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469.10 KB
- 文档页数:9
艾灸基础知识什么是艾灸?艾灸是中医的一种疗法,是利用艾草的燃烧产生的热量和草药的药性,通过燃烧艾条或放置艾绒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穴位,以热刺激和药性渗透的方式,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的原理艾灸的原理包括两个方面:热刺激和药性渗透。
热刺激:艾灸时,艾草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能够直接作用于人体穴位,刺激穴位周围的神经末梢,促进气血的运行,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
药性渗透:艾草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能够通过燃烧的方式释放出来,经由皮肤渗透进入人体,达到调理气血、养护脏腑的作用。
艾灸的分类艾灸根据不同的灸法和不同的穴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直接灸:将艾条点燃后直接放在皮肤上灸热穴位。
2. 间接灸:用中间隔介物(如姜片、蒜片等)将艾条与皮肤隔开,再用火烧热介物进行灸热穴位。
3. 穴位灸:根据病症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灸疗。
4. 热敷灸:借助湿热敷布和艾草的渗透作用,贴敷在一定的穴位上,用热量温热穴位。
艾灸的适应症艾灸在中医临床上广泛应用,并且具有较好的疗效。
一般适用于以下症状和疾病:1. 感冒、咳嗽、咽喉疼痛等呼吸系统疾病。
2. 肩颈痛、腰腿痛、关节痛等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3. 消化不良、腹胀、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
4. 失眠、头痛、焦虑等神经系统疾病。
5. 妇科病、男科病、泌尿系统疾病等。
艾灸的注意事项1. 艾灸时要注意火候,避免烫伤皮肤。
2. 老年人、孕妇、疲劳过度或热量过高的人要避免过多的艾灸疗程。
3. 艾灸后应避免吹风、洗澡、受凉等,以免引起感冒或伤风。
4. 盲目艾灸可能会导致过敏、瘀血等副作用,所以在进行艾灸疗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独特的疗效和效果,但是使用时需要谨慎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如果遇到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灸法灸,灼烧的意思。
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烧材料,熏灼或温熨体表一定部位,通过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叶为主,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
《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用作灸料的艾绒是用干燥的艾叶除去杂质捣碎成细软的艾绒,贮藏备用。
《孟子·离娄篇》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
灸法的作用(一)温经散寒《素问·异法方宜论》记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
”可见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流的功能。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温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
(二)扶阳固脱《扁鹊心书》记载:“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伤寒杂病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云:“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
”可见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以扶助虚脱之阳气。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泻、痰饮等。
(三)消瘀散结《灵枢·刺节真邪》记载:“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
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自散。
所以临床上常用于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
(四)防病保健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疾》记载:“河洛间土地多寒流,儿喜病惊。
其俗生儿三日,喜逆灸以防之,又灸以防噤。
”《备急千金要方·针灸上》云:“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
”《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
”《医说针灸》也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
”说明艾灸足三里有防病保健作用,今人称之为“保健灸”,也就是说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客服问答一、基础问答1、艾灸治病的原理是什么?1)艾灸治病养生的原理一方面是用热力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寒除湿等效果。
另一方面是借助艾草本身的药力,因为艾草是中药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条经络的药物。
