检查:X 线检查发现胫腓骨干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 年制和7 年制临床医学专用 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8 月第1 版)。 1. 年龄在16 岁以上 2. 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 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 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w 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S8 2.201 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疾病编码。 2. 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胫腓骨干骨折。 3. 除外病理性骨折。 4. 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7 天。 1. 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血型、尿常规+ 镜检; 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 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胸部X 线平片、心电图; (4)骨科X 线检查。 2. 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 检查、下肢血管超声、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 〕285 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2. 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 分钟;手术超时3 小时加用一次;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l 时加用一次。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7 天。 1. 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和/ 或全麻。

胫腓骨中下1/3段骨折时机分析

胫腓骨中下1/3段骨折时机分析 目的探讨胫腓骨中下1/3段骨折的治疗时机。方法选择2006年~2012年间220例胫腓骨中下1/3段骨折治疗时机进行分析,其中急诊手术为164例,择期手术56例。结果22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8个月~2年,平均随访1年6个月,2例钢板过敏早期取出内固定,2例骨不连改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植骨后愈合。结论术前对治疗时机及方法的选择是极其的重要,在胫腓骨中下1/3段骨折治疗中,急诊手术为首选,同时以Ⅰ期闭合伤口、减张方法缝合。 标签:胫腓骨;骨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2006年~2012年220例。男186例,女34例;年龄15~70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89例,压砸伤19例,坠落伤12例;骨折类型横形11例,螺旋形34例,斜形21例,粉碎性骨折154例(其中有大块碟形碎骨片者54例);开放性骨折29例,闭合性骨折191例;其中急诊手术164例,1w内手术36例,2w内手术20例。 1.2方法 1.2.1开放性骨折来院行急诊清创术,根据软组织损伤严重程度采取跟骨牵引,等创口情况允许后行二期钢板内固定术。 1.2.2闭合性骨折急诊164例和择期56例(先行跟骨牵引,肿胀消退后)均应用微创技术进行复位、钢板固定。手术:于腓骨骨折端行纵形切口,复位、解剖钢板固定;于胫骨骨折端前外侧行纵形切口,长度刚好暴露骨折端及碎骨块,注意保护皮缘及骨膜,手法轻柔,尽量少损伤、少剥离骨膜及碎骨块上的软组织,清除血肿及坏死组织,对骨块较大者结合螺钉和钢丝内固定,使脛骨恢复正常的力线,尽量做到解剖复位。所有病例如遇软组织肿胀严重的,使用网状减张方法进行缝合:急诊手术病例中有2例皮缘坏死,经2~3w换药,伤口愈合,其余均Ⅰ期闭合;择期手术中有9例皮缘坏死,经2~6w换药,6例伤口愈合,其余3例均因不配合换药出现钢板外露、伤口感染,在术后1年时取出内固定并行减张缝合后愈合。共有2例患者因钢板过敏在术后6~8个月时取出内固定后愈合,2例患者因过早行走导致钢板断裂造成骨不连改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植骨后愈合。 1.3术后处理术后抬高患肢、高压氧、预防感染、预防血栓形成、脱水、对症治疗。 2讨论 由于胫腓骨中下1/3段前方软组织较少,血供不良,在由强大暴力损伤的复

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2017)

胫腓骨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病名 中医病名:胫腓骨骨折(TCD 编码:BGG000)。 西医病名:胫腓骨骨折(ICD-10 编码:S82.201)。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进行诊断。 (1)有外伤史。 (2)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畸形,功能丧失。上1/3骨折可引起血管、神经损伤。 (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骨折分类、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较显著,甚至有骨擦音,异常活动。骨折可有成角和重叠移位。 (2)应常规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腓总神经有无损伤。注意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 (3)X线检查,了解骨折类型。 (4)对于胫、腓骨远端涉及干骺端及关节面的骨折(Pilon骨折)诊断上除了标准的前后位和侧位摄片,还可行CT及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移位、压缩方向和程度。 (二)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伤后1~2周。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临床常见局部瘀肿明显,疼痛较甚。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瘀血未尽,筋骨未连。 3.肝肾不足证:伤后>4周。表现为骨折愈合迟缓,骨痂较少,腰膝酸软,面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三)分型 1.横断骨折:直接暴力以重物打击、踢伤、撞击伤、碾扎伤、压砸伤等多见,暴力多来自小腿前外、内侧,胫腓两骨骨折线多在同一水平,骨折线多呈横断,软组织常挫伤严重,甚至发生皮肤坏死、骨外露。

