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讲义7
- 格式:docx
- 大小:47.79 KB
- 文档页数:4
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讲义3企业内部控制考点二:企业层面控制企业层面控制,是指对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影响,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直接相关的控制。
在此,侧重介绍与内部环境直接相关的有关控制。
一、组织架构控制:主要风险;设计环节;运行环节组织架构,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股东(大)会决议和企业章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内部各层级机构设置、职责权限、人员编制、工作程序和相关要求的制度安排。
(一)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主要风险企业至少应当关注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的下列风险:1.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失败,难以实现发展战略。
2.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权责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运行效率低下。
(二)组织架构设计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1)董监高的职责权限、任职条件、议事规则和工作程序等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明确,企业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应当相互分离,形成制衡。
(2)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
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3)避免职能交叉、缺失或权责过于集中,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
(4)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要求,对各机构的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确定具体岗位的名称、职责和工作要求等,明确各个岗位的权限和相互关系。
组织架构中的不相容职务通常包括: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审批;决策审批与执行;执行与监督检查等。
(5)企业应当制定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岗(职)位说明书和权限指引等内部管理制度或相关文件,使员工了解和掌握组织架构设计及权责分配情况,正确履行职责。
(三)组织架构运行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1.全面梳理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企业应当根据组织架构的设计规范,对现有治理结构和内部机构设置进行全面梳理,确保本企业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等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讲义2企业内部控制(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企业根据风险应对策略,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
常见的控制措施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检查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舞弊行为的职务。
2.授权审批控制:常规授权和特殊授权授权批准是指企业在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
授权审批控制要求企业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
3.会计系统控制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对内能够向管理层提供经营管理的诸多信息,对外可以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用于投资等决策的信息。
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进行的控制。
4.财产保护控制财产保护控制是指为了确保企业财产物资安全、完整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措施。
财产是企业资金、财物及民事权利义务的总和,按是否具有实物形态,分为有形财产(如资金、财物)和无形财产(如著作权、发明权),按民事权利义务,分为积极财产(如金钱、财物及各种权益)和消极财产(如债务)。
财产是企业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企业财产物资的保护。
5.预算控制预算是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资本、财务等各方面的收入、支出、现金流的总体计划。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中使用得较为广泛的一种控制措施。
通过预算控制,使得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各部门、各个岗位以至个人的具体行为目标,作为各责任企业的约束条件,能够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本文由125353724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2010 年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辅导 高级会计实务 第七章 企业内部控制 1.【问题】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是指哪一天? 1.【问题】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是指哪一天? [答疑编号 1438170101] 【解答】基准日就是评价内部控制的时点,比如说对年度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那么企业应当 以 12 月 31 日作为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基准日,如果是对半年度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则选择 6 月 30 日为基准日。
2.【问题】常见的不相容职务都有哪些? 2.【问题】常见的不相容职务都有哪些? [答疑编号 1438170102] 【解答】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 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 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 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必须贯彻不相容职务分工的原则,其 内容包括: ①对每一项业务不能完全由一人经办; ②钱、账、物分管,例如,仓库保管员负责原材料的收、发、存和管理工作,并负责登记原材 料的数量,而相关的账务处理则由会计人员负责; ③有健全严格的凭证制度。
一般情况下,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五个步骤。
如果上述每一步都有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实施或执行,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从而 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概括而言,在单位内部应加以分离的主要不相容职务有: ①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和执行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如有权决定或审批材料采购的人员不 能同时兼任采购员职务。
②执行某些经济业务和审核这些经济业务的职务要分离,如填写销货发票的人员不能兼任审核 人员。
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考点总结内部控制导读:什么是内部控制呢?关于内部控制的考点大家掌握了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搜集出来的有关于《高级会计实务》考点总结:内部控制,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展防范和管控。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目标(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原那么(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的组织与实施(一)风险评估工作机制(二)风险评估程序(三)风险控制方法单位应当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者确定内部控制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工作。
同时,应当充分发挥财会、政府采购、基建、资产管理、合同管理、内部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或岗位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1.建立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视相互别离的机制2.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1.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展会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2.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别离3.加强会计根底工作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4.按法定要求编制和提供财务信息5.建立财会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单位应当对信息系统建立实施归口管理,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流程和措施嵌人单位信息系统中。