艾燃烧时能产生特殊的短红外线,渗透力是普通长红外线的3到4倍,对人体的渗透力在10mm以上,能够激活细胞免疫激活素,提高人体特殊免疫力。
艾灸同时具有通经脉和自动找病位的功能。
中医研究机构用其他药材和其他物质各种物理化学方法射线等等与艾作对比研究,结果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完全代替艾。
人类上万年唯独以艾为主做灸的原材料,自然是有其原因的!2)艾灸施于穴位,通过热和能量输入,引起人体“应激反应”,调动经脉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
从而疏通脏腑,加速皮肤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疾病的作用。
艾灸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适合患者在家中使用,配合医师治疗,以巩固疗效,也适合百姓居家保健。
详细解释:1,灸法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同时灸法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
2,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
3,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有利于治疗作用的近红外线。
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
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
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的较高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4,近红外线,能够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激活素”。
这种免疫激活素具有免疫和调节的作用,它能够有效的调节荷尔蒙和性激素的分泌,能够增强女性卵巢的功能,消除和改善痛经、闭经、性冷淡、不孕症等;也能够有效的消除男性的阳痿、遗精、早泄等疾病。
艾灸100个基本知识以下是艾灸的100个基本知识:1.什么是艾灸?2.艾灸的原理是什么?3.艾灸适合哪些人群?4.艾灸的禁忌症有哪些?5.艾灸的操作方法有哪些?6.艾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7.艾灸的适应症有哪些?8.艾灸的疗效如何?9.艾灸的使用禁忌有哪些?10.艾灸的副作用有哪些?11.如何选择优质的艾灸条?12.如何正确使用艾灸条?13.艾灸条燃烧时应该注意什么?14.艾灸条的储存方法有哪些?15.艾灸的起源和历史是什么?16.艾灸在中医中的应用有哪些?17.艾灸的操作流程是什么?18.艾灸的治疗原则是什么?19.艾灸的取穴原则是什么?20.艾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21.艾灸的禁忌症有哪些?22.如何避免艾灸烫伤?23.艾灸的治疗效果如何?24.艾灸的使用方法有哪些?25.艾灸的适应症有哪些?26.艾灸的疗效如何?27.艾灸的使用禁忌有哪些?28.艾灸的副作用有哪些?29.如何选择优质的艾条?30.如何正确使用艾条?31.艾条燃烧时应该注意什么?32.艾条的储存方法有哪些?33.如何进行隔物灸?34.如何进行间接灸?35.如何进行直接灸?36.如何进行温针灸?37.如何进行雷火针灸?38.如何进行太乙针灸?39.如何进行脐疗针灸?40.如何进行铺罐针灸法?41.如何进行密刺法针灸疗法?42.如何进行皮肤针法针灸疗法?43.如何进行腕踝针法针灸疗法?44.如何进行巨刺针法针灸疗法?45.如何进行锋钩针法针灸疗法?46.如何进行三棱针法针灸疗法?47.如何进行头针法针灸疗法?48.如何进行耳针法针灸疗法?49.如何进行腹针法针灸疗法?50.如何进行足针法针灸疗法?51.如何进行梅花针法针灸疗法?52.如何进行皮内针法针灸疗法?53.以下是艾灸的更多基本知识:54.如何进行穴位注射法针灸疗法?55.如何进行穴位贴敷法针灸疗法?56.如何进行穴位按摩法针灸疗法?57.如何进行自我按摩法针灸疗法?58.如何进行间接灸法针灸疗法?59.如何进行雷火灸法针灸疗法?60.如何进行太乙神针针灸疗法?61.如何进行艾条灸法针灸疗法?62.如何进行灯火灸法针灸疗法?63.如何进行药物灸法针灸疗法?64.如何进行敷灸法针灸疗法?65.如何进行药饼灸法针灸疗法?66.如何进行隔姜灸法针灸疗法?67.如何进行隔蒜灸法针灸疗法?68.如何进行隔附子饼灸法针灸疗法?69.如何进行竹茹灸法针灸疗法?70.如何进行药捻灸法针灸疗法?71.如何进行黄蜡灸法针灸疗法?72.如何进行灯火灸法针灸疗法?73.如何进行火龙灸法针灸疗法?74.如何进行太乙神针和雷火神针的异同?75.如何理解艾灸的补泻原则?76.艾灸对哪些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77.艾灸的补泻方法有哪些?78.艾灸的取穴技巧有哪些?79.艾灸时如何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80.艾灸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81.艾灸后应该如何护理患者的皮肤?82.艾灸的治疗原理是什么?83.艾灸的常用方法有哪些?84.艾灸的使用禁忌有哪些?85.艾灸的副作用有哪些?如何避免?86.以下是艾灸的更多基本知识:87.什么是艾条灸?艾条灸如何操作?88.艾条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89.艾条灸的禁忌症有哪些?90.艾条灸的适应症有哪些?91.艾条灸的疗效如何?92.艾条灸的使用方法有哪些?93.艾条灸的副作用有哪些?如何避免?94.如何选择优质的艾条?95.如何正确使用艾条?96.艾条燃烧时应该注意什么?97.艾条的储存方法有哪些?98.什么是隔物灸?隔物灸如何操作?99.隔物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00.隔物灸的禁忌症有哪些?。
艾灸基础知识艾灸基础知识1. 什么是艾灸?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使用艾草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艾灸具有活血祛湿、温经散寒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保健养生等领域。