2.斜形骨折:间接暴力多为高处坠下、旋转暴力、扭伤、跌倒等由传达暴力所致骨折,骨折多呈斜形或螺旋形,常有不同程度的断端向内、后成角,远端外旋、重叠移位。 3.粉碎型骨折:巨大暴力或交通事故伤多为粉碎型骨折。 三、治疗方案 (一)手法复位:适用于骨折较稳定的横断骨折,麻醉成功后(疼痛较轻者可以不麻醉),两个助手分别在膝部和踝部作对抗牵引,术者两手在骨折端根据移位的方向,推压挤捏骨断端,复位后可以感觉骨嵴平整,骨折端稳定,表明复位成功。 (二)外固定 1.石膏固定:用于裂纹骨折或无移位骨折。 2.夹板固定:复位后较稳定的骨折,以夹板固定。上1/3骨折要超膝关节,下1/3骨折要超踝关节,并根据骨折的类型而放置相应的压垫。须注意预防小腿内侧夹板下皮肤溃疡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形成。 (三)骨牵引疗法 1、适应症 适用于斜形、螺旋形或轻度粉碎性的不稳定骨折,以及各种类型骨折需手术治疗的术前治疗。 2、操作方法 在局麻下行跟骨骨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为4~6Kg,48小时内摄X线片,检查骨折对位情况。重叠移位纠正后应减至2~3Kg维持重量牵引,以免过牵。肿胀消退后用夹板固定,残余移位可用手法或改变牵引力线矫正。 (四)手术治疗 1、髓内钉或钢板内固定治疗:适用于大多数胫腓骨骨折,经闭合复位后不稳定,夹板和石膏等外固定困难者。 2、外固定架治疗:适合粉碎性骨折,软组织挫伤、肿胀严重或缺损者,可减少创伤局部软组织损伤,不剥离骨膜,不破坏血运,软组织愈合快,减少钢板外露、骨外露等情况发生。 3、闭合复位弹性钉内固定:适用于小儿骨折,闭合复位成功后,在透视下从胫骨结节内外侧插入弹性钉进行固定。 (五)辨证治疗 1.血瘀气滞证: 治法: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胫腓骨干骨折

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ICD-10:S82.201) 行胫腓骨干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7/79.16/ 79.36)。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胫腓骨干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

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 2.201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胫腓骨干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7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镜检; (2)电解质检查、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4)骨科X线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CT检查、下肢血管超声、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