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评价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别离。
1.预算业务的主要风险(1)预算编制的过程短,时间紧张,准备不充分,可能导致预算编制质量低 ;财会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或业务部门不参与其中,可能导致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和基建管理等经济活动脱节;预算工程不细、编制粗糙,随意性大,可能导致预算约束不够。
(2)单位内部预算指标分解批复不合理,可能导致内部各部门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影响部门职责的履行和资金使用效率。
(3)未按规定的额度和标准执行预算,资金收支和预算追加调整随意无序,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等问题,可能会影响预算的严肃性;不对预算执行进展分析,沟通不畅,可能导致预算执行进度偏快或偏慢。
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讲义5企业内部控制六、工程项目控制:主要风险;立项;招标;造价;建设;验收(一)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主要风险1.立项缺乏可行性研究或者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决策不当、盲目上马,可能导致难以实现预期效益或项目失败。
2.项目招标暗箱操作,存在商业贿赂,可能导致中标人实质上难以承担工程项目、中标价格失实及相关人员涉案。
3.工程造价信息不对称,技术方案不落实,概预算脱离实际,可能导致项目投资失控。
4.工程物资质次价高、工程监理不到位、项目资金不落实,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低劣,进度延迟或中断。
5.竣工验收不规范,最终把关不严,可能导致工程交付使用后存在重大隐患。
(二)工程立项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指定专门机构归口管理工程项目;●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充分论证和评审;●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工程项目进行决策。
(三)工程招标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公开招标,择优选择;●建立评标委员会,加强监督;●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确定中标人;●与中标人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四)工程造价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加强与设计单位的交流和沟通;●建立设计变更管理制度;●注重工程概预算审核。
(五)工程建设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加强对工程建设过程的监控;●加强工程物资采购环节的管理和监督;●执行工程监理制度;●及时办理工程价款结算;●严格执行工程变更审批制度。
(六)工程验收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及时编制竣工决算;●及时进行竣工验收;●建立工程项目档案;●建立后评估制度,加强跟踪管理。
七、担保业务控制:主要风险;评估与审批;执行与监督(一)担保业务活动中的主要风险1.对担保申请人的资信状况调查不深,审批不严或越权审批,可能导致企业担保决策失误或遭受欺诈。
2.对被担保人出现财务困难或经营陷入困境等状况监控不力,应对措施不当,可能导致企业承担法律责任。
高级会计实务内部控制讲义一、概述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达到其经营目标,通过事先设定的一系列组织、政策、流程和方法,并由企业领导层、管理层和员工按照规章制度执行的,用于预防和发现会计信息失真、违规行为和经营风险的制度。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1.保护企业的资产:内部控制系统应当确保企业的资产得到合理的保护,并减少损失的风险。
2.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内部控制系统应当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3.保证业务流程的正常进行:内部控制系统应当确保企业的业务流程能够按照正确的程序和规定进行。
4.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内部控制系统应当设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避免违反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定。
三、内部控制的要素内部控制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控制环境:企业领导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以及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2.风险评估:企业应当对可能影响内部控制效力的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控制活动:指企业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而设立的各项规章制度、流程和方法。
4.信息与沟通:包括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资料汇报和沟通渠道的建立与保留。
5.监督与评价: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监督和评价,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四、内部控制的流程内部控制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定内部控制目标:企业应当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风险特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制定控制措施: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目标,设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明确责任人员和执行要求。
3.实施控制措施:由责任人员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方法执行控制措施,并及时记录和报告执行情况。
4.监督和评价:企业应当定期对内部控制措施进行监督和评价,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5.纠正措施:对于发现的问题,企业应当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反馈和改进。
五、内部控制的常见问题与对策1.人员问题:包括人员素质低、责任心不强、内外勾结等问题。
对策是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加强对人员的监督和考核等。
应试精华网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企业内部控制主讲: 方燕副教授、注册会计师20XX年8月第七章企业内部控制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20XX年4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四节)控制手段类指引(三节)《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五节)自20XX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XX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
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
第一节内部控制的目标、原则与要素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一、内部控制目标(掌握)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1)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2)资产安全、(3)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4)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5)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二、内部控制原则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5项原则,即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纵向),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实现全过程、全员性控制(横向),不存在内部控制空白点。
(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制衡性原则要求企业完成某项工作必须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同时,还要求履行内部控制监督职责的机构或人员具有良好的独立性。
(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加以调整。