2. 艾灸的原理艾灸的疗效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热刺激:艾草燃烧时会产生热量,直接作用于皮肤和穴位,通过热刺激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促进经络的通畅。
- 药性作用:艾草中的挥发油和特殊的成分能够对人体产生药理作用,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湿驱寒等作用。
- 经络调理:艾灸的特定穴位刺激可以达到调理经络、平衡阴阳的作用,促进人体机能的恢复和调整。
3. 艾灸的常用穴位艾灸的穴位选择与所要治疗的疾病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艾灸穴位:- 乳根穴:位于胸部乳头下方,治疗乳腺增生、乳房胀痛等疾病。
-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治疗月经不调、寒疝等疾病。
- 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下方,治疗腰痛、腹痛等疾病。
- 膻中穴:位于胸骨上突下方凹陷处,治疗胸闷、心悸等疾病。
- 腕骨空穴:位于手腕横纹上1.5寸,治疗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艾灸前一定要确保穴位的准确性,并根据具体的病症选择相应的穴位。
4. 艾灸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艾灸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环境安全:艾灸需要使用火源,一定要确保灸场周围没有易燃物品,保持通风良好,以防止发生火灾。
- 穴位卫生:在进行艾灸前,应该清洗皮肤并保持干燥,确保穴位的卫生,避免引发感染。
- 火候掌握:艾灸时要控制好艾草的燃烧程度和位置,以免过度烧伤皮肤。
- 灸痕处理:艾灸后可能会留下灸痕,应该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如果有需要可以使用药膏进行处理。
5. 艾灸的禁忌症虽然艾灸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禁忌症,不适合进行艾灸疗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禁忌症:- 皮肤破损病变:如溃疡、烧伤、破溃等,这些情况容易引起感染。
- 皮肤敏感:对艾草过敏或皮肤非常敏感的人不适合进行艾灸。
10个艾灸入门知识点总结1. 艾灸的起源艾灸是一种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中医疗法,早在五千年以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艾灸的记载。
在古代,人们用艾叶燃烧后熏灼皮肤或穴位,以达到调理身体、驱寒保健的目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艾灸在中国不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还渐渐传入了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并且在现代得到了重新的关注和推崇。
2. 艾灸的原理艾灸的原理是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热气和中药药性成分,刺激皮肤表面和穴位,使得体内的经络和穴位得到刺激,从而促进身体的气血循环和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
此外,艾灸还能够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因此对于慢性疼痛、肌肉疲劳、经络阻塞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3. 艾灸的适应症艾灸有很多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慢性疼痛(如颈肩腰腿疼痛等)、神经性头痛、慢性疾病(如哮喘、类风湿)、消化系统问题(如胃痛、消化不良)、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神经衰弱、失眠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疾病和情况(如怀孕、传染性疾病、癌症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艾灸疗法。
4. 艾灸的禁忌症艾灸虽然有很多的好处,但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
比如,有些人体质虚弱,气血不足、体内阳虚等,使用艾灸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甚至出现不适。
此外,有些人身体对艾灸的热敏感度较高,容易发生灼伤,因此需要慎重使用。
总之,在使用艾灸前,要清楚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5. 艾灸的方法艾灸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直接灸、温和灸、悬灸、盐灸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直接灸和温和灸。
直接灸是将燃烧艾叶放在穴位或患处直接进行熏灼,温和灸则是将燃烧艾叶放在穴位周围进行熏灸。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6. 艾灸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艾灸的时候,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留意。
比如,在进行艾灸前,要确保皮肤是干燥的,避免出汗或者涂抹了药膏。
此外,要保持身体的舒适,避免受凉或者刺激,以免影响艾灸的效果。