胫腓骨远端骨折

胫腓骨远端骨折 —、概述 胫腓骨远端骨折,也称pilon骨折,一般是指胫骨远端1/3波及胫距关节面的骨折,胫骨远端关节面严重粉碎,骨缺损及远端松质骨压缩,常合并有腓骨下段骨折(约75%~85% )和严重软组织挫伤。自1911年法国医生EtienneDestotPilon教授首次用Pilon骨折来定义胫骨远端骨折以来,对Pilon骨折治疗的探索已经持续了100多年。1969年,Ruedi和Allgower介绍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切开复位内固定原则,即精确的关节面复位、恢复下肢长度和力线、坚强的骨折内固定以及早期关节活动,但后来的发展却因在高能量骨折治疗中出现的灾难性并发症而受到限制;随着国内外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和修正,治疗效果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对于严重的Pilon骨折仍是临床棘手的问题,其并发症多,病残率高。 二、病因病机 1、轴向压缩 髙处坠落、车祸等巨大暴力作用引起轴向作用力,暴力经距骨轴向传导至胫骨远端,导致关节面嵌入;可合并明显的粉碎性骨折。如果腓骨保持完整,则踝关节被迫内翻,踝穴顶部内侧受压。损伤时踝关节跖屈或背屈可分别导致后侧或前侧穴顶损伤。软组织损伤严重,常伴腓骨骨折,预后不佳。 2、剪切应力 滑雪或摔倒等扭转暴力作用,其机制主要是扭转合并内翻或外翻暴力。产生2块或2块以上大的骨折块及细小的关节粉碎骨折块。通常合并腓骨的横行或短斜行骨折。 3、压缩及剪切联合力 这类骨折表现出压缩及剪切两种成分的特征。两种暴力的向量决定骨折的类型。受伤时踝关节的位置与骨折类型密切相关:跖屈时,胫骨后方骨折块较大;中立位时,垂直轴向暴力作用使整个关节面破坏或前、后踝出现大游离骨块的“Y”型骨折;背伸位时距骨前端插人踝穴,使胫骨前端和胫骨骨折;外翻时,扭转暴力作用使胫骨远端外侧骨折;内翻时,出现内侧骨折;当轴向暴力和扭转暴力联合作用时,踝关节脱位,关节面嵌插干骺端粉碎性骨折。由于其高能量损伤的本质,这些骨折通常合并特殊类型的并发损伤:跟骨骨折、胫骨平台骨折、骨盆及椎体骨折。 三、评估 1、临床评估 ●大部分胫腓骨远端骨折合并高能损伤,必须进行创伤的全面检查及评估。 ●患者典型表现是受累小腿远端不同程度的疼痛、畸形、肿胀、不能行走。 ●评估包括神经血管情况检查及任何合并伤的评估。 ●该区域胫骨紧贴皮下;因此骨折移位或皮肤压力过高会导致闭合损伤转变为开放性损 伤。

骨四修订胫骨中下段骨折

胫骨中下段骨折(中西医病名相同) 一、概逑 胫骨是人体小腿的主要负重骨,其上端稍后倾,左右膨大形成内外两髁。以其两髁关节面,与股骨下端构成膝关节,其下端与腓骨下端和距骨上关节面构成踝关节。其上2/3横断呈三角形,中下1/3部移行为近圆柱形,且较细,至下段移行为膨大的四方形,故胫骨中下段骨折为胫骨干骨折的好发部位。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进行诊断。 (1)有外伤史。 (2)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畸形,功能丧失。 (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骨折分类、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较显著,甚至有骨擦音,异常活动。骨折可有成角和重叠移位。 (2)应常规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腓总神经有无损伤。注意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 (3)X线检查,了解骨折类型。 (二)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伤后1周~2周。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临床常见局部瘀肿明显,疼痛较甚。 2.瘀血凝滞证:伤后2周~4周,瘀血未尽,筋骨未连。 3.肝肾不足证:伤后>4周。表现为骨折愈合迟缓,骨痂较少,腰膝酸软,面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三)骨折分期及分型 1,分期 初期;伤后1~2周内,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常肿胀严重,可伴有张力性水泡。

中期;伤后2~4周, 肿胀逐步消退, 有少许骨痂生长, 骨折断端相对穏定, 手法复位困难. 此时如需要复位, 应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 后期; 伤后4周以上. 骨折断端成熟骨痂形成, 逐步塑形改造, 已相当稳定. 此吋无法手法复位、调整。如有影响功能的严重畸形,需手术治疗。 2,分型 (1).横断骨折:直接暴力以重物打击、踢伤、撞击伤、碾扎伤、压砸伤等多见,暴力多来自小腿前外、内侧,骨折线多呈横断,软组织常挫伤严重,甚至发生皮肤坏死、骨外露。 (2).斜形骨折:间接暴力多为高处坠下、旋转暴力、扭伤、跌倒等由传达暴力所致骨折,骨折多呈斜形或螺旋形,常有不同程度的断端向内、后成角,远端外旋、重叠移位。 (3).粉碎型骨折:巨大暴力或交通事故伤多为粉碎型骨折。 三、治疗方案 (一)手法复位:适用于骨折较稳定的横断骨折,麻醉成功后(疼痛较轻者可以不麻醉),两个助手分别在膝部和踝部作对抗牵引,术者两手在骨折端根据移位的方向,推压挤捏骨断端,复位后可以感觉骨嵴平整,骨折端稳定,表明复位成功。 (二)外固定 1.石膏固定:用于裂纹骨折或无移位骨折。 2.夹板固定:复位后较稳定的骨折,以夹板固定。胫骨中下段骨折要超踝关节,并根据骨折的类型而放置相应的压垫。须注意预防小腿内侧夹板下皮肤溃疡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形成。 (三)手术治疗 1.闭合复位弹性钉内固定:适用于小儿骨折,闭合复位成功后,在透视下从胫骨结节内外侧插入弹性钉进行固定。 2.闭合复位克斯针交叉固定或髓内针固定:适用于胫骨中下段横断或斜形骨折,经闭合复位后不稳定者,夹板和石膏等外固定困难,先采用手法进行复位,复位成功后用克斯针交叉固定或髓内针进行固定。 3,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对于粉碎型性骨折,闭合复位成功后,为维持胫骨的长度,可以使用外固定架固定。 4,切开复位内固定;(1)接骨板固定术--经皮微创接骨术,适应证;有移位的胫骨中下段不稳定骨折,严重胫骨干粉碎骨折。(2)带锁髄内钉固定术,适应证;适用于