(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对成本效益原则的判断需要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尽管某些控制会影响工作效率,但可能会避免整个企业面临更大损失,此时仍应实施相应控制。
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讲义6企业内部控制考点四:内部控制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新趋势是实行“控制自我评估”,即每个企业不定期或定期地对自己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估,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其实施的效率效果,以期能更好地达成内部控制的目标。
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应当定期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
评价主体: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评价性质:自我评价评价内容:內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內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实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或其他专门机构一、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一)全面性原则涵盖各种业务和事项。
(二)重要性原则风险为导向;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三)客观性原则以事实为依据,确保评价结果有充足且适当的证据支持。
二、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与核心指标围绕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要素,确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内容,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的核心指标体系,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具体内容与核心指标见大纲。
注意:应与本章第一部分的五要素比照学习。
(一)内部环境的评价●第一部分内部环境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机制、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
●本部分内部环境评价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政策、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内部审计。
企业应以应用指引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环境的设计及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认定和评价。
(二)风险评估的评价●第一部分风险评估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
●本部分风险评估评价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
企业应以基本规范及各项应用指引中所列主要风险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应对策略等进行认定和评价。
(三)控制活动的评价●本章第一部分控制活动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
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练习企业内部控制一、综合题1、ABC会计师事务所在2011年度接受委托对ABC三家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与评价。
检查中发现以下问题:(1)A公司对外投资决策失控。
经查,该项投资发生于2011年6月,当时A公司董事长谭某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自称是境外甲金融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总经理的廖某,双方约定,由A公司向甲公司投入1 000万元用于投资,期限1年,收益率20%。
考虑到这项投资能给本公司带来巨额回报,为避免错失良机,谭某指令财会部先将1 000万元资金汇往甲公司,之后再向董事会补办报批手续、补签投资协议。
财会部汇出资金后向对方核实是否收到汇款时却始终找不到廖某。
后经查实,甲公司纯系子虚乌有。
(2)B公司对外担保管理松弛。
2011年3月,B公司为乙公司提供100万元贷款担保,公司风险管理部李某根据总经理指示办理此事。
由于李某对担保业务不熟悉,B公司也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因此,李某仅凭感觉认为乙公司董事长是本公司总经理的亲属,不会出问题,于是办理了担保手续。
此后,乙公司破产,B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3)C公司工程项目管理混乱。
2010年5月,C公司开工建设职工活动中心,2011年6月份完工。
工程原定总投资3 500万元,决算金额为3 950万元。
据查,该工程由C公司工会提出申请,由工会有关人员进行可行性研究,经C公司董事会审批同意并授权由工会主席张某具体负责工程项目的实施和对工程价款支付的审批。
随后,张某私自决定将工程交由某个体施工队承建。
在工程即将完工时,施工队负责人向张某提出,职工活动中心应有配套健身设施,建议增建保龄球馆。
张某认为这一建议可取,指示工会有关人员提出工程项目变更申请,经其签字批准后实施。
在工程完工后,由工会有关人员办理了竣工验收手续,由财务部门将交付使用资产登记入账。
职工活动中心交付使用后,发现包括保龄球道在内的多项工程设施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讲义4企业内部控制考点三业务层面控制业务层面控制,是指综合运用各种控制手段和方法,针对具体业务和事项实施的控制。
由于企业性质、规模、经营范围和业务特点千差万别。
在此,侧重介绍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部分控制。
本部分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第18号》,共13项控制,其中9项属于控制活动类,4项属于控制手段类。
一、资金活动控制:主要风险;筹资;投资;资金运营资金活动,是指资金流入与流出企业,以及资金在企业内部流转的总称,包括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等活动。
(一)资金活动中的主要风险1.筹资决策不当,引发资本结构不合理或无效融资,可能导致企业筹资成本过高或债务危机。
2.投资决策失误,引发盲目扩张或丧失发展机遇,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或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3.资金调度不合理、营运不畅,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或资金冗余。
4.资金活动管控不严,可能导致资金被挪用、侵占、抽逃或遭受欺诈。
(二)筹资活动中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拟定筹资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严格审批,重大筹资方案需集体决策或联签;●关注借款或发债的风险;关注发行股票的风险;●按规定使用;●严格执行合同或约定条款。
(三)投资活动中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拟定投资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关注风险和收益;●严格审批,重大投资项目需集体决策或联签;●签订投资合同;●项目跟踪管理;●控制并购风险;●加强投资收回和处置控制。
(四)资金营运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加强资金运营过程管理,关注两个周转;●组织协调资金调度,严禁体外循环;●定期组织资金安全检查;●加强会计系统控制;●注重内部牵制。
二、采购业务控制:主要风险;购买环节;付款环节(一)采购活动中的主要风险1.采购计划安排不合理,造成库存短缺或积压,可能导致企业生产停滞或资源浪费。
2.供应商选择不当,授权审批不规范等,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出现舞弊或遭受欺诈。
2024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企业内部控制案例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以公司的实际情况为背景,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知识,分析该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公司是一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木制家具。
由于近年来市场需求的增加,该公司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业务复杂度也不断提高。
然而,由于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该公司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该公司的财务流程存在一定的混乱。
比如,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导致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不匹配,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问题较为突出。
此外,该公司的财务部门也未能及时、准确地核对各个部门的收支情况,导致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该公司的风险控制不够完善。