艾灸入门知识与技巧以艾灸入门知识与技巧为标题,本文将介绍艾灸的基本概念、功效、注意事项以及艾灸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技巧。
艾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对人体穴位进行热熏烤,以达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艾灸的基本概念艾灸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疗法,通过燃烧艾草对人体穴位进行热熏烤,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艾草是一种具有温热作用的中草药,经过燃烧后会产生热量和草药的有效成分,通过热熏烤穴位,可以刺激人体经络,调节气血运行,起到保健和治疗的作用。
二、艾灸的功效1. 温通经络:艾灸通过热熏烤穴位,可以促进经络的通畅,调节气血运行,起到温通经络的作用。
2. 祛寒驱湿:艾灸具有温热作用,可以温暖人体,祛除寒湿,改善寒湿引起的各种症状。
3. 补益气血:艾灸热熏烤穴位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起到补益气血的作用,改善气血不足引起的症状。
4. 调理内脏:艾灸可以通过热熏烤穴位来调理人体内脏功能,改善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症状。
三、艾灸的注意事项1. 在艾灸前需要先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没有明显的禁忌症,如高热、出血性疾病、皮肤病等。
2. 艾灸时应注意艾条的长度和厚度,适当调整艾灸的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
3. 艾灸时要注意环境卫生,保持艾灸室的通风良好,避免烟雾对身体的影响。
4. 艾灸时要保持放松的状态,不要过度焦虑或紧张,以免影响艾灸的效果。
四、艾灸的使用方法和技巧1. 选择适当的穴位:根据需要治疗的症状,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艾灸。
可以咨询中医师或阅读相关书籍来了解不同穴位的功效和应用。
2. 准备艾灸工具:准备好艾灸工具,如艾绒、艾条等,确保干净卫生。
3. 点燃艾条:将艾条点燃后,用艾灸器将其悬浮在穴位上方,不要直接接触皮肤。
4. 控制温度和时间:根据个人感受和需要,控制艾灸的温度和时间。
刚开始可以选择较低的温度和较短的时间,逐渐增加。
5. 艾灸后保持温暖:艾灸后可以用暖水洗澡,或者用热毛巾敷在艾灸部位,保持温暖,促进艾草的药效吸收。
艾灸基础知识艾灸基础知识一、什么是艾灸?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草或将艾草制成艾条,将热量传导到特定穴位或部位,以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艾灸的原理1·温热疗法:艾灸能够产生温热刺激,通过温热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组织的新陈代谢,促进免疫功能的提高。
2·穴位刺激:艾灸时将艾草置于特定穴位上燃烧,通过热刺激直接作用于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运行,达到防病的目的。
3·药物作用:艾草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挥发油、芳香酮、黏液、维生素等,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止痛等药理作用。
三、艾灸的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a·选择艾草:优质的艾草应具有香气浓郁、色泽鲜亮、手感柔软的特点。
b·准备艾炷器:可以是艾炷盒、艾炷台、艾炷具等。
c·清洁工作:对被灸部位进行清洁,确保皮肤干燥,避免细菌感染。
2·进行艾灸:a·选定穴位:根据病症选择适合的穴位,也可以按摩寻找特定的感觉点来确定穴位。
b·热灸方法:将艾炷放在艾炷器中点燃艾草,并将燃烧的一端悬于皮肤上方,让热气渗透至穴位或病灶处。
c·控制时间和温度:一般情况下,艾灸时间为15-30分钟,温度应适中,不要过热或过冷。
3·结束后的处理:a·拔灸:用手指捏住燃烧一端的艾草,将其从皮肤上取下。
b·保暖:部位上可能会有温热感,需要保暖避免受凉。
c·注意观察:灸后应留意对被灸部位的反应和身体的变化,必要时随时与医生沟通。
四、注意事项1·艾灸时应注意火源安全,避免烧伤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2·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进行艾灸,尤其是对于未经训练的人士。
3·孕妇、儿童、老年人、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艾灸,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掌握适当的使用频率和时间,避免频繁过度灸的副作用。
新手艾灸知识点总结大全艾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将燃烧的艾叶或其他草药置于特定穴位或经络上进行热敷,来达到调理身体健康的效果。
艾灸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艾灸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为新手艾灸提供一份全面的知识点总结,包括艾灸的原理、功效、注意事项、常用穴位和常见的艾灸方法等方面。
一、艾灸的原理1. 理论基础:艾灸基于中医理论,认为通过火热的作用,可以刺激穴位和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和增进健康的目的。
2. 温热作用:艾灸的温热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血,缓解疼痛,增强组织的新陈代谢。
3. 药物作用:艾叶中含有挥发油和其他有效成分,这些成分可以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产生药物作用。