胫腓骨骨折护理

胫腓骨骨折护理 一、解剖生理 胫骨是人体小腿的主要负重骨,其上端稍后倾,左右膨大形成内外两髁,以其两髁关节面与股骨下端构成膝关节,其下端与腓骨下端和距骨上关节面构成踝关节,胫骨提的前面为胫骨嵴,与胫骨的内侧面直接位于皮下,是触摸检查骨折移位和复位情况的重要标志。 腓骨细长,本身不直接负重,为小腿肌肉附着部,有加强和支持胫骨的作用,腓骨位于胫骨外侧偏后方,为膝关节外侧的一个骨性标志。 二、临床表现 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患肢短缩或成角畸形,有骨擦音,易触及骨折端,如伴有血管神经损伤则可出现患肢远端供血不足,感觉运动障碍,足趾不能背屈,足下垂等。如合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症,则出现患肢缺血性疼痛,呈进行加重,皮肤肿胀明显,常起张力性水疱,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触摸不清,肢体末端感觉减退甚至丧失,肌力减弱。 三、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开放性骨折,骨折合并小腿皮肤撕脱伤和其他合并伤的病人,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口唇紫绀,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时,应立即投入抢救,输液、输血、输氧等。

3.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感觉运动,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警惕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及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现肢体远端动脉搏动触及不清,肢端发凉,感觉迟钝,肿胀严重,皮肤颜色改变,立即通知医生,做出紧急处理。 4.患肢抬高,保持中立位,严禁外旋,为防止足跟压伤,可在踝部垫小软枕,以使足跟悬空。 5.遵医嘱作相关术前准备,如备皮、禁食禁饮、练习床上大小便等。若为开放性骨折,一定要先消毒伤口,并以无菌纱布覆盖,再消毒周围皮肤。 (二)术后护理 1.减轻疼痛及病情观察,手术当晚根据医嘱对症止痛,减轻病人术后痛苦,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肢体应保持功能位置,观察肢体的感觉运动,末梢循环,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有引流管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等。 2.饮食护理,进高钙宜消化饮食,由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应鼓励患者多进食水果、蔬菜,增加植物纤维,防止便秘。 3.并发症的预防,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道,泌尿系感染及褥疮,应尽可能多巡视病房,及时了解病人具体情况并指导病人预防并发症,鼓励病人每天做深呼吸,多饮水,定时协助病人翻身,保持床铺干燥整洁,经常按摩受压部位,对于手术后石膏外固定者,石膏边缘应给予保护。

胫腓骨骨折诊疗方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 重点病种临床诊疗方案 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骨伤科 胫腓骨干骨折 胫腓骨干骨折(fracture of shaft of tibia and fibula)是指胫骨结节、腓骨小头以下至内、外踝以上的骨折。其中以胫腓骨双骨折最多,单纯胫骨骨折次之,单纯腓骨骨折少见。本病在全身长骨骨折中发生率较高,约占全身骨折的13.7%,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以青壮年和10岁以下儿童多见。 一、诊断 本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进行诊断。 (一)诊断依据 1、病史:具有外伤史。 2、症状体征: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畸形,局部可及骨擦感、异 常活动,功能丧失。上1/3骨折可引起血管、神经损伤。 3、影像学检查: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骨折分类、移位情况。 (二)诊断分型 我院采用AO(Muller 1990)骨折分类,将胫腓骨骨干骨折分为A、B、C、三型,其中每一种分型之下又包括三个亚型。 A型=简单骨折