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然而,在该公司中,风险管理措施相对薄弱,导致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影响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针对上述问题,该公司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来完善内部控制。
首先,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和工作流程,避免因为信息不畅通而导致的问题。
同时,财务部门应该加强对各部门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该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识别和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另外,该公司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例如,可以引入财务软件系统,实现财务管理的自动化和标准化;可以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的实时匹配;可以利用ERP系统来统一管理企业的各项资源,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公司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内部控制不完善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并加强内部控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加强风险管理,并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来提升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高级会计实务》第七章讲义7
企业内部控制
六、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一)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内容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结论性成果,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报告真实性的声明。
2.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总体情况。
3.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
4.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
5.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6.内部控制缺陷及其认定。
7.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情况。
8.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结论。
报出前发生重大缺陷应调整报告结论。
(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制
1.编制时间:定期和不定期;
2.编制主体:单个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母公司
3.编制程序:复核底稿;搜集资料;撰写;上报
(三)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报送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报经董事会批准后对外披露或报送相关主管部门。
●上市公司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必须向社会公开披露,接受社会监督,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决策提供依据;
●非上市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须按规定报送财政等监管部门,接受政府的监督检查。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通常应于基准日后4个月内报出。
(四)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使用
使用者包括政府监管部门、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中介机构、研究机构等。
考点五内部控制审计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
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是内部控制外部评价的重要形式之一。
●内部控制审计是一项专门的鉴证业务。
●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限于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应当就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书面认定。
●责任划分。
注意:内部控制审计与相关业务的区别
1.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审计属于注册会计师外部评价,内部控制评价属于企业董事会自我评价,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两者的责任主体不同。
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企业董事会的责任;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其次,两者的评价目标不同。
内部控制评价是企业董事会对各类内部控制目标实施的全面评价;内部控制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侧重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目标实施的审计评价。
最后,两者的评价结论不同。
企业董事会对内部控制整体有效性发表意见,并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出具
内部控制有效性结论;注册会计师仅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对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予以披露。
2.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不同。
前者是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重点就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后者是对财务报表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编制、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发表审计意见。
审计目标的不同导致两者在审计程序上也有着较大区别。
但由于两者均关注财务报告质量和审计风险,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证据又可以相互支持、相互利用,为此,注册会计师在计划和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整合,以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
3.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控制监管
内部控制监管是指政府监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为依据,对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
内部控制监管与内部控制审计作为内部控制外部评价的两种主要形式,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建立与实施。
比如,财政部门可以从规范公司治理、健全内控机制,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信息质量等角度,对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提出监管要求。
同时,可以会同国家审计机关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使用财政资金过程中的内部控制情况实施监管评价。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
(一)计划审计工作
注册会计师需恰当地计划内部控制审计工作,配备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项目组,并对助理人员进行适当的督导。
(二)实施审计工作
1.测试企业层面控制。
2.测试业务层面控制。
3.测试与舞弊风险相关的控制。
重大非常规交易;重大关联方交易;重大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期末会计调整事项等。
4.测试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
5.获取内部控制有效设计与运行的证据。
(三)评价控制缺陷
缺陷分类和认定标准与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中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和认定标准类似,相对而言,注册会计师更关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
发现董兼高舞弊;更正已经公布的财务报表;发现当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监督无效等。
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
一般缺陷:与企业沟通;
重要缺陷:以书面形式与董事会及经理层沟通;
重大缺陷:以书面形式与董事会及经理层沟通,同时在内审报告中单独披露。
(四)完成审计工作
1.取得书面声明: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工作后,需取得经企业签署的书面声明。
实质是注册会计师的免责声明。
2.沟通控制缺陷。
以书面形式沟通的有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审计委员会和内审机构监督无效。
需在出具报告前进行。