4. 调理身体功能:艾灸可以调理免疫系统,改善机体的抗病能力,对多种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胃炎、风湿病、关节炎等有一定疗效。
二、艾灸的功效1. 舒筋活络:艾灸可以温热经络,舒筋活络,缓解肌肉疼痛,关节僵硬,增强肌肉弹性。
2. 温补身体:艾灸可以温煦经脉,温补脾胃,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身体免疫力。
3. 补肾养生:艾灸对肾的益处尤为明显,对于肾虚、肾亏所致的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夜尿增多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4. 调经止痛:女性朋友在经期或者产后,常常容易受寒凝滞,导致月经不调、经痛等问题,艾灸可以改善这些问题。
5. 增进健康:艾灸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排除体内湿气、寒气,增进身体的健康。
三、艾灸的注意事项1. 选择艾灸的时机:最好在身心放松、情绪愉快的状态下进行艾灸,这样效果更佳。
2. 防止烫伤:艾灸时要小心避免烫伤,尤其是对于孩童、老人或者皮肤敏感人群,更要格外谨慎。
3. 避免饮酒:艾灸前后应该避免饮酒,以免影响艾灸的效果。
4. 饮食要清淡:艾灸期间及后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身体的热氛。
5. 防止受风:艾灸后应该避免受凉受风,因为此时身体经络敏感,被风寒侵袭易引发感冒。
艾灸基础知识艾灸基础知识一、艾灸的定义及历史背景1\艾灸的定义艾灸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叶或将艾叶加热后置于人体特定穴位上进行疗效的一种疗法。
2\艾灸的历史背景艾灸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悠久。
最早的艾灸方法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二、艾灸的原理和作用机制1\艾灸的原理艾灸通过灸热刺激人体的经络穴位,以达到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目的。
2\艾灸的作用机制艾灸的作用机制包括祛寒暖经、温阳散寒、理气活血、疏风除湿等。
三、艾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艾灸的适应症艾灸适用于一些常见病、慢性病的辅助治疗,并可作为保健方法进行常规使用。
2\艾灸的禁忌症艾灸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是禁忌的,如高热状态下、孕妇、实质性出血等情况下禁止使用。
四、艾灸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1\艾灸的操作方法艾灸操作方法包括艾柱、艾绒两种形式的使用,具体操作需要掌握艾灸的穴位和热度的控制。
2\艾灸的注意事项艾灸过程中需要注意燃烧安全、穴位选择、时间掌控等方面的事项。
五、艾灸与其他疗法的结合应用1\艾灸与针灸的结合艾灸与针灸可以互相结合,相辅相成,提高疗效。
2\艾灸与中药的结合艾灸与中药可以结合起来,通过中药的渗透加强艾灸疗效。
六、附件本文档没有附带任何附件。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阴阳: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指事物相互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的两面。
2\经络:中医理论中的通道,贯穿全身,与脏腑器官间有密切联系。
3\穴位:人体经络上的特定位置,通过刺激可以调节脏腑功能。
灸法(Moxibustion)是指以艾绒为主要燃烧材料,烧灼、薰熨体表的一定部位或腧穴,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灸,灼、烧的意思。
《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
灸法古称“灸焫”(ruò)。
广义的灸法还包括用刺激性药物敷贴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又称天灸、药物灸。
《医学入门·针灸》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说明灸法与针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一、灸法的材料(一)艾(Moxa)及艾制品(Moxa production)施灸的材料很多,但以艾叶(Moxa leaf)制成的艾绒(Moxa Down)为主,因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
《本草纲目》载“艾叶能灸百病。
”新制的艾绒含挥发油较多,灸时火力过强,故以陈久的艾绒为佳。
1.艾炷(Moxa Cone)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之上,用拇、食、中三指边捏边旋转,把艾绒捏紧成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状物称为艾炷。
(见图6-24)有大、中、小之分,小者如麦粒大,中等如半截枣核大,图6-24艾炷大者如半截橄榄大。
用于艾炷灸。
每燃尽1个艾炷,称为1壮。
2.艾条(Moxa Stick)又名艾卷,是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
根据内含药物之有无,又分为纯艾条(Pure Moxa Stick)和药艾条(Medicinal Moxa Stick)两种。
一般长20cm,直径1.5cm。
具有使用简便,不起泡,不发疮,无痛苦,患者可以自灸等特点,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二)其他灸材1.火热类灸材(1)灯心草别名灯心、灯草,为灯心草科植物灯心草的茎髓,我国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甘、淡,微寒,如心、小肠经。
清心,利尿。
因其可用以点油灯而得名,为灯火灸之材料。
(2)黄蜡又名黄占。