A1:简单骨折,螺旋形 A2:简单骨折,斜形(>30°) A3:简单骨折,横断(<30°) B型=蝶型骨折 B1:蝶形骨折,螺旋蝶形 B2:蝶形骨折,弯曲蝶形 B3:蝶形骨折,粉碎蝶形 C型=复杂骨折 C1:复杂骨折,螺旋形 C2:复杂骨折,多段 C3:复杂骨折,无规律 (三)证候分类 1、胫腓骨上段骨折:小腿上段肿胀,压痛明显,骨折线在胫腓骨上1/3处。 2、胫腓骨中段骨折:小腿中段肿胀,压痛明显,骨折线在胫腓骨中1/3处。 3、胫腓骨下段骨折:小腿下段肿胀,压痛明显,骨折线在胫腓骨下1/3处。 (四)分期 根据病程可以分为早、中、晚三期。 早期:伤后1—2周内。 中期:伤后3—4周左右。 晚期:伤后4周以上。

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指导(修订版)

胫腓骨骨折的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骨折前期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抬高患肢并制动,采取 舒适体体位。 2. 活动患肢末趾小关节,做肌肉等长收缩运动,骨折中期 逐渐恢复踝关节活动。 3. 手术后的患者尽早恢复功能锻炼,可双拐助行活动,指 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后期逐渐恢复下肢屈伸及旋转活动,定期复查X片,了解骨折恢复情况。 4、下床活动时防跌倒。 (二)饮食指导 1、血瘀气滞证:宜食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食品,如白萝 卜、红糖、山楂、生姜等,少食甜食、土豆等胀气食物,尤其不 可过早食以肥腻滋补之品。 2、瘀血凝滞证:宜进活血化瘀的食品,满足骨痂生长的需 要,加以骨头汤、鸽子汤等高蛋白食物。 3、肝肾不足证:宜进滋补肝肾、补益气血的食品,如鱼、 虾、肉、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适量的食用榛子、核桃等坚 果类食物以补充钙的摄入及微量元素。 (三)情志调理 1、向患者介绍本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取得患者理解 和配合,消除不良情绪。 2、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疼痛时出现情绪烦躁,使用安神静志法:患者闭目静心 全身放松、平静呼吸,或听音乐,以达到周身气血流通舒畅。 (四)康复指导 原则:早锻炼,晚负重 术后24小时即开始指导患肢踝背伸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 炼,收缩10s,放松10s,患肢15~20次/组,健侧20~30次/组,2~3次/天。健侧可练习直腿抬高,抬高时慢慢抬起,当抬到10~20cm时停止3~5s,再缓慢放下,反复练习,以不疲劳为宜早期(伤后1~2周)多以患肢肌肉收缩活动为主以及髌骨 的被动运动,防止过度活动或剧烈活动,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 利于消肿,稳定骨折。 中期(伤后3~5周)逐渐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和踝关节的 活动。根据个体情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运动量及时间,并逐渐 由被动活动转主动活动, 指导患者在床上患肢不负重活动,进行肢体膝关节、踝关节以及足的小关节主动伸屈锻炼,髋关节的内收外展练习,利用牵引床以进行上臂活动锻炼,训练臂力,以便下地时用拐。注意循序 渐进训练 选择钢板螺钉或髓内针固定,若固定牢固,手术4-6周可负重行走。 后期(伤后6~8周)继续加强原来的功能锻炼并鼓励患者 从床边扶床,拄双拐患肢不负重活动向部分负重活动逐步过渡。