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等分泌的蜡质,经精制而成。
性味甘、淡,平。
收涩,生肌,止痛,解毒。
为黄蜡灸之材料。
(3)桑枝别名桑条,方桑科植物的嫩枝。
性味苦,平,入肝经。
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降血压。
为桑枝灸之材料。
(4)硫磺天然硫磺矿或含硫矿物的提炼品。
性味温、酸。
将本品放于疮面上点燃以灸疥癣、顽癣及阴疽肿毒等,即称硫磺灸。
(5)桃枝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嫩枝,味苦。
用燃着的桃枝施灸,可治心腹冷痛、风寒湿痹、附骨阴疽等,即称桃枝灸。
(6)药锭以多种药物研末和硫磺熔化在一起,制成药锭(药片),作为施灸材料。
(7)药捻以多种药物粉末制成药捻,作为施灸材料。
2.非火热类(药物贴敷法)(1)毛茛别名野芹菜、起泡草、老虎脚爪草,为毛茛科植物毛茛的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性味辛,温,有毒。
能推黄、截疟,平喘。
鲜品捣烂后,可敷于穴位,做毛茛灸。
(2)斑蟊为芜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蟊或黄黑小斑蟊的干燥全体,产于河南、广西、安徽、四川、江苏等地。
性味辛,寒,有大毒,入大肠、小肠、肝、肾经。
攻毒逐瘀。
本品寒斑蟊素,对皮肤、黏膜有发赤、起泡作用,可作斑蟊灸。
(3)旱莲草又名墨旱莲,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产于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等地。
性味甘、酸、凉,入肝、肾经。
凉血止血,补益肝肾。
鲜品捣烂或晒干研末,可作旱莲灸。
(4)白芥子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产于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河北、陕西、山西等地。
性味辛、温,入肺、胃经。
利气豁痰,温胃散寒,通经止痛,散结消肿。
其所含的芥子苷水解后,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研末可作灸材。
(5)甘遂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根,产于陕西、甘肃、山东、河南等地。
性味苦、寒,有毒,入脾、肺、胃经。
泻水饮,破积聚,通二便。
研末可作灸材。
(6)天南星为天南星可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块茎。
产于河南、河北、四川等地;异叶天南星产于江苏、浙江等地;东北天南星主产于辽宁、吉林等地。
性温味苦、辛,有毒,归肺、肝、脾经。
燥湿化痰,祛风解痉,消肿止痛。
临床多用姜汁、明矾制过,为制南星。
研末可作灸材。
(7)细辛为马兜铃可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南细辛的全草。
性味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研末可作灸材。
二、灸法的作用(一)防病保健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无病时施灸有防病保健的作用。
《千金要方》说:“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疬瘟疟毒气不能着人也”。
《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而达到强身保健目的的灸法称为保健灸,又称之为“逆灸”(《诸病源候论》)。
(二)温经散寒灸火的温和热力具有直接的温通经络,驱散寒邪功用,这正是寒者温之的具体运用。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和寒邪为患之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病证。
(三)扶阳固脱灸火的热力具有扶助阳气,举陷固脱的功能。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说明了阳气的重要性。
阳衰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则欲脱,此时,就可用艾灸来温补,以扶助虚脱之阳气。
《扁鹊心书》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伤寒论》也说:“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
”可见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证,可用灸法。
临床上,各种虚寒证、寒厥证、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等病证皆可用灸法治疗。
(四)消瘀散结艾灸具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
《灵枢·刺节真邪》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
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畅,故瘀结自散。
所以,临床常用于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病证。
(五)引热外行艾火的温热能使皮肤腠理开放,毛窍通畅,热有去路,从而引热外行。
《医学入门》说:“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
故灸法同样可用于某些热性病,如疖肿、带状疱疹、丹毒、甲沟炎等。
对阴虚发热,也可使用灸法,可选用膏肓、四花穴等治疗骨蒸潮热、虚痨咳喘。
三、灸法的种类及其运用灸法种类很多,常用灸法如表6-2。
表6-2 灸法的种类艾灸艾 炷 灸 直 接 灸 无瘢痕灸瘢 痕 灸间 接 灸 隔 姜 灸常用灸法 隔 蒜 灸隔 盐 灸隔附子饼灸……艾 卷 灸 悬 灸 温 和 灸雀 啄 灸回 旋 灸实 按 灸 太乙神针雷火神针温 针 灸温灸器灸其他 灸法 灯 火 灸天 灸 白芥子灸细 辛 灸蒜 泥 灸…… (一)艾炷灸(Moxibustion with Moxa Cone )将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称艾炷灸。