胫腓骨骨干骨折治疗指南

胫腓骨干骨折诊疗指南 (一)诊断依据。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胫腓骨干骨折。 为进一步了解骨折块移位情况,可行CT检查,指导手术治疗。当末梢脉搏搏动有障碍时,或高度怀疑有血管损伤时,应行血管造影术。 4.应注意检查软组织情况、筋膜室张力、末梢脉搏和下肢神经功能状态。开放伤口,应查清其与骨折端和膝关节的关系。必要时应测定筋膜室压力。 5.胫腓骨干骨折分类:AO分类: A.简单骨折:A1.螺旋形;A2.斜行(≥30°);A3.横断(<30°)。 B.楔形骨折:B1.螺旋楔形;B2.弯曲楔形;B3.粉碎楔形。 C.复杂骨折:C1.有两个内侧骨块;C2.多段;C3.不规则。 (二)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其适应证。 1、保守治疗(闭合复位、骨牵引、石膏制动) 适应证:○1小儿骨折;○2胫骨骨干的不全骨折或横行骨折,腓骨仍完好者,复位后辅以石膏外固定可稳定者;○3距下胫腓联合10cm以上的单纯腓骨骨折不出现神经损伤征象者。 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患者,不能承受麻醉或手术风险极大者。 2.手术治疗: 适应证:○1青年和成人的胫骨干骨折为稳定骨折端,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均可手术内固定;○2严重污染的开放性骨折及感染性骨折患者;○3脊柱损伤致截瘫患者为便于护理减少并发症,也可手术治疗。○4腓骨头骨折出现腓总神经损害征象者。 手术方式选择:○1开发性骨折,Gustilio I°或污染不重的II°骨折可清创后选择内固定,污染和损伤重应根据情况选择外固定支架固定,便于观察和处理伤口;○2AO A型和B型骨折可首选胫骨髓内钉固定,粉碎性骨折及长段骨折应选择钢板螺钉治疗。

胫腓骨骨折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胫腓骨骨折临床诊疗规范样本 [定义] 胫腓骨骨折是指胫骨和/或腓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诊断] 一、病史 本病多有明显外伤史,起病紧急,可由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致伤。直接暴力常常是交通事故或工农业外伤,可造成严重的开放伤口。间接暴力通常是运动或生活损伤,在足部固定时小腿扭转或小腿固定有扭转暴力作用于足部致伤。 二、症状和体征 1、伤后患肢疼痛明显,移动肢体时显著加重。 2、患肢小腿肿胀,可见皮肤瘀斑。 3、不能站立与行走。 4、小腿骨折处压痛明显。 5、骨折局部有骨异常活动及骨擦感。 6、骨折局部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成角、短缩及旋转畸形。 三、特殊检查 纵轴叩击痛阳性。 四、辅助检查

常规应给予前后位与侧位X线摄片,可明确诊断及骨折类型。 五、鉴别诊断 儿童的青枝骨折和积累性劳损所致的腓骨下1/3疲劳性骨折,临床上症状和体征可不明显,应注意病史的采集和X 线摄片检查。 [证候分类] AO骨折分类法是以数码来表达骨折的诊断分类。根据AO骨折分类法将胫腓骨骨折如下分类。 A简单骨折 A1螺旋 1 腓骨完整 2 在另一水平的腓骨骨折 3 在同一水平的腓骨骨折 A2斜形(≥30°) 1 腓骨完整 2 在另一水平的腓骨骨折 3 在同一水平的腓骨骨折 A3横形(<30°) 1 腓骨完整 2 在另一水平的腓骨骨折

3 在同一水平的腓骨骨折B楔形骨折 B1螺旋楔形 1 腓骨完整 2 在另一水平的腓骨骨折 3 在同一水平的腓骨骨折B2弯曲楔形 1 腓骨完整 2 在另一水平的腓骨骨折 3 在同一水平的腓骨骨折B3粉碎楔形 1 腓骨完整 2 在另一水平的腓骨骨折 3 在同一水平的腓骨骨折C复杂骨折 C1螺旋形 l 两块中间骨块 ②三块中间骨块 3 多于三块中间骨块 C2多段形 ①一块中间骨块