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图6-25 直接灸1、直接灸(Direct Moxibustion ) 又称明灸、着肤灸,即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见图6-25)。
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的程度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和瘢痕灸两种。
(1)无瘢痕灸(Non-scarring Moxibustion):又称非化脓灸,临床上多用中、小艾炷。
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增加粘附性。
然后将艾炷放上,从上端点燃,当燃剩2/5左右,患者感到烫时,用镊子将艾炷挟去,换炷再灸,一般灸3~7壮,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晕为度。
因施灸后皮肤不致起泡,不留瘢痕,故名。
此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风寒湿痹和皮肤疣等。
(2)瘢痕灸(Scarring Moxibustion):又称化脓灸,临床上多用小艾炷,亦有用中艾炷者。
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上涂以少量大蒜汁,以增加粘附性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从上端点燃,烧近皮肤时患者有灼痛感,可用手在穴位四周拍打以减轻疼痛(见图6-26)。
应用此法一般每壮艾炷须燃尽后,除去灰烬,方可换炷。
按前法再灸,可灸7~9壮。
灸毕,在施灸穴位上贴敷消炎药膏,大约1周可化脓(脓液色白清稀)形成灸疮。
灸疮5~6周愈合,留有瘢痕,故称瘢痕灸。
在灸疮化脓期间,需注意局部清洁,每天换膏药1次,以避免继发感染(脓液黄稠)。
《针灸资生经》说:“凡着艾得疮,所患即瘥,不得疮发,其疾不愈。
”可见灸疮的发和不与与疗效有密切关系。
因此,应叮嘱病人多吃羊肉、豆腐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以促进灸疮的透发。
就灸疮而言,是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的无菌性化脓现象,已对穴位局部产生一个持续的刺激,有治病保健作用。
但对身体过于虚弱,或有糖尿病、皮肤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此法。
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胃肠病、瘰疬等,但由于这种方法灸后遗有瘢痕,故灸前必须征求患者的同意及合作。
图6-26 瘢痕灸缓痛拍打法图6-27 间接灸2、间接灸(Indirect Moxibustion)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即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见图6-27)。
古代的隔物灸法种类很多,广泛用于临床各种病证。
所隔的物品有动物、植物和矿物,多数属于中药。
药物因病证而异,既有单方,又有复方。
故治疗时,发挥了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而有特殊的效果。
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方法介绍如下。
(1)隔姜灸(Moxibustion on Ginger):用鲜生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 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部位,然后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可易炷再灸。
一般5~10壮,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姜片。
此法应用很广,多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和外感表证等。
(2)隔蒜灸(Moxibustion on Garlic):用鲜大蒜头切成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然后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一般灸5~7壮。
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若不使起泡,可将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蒜片。
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
此外,尚有一种自大椎穴起至腰俞穴铺敷蒜泥一层的铺灸法(长蛇灸),民间用于治疗虚劳、顽痹等证。
(3)隔盐灸(Moxibustion on Salt):因本法只用于脐部,又称神阙灸。
用纯净干燥的精制食盐填敷于脐部,使其与脐平,上置艾炷施灸,如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换艾炷。
也可于盐上放置姜片后再施灸,一般灸5~9壮。
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待脉起、肢温、证候改善。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小便不利、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饼灸(Moxibustion on Aconite Cake):以附子片或附子药饼作间隔物。
药饼的制法,是将附子研成细末,以黄酒调和,制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点燃施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