胫腓骨骨折手术同意书

河南省现代医学研究院中医院骨科 胫腓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术前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民族:床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拟定手术日期:年月日住院号: 治疗建议: 入院后经治医师对我的病史进行了详细询问,对我的身体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并做了必要的辅助检查,涉及我健康问题的相关专家也进行了会诊。经治医师告诉我,目前对我的病症考虑如下诊断: 对于该病症,医师已将目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向我作了介绍,结合我的具体情况和医师的建议,我最终考虑可以接受以下适合我的病情的手术治疗方案: 手术潜在风险及对策: 医生告知我如下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可能发生的一些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任何手术麻醉都存在风险和局限性。 2、任何所用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包括轻度的恶心、皮疹等症状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我理解此手术存在以下风险和局限性: 1)麻醉意外,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2)根据术中情况变更术式或内固定方式; 3)术中损伤神经、血管及邻近器官,如运动神经损伤致相应肌肉功能失支配,引起肢体功能障碍甚至残疾;皮神经损伤致相应部位麻木疼痛;血管损伤导致大出血,严重者可致休克,肢体缺血性挛缩甚至危及生命。 4)围手术期心、肺、脑血管意外出现: a、脑出血或脑栓塞,神志不清,昏迷甚至死亡; b、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血压降低,休克,甚至死亡; c、肺栓塞,呼吸功能障碍,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5)伤口并发症:感染、裂开、出血、血肿、不愈合或延迟愈合、脂肪液化、瘘管及窦道形成、内固定外露,各种原因伤口不能一期闭合,需植皮、皮瓣移植或延迟关闭再次手术; 术后切口或创口部疤痕形成,甚至可能形成增殖性疤痕或疤痕疙瘩,影响功能及美观。 本人(或家属)明确以上内容签名:

-胫腓骨骨折护理常规

胫腓骨骨折护理常规 胫腓骨骨折常指小腿部胫腓骨骨干骨折。由于整个胫骨位于皮下,骨折端容易穿破皮肤,成为开放性骨折。由于骨折后骨髓腔出血、血管或肌肉损伤出血,均可引起骨筋膜室压力增高,故胫腓骨骨折应警惕骨筋膜室综合症,必要时尽早切开减压。稳定性骨折,可考虑保守治疗。不稳定性骨折建议手术治疗,主要方法有:钢板螺钉内固定术,髓内钉固定,外固定架固定术。 1.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 1.1伤口渗血情况。 1.2皮肤的色泽、温度。 1.3患肢末梢血运、感觉情况。 1.4注意评估“5P”征:有无疼痛、苍白、感觉异常、麻痹、脉搏消失,观察有无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 2.护理问题 2.1疼痛 2.2患肢活动受限(活动无耐力) 2.3感染或有感染的危险 2. 4有周围神经血管损伤的危险 2. 5焦虑 2. 6知识缺乏 3.护理措施 3.1保守治疗。 3.1.1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3. 1. 2保守治疗的病人主要采用手法复位后石膏或小夹板固定。护理措施同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的护理。石膏固定3-4周。固定期间均应注意石膏和夹板的松紧度,6-8周可扶拐部分负重行走。 3. 1. 3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患者,尽早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与踝泵练习,未固定的关节应适当功能锻炼。 3. 2手术治疗 3. 2. 1术前护理:同骨科术前护理。 3. 2. 2术后护理:同骨科术后护理。 3. 2. 2. 1患肢肿胀护理:术后抬高患肢,高于患者心脏水平,以利于血液循环,减轻患肢肿胀。注意观察石膏内伤口渗血情况,患肢末梢血液循环、颜色、感觉及运动情况 3. 2. 2. 2使用外固定架治疗,保持钉道处伤口清洁干燥,钉道处涂0.5%活力碘,每班1次。 3. 2 .2. 3功能锻炼:早期在床上活动,主动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与踝泵练习。1周可扶拐下地,患肢不负重。6-8周可扶拐部分负重行走。 4.护理评价 4. 1疼痛缓解。 4. 2骨折固定正确有效。 4.3无感染发生或感染得到及时控制。 4.4神经血管无合并损伤。 4. 5焦虑缓解并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4. 6患者了解疾病内容。 5.出院指导:同骨科手术前后出院指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